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按最新2012国家检测标准编制)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3
仪器:卡尺
一、基准仪器/工具:卡尺专用量块
二、作业环境:温度:20±5℃湿度:≤80%
根据以上表格所列标准进行校正,将读数记录在“校正记录表”上。
四、校正时注意事项:
1.把卡尺用汽油清洗干净,目视观察如发现测量面有锈蚀、碰伤和毛刺等缺陷,可用油石打磨除去凸起部分。
必要时可对其进行研磨修理,上述处理后应再用汽油清洗干净。
2.用干净白布把量块、刀口尺等标准器的测量面抹拭干净。
必要时再用吹气球吹去残留的尘灰等异物。
3.校验员应带上手套进行操作,拿取100mm以下的量块应使用木夹子夹取,对大于100mm的量块可用垫布或其它夹具拿取;操作时应分外小心,避免碰撞而损伤量块。
4.
五、校正方法:
1、检查图
2、操作方法
A.外观校正:目视观察
B.各部分相互作用校正:目视观察
C.示值误差校正:
a.校正时,应首先移动尺框,使两测量面至手感接触并置零,在每个受检点上均应在量爪的里端和外端两个位置上进行校验,量块工作面长边与卡尺测量面长边相垂直,如上检查图所示.
b.示值误差以显示值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
3.判断标准: 如果以上校正项目在判定基准范围内,则被校正计测器为PASS,计测器上贴上合格标贴,否则为FALL,贴上不合格标贴。
4. 校验员整理校验原始记录确认无误后,校正工作完成。
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等尺寸。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卡尺进行定期校准。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详细的操作流程,帮助操作人员正确进行卡尺校准作业。
二、校准前准备1.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
2. 准备校准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标准卡尺、校准块、清洁布等。
3. 检查卡尺的外观和功能是否正常,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三、校准步骤1. 清洁卡尺使用清洁布或棉签清洁卡尺的刻度线和测量面,确保无灰尘、油污等杂质。
2. 校准零点将卡尺放置在平整的水平台上,确保刻度线与水平线对齐。
使用校准块(如0.02mm)将卡尺的两个测量面夹住,轻轻移动卡尺,使刻度线停留在校准块的零点上。
调整卡尺的零点位置,确保刻度线与校准块的零点完全重合。
3. 校准刻度线使用标准卡尺进行刻度线校准。
将标准卡尺放置在水平台上,与待校准的卡尺并排放置。
选择不同长度的标准卡尺,将其与待校准的卡尺进行比对。
逐个刻度线进行校准,调整卡尺的刻度线位置,使其与标准卡尺的刻度线完全重合。
4. 检查测量精度使用不同长度的校准块,进行测量精度的检查。
将校准块与卡尺的测量面夹住,读取卡尺上的刻度值。
与校准块的实际尺寸进行比对,计算误差值。
根据误差值,判断卡尺的测量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5. 记录校准结果将校准前后的数据和校准操作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中。
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前后的刻度值、误差值等信息。
确保记录准确完整,以备后续查阅和追溯。
四、校准周期和注意事项1. 校准周期卡尺的校准周期一般为一年,但也可根据使用情况和精度要求进行调整。
在卡尺频繁使用或遭受外力冲击后,应及时进行校准。
2. 注意事项a. 在校准过程中,应避免卡尺与硬物接触,以免刮伤或变形。
b. 校准过程中,应使用干净的工作台和工具,避免灰尘和油污对卡尺的影响。
c. 校准后的卡尺应妥善保管,避免受潮、受热或遭受外力冲击。
卡尺校正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卡尺校正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措施,它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卡尺校正作业指导书,匡助您正确进行卡尺校正。
正文内容:1. 校正前准备工作1.1 确定校正频率:根据卡尺的使用情况和要求,确定校正的频率。
通常建议每隔一定时偶尔使用一定次数进行校正。
1.2 选择合适的校正设备:选择适合卡尺尺寸和精度要求的校正设备,如校准块、校准环等。
1.3 清洁卡尺:在校正前,确保卡尺表面干净,无杂质和污垢,以免影响测量准确性。
1.4 确定校正环境:选择一个稳定的环境,避免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校正结果的影响。
2. 校正步骤2.1 量程校正:使用校准块或者校准环,将卡尺放置在平整的水平表面上,确保卡尺的零点对齐,然后测量校准块或者校准环,记录测量值。
2.2 直线度校正:将卡尺放置在平整的水平表面上,使用校准块或者校准环,沿着卡尺的整个长度进行测量,记录测量值,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2.3 垂直度校正:将卡尺置于垂直平面上,使用校准块或者校准环,沿着卡尺的垂直方向进行测量,记录测量值,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2.4 平行度校正:将卡尺放置在平整的水平表面上,使用校准块或者校准环,沿着卡尺的平行方向进行测量,记录测量值,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2.5 零点校正:将卡尺放置在平整的水平表面上,确保卡尺的零点对齐,记录零点位置,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3. 校正记录与分析3.1 记录校正结果:将每次校正的测量值记录下来,包括校准块或者校准环的尺寸、卡尺测量值和理论值。
3.2 分析校正结果:根据校正记录,分析校正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判断卡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处理异常情况:如果校正结果有异常,及时进行排查和处理,可能需要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卡尺。
总结:卡尺校正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本文提供的卡尺校正作业指导书,您可以了解到校正前的准备工作、校正步骤以及校正记录与分析的重要性。
卡尺/千分尺内校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1.目的:制定本档是确保所有用于检定、测定或实验之仪器符合使用要求。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测试及检验之千分尺/卡尺(外径千分尺、电子千分尺、带表卡尺、卡尺)量具。
3.作业内容3.1计量用基准量具经国家计量单位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标准量块,经内校贴有“计量合格证”的电子千分尺及投影仪。
3.2操作环境干净无尘,光线适中的室内,温室在20°±5°范围,湿度65%±5%,仪校员必须载手进行。
3.3内容3.3.1选取水平玻璃平面作为工作平台;3.3.2长度视被计量的千分尺/卡尺之长度及A.B,C三种规格的量块,(A.B.C)其中A量块长度规格选取为千分尺/卡尺最小量程,B量块长度规格选取千分尺/卡尺量程一半左右,C量块选取满量程附近;3.3.3计量A.B.C任取一长度规格量块,将量块的标准尺寸填入《校验记录表》标准仪器设备项内,用被计量千分尺/卡尺的内、外端间三次测量任一长度规格量块,将三次实测值分别填入《校验记录表》X1-X3项目内,误差值确定方法以千分尺/卡尺读数与标准量块尺寸之差确定;3.3.4卡尺内量(内径)尺寸检定:将一块为10MM的2级量块长边持于两外测量面之间,坚固螺钉,用需计量卡尺测刀口内量的尺寸,量测三次,计算出平均值x。
误差值确定方法以平均值与标准量块尺寸之差确定。
3.3.5卡尺深度的检定:将1块为10MM的2级量块长边持于两测量面之间,紧固螺钉,用需计量卡尺身端面至深度尺端面的距离,读取卡尺示值。
量测三次,计算出平均值X,误差值确定方法以平均值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3.3.6卡尺外量合并间隙的检定:移动尺框,使两侧量面至手感接触,观察两测量硕间的间隙,以光隙法检定。
3.4计量结果3.4.1对于三个计量点的误差值在允许范围内的千分尺/卡尺,签贴“合格标签”交付使用(外径千分尺允差值±0.01mm,电子千分尺允差值±0.001mm,卡尺允差值±0.02mm);3.4.2对于个别计量点超出允许差范围的卡尺/千分尺,作限制使用,在合格标签备注栏注明“限制使用”(根据产品的公差要求定);3.4.3对于误差值过大,不能作限制使用及损坏的千分尺,通过修理校正后仍不能达到使用要求的,给报处理,并作档案记录;3.4.4对于新购有千分尺/卡尺必须有制造厂商的合格证并包装完善,经过计量人员计量后贴上检定合格标签后,才能交付使用,对于要外校的卡尺必须根据国家计量单位检定合格,有“检定合格证书”的卡尺由计量人员经外观检验,并贴上计量合格标签交付使用。
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等尺寸。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卡尺的校准工作非常重要。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详细的卡尺校准操作流程,确保卡尺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二、校准工具和设备1. 校准块:包括0.5mm、1mm、2mm、5mm等规格的校准块。
2. 清洁布:用于清洁卡尺表面和校准块。
3. 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校准结果和操作细节。
三、校准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工作环境干净整洁,避免灰尘和杂物对校准结果的影响。
b. 检查卡尺表面是否有损坏或磨损,如有需要及时更换。
c. 将校准块和清洁布准备好,确保其清洁和无损坏。
2. 清洁卡尺a. 使用清洁布轻轻擦拭卡尺表面,确保其干净无尘。
b. 检查卡尺的刻度线是否清晰可见,如有需要可以使用适当的清洁液进行清洁。
3. 校准卡尺a. 取出0.5mm的校准块,将其平放在水平台上。
b. 轻轻将卡尺的测量端与校准块的边缘对齐,确保两者之间没有间隙。
c. 观察卡尺的刻度线是否与校准块的边缘吻合,如有需要可以微调卡尺的位置。
d. 记录卡尺的读数,与校准块的实际值进行比对。
4. 校准结果记录a. 将校准块的实际值和卡尺的读数记录在记录表格中。
b. 根据校准结果判断卡尺的准确度,如有需要可以进行修正或更换。
四、校准频率卡尺的校准频率应根据使用频率和重要性来确定。
一般来说,建议每个月对卡尺进行一次校准,对于高精度要求的测量工作,可以每两周或每周进行一次校准。
五、注意事项1. 在校准过程中,应保持操作轻柔,避免对卡尺和校准块造成损坏。
2. 校准块和卡尺应放置在稳定的平台上,避免因不稳定造成的误差。
3. 在记录校准结果时,应准确记录实际值和读数,以便后续分析和对比。
4. 如发现卡尺的准确度有明显问题,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六、总结卡尺校准是确保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步骤,通过按照本指导书提供的步骤进行校准,可以有效提高卡尺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1.目的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使校准作业规范化。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现有各种类型之卡尺,包括高度尺、游标卡尺、带表卡尺。
电子数显卡尺。
3.定义无4.权责卡尺保管人:负责所属卡尺维护和保养。
品保部:卡尺专用量块的维护和保养。
校验人:卡尺内校结果的记录和校验标识标签的确认。
5.作业流程图:略6. 作业内容说明:6.1 卡尺结构:(见下页)6.1.1游标卡尺结构如下图所示。
6.1.2 电子数显卡尺结果如下图所示。
6.1.3 带表卡尺结构如下图所示。
6.1.4 电子数显深度卡尺结构如下图所示。
6.2 校准基准: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标准件)。
6.3 校准环境及周期:温度20+/-5℃、湿度≤80%RH,静置2小时以上,校准周期为半年。
6.4 校准步骤:6.4.1 校准前:①目测尺身、量爪、深度测量杆是否有弯曲变形;②检验游尺与本尺全程滑动时是否顺畅;③归零后,目测观察内外径的测量面是否完全密合;④检查深度测量杆的磨损状况;⑤检查影响测量内外径的测量面是否完全密合⑥紧固螺丝的作用是否有效;⑦带表卡尺需检查卡尺指针运动是否平稳、灵活。
⑧电子数显类卡尺需检验数字显示是否平稳、灵敏。
6.4.2 校验中:①将适当的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标准件)放在平台上对卡尺进行校正;②0-150mm测量范围内的卡尺,其校正件受检点为:51.2mm、101.2mm、121.8mm,每点校正两次,取平均值;③150-300mm测量范围内的卡尺,其校正件受检点为:101.2mm、191.8mm、291.8mm,每点校正两次,取平均值;④300mm以上测量范围内的卡尺,其校正件受检点为:10mm、20mm、51.2mm、101.2mm、191.8mm、291.8mm,每点校正两次,取平均值;⑤选择20mm深的标准量块,对卡尺深度进行校验;⑥选择合适内径物,用多把卡尺进行对比;⑦取用标准量块时,须戴好手套,并小心不可将其掉落地上;⑧将量测读数值减去标准量块值即为误差值。
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等尺寸。
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卡尺需要定期进行校准。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卡尺校准的详细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
二、校准设备和材料1. 校准设备:- 校准块:具有已知精度的金属块,用于校准卡尺的刻度。
- 卡尺校准器:用于检查卡尺的准确度和刻度读数。
2. 校准材料:- 清洁剂:用于清洁卡尺表面的污垢。
- 柔软的布或纸巾:用于擦拭卡尺。
三、校准步骤1. 准备工作:- 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没有杂物干扰。
- 检查校准设备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清洁卡尺:- 使用清洁剂和柔软的布或纸巾擦拭卡尺的表面,确保表面干净无尘。
3. 校准刻度:- 将卡尺放置在平整的水平台上。
- 使用校准块,将已知长度的校准块与卡尺的刻度进行比较。
- 如果刻度读数与校准块的长度一致,则说明刻度准确。
- 如果刻度读数与校准块的长度有差异,则需要调整卡尺的刻度。
4. 调整刻度:- 使用卡尺校准器,将其放置在卡尺的刻度上。
- 根据卡尺校准器的指示,调整卡尺的刻度,使其与卡尺校准器的刻度一致。
-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卡尺的刻度与卡尺校准器的刻度完全一致。
5. 验证校准:- 使用校准块,再次与卡尺的刻度进行比较。
- 如果刻度读数与校准块的长度一致,则说明校准成功。
- 如果刻度读数与校准块的长度有差异,则需要重新调整卡尺的刻度。
6. 记录和报告:- 记录校准日期、校准人员和校准结果等信息。
- 如有需要,将校准结果报告给相关部门或人员。
四、校准频率卡尺的校准频率应根据使用环境和频率而定。
一般来说,建议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校准。
如果卡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损坏或出现了明显的不准确现象,应立即进行校准。
五、校准的注意事项1. 校准时应保持卡尺表面的清洁,以避免污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操作校准设备时,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在校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卡尺的损坏或刮伤,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通用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通用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
为了确保通用卡尺的测量准确性,进行定期的校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通用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帮助人们正确进行通用卡尺的校准工作。
一、校准前的准备工作:1.1 检查校准设备:确保校准设备(如标准卡尺、量具块等)的准确度和可用性。
1.2 清洁卡尺表面:使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擦拭卡尺表面,确保无尘、无污渍,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1.3 检查卡尺零位:将卡尺闭合,确保指针或数字显示为零,若不为零,则需进行调整或修复。
二、校准卡尺的长度测量:2.1 使用标准卡尺:选取长度合适的标准卡尺,确保其准确度高于待校准卡尺。
2.2 放置标准卡尺:将标准卡尺平放在平整的工作台上,确保卡尺的两端与工作台平行。
2.3 测量卡尺长度:使用待校准卡尺依次测量标准卡尺的两端,记录测量结果,并与标准卡尺的已知长度进行比较,计算误差值。
三、校准卡尺的平行度:3.1 准备量具块:选择适当大小的量具块,确保其平整度和准确度。
3.2 放置量具块:将量具块放置在工作台上,确保其平整度和稳定性。
3.3 测量卡尺的平行度:将待校准卡尺的两端分别与量具块接触,记录测量结果,并与量具块的已知平行度进行比较,计算误差值。
四、校准卡尺的垂直度:4.1 准备垂直度量具:选择垂直度量具(如垂直度规)。
4.2 放置垂直度量具:将垂直度量具放置在工作台上,确保其稳定性和垂直度。
4.3 测量卡尺的垂直度:将待校准卡尺的一端与垂直度量具接触,记录测量结果,并与垂直度量具的已知垂直度进行比较,计算误差值。
五、校准后的记录与调整:5.1 记录校准结果:将每次校准的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包括误差值和校准日期。
5.2 分析校准结果:根据记录的校准结果,分析卡尺的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
5.3 调整或修复卡尺:根据校准结果的分析,对于误差较大或不稳定的卡尺,进行调整或修复,以确保其测量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