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杨树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方法本月修正版杨树是我国一种常见的防风固沙树种,然而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遭受
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杨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叶斑病:叶斑病是杨树上常见的一种病害,其症状表现为叶面出现
不规则形状的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脱落。
预防和控制叶斑病的方法包
括定期清理树冠内的枯叶、保持树冠通风良好、及时修剪感染病斑的叶片,并使用药剂进行喷洒,例如硫酸铜溶液或多菌灵片剂。
2.茎溃疡病:茎溃疡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杨树病害,常见症状是树干
上出现黑褐色的溃疡,茎皮易脱落。
预防和治疗茎溃疡病的方法包括割除
感染病斑的部分,涂抹杀菌剂,如国槐素等,在杨树栽培地铺设塑料薄膜,以减少病害的传播。
3.根腐病: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杨树病害,其症状表现为树叶萎蔫、叶片发黄、枝条枯死等。
预防和治疗根腐病的方法包括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避免过度施肥。
4.昆虫害:杨树常见的昆虫害包括杨小食心虫、杨潜叶蛾等。
杨小食
心虫会咬食杨树的新梢和叶片,严重时会导致树冠稀疏。
杨潜叶蛾则会钻
入杨树枝干内,造成杨树的死亡。
防治这些昆虫害的方法包括定期检查杨
树树冠,及时发现虫害,使用喷洒杀虫剂进行防治。
除了上述病虫害外,杨树还可能遭受其他病虫害的侵害,如杨象甲、
树海虫等。
防治这些病虫害的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保
持杨树的健康生长需要充分的土壤肥力、光照和水分,并对可能的病虫害
进行及时的防治工作。
杨树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方法杨树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方法杨树是一种常见的庭园和城市绿化树种。
在生长和发展过程中,它们也会面临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了解和掌握杨树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对于保护和促进杨树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杨树的常见病害白粉病白粉病是杨树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
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的斑点或斑块。
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并导致杨树叶片枯黄、卷曲和脱落。
白粉病的防治措施包括:定期对杨树进行清洁修剪,以减少病害的传播。
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以控制病害的扩散。
根腐病根腐病是杨树的一种严重病害,它会导致杨树根系发生腐烂和坏死。
受感染的杨树树冠逐渐萎缩,甚至可能死亡。
根腐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土壤和适当的排水系统,以减少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合理施肥,保证杨树的养分供应,提高其抗病能力。
炭疽病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它主要在杨树的幼嫩梢上产生黑色的小斑点,随着病害的发展,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最终导致整个梢枯死。
防治炭疽病的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感染的梢和病害部位,以减少病害的传播。
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以抑制病原真菌的生长。
杨树的常见虫害杨梅蚧杨梅蚧是杨树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会在杨树的叶片和嫩枝上形成小而凸起的圆形结皮。
这些结皮会影响杨树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导致杨树叶片黄化和卷曲。
防治杨梅蚧的方法包括:定期对杨树进行清除感染的叶片和嫩枝。
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以控制蚧虫的繁殖和发展。
杨蛀象杨蛀象是一种寄生在杨树幼嫩枝条内的害虫,它会导致杨树的幼嫩枝条被蛀穿或折断。
杨蛀象的防治方法包括:定期巡查和清除感染的树枝,以减少害虫的繁殖和发展。
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繁殖。
杨树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白粉病、根腐病、炭疽病、杨梅蚧和杨蛀象。
针对这些病虫害,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来保护和促进杨树的健康生长。
杨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杨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但其病虫害比较多,对于杨树的管理和保护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杨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一、杨树炭疽病杨树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杨树幼苗和树干。
杨树炭疽病的症状为树枝、叶片呈现黄褐色至灰白色,树皮出现炭黑色病斑,严重的会引起坏死和死亡。
预防杨树炭疽病的方法包括:选择耐抗品种;及时清除杨树周围的杂草和积水;保持森林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树、病枝、病叶等避免病菌的传染;使用合适的农药对病树进行治疗。
二、杨树蓟马杨树蓟马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害虫,对杨树的破坏比较大。
杨树蓟马危害主要表现在杨树枝条上咀嚼形成叶片卷曲,导致叶片凋萎、枯死。
预防杨树蓟马主要是采取综合措施:即加强林区管理,清除树周多余杂草和泥土,对受害树进行及时治疗,可采用旋转灌水、振打、喷洒杀虫药等方法控制杨树蓟马。
三、杨树毛虫杨树毛虫是杨树危害比较大的害虫之一。
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杨树嫩梢上咀嚼,导致枝条枯萎、叶子黄透甚至萎凋。
预防杨树毛虫主要是进行模拟天敌培育,逐步建立生态平衡;自然亚硫酸盐熏蒸杀虫,清除果、枝、叶、树体上的蛾卵。
四、杨树霜霉病杨树霜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杨树叶片和幼嫩梢。
杨树霜霉病使叶片披白粉状物,梢枯缩,严重时死亡。
预防杨树霜霉病的方法包括:及时铲除病树,避免病菌扩散;选择耐病品种种植;杨树施肥、修剪和冬季保护,加强杨树管理养护。
总之,防治杨树病虫害是整个杨树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只有对杨树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时的治疗,才能保证杨树生长的健康和稳定。
同时,也让我们重视杨树的生长情况,更好地维护森林生态和环境质量。
杨树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方法杨树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方法1.杨树黑背食心虫1.1 病虫害描述:杨树黑背食心虫是杨树上常见的害虫之一,成虫为棕黑色,体长约2毫米。
幼虫钻入杨树幼嫩枝条,导致树木受损、生长受限。
1.2 防治方法:●人工捕捉:使用粘虫纸或树脂粘板捕捉黑背食心虫成虫。
●杀虫剂喷洒:根据生长季节和虫害严重程度,使用适量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防治虫源:及时清除杨树树冠、树皮及周围杂草,减少虫害产生的环境。
2.杨树炭疽病2.1 病虫害描述:杨树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湿润环境下。
病害初期出现小块状黑斑,随着病情加重,黑斑扩大并渗出黑色胶状物,严重时可导致枝条枯死。
2.2 防治方法:●病害预防:加强杨树的抗逆性,保持杨树良好的生长环境。
●病害控制:早期发现病害症状后,及时剪除受感染的枝条,并喷洒杀菌剂。
3.杨树斑点病3.1 病虫害描述:杨树斑点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红褐色小斑点,叶片枯黄并落叶。
病害严重时会导致杨树生长受阻。
3.2 防治方法:●病害预防:保持杨树生长环境的通风,适度修剪树冠,减少湿度。
●病害控制:在发病初期,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洒,控制病害的蔓延。
4.杨树蚜虫4.1 病虫害描述:杨树蚜虫是常见的杨树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杨树叶片。
蚜虫吸食杨树的汁液,导致叶片发黄、扭曲和掉落,影响杨树的生长发育。
4.2 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引入天敌蚜虫的天敌,如瓢虫等。
●杀虫剂喷洒:选用无公害、低毒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控制蚜虫数量。
5.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杨树病虫害图片、杀虫剂使用说明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杀虫剂:指用于杀死病虫害的化学物质。
●剪除:指将受感染的枝条等部分切除。
杨树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杨树(学名:Populus)常见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锈病、枯萎病、褐斑病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病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白粉病:白粉病是杨树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主要侵害叶片。
初期叶片上会出现白色粉末状霉菌,后期叶片逐渐枯黄,严重时可导致枝条枯死。
白粉病主要是因为高温多湿环境,导致病菌容易繁殖。
预防措施:1.杨树种植时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提高杨树的抗病能力;2.保持杨树生长环境的透气性,及时清理杨树树冠上的杂草,保持通风;3.适量施肥,增强杨树的免疫力;4.定期喷洒杀菌剂,以防止病菌的繁殖。
二、锈病:锈病是杨树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影响杨树叶片。
病叶上会出现黄色锈斑,后期叶片逐渐枯萎,影响杨树的生长。
预防措施:1.及时清理落叶,以减少感染源;2.剪除病叶,阻止病害的扩散;3.定期喷洒杀菌剂,降低病虫害发生;4.加强树体养护,提高杨树抗病能力。
三、枯萎病:枯萎病是杨树的致命性病害之一,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
杨树枯萎病的特点是杨树树冠逐渐枯萎,枝条上出现黑褐色斑点。
病害较严重时,可导致杨树死亡。
预防措施:1.立即移除枯死或患病的树枝、树干,以减少病菌的传播;2.保持杨树生长环境的湿润,避免干旱;3.适量施肥,提高杨树的抗病能力;4.定期喷洒抗菌剂,以防止病菌的扩散。
四、褐斑病:褐斑病是杨树的另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影响杨树叶片。
患病叶片上出现一片片褐色斑点,后期叶片干枯,掉落。
预防措施:1.提前修剪病叶,减少病害的传播;2.加强杨树的养护,保持杨树的健康生长;3.保持适度的湿度,避免过度湿润;4.定期喷洒杀菌剂,以防止病菌的繁殖。
以上是杨树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的简要介绍。
对于杨树的病虫害防治,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定期清理树冠上的杂草、及时修剪和清理患病部分、加强养护和适量施肥、定期喷洒杀菌剂等措施都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还是治疗患病的杨树,都需要及时、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保持杨树的健康生长。
杨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杨树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树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可广泛种植,但也面临着多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障杨树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效,有必要加强对杨树病虫害的防治。
1.1 黄腐病黄腐病是杨树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可导致树枝、叶片和树干上出现黄褐色的斑点,并逐渐扩大,最终导致杨树凋萎、枯死。
预防措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选用多抗病毒株进行杨树苗木栽培;加强管理,注意合理施肥、修剪和增强树木免疫能力;如发现感染黄腐病,立即将病树及时疏去,防止病势扩展。
1.2 炭疽病炭疽病是另一种常见的杨树病害,病原菌侵染成熟叶片和嫩枝,症状为叶片上出现小而圆的黑色斑点,继而扩大,形成水渍状,最终导致整个枝干死亡。
预防措施:及时清除叶片积雪、积水等源头,保持枝干通风干燥;及时处理因机械损伤、猛咬、昆虫叮咬等导致的伤口;及时喷洒好的杀菌剂如美国龙、福美双等。
杨树锈病是由真菌侵染造成的,主要侵染嫩枝叶片,使叶片上产生小的黄色疙瘩,继而逐渐扩大形成赤褐色的病斑。
预防措施:加强杨树养护,注意清理树皮,切勿在树皮上刮伤或刻划,以免造成入侵口;及时清除树冠上的积雪或顽固的树液,保持树冠干燥;喷洒有机磷杀菌剂等切合杨树锈病菌株的杀菌药物等。
2.1 杨扭蛾杨扭蛾是杨树上常见的蛀干害虫,主要危害杨树树干,使树干内壁被凿烂,废物堆积,造成硬壳虫入侵,导致杨树朽烂、死亡。
预防措施:及时检查杨树幼苗、薄皮树桩等,及时清洗杨树树干,提高杨树免疫能力。
如发现杨树已感染杨扭蛾,可喷洒杀蛾剂,如美佳苦松油等。
2.2 杨小食心虫杨小食心虫是某些杨树种类上常见的害虫,幼虫在杨树叶片内产生蛹,或在嫩枝上生长繁殖。
它会使杨树叶片脱落,枝条干涸,严重者可导致杨树凋萎、死亡。
预防措施:及时割除杨小食心虫及其幼虫的生存环境,如树叶、嫩枝和繁殖地。
喷洒有机硒杀虫剂,如福美玛等,可以有效地防治杨小食心虫。
2.3 杨瘿蜂杨瘿蜂是影响杨树生长利用的有害蜂虫之一,在杨树叶片上危害较大,生产蜜露引发杨树叶片畸形。
杨树常见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食叶类害虫。
主要以杨扇舟蛾、杨小舟蛾、黄刺蛾(俗称洋辣子)等为主。
杨树从幼苗期到成材期均受上述害虫危害,造成叶片缺损或吃光。
幼树期(1~4年生)杨树受害,对生长和存活影响较大。
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
结合林木整枝、修剪、除草等抚育管理措施,人工捕杀蛹和巢苞。
成虫具有趋光性(5月至10月),可用光灯诱杀。
2、化学防治。
幼虫危害期(6月至9月),一般选用乐果或80%的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树干注射“保林3号”进行防治。
二、刺吸类害虫。
主要是草履蚧。
草履蚧在早春上树吸取树木嫩芽、嫩枝汁,造成整株枯死。
因此,防治草履蚧应选择在早春若虫上树前。
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
树干底部扎塑料布或缠塑料胶带阻隔上树。
若虫上树前(2月上中旬),用二道细绳将宽约20cm的塑料布(新塑料布为佳)扎于树干底部或在树干底部缠胶带,阻隔率可达98%以上。
再辅助人工扑杀,效果更明显。
2、化学防治。
树干1米以下用废机油加有机磷农药环涂10厘米宽药环,以阻止草履蚧上树或触药杀之。
若上树后,可用50%敌敌畏或乐果等农药1000倍喷雾防治。
三、钻蛀类害虫。
主要有桑天牛、光肩星天牛、云斑天牛等。
在幼虫期,主干上可见明显排泻孔,有木屑外露。
防治方法:1、营林措施。
这是一种预防性措施,通过调整林种结构来避免森林灾害的发生。
如杨树就不可与桑树混交,否则杨树易发生桑天牛。
2、检疫措施。
检疫是防治天牛扩散传播的有效手段。
凡来自疫区的苗木、木材及包装箱等都必须经过检疫后方可调运。
3、人工防治。
伐除虫害严重的树木,剪除虫害导致枯萎的大枝,并及时进行除虫处理。
在成虫产卵盛期,检查树干上刻槽(多在枝丛及枝干分叉处),用小锤击杀刻槽上方卵粒或幼虫。
在成虫发生期,摇动树干,振落成虫并将其杀死。
4、化学防治。
找到最新鲜的排泻孔,向蛀孔中注入敌敌畏原液与柴油的混合液,用湿泥堵塞蛀孔。
也可用磷化锌毒签插入树干基部第一孔和上部一个孔中,其它蛀孔用湿泥封堵。
杨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杨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它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可以作为木材和风景树种。
杨树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杨树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一、病害防治(一)杨树轮斑病杨树轮斑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症状为叶片上出现黄色至棕色斑点,逐渐蔓延成环状或椭圆形的黑褐色病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干枯脱落。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修剪杨树,清除病变叶片和垂直树皮,喷洒杀菌剂等。
杨树黑胫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杨树病害,主要症状为树皮上出现黑色病斑,逐渐扩展并且变得凹凸不平,在潮湿的条件下会分泌出病原体。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修剪病变部位,喷洒杀菌剂,保持树木周围空气流通等。
(三)杨树维管束腐朽病杨树维管束腐朽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杨树病害,主要症状为导致植株出现卷曲、发黄以及生长缓慢。
防治措施包括清理病变部位,树皮光滑涂抹杀菌剂,改善树木生长的环境等。
(一)杨小蠹杨小蠹是杨树的一种重要害虫,危害枝干、根颈和树皮等部位。
主要症状为树皮下出现虫孔,使得树木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巡查树木,发现虫孔及时喷洒杀虫剂,加强树体管理等。
(二)杨叶蛾杨叶蛾是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杨树的叶片,使叶片呈现出大片的骨化。
杨叶蛾还会导致杨树的生长受阻。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化学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定期喷洒杀虫剂,搭设粘虫板等。
(三)杨蓟马杨蓟马也是杨树的常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叶片和嫩枝,使其出现损伤和变形。
防治措施包括喷洒杀虫剂,及时修剪和清除受害部位,保持树木强健的生长状态。
杨树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于保护杨树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在日常管理中,应该加强对杨树的观察,并以病虫害的预防为主,结合灵活多样的防治措施,及时有效的进行干预,以保护杨树健康生长。
同时也要加强对杨树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技能,以保护杨树的生长,为社会绿化、生态环境提供更为良好的条件。
杨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杨树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品种,但同时也很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这些病虫害可能对杨树的生长和产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杨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一、病害的防治1.1灰斑病的防治灰斑病是杨树上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疾病。
该病的主要症状是叶片上出现灰色的斑点,严重的话会导致叶片变黄、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该病的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及时修剪和清除病叶、病树;-适时喷洒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如2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2锈病的防治锈病也是杨树上比较常见的病害,主要由锈菌引起。
感染锈病后,杨树的受损部分会出现黄褐色的小斑点,严重感染时将导致整株受害。
预防和控制锈病的方法包括:-如果是苗圃育苗,应选择无病害的种苗;-定期修枝、修剪,及时清除感染过的叶子和枝条;-在春季和秋季采取适当的药剂喷洒,常用的防治剂有75%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
1.3核腐病的防治核腐病与杨树的生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湿润的气候会使该病更容易发生。
感染核腐病后,杨树的树皮会出现黑色溃烂的现象,严重时会导致树干部分死亡。
防治核腐病的方法包括:-加强杨树的栽培管理,确保生长环境的适宜;-定期喷洒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达到一定程度的感染时,应及时剪除感染严重的部分,并将病体销毁,以防病菌扩散。
二、虫害的防治2.1杨小食心虫的防治杨小食心虫是杨树上一种严重的害虫,它的幼虫会在杨树的树皮和内部建立巢穴,对树干和枝条造成严重损害。
防治这一害虫的方法包括:-在春季和秋季对杨树进行喷洒有针对性的昆虫杀虫剂;-定期检查树冠和树干,如果发现幼虫被发掘,应立即用刀将其挖出并销毁;-注重杨树的栽培管理,提高树体的免疫力,便于应对害虫的侵害。
2.2杨小卷蛾的防治杨小卷蛾是杨树上一种比较常见的害虫,它的幼虫会卷叶吃食,造成大面积的脱叶。
防治这一害虫的方法包括:-在杨小卷蛾孵化的旺季,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定期检查树冠,发现卷叶现象应及时人工采摘及销毁;-增加益虫的数量,如天敌蜘蛛、天牛等,以帮助控制害虫的繁殖。
杨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作者:刘清王安静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27期
杨树虫害主要有食叶害虫、蛀干害虫,食叶害虫主要有杨小舟蛾、杨扇舟蛾、美国白蛾、柳毒蛾、舞毒蛾、杨尺蠖、杨黄卷叶螟等;蛀干害虫主要有杨干象、青杨天牛、光肩星天牛、白杨透翅蛾、芳香木蠹蛾等。
下面介绍一下杨树主要虫害的特点和防治方法。
一、杨树主要食叶害虫及防治方法
1、杨树主要食叶害虫
(1)杨小舟蛾; 1年发生3~4代,以蛹在落叶下、疏松土壤中等处越冬。
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羽化,5月上旬第1代幼虫出现,第2代幼虫出现于7月中旬,第3代发生于8月上、中旬,第4代于9月上、中旬发生。
幼虫取食叶片的表皮、叶肉后,只剩叶脉。
杨小舟蛾大发生时,杨树大部分叶片被吃光,远望如火烧状。
(2)杨扇舟蛾; 1年发生4代,春夏之间幼虫群栖为害,1~2龄时剥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和叶脉,2龄后吐丝缀叶,白天隐藏其内,夜晚取食,受到惊吓后能吐丝下垂随风飘移,3龄以后开始分散为害,幼虫老熟时吐丝缀叶作成薄茧化蛹。
由于杨扇舟蛾繁殖快、数量多,发生严重时极易造成灾害。
(3)美国白蛾; 1年发生3代, 4月上旬至5月下旬,是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幼虫5月上旬开始为害,一直延续至6月下旬。
7月上旬,当年第1代成虫出现,第2代幼虫7月中旬开始发生,8月中旬为其为害盛期,经常发生整株树叶被吃光的现象。
8月中旬,当年第2代成虫开始羽化,第3代幼虫在9月上旬开始为害,直至11月中旬,10月中旬,第3代幼虫陆续化蛹越冬。
(4)柳毒蛾; 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树皮缝内或枯枝落叶中作茧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为害,6月份为第1代幼虫盛发期,9月为第2代幼虫盛发期。
1~2龄幼虫群集为害,吐丝下垂后可以借风传播。
(5)舞毒蛾; 1年发生1代,以卵在乱石块、树干开裂处越冬,5月前后幼虫孵化,白天幼虫群栖在叶片背面,夜间爬出取食叶肉,叶片被咬成孔洞状,受惊后即吐丝下垂,可借风力传播。
2龄后幼虫分散取食,白天栖息在树杈、树皮缝、石块下等隐蔽场所,傍晚上树取食。
7月前后幼虫在土地裂缝、树干上、树皮缝等处化蛹,蛹期10~14天,成虫羽化产卵,每雌可产卵450粒左右。
舞毒蛾大面积发生时,可将全树叶片吃光,甚至导致树木死亡。
(6)杨尺蠖; 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越夏,翌年2月末3月初,温度适宜时成虫开始羽化出土。
4月上旬幼虫孵化,幼虫主要为害杨树嫩叶。
杨尺蠖多在早春发生,暴发性强,幼虫发育速度快,取食量大,常常将杨树的嫩叶、嫩芽、嫩梢、花蕾全部吃光,仅剩下叶脉、叶柄留在树枝上。
(7)杨黄卷叶螟; 1年发生4代,以幼虫在树皮缝、落叶下、土壤缝隙中结茧越冬。
翌年4月越冬幼虫开始活动为害,5月下旬~6月中旬幼虫老熟化蛹,6月上旬出现越冬代成虫;7月是成虫为害盛期,为害至10月中旬,龄期不整齐。
成虫有趋光性,在叶片背面产卵,每个卵块有卵50~100粒。
幼虫孵化后群集啃食叶片,3龄后吐丝将叶缘折叠,或缀叶成虫苞,群居其内取食。
发生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幼树受害严重。
2、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秋冬季节,清扫枯枝落叶、翻耕土地,以减少越冬蛹基数。
在幼虫幼龄期,定期仔细查找幼虫虫苞或网幕,发现后用高枝剪将虫苞或网幕连同小枝一起用高枝剪剪下。
剪网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破网,以免幼虫漏出。
剪下的虫苞或网幕必须立即集中烧毁或深埋,散落在地上的幼虫应立即殺死。
发现后及时剪除,集中销毁,并杀死掉落在地上的幼虫。
杨树食叶害虫大部分具有趋光性,把黑光灯悬挂于空旷的地方诱杀成虫,可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
在树干距地面1~1.5米处,绑扎稻草或塑料布,可诱杀化蛹幼虫或阻隔尺蠖等成虫爬行上树产卵。
(2)生物防治; 保护喜鹊、杜鹃、瓢虫等食叶害虫天敌;在卵期或老熟幼虫期,选择微风或无风的天气,在上午10时~下午5时释放寄生蜂,连放两次,防治效果较好。
(3)化学防治; 对高大杨树可用打孔机,在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传导性强的10%阿维·吡虫啉可溶液剂、2.5%高渗吡虫啉可湿性水剂。
用药量为每10厘米胸径2~4毫升,原药或1倍稀释液。
用10毫升2.5%溴氰菊酯加10毫升氧化乐果与11千克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3~5厘米宽的闭合药环,毒杀上下树幼虫或成虫。
在幼虫2~3龄期,使用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4000~5000倍液、24%米满胶悬剂7000~8000倍液、阿维菌素5000~6000倍液、20%杀铃脲悬浮剂7000~8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二、杨树主要蛀干害虫及防治方法
(1)杨干象; 1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卵在木栓层中越冬。
翌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幼虫先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蛀食危害,后蛀成圆形坑道,蛀孔处形成刀砍状的横裂口,并有白色丝状钻孔屑排出。
6月中旬开始羽化,成虫不善飞翔,爬行到嫩枝条或叶片上补充营养,7月下旬开始交尾产卵,卵多产在树干2m以下的叶痕、枝痕、树皮裂缝、皮孔处,每雌平均产卵40余粒。
(2)青杨天牛; 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虫瘿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中旬成虫羽化,取食树叶边缘补充营养,5月上旬在大树侧枝或幼树主干上刻槽产卵,刻槽呈马蹄形,羽化孔圆形。
幼虫先蛀食韧皮部,后蛀人木质部及枝干髓心。
被害部位逐渐膨大,形成椭圆形虫瘿。
(3)光肩星天牛; 1年或2年发生1代,以卵或幼虫越冬。
翌年3月下旬越冬幼虫取食为害,五月上旬至六月下旬化蛹,6月中旬~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于椭圆形刻槽上部的木质部和韧皮间产卵。
初孵化幼虫先在树皮和木质部之间取食为害,3龄后蛀入木质部,蛀成10~15厘米长的蛀道,老熟幼虫在隧道末端的蛹室内化蛹。
被害树木上留有许多虫孔,大风时容易折断,发生严重时,导致杨树整株死亡。
(4)桑天牛; 桑天牛多发生在幼树干部和杨树苗木上,2年1代,以幼虫在蛀道内越2个冬天。
3月开始为害,第三年6月进入化蛹期,蛹期27天左右,7~8月成虫羽化,桑天牛成虫有假死性,多将卵产在当年生枝条分叉处上方的“U”字形刻槽内,每个刻槽内产卵1粒,卵期8~15天。
幼虫历期22~23个月,初孵幼虫先向上蛀食大约10毫米后,向下钻蛀杨树髓心部位,形成直通的隧道,排粪孔等距离排列在同一方位,排出虫粪和蛀屑
(5)白杨透翅蛾; 主要危害扦插杨树苗木和一二年生幼树,危害性强,难以防治,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干隧道内越冬。
翌年4月上旬开始取食韧皮部为害,下旬幼虫化蛹, 5月中旬~7月上旬,为成虫羽化期,成虫能快速飞翔,产卵于叶脉、伤口处及树皮裂缝内。
被害处形成坑道,造成树干膨大,易被風折。
(6)芳香木蠹蛾; 2~3年1代,以幼虫在树干内或树干基部附近土壤内越冬。
5~6月成虫羽化外出,将卵产于树皮缝中或伤口内,每雌产卵十余粒。
幼虫孵化后,常10余头小幼虫群集蛀食树皮为害,蛀孔堆有虫粪。
后蛀入木质部,向上向下穿凿成不规则虫道,幼虫受惊后能分泌一种奇特的香味。
2、杨树蛀干害虫防治方法
(1)实施检疫; 杨树蛀干害虫自然扩散靠成虫爬行和飞行,人为调运携带有幼虫、蛹、卵的木材、原木和其它木制品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要加强产地和调运检疫,防止蛀干害虫扩散蔓延。
(2)营林措施; 培育和筛选抗性树种,提高杨树抗病虫能力;改造杨树纯林林分结构,营造以刺槐、臭椿等为树种的混交林或栽植隔离林带;造林时设置10~20%的饵树,饵树以复叶槭、大关杨等天牛喜食树种为宜;及时伐除衰弱木、倒伏木,减少虫源。
(3)生物防治; 林间悬挂鸟巢,招引啄木鸟等捕食性天敌;人工繁育释放管氏肿腿蜂进行林间生物控制。
(4)物理防治; 采取树干涂白、人工捕杀成虫、刮除刻槽中虫卵和初孵幼虫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害虫发生。
(5)化学防治; 在天牛成虫羽化始盛期,用绿色威雷200~300倍液喷湿树干或大侧枝,防治成虫。
防治透翅蛾类害虫可在林内、林缘悬挂性诱捕器,持续诱捕20天左右,可有效控制透翅蛾雄虫数量,从根本上达到防治目的。
在蛀干幼虫为害期,在杨树主干基部不同方向不同高度钻4~5个孔洞,每孔注入约5毫升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棉签上蘸上吡虫啉乳油插入蛀孔内,深4~6厘米,每蛀孔一支。
插入药签后注意用黄泥封口,以防药液流出。
(作者单位:272600山东省梁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