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的负数1教案 冀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44.50 KB
- 文档页数:3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
1 / 1
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写负
数;知道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
负整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
数,会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
并
且让学生知道比0大的数是正数,
比0小的数是负数,0既不是正
数,也不是负数。
如:4摄氏度
与零下4摄氏度分别记作+4℃
和﹣4℃,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它
们使用了不同的表示方法。
再讲
“+4”与“-4”的读法,并通
过“+4也可以写成4”初步把以
前学过的那些大于0的自然数与
正数联系起来。
用正、负数记录水温变化及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变化情况。
如:电梯从1层上升到5层记作:﹢4;从5层下降到1层记作:﹣4。
负数的意义
应用负数 记录天气(一) 1、会记录、整理天气情况。
2、知道什么叫温差,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每天的温差。
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知道用负数表示低于零度的温度,感知负数。
体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的优势。
知道﹣1℃比0℃低1℃。
能根据一定的标准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数量。
如:一袋白糖的标准质量为455克,456克高出标准质量1克,记作:﹢1克或1克;453克低于标准质量2克,记作:﹣2克。
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等两个意义相反的生活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并会运用。
如: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盈余金额,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低于海平面的高度、亏损金额。
一 生活中的负数。
生活中的负数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生活中的负数数学教案设计
一、课程目标:
1. 让学生理解负数的含义和性质。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活中负数的认识和运用。
二、教学内容:
1. 负数的概念
2. 负数的性质
3. 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计上的摄氏度和华氏度,电子秤上的重量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负数。
同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数字为什么是负数吗?”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讲解新课
1. 负数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图示法,用数轴来表示正数和负数,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负数的概念。
同时,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明白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2. 负数的性质:教师可以通过比较法,让学生对比正数和负数的大小关系,从而理解负数的性质。
(三)实践操作
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作一个温度计模型,标注上不同的温度,包括正数和负数,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负数。
(四)课堂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负数的概念和性质,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负数实例。
四、作业布置:
设计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习题,如计算银行账户的存款和取款,天气预报的温度变化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负数。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负数的相关知识。
进一步相识负数,用负数表示熟识的事物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结合熟识的事例,经验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简洁事物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相识负数,初步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并会运用。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体会用正、负数表示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进一步相识正数和负数。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
珠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日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
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把自己的视察发觉先放在心里)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沟通,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对,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地方会用到负数,请看这是妈妈12月份家庭收支记录。
二、设计记事卡1.视察收支记录,了解其中的内容。
2.探讨有没有更好的记录方法。
3.提出“设计一张记事卡,记录家庭收支状况”小组合作完成。
4.沟通设计记事卡。
5.评价学生设计的记事卡,说一说各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了解,用负数表示支出钱数的记录方式较简洁。
三、典型事例师: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1.老师介绍教材中用正、负数表示的典型问题。
2.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四、练一练1.让学生自己填空。
2.先了解养鸡场的记录内容,其次设计表格,最终沟通设计的表格,激励学生算出目前有鸡蛋的千克数。
3.激励学生给自己家设计一张记事卡。
五、问题探讨1.先看图了解奶奶取款时发生了什么状况?2.探讨“结余-200元”是什么意思?3.推算一下奶奶卡上原来有多少钱?教学后记:通过吐鲁番盆地、楼房地下层等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设计记事卡,使学生了解可以用正负数表示收入和支出,让学生明白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说课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二课时,认识正、负数,课本第4、5、6页内容一、教材分析:“生活中的负数”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分数,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数。
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与有理数的衔接与过度,是以后进一步学习“负数”的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本节课在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认识负数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丰富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
二、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对正数已经非常熟悉,“负数”这一概念虽然是第一次出现且比较抽象,无论知识的积累还是认知水平,都有一定的难度。
但学生对此并不是一无所知。
在本单元第一课时《天气预报》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并简单了解与正数相对应的负数,本节课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利用学生身边的、现实的课程资源来认识负数,可行又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高。
三、教学目标:1、借助温度计,经历认识正、负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及认识整数的过程。
2、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写负数;知道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会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
3、积极主动参加数学活动,对负数充满好奇心,感受借助直观模型理解数学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会写负数。
教学难点:整数的组成,会比较整数的大小五、教法、学法通过展示温度计模型,让学生认真观察,结合前一节课天气预报的知识,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来自主学习新知。
教师进行适当引导、点拨。
六、教学准备温度计课件七、教学设计共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复习旧知交流上节课第三题的完成情况。
由学生说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从上节课的知识出发,引入新课。
)2、引入新课猜一猜,请同学猜猜现在我们教室的温度是多少。
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7~9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熟悉的事例,经历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初步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初步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读、写负数;知道整数是指正数、负数和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正、负数表示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课前准备:学生填写的表格,画好表格的小黑板。
教学方案:一、生活中的负数让学生读书,然后说一说了解到哪些信息。
重点讨论一下0表示什么。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相信你们对负数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也用到了负数,请同学们打开书第7页,自己读一读第一段话。
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时间。
师:谁来说一说你都了解到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4米,可以记作8844米。
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155米。
师: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是以0为界线而划分的,你能说说这里的分界线0指的是哪吗?生1:是海平面。
师:其他同学呢?你还了解到了什么?生2:我知道了楼房的地下室可以用-1来表示。
师:这里的分界线0又是哪呢?生2:地面。
二、设计记事卡1.让学生了解红红妈妈做的12月份家庭收支记录并讨论有没有更好的记录方法。
师:通过吐鲁番盆地和地下室,我们初步了解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下面,请看第7页下面红红妈妈作的12月份家庭收支记录。
学生读书。
师:从她的记录中,你知道了些什么?生:12月26日爸爸工资收入1600元。
12月27日师:同学们从红红妈妈的记录中了解到这么多信息,你们看!蓝灵鼠在说什么?生:妈妈这样记事太麻烦啦!师: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更简单更清楚的记录方法呢?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想法:(1)采用列表的方法。
(2)可以用正数来表示收入的钱用负数来表示支出的钱。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负数,用负数表示熟悉的事物》教案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负数,用负数表示熟悉的事物》教案进一步认识负数,用负数表示熟悉的事物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例,经历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简单事物的过程。
2、进一步认识负数,初步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并会运用。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正、负数表示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
珠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
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先放在心里) 3.我们再来看x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对,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会用到负数,请看这是妈妈12月份家庭收支记录。
(打开书)二、设计记事卡 1、观察收支记录,了解其中的内容。
2、讨论有没有更好的记录方法。
3、提出“设计一张记事卡,记录家庭收支情况”小组合作完成。
4、交流设计记事卡。
5、评价学生设计的记事卡,说一说各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了解,用负数表示支出钱数的记录方式较简单。
三、典型事例师: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情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1、教师介绍教材中用正、负数表示的典型问题。
2、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四、练一练 1、让学生自己填空。
2、先了解养鸡场的记录内容,其次设计表格,最后交流设计的表格,鼓励学生算出目前有鸡蛋的千克数。
3、鼓励学生给自己家设计一张记事卡。
五、问题讨论 1、先看图了解奶奶取款时发生了什么情况? 2、讨论“结余-200元”是什么意思? 3、推算一下奶奶卡上原来有多少钱?教学后记:通过吐鲁番盆地、楼房地下层等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设计记事卡,使学生了解可以用正负数表示收入和支出,让学生明白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生活中的负数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生活中的负数数学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
2.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负数。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负数。
难点:理解负数的实际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入负数的概念。
例如,温度的高低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信用卡账单的欠款也可以用负数表示等。
(二)新知讲解1. 介绍负数的概念:比0小的数就是负数,它是在0的左边,而且越往左,数字就越小。
2. 通过举例说明负数的意义。
如:温度-5℃,表示比0度还低5℃;海拔-100米,表示低于海平面100米。
3. 让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
(三)实践操作1. 设计一些简单的算术题目,让学生计算并理解负数的加减法。
2.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解决一些涉及到负数的问题。
比如,妈妈给了你10元钱,你买了一支笔花了3元,然后又借了朋友5元,这时你的钱包里有多少钱?如果用负数表示借的钱,这个问题就变成了10-3+(-5)。
(四)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负数的概念和应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负数实例。
四、作业布置:1. 找出生活中的一些负数实例,写下它们的含义。
2. 完成一份关于负数的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和应用。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整数,会比较简单负整数的大小。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对现实生活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负数来表达和交流。
(一)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教学目标:1、经历从天气预报中理解信息、表达信息并回答有关问题的过程。
2、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3、对天气预报中的数学信息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教学准备:提前看气象预报模仿预报员播报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学生模仿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1)有的学生可能播报1℃~5℃(2)有的可能报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抓住这两种播报方法让学生谈谈这两种记法有什么不同?二、教学新知:1、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现场播报以下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多媒体出示图片2、交流~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哈尔滨和海口的景色,感受一下两个地区的差异和冷热程度。
3、提问:4、教师介绍有关温度、零摄氏度的有关知识:温度表示冷热诚度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科学家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3℃表示比0℃低3℃读作零下3摄氏度。
提问:-5℃表示什么意思?9℃标是什么意思?5、发给学生表格,让学生记录这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数据6、投影出示资料表让学生观察资料表,提问:“你了解到那些信息?”或者说你发现的问题?(1)这四个城市最高气温低的是哈尔滨,最低气温的得也是哈尔滨因此哈尔滨这个城市很冷。
(2)-10℃与-15℃相差5℃说到这的时候可以顺便告诉学生这叫温差。
生活中的负数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经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整数,会比较简单负整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解释。
3.情感与态度: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价值观:对现实生活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负数来表达和交流。
(一)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天气预报中理解信息、表达信息并回答有关问题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天气预报中的数学信息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教学准备:
提前看气象预报模仿预报员播报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学生模仿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
(1)有的学生可能播报1℃~5℃
(2)有的可能报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抓住这两种播报方法让学生谈谈这两种记法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新知:
1.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现场播报以下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多媒体出示图片
2.交流~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哈尔滨和海口的景色,感受一下两个地区的差异和冷热程度。
3.提问:
4.教师介绍有关温度、零摄氏度的有关知识:温度表示冷热诚度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
科学家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3℃表示比0℃低3℃读作零下3摄氏度。
提问:-5℃表示什么意思?9℃标是什么意思?
5.发给学生表格,让学生记录这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数据
6.投影出示资料表
让学生观察资料表,提问:“你了解到那些信息?”或者说你发现的问题?
(1)这四个城市最高气温低的是哈尔滨,最低气温的得也是哈尔滨因此哈尔滨这个城市很冷。
(2)-10℃与-15℃相差5℃说到这的时候可以顺便告诉学生这叫温差。
北京的温差是多少?(3) -10℃与5℃相差15摄氏度。
要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做几个练习-3摄氏度与2摄氏度相差多少?你怎么想的?17摄氏度与4摄氏度相差多少
(4)让学生从高到地排列着四个城市的最高温度。
按从低到高排列最低温度
(5)还可能说通过气温知道哈尔滨在我国的北方。
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简单的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提问海口在我国那边呢?
(6)还可能说-15℃与-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以上设想如果学生不能说教师可以进行提问。
7.出示例2 的天气预报图
(1)找一名同学播报一下天气预报,根据书中提供的信息自己把这几个城市的气温整理在表中。
(培养学生做题的方法,和提高学生统计整理能力。
)
(2)回答书中的问题并让学生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书中第四题的第三个订正时学生说说怎么想的?
8.完成试一试的题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一题让学生读下面的温度
27℃ -11℃ 0℃ -22℃ 39℃
扩展延伸让学生找出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
2.让学生自己完成全班交流
30摄氏度零下8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 15摄氏度
扩展延伸:让学生从高到低排列。
3.第三题让学生课下完成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让全体同学根据大家的交流情况和自己的回忆把本课的知识点记录在书中空白处。
教学后记:
通过对城市气温的比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问题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