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成语辨析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34
高中语文成语题答题技巧及近义成语辨析成语向来都是高考语文的必备考点之一,可是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解答成语题常常是“做题凭感觉,正确看运气”,一副全靠天收的样子。
而平时一说起什么古今异义、褒贬误用、语法欠缺等等就一阵阵头大,以至于不愿多做了解,做起题来就失分严重。
一、技法“五注意”在解答高考语文成语题时,应注意以下五点:▌注意一:形似神异一些成语从表面上看起来,它们的构成语素十分相近,但成语的意义却相差很大,如“一挥而就”和“一蹴而就”,“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等等。
还有一些,构成成语的语素比较相近,成语的意义也很接近,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指日可待”和“拭目以待”,“另眼相看”和“刮目相看”,等等。
对这两类成语,我们极易混淆,因此应多比较,掌握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注意二:感情色彩有些成语感情色彩强烈,褒贬分明,是非明了,好恶明晰。
只有准确把握了成语的感情色彩,才能辨别正误,恰当运用。
如: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
“殚精竭虑”是褒义词,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机。
这里应用“处心积虑”。
▌注意三:适用对象每个成语都有比较确定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
如果超出了成语的适用范围,弄错了搭配对象,就会造成成语和对象之间不搭配。
如:近年来几乎每年都会有一部让人宵衣旰食的韩剧火爆荧屏,从《继承者们》到《来自星星的你》再到如今的《太阳的后裔》,这些韩剧都让剧迷们疯狂追捧。
“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
形容勤于政务。
这里对象误用,应改为“废寝忘食”。
▌注意四:语境要求成语的运用与语境密切相关,因为语境对语言表达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注意语境要求,就是要从成语前后的语句来辨析它们内在的关联、照应、衔接、过渡等是否有问题。
如:蒂姆•库克长期以来其实已在掌管苹果公司,乔布斯两次病休期间,实干家库克都临危授命,负责苹果的日常运营工作。
高考语文:近义成语辨析一、意义轻重不同1、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区别】都含有“认为自己正确”的意思。
但前者是指主观不虚心,语意较轻;后者是自以为了不起,比别人高明,语意较重。
2、惨无人道惨绝人寰【区别】形容狠毒残酷。
前者指非常凶狠,毫无人道。
后者指世上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事了。
语意较重。
3、暗箭伤人含沙射影【区别】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还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指桑骂槐)4、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区别】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5、独断专行专横拔扈一意孤行【区别】都有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办事主观蛮干之意。
但前者有蛮横、霸道之意,语意较重。
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中者和后者,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围较宽。
6、嫉恶如仇深恶痛绝【区别】都含有厌恶、憎恨之意。
如仇,如同仇敌。
痛绝,厌恶、憎恨到了极点。
后者语意较重。
7、魂不守舍失魂落魄【区别】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
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语义较重。
8、荒诞不经荒诞无稽荒谬绝伦【区别】都表示荒唐、不可信之意。
但不经指不正常,不近情理;无稽指无法考查,绝伦指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后者语意最重。
9、爱财如命一毛不拔【区别】都形容极其吝啬,但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二、意义侧重点不同1、称心如意心满意足【区别】都有如愿以偿,适合自己心意的意思,不同点是前者侧重在称心,后者侧重在满意。
2、苟且偷安苟且偷生【区别】都含有得过且过,保持现状的意思。
不同点是前者偏重在贪图安逸,后者偏重在贪图生存。
3、安分守己随遇而安【区别】都有规矩老实之意,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4、包办代替越俎代疱【区别】都有包办之意。
辨析近义成语的八种方法宇文皓月一、意义轻重分歧。
1.自以为是自命非凡都含有“认为自己正确”的意思。
但前者是指主观不虚心,语意较轻;后者是自以为了不起,比他人高明,语意较重。
2.惨绝人寰惨绝人寰形容狠毒残暴。
前者指非常凶狠,毫无人道。
后者指世上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事了。
语意较重。
3.冷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方黑暗诽谤、攻击或陷害他人。
但使用的手段有不同:前者指面前用某种手段伤害他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还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指桑骂槐)4.实事求是无中生有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原本没有,语气较重。
5.独断专行专横拔扈一意孤行都有不考虑他人的意见,处事主观蛮干之意。
但前者有蛮横、蛮横之意,语意较重。
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中者和后者,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围较宽。
6.疾恶如仇深恶痛绝都含有厌恶、憎恨之意。
如仇,如同仇敌。
痛绝,厌恶、憎恨到了极点。
后者语意较重。
7.魂不守舍失魂落魄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
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语义较重。
8.荒诞不经荒诞无稽荒谬绝伦都暗示荒唐、不成信之意。
但不经指不正常,不近情理;无稽指无法考查,绝伦指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后者语意最重。
9. 一毛不拔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但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二、意义偏重点分歧1.称心如意心满意足都有如愿以偿,适合自己心意的意思,分歧点是前者偏重在称心,后者偏重在满意。
2.苟且偷安苟且偷生都含有得过且过,坚持现状的意思。
分歧点是前者偏重在贪图安适,后者偏重在贪图生存。
3.循分守己随遇而安都有规矩老实之意,前者偏重于规矩老实,后者偏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4.包办代替越俎代疱都有包办之意。
但前者重在包办,后者重在超出权限。
5.中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没有完成之意。
前者偏重于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浅”,没有深入。
近义成语辨析及例句
1、鱼目混珠vs 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例句:这些冒牌货鱼目混珠,让消费者难以分辨真假。
鱼龙混杂:比喻好坏混杂,难以分辨。
例句:这群人鱼龙混杂,要小心谨慎,避免上当受骗。
2、见微知著vs 一叶知秋
见微知著:比喻从细微之处可以洞察全局或者发现问题。
例句:他从小事中见微知著,能够预见未来的趋势。
一叶知秋:比喻从一点可以推断出全局或者预见事情的发展。
例句:他的表现一叶知秋,预示着整个团队的前途。
3、画蛇添足vs 多此一举
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情,反而坏了事。
例句:他已经做得很好了,你再去修改就是画蛇添足。
多此一举:形容做不必要的动作或事情。
例句:他这么做完全是多此一举,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4、井然有序vs 有条不紊
井然有序:形容排列整齐,有条理。
例句:他的房间总是井然有序,令人赏心悦目。
有条不紊:形容做事有计划,有条理。
例句:他在工作中总是安排得有条不紊,效率很高。
近义成语的辨析(一)近义成语理性意义方面的辨析近义成语间理性意义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语义轻重不同“怒气冲冲\怒气冲天”都有“十分愤怒”的意思,但二者语义轻重不同,前者只是一般的形容,语义较轻,后者带有夸张意味,语义较重。
“自作自受\自食其果”都有“自己做了坏事自己承受”的意思,但二者语义轻重不同,前者表示说话人的埋怨情绪,语义较轻,后者表示说话人拍手称快的情绪,语义较重。
2、表达重点不同“寡不敌众\众寡不敌”都有“人数力量相差很多”的意思,但二者表达重点不同,前者以“寡”的一方为着眼点,偏重在人少的抵挡不过人多的,后者以“众寡”双方为着眼点,偏重在人数力量相差悬殊,难以抵挡。
“眉开眼笑\眉飞色舞”都有“非常高兴”的意思,但二者表达重点不同,前者偏重在快乐,多形容人们欢乐、喜笑的情态,后者偏重在得意,多形容人们自得、兴奋的情态。
3、范围大小不同“爱不忍释\爱不释手”都有“喜欢得放不下”的意思,但二者所指范围大小不同,前者可以指称不能用手去拿的事物,所指范围较大,后者只能指称可以用手去拿的事物,所指范围较小。
“一目十行\一目了然”都有“看东西反应快”的意思,但二者所指范围大小不同,前者指称的只能是文字,所指范围较小,后者除文字外,还可以指称其他具体事物,所指范围较大。
4、适用对象不同“捷足先得\捷足先登”都有“行动敏捷”的意思,但二者适用对象不同,前者多适用于可以跟“得”照应的事物,后者多适用于可以跟“登”照应的事物。
(《中国成语》误,576页)“不耻下问\移樽就教”都有“向人请教”的意思,但二者适用对象不同,前者含有被请教的对象的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意思,因此只适用于上对下,后者则没有这种限制,对上对下都适用。
5、内涵宽窄不同“熙来攘往\熙熙攘攘”都有“人多、热闹、拥挤”的意思,但二者语义内涵宽窄不同,前者还有人来人往的含义,语义内涵较宽,后者则没有这种含义,语义内涵较窄。
(《汉语成语》误,1249页)“味如鸡肋\味同嚼蜡”都有“寡淡乏味”的意思,但二者语义内涵宽窄不同,前者还有弃之可惜的含义,语义内涵较宽,后者则没有这种含义,语义内涵较窄。
高中语文近义成语辨析归纳总结成语是高考语文试卷的常客,对成语的考查,包括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成语(包括使用得好不好)。
主要有三种常见题型:一是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二是辨析近义成语,三是根据语境选择相应的属于选项。
就新课标全国卷而言,若干年来都是以第一种题型设题,而2014年高考则是将“义无反顾、责无旁贷、当仁不让”(全国卷1)和“防患未然、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全国卷2)放入具体语境要求考生辨析并选择正确答案。
根据新课标全国卷命题的惯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年的高考,成语考查都将会以辨析成语使用的题型出现。
那么,如何辨析成语呢?一、根据成语的意义侧重点不同辨析1.称心如意心满意足都有如愿以偿,适合自己心意的意思,不同点是前者侧重在称心,后者侧重在满意。
2.苟且偷安苟且偷生都含有得过且过,保持现状的意思。
不同点是前者侧重在贪图安逸,后者侧重在贪图生存。
3.安分守己随遇而安都有规矩老实之意,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4.包办代替越俎代疱都有包办之意。
但前者重在包办,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5.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没有完成之意。
前者侧重于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侧重“浅”,没有深入。
6.不由自主情不自禁都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
前者侧重下意识,以及环境的影响。
后者形容热情奔放,心情无比兴奋和激动时才用。
7.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都可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但前者侧重于满眼都是;后者侧重于看不过来,来不及一一欣赏。
8.包罗万象应有尽有都形容内容丰富、齐全。
但前者侧重于无所不包,一般指整体说的;而后者侧重在无所不有,一般指某一方面说的。
9.口蜜腹剑笑里藏刀都形容阴险狡诈。
异:前者侧重嘴甜,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里阴险毒辣。
后者侧重脸笑,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10.恋恋不舍流连忘返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
异:前者语义范围广,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物、景物等;后者侧重指对景物的留恋。
如何辨析近义成语(八类辨别)一、意义轻重不同1.自以为是自命不凡都含有“认为自己正确”的意思。
但前者是指主观不虚心,语意较轻;后者是自以为了不起,比别人高明,语意较重。
2.惨无人道惨绝人寰形容狠毒残酷。
前者指非常凶狠,毫无人道。
后者指世上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事了。
语意较重。
3.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还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指桑骂槐)4.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二、意义侧重点不同1.称心如意心满意足都有如愿以偿,适合自己心意的意思。
不同点是前者侧重在称心,后者侧重在满意。
2.苟且偷安苟且偷生都含有得过且过,保持现状的意思。
不同点是前者偏重在贪图安逸,后者偏重在贪图生存。
3.安分守己随遇而安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4.包办代替越俎代疱都有包办之意。
但前者重在包办,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5.匪夷所思: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根据常理所能想象的。
不可思议:原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三、范围大小不同1.汗牛充栋数不胜数都可以形容事物多。
前者只能形容书籍很多,范围小;而后者可以泛指任何事物的数量多。
范围大。
2.食古不化食而不化吃了没有消化。
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前者指学习古代的知识,范围小;而后者既可以指古代的,也可以指现代的,范围大。
3.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范围小;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四、适用对象不同1.不可思议不堪设想都有不能想象的意思。
前者适用于奇妙的事物或深奥而又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后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后果。
意思相近的四字成语及解释辨析近义成语辨析1 耸人听闻骇人听闻: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2 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
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3 养痈遗患养虎遗患:二者都能够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能够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4 无所不能无所不为: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5 无微不至无所不至:前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6 迫不及待刻不容缓: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
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
7 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
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8 披肝沥胆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
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9 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
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0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1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12 色厉内茬外强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
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
13 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
但前者还能够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
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