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产权法通信标准知识产权与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

知识产权法通信标准知识产权与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

知识产权法通信标准知识产权与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
知识产权法通信标准知识产权与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

通信标准、知识产权与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

摘要:市场开放与竞争是当前通信业发展的主要特征,通信标准竞争引发了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之间如何制定标准战略以及企业如何参与标准竞争等问题。通信产业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其标准体系中融入了大量的专利技术,嵌入了大量的知识产权。由于知识产权的私权特性,代表私人利益,而标准代表公共利益,知识产权标准化使私人利益渗透到公共利益中,使标准成为产业利益分配工具。在通信标准的推广和实施过程中,标准中的知识产权所有人可以通过标准来遏制竞争对手,获得市场竞争的优势。从通信产业和通信标准的竞争和发展来看,通信标准已成为通信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成为控制和影响通信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关键字:通信标准;知识产权;竞争;通信产业

Abstract: Market opening and competition are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currently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industry and the competition of communication standard leads to problems of standard strategies competition and how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andard competi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enterprises. Communication industry is a high-tech industry, whose standard system is inserted a large number of patented technologie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private righ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t represents private interest while the standard represents public interest, so the standard insert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leads the public interests mix with the private interest and becomes the tool that distributes the industry benefits. In the promo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standard, the owner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standard can contain the competitors and gain market advantage by standard.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on of communication industry and standard, communication standard has become the key of communication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an important factor which can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Keywords: communication standard;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etition; communication industry

一、引言

1、标准的定义和特征

按照ISO的定义,“标准是一种或一系列具有强制性要求或指导性功能,内含细节性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方案的文件,其目的是让相关的产品或者服务达到一定的安全指标或者进入市场的要求”。通信标准是指在使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或其它电磁系统的通信系统中,对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和最终用户之间的重复性事物或概念制定一种规范或协议,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取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标准具有如下特征:

(1)重复性,标准是对可重复的、达到一定规模的事物进行规范。

(2)统一性,标准是各方通过协商达到统一的性能要求,所以标准是协调的产物。

(3)公开性,标准是通过公认部门发布,广而告之的,提供广泛使用的。

(4)社会性,获取社会效益和维护社会、生产秩序等。

2、知识产权的定义和特征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而依法

享有的权利[1],是由社会对个人或组织的创造性工作所授予的一种专门利用的权利,它赋予创造者在一个有限期间内阻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该创造性工作的权力。知识产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产权是人类全部的智力成果,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表演艺术家、录音和广播的演出;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科学发现;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和牌号;制止不正当竞争;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其他一切来自智力活动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是指智力成果的创造者或工商业活动中的标记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统称,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即传统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具有如下特征:

(1)无形性,相对有形资产而言,指精神产品的存在不具有一定的形态不占有一定的空间,人们对它的占有不是一种实在而具体的控制,而是表现为认识和利用。

(2)专用性,是一种独占性权利,具有排他性的特点。这种权利为权利人所有,并受法律保护,未经权利人同意,任何人不得享有或使用该项权利,权利人对这种权利可以自己行使,也可以转让他人行使,并可以从中收取报酬。

(3)地域性,地域性是指依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产生的知识产权,只在该权利产生的领域内有效,在该地区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不具有法律效力。

(4)时间性,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时间性,受到时间的限制。这种权利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法律保护,一旦超过这个期限,权利就自动消失,智力成果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所共同享有。

二、通信标准与知识产权

1、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结合

标准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是一种公共选择的结果,代表公共利益;知识产权是私有权利,主要代表私人利益。从标准和知识产权的权利属性和特征来看,标准和知识产权似乎并无联系,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但是,当一项新技术的拥有者拥有了该技术的知识产权,并且该新技术被标准引用时,标准就与知识产权产生了联系,并且知识产权成为标准的核心。

在标准中引入知识产权即实现了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结合,即知识产权标准化。知识产权标准化的前提条件是从技术上证明引用该技术是合理的并且没有可以替代的不具备知识产权的技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行业的标准体系也必须根据本行业的发展不断的更新,制定出适合行业正常发展的新标准,行业内的新技术就成了新标准的引用备选对象,新技术能否被新标准引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技术是否合理。

技术的知识产权所有人必须声明愿意在公平的、合理的、非歧视的、不可撤销的条件下进行知识产权许可,标准才能引用该技术。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其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如何处置其拥有的技术,任何人或机构都无权要求知识产权所有人将这些技术无偿提供给其他人使用,所以,标准制定者不能因为这些技术是标准体系的核心技术,强迫知识产权所有人无偿许可第三方使用,否则就侵害了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当知识产权所有人自愿在合理、公平的原则下向标准体系无偿或有偿进行技术许可时,标准才能引用其技术。

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是标准引入知识产权的基础。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是标准形成的基础,没有技术及相关的知识产权做基础,标准的制定将不可能实现。

2、知识产权标准化的问题

标准是一种公共资源,主要体现了公共利益,知识产权则主要代表私人利益。因此,在标准中嵌入知识产权,将引起标准在制定和推广过程中的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冲突。标准与知识产权的冲突实质上是某项专利技术的专有权和独占权与在相关领域对该技术进行统一应用和规范管理之间的冲突,是知识产权所有人的私人利益与整个行业的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2]。要制定标准就必须解决这个冲突,虽然在“公平、合理、无歧视”的原则下,知识产权所有人可以对其专利技术进行转让许可,使其成为正式标准所需的必要专利技术。但是在实践中,“舞弊”仍然很难防止,即使知识产权所有人已经所要求的知识产权和承诺声明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知识产权标准化就其本质来看,就是知识产权借用标准的名义而将知识产权予以推广的过程,也是知识产权融入标准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一种利益分配机制的作用,必然存在私人利益对公共利益的渗透和利用。

标准是一种公共资源,体现了公共利益,是人人得以无偿使用的,仅仅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是为了行业的合理发展,是为了协调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这是其制定的初衷。但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知识产权战略的推广,使标准体系汇聚了一些作为标准基础、必不可少的专利技术,使私权越来越渗入到标准中,原本代表公共利益的标准被私人利益巧妙的利用,越来越表现为独占性,使标准制定的初衷被扭曲。今天,标准中包含的知识产权越来越多,带来的私人利益也越来越多,公共利益背后隐藏着私人利益,标准由于知识产权的存在而愈来愈被少数人控制了。

从国际竞争的现状来看,标准正成为发达国家控制市场、阻碍有效竞争的手段,这种状况正发展成为一种事实上的垄断状态,即发达国家通过技术创新,制定标准,而后发国家及企业则必须遵守发达国家和跨国巨头制定的既定标准。发展中国家只有遵守既定标准才是“合乎公共利益和全球化进程的”,并且还要通过自己的知识产权法对标准予以严格的保护。后发国家及其企业如要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这种垄断,防止标准和标准中的技术成为标准制定者和参与者推行产业控制和实现市场垄断的工具的倾向,并参与到标准的制定过程中。

三、通信标准与通信产业的发展

1、以通信标准促进我国通信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通信产业是一个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影响很大。通信标准是通信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通信产业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要素之一,它反映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产品标准所制定的竞争策略在如今乃至今后都是企业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通信产业和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标准,就只能按照其竞争对手制定的标准生产,就会受制于人。

通信产业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其行业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标准中包含着诸多专利技术、嵌入了大量的知识产权,是典型的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结合。其实,标准只是用来衡量某个产品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技术要求或规范,其本身并不能让其制定者和参与者取得垄断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3]。但是,嵌入在标准中的自主知识产权使标准的制定者和参与者具有产品开发、生产和推广的先天优势,使标准的制定者和参与者可以通过标准来占据市场,建立市场垄断地位和市场竞争优势,控制产业利益分配,带来巨大的收益,。

对于标准的制定者和参与者,其提出和参与标准制定的过程,也是以自己的知识和组织

资源解决技术问题的经验积累过程,使自身对标准技术体系能深人理解和掌握,缩短了技术消化和产品开发过程,把新技术体系的发展尽早纳人自己的技术轨道,从而可能在后来的产品竞争中获得时间竞争优势[4]。由于通信产业具有“跑马圈地”的特点,后来者很难挤占先进入者的市场份额,因此,后来者如要生产和提供符合技术规范和要求并被消费者接受的产品、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按照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和发展,这离不开标准制定者和参与者的专利技术,必须接受和使用标准制定者与参与者受保护的知识产权,必须向标准的知识产权所有者支付知识产权费用,受制于人。因此,对于通信行业来讲,如果企业能够把自有专利技术纳入通信标准,就意味着这种代表私人利益的专利技术渗透到了代表公共利益的标准中,为企业实现从技术领域提前抢占利润空间提供了保障[5]。在标准实施过程中,无论企业自身能够抢占多大市场份额,都可以通过选择在适当时机收取专利费用的方式获取高额回报,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排挤直接竞争对手、控制市场规模的作用。

客观上,通信标准已成为一种控制通信产业链、遏制竞争对手的工具,成为了通信产业利益分配的工具,使得产业利益分配朝先行者倾斜、使用知识产权的成本越来越高昂,后发着的成长空间也越来越狭小。在标准时代,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会对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企业发起的技术标准成为在产业中起到支配地位的主流技术标准,则该企业的产品就有望成为相关市场的最大份额占有者,此时技术标准的竞争己经成为相对于产品竞争更高等级的竞争形式。因此,通信标准已经成为通信产业竞争的制高点[6],关系到通信产业现在以及将来的发展。

我国的通信产业要在国际通信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争取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与国际通信巨头展开竞争,归根到底就是通信标准的竞争。通信标准的竞争,是对未来通信产品、通信市场和国家经济利益的竞争,是通信企业实行技术领先战略、确保企业竞争优势的必然结果。在标准竞争时代,技术的价值越来越体现为与互补技术之间的兼容致使整体系统效率的提高,技术的效率只能体现为最终系统或产品上。通信企业通过标准竞争赢得了标准、成为新标准的拥有者,保证了企业能够收回大量技术创新投资。同时,掌握了通信标准,也就意味着掌握了行业的未来,既包括未来的技术走向,又包括未来的经济利益,甚至整个通信产业的发展方向。

2、以通信标准促进我国通信产业发展的可行性

在通信产业领域,通信技术属于积累性演进技术,新技术的发展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改进或与其它现有技术结合,从而获得更完善的功能或更好的性能。这种积累性技术演进使得通信领域的基础性专利或思想性专利具有较宽的权利保护范围,在技术演进过程中具有极强的主导性和控制力。相对于国外通信产业,我国的通信产业起步较晚,实力较差,在大多数国际标准基础技术或关键技术领域投入研发较晚,实际拥有的底层技术专利或基本专利数量有限,与国际上同类产业之间差距很大。

通信产业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随着产业的发展,部门分工越来越精细,任何一个企业或科研单位都不可能单独提供出技术标准体系所需要的所有核心技术,通信标准也越来越复杂,在不断的滚动、更新和发展,参加标准制定的利益群体也越来越多,少数几家公司的力量已经不可能垄断所有的技术领域,不可能包揽所有的专利技术,也不可能垄断标准的制定、推广和实施。这为通信产业领域的后发企业参与新标准的制定、将自有技术嵌入新标准提供了契机。

近几年,我国通信产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日益提高,为我国通信标准的突破提供了前提条件;随着我国通信企业对产业标准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标准的研究制定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国通信标准的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通信产业领域标准化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我国通信标准的突破创造了有利的环境;随着通信产业的发展

升级,通信技术和企业转型为我国通信标准的突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内巨大的市场和潜在的需求也为我国通信标准的突破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7]。因此,近几年来,我国通信产业与国际通信巨头的差距逐渐缩小,在部分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并将一些关键技术推入到国际标准中。

例如,在2G时代,蜂窝移动通信领域有两大标准:一个是欧洲通信巨头主推的GSM标准,另一个是美国高通主推的CDMA标准。当时我国通信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研发力量十分薄弱,基本上没有企业有能力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更不要说将自有专利技术纳入到标准中去。因此,在2G时代,我国通信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一直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向国外通信巨头支付了近百亿美元的专利费用,中国企业几乎没有话语权,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但在3G 时代,中国通信企业的研发实力与2G时代相比,有了较大提高,在我国通信企业的积极投入和努力下,类似于华为、中兴这样已经跻身国际市场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参与了由美国高通公司主导的CDMA2000标准及欧洲通信巨头主导的WCDMA标准制定过程,将一些专利技术纳入到了CDMA2000及WCDMA标准中,并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标准推入国际3G通信标准,成为与欧洲的WCDMA、美国高通的CDMA2000并列的国际三大3G通信标准之一。我国通信企业参与国际通信标准的制定,使通信标准中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我国通信产业在国际通信标准中的被动局面,使我国的通信产业获得了赶超国际通信巨头的先机,致使国际通信巨头主动与中国通信企业合作,并降低3G技术的技术和专利费用,使我国通信产业掌握了一定的发展主动权。

3、以通信标准促进我国通信产业发展的策略

(1)需转变通信产业竞争和发展的观念

在通信产业领域,通信技术竞争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驱动了技术的变革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一度是通信产业竞争的焦点。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扩散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系统越来越复杂,技术竞争成本投入大、风险大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暴露出来了,技术竞争的胜利已经不可能作为占据市场的重要保证。要想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转变产业竞争的观念,引入比技术竞争更高级别的竞争——标准竞争,这是当代通信产业竞争和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通信产业对于当今产业竞争的现状没有很清楚的认识,仍然过多的依赖技术竞争甚至产品竞争,不善于运用产业竞争的游戏规则。对于知识产权,认为其是一个防守工具,而不是一个可以进攻的利器,不善于运用知识产权大棒。对于通信标准,往往扮演着一个遵守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制定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不善于运用标准大棒,只能被动的应对国外通信巨头的知识产权大棒和标准大棒。

对于我国的通信产业,必须要树立标准竞争制胜的观念,要学会运用游戏规则,转变标准制定的思路,重视知识产权的作用,积极参与国外产业联盟的标准制定,将自由专利技术申请为行业标准,在标准的许可中赢得自主权,减少对竞争对手的技术依赖,学会舞动知识产权和标准大棒,争取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2)实施自己的通信标准战略

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通信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还要实施自己的知识产权和通信标准战略。当今通信产业的升级,使旧的标准体系逐渐瓦解,新的标准体系需要制定,这为我国通信产业参与标准制定和实施标准战略提供了机遇。对于我国通信产业,实施标准战略最大的优势是国内具有巨大的市场。一项标准如要在标准竞争中胜出,成为垄断市场的主流标准,仅仅依靠先进的技术是不够的,只有先进的技术加上足够的市场容量才能支撑标准,才可能实现标准垄断。

实施标准战略,技术创新是基础。我国通信产业必须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创新,提升自

身的研发实力,提升技术实力,制定自身的技术标准,实现技术和标准领先。同时,还必须重视知识产权的作用,将取得的研究成果申请为专利,寻求知识产权保护,并最终实现将知识产权引入标准。

实施标准战略也离不开企业结成技术联盟。企业结成技术联盟可以提升整体的研发实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随着通信产业的发展,技术复杂程度日益复杂,企业技术联盟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成为标准制定的主要形式,成为标准制定和推广的必要条件和主要推动力[8]。对于我国的通信产业,技术创新和对规则的运用都不如国际通信巨头,要想制定自己的标准、在标准竞争中取胜,就必须结成企业技术联盟,形成知识产权合力,提高在国内外的竞争力,争取发展主动权。

四、总结

“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三流的企业卖服务,四流的企业卖产品”,这一观点深刻反应了标准在现代产业竞争中的重要地位。现代通信产业的发展,使通信标准中融入了大量的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使标准的制定者和参与者获得了产业竞争的优势,使后来者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标准中的知识产权能遏制后来者的发展,也能促进后来者的发展。这是由于现代通信产业技术周期变短,标准更新速度快,在制定新标准的过程中,后来者可以将自身技术融入标准体系中,一方面可以对竞争对手进行遏制,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竞争对手对自己的遏制,争取发展主动权。我国的通信产业作为世界通信产业领域的后发者,如要在产业竞争和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明确通信标准对通信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必须要依靠通信标准竞争来争取发展的主动权,转变产业发展和竞争的观念,实施自己的标准战略,提升自身技术创新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将自身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嵌入行业标准,成为标准制定的参与者,掌握更多的标准制定话语权,提高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8月。

[2] 朱建秋,基于移动通信标准的标准成功要因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 马忠云,标准与知识产权之关系——兼谈在企业战略中的应用,企业实证,2007年第1

期,第17卷。

[4] 曾云,从通信企业角度谈标准与专利,世界电信,2006.No.3。

[5] 史心东,我国通信业标准、专利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移动通信,2010年2月(3-4期)。

[6] 唐如安,标准是移动通信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数据通信,2007.3。

[7]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通信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有关问题研究,。

[8] 苑世芳,知识产权标准化问题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知识产权法试题及参考答案

知识产权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简称( ) A.WIPO B.WTO C.WPPT D.WCT 2.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期限的起算日期是( ) A.申请日 B.公告日 C.授权日 D.植物培育完成日 3.《海牙协定》属于哪一项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 ) A.工业品外观设计 B.发明 C.实用新型 D.植物新品种 4.依据《世界版权公约》,在作品首次出版时,其每份复制件上必须注明的著作权标记是( ) A. B. C. D. 5.对集成电路提出明确保护的国际公约是( ) A.《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B.《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C.《伯尔尼公约》 D.《洛迦诺公约》 6.《巴黎公约》对商标申请的优先权期限是( ) A.12个月 B.6个月 C.3个月 D.没有规定 7.依据我国著作权法,图书出版单位的专有出版权在合同中的约定期限最多为( ) A.10年 B.7年 C.50年 D.没有规定 8.我国著作权法中对公民作品的发表权的保护期限是( ) A.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 B.作品完成后50年 C.没有限制 D.作者有生之年 9.我国著作权法所称的发表的含义是指将作品( ) A.出版发行 B.公之于众 C.在版权局登记 D.以某种物质形式固定下来 10.知名画家甲把自己画的一幅画送给乙,乙一直珍藏在家中,在一次画展中,乙将上述画参展,乙的行为( ) A.侵犯了甲的署名权 B.侵犯了甲的展览权 C.侵犯了甲的发行权 D.不侵权 11.电视剧《三国演义》的著作权人应该是( )

知识产权法案例练习

著作权法 1、 2、李某自学英语多年,经常做笔译练习。李某同事赵某常在报刊上发表一些文章。李某为了提高翻译水平,常将见到的文章顺手拿过来做翻译练习。一次李某将赵某在报纸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进行翻译。赵某见到李某翻译自己的文章,便提出李某这样做未经自己许可,是侵犯自己的著作权。李某辩称:自己只是做翻译练习,并不打算发表,但赵某坚持认为李某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并要求李某今后不得再翻译自己的作品。双方为此发生争执。 问题:李某是否侵犯了赵某的著作权?为什么? 答案: 李某没有侵犯赵某的著作权。 赵某对自己撰写的文章依《著作权法》第2条,第9条,第11条享有著作权。一般情况下,未经著作权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其作品。但是《著作权法》为了有利于文化传播,对著作权人的权利作了一些限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合理使用制度。其中一项规定,“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的,属于合理使用。结合本案来看,法律规定的3个条件李某都符合。其一,必须是为了个人目的学习、研究或者欣赏,而非单位、集体或多人的使用目的,李某为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而使用赵某的文章属于此类;其二,必须是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否则,即使是为了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目的也属侵权,赵某的文章刊登在报纸上属已发表作品,李某用来练习符合规定;其三,必须尊重著作权人除使用、获得报酬外的其他权利,李某只是利用赵某的文章做翻译练习,无发表的打算,也未擅自行使其他权利,符合这一条件。所以,李某并未侵犯赵某的著作权。 3、李某(溥仪遗孀)曾与贾某是邻居,贾某曾帮李某整理溥仪的日记及其他的遗留文字,并整理李某的一些口述资料,后以署名“李某”、“贾某整理”的方式将有关整理资料的文章发表于杂志上。后来李某又与王某合作,并将溥仪日记、其他文稿及出自贾某手笔的整理资料(约二万多字)全部交给王某,王某在上述材料基础上完成了《溥仪的后半生》一书。与此同时,贾某自费采访三百多人,查阅大量档案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一书。 为此,李某和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贾某的《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一书,抄袭了《溥仪的后半生》一书,达70%以上,侵犯其著作权,要求被告公开赔礼道歉、销毁存书、停止侵害、赔偿损害等。 被告贾某辩称:《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一书是自己根据调查、收集的历史资料独立完成的,不存在抄袭;相反的是,王某使用被告的整理成果用于《溥仪的后半生》一书中,已构成侵权。 问题:《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一书的著作权应当属于谁?为什么? 答案: 应当属于被告贾某所有。因为贾某使用的材料属于历史资料,而作为历史资料的素材,原则上属于共有领域的财富,不应当受著作权法保护,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对于本案中的《末代皇帝的后半生》和《溥仪的后半生》两书,由于对象是同一个,所参考的历史资料很多是同样的,因此内容上不可避免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不能就此认定一定存在抄袭,也不能因为自己写过溥仪的事情就禁止别人再写。 4、为纪念宋庆龄同志诞辰100周年,经中央批准,宋庆龄基金会编辑了一部《宋庆龄选集》(上、下册),交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于宋庆龄同志没有子女,亦无明确的合法继承人,因此

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题(11)及答案 01.张某与李某两人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分别于1999年4月5日和2000年2月1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专利。试分析李某能获得该发明专利权的法律依据和条件。 答:李某获得该发明专利权的法律依据是我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具体条件是:(1)在我国,在张某的申请日前,没有任何人就相同主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先提出专利申请,且有效存在;也没有人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取得过专利权;或者虽然有人在张某的申请日前就相同主题的发明提出过专利申请,但是其专利申请未被受理,或者受理后专利申请公开前被驳回、被撤回、被视为撤回、被放弃; (2)张某的专利申请未被受理,或者受理后专利申请公开前被驳回、被撤回、被视为撤回、被放弃; (3)在张某的申请日后李某的申请日前,没有其他人就相同主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提出专利申请;或者虽然有人在此间就相同主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提出过专利申请,但是其专利申请未被受理,或者受理后专利申请公开前被驳回、被撤回、被视为撤回、被放弃; (4)该发明本身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取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3)李某提出的专利申请符合专利法的规定; (4)李某按照法律的规定办理了各项相应的手续,并交纳了规定的费用; (5)李某自始至终未放弃专利申请权,也没有转让其专利申请权。 02.某作品原件上只有刘一守一人的署名。试分析刘一守不是该作品作者的可能性。 答:我国《著作权法》第11条第4款规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该项规定表明,在没有相反证明的情况下,在作品原件或者复制件上以作者方式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推定为该作品的作者。因此,根据该实例所提供的条件,可以初步推定刘一守是该作品的作者。 但是,在有相反证明的情况下,在作品原件或者复制件上以作者方式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能不是作者,而没有署名的人,可能是作者。因此,刘一守不是该作品作者的可能情况有: (1)真正的作者因疏忽大意,误将自己的姓名写成了“刘一守”,而且刘一守也不是其笔名、假名等; (2)真正的作者未曾在作品原件上署名,而刘一守是该作品原件的所有权人,于是擅自在该原件上以作者身份署上了自己的姓名; (3)此例所说的原件并不是该作品的真正原件,而是刘一守剽窃他人作品的原件,而后以作者身份在其剽窃件上署上了自己的姓名; (4)刘一守是该作品的实际创作者,但该作品是一件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品,其作者应当是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但刘一守却以作者身份在该作品原件上署上了自己的姓名; (5)刘一守是某领导人的秘书,该作品的确是其为领导撰写的报告,但却错误地在该作品原件上署上了自己的姓名; 03.邯郸某食品厂是“乐华”注册商标的商标权人,该商标使用在罐头商品上,沧州某厂在罐头上使用未注册商标“月华”牌,且包装是用与“乐华”商标相似装潢。北京某仓储公司帮助沧州某厂运输、存储“月华”罐头并在北京某商场销售。请回答问题: (1)“月华”与“乐华”是否构成商标近似?为什么? (2)沧州某厂的商标是否侵犯了“乐华”的商标权?为什么? (3)北京某仓储公司是否应承担责任? (4)北京某商场是否应承担责任?

知识产权法试题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工程硕士《知识产权》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5分/题,请选做其中的6题,共30分) 1.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指经知识产权法规范和调整而形成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3. 著作权:著作权是指作者对作品所享有的一系列专有权利。广义:著作权、邻接权 狭义:著作权 4. 邻接权:是指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即作品传播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邻接权包括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广播组织权。 5. 作品: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6. 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依照著作权法规定,行为人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不必征得权利人的同意,但应向其支付报酬并尊重其权利的一种法律制度。 7. 创造性: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质性特点: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非显而易见的。显著的进步: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长足的进步。 8. 许诺销售权:许诺销售,是指以做广告、在商店橱窗中陈列或者在展销会上展出等方式作出销售商品的意思表示。 9. 优先权:指申请人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后,在一定时间内就相同主题又提出专利申请,依法可将第一次申请日作为申请日。 10. 职务发明创造:又称雇员发明,是指发明创造人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二、概念辨析、比较(10分/题,请选做其中的2题,共20分) 1. 知识产权与物权: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基于其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信誉和其他无体财产而依法享有的支配性无体财产权。它并非单纯产权,其客体是无体财产,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经典案例)

1.大磨坊公司于1991年1月由我国商标局核准注册取得了“大磨坊”注册商标专用权,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面包。1992的10月大磨坊公司与太阳城商场签订了为期3年代销协议,约定由太阳城商场设专柜出售面包,由大磨坊公司提供名、优、特、新的注册商标商品。1993年4月起,大磨坊公司停止向太阳城商场供货。同年6月大磨坊公司发现太阳城商场在大磨坊专柜上,仍在销售与其类似的面包,商品价签上注明产地大磨坊。大磨坊公司以侵害其商标专用权为由诉至法院。 请回答: (1)太阳城商场在大磨坊公司不供货时,仍在其大磨坊专柜销售商品价签上注明产地为“大磨坊”的面包,是否构成对大磨坊公司商标专用权的侵犯?为什么? (2)大磨坊公司是否构成违约? (3)商标的使用方式与构成侵权有关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题.[参考答案] (1)被告太阳城商场对大磨坊公司构成侵犯商标专用权。 (2)大磨坊公司构成了对双方协议的违约。 (3)商标的使用方式与构成侵犯商标专用权无关。因为商标权利人可以根据商品特点,自由选择注册商标的使用方式,他人无权干涉。 2.1994年12月,H化工研究院工程师梁某在一次技术洽谈会上与G化工厂厂长张某结识。张请梁帮助解决污水净化重复利用的技术难题,梁某答应试试。1995年春节,梁某与其在大学读书的儿子在H化工研究院院内一个废弃多年的人防工程里,用三个箩筐、一堆渣土、扫帚、水桶等工具,还自费购买了十余种试剂、试纸、电炉等物品,对G化工厂的污水水样进行净化实验。实验结果达到了G化工厂的技术指标要求。 梁某将实验资料交给H化工研究院一份,院里认为梁某为该院工程师,污水净化又是其业务研究范围,此成果应是职务技术成果,便以研究院的名义于1995年5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交了“HI—PQ703污水净化方法”专利申请。1998年7月,研究院获得专利权。在此期间,梁某一直认为自己的成果是非职务发明,故强烈要求办理专利权人变更手续。双方争执不下,梁某诉至法院。 请分析:梁某和H化工研究院,谁的主张成立?为什么? 2题.[参考答案]梁某的主张成立,即该发明为非职务发明,梁某享有专利申请权和专用权根据我国专利法(第6条):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本案中,梁某虽然是H化工研究院的在编职工,污水净化也是他的业务研究范围,但案中涉及的发明创造既不是梁某在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时完成的,也不是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梁某做实验的时间是在1995年春节期间,他本人和他的儿子利用休息时间而非工作时间从事的实验活动并取得成果,不是执行本单位任务,而是个人接受他人委托完成的技术成果;再者从他的实验条件看显然不是利用其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所以,梁某要求变更自己为专利权人的主张是有法律依据的。 3.《休闲》为国内一份文摘杂志,请一学生L翻译了美国5年前在X报纸上发表的一篇署名为S的散文,登载在该文摘杂志上,署名作者S。另一家国内文摘报《饭后茶余》转载了《休闲》杂志上的这篇译文,注明转载自《休闲》。S发现后,认为《饭后茶余》报及《休闲》杂志未经其同意,翻译并使用了其作品,也未向S支付报酬,遂诉至中国法院。《饭后茶余》报辩称,《饭后茶余》报转载《休闲》杂志上的译文属于法定许可范围,只要向供稿人支付报酬即可,无须向S付酬。《休闲》杂志社辩称,S散文首先发表于国外,不受我

知识产权法期末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张某与李某两人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分别于1999年4月5日和2000年2月1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试分析李某能获得该发明专利权的法律依据和条件。 答:李某获得该发明专利权的法律依据是我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具体条件是: (1)在我国,在张某的申请日前,没有任何人就相同主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先提出专利申请,且有效存在;也没有人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取得过专利权;或者虽然有人在张某的申请日前就相同主题的发明提出过专利申请,但是其专利申请未被受理,或者受理后专利申请公开前被驳回、被撤回、被视为撤回、被放弃;(2)张某的专利申请未被受理,或者受理后专利申请公开前被驳回、被撤回、被视为撤回、被放弃; (3)在张某的申请日后李某的申请日前,没有其他人就相同主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提出专利申请;或者虽然有人在此间就相同主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提出过专利申请,但是其专利申请未被受理,或者受理后专利申请公开前被驳回、被撤回、被视为撤回、被放弃; (4)该发明本身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取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3)李某提出的专利申请符合专利法的规定; (4)李某按照法律的规定办理了各项相应的手续,并交纳了规定的费用;(5)李某自始至终未放弃专利申请权,也没有转让其专利申请权。 2.某作品原件上只有刘一守一人的署名。试分析刘一守不是该作品作者的可能性。 答:我国《著作权法》第11条第4款规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该项规定表明,在没有相反证明的情况下,在作品原件或者复制件上以作者方式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推定为该作品的作者。因此,根据该实例所提供的条件,可以初步推定刘一守是该作品的作者。 但是,在有相反证明的情况下,在作品原件或者复制件上以作者方式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能不是作者,而没有署名的人,可能是作者。因此,刘一守不是该作品作者的可能情况有: (1)真正的作者因疏忽大意,误将自己的姓名写成了“刘一守”,而且刘一守也不是其笔名、假名等; (2)真正的作者未曾在作品原件上署名,而刘一守是该作品原件的所有权人,于是擅自在该原件上以作者身份署上了自己的姓名; (3)此例所说的原件并不是该作品的真正原件,而是刘一守剽窃他人作品的原件,而后以作者身份在其剽窃件上署上了自己的姓名; (4)刘一守是该作品的实际创作者,但该作品是一件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品,其作者应当是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但刘一守却以作者身份在该作品原件上署上了自己的姓名; (5)刘一守是某领导人的秘书,该作品的确是其为领导撰写的报告,但却错误地在该作品原件上署上了自己的姓名;

知识产权法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08春华网<<知识产权法》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2009年06月25日星期四14:54 《知识产权法》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1.著作财产权中最基本的一项权能是() A 复制权 B 发行权 C 出租权 D 信息网络传播权 2.狭义邻接权最初仅仅包含() A 出版者权 B 表演者权 C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D 广播组织权 3.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有效期限不超过() A 5年 B 8年 C 10年 D 20年 4.目前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行使著作权最多的是() A 美术作品 B 音乐作品 C 电影作品 D 计算机软件 5.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电影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于() A 制片人 B 参加电影创作的每个自然人 C 由作者与制片人通过合同来约定 D 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制片人享有 6.下列中属于工业产权中的创造权成果权的是() A 产地标记权 B 商标权 C 商号权 D 专利权 7.下列中不受专利法保护的对象是() A 某甲发明的一种速算器 B 某乙发明的一种高血压病的治疗方法 C 某丙发明的一种新型水稻杂交栽培方法 D 某丁发明的一种可视电话 8.“三性”判断的顺序是() A 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B 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 C 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 D 实用性、创造性和新颖性 9.取得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和个人() A 享有独占的实施权,并有权许可他人实施 B 享有独占的实施权,但无权许可他人实施 C 不享有独占的实施权,但有权许可他人实施 D 不享有独占的实施权,并且无权许可他人实施 10.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应由() A 专利局作出 B 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 C 仲裁机构作出 D 法院作出 11.发明专利请求实质审查的法定期限为自申请之日起() A 1年 B 1年6个月 C 2年 D 3年 12.我国专利法规定,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 A 5年 B 8年 C 10年 D 15年 13.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必须经 () A 国务院批准 B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C 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D 申请人所在地县级以上专利主管机关批准 14.在我国不能作为商标使用的要素是() A 字母 B 颜色组合 C 三维标志 D 气味

知识产权经典案例

知识产权经典案例:百事侵犯小企业商标权被告倒 百事可乐侵犯小企业商标权被告倒 播放背景音乐也要付费 保护知识产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天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自2001年4月26日被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已经是第10个年头,保护知识产权在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记者特别邀请相关专业律师,讲述了几个经典案例。 一场险些让整个行业洗牌的专利侵权案 承办人: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王卫东(工科学士,法学硕士,高级律师) 一场专利诉讼可能会使一家企业退出市场,甚至可能会导致行业的洗牌,这绝非危言耸听。 杭州华诚机械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华诚”)是浙江省一家知名企业,一天,“华诚”突然收到从广州发来的一份图文并茂的律师函,说他们公司生产的“塔吊”(机械产品)侵犯了广州一公司的专利权,“华诚”纳闷了,自己生产多年的主打产品怎么侵犯他人专利权了? 不久,“华诚”被告专利法侵权,一同成为被告的还有省内其他几家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案子开庭,同为被告的另几家企业特地从外地赶来杭州,业内的专家也都来旁听。 广州公司来势之猛并非虚张声势,他们手持两张王牌:1、一张含金量很高的发明专利,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无效程序,及北京一中院和北京高院的两审行政审程序,成功地维持该专利的有效性。2、数十份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的专利侵权的裁定书和广东省高院的判决书,认定数十家企业的侵权行为。 这意味着这家企业已经在广东省内成功完成专利清剿,现挥师江南,欲整肃浙江市场,这阵式很快吓坏了一些企业,他们马上签署了《专利实施许可协议》。 面对来势汹汹的原告,“华诚”决定出庭应诉,企业存亡在此一搏。 代理律师顶着压力,翻阅大量材料,结合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通过双方技术特种相比对后发现,两者并非“使用基本相同的手段,得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对比技术与专利技术特征既不相同、也不等同,华诚公司根本就不构成专利侵权。 经过两审辩论苦战、据理力争,“华诚”终于艰难完胜。 名牌包装遭模仿万向愤然起诉 承办人: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童松青 (首届浙江省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业务委员会主任) 杭州的万向集团公司生产的“钱潮”牌万向节(十字轴总成,汽车的一种零配件)名扬天下,可是,若干年前,这个产品外包装被越来越多地仿冒。万向产品的外包装以“蓝、白、蓝”基本色彩为主,各种仿冒产品都照样画葫芦,不细看还以为都是万向的产品。仿冒品价格低廉,质量也低劣。 万向决定维权,把“仿冒者”之一萧山伟刚厂告上法院,称其仿冒包装是不正当竞争。

知识产权的产生与发展

大家通过观察和了解,发现知识产权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已经进入由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来保护智力成果权的时代。在人类历史上,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也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而逐步产生和不断发展的。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内容来进一步了解知识产权的产生与发展。 知识产权是由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而产生的权利,知识产权制度则是保护人类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的一种法律制度。从知识产权的产生和发展来看,知识产权制度在世界上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其中专利、商标和版权的立法时间较早。 知识产权的萌芽阶段 追根溯源,知识产权是起源于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权”。大约在13世纪至14世纪,封建社会的官吏、君主、国家曾经以榜文、敕令、法令等形式授予发明创造者、图书出版者在一定期限内的专营权、专有权。封建王室赐予工匠或商人的类似于专利的这种垄断特权带有一定的恩赐性质,与现代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但它毕竟使智力成果首次被确认为一种独占权,是知识产权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飞跃。 就比如:1474年,在商业盛极一时的威尼斯共和国,颁布了一部带有“恩赐”性质的有关专利的法令,使智力成果首次被确认为一种独占权,这为后来知识产权制度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知识产权的产生与发展阶段 1.一些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相继建立。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科学技术和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对知识产品的占有、使用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收益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生产者迫切需要获得最新的技术成果。然而,在技术的转移、公开中,如何保障原先的发明创造者的竞争优势呢?这就需要建立一种机制,既能够维持新技术发明人的技术优势,又能够满足社会对该技术的需要,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应运而生。 如:162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垄断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意义的专利法;1709年,英国的《安娜女王法》第一次确认“作者”是法律保容的主体;1804年,法国颁布的《拿破仑法典》第一次肯定了商标权将与其他财产同样受到保护;1890年,美国的《谢尔曼法》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反不正当竞争法。 在这一时期,不少经济发达的国家,相继建立起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本国科技、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如:在18世纪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瓦特蒸汽机水力纺纱机等许多发明创造都受到了专利法律制度的保护。又如:美国作为世界上建立专利制度较早的国家之一,于1790年颁布《专利法》。美国总统林肯将专利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形容为“专

知识产权法 (案例题)

案例: 著名作曲家甲在1998年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乙。2004年乙将该手稿借给学者丙,供其研究甲的生平。2005年,丙将手稿向某杂志投稿发表。甲的继承人看到该杂志后,认为出版社侵犯了自己的权利。 请回答:(1)谁享有手稿的著作财产权?为什么? (2)谁是侵权人?为什么? . 案例: 某公司委托某科研机构开发新产品A。该科研机构成立了课题组,由员工甲、乙、丙组成,其中甲负责收集、翻译资料、绘图,乙、丙分别负责一部分技术的开发。 请回答:(1)产品A申请专利的权利主体是谁?为什么? (2)发明人是谁?享有什么权利? .案例: 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10年5月10日向商标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商标构图为文字“DC”,商品类别为服装。乙公司已于2010年3月开始生产“DC”牌服装并投放市场销售。丙公司于2010年4月28日,在日本提出了使用在服装上的“DC”商标注册申请,又于2010年8月10日在中国提出了相同注册申请。 请回答:商标局应该核准谁的商标注册申请?为什么? 案例: 高丽娅是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小学语文教师,2002年4月,因撰写论文需要参考自己历年所写教案,遂向学校要求返还上交的48本教案,但学校最终只返还了4本,其余的教案或被销毁或被卖给了废品回收站。高丽娅认为学校不尊重教师劳动成果,状告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校私自处理自己教案本的行为侵犯了其对于所写教案的著作权。此案一审判决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四条的规定,教案不属作品范畴,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进而认定原告“编写教案的行为应为一种工作行为,所编写的教案应为工作成果,被告有占有、使用、处分的权利。”二审判决则认定“虽然教案包含了教师个人的经验及智慧,但也是教师为完成学校工作任务所创作的职务作品,是教师在工作中应该履行的工作职责,是一种工作行为。”高丽娅不服二审判决,于2004年5月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重庆市检察院于2004年11月25日向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根据案例和著作权法理论,辨析回答以下问题: (1)作品的概念与条件? (2)教师教案是不是文字作品,为什么?

浅谈对知识产权法发展及影响的认识

浅谈对知识产权法发展及影响的认识 学号:090822113 姓名:杜昊骐 摘要: 知识产权的触角越伸越远,逐渐背离了其原有的范围,有向无形财产法渗透的趋势。前已述及,知识产权的客体要么具有创造性,要么具有识别性,而这些特征逐渐被扬弃。知识产权法在保护投资回报和维护公平竞争的目标下,开始延伸到数据库、证明商标等创造性和识别性极弱的客体上。某种程度上,知识产权似乎渐渐的泛化到无形的财产之上,而不论其是否有创造性或者识别性。纵览知识产权现有的保护范围,与知识产权法诞生之初相比,可谓面目全非,除了无形性之外,几乎难以抽象出其共同特征。长此以往,知识产权法也许面临着自我解构的困境,当知识产权法客体的创造性或识别性越来越淡化,知识产权法或许就真正成了规范“无形财产”,而非“智力成果、商业标识”的法律,从而对称于规范有形财产之物权法,并肩而立,相互呼应。 关键词: 知识产权法中国发展权力主体 知识产权法是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知识产权法的综合性和技术性特征十分明显,在知识产权法中,既有私法规范,也有公法规范;既有实体法规范,也有程序法规范。但从法律部门的归属上讲,知识产权法仍属于民法,是民法的特别法。民法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法律规范大多适用于知识产权,并且知识产权法中的公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都是为确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这一私权服务的,不占主导地位。 一、知识产权法的渊源 我国知识产权立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建立起符合国际先进标准的法律体系。知识产权法的渊源是指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国内立法渊源和国际公约两部分。 (一)知识产权国内立法渊源 1.知识产权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2.知识产权行政法规。其主要有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专利法实施细则、商标法实施条例、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法考试试题

知识产权法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选择题 答案 《环球》杂志采写的报道经常被其他报刊大量转载,为维护其自身利益,杂志社可根据著作权法,采取下列哪一措施() A、请作者发表不得转载的声明; B、对来稿的内容进行认真修改; C、要求作者不得以其他方式使用作品; D、作品刊登后,杂志社取得作品独占使用权。 A 2001年7月1日实施的新专利法增加了下列权利() A、制造权 B、使用权 C、进口权 D、销售权 E、许诺销售权 E Trips协议界定的知识产权范围中,未包括的知识产权类型是() A、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录音和广播的权利; B、关于科学发现享有的权利; C、未公开的信息专有权; D、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 B Trips协议所规定的知识产权保护对象,不包括: A、科学发现; B、货源标志; C、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D、商业秘密。 A 按照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的种类包括: A、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B、发明、植物新品种、外观设计 C、发明、实用新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D、发明、实用新型、科学发现 B 表演者的权利有: A、表明表演者身份; B、保护表演者形象不受歪曲; C、许可他人现场直播; D、许可他人为营利目的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 E、署名权。 ABCD 不属于知识产权法调整的行为的是() A、在自己生产的酒类产品上贴上与茅台酒商标相似图案的“茅口”商标; B、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上标上他人的专利号; C、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D、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某越野汽车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D 除了一般的知识产权外,下列有关其他知识产权的陈述正确的有() A、商业秘密、厂商名称、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属于其他知识产权的范畴,享受相应的法律保护; B、植物新品种、疾病诊断方法、新的矿物质等不享有知识产权的保护; C、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也享有知识产权,享受相应的法律保护; D、以上答案都正确。 AC 从立法模式上看,我国知识产权法属于() A、以民法保护型立法 B、单行法规模式 C、知识产权法典模式

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

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 画家张某和图画爱好者杨是挚友,张某前后送杨自己的画作50余幅,后张因病去世,杨从张送的画作中精选30幅以张的名义发行,张子女得知后认为其擅自出版张的画作,侵犯了他们及张的著作权遂与杨进行交涉,杨认为画既然已赠送给自己,自己便取得了包括著作权在内的所有权,绘画是以张的名义发表的不存在侵犯著作权。问:杨行为是否侵犯张及其子女著作权,为什么? 最佳答案 1.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2.第十八条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3.第十九条著作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其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 4.第四十六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他已经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多项权利,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知识产权法案例2则 悬赏分:40 | 解决时间:2010-12-15 21:21 | 提问者:allship 某饲料厂的工程师承担工厂的科研项目而发明了一种高营养动物饲料。该饲料产品获得了专利权。某生物研究所为了繁育和销售某种转基因实验小鼠而自行生产该种饲料,并喂养实验小鼠。某制药公司为研制一种新药而大量向研究所购买实验小鼠,进行药物的动物实验,并希望对该新药进行专利注册。 问: (1)该种饲料的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属于谁?为什么? (2)研究所生产饲料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3)该转基因小鼠能否申请专利?为什么? (4)该新药能否申请专利?为什么? 某电器开关A厂开发设计了一种高压隔离开关,于1996年7月3日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1997年4月专利局予以公告,并于1997年8月12日正式获得专利。后A厂发现某高压电器B厂在销售该产品,经交涉无效,遂向法院起诉。被告B厂辩称,其在1996年5月以后就已经作好了生产该产品的必要准备,属于在先使用,要求法院确认其有权在已有范围内继续生产该产品。现法院查明:B 厂虽于1996年5月提出了该种产品的开发课题,但未涉及具体技术方案;B厂在1996年8月仅完成了一小部分模具的制造,而且1997年5月B厂试产后的产

知识产权法案例

一、专利法案例分析 案例一关于专利申请权的归宿问题 公司甲与业余发明人乙订立了一份技术开发协议,约定由乙为甲开发完成一项电冰箱温控装置技术,由甲为乙提供开发资金、设备、资料等,并支付报酬。在约定时间内乙完成了合同约定的任务,并按约定将全部技术资料和权利都交给了甲公司。此外,乙在完成开发任务的过程中,还开发了一项附属技术T,并以自己的名义就技术T申请专利。甲公司知道此事后,认为技术T的专利申请权应归甲公司所有,因此,甲、乙双方就技术T的专利申请权归宿发生争议。 分析问题: 1、该技术T的专利申请权应归谁所有?请说明理由。 2、该纠纷可通过那些渠道解决? 1、该业余发明人不属于甲公司的员工,其发明就不能认定为职务发明,而应当认定为委托发明创造。依据《专利法》第八条、《合同法》第339条规定:如果委托人和受托人在协议中有约定的,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的归属按约定办理;如果没有约定,上述两项权利归受托人,即乙所有,委托人甲公司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受让权。因此,无论是电冰箱温控装置技术本身还是附属技术T的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都应归乙所有。 2、该纠纷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案例二关于侵犯专利权的具体问题 请问:如果甲的技术特征为ABCD四项,申请到专利;乙的技术特征为ABCDE五项,也申请到专利,那么,乙是否侵犯甲的专利权?他们之间的权利是什么关系? 1.乙如果不经甲同意实施自己的专利,侵犯了甲的专利权。 2.乙可以与甲协商要求甲许可其实施甲的专利,如果不能达成协议,乙可以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实施甲的专利的强制许可,若获批准,乙可以实施自己的专利,但必须向甲支付费用。 3.如乙获得甲的专利的强制许可,则甲也可以申请实施乙的专利,应当也被许可,同样也需支付费用。 案例三专利权案例分析 甲厂2006年研制出一种N型高压开关,于2007年1月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2008年5月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权。乙厂也于2006年7月自行研制出这种N型高压开关。乙厂在2006年底前已生产了80台N型高压开关,2007年3月开始在市场销售。2007年乙厂又生产了70台N型高压开关。2008年初,甲厂发现乙厂销售行为后:遂与乙厂交涉,但乙厂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侵权,请问乙厂是否侵犯了甲的专利权?为什么? 不构成侵权。A方申请专利的,B方在A方申请专利之前,有证据证明在A方申请专利之前已经开始研制或开发与其专利相同或相似产品的,可以在A方申请专利成功之后,在原有范围内继续自行生产载有与A方所申请之专利相同专利的产品,但是仅限于在原有开发研究范围内继续生产。 二、商标侵权典型案例 侵犯《读者》注册商标案 非法利用他人注册商标信誉,尤其是他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注册商标信誉推销商品(服务),牟取不当利益,是制售者进行商标侵权行为的动机,也是这类商标侵权行为的本质特征。但在不同的商标侵权行为中,非法利用他人商标信誉的方式不同,有的直截了当,有的隐蔽曲折。出版界发生的商标侵权行为,利用他人注册商标信誉的方式往往较为巧妙含蓄,对消费者更有欺骗性,因为商标侵权人虽然法制观念不强,但文化素质较高,法律知识较多,一般不会明目张胆地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即在自己商品上使用他人在相同商品上注册的商标,其假借别人注册商标信誉的方式往往表现为在自己商品上使用的商标与他人在相同商品上注册的商标近似,或者在自己商品上使用的商标与他人在类似商品上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近似,有的甚至不在自己使用的商标上做文章,而只是在自己商品上使用与他人在相同或近似的商品上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装潢。但不管

知识产权法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doczj.com/doc/7818919347.html, 知识产权法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知识产权法学论文选题参考 1、论知识产权法学教学的几个重大问题 2、论法科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以知识产权法学专业为例 3、十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法学的发展 4、论实践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5、知识产权法学理论与实务研究 6、论研究性学习模式在法学本科知识产权法学教学中的实施 7、试论《知识产权法学》教学中“多角度互动”的运用 8、如何完善工科研究生知识产权法学的教学路径 9、法律移植的第二次降临——中国知识产权法学何以产生之辨析 10、知识产权法学案例教程 11、知识产权法学复习辅导Ⅲ 12、重视和提高知识产权法学课的教学质量 13、知识产权法学期末练兵 14、知识产权法学分层式实训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15、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下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改革探析 16、高校知识产权法学教学改革刍议 17、知识产权法学教学创新实践 18、知识产权法学教学改革构想 19、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法学人才培养与教学创新研究 20、模拟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学教学中的运用

https://www.doczj.com/doc/7818919347.html, 二、知识产权法学论文题目大全 1、论院校的知识产权法学教学 2、《知识产权法学》第一章翻译报告——法学著作中长句的翻译探索 3、《知识产权法学》第一章翻译报告 4、《知识产权法学》翻译报告 5、国际知识产权法学双语教学中引入Seminar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6、知识产权法学实践教学探析 7、知识产权法学多媒体教学法应用策略及变革 8、传统医药将获知识产权法学护航 9、知识产权法学 10、农业院校知识产权法学教学改革刍议 11、知识产权法学的新发展 12、知识产权法学案例教学法改革研究 13、知识产权法学课程体系改革 14、从规则解释到文化视野——知识产权法学分析工具的演化 15、知识产权法学: 汉英对照 16、知识产权法学 17、知识产权法学 18、知识产权法学 19、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新成果——胡良荣《知识产权法新论》简评 20、案例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三、热门知识产权法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

论知识产权法的全球化

论知识产权法的全球化一一以国际条约为线索知识产权法的全球化是指各国通过缔结、加入知识产权国际条约而实现的知识产权法的趋同化。在知识产权法的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条约在保护范围、保护水平等方面不断提升,而在WTO框架下主权国家加入国际条约的自主性逐渐削弱,所以知识产权法的全球化对于国家主权、国家利益甚至国民观念构成了挑战或冲突。因此,在知识产权全球化的进程中,应当注重国家利益的维护,反对保护标准不切实际的提高。 知识产权法的全球化趋势 表现 20世纪末,“法律全球化”的理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笔者认为,法律全 球化实质上是法律趋同化的一种形态,是各国通过缔结、加入国际条约而实现 的法律趋同化。与法律趋同化的另一途径——法律移植不同,法律全球化表现 为各国普遍的参与缔结、加入国际条约,使本国法律服从于国际规则和标准, 从而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相互借鉴吸收,形成共识。 在这个意义上,知识产权法似乎早己开始了全球化。尽管第一部专利法在1474年才诞生,第一部版权法在1709年才出世,第一部商标法在1803年才萌芽,但知识产权法的国际合作在19世纪末就开始了。据统计,到1886年《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缔结之前,在版权领域签订的双边协定在欧洲已达30多个。及至19世纪后期,寻求知识产权多边保护的努力开始尝试,并取得成功。1883年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简称巴黎公约)开创了通过多边国际条约协调各国知识产权法的先河。从此以后,多边国际条约不断涌现,日渐细密,如今已蔚然大观,全球性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

已达到30个。这些条约涵盖了版权、专利、商标、原产地名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科学发现等广泛的领域。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推动下,以知识产权多边国际条约为指引,各国逐渐卷入了知识产权法的全球化历程。 动因 掐指算来,知识产权法历史只有短短几百年,却引导了法律全球化的潮流, 其原因在于知识产权法的客体(暂称为知识产品)具有内在的全球化特征。知 识产品的无形性和可复制性,使得知识产品不能像有体物一样在空间上进行占 有,从而排斥他人未经允许的利用。正是如此,各国才逐渐颁布知识产权法, 以禁止非法使用他人的技术、作品、商标等知识产品。然而由于知识产品的特 性,可以在全球传播,而各国知识产权法的地域性,使得知识产品的所有人对 国外未经许可使用其知识产品的行为,仍然望尘莫及。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观察, 由于本国的知识产品在国外得不到适当保护,国外市场就会受到损害,甚至丧 失。为克服知识产权法的地域性与知识产品的全球传播性之间的矛盾,国际社 会经历了一个从双边安排到多边条约的过程,使公约成员基于一定的保护标准, 相互保护对方的知识产权。因此,知识产品的无形性是推动知识产权法全球化 的内在动因,而国家利益,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利益是知识产权法全球化的外在 力量,而且是最具影响的力量。 知识产权法的全球化进程 在知识产权法的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条约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一方面, 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调整内容和保护水平,是知识产法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 标准;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影响甚至决定着其成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水

全国自学考试知识产权法试题与答案

全国2008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知识产权中,既包括人身权利,又包括财产权利的是() A.商业秘密B.商标权C.著作权D.地理标志权 2.下列选项中,属于口述作品的是() A.散文B.即兴演讲C.相声D.书法 3.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 A.化学元素周期表B.农历历法 C.建筑图纸D.法律法规 4.依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规定,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取得的时间是() A.自软件首次发表之日B.自软件进行著作权登记之日 C.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D.自软件商业使用之日 5.某人购买了一幅美术作品,没有作者署名,请问该购买者享有下列哪项权利() A.署名权B.发表权C.复制权D.展览权 6.职务作品著作权归作者享有的情况下,单位在其业务范围内享有二年优先使用权,该优先使用权期限的起算日为() A.作者向单位交付作品之日B.作者向单位交付作品之年的12月31日 C.作品创作完成之日D.按合同约定之日 7.甲作家创作完成了一部小说,乙影视公司未经甲授权将该小说改编制作了一部同名电视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如果再授权他人翻译该小说时必须经过乙授权 B.乙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使电视剧的著作权 C.乙行使电视剧的著作权不需经过甲授权,但是必须向甲支付报酬 D.乙行使著作权必须获得甲的追认授权同时向甲支付报酬 8.A公司向社会公开征集产品广告,并声明中选作品的著作权归属A公司,王某设计的广告中选,王某设计的广告属于() A.A公司的委托作品B.A公司的法人作品 C.A公司的职务作品D.A公司与王某的合作作品 9.某教授完成一篇论文,投稿给某杂志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杂志社有权对该论文进行修改 B.杂志社可以在署名的情况下自行转投给其他杂志社 C.杂志社可以对作品进行文字性修改、删节 D.杂志社对作品的任何修改,应当经作者许可 10.作家甲创作了一首新歌,歌手乙进行了演唱,唱片公司丙录制成CD唱片,网站丁未经甲乙丙许可将该CD 盘全部歌曲上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丁侵犯了甲乙丙的信息网络传播权B.丁侵犯了甲乙丙的表演权 C.丁侵犯了乙丙的播放权D.丁侵犯了甲乙的发表权 11.某咖啡厅播放背景音乐涉及到音乐作品著作权人的哪项权利() A.发行权B.表演权C.放映权D.广播权 12.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品的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50年,其起算日是() A.作品登记日B.作品发表日 C.交纳样书日D.创作完成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