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登记报告卡及医院登记簿2013.7
- 格式:doc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5
附件2: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 1 - / 8- 1 -- 2 - / 8- 2 -附件3:XX县肿瘤登记月报表填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年____月备注:如该病例发病死亡在同一月,则在“发病/死亡”栏填写“发病/死亡同报”。
- 3 - / 8- 3 -附件4:xx县肿瘤发病登记薄填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年____月- 4 - / 8- 4 -附件5:xx县肿瘤死亡登记薄填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年____月- 5 - / 8- 5 -附件6:xx县肿瘤病例随访表______镇(区)_______村居委(社区)_______组 ICD-10编码___________ICD-O-3_____________ 登记号_________病情已告知病人:1.是 2.否 3.不详门诊号__________住院号(病案号)___________ ID号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 年龄___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籍贯_______民族____职业(具体到工种)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住户口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居住地址__________________家庭电话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诊断(具体病灶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理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理号__________ CT/MR/ECT_______________ X线/B超_________________确诊时期别T___N___M___ 0-I期 II期 III期 IV期无法判定确诊日期_____年___月____日诊断依据:1.临床 2.X线、超声波、内窥镜、CT 3.手术、尸检(无病理) 4.生化、免疫 5.细胞学、血片 6.病理(继发) 7.病理(原发) 8.尸检(有病理)9.不祥 0.死亡补发病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报告医生____________ 报告日期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首次访视内容:首次出现症状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首次就诊日期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首次手术医院__________ 手术性质:1.根治 2.姑息 3.探查手术日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有无转移: 1.无 2.有(转移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治疗方法:1.手术 2.放疗 3.化疗 4.中药 5.免疫 6.介入 7.对症治疗 8.止痛治疗 9.其他治疗 10.未治疗再次手术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疗医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疗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肿瘤家族史: 1.无 2.有(关系称谓________ 瘤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情况:1.稳定 2.好转 3.恶化 4.死亡(日期_____年__月____日死亡原因____________)(死亡地点:1.医院 2.家中 3.外地 4.其他生存期:____月) 指导内容: 1.督导随访 2.用药 3.饮食 4.康复 5.家床 6.住院 7.出诊8.其他_________卡氏评分:______ 初访医生签名:_________初访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撤消随访管理日期 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撤消原因:1.误诊 2.拒访 3.寄居 4.外地 5.死亡 6.户口迁移 7.其他_________________户口迁移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7治疗情况:1.手术 2.放疗 3.化疗 4.中药 5.免疫 6.介入 7.对症治疗8.止痛治疗 9.其他治疗 10.未治疗;目前情况:1.稳定 2.好转 3.恶化 4.死亡;指导内容:1.督导随访 2.用药 3.饮食 4.康复 5.家床 6.住院 7.出诊 8.其他;附卡氏(卡劳夫斯基Karnofsky)评分表8。
附件2: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________ 乡(街道)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附件3:XX县肿瘤登记月报表填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年____月文案备注:如该病例发病死亡在同一月,则在“发病/死亡”栏填写“发病/死亡同报”。
附件4:xx县肿瘤发病登记薄填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___年____月文案附件5:文案xx县肿瘤死亡登记薄填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年____月文案文案附件6:xx县肿瘤病例随访表______镇(区)_______村居委(社区)_______组ICD-10编码___________ ICD-O-3_____________ 登记号_________病情已告知病人:1.是 2.否 3.不详门诊号__________住院号(病案号)___________ ID号__________ 号___________________患者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 年龄___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籍贯_______民族____职业(具体到工种)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住户口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居住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_________________ 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诊断(具体病灶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理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理号__________ CT/MR/ECT_______________ X线/B超_________________ 确诊时期别T___N___M___ 0-I期II期III期IV期无法判定确诊日期_____年___月____日诊断依据:1.临床2.X线、超声波、窥镜、CT 3.手术、尸检(无病理)4.生化、免疫5.细胞学、血片6.病理(继发)7.病理(原发)8.尸检(有病理)9.不祥0.死亡补发病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报告医生____________ 报告日期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首次访视容:首次出现症状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首次就诊日期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首次手术医院__________ 手术性质:1.根治 2.姑息 3.探查手术日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有无转移:1.无 2.有(转移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疗方法:1.手术2.放疗3.化疗4.中药5.免疫 6.介入7.对症治疗8.止痛治疗9.其他治疗10.未治疗再次手术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疗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疗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肿瘤家族史:1.无2.有(关系称谓________ 瘤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情况:1.稳定2.好转3.恶化4.死亡(日期_____年__月____日死亡原因____________)(死亡地点:1.医院2.家中3.外地4.其他生存期:____月)指导容:1.督导随访 2.用药 3.饮食 4.康复 5.家床 6.住院7.出诊8.其他_________卡氏评分:______ 初访医生签名:_________初访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撤消随访管理日期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撤消原因:1.误诊 2.拒访 3.寄居 4.外地 5.死亡6.户口迁移7.其他_________________户口迁移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随访记录:注:治疗情况:1.手术2.放疗3.化疗4.中药5.免疫 6.介入7.对症治疗8.止痛治疗9.其他治疗10.未治疗;目前情况:1.稳定 2.好转 3.恶化 4.死亡;指导容:1.督导随访 2.用药 3.饮食 4.康复 5.家床 6.住院7.出诊8.其他;附卡氏(卡劳夫斯基Karnofsky)评分表。
XX省肿瘤医院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制度根据《XX省肿瘤登记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要求,现就我院肿瘤登记报告工作作出如下规定。
一、牵头部门XX省肿瘤防治办公室。
二、配合部门病案资料室、病理科、细胞室、B超室、放射科、检验科、核医学科和全院所有临床科室。
三、填报病种包括按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规定的全部恶性肿瘤(ICD-10:C00-C97)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D32.0-D33.9)。
四、填报范围凡XX省户籍、并经医疗机构诊治属于所列填报病种的肿瘤病例均须填报。
1.门急诊、住院病人及尸体解剖确诊为上述规定的病种,经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手术及其他专门检查(CT/MRI、B超/彩超、内窥镜)诊断,或临床诊断(排除其他疾病)确诊的肿瘤病例,均须报告。
2.原发肿瘤漏报的复发、转移病例。
3.因肿瘤死亡的病例。
4.确诊为新肿瘤的病例报告一次即可,以后不必再报。
若经过治疗,又有复发或转移不必再报,但复发和转移病例应注明原发部位及首次诊断日期。
5.同一患者先后出现多处原发肿瘤,应分别填报。
6.已在外院确诊为肿瘤(包括已经治疗)而来我院治疗,不论原发或继发,仍须填写《报告卡》,并在诊断一项内填写清楚(如××癌手术后或放疗后,××癌术后复发或转移,须注明何时手术或何时放疗),并需填写外院首次诊断的日期及原发部位。
7.暂未确诊的可疑病例可以不报。
但确诊后应立即填报,部分病例虽未作X线或病理检查,但只要临床或其他检查能够肯定诊断,已进行癌肿治疗的也须报告。
五、填报方法及管理1.门诊各科室在发现新诊断的肿瘤病例时,首诊诊治医师应立即填写《XX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以下简称《报告卡》)和《XX省肿瘤发病登记册》(以下简称《登记册》),并于下周一前将上周《报告卡》填写完整上报病案资料室随访组,在其门诊病历首页加盖“新病例已报”或“更正诊断已报”印章;《登记册》每月2日前(国家法定假日顺延)上报病案资料室随访组。
行政区划代码:□□□□□□
县(区) 乡(街道)
编号: 制表机关:卫生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号 如同时有门诊号及住院号时,两栏都要填写。
3、尽量完整、准确填写身份证号码。
4、如发现过去已发出的报告需要更正时,请按目前诊断另行报出,并填写更正诊断报告栏。
5、“年龄”在诊断时未过生日者为虚年龄减2岁,已过生日者为虚年龄减1岁;未满1岁者为0岁。
6、填写具体职业时须注明单位性质和工种类别,不能只写工人或干部等。
7、诊断一项中如做过病理学检查者请填明病理学类型。
肿瘤病例报告卡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徐闻______________县(区)和安镇乡(街道)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肿瘤病例报告卡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徐闻___________县(区)和安镇乡(街道)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肿瘤病例报告卡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徐闻____________县(区)和安镇乡(街道)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肿瘤病例报告卡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徐闻____________县(区)和安镇乡(街道)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肿瘤病例报告卡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徐闻____________县(区)和安镇乡(街道)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附件7-1肿瘤病例报告卡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徐闻_____________县(区)和安镇乡(街道)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附件7-2肿瘤病例登记册附件7-3肿瘤病例随访卡姓名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__档案编号______________是否本市户籍人口□ 是□ 否户籍地址:______省________市_________县/区_________ 户籍地址是否有误□ 是□ 否如有,新地址:是否本市常住人口□ 是□ 否常住地址:_____省_________市________县/区__________ 常住地址是否有误□ 是□ 否如有,新地址:目前病情□稳定□好转□恶化□其他治疗情况□未治□ 拒治□治疗中□定期医学监护卡氏评分备注:随访人签名:随访日期:_____。
________省__________市___________县(区)___________乡(街道)编号: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年月日*姓名:*性别:☐0.未知的性别☐1.男性☐2.女性☐9.未说明的性别*民族*年龄学历:☐10.研究生☐20.大学本科☐30.大学专科☐40.中等职业教育☐60.普通高中☐70.初中☐80.小学☐90.其他*婚姻状况:☐10.未婚☐20.已婚(☐21.初婚☐22.再婚☐23.复婚)☐30.丧偶☐40.离婚☐90.未说明)职业(具体到工种):☐1.党的机关、国家机关、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2.专业技术☐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5.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6.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7.军人☐8.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工作单位更正诊断报告栏(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原诊断原诊断病理原诊断日期*籍贯:省市区(县)街道(乡)病情是否已告知病人:.☐1.是☐2.否☐3.不详患者现状:☐10.生存☐20.死亡(死亡时间年月日)*联系方式1:*姓名*与患者关系*联系电话联系方式2:姓名与患者关系联系电话联系方式3:姓名与患者关系联系电话*发病时户口所在地详细地址省市区(县)街道(乡)发病时详细住址:*是否为多原发肿瘤:□0.单一肿瘤□1.多原发肿瘤成对器官时填写侧位:□1.左侧□2.右侧□3.双侧□9.不详*发病日期1:年月日发病日期2:年月日发病日期3:年月日*诊断依据:□1.临床□2.X线、CT、超声波、内窥镜等□3.探查性手术/尸检(无病理)□ 4.生化、免疫、肿瘤标记物□5.细胞学、血片□6.病理(继发)□7.病理(原发)□9不详□0.仅有死亡证明书*临床医生诊断1:肿瘤大小病理诊断1:临床TNM分期1:T N M病理TNM分期1:T N M临床分期1:□0.0期□1.Ⅰ期□2.Ⅱ期□3.Ⅲ期□4.Ⅳ期□9.无法判定临床医生诊断2肿瘤大小病理诊断2临床TNM分期2:T N M病理TNM分期2:T N M临床分期2:□0.0期□1.Ⅰ期□2.Ⅱ期□3.Ⅲ期□4.Ⅳ期□9.无法判定临床医生诊断3肿瘤大小病理诊断3临床TNM分期3:T N M病理TNM分期3:T N M临床分期3:□0.0期□1.Ⅰ期□2.Ⅱ期□3.Ⅲ期□4.Ⅳ期□9.无法判定(继发肿瘤请注明原发部位)血型:□A□B□O□AB□不详□Rh(1.□阴 2.□阳 3.□不详□4.未查)直系亲属是否有人患癌:□是□否□不详ICD-O-3编码1:*解剖学C*形态学M*行为*分级ICD-O-3编码2:解剖学C形态学M行为分级ICD-O-3编码3:解剖学C形态学M行为分级发病备注(患者发病信息在上页无法体现时请注明):*报告医院*报告日期:年月日门诊号/就诊卡号住院号/病案号:*治疗情况:☐1.治疗☐0.未治疗☐9.不明*治疗项目(治疗时填写):□1.手术治疗□2.放射治疗□3.化学治疗□4.内分泌治疗□5.靶向治疗□6.免疫治疗□7.其它(请注明)□9.不明治疗项目其他:*报告医师:随访信息*随访日期:年月日*生存状态:☐10.存活☐20.死亡☐30.失访(☐31.拒访☐32.搬迁☐33.失联☐34.查无此人☐39.其他原因(请注明))其他原因失访:*首次治疗情况:□1.治疗□0.未治疗□9.不明*首次治疗医院(1.治疗时填写):首次治疗项目(1治疗时填写):□1.手术治疗□2.放射治疗□3.化学治疗□4.内分泌治疗□5.靶向治疗□6.免疫治疗□7.其它(请注明)□9.不明首次治疗项目其他:首次治疗门诊号/就诊卡号(1.治疗时填写):首次治疗病案号/病例号/住院号(1.治疗时填写):随访医生:随访备注(随访问过程中无法体现在以上字段中请注明):*最后接触时间:年月日*确认肿瘤(随访时再次确认登记为肿瘤病例的是否是肿瘤):□1.确认均为肿瘤□2.发现确认非肿瘤*死亡日期:年月日*死亡原因:根本死因编码(ICD-10):*死亡原因分类:□1.肿瘤□2.非肿瘤□9.不详*死亡地点:□1.医疗卫生机构□2.来院途中□3.家中□4.养老服务机构□9.其他场所□0.不详填表说明1.医师填表前请仔细阅读填表说明,表中能收集到的信息均应填写,带星标的为必填项(发病病例的死亡信息必填项不填,死亡病例必填项需填写完整)。
表2 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 1 ―― 2 ―表3 肿瘤登记月报表填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年____月备注:如该病例发病死亡在同一月,则在“发病/死亡”栏填写“发病/死亡同报”。
― 3 ―表4 肿瘤发病登记薄填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年____月― 4 ―表5 肿瘤死亡登记薄填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年____月第页― 5 ―附件2四川省2011年肿瘤随访登记项目主要质量控制指标为保证四川省2011年肿瘤随访登记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我省肿瘤登记数据的质量,以期达到全国肿瘤登记规范的要求,现结合我省肿瘤防治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工作情况,提出《四川省2011年肿瘤登记项目主要质量控制指标》,请各地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一、要求所有登记处工作流程制度化,登记资料质量达到全国肿瘤登记规范与项目要求。
培训覆盖率达到100%,合格率>95%。
二、项目管理符合以下要求:(一)县肿瘤登记处、责任报告机构有无管理组织:有一名业务领导抓此项工作,至少有1名专职人员。
(二)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计划、总结、督导及自查记录。
(三)登记资料管理情况:资料管理要求档案化,对各种原始资料、统计资料要求分类并按顺序有专柜管理;(四)有无定期的例会和培训记录;(五)与相关机构协调工作完成情况;(六)有配套经费,项目经费专款专用。
三、报告及编码(一)报告卡的审核率为100%,重复率低于2%;(二)编码准确率大于80%,编码逻辑错误率低于5%;(三)录入准确率大于90%。
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编号:有效期至:ICD-10编码: 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乡) 原诊断日期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乡)临床 1病理(继发)6(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X线□超声波□内窥镜□C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病理学类型(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确诊时期别 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细胞学□、血片□5死亡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根本死因。
淮阳县主要慢性病及恶性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住院号身份证号姓名性别男女民族家庭住址出生日期年月日工作单位职业电话号码发病日期年月日诊断日期年月日诊断单位死亡日期年月日死亡地点报告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报告医师诊断依据(可选多项,在□内划√)临床□生化、免疫□X线□病理□心电图□超声波□CT/MRI□内窥镜□手术□细胞(血骨髓片)□尸检(有病理)□不明□疾病诊断ICD-10编码冠心病急性心梗心脏猝死脑卒中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未定型卒中肿瘤诊断名称原发部位确诊时TNM分期T N M临床分期(0—IV期)期病理类型填卡说明1、填报病种:(1)所有恶性肿瘤(包括各种白血病);(2)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良性肿瘤)。
2、如新生儿发病或死亡,填写家长姓名。
3、职业分类:(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商业、服务业人员(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7)军人(8)婴幼儿、学龄前儿童(9)离退休人员(10)学生(11)无业或待业(12)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4、死亡地点:(1)医院病房(2)急诊室(3)家中(4)赴医院途中(5)外地(6)家庭病房(7)敬老院、护理院(8)其他(9)不详5、“ICD-10”编码为必须填写项目,TNM分期及临床分期可以在有条件时填写。
编码可由各登记处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决定由报告者填写或数据录入人员统一填写。
6、T代表原发肿瘤的范围。
①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②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③Tis—原位癌;④T1、T2、T3、T4 —原发肿瘤的体积及/或范围递增,数字越大,肿瘤累及的范围或程度越大。
N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存在与否及范围。
①Nx —区域淋巴结(转移)不明;②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③N1、N2、N3 —区域淋巴结侵犯递增。
M代表远处转移的存在与否。
①Mx —远处转移存在与否不能确定;②M0 —远处转移不存在;③M1 —远处转移存在。
表1:安徽省恶性肿瘤病例报告卡
填卡说明
1.填报病种:⑴所有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⑵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包括
良性,其他部位良性肿瘤不必填报)。
2.“诊断日期”是指第一次被医生诊断为目前所患肿瘤的日期。
若病人就诊时已在其它医院确诊,诊断日期仍应填写在其它医院首次确诊的日期。
3.如发现过去已发出的报告需要更正时(如部位或诊断错误,或原报告为恶性肿瘤而实际并非恶性肿瘤等),请按目前诊断另行报出,并填写更正诊断报告栏。
4.“实足年龄”即诊断时的年龄,肿瘤诊断日期减去出生日期得到实足年龄,未满一岁者为0岁。
5.填写具体职业时需注明具体工种类别,不能只填写工人或干部等。
6.填写地址时请填明区、街道或乡镇、村等详细地址。
7.病理学类型:详细标明癌细胞的形态学名称及分化程度,如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8.诊断依据:填写最高诊断级别。
9.编号及ICD编码由疾控人员填写。
1
表2:
表3:
2
单位负责人填报人填报日期:年月日
3
表4:
安徽省疾控中心恶性肿瘤年报表(合计、男、女)
单位负责人填表者填报日期年月日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