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色望诊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5
望口辨唇预诊藏象口唇诊,口唇区可诊断脾胃与性格心理。
从口唇的形态,色泽,斑痣,笑态,相诊等全方位定位定向分析,预诊脾胃(消化系统)以及性格心理的关系。
正常口唇的色泽是微红而明润的,唇上无色素沉着斑点。
说明胃气充足,气血调匀。
消化吸收好,营养佳,精力充沛,适应能力强。
但是男女唇色还是有差别的,女性唇色多润红,男性唇色天生偏稳重,属沉红色,随着年龄增长而深沉。
口态过小(口唇小于鼻子的宽度):脾胃虚弱体质,说话小心翼翼,不善言辞;过大:脾胃功能亢进,讲话爱吹牛,善夸大其词。
厚(同小指侧面厚度为正常):易产生脾湿痰结,做事厚道朴实,不善言辞,重情重义;薄:脾虚血虚体质,福薄命薄,多劳碌、少健康、多是非,喜欢说话,善甜言蜜语,很薄情寡义。
上薄下厚:平时不说话,遇到合适的人则滔滔不绝。
适合当老师,唐僧就是这样的人。
容易脾湿症。
上厚下薄:平时不善言词,喜欢用行动证明自己,属于行动派。
口形平嘴(鱼嘴):语言平稳,性格沉稳,说话做事厚道;噘嘴(鸟嘴):嘴巴刁钻,得理不让人,喜冷嘲热讽,属于脾虚症,易气郁。
花瓣口(漂亮):会说甜言蜜语,情商高,善交际,非常喜欢谈恋爱。
容易阴虚火旺(女性),唇像抹了口红一样;裂口:皱纹多且深,易脾阴不足,脾燥易便秘;船唇:脾功能时而亢进时而低迷,做事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缺乏自信。
加上酒窝,则极具挑逗性、诱惑性;新月唇(月牙唇,嘴角向下):冷静车沉默,不说则已,一说就让人心生寒气,很理智。
易脾虚,脾阳不振;波浪唇:易强词夺理,甚至胡扯八道。
脾胃不合,肝脾不调。
笑态大口(洞口):一笑就能看见舌根舌咽,有口无心,易泄密,口无遮拦,招惹是非。
易脾虚,受情绪影响大;浅口:即使大笑也笑不露齿,深不可测老谋深算,易脾郁症。
欢笑:自由放松的,微小的;微笑:嘴唇微微一动,牙齿似露非露,心气平和,慈祥的笑,多见修行高手;冷笑:性格怪戾,内心真正的拒绝和逆反。
经常冷笑的人,内心寂寞,性格古怪;阴笑:没声音,内心龌龊,脾湿痰浊;奸笑:阳笑:受人欢迎,喜庆;哭笑:内心郁闷,脾郁气结,脾气不舒郁而不解,有不得已的苦衷;苦笑:没有眼泪口色发白:贫血,气血不足;发红:唇若涂丹,多见血热,发高烧;发黄:黄疸,脾虚肝郁,湿热疫毒;发青:心脏病,心肌梗塞,冠心病。
望唇色辨疾病嘴唇的血管比较接近粘模表面,所含毛细血管丰富,正常人嘴唇红润,干湿适度,且润滑有光。
嘴唇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张窗户,它会把身体情况第一时间表现出来。
唇色异常,常表示体内有病。
一嘴唇淡白色:气血不足双唇谈白,多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常见于贫血症和失血症。
若上唇苍白泛青,多为大肠虚寒,泄泻,胀气,腹绞痛,畏寒,冷热交加等症状间而出现;若下唇苍白,为胃虚寒,会出现上吐下泻,胃部发冷,胃阵痛等现象。
防治方法1 加强高营养的物质摄入,如鱼肉,鸡肉,牛肉,羊肉,鸡蛋等。
2 带红色内皮的花生,红枣。
3 不要过度熬夜。
二嘴唇深红色:火气太旺身体状态火比较大,而且颜色越向着深红发展,代表着体内的火就越大。
常见牙疼,头疼,头晕,便秘,尿黄等。
防治方法1 禁食辛辣食物,糖类,鸡肉,羊肉。
2 尽量不要服用含有人参,红枣等补品。
3 玄参30克,生地30克,麦冬30克,肉桂2克,水煎服。
(古代名方增液汤)。
三嘴唇紫色:血瘀气滞常见不适:胸闷,愛叹气,胸部偶有制痛等。
防治方法1 每天30分钟慢跑或快走会彻底改变唇色。
2 建议每天饮用1一2汤匙的山西老陈醋。
老陈醋具有柔和的活血化瘀作用和改善心情的作用。
3 戒掉香烟。
四唇色发黑:体内湿气重体内有明显的湿气存在,肾和脾胃亏虚。
食欲下降,消化较差,下肢沉重感,小便频多。
防治方法1 避免甜食,油炸,油腻,比较粘的食品,生冷食品。
2 饭后一定不要急于卧倒或睡眠。
这会直接导致内因食物的运输迟缓而产生湿气。
3 每天晚上热水泡脚,这会把热能直接从“根”补充到相关的脏器。
中医看唇色诊病
人及其他许多脊椎动物围绕嘴的两片肉质褶之一,在人是发某些音时所不可少的发音器官.嘴唇包含上唇、下唇.中医可以通过望嘴唇来诊断疾病.
中医望嘴唇诊健康
唇色深红:常见于发热。
唇色发白,常见于贫血和失血症。
唇色淡红:多属血虚或气血两虚,要补充营养了。
下唇苍白:为胃虚寒,会出现上吐下泻、胃部发冷、胃阵痛等现象。
上唇苍白泛青:会有大肠虚寒、泄泻、胀气、腹绞痛、畏寒、冷热交加等症状出现。
唇色泛青:血液不流畅,易患急性病,特别是血管性病变,如血管栓塞、中风等急暴之症。
唇色发黑:唇色黯黑,多为消化系统有病,如便秘、腹泻、下腹胀痛、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若唇上出现黑色斑块,口唇边有色素沉着,常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双侧或单侧口角开裂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那就是上下唇交界的两边口角处往往莫名的开裂了,如果在那几天里,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听郭德纲的相声、看赵本山的小品的,如果哪位同事拿着手机念一条搞笑短信,恐怕都会引得你的嘴角刚刚愈合住的伤口再次开裂,撕心裂肺的疼痛.
你看它长的那个缺德位置,无论是说话还是吃喝,只要张开嘴,就。
精品资料中医辩证--望诊---唇色........................................中医辩证--望诊---唇色中医认为,“口唇以开合为用,为心之外户;声音从口出,饮食从口入,为脏腑之要冲。
”以经脉而言,手阳明大肠经、足厥阴肝经、冲脉、任脉等人体重要的经脉都与嘴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这些经脉和脏器的疾病都能够通过嘴唇反映出来。
(一)胭脂红色的唇相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胭脂之红,其色鲜艳甚至于常人,此色多因脏腑久受湿热,蕴郁不解,化生蛔虫。
辨证:凡见此唇色,验其大便,必有蛔卵。
如兼紫色,略欠鲜明者,乃寒热交杂之蛔症。
临证稍加留意,则一目了然。
治则:如系湿热化生之蛔虫,师乌梅丸法,按症化裁治之。
(二)下唇深红形态和病因病机:下唇深红,但红而晦黯无华,多属脾虚运化不强,症现食少神倦四肢困乏等象。
辨证:色虽深红而不明匀,唇上神气不充,晦而不润。
治则:温补脾肾,增强运化,六君子汤加益智仁,砂仁,淫羊藿。
(三)唇色红如血染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红如血染,两唇闭口合缝处,隐现烟熏之色,此三焦热炽之象。
如唇外侧红如血染,内侧反现淡白无华,此为脾寒胃冷之故。
辨证:唇侧现烟熏色,热邪入营,证多见喉疼齿痛,心烦,便秘,溲赤,此三焦之热闭郁不得疏解之故。
唇外侧虽红如血染,而内侧唇肌反淡白,乃脾土虚寒,故外唇反红如血染。
证见清唾满口,兼有腹满胃胀,四肢疲乏,便溏等象,且环唇白肉多现青黄之色。
治则:治三焦郁热,用辛苦寒凉,佐以清营解毒。
治脾寒,温中扶阳药中少加一味苦寒,以从治之,其效佳。
(四)干红色唇相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干红,出现此种现象,多因血热之故。
辨证:唇皮干红不润,唇深红无泽,白肉处隐现紫赤,此为液燥血热的表现。
其症有热气上冲,眩晕,烦躁,或兼失血征象。
治则:甘寒凉血清降。
(五)上下唇异色形态和病因病机:上唇深红,下唇淡白。
上唇属胃,上唇白肉和人中属肾,上唇左右两角属胃和大肠。
因胃中伏热不解,故上唇深红。
望诊常用知识点总结一、望色1. 面色:根据面色来判断病人的气血状况,如面色苍白、面赤、面黄等,进而分析病人体内气血的盛衰。
2. 眼白色:正常为洁白,若出现有黄色、赤色或灰白色,常与肝火或肝郁有关。
3. 唇色:正常为红润,若出现苍白、紫绀等情况,可能与气血不足相关。
二、望神志1. 眼神:通过观察病人的眼部表情和眼神,可以了解其精神状态和疾病情况。
2. 病态:如眼目幽沉无神,眼部出现水肿等病态表现,可能与湿热或气血不畅相关。
三、望舌1. 舌质:通过观察舌体的形态和颜色,可以反映出病人的基本状况,如舌体苍白、红绛、紫暗等,不同舌质可能与不同的疾病有关。
2. 舌苔:观察舌面的舌苔情况,可以了解病人的病情,如舌苔黄腻、白腻、苔色薄等,每种情况都可能反映出不同的病理变化。
四、望色色、望动态1. 望色色:观察身体局部的皮肤颜色、血管情况等,可以了解病人的气血状况,如皮肤苍白、发绀、静脉充盈度等。
2. 望动态:观察病人的步态、姿势、手足的舞动等动态表现,可以了解病人的气血状况和身体的协调性。
五、望声1. 气音:通过病人的呼吸音和呼吸声,可以了解其呼吸系统的状况,如呼吸急促、气息粗、气息微弱等反映出不同的病理情况。
2. 胸鸣:观察病人的胸部是否有鸣声、咳嗽声等,可以了解其肺部状况。
以上是望诊常用的知识点总结,望诊是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方法,通过对病人的面色、舌象、眼底、肢端等进行观察,可以了解病人的病情和体质状况,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以此为依据,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人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对于广大患者来说,也能够通过望诊的方法了解自身的体质状况,及时进行调理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因此,掌握望诊的常用知识点,对于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面部望诊壹、现代面部望诊即根据中医学基本理论,经络循行规律,结合生物全息理论,发展形成的诊查疾病的方法。
贰、各内脏器官在面部的反射位置1、额头与发髻交界处为心理压力区2、眉毛二之一处中间向印堂画直线以此为半径画圆为肺区3、眉毛二分之一向太阳穴画直线以此为直径画圆为肝区4、两眉中间叫脑区5、两眼中间是心区6、左右两边内眼角至鼻根部是胸乳区(两侧)7、整个鼻子的二分之一处中间为肝区8、左右两翼为胆区9、鼻头是脾区10、左右两翼是胃区11、人中是膀胱区12、整个嘴巴及周围是生殖区13、下巴是肾和全身有酸痛的地方,也叫疲劳酸痛区14、整个下巴到耳朵包括耳朵为肾区15、颧骨下侧到外眼角为大肠区16、颧骨下侧到内眼角为小肠区叁、临床分析一、总论1、面色:面色发青为主寒痛;面色红润为气血充营;面色红赤为身体火旺。
面色潮红为阴虚火旺;面色黧黑、黄暗为肝肾问题;面色苍白为主虚寒、血虚面色黄泽发亮为湿热2、面部常见问题:脸上长痣、痦子:表示该部位脏器先天功能不足脸上长斑,皱纹:表示该部位长期慢性耗损形成的慢性疾病(3~5年形成)脸上长青春痘:表示该部位脏器现阶段正存在炎症病变(短期形成)全脸青春痘、斑:是内分泌失调或肝脏免疫功能下降黄褐斑:肝气郁结、脾虚湿困、肾精不足痤疮:肺胃热盛、血虚生风二、分论:1、额头:额头中部:明显晦暗为阳气虚,大脑缺氧青筋凸现为长期疲劳,头颈部血液循环不畅多皱纹为大脑气血不足痤疮为热盛,压力大,肝脏解毒功能减弱额头两侧及太阳穴:晦暗或黄褐斑为肝胆功能失调、肝郁气滞、失眠多梦多皱纹为肝胆气血不足,功能减弱痤疮为肝胆有热,口苦青筋凸现为肝胆气血瘀滞,头晕头痛青筋扭曲时提示脑动脉硬化先兆2、眼部:眉之间:青暗为肺气虚多皱纹为肺气血两虚痤疮为肺热、慢性咽炎眼之间:苍白为心气虚,精神过度疲劳多皱纹为心气血两虚红暗或青暗为心气血淤滞眼周围:色暗发黑,有青筋为肾虚,月经不调,妇科,疲劳,消化功能降低眼角鱼尾纹为胆经气血不足的表现外眼角下的皱纹为上肢肌肉无力或肩周炎松弛的眼袋见于脾胃虚弱饱满的眼袋为血脂代谢异常,警惕高血脂3、两颧:两颧中央:潮红为心肺阴虚火旺多皱纹为脾胃气虚红暗或有痤疮、红血丝为小肠积热、心经气血不畅,心情不佳黄褐斑为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血液淤滞两颧外侧:晦暗、黄褐斑、老年斑为肾气虚,免疫功能降低痤疮肠道毒素过多,喜甜食,饮食不节制4、鼻子:鼻梁中间:晦暗黄褐斑见于肝气郁结出现许多十字形式纵向皱纹为肝肾不足,腰酸或脊柱疾病整个鼻部:色红或酒渣鼻为脾胃有湿热,饮酒过量鼻梁青筋胃疼、消化不良色暗,失去光泽为整个生命活力下降鼻头:青暗为脾气虚,腹中寒疼,手足不温5、唇色:唇色红为发热,呼吸道炎症口唇青紫为心血淤滞,机体缺氧口唇苍白为营养不良,血虚,手足发凉口唇发黑:消化系统疾病,肾功能减弱口角有小皱纹为胃气虚,胃病(早期提示)口周痤疮为胃肠热盛,饮食不节,生殖系疾病6、人中:深长宽,色泽明润为气血充足,生殖能力好浅而窄短,色泽枯滞,沟道发暗为阳气不足隆起者男性前列腺肥大,女性为妊娠或子宫疾病7、下颌:晦暗无光为宫寒、内分泌失调、腰酸疼,月经不调横向皱纹为肾虚腰疼,痔疮红暗或痤疮为下焦湿热,内分泌失调,警惕卵巢疾病青筋为白带量多,腰膝酸软、下肢风湿晦暗黄褐斑为下肢血液循环不畅,酸痛,寒凉,消化功能差多皱纹,松弛下垂为下肢无力。
从嘴唇看健康!这6种唇色可能代表不同疾病,赶紧对照自查!嘴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除了给我们带来美貌和魅力外,它还能够反映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
我们常常忽视嘴唇的变化,但实际上,它们的颜色和状况可以提供关于我们健康状态的提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6种唇色,可能代表不同的疾病,让你及早发现身体问题,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1.淡白色唇色健康的嘴唇应该是粉红色的。
如果你的嘴唇颜色偏向淡白色,那么可能是缺乏营养或虚弱的体质所致。
贫血、缺铁和维生素B12缺乏症也会导致嘴唇颜色变淡。
此外,长期吸烟、酗酒、留宿夜晚、坏脾气,心理压力大,精神不济同样会导致唇色变淡。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唇色变淡,应该加强营养摄入。
食用含铁质和维生素B12的食物,比如红肉、鸡肉、蛋黄、海鲜等等。
合理的日常习惯,也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和美丽。
2.深蓝色或紫色唇色深蓝色或紫色的唇色可能代表缺氧,也就是身体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以维持正常的身体功能。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肺疾病、血液循环障碍、贫血或呼吸道问题引起的。
此外,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唇色变成了深蓝色或紫色,应该立即就医。
医生会进行身体检查以确定问题所在。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氧气疗法、药物治疗和手术等,取决于病因和程度。
3.棕色或黑色唇色棕色或黑色的唇色可能代表慢性口唇褐色素沉着症或腺病毒感染。
口唇褐色素沉着症与遗传和日晒有关。
腺病毒感染则是一种病毒性感染,会导致口唇和皮肤出现痛痒和刺痛等症状。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唇色变成了棕色或黑色,最好去看医生。
治疗方案取决于病因、症状和程度。
褐色素沉着症需要加强防晒,尽量减少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
腺病毒感染需要使用药物缓解症状或是进行手术治疗。
4.发亮唇色嘴唇变得过于发亮可能是由于过量摄入维生素A所导致的。
如果你长期过量摄入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或补充剂,会导致唇色变得非常发亮,甚至出现脱皮或疼痛等。
此外,还有可能是其他病因导致的,如过敏反应或药物副作用等。
中医四诊
中医四诊是中医学中最为基础的且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它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旨在通过记述患者外在表现,即望诊,倾听患者的声音和气味,即闻诊,以及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及舌象,即问诊,还有通过对脉象的观察,即触诊,以全面判断患者的病情。
四诊法可全面系统地反映患者的情况,它不仅使医生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了解患者身体和病情,而且可以通过多种信息相互比较,全面掌握患者身体的变化和对应治疗方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肌肤、粘膜、舌象、神情、动态等方面来判断病情,望诊分为面部、舌象以及全身望诊,其中面部望诊包括面色、神色、目色、唇色、鼻色、齿色、口唇干湿以及形体等;舌象望诊是通过观察舌头的形状、颜色、舌苔情况、还有舌下脉络、颈部痣等来判断患者的情况;全身望诊包括三部分,即外观、姿势、和行走姿势等。
总之,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表象的信息,来了解患者身体变化。
闻诊是中医较为特殊的诊断方法之一,是通过听患者的声音、气味、体味等方面来判断病情,闻诊常用于诊断鼻喉、胸腹及皮肤疾病等,闻诊分两种,即闻气和闻声,其中闻气是指
通过嗅闻患者呼吸时所散发出来的气息来判断患者的情况;闻声是指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如夜间咳嗽、呼吸声等来判断病情的变化。
闻诊是比较难的一个诊断方法,它需要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情及病史,来判断病情的发展及疾病的程度,问诊包括病史回溯、症状询问、舌象及脉诊等,。
《唇色望诊.txt》全文在线阅读及txt下载请使用IE7或IE8预览本页,个别文件很大超过5M,请等几分钟后再下载!谢谢!唇色望诊.txt唇诊秘诀作者:静庵一、唇质的诊断 1(一)唇屑 1(二)唇茧 2(三)唇缩 2(四)唇疮 3(五)唇疔 3(六)唇裂 3(七)唇颤动 4二、唇色的诊断 4(一)胭脂红色的唇相 4(二)下唇深红 4(三)唇色红如血染 4(四)干红色唇相 4(五)上下唇异色 5(六)灰黑色唇相 5(七)微黑唇色兼紫红 5(八)乌黑唇色皮厚 5(九)唇色紫黑如猪肝 5(十)蓝色唇相 6(十一)淡白色唇相 6(十二)十黄色唇相 6静庵按:吾少年时患唇病,唇色红如血染,上下唇均肿溃流血,疼痛难忍。
经中西医治疗年余不愈,神形日感衰困。
自煎服“独参汤”后,不但精神好转,唇病亦因之而愈。
《内经——五脏生成篇》:脾之合肉也,其荣在唇。
《六节脏象论》: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舌在口腔之内,唇显露在外,一内一外,相为表里。
五脏六腑之气通于舌,然亦达于脾,脏腑不和,在舌上必呈现不同的苔,在唇上亦显露不同的色。
故观唇之荣枯,可知脾胃的强弱,审视唇色的燥润,可晓气血的盛衰。
一、唇质的诊断唇诊是望诊的一部分,其内容主要表现在唇质和唇色两方面。
唇质:常人唇质,柔细均匀。
如唇上出现唇屑,或唇茧,唇缩,唇疮,唇裂,唇颤动,唇歪斜等,均属唇质疾患。
(一)唇屑唇上生长皮屑,如鱼甲翻起,唇皮有绷痒不适的感觉,撕揭则疼痛出血,老屑脱落,新屑复生,绵绵难愈。
此因风燥之邪,干扰上焦,导致血不濡燥,液不养血之故。
辨证:此疾如用滋阴润燥之剂,往往无效;应知病的主因是“风”,因“风”以致燥,“风”是主邪,“燥”是客邪。
此疾首治风,风息而燥平。
治则:以辛散疏解风邪,佐甘寒平其燥。
药如:薄荷、荆芥、蝉衣、牛蒡、蔓荆、僵蚕、桑叶等。
“轻可去实”之味甚效。
验案:曾见陆仲鹤老师治一15岁男孩,上下唇皮鳞起,奇痒,撕皮则血出,痛难忍,已治数年无效。
陆老断为“风燥”,用僵蚕10、蝉衣10、牛蒡15、荆芥10、白芷10、防风12散其上郁之风。
桑叶10、菊花10、竹叶10、枇杷叶20、旱莲草25、瓜霜12、柿霜12。
平其燥,三剂而愈。
病孩过去服滋阴之药过多,致风邪不得发越,转而更加燥化,陆老识此,以轻扬宣透,佐甘寒之剂而愈。
唇质柔匀,不再生屑。
(二)唇茧《类证治裁》谓:唇口紧小不能开合,名唇茧。
唇茧者,上下唇绷急,唇口开合困难,饮食言笑受限,极感痛苦。
此因心脾积热不解,液聚化为痰火所致。
辨证:唇色乌紫兼黄,口苦痰多不利咽喉不适。
唇色乌紫,热积之象,兼黄色,乃积热在脾。
热郁则口苦,郁则痰亦不利,津液不能上濡,咽喉自感不适,上唇尖属心,下唇属脾,痰火循经上犯,发生唇茧。
治则:用软坚化痰之味,兼降心脾郁热。
药如:竺黄,蒌仁,覆花,莲子心,胡黄连等。
验案:男,患唇茧,治五月未愈。
其人黑瘦,唇口紧小,开合困难,唇色乌紫黄,咽不适,痰不利。
此痰为患。
方用海藻10、昆布10、竺黄10、蒌仁10、锻牙皂10、覆花10、莲子心15胡黄连10、降香10、,六剂而愈。
(三)唇缩形态和病因病机:上下唇各收缩露齿,唇皮骤然缩短,或两唇日渐短缩,唇肌显枯萎之象。
卒然收缩者,其病多实。
日渐收缩唇肌枯萎者,其症多虚。
唇缩之疾,实者多因中风闭症,或中暑,或痰闭。
虚证,或因寒中三阴,或因痉厥,或因癫痫,或脾肾元气日衰,或暴脱,皆能导致唇缩。
辨证:按上唇属肾,下唇属脾,人到老年肾气衰,上唇向内收缩,按生理规律,不算是病。
如年未老而因病唇缩者,除实症而外,病势均重。
实症唇缩,唇肌略显滞黄色,虚症唇缩,唇肌必显枯萎之象。
但又当细查唇质,如唇质荣和,病虽重亦无妨,因脏气尚未败坏。
如唇质枯晦,一则病邪深入难解,一则脏气亏竭,病势必将逆转,故非佳兆。
治则:暑闭唇缩,以苦寒清邪,兼芳香驱秽,寒中三阴之急候,急当温里,如脾肾元衰,又当摄补,中下并治。
痉厥唇缩,法当泻中寓补,癫痫唇缩,又应于育阴镇逆之中,开豁经隧。
验案:吴X,男,41岁。
患者诊时,将入室而昏倒,急按脉,闭而不显,唇肌向上收复缩,体温39。
8度,无汗,自言头痛,欲吐不出,心情躁扰,略现神昏。
经诊断为“暑闭”(时7月),急服紫雪一瓶,少时再诊,脉已洪大满指。
用石膏20、薄荷10、蒲公英30、漏庐20、佛手8、杭菊10,用辛寒之药清热解毒。
紫雪午晚各服一瓶,同时调药服。
服后神清,躁烦定,唇肌亦恢复正常,但唇色转现淡白,脉突变棉软,热虽退而额上汗不止。
此因暑伤元气。
改用明参30、黄芪25、白术12、桂枝10、白芍10、扁豆25、甘草3、淮山药25,服二剂,汗止,脉已有力,以“参苓白术散”方,调理而愈。
(四)唇疮形态和病因病机:疮生上唇,唇质皱厚色紫,多属心肺火郁。
疮生下唇,唇质粗糙色乌,多系脾经蕴热。
如疮生唇之四角,多是膏梁厚味沃积之邪火,蕴积肠胃。
辨证:唇疮,火热之症为多,然有用清火败毒不效者,因单纯清火,测验有除湿故无效,唇疮多兼夹湿邪。
疮中多包含黄水,湿邪粘着,虽清火热,然火热为湿所郁,故不得解。
如苦寒过甚,转伤胃气,而湿与火反两不得解。
疮势流连转甚,经久难愈,耗伤气血。
治则:宣散上焦郁火,渗利脾经湿邪,忌用滋柔之药。
病案:已故中医黄绪香,治一50岁男性,患者满唇生疮,经久不愈。
唇色深红兼黄,黄老用大青叶,枝子,以清热败毒,重用防风以升散粘恋之湿邪,甘草居中而和,佐以通草滑石利湿。
从上至下开邪之出路。
每服水药一杯,咀嚼红参少许,兼食大枣一枚,以固胃气,服药三付,病愈。
(五)唇疔形态与病因病机:唇上生疔,疔头白亮大如粟,唇肌四周白肉烧灼红肿,剧痛,如弄破疔头,走黄散毒,有生命危险!此因毒火内聚,垒积日久而发,病势险恶。
辨证:凡看唇疔,唇外白肉红肿为顺,如现乌黄之色为逆,口中唾液粘涎者为轻,唾液清而无沾涎者重。
治则:用辛寒败毒之剂,兼佐苦降。
病势甚者,急用:“醒消丸”(古方)清酒和水炖化,服一丸,服后卧床静躺,醒后巨痛即消。
此丸能护心祛毒,一切疔毒,服之皆可见奇效。
唇疔切忌用发散之药,谨防散毒。
(六)唇裂形态与病因病机:唇肌裂口,裂缝处于痛出血,唇内侧出现黄色,唇质干燥。
此疾如治不得当,流连不愈,甚有唇裂出血至二~三十年不愈,成为痼疾者。
《类证治裁》谓此疾为“心脾之热”,但亦有心脾之虚而唇裂者,又当细辨。
辨证:唇裂虽属热病为多,然投苦寒而无效,且久服寒凉,转至寒中,唇裂更甚。
心脾伏郁之热,无由得出,须用发越之剂引伸之,唇即因之而愈。
林老主用“泻黄饮子”(云苓、防风、白芷、法夏、升麻、枳壳、石斛、甘草),余在临床上多作其法加减,效好。
又有寒邪郁于上焦,血郁化燥唇裂出血者,唇皮光亮,质粗厚,病见咳逆痰多声嘶,用“麻黄汤”主之。
又有阴虚唇裂口者,白日不疼,入夜裂口处烧灼痛,此阴虚血中伏火之故。
还有唇裂干痛于白日,夜则安静者,此脾阳不足,风冷之气所致。
治则:1.心脾郁热,“泻黄饮子”减石斛,加葛根清热升散。
2.寒邪入肺络,“麻黄汤”温散之。
3.阴虚血热,“玉女煎”滋阴降火。
(七)唇颤动形态与病因病机:唇肌颤动,老人久病多有此象,此因脾肾虚,内风暗动之兆。
老人中阳虚,误服阴腻之药,致阳气愈伤,内风亦循脾经鼓动而唇颤;青壮年唇颤,多属邪火风痰犯络所致。
辨证:老年脾肾阳衰唇颤动,其唇色必淡胖无华;青壮年因痰火唇颤动,唇质多于涩紫红。
治则:老年虚弱唇颤,温补脾肾,“六君子汤”加桂,附,芪,益智,羊藿。
青壮年痰火唇颤动,“导痰汤”加降香,苏子,山枝仁。
二、唇色的诊断(一)胭脂红色的唇相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胭脂之红,其色鲜艳甚至于常人,此色多因脏腑久受湿热,蕴郁不解,化生蛔虫。
辨证:凡见此唇色,验其大便,必有蛔卵。
如兼紫色,略欠鲜明者,乃寒热交杂之蛔症。
临证稍加留意,则一目了然。
治则:如系湿热化生之蛔虫,师乌梅丸法,按症化裁治之。
(二)下唇深红形态和病因病机:下唇深红,但红而晦黯无华,多属脾虚运化不强,症现食少神倦四肢困乏等象。
辨证:色虽深红而不明匀,唇上神气不充,晦而不润。
治则:温补脾肾,增强运化,六君子汤加益智仁,砂仁,淫羊藿。
(三)唇色红如血染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红如血染,两唇闭口合缝处,隐现烟熏之色,此三焦热炽之象。
如唇外侧红如血染,内侧反现淡白无华,此为脾寒胃冷之故。
辨证:唇侧现烟熏色,热邪入营,证多见喉疼齿痛,心烦,便秘,溲赤,此三焦之热闭郁不得疏解之故。
唇外侧虽红如血染,而内侧唇肌反淡白,乃脾土虚寒,故外唇反红如血染。
证见清唾满口,兼有腹满胃胀,四肢疲乏,便溏等象,且环唇白肉多现青黄之色。
治则:治三焦郁热,用辛苦寒凉,佐以清营解毒。
治脾寒,温中扶阳药中少加一味苦寒,以从治之,其效佳。
(四)干红色唇相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干红,出现此种现象,多因血热之故。
辨证:唇皮干红不润,唇深红无泽,白肉处隐现紫赤,此为液燥血热的表现。
其症有热气上冲,眩晕,烦躁,或兼失血征象。
治则:甘寒凉血清降。
(五)上下唇异色形态和病因病机:上唇深红,下唇淡白。
上唇属胃,上唇白肉和人中属肾,上唇左右两角属胃和大肠。
因胃中伏热不解,故上唇深红。
下唇属脾,下唇白肉凹处属脾和肝胆。
下唇两角,属膀胱和小肠,下唇淡白,系脾寒血不充于下唇之象。
辨证:上唇戏而鲜明,下唇淡白微青,症多现能食易泻,面赤四肢倦等,此为胃热脾寒之像。
下唇深红,上唇淡白,乃胃冷脾热之象,症见欲呕,不思食,头昏闷,胸痞。
治则:治胃热脾寒,当温脾清胃。
治脾热胃冷,当凉脾暖胃。
(六)灰黑色唇相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略灰黑,唇质微胖。
此种唇相多属于痰饮为患。
辨证:唇皮略现光亮,症见眩晕咳逆,大便结,小便黄。
有时略感恶心,此为中阳不足,痰饮内停之象。
治则:当用辛甘温化阳气,兼涤饮除痰。
王老治案:老人,年70,眩晕发喘,不食,便秘溲热。
医用二陈汤用清利之剂,转剧。
王老见唇色略灰黑,且唇胖,脉长,按之劲而鼓指,舌苔干黄,中有灰黑苔。
为寒水浊痰,留聚中宫,中下之阳不能鼓运所致。
用大剂苓桂术甘汤加老姜,附子,半夏,四剂而愈。
(七)微黑唇色兼紫红形态和病因病机:唇色微黑中兼见紫红。
此种唇色,多内实之邪淤积大腑。
辨证:其色鲜明,症多见于心烦口干思饮。
腹坚,夜不能眠等象。
治则:攻其淤积,通其雍滞,使其邪从大便出,自愈。
治案:张X,症如前。
余用桃仁承气汤加败酱草,黄连,连服三剂无效。
其丈人何X,为山乡医,加大我方中大黄,再加韭子12。
服后泻大便多,愈。
(八)乌黑唇色皮厚形态和病因病机:此淤热壅于上焦,肺气失其清肃,心阳失其宣化所致。
辨证:此症多见于老人,多表现心悸气喘,下肢肿胀,行动困难。
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壅,诸气均壅,当急平其壅。
治则:宜清邪行水,通淤清肺,使肺气通畅,不致壅堵。
治案:田X,证如上。
治以自拟红败汤:败酱草30,红藤30,通草10,茜草15,紫草12,苡仁30,冬瓜仁30,桃仁12,白茅根30,豆卷30,十剂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