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2017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试卷分析一2017【教师资格证考试】在3月11日如期举行,《综合素质》作为第一场考试科目,考试难度与往年持平。
在此,本文针对中学《综合素质》进行了试卷分析,供所有考生参考和学习,为参加下半年考试的考生指明学习方向。
一、题型介绍《综合素质》共三种题型。
见下表:题型题量分值所占百分比选择题29 29*2=58分38.7%材料分析题 3 3*14=42分28.0%作文题 1 50分33.3%二、考察内容《综合素质(中学)》主要考察五大模块的内容,分别为:教师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文化素养,教师基本能力。
五大模块内容比例见下图。
(一)教师职业理念教师职业理念下分三大部分: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考题主要围绕这三大部分出题,一般以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方式呈现。
2017年上半年《综合素质(中学)》第一道材料分析题,考察的知识点是教育观(原题为: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
)。
选择题一般是通过给具体教师行为事例,请考生判断该行为是否正确或者合理。
试卷选择题1-4题考察的本模块知识点。
该模块总分值为22分。
(二)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主要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节选》七部法律文件的条文。
这一部分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给出具体案例,要求考生结合相关条文给出相应的判断。
本次考试试卷选择题5-12题为本模块考察题目,基本为一个题目考察一部法律文件。
该模块总分值为16分。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包含两大部分内容:教师职业道德以及教师职业行为。
考察方式为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
选择题同样是给出具体事例,要求考生结合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行为进行评析和判断,本次考试试卷13-16题为本模块考察题目,其中15题是比较新颖的题型,以漫画形式出现。
中学教资《综合素质》考什么?—考试题型综合素质,不同类别的学段,考试试卷内容不同。
幼儿园为综合素质101,小学为综合素质201,初中,高中,中职综合素质都为301。
所以,报考时一定要注意根据自己报考的学段,选择综合素质的类型。
这里是针对中学教资考试(包括初中,高中,中职)的《综合素质》来说的。
一、综合素质的考试内容:非常宽泛,但大致考以下内容1.职业理念:包括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一般单选题四题共八分,一道材料题十四分,共22分。
2.职业道德: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一般单选题四题共八分,一道材料题十四分。
共22分。
3.文化艺术素养: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文化,小说,戏剧,音乐,书法,典故……重在积累。
一般九道单选题共十八分。
共18分。
4.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一般八道单择题共十六分。
共16分。
5.逻辑推理能力:有图形推理,有数字推理,有命题推理。
一般两道单选题,共四分。
共4分。
6.信息处理能力:有计算机组成,windows操作,word,PPT,excel 的使用方法等内容。
一般两道单选题共四分。
共4分。
7.阅读理解能力:一题共十四分。
共14分。
8.作文:一题共五十分。
共50分。
二、《综合素质》试题一共三大部分1.选择题29道,每道题2分,共58分。
2.材料题3道,每道14分,共42分。
包括:一道职业理念,一道职业道德一道阅读理解。
2.作文:一道,共50分。
三、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全卷满分150分。
中学教资考试《综合素质》及答案模板考试科目:中学教资考试《综合素质》答案模板一、综合素质概述中学教资考试《综合素质》一直以来都是考生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它对于中学教师的培养和选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介绍《综合素质》考试的目的、内容及答题模板。
二、《综合素质》考试目的1. 考察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2. 评价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师德修养。
3. 着重检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
三、《综合素质》考试内容1.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2. 专业教育知识和教学能力评价。
四、答题模板在应对中学教资考试《综合素质》时,学生可以采用以下答题模板,以保证文本的整洁、美观和语句的通顺。
一、开篇介绍(1)总述考试目的和内容。
(2)引出下文各小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二、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1)列举中学教师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
(2)具体阐述每种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和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中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师德修养(1)解释职业道德和师德修养的含义。
(2)论述教师职业道德和师德修养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和师德修养的具体体现。
四、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1)介绍教育教学理念的概念和作用。
(2)讨论几种常见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对比其优点和缺点。
五、中学教师的教学能力(1)列举影响教学能力的因素,如知识水平、授课技巧、评价能力等。
(2)分别论述每个因素对教学能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六、总结(1)总结全文重点内容,强调中学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2)指出对于考生来说,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五、结语通过对中学教资考试《综合素质》的概述及答题模板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该科目。
提高综合素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每位考生共同的追求和目标。
祝愿所有考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1.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针对中小学教师的法律B. 教师有权对学生进行体罚C. 教师有权传播违法信息D. 教师有权在课堂上教授错误的知识答案:A2. 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要遵循的原则是:A.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高教学效果B. 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唯一目标C. 忽视学生个性,追求统一标准答案D. 严格按照教材要求教学,不做其他拓展答案:A3. 中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注重的方面是:A. 只参考教材要求,不做其他拓展B. 遵循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考虑学生实际情况C. 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依据学生需求有所调整D. 只注重教学内容的填鸭式灌输答案:C4. 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的观点是:A. 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B. 以教师为主体,灌输知识给学生C. 脱离学生实际情况,只讲解教材内容D. 忽略学生的兴趣爱好,只追求教学效果答案:A5. 中学教师在课堂上的言传身教,主要体现在:A. 言传为主,忽略身教B. 身教为主,忽略言传C. 言传与身教相结合D. 不重视言传身教答案:C......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简单描述一下您所认为的中学综合素质包括哪些方面,并说明其重要性。
答案:中学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教育教学素质、心理素质等多方面。
道德素质是中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和职业操守,才能为学生做出良好的表率。
教育教学素质是中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教学理论知识、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方法等,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心理素质是中学教师的情感素质,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请简要说明您认为一个优秀的中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和能力。
答案:一个优秀的中学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较高的专业素质,善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善于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综合素质》(中学)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⒈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⒊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真题《综合素质》(中学)解析一、试题概述《综合素质》(中学)是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在教育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教师基本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本年度的考试题目难度适中,题目设置紧贴教育现实,注重考查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题目解析1. 选择题选择题是本次考试的主要题型,共计40题,占总分值的40%。
题目内容涵盖了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理念、文化素养等方面。
(1)教育法律法规这部分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例如:【题目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享有的权利有()。
A.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B.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C.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D.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答案】ABCD(2)教师职业道德这部分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和应用,包括《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内容。
例如:【题目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
A. 爱国守法B. 爱岗敬业C. 关爱学生D. 教书育人【答案】ABCD(3)教育理念这部分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理念的掌握,包括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题目3】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不要学生认真完成作业B. 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不要学生进行体育锻炼C.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D. 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分数,不要学生排名【答案】C2. 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是本次考试的重要题型,共计2题,占总分值的20%。
《综合素质》(中学)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⒈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⒊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综合素质》(中学)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⒈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⒊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教资中学综合素质题型
教资考试中,中学综合素质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在考试中,中学综合素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
这些题目一般是以案例分析、论述题等形式出现,需要考生具备较好的思维逻辑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学综合素质题型:
1. 案例分析题:给出一个实际案例,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或者相关理论知识,分析该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论述题:要求考生对某一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
3. 选择题:这种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教育部门的职责是什么”、“教育部门的组成是什么”等等。
4. 判断题:这种题目给出一些陈述句子,要求考生判断其真假。
这种题目需要考生对相关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较好地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和判断。
5. 完形填空题:这种题目会给出一篇文章,需要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填空。
其中,填空内容大多是教育相关的名词、概念等。
以上就是几种常见的中学综合素质题型,希望能够对考生备考教资考试有所帮助。
- 1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
试卷结构: 模 块
比 例 题 型 职业理念
13%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教育法律法规
13%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3% 文化素养
13% 基本能力
48%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写 作 题 合 计
100% 单 项 选 择 题 : 约47% 非 选 择 题 : 约53%
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小明在课堂上突然大叫,有的同学也跟着起哄。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上制止,让小明站到讲台边
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
D.幽默化解,缓和课堂气氛
(2)“五岳”是我国的五大名山,下列不属于“五岳”的一项是
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衡山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论语·为政》)
【注释】①罔:迷惑、糊涂。
②殆:疑惑、危险。
(3)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孔子看来,学和思二者不能偏废,主张学与思相结合。
B.孔子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
C.光学习不思考会越学越危险,光思考不学习会越来越糊涂。
D.孔子学与思相结合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2.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王林在学校因同学给他起外号,将同学的鼻子打出了血。
班主任徐老师给王林的爸爸打电话,让他下午到学校来。
放学时,王林的爸爸刚来到校门口,等在那里的徐老师当着众人的面,第一句话就是:“这么点儿大的孩子都管不好,还用我教你吗?”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徐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3.写作题
请以“我为什么要当教师”为题,写一篇论述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不少于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