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北江流域镉污染事故
- 格式:docx
- 大小:27.52 KB
- 文档页数:12
《环保法重寻生机》专题报道之四2002—2012: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之十年纪录最近二十年,随着经济列车的不断加速,我国进入了环境高风险时期,各种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最近十年,环境污染事件的发展规模、损害后果、污染类型等都日趋扩大。
笔者搜集整理了2002年至2012年最近十年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希望能以这些沉重的纪录,打捞那些并不遥远的惨痛记忆,催生起共同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动。
2002年贵州都匀矿渣污染事件2002年9月11日,贵州都匀坝固镇多杰村上游一个铅锌矿尾渣大坝崩塌,上千立方米矿渣从悬崖上直泻而下,注入山脚的范家河,沿岸被尾渣浸泡过的树木枯死,良田被矿渣掩埋,粉末状铅锌尾渣与河水混合成的黏稠泥浆经范家河径直排入清水江。
事发后,下游二十多公里的清水江依然一片浑浊,人畜一时饮水困难。
云南南盘江水污染事件2002年10月,云南省南盘江柴石滩以上河段突发严重水污染事件,造成上百吨鱼类死亡,下游柴石滩水库3亿多立方米水体受污染。
因南盘江沿岸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集中,是云南经济较发达的区域之一,此次水污染事件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且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2003年三门峡水库泄出“一库污水”2003年,因三门峡大坝上游一些企业的工业污水排放和黄河附近城镇的生活污水排放逐年增加,黄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泄水呈“酱油色”,水质恶化为V类,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库污水”。
三门峡市区虽紧邻黄河,但市民不得不花钱购买从附近山上运来的山泉水,“守着黄河买水吃”成为三门峡市一大奇观。
2004年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2004年2月底和3月初,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化肥厂将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排入沱江支流毗河,导致沱江江水变黄变臭,氨氮超标竟达50倍之多。
污染发生后,50万公斤网箱鱼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左右。
沿江简阳、资中、内江三地被迫停水4周,影响百万群众,当地纯净水被抢购一空,当地政府从宜宾、成都调集消防车送水,依然无法满足居民日常用水。
关于南水水库功能调整问题初探黄兆玮【摘要】南水水库目前以发电为主,为应对韶关市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以及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的需要,水库功能调整为以防洪、供水为主、该文论证了调整水库功能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水库功能调整后需解决的问题的思路.【期刊名称】《广东水利水电》【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3页(P26-28)【关键词】南水水库;功能调整;防洪;备用水源【作者】黄兆玮【作者单位】广东省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21 南水水库概况南水水库位于北江上游小支流南水河上的韶关市乳源县境内,是一宗以发电为主、结合改善防洪和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工程。
水库由粘土斜墙土石坝、泄洪隧洞、发电引水隧洞、地下厂房及其它附属建筑物组成。
南水大坝是1958年采用定向爆破后整理而成的粘土斜墙土石坝,水库正常蓄水位为220.0m,水库总库容为12.80亿m3,兴利库容为7.14亿m3,控制集水面积为608km2,多年平均入库流量为29.5m3/s,为一个多年调节水库,电站总装机容量为84MW,多年平均发电量为2.37亿kWh。
除发电外,水库目前还承担着一定的灌溉任务,灌溉面积约为666.67hm2。
另外,水库对位于下游的乳源县具有一定的防洪效益。
2 南水水库功能调整的必要性2.1 现状存在的问题2.1.1 防洪问题北江流域综合规划[1]中关于北江流域防洪总体布局主要包括北江干流及其支流的防洪体系。
其中南水作为北江干流的1条重要支流,其防洪布局是通过南水水库拦蓄上游洪水,结合下游己建和规划续、扩、新建的堤防共同组成堤库结合的防洪体系,使下游的乳源县城达到50a一遇的防洪标准。
目前影响南水水库防洪功能发挥的主要问题有以下3个:1)防洪调度和应急事件的处理反应慢南水水库现有设计功能以发电为主,结合防洪和灌溉,目前南水水库属广东省粤电集团公司管理,三防调度需通过省防总批转,尽管省粤电集团积极配合调度,但是不同部门之间的转批程序延长了调度运行的反应时间,这种管理方式对防洪调度和应急事件的处理极为不利。
2005年环境保护大事记1月14日省环保局任命:谭正华同志任局核管处副处长,钟流举同志任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
20日省环保局李清局长、曾宪潭纪检组长到揭西县检查十百千万工程。
21日省环保局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全国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先进集体”。
省环保局被省政协评为“承办提案先进单位”。
23-31日省环保局李清局长、陈敏副局长参加省人大十届三次会议。
24日省环保局任命:何惠明同志任办公室调研员,黄优勤同志任科技处助理调研员,魏育逢同志任污控处助理调研员。
25日“9+2”环保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北京正式签署《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协议》。
28日省环保局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通过专家论证。
省环保局机关召开2004年度总结表彰大会。
—1 —2月5日省环保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地级市通高速公路建设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8日省政府印发《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年)》。
16日省委组织部任命李子森同志任省环保局总工程师。
22日全省环保局长工作会议在江门召开,许德立副省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25日省环保局举行“争创…三有一好‟,争当时代先锋”报告会。
26日省环保局被省政府授予“2004年度全省重点项目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8-3月3日省环保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处以上领导干部集中学习。
3月8日省环保局组织开展“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行动。
4-14日省环保局李清局长、陈敏副局长参加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
11日珠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省环保局陈光荣副局长参加了会议。
—2 —16日省环保局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总结暨第二阶段动员大会。
28日省环保局召开直属机关党委第五次代表大会。
31日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成果汇报会在广州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丽满,省政协主席陈绍基同志,省委常委、秘书长肖志恒,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坚,副省长许德立等出席汇报会。
2002至2012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之十年纪录最近二十年,随着经济列车的不断加速,我国进入了环境高风险时期,各种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最近十年,环境污染事件的发展规模、损害后果、污染类型等都日趋扩大。
笔者搜集整理了2002年至2012年最近十年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希望能以这些沉重的纪录,打捞那些并不遥远的惨痛记忆,催生起共同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动。
2002年贵州都匀矿渣污染事件2002年9月11日,贵州都匀坝固镇多杰村上游一个铅锌矿尾渣大坝崩塌,上千立方米矿渣从悬崖上直泻而下,注入山脚的范家河,沿岸被尾渣浸泡过的树木枯死,良田被矿渣掩埋,粉末状铅锌尾渣与河水混合成的黏稠泥浆经范家河径直排入清水江。
事发后,下游二十多公里的清水江依然一片浑浊,人畜一时饮水困难。
云南南盘江水污染事件2002年10月,云南省南盘江柴石滩以上河段突发严重水污染事件,造成上百吨鱼类死亡,下游柴石滩水库3亿多立方米水体受污染。
因南盘江沿岸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集中,是云南经济较发达的区域之一,此次水污染事件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且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2003年三门峡水库泄出“一库污水”2003年,因三门峡大坝上游一些企业的工业污水排放和黄河附近城镇的生活污水排放逐年增加,黄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泄水呈“酱油色”,水质恶化为V类,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库污水”。
三门峡市区虽紧邻黄河,但市民不得不花钱购买从附近山上运来的山泉水,“守着黄河买水吃”成为三门峡市一大奇观。
2004年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2004年2月底和3月初,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化肥厂将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排入沱江支流毗河,导致沱江江水变黄变臭,氨氮超标竟达50倍之多。
污染发生后,50万公斤网箱鱼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左右。
沿江简阳、资中、内江三地被迫停水4周,影响百万群众,当地纯净水被抢购一空,当地政府从宜宾、成都调集消防车送水,依然无法满足居民日常用水。
文章出处:网责任编辑:作者:人气:9173发表时间:2014-05-06 16:50:00【大中小】【文章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最近二十年,随着经济列车的不断加速,我国进入了环境高风险时期,各种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最近十年,环境污染事件的发展规模、损害后果、污染类型等都日趋扩大。
笔者搜集整理了2002年至2012年最近十年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希望能以这些沉重的纪录,打捞那些并不遥远的惨痛记忆,催生起共同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动。
2002年贵州都匀矿渣污染事件2002年9月11日,贵州都匀坝固镇多杰村上游一个铅锌矿尾渣大坝崩塌,上千立方米矿渣从悬崖上直泻而下,注入山脚的范家河,沿岸被尾渣浸泡过的树木枯死,良田被矿渣掩埋,粉末状铅锌尾渣与河水混合成的黏稠泥浆经范家河径直排入清水江。
事发后,下游二十多公里的清水江依然一片浑浊,人畜一时饮水困难。
云南南盘江水污染事件2002年10月,云南省南盘江柴石滩以上河段突发严重水污染事件,造成上百吨鱼类死亡,下游柴石滩水库3亿多立方米水体受污染。
因南盘江沿岸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集中,是云南经济较发达的区域之一,此次水污染事件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且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2003年三门峡水库泄出“一库污水”2003年,因三门峡大坝上游一些企业的工业污水排放和黄河附近城镇的生活污水排放逐年增加,黄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泄水呈“酱油色”,水质恶化为V类,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库污水”。
三门峡市区虽紧邻黄河,但市民不得不花钱购买从附近山上运来的山泉水,“守着黄河买水吃”成为三门峡市一大奇观。
2004年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2004年2月底和3月初,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化肥厂将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排入沱江支流毗河,导致沱江江水变黄变臭,氨氮超标竟达50倍之多。
污染发生后,50万公斤网箱鱼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左右。
沿江简阳、资中、内江三地被迫停水4周,影响百万群众,当地纯净水被抢购一空,当地政府从宜宾、成都调集消防车送水,依然无法满足居民日常用水。
2002至2012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之十年纪录最近二十年,随着经济列车的不断加速,我国进入了环境高风险时期,各种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最近十年,环境污染事件的发展规模、损害后果、污染类型等都日趋扩大。
笔者搜集整理了2002年至2012年最近十年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希望能以这些沉重的纪录,打捞那些并不遥远的惨痛记忆,催生起共同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动。
2002年贵州都匀矿渣污染事件2002年9月11日,贵州都匀坝固镇多杰村上游一个铅锌矿尾渣大坝崩塌,上千立方米矿渣从悬崖上直泻而下,注入山脚的范家河,沿岸被尾渣浸泡过的树木枯死,良田被矿渣掩埋,粉末状铅锌尾渣与河水混合成的黏稠泥浆经范家河径直排入清水江。
事发后,下游二十多公里的清水江依然一片浑浊,人畜一时饮水困难。
云南南盘江水污染事件2002年10月,云南省南盘江柴石滩以上河段突发严重水污染事件,造成上百吨鱼类死亡,下游柴石滩水库3亿多立方米水体受污染。
因南盘江沿岸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集中,是云南经济较发达的区域之一,此次水污染事件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且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2003年三门峡水库泄出“一库污水”2003年,因三门峡大坝上游一些企业的工业污水排放和黄河附近城镇的生活污水排放逐年增加,黄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泄水呈“酱油色”,水质恶化为V类,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库污水”。
三门峡市区虽紧邻黄河,但市民不得不花钱购买从附近山上运来的山泉水,“守着黄河买水吃”成为三门峡市一大奇观。
2004年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2004年2月底和3月初,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化肥厂将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排入沱江支流毗河,导致沱江江水变黄变臭,氨氮超标竟达50倍之多。
污染发生后,50万公斤网箱鱼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左右。
沿江简阳、资中、内江三地被迫停水4周,影响百万群众,当地纯净水被抢购一空,当地政府从宜宾、成都调集消防车送水,依然无法满足居民日常用水。
水污染事故介绍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水污染事故介绍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以及环境带来紧急危害的事故。
来源:HJ/T91-2002。
国际水污染事件一、痛痛病事件1955—1972年,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两岸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中妇女比男士多,患上此病,则全身骨骼疼痛,不能行走,故取名为“痛痛病”。
经调查,这是一种镉中毒事件,起因是附近的电镀厂、蓄电池制造厂及熔接工厂或因采矿工业含镉之废水未经适当处理而径行排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二、莱茵河污染事件1986年瑞士巴塞尔赞得兹化学公司一座仓库爆炸起火,大量有毒化学品流入莱茵河,酿成西欧10年来最大污染事故。
殃及法、德、荷、卢等国,一些地区河水、井水、自来水禁用。
三、密尔沃基市供水污染事件1993年4月,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市供水受到寄生虫(隐担孢子Cryptosporidiumparvum,可引起严重腹泻)的污染,造成100人死亡,40万人致病,4400多人住院治疗。
四、多瑙河支流蒂萨河污染事件2000年1月30日:马尼亚西北部连降了几场大雨,该地区的大小河流和水库水位暴涨。
西北部城市奥拉迪亚市附近,一座由罗马尼亚和澳大利亚联合经营的巴亚马雷金矿的污水处理池出现一个大裂口,1万多立方米含剧毒的氰化物及铅、汞等重金属污水流入附近的索莫什河,而后又冲入匈牙利境内多瑙河支流蒂萨河。
污水进入匈牙利境内时,多瑙河支流蒂萨河中氰化物含量最高超标700-800倍,从索莫什河到蒂萨河,再到多瑙河。
污水流经之处,几乎所有水生生物迅速死亡,河流两岸的鸟类、野猪、狐狸等陆地动物纷纷死亡、植物渐渐枯萎,一些特有的生物物种将灭绝。
本次世故还导致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深受其害,给多瑙河沿岸居民带来了沉重的心理打击,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蒂萨河沿岸世代靠打鱼为生的渔民丧失了生计。
水污染的事例及治理措施一、关于无锡水污染的案例事件概述:2007年5月29日江苏省无锡市城区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和面包。
而自来水公司已经采取了所有能够使用的过滤和净化手段,几乎不计成本,但还是难以从根本上除掉臭味。
污染原因:由于前几年江苏省发文要求无锡市禁止开采地下水,无锡居民的生活用水全部来自太湖。
蓝藻每年都会暴发,但这次规模最大,对自来水供应的影响也最严重。
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蓝藻提前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地水质。
根据专家的意见,这次沙渚水源地水质异常,主要是水中含有的蓝藻死亡腐烂,快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性腐变,再加上太湖水位下降导致取水口太湖底泥上泛,从而使水体产生异味。
据专家介绍,从太湖来讲,水中的营养性物质氮、磷的含量较高,这为藻类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创造了有利的内部条件,今年以来,气温偏高,水位较低,藻类便大量繁殖,再加上它有随风向、湖流漂移的特性,因此,气温偏高是“蓝藻疯长的主要原因”。
无锡梅梁湖水域较易发生藻类集聚现象,集聚后,藻类会逐渐死亡,导致水体产生臭味。
而且,对于太湖蓝藻接下来的走势和监测数据显示,以及之后几个月气温升高,太湖蓝藻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应对措施1、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控制污染源,在环太湖流域淘汰污染企业,加快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要求市自来水总公司全力以赴,不计成本采取技术措施强化处理,提高自来水出厂水质。
2、严格保护饮用水源,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严历打击危害饮用水源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拆除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
3、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力度。
4、尽快建立有权威的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对于管理太湖这样的跨行政区域的河流可以设立一个统一的河流管理机构,订立对各方都有约束力的管理办法。
5、水质监测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加大监测力度,24小时值班,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蓝藻的打捞力度;商贸部门要组织好净水采购,力保市场供应和稳定。
2005年北江流域镉污染事故
1 事故概述
2005年12月15日,环保部门在常规水质监测中发现北江韶关段镉严重超标。
12月18日凌晨,省环保局经过紧急排查,确认是韶关冶炼厂设备检修期间违法超标排放含镉废水所致,如不及时妥善处置,将对下游广州、佛山、清远等市正常供水造成灾难性后果,威胁近千万人的饮水安全和成千上万企业的正常用水。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省委书记张德江,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常务副省长钟阳胜,时任副省长许德立等先后作出批示,要求立即采取坚决措施,停止超标排放,加强水质监测,千方百计消除污染,严肃查处有关责任人员。
12月19日上午,黄华华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听取省环保局有关情况汇报,提出七项应对措施,并决定成立以副省长许德立为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罗欧和省环保局局长李清为副组长的北江水域镉污染事故调查处理小组。
12月19日下午,时任副省长游宁丰带领省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徐尚武,省政府副秘书长罗欧以及省有关单位负责人和专家赶赴英德市现场处置事故。
12月20日下午,许德立副省长提前结束国外
考察活动,赶赴英德市。
当天晚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率领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事故处置工作。
12月22日下午,黄华华省长与张力军副局长共同主持召开会议,听取省环保局和有关专家汇报,作出实施白石窑水电站削污降镉工程和南华水厂除镉净水示范工程等一系列处置决策,要求努力实现在飞来峡水库出水时镉浓度降至约0.01毫克/升(饮用水标准)的目标,确保沿江群众用水安全。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事故处置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12月31日,北江韶关段镉浓度稳定达标,飞来峡出水水质镉浓度实现了总体低于0.01毫克/升的目标。
2006年1月28日,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宣布北江镉污染事故应急状态终止。
由于应对及时、处置得当,事故造成的影响小、危害轻、损失少,北江沿线没有一个城市水厂停水,没有一个人饮用受污染的水,没有发生一起群众恐慌事故,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 防范措施
(一)全面开展排查,切断污染源头。
2005年12月20日,省政府作出了韶关冶炼厂立即停止排放含镉废水的决定。
21日下午,许德立副省长和张力军副局长深入现场,督促该厂当晚7时30分停止排污。
为彻底切断污染源,省环保局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