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是江西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江西赣州景点
江西赣州,位于江西省的中部,是一个千年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游览。
赣州景点众多,有宏伟壮观的风景名胜、古老神奇的古迹遗址以及古朴别致的民俗风情等。
赣州景点之一,著名的安远古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典型的中国古城,其古城墙高大结实,有“小东京”之称,有“江西地标”之称,曾有诗人留下“安远古城坐下望,几度休将金樽归”的句子,可见安远古城的古朴美丽。
赣州古城还有许多名胜古迹,比如著名的温家古屋,是赣州的特色文化景点,建于清代,是一座典型的南方民居,有规模宏大的客厅,有各种装饰精美的小厅,有精致的客厅,有深邃的内殿,把古建筑的雅致和浓郁的民俗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赣州还有许多风景名胜,比如风景秀丽的泰和古城,建于汉朝,是中国古城中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墙高大,有“江南小长城”之称,古城门属于明清古建筑,古城墙上有许多古刻,有“文武英明”的句子,有“天下大同”的句子,有“和而不同”的句子,可见此古城的历史悠久与文化深厚。
另外,赣州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比如风景如画的白鹅湖,它位于赣州市泰和县,由三片大小不等的湖泊组成,湖面宽阔,湖水清澈,湖边有许多美丽的景观,这里有湖上清凉的游船,还有美丽的垂钓和野餐,是赣州最受欢迎的休闲景点之一。
赣州还有众多的民俗风情景点,比如赣州的传统民居,它是赣州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以木结构为主,以竹、藤、沙、石等材料作墙,外形古朴别致,构造独特,是江西最具有特色的民居类建筑,把赣州独有的民俗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赣州景点众多,它有宏伟壮观的风景名胜、古老神奇的古迹遗址以及古朴别致的民俗风情等,是一个值得游人前来游览的地方,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体验独特的赣州风光,享受到美丽的江西特色景观。
赣州导游词(精选18篇)赣州篇1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江西的南大门赣州!赣州是江西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是赣南著名的旅游城市。
赣州早在公元前220xx年的刘邦时代就已经设县,到隋代时又更名为虔州,到宋朝又改为赣州。
赣,得名于境内的两条江,一条名为章江,一条名为贡江,章贡两江汇而为一,此地遂被称之为赣州。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赣江上游,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现辖18个县(市、区),全市辖赣县、上犹、崇义、大余、信丰、龙南、全南、定南、安远、寻乌、于都、兴国、会昌、石城、宁都15个县,南康、瑞金二个市,章贡区一个区。
和一个具备县一级人民政府管理职能的黄金开发区,是江西最大的行政区。
全市现有人口876万人,占江西省的1/5。
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的1/4。
赣州气候宜人,资源丰富。
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具有发展柑桔尤其是脐橙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赣州信丰县为脐橙之乡、现已探明的固体矿产种类达64种,其中黑钨储量全国第一,稀土储量全国第二,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誉,是全国重点有色和稀土金属生产基地。
赣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7日在这里诞生了一个“赤色中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就设在赣州的瑞金市。
故有“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之称。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一大批开国元帅将军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举世闻名的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也是从瑞金和于都等地出发的。
艰苦卓越的三年游击战争在这里打响。
当年赣南参加红军的有33万人,参战的有近60万人,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有10.8万人,约占全国烈士总数的7 %,江西的43.4%,仅兴国就有烈士23719人。
2011年5月山东社会科学SHANDONG SOCIAL SCIENCES收稿日期:2011-05-05作者简介:吴学群(1973—),女,汉族,湖南桃江人,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师,从事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赣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赣州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研究。
赣州红色旅游开发的精品线路设计探讨吴学群王协斌杨治国(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本文对赣州红色旅游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设计提出了一些意见,以期促进赣州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赣州;红色旅游开发;精品线路[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1]专辑-0087-02一、赣州红色旅游概况赣州是江西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又称赣南。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赣州是中央苏区所在地;瑞金成为“共和国的摇篮”;兴国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宁都、石城是一到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于都是中央红军主力长征集结地;信丰、大余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会昌、寻乌等地都是当年苏维埃政权的红色区域。
以瑞金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很高知名度,是赣州市具有相对垄断性和独特性的红色旅游资源。
二、赣州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赣州红色旅游发展现状赣州红色旅游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一定的格局,在《2004至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赣州不管是旅游区、精品线路还是经典景区,都有所属县、市名列其中。
《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中推出的六条精品线路中,有三条连线赣州。
此外,赣州的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宋城古文化和客家民俗风情,与其红色旅游资源相互映衬,对游客形成较大的吸引力。
2010年红色旅游收入31.98万元,占全年旅游总收入33.18%。
(二)赣州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1、投入资金不足,管理体制不顺,开发难度大。
赣游记自我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大家好,我是一名来自赣州的旅游爱好者,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赣游记。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拥有着许多名胜古迹和美丽的风景。
我从小就对赣州这座城市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于是在有机会之后,我决定展开我的赣游之旅。
在这次赣游中,我首先前往了赣州的龙虎山。
龙虎山是一座位于赣州市南郊的奇峰,被誉为中国第一道真经青山,是我国佛教世界的圣地之一。
登上山巅,可以俯瞰整个龙虎山风景区,山峰嵯峨、云雾缭绕,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俗的宁静与祥和。
在龙虎山的寺庙内,我还亲眼目睹了一场佛教法事,感受到了那种虔诚和虔敬之情。
接着,我前往了赣州的庐山。
庐山自古就是文人雅士的向往之地,被誉为中国最美名山之一。
登上庐山的凌云梯,可以俯瞰整个庐山风景区,山峰起伏、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
在庐山的碧霞宫内,我还有幸参观了一场传统的祭祀活动,感受到了古老文化的沉淀和传承。
除了名山大川,赣州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
比如说赣州的龙门洞,是一处以水洞溶洞为主体的自然景区,被誉为中国最美水洞之一。
在龙门洞内,清澈的溪水缓缓流淌,溶洞内的钟乳石形状各异,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仙境之中。
赣州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比如说赣州的明清古建筑群、石壁画和古村落等等,都值得一一细细品味。
在这次赣游中,我不仅感受到了赣州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赣州人民的热情和好客。
一路上,我不仅尝遍了当地的美食,还结识了许多热情友善的当地人,他们不仅带我领略了更多赣州的风土人情,还给予了我许多帮助和指导。
在这里,我找到了一份温暖的归属感,让我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赣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宛如一幅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眼前,感受到了她的独特魅力和神秘魔力。
我相信,在将来的日子里,我还会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继续探寻赣州的美丽和神秘,继续品味赣州人民的热情和好客,继续留恋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
赣州市区旅游景点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赣州市区内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以下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一、龙虎山龙虎山位于赣州市南郊,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江南著名的名山。
山上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如天师殿、三清殿、五老洞、玉皇殿等。
此外,龙虎山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如瀑布、悬崖、峡谷等,是一个集道教文化、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二、赣州博物馆赣州博物馆是江西省内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位于赣州市中心区域。
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如汉代青铜器、唐代瓷器、明清时期的书画等,展示了赣州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三、瑞金瑞金位于赣州市西南部,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之一。
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所在地,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曾在此领导革命斗争。
现在,瑞金已成为一个红色旅游胜地,有许多革命历史遗迹和纪念馆,如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故居等。
四、南康古城南康古城位于赣州市南部,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
这里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如南康古城墙、南康文庙、南康古街等,展示了南康古城的历史和文化。
五、赣州市人民公园赣州市人民公园位于赣州市中心区域,是一个集游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公园。
公园内有许多景点和设施,如湖泊、山岳、花园、游乐场等,是赣州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六、赣州市千年古刹赣州市千年古刹位于赣州市中心区域,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佛教寺庙。
寺内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如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等,展示了佛教文化的魅力。
以上是赣州市区的主要旅游景点,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赣州的历史和文化,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赣州、感受赣州的机会。
赣州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有着“千里赣江第一城”之称的赣州。
赣州地处江西省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秀丽的城市。
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赣江上游,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我们的旅程从赣州古城墙开始。
赣州古城墙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北宋砖砌城墙之一。
它沿着章江和贡江而建,总长约3600米。
当您漫步在城墙上,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
城墙高大雄伟,砖石之间严丝合缝,岁月在墙面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
城墙上设有众多的城门和城楼,如建春门等,每一座城门都有着独特的造型和历史故事。
从城墙上眺望,一边是悠悠流淌的江水,江面上船只穿梭;另一边是古色古香的赣州老城区,传统的建筑与现代的生活在这里完美融合。
沿着城墙走下来,就来到了古浮桥。
赣州古浮桥,学名叫惠民桥,又称东津桥、建春门浮桥。
它是赣州这座古老城市的独特景观。
这座浮桥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横跨在贡江上。
走在浮桥上,脚下的木板会微微晃动,这种感觉十分奇妙。
浮桥连接着两岸的生活,清晨,渔民们划着小船从浮桥边经过,开始一天的劳作;傍晚,市民们在浮桥上散步,欣赏江景。
古浮桥就像一条纽带,不仅沟通了两岸,更承载了赣州人民的生活记忆。
赣州的郁孤台也是一处不得不去的景点。
郁孤台因辛弃疾的词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而闻名遐迩。
它坐落在赣州城区西北部的贺兰山顶,是一座三层的仿木结构楼阁。
登上郁孤台,赣州城的美景尽收眼底。
远处的山峦起伏,赣江、章江在此交汇,江水浩浩荡荡。
台下的古城墙蜿蜒曲折,与周边的建筑构成了一幅古朴而壮观的画面。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辛弃疾当年的悲愤之情,也能领略到赣州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
与郁孤台相邻的是八境台。
八境台建于北宋嘉祐年间,依城墙而建,台高28.5米,总面积574平方米。
它是赣州古城的象征之一,登上八境台,可将赣州八景一览无余。
这里也是观赏赣州城市风光和两江交汇景色的绝佳位置。
台下的八境公园景色宜人,园内绿树成荫、花卉盛开,有许多市民在此休闲娱乐,充满了生活气息。
赣州古浮桥写景作文
赣州,古称“赣州”,是江西南部的一个古老城市。
赣州古
称“赣县”,因其境内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赣州城而得名。
走进赣州,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桥,它就是闻名遐迩的古浮桥。
古浮桥横跨于江中央,全长三百多米,宽约五米。
桥上行人川流
不息,桥下船只来回穿梭。
走在古浮桥上,你会感到一股清凉袭来。
站在桥上向东望去,只见一艘船系着绳子漂到对岸;向西望去,只见一艘船被挂上了滑轮,挂在了河中央;向南望去,只见
两艘船被绑在了一起。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浮桥是由一块
块木板搭成的。
木板之间有一些小洞,就像人的血管一样。
古浮
桥不但坚固,而且还很美观呢!
我和爸爸妈妈走在古浮桥上。
这座古浮桥是由木头做成的。
有些木头已经腐烂了,有的木头上面还长着一层绿绿的青苔呢!
走在上面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有的地方非常狭窄,只能
容一辆车通过。
我们走过古浮桥时,我突然发现了一个秘密——古浮桥下面
有两个船闸。
—— 1 —1 —。
关于定南的历史定南,位于中国江西省赣州市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古老而珍贵的历史遗迹,见证了定南的漫长历史。
本文将为您介绍定南的历史沿革、文化特色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
定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当时定南是楚汉战争的重要战场。
汉高祖刘邦派遣大将彭越率领军队在定南展开激烈的战斗。
定南古城遗址是这段历史的见证,如今的遗址成为了定南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在汉代以后的历史中,定南曾多次更迭统治者,历经隋唐、南宋、明清等朝代的治理。
定南的历史在南宋时期有了显著的发展,当时的定南是南宋的重要军事边陲城市,有“南国屏障”之称。
南宋时期的定南城是一座巨大的要塞,城墙高达十几米,拥有强大的军事防御能力。
此外,定南还是当时九江路的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经济繁荣,文化兴盛。
定南的历史街区至今保存完整,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古时的繁华景象。
在明清时期,定南成为了著名的文化名城。
当时的定南是九江府的下辖州县之一,定南的文化底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时就是定南人,他的诗文给定南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此外,定南还是众多文人墨客的故乡,如明代文学家徐渭、清代文学家冯梦龙等,他们的作品给定南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除了文化,定南的历史还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定南是佛教、道教和儒教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南宋时期,定南的佛教文化达到了巅峰,有许多著名的佛寺建立在这片土地上,如南普陀寺、东林寺等。
这些佛寺在历史上具有极高的价值,不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在近代历史中,定南也曾经历过动荡的岁月。
在抗日战争时期,定南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根据地之一。
八月会议、九月会议等重要会议在定南召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定南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战略支点,为解放南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的定南,历史与现代相互交融,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游客可以欣赏到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品味道地的定南美食,感受着这个城市的独特氛围。
赣州古城北门简介概况赣州古城是江西省赣州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赣江南岸,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古城的北门是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赣州古城北门,又称北门楼,是赣州古城的主要入口之一。
它坐落在古城北侧,背靠青山,面临赣江,是古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门楼是一座古老的城楼,建于明代,经过多次修缮和重建,如今呈现出的是清代的建筑风格。
北门楼是木质结构的城楼,高大雄伟,共有三层。
整个城楼建筑均由木材和青砖搭建,古朴典雅。
楼檐上悬挂有红灯笼,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
城楼的主体建筑采用传统的中轴对称式布局,每层楼均设有门洞,门洞两侧有雕刻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展示了传统的工艺美术和雕刻技术。
北门楼的内部设有楼梯,供游客上下楼层,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景色。
登上城楼的顶层,可以远眺赣江的美景,感受到古城的独特魅力。
在城楼内,还陈列有关于赣州古城历史的照片和文物,展示了古城的发展和变迁。
赣州古城北门的历史悠久,曾经是古代赣州城的重要门户之一,起到了防御和守护城市的作用。
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战争和冲突,北门楼也经历了多次修复和重建。
如今的北门楼已经成为了赣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历史文化爱好者的到访。
赣州古城北门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的价值,还是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古城北门周边有众多的交通设施和配套服务,包括公交车站、停车场、餐饮和住宿等,方便游客的出行和观光。
总之,赣州古城北门作为赣州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它不仅是古城的入口之一,还是城市的象征和标志,吸引着众多游客的到访。
通过参观北门楼,游客不仅可以了解赣州古城的历史,还可以欣赏到古城的风貌和美景,感受到古城的独特魅力。
赣州古城景点介绍赣州古城,位于中国江西省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
这里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也是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的重要交汇点。
赣州古城以其独特的韵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一、古城墙赣州古城墙是赣州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之一,也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城墙之一。
这座城墙见证了赣州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中国的沧桑岁月。
城墙高达13米,全长3670米,建造于宋代,经过多次修缮,至今仍然保持着原始的风貌。
走在城墙上,可以俯瞰整个城市,感受古时军事防御和城市规划的魅力。
二、慈云塔慈云塔位于赣州城南,是一座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古塔。
这座塔建于北宋时期,高达60米,共19层。
塔身造型独特,犹如一根花蕾,塔顶犹如花蕊,人称花蕾塔。
登上塔顶,可以俯瞰整个赣州古城,感受古代建筑的精妙和美妙。
三、八境台八境台是赣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一座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古建筑。
这座台建于北宋时期,高达36米,共8层。
每层都有不同的景观,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登上八境台,可以俯瞰整个赣州古城,感受古代建筑的雄伟和壮丽。
四、马祖岩寺马祖岩寺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境内,是赣南著名的佛教古刹之一。
该寺始建于唐代,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马祖岩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五、灶儿巷灶儿巷是赣州古城内保存最完好的宋代民居建筑群,也是中国唯一的一处宋代民居建筑群。
灶儿巷的房屋多为前店后宅的建筑格局,外观沿着中轴线对称展开,内部结构则以传统的“三进式”四合院为主。
走在灶儿巷的小巷中,仿佛穿越到了宋代时期,感受那个时代的繁华和喧嚣。
六、五龙潭五龙潭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境内,是赣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五龙潭景区内有着五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湖泊,每个湖泊都有着独特的风光和特色。
这里山水相依,景色宜人,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游客可以在这里进行徒步、垂钓、野营等活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神秘。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赣州城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章、贡两江在城下汇合成赣江,是赣江源头第一城。
因为这里保留有众多的宋代文物古迹,所以有“宋代历史博物馆”之誉,因此又称为宋城赣州。
1 993年11月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面积约3.05平方公里,加上后来拓展的城区及新城区约24平方公里,人口共约40万。
赣州历史悠久,先秦时期为越民族。
秦始皇为南定百越,开辟了一条从长江——鄱阳湖——赣江——章江——大余——浈江——北江——珠江的通道,从秦到唐的1000多年,这条通道在军事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派大将灌婴平定赣南,在赣江上游设立赣县(又名赣州,在今蟠龙镇一带),属九江郡,后又属豫章郡,距今2200年历史。
晋永和五年,设南康郡,在章、贡两江间修筑了赣州郡城。
从此赣州城为赣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隋开皇九年(1589年)改为虔州。
南宗绍兴23年(1153年),朝廷认为虔州农民起义不断,是因为虔州的“虔”字带“虎”字头,有虔杀之义,所以取章贡合流之义改名赣州。
明清时期,赣州为府治,民国废州府,赣州属江西省,为民国江西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驻地。
解放后设赣州市,1999年7月1日随撤地设市改为章贡区。
宋代赣州,是古代赣州最繁荣时期。
这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超过了黄河流域。
由于西域丝绸之路受阻,中国对外贸易的通商渠道改走水上丝绸之路,即经赣州——大余越梅关古驿道过广东出海。
这时,赣州城就成为长江、珠江、闽江三大流域的交通枢纽,是全国兴盛繁荣的三十名城之一,赣州城的规模和格局,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基本形成,城市功能也基本完善。
八境台、古城墙、城内主要街道走向以及至今仍为赣州市民服务的地下水道(宋称福寿沟)等等也都是宋代的标志性建筑。
赣州城是江西省保存名胜古迹最多的一个城市,以宋代文物古迹居多,其中有一部分宋代文物是全国宋文化的孤品或精品。
孤品有宋城墙、福寿沟;精品有通天岩石窟。
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设施,现在保存较好的有西安、南京、平遥、荆州、赣州,但大多是明以后的。
赣州市导游词范文3篇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赣州市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一:赣州市导游词范文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
它四周依山,三面临水,洋溢着浓郁的南国风情,古有“富丽江城之称。
赣州市总面积479平方公里,人口40多万,居住有汉、回、壮、舍等16个民族。
它扼守赣、湘、闽、粤四省要冲,秦汉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现为赣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赣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县至今,已经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古时曾名虔州,又称虎人城。
历史上赣州曾是沟通赣、湘、粤、闽的南方重镇,素称“闽粤咽喉,历来与广东及东南亚有着紧密的贸易往来。
当年借着赣江黄金水道和岭南古驿道之便,这里“商贾云集,货物如雨,留下了“南方丝绸之路的美名。
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仿佛看到一队队马帮驮着景瓷、香茗、竹木等士特名产,过赣州、越梅岭、源源不断运往广州以至南洋。
赣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从东门到西门的宋代古城墙,沿江而筑,婉蜒三千六百多米,历尽宋、元、明、清、民国多代,垛墙、炮城、马面、城门保存依旧,宋城的雄姿依旧,古韵犹存,被专家们誉为宋城博物馆。
赣州市名胜古迹甚多:堪称江西石窟艺术宝库的通天岩建于唐末,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石窟寺,198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耸立在章贡两江合流处的胜景八境台始建于北宋,现为三层,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挺拔,巍然壮观。
位于贺兰山上的郁孤台是最引人景仰的去处,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这里留下了千古绝唱:“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一曲《菩萨蛮》使赣州名闻遐迩。
还有巍峨的慈云塔,形若游龙的古浮桥,规模宏大的七里镇古瓷窑,全省首屈一指的文庙,苏阳长谈的夜话亭,客家风情浓郁的民居建筑群,一处处古迹,一座座名胜,犹如群星,把赣州装点得绚丽璀灿。
赣州又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文天祥在这里高举抗元的义旗,谱写了气冲霄汉的“正气歌;杨廷麟在这里率兵抗清,兵败不屈,以身殉节;陈赞贤以这里运筹帷幄,领导工运,写下了光辉篇章;毛泽东在楼梯岭召开分兵会议,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陈毅在此与国民党谈判,初步形成了赣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我爱家乡我爱赣州我爱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在江西省赣州市,我的家在赣县湖新。
赣州市是特产丰富的。
有寻乌的蜜柚、兴国的甜橙、信丰脐橙等等,每一样都是很好吃。
赣州是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辖一个区两个市15个县熟称18县。
总面积市3.94万平方千米。
是内地通往东南沿海的总要通道之一,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
赣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公元前20年就已经设为县了,到了隋代时又有变成徐州,宋有高宗时改为赣州,明洪武(1368年)正式改为赣州府.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得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赣州从事过这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从赣州于都开始的。
这是至今还保存了众多的革命史迹。
步入新时期的,赣州的交通猛速的发展。
京九铁路与赣粤高速公路的运行,黄金机场的升级,赣龙铁路的开通,使赣州成为南北交通的要冲,成为江西改革开放的南大门。
今天的赣州是环境优美,别致整洁。
繁华的文清路是车水龙马。
南门广场的街心花园被设计成了一个大花篮,似一位美丽的花仙子,笑容可掬地送着来来往往的人们。
红旗大道的两边独具匠心地种满了常年翠绿的夹竹桃都是林荫遮日,幽雅清静。
整个赣州市犹如盛装的都市少女。
展示出迷人的气息。
赣州还有许多的名胜古迹是著名的旅游城市。
作为赣州市政府所在章贡区,至今人存留着许多宋代文化景点,有誉为“安城博物馆”的宋代古城墙、巍峨的八境台、郁孤台文庙石雕宝库的通天岩。
还有信丰脐橙,赣南擂茶、兴国的粉笼床等等。
我的家乡是如此漂亮,如此多资多物。
还有许多的风景名胜值得我称赞,我是最幸福的人我爱我的家乡——赣州!赣县湖新中心小学五(1)班郑圣海。
南康区旅游景点
南康区旅游景点
南康区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地方。
从南康的漫长历史到独特的文化传承,以及自然美景,这里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南康区的旅游景点。
1. 长征纪念馆
赣南会议旧址和长征纪念馆是南康区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这里通过革命历史、摆放的照片和文物,向大家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长征的勇气和决心,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2. 青龙山公园
青龙山公园是南康区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有着许多漂亮的自然景观。
这里的区域广阔,有许多不同的景点,包括悬崖峭壁、溪流、高山草坪和山地雪场,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3. 南康古城
南康古城是南康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之一,这座古城建造于明朝初年,其保留的故事和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的建筑风格有着一定的南方江南风情,尤其是它的古井、木屋和街道,复古而精美。
4. 兴国爱情谷
兴国爱情谷是南康区的山水公园,拥有美丽的山景。
这里有着许多造型各异、富有民族色彩的景观,包括月亮湖、风水壁画、爱情桥、大
型雕塑等,游客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欣赏江南水乡的风光美色。
5. 高家坳风景区
高家坳风景区位于南康区境内,是南康区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这里
有大片的竹海、湖泊和瀑布,还有一座世界文化遗产——英雄三级瀑布,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拜访。
总的来说,南康区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富、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这里
充满着大江南北的民族风情和没有遗失的人文财富,神秘而富有生机。
游客们可以在南康尽情享受旅游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在
中国大陆的文化与历史。
赣州是江西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是赣南著名的旅游城市。
赣州早在公元前201年的刘邦时代就已经设县,到隋代时又更名为虔州,到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改为赣州,明洪武元年正式改为赣州府。
在1929年至1934年间,赣州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部分,1931年11月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因而瑞金被称为"红都",赣州也因此成为一片红色的土地。
赣州著名的自然景观有安远的三百山、龙南县的九连山、大余县有梅关古驿道、宁都的翠微峰、龙南的武当山、上犹的陡水湖、崇义的聂都溶洞,均是风景秀丽而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
章贡区是赣州市政府所在地,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存留着许多宋代文化景点,有被誉为“宋城博物馆”的宋代古城墙、巍峨的八境台、郁孤台、文庙以及石雕宝库通天岩等。
全市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保存着一大批历史古迹。
、自然环境、历史沿革
章贡区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东径114°46′40″~115°3′40″,北纬25°40′16″~25°58′56″之间,是赣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为赣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全区国土总面积425.5平方公里,辖6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64个行政村、4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5年底,全区总人口47.8万。
章贡区属低山丘陵区,地势由东南、西北向中部倾斜,略呈马鞍形,东南、西北高。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城区三面环水,一面临山,景色秀丽,章江和贡江在宋代古城墙下汇流成赣江,为“千里赣江第一城”。
章贡区历史悠久,自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以来,至今已有2200年历史,自古以来就是沟通赣、湘、闽、粤的江南重镇,历代为郡、州、路、道、府的治所。
宋、元、明、清时期,这里“商贾如云,货物如雨”,是全国36大城市和44大经济中心之一。
章贡区境内拥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尤其是荟萃了众多以宋代文为特征的文物古迹,被专家誉为“宋城博物馆”。
二、历史名人
章贡区名人迭至,人才辈出。
唐时,诗人孟浩然、綦毋潜等足履诗迹于古城。
唐未,卢光稠称雄于此,拓展旧城。
北宋时,孔宗翰改土城为石基砖城,建八境台;苏轼二至赣州,留下许多诗文佳话;周敦颐在赣州首开讲学之风,与弟子程颢、程颐在赣州奠定理学根基,影响深远。
南宋时,文天详任赣州知州,曾在此组织新军抗元;辛弃疾游赣州,写下千古绝唱《菩萨蛮·书记西造口壁》;诗人黄庭坚、杨万里都曾驻足赣州,留下诗词墨迹。
明时,解缙游寿量寺,写下《寿量寺中兴碑词》;王阳明在通天岩问难答辩,使赣州理学之风更盛,对赣州文化影响颇大。
深厚的文化底蕴哺育造就了大批出类拔萃的本籍人才,宋代有名士阳孝本、诗人曾几、状元池梦鲤,明、清代有刘丞直、谢诏、邓元昌,民国时期有阳立垣、陈协、陈锐等。
三、经济发展情况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
现有冶金、机械、造纸、化工、食品、电子等29个门类。
近年来,大力实施强攻工业战略,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已形成有色冶金、机械制造、现代轻纺、食品制药、信息通讯等五大主导产业。
2005年,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12亿元,利税3.95亿元。
沙河工业园建设快速推进,发展态势良好。
2004年,沙河工业园批准为省级民营科技园和省机电工业城,被评为全省招商引资
先进工业园区和全市效益先进工业园区;2005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工业园区。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全区坚持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订单农业、示范基地,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先后建立了蔬菜、水果、水产、畜禽养殖等商品生产基地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培植了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尤其是2004年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区农村、农业呈现了新气象,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商贸产业较为发达。
现有各类批发贸易市场50多个,市场总面积70多万平方米,人均占有市场面积居江西首位,市场年成交额达100多亿元,成为辐射赣、粤、闽、湘边际30多个县市的商品物资集散地。
初步形成网点发达,覆盖面广的市场体系。
四、农村经济
章贡区辖6个镇,64个行政村,耕地面积7.25万亩,农业人口12.8万人。
近年来,章贡区紧扣"服务城市,融入城区"工作主线,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农业服务城市的功能明显增强。
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7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37元,"十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7.6%、4.5%。
目前,全区已形成蔬菜、畜禽两大主导产业和花卉苗木、芋头、食用菌、无籽西瓜、特种养殖五大区域特色产业,拥有江西仰山园油茶开发有限公司、芳英禽业食品有限公司、沙河五龙芋头加工厂、牛家寨腊制品厂、赣州畜禽批发市场等一批区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立了华大禽业、梓园植物油、关刀腊制品、牛家寨腊制品、赣南客家板鸭等多个知名农产品品牌;区域内农产品市场流通活跃,湖边畜禽大市场、五龙蔬菜批发市场年营业额达1.38亿元,年产值3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0多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3个;组建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02个,会员10600余人,带动农户2000多户。
五、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教育首批“两基”达标城市、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田径之乡、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
近年来,全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被列为“江西省科技工作试点县(市区)”。
不断巩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不断巩固提高,中小学布局趋于合理。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富有特色,2005年被评为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区。
深入开展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被评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群众性体育运动迅速发展,竞技体育水平取得新进步。
坚持不懈地抓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8‰以内。
积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省率先建立农村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依法治区继续深入,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水平。
六、民族宗教
据2005年调查统计,全区共有少数民族有畲、回、满、蒙古、藏、维吾尔、壮、苗等27个3000余人,其中,畲族有村民小组3个、213户、1900余人。
坚持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建立健全宗教工作“区、镇、村三级网络,镇、村两级责任制”。
至2005年底,全区有佛教、基督教、道教3种宗教,信众9800余人,神职人员55人,其中佛教信众2400余人,神职人员40人;基督教信众7400余人,神职人员10人;道教信众50余人,神职人员5人。
有23处宗教活动场所,其中佛教活动场所5处,基督教活动场所18处。
近年来,我区以建设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商贸中心为目标,着力实施“开放带动、工贸兴区”发展战略,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1、商贸流通规模不断扩大。
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5亿元,比2000年增长
77.28%,“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1 %。
近年来,我区逐步形成了以大型综合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集市贸易市场为主的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
现有各类批发贸易市场50多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达8个,批发零售贸易网点有上万个,成为辐射赣、粤、闽、湘边际的物质集散地。
2、流通业态多样化。
九十年代初,我区的流通业态以传统的百货零售业为主,消费层次单一,基本上都属于中档偏下。
经过十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综合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为主体,超市、专卖店、连锁店、零售网点并存的市场格局。
连锁经营覆盖的领域和范围已扩大到零售业、餐饮业、生活服务业等行业。
各种业态连锁店铺数量不断增加,成为活跃市场,加快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赣南贸易广场、赣州南北蔬菜水果水产土特产大市场、豪通、国光超市、坚强量贩等已成为全区流通行业的知名品牌。
肯德基、天音通讯、国美以及其他众多的家电、通讯、服装专业店、专卖店等纷纷开业。
传统的批发零售方式已经为连锁、配送、总经销、总代理、网上购物等新的营销方式所取代。
3、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多元化市场主体逐步形成。
“十五”期间,我区进一步深化国有商贸企业改革和发展步伐,国有商贸企业基本完成改制,全面完成“双置换”工作。
通过国有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组织结构和业态结构得到优化,个体、私营、外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所有制充分竞争、共同发展的流通格局初步形成。
4、对全区经济增长,劳动就业贡献率提高。
“十五”期间,我区商贸流通发展迅速,社会消费品供应充足,全区物价保持了平稳的态势,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上升,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市场出现了购销两旺的局面。
2005年,全区餐饮、通讯器材、家用电器的增幅都达到了20%以上,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
做为劳动密集产业,商贸流通业在解决众多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就业的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2005年,全区商业就业贡献率达到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