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2《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

2022《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

2022 《综合素质》重点总结

一、教育观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育要考虑学生个性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材,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2、教育内容的基础性: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未来劳动者素质和各级各类人材奠定基础的教育,让受教育者拥有普通学识。

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是安排灵便与组合适当的、生动活泼的开放性教育场所,积极开辟获取知识的来源和获得发展的空间,重视利用课外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5、教育价值的多元化:必须满足学生个体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及潜能。

6、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7、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坚持因材施教,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8、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包括整个教育过程和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

1、途径

教育活动的基本实现方式——课程与教学,学校管理活动及课程以外的教育活动。

(1)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2)把握课改精神,实施新课程

逐步建立起的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即使学生发展为一个“整体的人”。

(3)学校管理、课程教学以外的各种教育活动,重点是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中学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

2、方法

(1)教师成为素质教育者

(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3)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

(4)正确运用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1、实施素质教育,批评应试教育,并非否定以往的基础教育

2、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改革考试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

3、实施素质教育不会降低教育质量

4、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特长: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还是课堂教学

5、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二、学生观

1、概念

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干、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2、内涵

源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与措施

1、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

2、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3、素质教育体现的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统一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2、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的人,具有主体需求的人,具有主动发

展可能性的人。

3、学生是完整的人,要将学生作为整体来看待

4、学生是独特的人: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不同方面的平均发展,不是所有的人按平均水平发展(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承认不同人发展的差异性的同时,还重视人的个性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

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促进所有学生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

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

1、学生个体身心的特点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阶段性

不平衡性(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份的相互关系,指身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时,

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部份补偿)

个别差异性

2、采用灵便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

(2)尊重学生个性,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3)正确对待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三、教师观

1、教师观概述

(1)教师观含义: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对其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角色以及科研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

(2)传统的教师角色

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3)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

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辟者;(课程意识和参预意识、课掌握各层次的课

程知识、形成课程开辟能力、培养课程评价能力)

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1、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师德修养

(1)教育理念

教师教育的理念是教师行为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2)师德修养

教师道德规范不仅规定了教师的职业行为,也成为教师向学生示范道德规范的基础。积极的教育实践活动和主动的自我反思会促进教师师德修养的不断提升与完善。

2、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本体性知识:具有的任教学科的知识

条件性知识:具备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实践性知识: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相关的学科教学法知识

文化知识:普通的人文知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基本的艺术素质

3、教师的专业能力结构

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实践能力: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划与设计能力、组织实施的能力、检查评价能力

反思和研究能力

1、三阶段发展观福勒和布朗

关注生存阶段: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关注情景阶段:关注如何叫好每一堂课的内容

关注学生阶段: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2、五阶段发展观柏林纳

新手:教师获取教学所需知识和技能的阶段

熟练: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所学的知识逐步联系起来

胜任型:对要做的事情与明确的选择、能够决定哪些环节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

业务精干:教学技能接近了自动化水平,快捷、流畅、灵便

专家:对教学情景非但有直觉的把握、而且能以非分析性、非随意性的方式,理智地作出合适的反映

1、终身学习是新课程对中学教师的要求

2、终身学习是中学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

3、中学教师通过终身学习积累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1、师范教育

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开展微格教学,进行教学决策训练(新手教师在指导者的指导下观看其他教师对此班级的现场教学或者教学录相,从中找到自己教学的最佳行为的过程)

3、在职培训

教学反思、校本培训

1、职业价值观

塑造中学生人生,挖掘中学生的发展潜能;培养一代社会新人,推动社会进步

2、职业责任

促进中学生人生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3、职业信念

创造中学生的幸福人生;从中学生的幸福人生获得教师自身的人生幸福

一、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1、第五章受教育者

第四十二条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格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赋予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四十三条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恭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第六章教育与社会

第四十九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人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

3、第七章教育投入和条件保障

第五十三条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4、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七十二条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赋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侵占学校及其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七十五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举办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撤销;由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赋予行政处分。

1、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第五条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2、第二章学生

第十一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至七岁

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3、第三章学校

第二十二条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与非重点班。

第二十五条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

式谋取利益

第二十七条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4、第四章教师

第二十九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第三十一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津贴津贴。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难贫困地区津贴津贴

5、第五章教育教学

第三十九条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出版、选用

第五十六条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赋予处分。

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以通报批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赋予处分。

1、第二章权利与义务

第七条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格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预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第八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管理、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第三章资格与任用

第十条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3、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赋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伤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赋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3)品格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2)、(3)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是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1、第一章总则

第三条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预权等权利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

第十八条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第二十一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2、第四章社会保护

第三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第四十六条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3、第五章司法保护

第五十四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拯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第五十八条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导、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象以及可能判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4、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时,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依法赋予处分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赋予处分

第六十九条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赋予行政处罚

1、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第十六条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第二十三条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

2、第四章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第三十七条因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情节特殊轻微免予处罚的,可以予以训戒

第三十九条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解除收容教养、劳动教养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

3、第六章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四十四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拯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第四十五条对于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

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导、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象以及可能判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第四十六条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1、第三章事故处理程序、

第十五条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应当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

护人;有条件的,应当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

1、工作方针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2、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战略目标:到 2022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3、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格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哺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 2022 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再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4、人材培养体制改革

创新人材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5、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材评价制度

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材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

6、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材培养

7、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完善初中就近免试入学的具体办法

8、加强师德建设

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9、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代偿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艰难边远地区当教师

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加强教师教育,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预、开放灵便的教师教育体系

10、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巩固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支持边境县和民族自治地方贫困县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

改扩建和新建一批特殊教育学校,使市(地)和 30 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 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初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二、教师权利与义务

1、教师的公民权利

2、教师的职业权利

教育教学权(教师最基本的权利,合法的解聘或者待聘不等于侵犯教师这一权

利) 科研学术活动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参预民主管理权;进修培

训权

1、教师的公民基本义务

2、教师的特定义务

遵纪守法义务;教育教学义务;教书育人的义务;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保护学生权益的义务;提高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义务

三、学生权利保护

1、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成年公民的基本权利

生存权利、受教育权利、受尊重权利、安全权利、人身自由的权利、法定的其他权利

2、中学生作为特定的教育主体所具有的权利

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

学生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或者助学金的权利

学生欧在学业成绩和品格上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和在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

学生有队学校赋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出诉讼的权利

学生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1、常见学生权利受侵害的表现

侵害青少年学生的受教育权、身体健康权、人格尊严、人身自由权、隐私权、歇息权

一、教师职业道德

1、主要内容

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关爱学生:关系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

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2 年修订)》解读

(1)新《规范》的核心内容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2) 《规范》新亮点

“保护学生安全”首次纳入新规;“终身学习”被单独提出

1、主要内容

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时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班主任在日常交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普通应连续 1 学年以上

二、教师职业行为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1、教师与学生

(1)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

(2)处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

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关系的根本出发点

尊重学生,是教师建立师生间平等关系的表现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自己的行为要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学生的行为也要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就是教师的爱赋予每一个学生的保证

学生需要教师赋予各个方面安全的保护

2、教师与家长

(1)家长也是教师工作的合作火伴

(2)尊重、支持(教师的工作需要家长支持)

3、教师与同事

尊重、理解、协作

4、教师与管理者

从管理的角度看,教师与教育管理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关系,是组织中承担不同任务的人们之间的关系

处理教师与教育管理者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尊重、支持

1、爱国守法的践行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的践行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的践行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的践行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格,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

5、为人师表的践行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的践行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业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2022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重难点知识点汇总(精华版)

2022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 合素质》重难点知识点汇总(精华版) 2022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重难点知识点汇总(精华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重难点知识点: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生动、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深化教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诲创造前提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教授的偏向,夸大形成积极主动的研究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根本技能的进程同时成为学会研究和形成精确价值观的进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 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研究乐趣和经历,精选终身研究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知识点 2022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知识点 文化素养是每个教师都应多少具备的职业素养之一,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提供的2022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知识点,大家可以参考阅读,更多详情请关注店铺。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知识点篇1 (一)我国远古居民 1.元谋人:已知我国最早的远古居民是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北京人:北京人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迹最为丰富的古人类遗址。 3.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和北京人已学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这一时期的文化称为“旧石器时代文化”。他们过着群居生活,构成最早的人类社会,原始社会从此开始。 4.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穴中,距今约1万八千年,处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他们已懂得人工取火。 5.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我国长江流域的是河姆渡文化,黄河领域的是半坡文化。这个时期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 进入原始农耕期: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掌握了种粟技术,还种植蔬菜和麻。因此,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半坡原始居民有较高的制陶技术,彩陶精美。他们也有较高的纺织技能,会织麻布,制麻衣。 6.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进入父系

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约四五千年。 社会发展:骨器、石器种类多;陶器分黑陶和白陶,黑陶是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典型器物;生产工艺有抛光、雕刻等技术;养蚕缫丝,纺织技术有新进步。因此,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和丝织的国家。 (二)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1.炎帝、黄帝: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距今约四五千年。与东方蚩尤部落大战逐鹿之野,蚩尤战败。炎黄部落成为华夏族的主体部分。 2.尧、舜、禹:黄帝以后黄河流域的几位部落联盟首领。联盟首领的推选,实行“禅让制”。这个时期,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知识点篇2 (一)朝代更替 夏朝 奴隶社会开始: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启继,“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都城:相传夏初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 夏朝最后一个王:夏桀,他以太阳自比,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 夏朝灭亡:夏桀暴虐无道,狂妄自大,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汤,发兵讨桀,夏朝灭亡。 商朝 商朝建立:商汤灭夏后建立商朝,以毫为都城。 盘庚迁殷:商朝中期,商王盘庚迁都至殷,从此稳定,故商朝又称殷朝。 商朝最后一个王:商纣,他终日饮酒作乐,作炮烙之刑残害人民。 商朝灭亡:商朝末年,“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双方商都郊外牧野激战,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周朝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2022年最新版)

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提素个性创两全)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教学观(学习过人)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三、教师观(促建研开) 新课改倡导的教师观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内容: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四、教师行为转变(赞助饭盒)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五、学生观(以人为本)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以人为本学生观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六、教师职业道德(三爱两人一终身)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七、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复创,连广,长间,主示,个群)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022年下半年教资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之艺术文化素养

2022年下半年教资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之艺术文化素 养 教资《综合素质》科目中,艺术文化素养也会出到考题,那么在艺术文化素养板块中,常考的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2022年下半年教资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之艺术文化素养”,一篇解决艺术文化素养知识。 2022年下半年教资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之艺术文化素养考点一:书法 【王羲之】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著有《兰亭集序》。 【欧阳询】唐代书法家,成就以楷书为最,后人称为“欧体”。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 【颜真卿】其“颜体”朴拙雄浑,大气磅礴。 【张旭】唐代书法家,精通楷法,草书最为知名。碑刻有《郎官石记》,草书散见历代集帖中。 【怀素】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出名。存世作品有《自序帖》《苦笋帖》等帖。 考点二:美术 【郑燮】号板桥,有“狂”“怪”之誉,画中以兰竹之作最负盛名。其作品有《兰竹荆石图》等。 【齐白石】擅绘画、篆刻和书法,也工诗词,绘画以花鸟见长。代表作品有《虾》《蟹》《牡丹》《牵牛花》《蛙声十里出山泉》等。 【张大千】法号大千,在技法上以泼彩、泼墨相结合的手段,为中国画的用色、用墨开辟了新途径。他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为传奇的国画大师。代表作有《振衣千仞冈》《来人吴中三隐》《石涛山水》《梅清山水》《巨然茂林叠嶂图》等。 【徐悲鸿】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代表作品有《八骏图》《愚公移山》等。

【顾恺之】东晋画家,《女史箴图》卷、《洛神赋图》卷、《列女仁智图》卷。 【阎立本】唐代画家,主要作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中国山水画的祖师,被誉为“画圣”,作品有《八十七神仙卷》《天王送子图》;周昉,唐代画家,作品有《簪花仕女图》。 【张择端】北宋画家,《清明上河图》。 【梵·高】《星夜》《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 【达•芬奇】被称为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代表作品:《蒙娜丽莎》《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其代表作品有《大卫》《彼耶达》《创世纪》及《最后的审判》。 【拉斐尔】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古典主义者的典范。其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考点三:音乐 【聂耳】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奠基者。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开路先锋》《大路歌》《前进歌》《铁蹄下的歌女》等三十余首歌曲及歌剧《扬子江暴风雨》。 【冼星海】现代作曲家、人民音乐家。作品有大合唱《黄河》《生产》等,歌曲有《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满江红》等。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不仅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代表作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唐璜》等。 【贝多芬】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九大交响曲中的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等交响曲,和《热情》《悲怆》《暴风雨》等钢

2022年下教资《综合素质》必考考点之三观

2022年下教资《综合素质》必考考点之三观考点一:教育观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必背):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知识点解读】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作为根本宗旨。2.面向全体 为无偏见、关注所有学生、给所有的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均衡配置。 4.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

4. 培养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发展学生特长、因材施教。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注重生活能力的发展、性格的培养、长远发展、关注未来 记忆口诀:双全双发展,创新与实践 考点二:教师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①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考点提示:理解每一种教师角色的不同之处,因关联的对象不同,所以教师角色不同。出题形式一般为题干给出具体事例,判断属于哪种角色。 记忆口诀:两开一促一研究 2、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应尊重、赞赏学生。

(2)在对待教学上,教师应帮助、引导学生。 (3)在对待自我上,教师应注重自我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教师应加强合作。 考点提示:理解教师处理不同关系时采取的行为,与之后的教师职业行为相对应。可能出现的正面案例如教师写班主任日志记录工作情况、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等。 记忆口诀:重赏助导反思合作 考点三: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0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02、学生是发展的人 0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记忆口诀:独立、发展、个性 学生观知识讲解: 小技巧:详细内容可记住关键词,在材料分析题中,你会有话可写。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2022年《综合素质》(中学)笔试大纲

(综合素养)〔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以下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肯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言语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根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职业理念 ⒈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养教育的根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养教育的根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 理解“人的全面开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开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卑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法,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开展。 ⒊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开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开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爱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zui法)(学生损害事故处理方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标准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爱护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爱护的教育法规,爱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爱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标准 1.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2022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文件精神。 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标准问题。 2.教师职业行为 了解教师职业行为标准的要求。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标准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标准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治理者的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标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文化素养 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了解中外科技开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绩。 了解肯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具有肯定的科学素养。 了解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了解肯定的艺术鉴赏知识。 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五〕根本能力 1.信息处理能力 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 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 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治理和应用的能力。 具有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具有依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 了解肯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掌握比拟、演绎、归纳的根本方法,精确推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精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3. 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022教资国考中学《综合素质》精选练习题:科学常识(二)

2022教资国考中学《综合素质》精选练习题:科学常 识(二)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总结(附答案)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总结〔附答案〕奥奔教育内部资料 请勿外传 《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1、教育观 2、学生观 3、教师观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 2、教师权利和义务 3、学生权利和保护 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 1、教师职业道德 2、教师职业行为 第四章:文化素养 1、历史知识 2、中外科技开展史 3、科学常识 4、文化常识 5、文学常识 6、艺术鉴赏第五章:教师根本能力 1、信息处理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 3、阅读理解能力 4、写作能力 1 奥奔教育内部资料 请勿外传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开展和社会开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根本素质为 根本目的,以尊重 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 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开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根底教育改革和开展的需要; 3、素质教育的要求:〔 1〕坚持德育为先 〔 2〕坚持能力为重 〔 3〕坚持全面开展 4、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 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 〔 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 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 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 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第二节、学生观 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开展 2、什么是“人的全面开展〞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 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开展。 〔德智体美的全面开展〕 3、为什么人要全面开展? 〔 1〕人的开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 〔 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开展 〔 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开展的物质根底;〔 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开展的制度条件 〔 5〕人的全面开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开展的根底上;〔 6〕人的全面开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7〕人的全面开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开展 4、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5、“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 〔 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 〔 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开展需要;〔 3〕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4〕人与组织的关系:在自愿与共享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开展需要。 6、“以人为本〞的学生

2022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总结

2022 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总结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开展 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 ●预测考点 :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开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开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开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开展过程中的 。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 。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 ,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 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 ●预测考点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开展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 ,教师应该是课 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 ,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与社区的关系来看 ,教 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 ●预测考点 :《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主要内容 爱国守法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 。 ●预测考点 :教师的主要权利 教育教学权 ;学术研究权 ;指导评价权 ;报酬待遇权 ;民主管理权 ;进修培训权 。 ●预测考点 :学生的主要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权 。 (2)获得学业证书权 。 (3)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 。 (4)隐私权 :不得私自查阅学生的日记 、信件 、电子邮件 、短信等 ;不得公开公布学生的考试和排名 人 等

。 (5)人身自由权: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6)人格尊严权:、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预测考点:不同主体承当法律责任的情形

2022年下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幼《综合素质》核心考点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一核心考点汇总 《综合素质(中小幼)》 一、教育观 •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教育 3.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开展 5.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开展的能力 •新课改的教学观 L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二、学生观•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1.学生是开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开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开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开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 “育人为本〃儿童观的内涵 1.儿童是开展的人:11)儿童的身心开展具有规律性;[2)儿童具有巨大的开展潜能;[3)儿童身心开展具有快速性、幼稚性和全面性。 2.儿童是独特的人:[1)儿童是一个完整的人;(2〕儿童是独一无二的人;(3)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 3.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三、教师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观 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开展的促进者 2.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教师要从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5.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6.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儿教师观 L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观察者2.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3.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

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20道常考材料分析题

1.据羊城晚报9月13日报道:广州某高校学生小陈述.从开学至今.有一位专业课旳教师。每逢上课必先推荐自己编写旳教材。“我这本教材已经卖出了3000多册了,很受欢迎旳。看在你们是我旳学生,原价45元。按优惠价40元卖给你们吧。”看学生仿佛听得有点儿不耐烦,该教师立即变换脸色,强调这是自愿购买旳,但期未考试与这本教材有很大关系。另一名学生小曾也讲述了令她们哭笑不得旳事情。系里开选修课,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去听课。人们都没忘带上师兄师姐用过旳教材。上学时,任课教师询问与否均有教材,学生大多说有了。“怎么也许,我还没向你们简介我旳书呢?”教师很纳闷,看了学生们手中旳书才发现、都是借来旳旧书。“书岂能乱借?是谁借给你们旳,我要去追究她……”该教师大发雷霆。后来,诸多学生怕连累了师兄师姐,都乖乖地买了新书,还都排队让教师签名。签名时,该任课教师不久乐.由于她觉得学生舍得买书才会用心读书。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旳角度对该材料反映出来旳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答:(1)该材料反映出教师在解决学生关系上存在旳职业道德问题。违背了尊重和热爱学生和廉洁从教旳道德规定。 (2)教师向学生推销自己旳书,把学生当做自己牟利旳对象。表白了我们旳某些教师已经受到市场经济唯利是图思想旳影响,使师生关系变味,对学生产生了悲观旳影响。

(3)教师以考试作诱饵,威胁学生买书,事实上已经超过了自由、自愿旳范畴,是以权谋私旳行为。 (4)不容许学生借书,并要追究出借人旳责任,更是一种蛮横旳、侵犯学生合法权利旳行为.违背了依法执教旳职业道德规定。 2.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旳规定下,如何评价学生旳优、良、中、差呢?为此,我制定了这样旳原则:一是在大纲规定旳基本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旳特长且有所发展旳,视为及格;二是基本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旳,视为良好;三是基本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发明旳,视为优秀;四是仅基本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旳,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本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旳,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这一评价原则旳实行,使绝大部分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旳优势与途径,也使文化课考试分数好旳学生不再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找到了良性互补、和谐发展旳新路子。通过一种学期旳实践,学生旳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旳提高,各科总分由本来年级旳倒数第二,上升到年级旳第二名。 问题:请你针对案例中制定旳评价原则,谈谈自己旳见解。 答:素质教育规定我们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且具有个人特长旳有用人才,其实质就是通过合格加特长旳原则和方略培养人才。

2022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育观知识点

近几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科目一综合素质关于教育观考查的比拟多,多数都是单项选择题和材料题的形式来考查,所以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一下教育观的核心知识点。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和观点,它受到环境、制度和教育要素的制约。具体来说,教育观就是人们对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由于教育目的不同,教育者实施的教育活动也不同,从而产生的教育效果也会不同。 一、素质教育观概论 (一)素质教育观的含义 素质教育观之“素质〞,指人的全面素质。既包括先天的生理素质,又包括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开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依据人的开展和社会开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根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开展,使得人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二)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科教兴国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所以,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根底。开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开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1)提高全民素质是教育事业开展的根本宗旨。 (2)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开展,而不是只注重一局部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开展。我们强调的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教育 ××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开展的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开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开展的教育 人与人之间在根本素质大体相同的根底上,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存在多样的个性,我们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因此,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开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开展。这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在成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根底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开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开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兴旺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承;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一)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022年下半年幼儿园教资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主观题答题模板汇总

2022年幼儿园教资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 主观题答题模板汇总 材料分析题梳理 一、材料分析题概述 分析历年综合素质真题可知,材料分析第…题考查职业理念的知识。题目会给出一段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要求考生能够结合相关知识对老师的行为进行评析。具体的出题角度有以下四个,考试时会随机选取一个角度考查。 (一)“教育观”的角度 在材料分析题中,如果在题干中看到“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某某老师的教育行为”,就应该结合教育观的相关知识来回答,如“素质教育的内涵”“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 (_)“儿童观”的角度 在材料分析题中,如果在题干中看到“请结合材料,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某某老师的教育行为”,就应该结合儿童观的相关知识来回答,如“'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全面发展的儿童观”“教育公正 (三)“教师观”的角度 在材料分析题中,如果在题干中看到“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某某老师的教育行为”,就应该结合教师观的相关知识来回答,如“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教席教学行为的转变”。 (四)“职业理念”的角度 在材料分析题中,如果在题干中看到“请结合材料,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某某老师的教育行为”,就应该结合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的相关知识来回答。 二、总体答题思路 总:开篇点出该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是否值得学习。 分:中间部分要回答老师的做法好在什么地方或者不好在什么地方。在整理答案时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根据材料找到对应的理论要点,二是要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 总:最后进行小结,从案例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可以表示为如下框架结构: 总:评价(表明态度和看法) 分:论点+结合材料阐述 首先,分论点1+ (分论点解释)……。材料中,……

贵州省黔西南2022年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检测题含答案及解析

贵州省黔西南2022年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综合素质》知 识点检测题含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 正确或最符合题意。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迄今为止,福建省自然景观、文化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A、武夷山,三坊七巷 B、福建土楼,三坊七巷 C、三坊七巷,泰宁金湖 D、武夷山,福建土楼 【参考答案】:D 【解析】: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 大会将“福建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三十 六项世界遗产.也是继武夷山之后.福建又一获此殊荣的文化成果。本题正确答 案为D。 2、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题。 三位高中生赵、钱、孙和三位初中生张、王、李参加一个课外学习小组。可选修的课程有:文学、经济、历史和物理。 赵选修的是文学或经济; 王选修物理; 如果一门课程没有任何一个高中生选修,那么任何一个初中生也不能选修该 课程; 如果一门课程没有任何一个初中生选修,那么任何一个高中生也不能选修该 课程; 一个学生只能选修一门课程。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且钱选修历史,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孙选修物理 B、赵选修文学

C、张选修经济 D、李选修历史 【参考答案】:A 【解析】:由题干,如果有一个初中生选修某门课程,那么就有一个高中生也选修该课程;反之亦然。已知初中生王选修物理,所以有一个高中生也选修物理,即 赵、钱或孙选修物理。又因为一个学生只能修一门课程,已知钱选修历史,所以钱不选修物理;赵选修文学或经济,所以赵不选修物理。因此,可推出孙选修物理。 3、下列选项属于参考工具书范畴的是()。 A、期刊 B、百科全书 C、标准 D、科技报告 【参考答案】:B 【解析】:参考性工具书包括字典、辞典、百科全书、年鉴等,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4、人身权中最基本的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 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生命健康权 【参考答案】:A 【解析】:人身权中最基本的权利是人身自由权。 5、人本位儿童观认为()。 A、儿童是家族繁衍的工具 B、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 质考点归纳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3、素质教育的要求: (1)坚持德育为先 (2)坚持能力为重 (3)坚持全面发展 4、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方式有: (1)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把握课程改革精神,实践新课程。 (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2)学校管理,课外活动和班主任工作 (3)举行德智体美并进的教育活动 这些方法是: (1)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作用(主导性作用,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素养) (2)把教育的目的落实到教学中。 (3)引导和调动学生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5)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第二部分:学生的观点 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 (1)人的发展与其社会生活条件有关。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2.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让所有学生全面发展:

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园)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 园)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园)试题与参 考答案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幼儿园一年一度艺术节就要开幕,王老师特意编排动作与队形相对简 单舞蹈”蓝精灵”!鼓励馨馨加入。排练中,连续几个八拍跳下来,馨馨 有些手忙脚乱,王老师放慢速度,并降低动作要求,可馨馨动作仍然不到位。馨馨有些焦急,王老师对馨馨说:“不要急,你已经跳的很好了,老 师陪你慢慢跳。”馨馨点点头,跳的更认真。可几个孩子却抱怨着:“老师,馨馨总是撞到我”“老师,馨馨跳的太慢了”,旁边的李老师也说:“直接安排馨馨参加大合唱不是更简单吗”。王老师摇摇头说:“馨馨比 任何孩子都更在乎跳舞,我一定要帮她做到。”王老师随后对孩子们说:“你们知道吗蓝精灵正因为善良、勇敢,又相互关心,最终打败格格巫。 我们要像蓝精灵一样互帮互助,才能跳好舞蹈。”艺术节如期举行,馨馨 和孩子们在舞台上欢快的舞动。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角度,评析王老师教育行为。14分31.材料:小班欣欣今天第一天入园,由妈妈领进幼儿园一路哭个不停,胡老 师牵过欣欣之手,蹲下来拥抱她,轻轻擦于她脸上泪水安慰着:”宝贝,快 别哭!老师爱你哦!给妈妈说再见,好吗”早饭时,欣欣拿不稳勺子,吃一 口包子就冷却口里不咀嚼也不咽,吃的非常慢。喝牛奶时,她用舌头舔着喝,到早餐结束也没喝于口。于是,胡老师耐心喂她吃早餐。离园时,胡老师 跟欣欣妈妈进行交流,了解欣欣体弱多病,家长因担心孩子吃不饱,怕孩 子弄脏衣服,在家中很少让欣欣自己吃饭,喝水也一直用奶瓶。

2022年上半年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答案《中学综合素质》(完整版)

2022上半年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答案《中学综 合素质》(完整版) 1.B 【解析】马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身心安康和谐进展,恰恰表达了素养训练的要求。素养训练是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进展的训练。 2.A 【解析】钟教师对自己进展训练的方式方法进展了反思,这说明他擅长自我反思 3.D 【解析】该校依据学习成绩让学生穿不同颜色的校服,这首先是按成绩对学生划分了三六九等,是没有公平对待全部学生的表现。 4.D 【解析】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讨论者。题目中物理教师依据课程内容,自己查阅资料制作器材,开设相关课程,这表达了该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5.D 【解析】很明显,教师王某的想法不符合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的规定,其它选项都明显不对。 6..D

【解析】教师法第三十九条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训练机构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训练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训练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训练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害其依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7.C 【解析】义务训练法第五十六条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训练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赐予处分。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效劳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训练行政部门赐予通报批判;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赐予处分。 8.A 【解析】对试验学校进展师资和经费的倾斜,属于重点进展。义务训练法明确规定:其次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训练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进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训练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转变或者变相转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9.D

2022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简要大总结

2022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简要大总结 材料分析题可能出的问题及答案 例如下列这样的问题,都可以用下面的答案来回答。 一、问题一: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这个老师的教学行为(综合素质教材第8页) 问题二:请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这个老师的教育行为 问题三:结合以上案例,谈谈在教学实际中应该怎么做 问题四:分析甲乙两位老师不同的学生观、教师观 问题五:运用教育理念的相关知识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评析 问题六:请从正确的教师观角度,谈谈如何改进教师工作 (案例主要是讲教师忽视素质教育,而只重视成绩;或者学生不参加 集体活动,这是反面教材。正面教材就是老师用各种创新手段来教育学生。这些都适用于下面这个答案,写的时候要结合材料) 答:素质教育观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把全体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关注每位同学的发展,注意因材施教,而不是面向少数成绩优秀的学 生而忽视大部分学生。(2)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德智体美的发展,也不能仅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甚至是 唯一标准。 教育观: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 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

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观: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人格意义的人,而非单纯的只是容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 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学生 的身心全面发展。 教师观:教师应该有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 展的促进者;从课程的重视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教 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更新 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也为,用于探索创新;主义研究与反思,探索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 二、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xx的行为 答:职业道德:(参考综合素质教材第77-78页) 这道题应该结合材料给出的内容这样答:徐老师的行为充分践行了教 师职业道德规范,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爱学生”。徐老师讲全身心的爱投入到工作中,激励学生 取得好的成绩,体现了关爱学生;第二,“爱岗敬业”徐老师用休息的时 间不知疲倦的为学生补课,体现了他爱岗敬业;第三,终身学习。徐老师 年过半百仍学习新知识,体现了终身学习;第四,爱国守法,第五,教书 育人,第六,为人师表等等 (如果考试中的材料体现了职业道德中的例如“为人师表”,“教书 育 人”等都要写出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