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的检验和鉴别
- 格式:ppt
- 大小:653.50 KB
- 文档页数:33
化学实验有机物质的鉴别与检验一、引言近年来,有机化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合物,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有机物质的鉴别与检验方法。
本节课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有机物质的鉴别与检验方法,以帮助学生在实验中正确识别和分析有机化合物。
二、理论知识1. 有机物质的特征:有机物质通常含有碳元素,能够燃烧和产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它们的分子结构复杂,多种多样,且常常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反应性。
2. 鉴别与检验方法:有机物质的鉴别与检验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火焰试验:根据有机物质燃烧时的火焰颜色和特征来判断其性质。
- 水合钠试剂试验:用水合钠试剂检验有机物质中的羧酸和酚类化合物。
- 溴水试验:用溴水试验有机物质中是否含有不饱和键。
- 氨水试验:用氨水试验鉴定含有醛基的有机物质。
- 银镜反应:通过银镜反应判断有机物质是否含有醛基。
- 石碱试验:用石碱试验检验有机物质中的酮类化合物。
三、实验步骤1. 火焰试验- 将待测有机物质取少量置于火焰中燃烧。
- 观察火焰颜色和特征,记录结果。
2. 水合钠试剂试验- 取少量待测有机物质,加入几滴水合钠试剂。
- 观察澄清液的颜色和变化,记录结果。
3. 溴水试验- 将待测有机物质取少量加入溴水中。
- 观察溴水的颜色和变化,记录结果。
4. 氨水试验- 取少量待测有机物质,加入几滴氨水。
- 观察氨水的颜色和变化,记录结果。
5. 银镜反应- 取少量待测有机物质,加入少量稀银镜试剂。
- 观察液体的颜色和变化,记录结果。
6. 石碱试验- 取少量待测有机物质,加入少量稀石碱试剂。
- 观察液体的颜色和变化,记录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所得的结果,我们可以判断有机物质的性质。
例如,通过火焰试验观察火焰颜色和特征,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有机物质中是否含有特定的元素。
而通过其他的试剂试验,则可以更具体地鉴别有机物质中的官能团和结构特征。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质的鉴别与检验方法,并学会了如何利用这些方法识别和分析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鉴别与分离有机化合物的鉴别与分离是指利用不同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上的差异而导致的有机化合物性质上的差异来对不同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区分的过程,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利用不同官能团化合物之间结构性质上差异对不同官能团化合物进行鉴别分离(例如苯酚、苯胺、苯甲酸的鉴别分离);二、利用相同官能团化合物之间局部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对同系物等进行鉴别分离(例如乙醇、异丙醇、叔丁醇的鉴别)。
对有机化合物进行鉴别和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离的要求不同。
鉴别是利用不同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差异对具有不同结构组成的单一有机化合物进行区分;分离是指针对具有不同结构的有机混合物,利用各自性质上的差异,逐一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单组分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分离基础是利用不同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
因此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熟悉掌握不同结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点是解决有机化合物鉴别分离问题的关键。
根据教材体系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将《有机化学》分为上、下半册,按章节对有机化合物的特殊性质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同学们巩固有机化学各章节基础知识,建立不同官能团化合物之间的联系,系统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结构体系。
同时,结合各章节内容,给同学们讲解一些有机化合物鉴别与分离的实例,以提高同学们综合运用有机化学知识的技能。
有机化学(下)鉴别分离相关知识点第十章醇和醚1. Lucas试剂(氯化锌/浓盐酸)与伯、仲、叔醇的反应速度不同。
各级醇反应活性次序为:苄醇和烯丙醇›叔醇›仲醇›伯醇›甲醇第十一章酚和醌2. 苯酚的卤代反应---三溴苯酚白色沉淀,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3. 酚类物质和氯化铁溶液的显色反应,用于酚羟基的检验。
4. 利用苯酚的弱酸性对酚进行分离提纯:酸性:碳酸›苯酚›醇。
酚(碱)→酚钠(二氧化碳)→酚。
5. 利用苯酚(碱)→酚钠(甲基化试剂、卤代烃)→酚醚(氢碘酸)→酚和碘代烃的反应,对酚类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及酚羟基的保护。
高中化学教案:有机化合物实验探究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1.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特点2. 实验中常用的鉴别方法——红色试剂、溴水试剂等三、实验器材和试剂四、实验步骤1. 制备透明液体样品:利用活性金属钠与醇类或羧酸反应制得乙烷基钠或苯甲酸钠,并进行后续处理。
2. 制取固体样品:利用芳香化合物苯酚或安息香酸铵进行固态反应制备固体有机化合物。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1. 样品的外观和性质观察2. 离子共存情况下的分辨检验方法探究(示例:甲醛与乙烯二胺反应)六、实验注意事项和安全提示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的实际操作,探索其性质特点,并了解常用的鉴别方法,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及其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1.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特点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作为骨架,通过共价键与其他元素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一般来说,有机化合物分为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族化合物等几类,并具有独特的燃烧性质、溶解性质以及一些特殊的官能团。
2. 实验中常用的鉴别方法——红色试剂、溴水试剂等在实验中,需要使用一些常见的试剂进行对有机化合物的鉴别。
比如红色试剂可以用于区分含羟基或羧基的化合物,溴水试剂则可以指示是否存在不饱和键。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实验器材:1. 烧杯2. 温度计3. 密封管4. 反应管5. 隔水槽实验试剂:1. 活性金属钠2. 醇类(比如乙醇)3. 芳香化合物(比如苯酚)4. 安息香酸铵5. 红色试剂(酚酞溶液)6. 溴水试剂四、实验步骤1. 制备透明液体样品:取适量活性金属钠与醇类(比如乙醇)加入反应管中,并在隔水槽中进行反应,产物为透明液体。
2. 制取固体样品:取适量芳香化合物苯酚或安息香酸铵加热反应,直到得到白色固体有机化合物。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1. 样品的外观和性质观察通过对制备的有机化合物样品进行外观和性质的观察,可以初步判断其属于哪一类有机化合物。
苯的检验或鉴别方法苯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它是许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工业、医药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毒性较大,使用和储存苯需要严格注意安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苯的检验或鉴别方法。
1. 火焰试验法:将一小滴苯滴于耐火材料上,然后点燃。
苯在明火中燃烧时,可以观察到清蓝色的火焰。
若火焰变为黄色,则可能含有杂质。
2. 熔点测定法:苯的熔点为5.5,可以通过测量样品的熔点来判断其纯度。
使用熔点仪将苯样品加热至熔点,观察开始融化和完全融化的温度,与标准值进行对比。
3. 氧化试剂法: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或高氯酸钾溶液,苯会被氧化生成对苯二酚或苯醌,呈现颜色的改变。
4. 碳酸盐试剂法:向苯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铵,并轻轻搅拌,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苯可以与碳酸氢铵生成白色的沉淀。
5. 碘酸盐试剂法:将碘酸盐溶液滴入苯中,观察是否发生颜色的变化。
苯无色,与碘酸盐不发生反应,溶液颜色不变。
6. 硝酸盐试剂法:向苯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搅拌后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苯不与硝酸银发生反应,溶液不出现沉淀。
7. 碘试纸法:将碘试纸浸湿,接触苯后,观察试纸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苯与碘试纸不发生反应,碘试纸不变色。
8. 氯化铁试剂法:加入少量氯化铁试剂,苯溶液会发生蓝色或绿色的反应。
上述方法可以初步进行苯的检验或鉴别,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苯具有毒性,浓度较高时对人体有害,操作时需佩戴防护设备,避免直接接触。
另外,检验时应使用合适的仪器和试剂,严禁将有机溶剂倒入明火中,避免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此外,苯也可以通过仪器分析方法进行准确的检验。
比如,红外光谱法能够通过苯样品的红外吸收谱图来确认其分子结构。
质谱法和核磁共振法则可以用来检测苯样品的分子量和它们在分子中的位置。
综上所述,苯的检验或鉴别方法有许多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
但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安全操作是十分重要的,确保人身安全和实验设备的完整。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有机物一、双键和三键化合物的检验1.取样,滴加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颜色褪色,说明含有双键或三键。
2.取样,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沉淀,说明含有卤素原子。
二、羟基和羧基的检验1.取样,滴加石蕊试纸,若溶液变红,说明含有羧基。
2.取样,滴加酚酞试纸,若溶液变红,说明含有羟基。
三、醛基的检验1.方法一:取样,滴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若产生光亮的银镜,说明含有醛基。
2.方法二:取样,滴加新制氢氧化铜,加热,若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含有醛基。
四、酮基的检验1.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若产生气泡,说明含有酮基。
五、胺基的检验1.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呈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
六、糖类化合物的检验1.取样,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促进淀粉水解,冷却后滴加碘液,若变蓝色,说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若不变色,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2.取样,滴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若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含有还原性糖。
七、苯环及其衍生物的检验1.取样,滴加溴水,若溶液颜色褪去,说明含有苯环。
2.取样,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硝基。
八、醇和醚的检验1.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若产生气泡,说明含有醇基。
2.取样,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颜色褪色,说明含有醚基。
九、酸的检验1.取样,滴加石蕊试纸,若溶液变红,说明含有酸性官能团。
十、酮和酯的检验1.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若产生气泡,说明含有酮或酯基。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别有机物。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化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并观察反应现象。
希望这些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检验烯烃和炔烃烯烃分子中含C=C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红棕色消失,因此在实验室中常用溴与烯烃的加成反应对烯烃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如用5%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烯烃反应,当在烯烃中滴入溴溶液后,红棕色马上消失,表明发生了加成反应。
据此,可鉴别烯烃。
2.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烯烃和炔烃烯烃分子中含C=C双键,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如果用冷、稀的中性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得到顺邻二醇。
如果用较强烈的反应条件:酸性、碱性或加热,则得到氧化裂解产物。
3.硝酸银氨溶液鉴别末端炔烃末端炔烃含有活泼氢,可与硝酸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
据此可鉴别末端炔烃类化合物。
RC≡CH + Ag(NH3)+2NO3RC ≡ ClAg注意:炔化银干燥后,经撞击会发生强烈爆炸,生成金属和碳。
故在反应完了时,应加入稀硝酸使之分解4.铜氨溶液鉴别末端炔烃炔化铜干燥后,经撞击会发生强烈爆炸,生成金属和碳。
故在反应完了时,应加入1:1稀硝酸使之分解。
5.硝酸银-乙醇溶液检验卤代烃卤代烃与硝酸银的乙醇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酯和卤化银沉淀:不同的卤化银沉淀颜色不同:氯化银(白色)溴化银(浅黄色)碘化银(黄色)。
因此可以根据卤化银沉淀的颜色来鉴别卤代烃。
6.卢卡斯试剂检验一、二、三级醇浓盐酸和无水氯化锌的混合物称卢卡斯试剂(Lucas reagent)。
但不同的醇与卢卡斯试剂反应的速度不同。
各类醇与卢卡斯试剂的反应速率为:烯丙型醇,苄基醇,三级醇>二级醇>一级醇将六碳以下的一级、二级、三级醇分别加入盛有卢卡斯试剂的试管中,经振荡后可发现,三级醇立刻反应,生成油状氯代烷,它不溶于酸中,溶液呈混浊后分两层;二级醇2~5min反应,溶液分两层;一级醇经室温放置无反应,必须加热才能反应。
7.土伦(Tollens)试剂鉴别醛和酮土伦试剂是银氨离子,Ag(NH3)2+(硝酸银的氨水溶液),它与醛反应时,醛被氧化成酸,银离子被还原成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因此称该反应为银镜反应。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的总结一.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1.烯烃、二烯、炔烃:(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2.含有炔氢的炔烃:(1)硝酸银,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2)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13.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4.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1)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羰基化合物:(1)鉴别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2)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3)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和芳香醛不能;(4)鉴别甲基酮和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
8.甲酸: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他酸不能。
9.胺:区别伯、仲、叔胺有两种方法(1)用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在NaOH溶液中反应,伯胺生成的产物溶于NaOH;仲胺生成的产物不溶于NaOH溶液;叔胺不发生反应。
(2)用NaNO2+HCl:脂肪胺:伯胺放出氮气,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不反应。
芳香胺:伯胺生成重氮盐,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生成绿色固体。
例1.用化学方法鉴别丁烷、1-丁炔、2-丁炔。
分析:上面三种化合物中,丁烷为饱和烃,1-丁炔和2-丁炔为不饱和烃,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可区别饱和烃和不饱和烃,1-丁炔具有炔氢而2-丁炔没有,可用硝酸银或氯化亚铜的氨溶液鉴别。
例2.用化学方法鉴别氯苄、1-氯丙烷和2-氯丙烷。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鉴别在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中,某些性质是分析、鉴别有机物的重要手段,虽然近年来,由于现代仪器用于分离和分析,使有机化学的分析方法起了根本的变化,但是化学分析仍然是每个化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
在实验过程中,往往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用很少的样品作出鉴定,以保证实验很快顺利进行。
化学分析鉴定就是利用有机物的性质实验来得到一定的信息。
有机物主要以官能团分类,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定性实验,其操作简便、反应迅速,对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非常有利。
官能团的定性鉴定是利用有机化合物中官能团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即能与某些试剂作用产生特殊的颜色或沉淀等现象,反应具有专一性,结果明显。
选取化学分析还是仪器分析取决于实验中哪一方法更为迅速、更为简便。
实验七十烷、烯、炔的性质【试剂及药品】环己烷、环己烯、乙炔、四氯化碳、氯化亚铜、5%溴的四氯化碳溶液、2%高锰酸钾溶液、10%NaOH溶液、氨水、2%硝酸银溶液、硝酸【实验步骤】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试验取两只干燥试管,分别在两个试管中放入1mL四氯化碳。
在其中一试管中加入2~3滴环己烷样品,在另一试管中加入2~3滴环己烯样品,分别滴加5%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并不时振荡,观察褪色情况,并作记录。
再取一试管,加入1mL四氯化碳并滴入3~5滴5%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通入乙炔气体,注意观察现象,并作记录。
2、高锰酸钾溶液实验取2~3滴环己烷与环己烯分别放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mL水,再分别逐滴加2%高锰酸钾溶液,并不断振荡。
当加入1mL以上高锰酸钾溶液时,观察褪色情况,并作记录。
另取一试管,加入1mL2%高锰酸钾溶液,通入乙炔气体,注意观察现象。
3、鉴定炔类化合物实验(1)与硝酸银氨溶液的反应取一只干燥试管,加入2mL 2%硝酸银溶液,加1滴10%NaOH溶液,再逐滴加入1mol/L 氨水直至沉淀刚好完全溶解。
将乙炔通入此溶液,观察反应现象,所得产物应用1:1硝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