鞣质类化合物的鉴别
- 格式:docx
- 大小:16.73 KB
- 文档页数:2
简述鞣质的定义及分类
摘要:
鞣质的定义及分类
1.鞣质的定义
2.鞣质的分类
a.植物鞣质
b.动物鞣质
c.合成鞣质
正文:
鞣质,又称鞣酸,是一类具有收敛、凝固作用的多元酚化合物。
在自然界中,鞣质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合成材料中。
它们在皮革加工、食品防腐、药品制造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鞣质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植物鞣质
植物鞣质主要从植物的根、皮、果实等部位提取。
这类鞣质具有良好的收敛性、抗菌性和抗氧化性,常用于制作皮革、食品添加剂和药品。
代表性的植物鞣质有:五倍子鞣质、落叶松鞣质、漆树鞣质等。
二、动物鞣质
动物鞣质来源于动物的骨骼、皮肤等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这类鞣质在制药和化妆品行业中有广泛应用,如用于制备骨胶原蛋白、制备生物医用材料等。
代表性的动物鞣质有:明胶、鱼鳞胶原蛋白等。
三、合成鞣质
合成鞣质是通过化学合成或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可塑性。
合成鞣质在皮革、涂料、粘合剂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代表性的合成鞣质有:聚氨酯鞣质、聚丙烯酸酯鞣质等。
总之,鞣质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高分子化合物,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木瓜中有机酸和鞣质类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江茶龙;谢晓梅;张玲;吕美红;侴桂新;王峥涛【期刊名称】《安徽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9)001【摘要】目的研究木瓜的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探索建立木瓜薄层色谱鉴别的的专属性方法 .方法采用硅胶G板和聚酰胺薄膜分离鉴别木瓜中有机酸和鞣质成分.结果两种薄层色谱方法均能检出木瓜的有机酸以及鞣质类组分群,其中有机酸类成分的鉴别更具有应用意义.结论薄层色谱法简便、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木瓜的薄层鉴别.【总页数】3页(P58-60)【作者】江茶龙;谢晓梅;张玲;吕美红;侴桂新;王峥涛【作者单位】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31;现代中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31;现代中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31;现代中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31;现代中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上海,201203;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上海,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相关文献】1.姜黄及其3种近源品种的姜黄素类成分薄层色谱鉴别及HPLC特征图谱分析 [J], 黄博;伍丕娥;周娟;卿艳;卢道会;赵文吉;李敏2.薄层色谱法快速鉴别中药制剂中的激素类成分 [J], 邢俊波;曹红;乌宁奇3.木瓜中三萜和黄酮类成分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J], 江茶龙;谢晓梅;张玲;吕美红;侴桂新;王峥涛4.板蓝根药材及板蓝根颗粒中有机酸成分薄层色谱鉴别分析 [J], 马琳;孟祥超;李兰芳5.石榴皮中丹宁类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 [J], 刘延泽;李海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鞣质鞣质(tannins),又称单宁,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
鞣质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故可用来鞣皮,即与兽皮中的蛋白质相结合,使皮成为致密、柔韧、难于透水且不易腐败的革,因此称为鞣质。
鞣质存在于多种树木(如橡树和漆树)的树皮和果实中,也是这些树木受昆虫侵袭而生成的虫瘿中的主要成分,含量达50%~70%。
鞣质为黄色或棕黄色无定形松散粉末;在空气中颜色逐渐变深;有强吸湿性;不溶于乙醚、苯、氯仿,易溶于水、乙醇、丙酮;水溶液味涩;在210~215℃分解。
目录编辑本段应用鞣质具收敛性,内服可用于治疗胃肠道出血,溃疡和水泻等症;外用于创伤、灼伤,可使创伤后渗出物中蛋白质凝固,形成痂膜,可减少分泌和防止感染,鞣质能使创面的微血管收缩,有局部止血作用。
鞣质能凝固微生物体内的原生质,故有抑菌作用,有些鞣质具抗病毒作用,如贯众能抑制多种流感病毒。
鞣质可用作生物碱及某些重金属中毒时的解毒剂。
鞣质具较强的还原性,可清除生物体内的超氧自由基,延缓衰老。
此外,鞣质还有抗变态反应、抗炎、驱虫、降血压等作用。
人类对鞣质的应用可追溯到5000年以前。
具《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散者收之,是立法的依据。
老年、久病、元气不固引起的自汗盗汗、泻痢不止、滑精遗尿,应用固涩收敛滑脱、遏制气血津液的耗散,该种治疗方法叫固涩法。
现代研究表明固涩类药物都含有丰富的鞣质成分。
鞣质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属于天然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水果和蔬菜中,大约70%天然植物中均含有鞣质。
多年来,鞣质成分在医药领域被认为仅有收敛及蛋白质凝固作用,临床上用于各种止血,止泻及抗菌抗病毒。
近十年来,由于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人们对植物中鞣质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除发现其有抗菌、抗炎、止血药理活性外,还发现具有抗突变、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肿瘤与抗艾滋病等多种药理活性。
尤其在抗肿瘤治疗中显示出了诱人的前景。
编辑本段研究史1786年瑞典的Scheele首次从棓子中分离出棓酸。
鞣质类化合物分类及鉴别一、鞣质类化合物分类鞣质又称单宁,是类比较复杂的具有沉淀蛋白质性质的水溶性元酚类化合物,按照其结构差异可分为三种:1.水解鞣质:由于分子中具有酯键和苷键,在酸、碱、酶,特别是鞣质酶或苦杏仁酶的作用下,可水解为小分子酚酸类化合物和糖或多元醇。
2.缩合鞣质:用酸、碱、酶处理或久置均不能水解,但可缩合为高分子不溶于水的产物“鞣红”,也称为黄烷类鞣质。
缩合鞣质与空气接触,特别是在酶的影响下,很易氧化,脱水缩合形成暗棕色或红棕色的鞣红沉淀。
3.复合鞣质:由可水解鞣质部分与黄烷醇缩合而成的一类鞣质。
其分子结构由逆没食子酸鞣质部分与黄烷部分组合而成,又具有可水解鞣质与缩合鞣质的性质。
二、鞣质类化合物分类1.检品溶液的制备:取五倍子(含可水解鞣质),儿茶(含缩合鞣质),没食子酸(鞣质水解产生伪鞣质)少量(约0.1克)分别置大试管中,加蒸馏水约10ml,加热煮沸,过滤,滤液作以下试验:2.鞣质的一般反应(鞣质与伪鞣质的区别鉴定)(1)感观试验:取制备的鞣质和伪鞣质溶液,尝其味,并以石蕊试纸检查溶液是否呈酸性反应。
(2)三氯化铁反应:取制备的鞣质溶液(五倍子溶液或儿茶溶液)及伪鞣溶液(食子酸溶液)各1~2ml ,分别加入三氯化铁试液,鞣质产生绿色或兰黑色反应或沉淀;伪鞣质产生兰色反应。
(3)沉淀蛋白反应:取鞣质溶液及伪鞣质溶液各1~2ml,分别入明胶溶液数滴,鞣质立刻产生沉淀反应。
(4)生物碱反应:取鞣质溶液及伪鞣质溶液各1~2ml,分别滴加0.1%咖啡碱水溶液,鞣质液产生沉淀反应,伪鞣质不产生沉淀反应。
3.可水解鞣和缩合鞣质的区别鉴定(1)鞣红反应:取五倍子浸液(含可水解鞣质),儿茶浸液(含缩合鞣质)各2ml,分别加盐酸0.5ml,加热煮沸30分钟左右放冷。
实验二植物化学成份的鉴别方法实验二植物化学成份的鉴别方法1 实验目的1.1 掌握各类植物常见化学成分的鉴别方法1.2了解不同植物间的不同化学成分的组成情况2实验原理植物中许多化学成分具有特殊的特性,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对其进行交叉实验,可简单的鉴定其性质及将其初步分离。
3 实验材料3.1 材料:秦皮,白芷,桔梗,大黄,柴胡,苦参,黄芩,槐花米,北杏3.2溶剂:95%乙醇(AR)4 实验步骤4.1 生物碱的鉴别4.1.1 检品溶液的制备:取粉碎的植物样品约2g,加蒸馏水20~30ml,并滴加数滴盐酸,使呈酸性。
在60℃水浴上加热15分钟,过滤,滤液供作以下试验。
4.1.2 生物碱类成分的鉴别:生物碱类成分(除有少数例外)均与多种生物碱沉淀试剂在酸性溶液(水液或稀醇液)中产生沉淀反应。
操作如下:(1)取上备酸水浸液四份(每份1 ml左右即可),分别滴加碘-碘化钾﹑碘化汞钾试剂﹑碘化铋钾试剂﹑硅钨酸试剂。
若四者均有或大多有沉淀反应,表明该样品可能含有生物碱,再进行下项试验,进一步识别。
(2)取上备其余酸水浸液,加Na2CO3溶液呈碱性,置分液漏斗中,加入乙醚约10ml振摇,静置后分出醚层,再用乙醚3ml,如前萃取,合并醚液。
将乙醚液置分液漏斗中,加酸水液10ml振摇,静置分层,分出酸水液,再以酸水液5ml如前提取,合并酸水液,如此酸提液四份,分别作以下沉淀反应。
a.碘化汞钾试剂(Mayer试剂):酸水提液滴加碘化汞钾试剂,产生白色沉淀。
b.碘化铋钾试剂(Dragendorff试剂):酸水提液滴加碘化铋钾试剂,产生桔红色或红棕色沉淀。
c.碘-碘化钾试剂(Wagner试剂):酸水提液滴加碘-碘化钾试剂,产生棕色沉淀。
d.硅钨酸试剂:酸水提取液滴加硅钨酸试剂产生淡黄色或灰白色沉淀。
此酸水提液与以上四种试剂均(或大多)产生沉淀反应,即预示本样品含有生物碱。
(3)备注:以上(1)、(2)沉淀反应结果:沉淀的多少以“+++”,“++”,“+”表示,无沉淀产生则以“—”表示。
鞣质类化合物的鉴别
1.检品溶液的制备:
取五倍子(含可水解鞣质),儿茶(含缩合鞣质),没食子酸(鞣质水解产生伪鞣质)少量(约0.1克)分别置大试管中,加蒸馏水约10ml,加热煮沸,过滤,滤液作以下试验:
2.鞣质的一般反应(鞣质与伪鞣技的区别鉴定)
(1)感观试验:取制备的鞣质和伪鞣质溶液,尝其味,并以石蕊试纸检查溶液是否呈酸性反应。
(2)三氯化铁反应:取制备的鞣质溶液(五倍子溶液或儿茶溶液)及伪鞣溶液(食子酸溶液)各1~2ml ,分别加入三氯化铁试液,鞣质产生绿色或兰黑色反应或沉淀;伪鞣质产生兰色反应。
(3)沉淀蛋白反应:取鞣技溶液及伪鞣质溶液各1~2ml,分别入明胶溶液数滴,鞣技立刻产生沉淀反应。
(4)生物碱反应:取鞣质溶液及伪鞣质溶液各1~2ml,分别滴加0.1%咖啡碱水溶液,鞣质液产生沉淀反应,伪鞣质不产生沉淀反应。
3.可水解鞣和缩合鞣质的区别鉴定
(1)鞣红反应:取五倍子浸液(含可水解鞣质),儿茶浸液(含缩合鞣质)各2ml,分别加盐酸0.5ml,加热煮沸30分钟左右放冷。
可水解鞣质不发生沉淀,缩合鞣质有红色沉淀产生。
(2)三氯化铁反应:取五倍子浸液及儿茶浸流各1~2ml,分别加入三氯化铁试液数滴,可水解鞣质显兰色或黑兰色反应,缩合鞣质显黑绿色反应。
(3)溴水反应:取五倍子浸液用儿浸液各1~2ml,分别加入溴水数滴,可水解鞋帽质不产生沉淀反应,缩合鞣质产生沉淀。
(4)石灰水反应:取五倍子浸液及儿茶浸液各1~2ml,分别加入新制石灰水数滴,可水解鞣质显青灰色沉淀,缩合鞣质显棕色沉淀。
(5)醋酸溶液中与醋酸铅反应:取五倍子浸液及儿茶浸液各1~2ml,分别加醋酸液数滴,摇匀后再分别滴加醋酸铅溶液数滴,可水解鞣质产生絮状沉淀,缩合鞣质无沉淀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