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程规画书Roadmap
- 格式:ppt
- 大小:665.50 KB
- 文档页数:57
全年工作计划roadmap
1. 了解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优先事项,在全年工作计划中明确这些目标和事项。
2. 设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关键结果,确保这些目标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3.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每个月的工作重点和计划。
4. 确定各个工作阶段的时间表和里程碑,以确保工作按计划进行。
5. 定义每个月的工作重点和关键任务,为实现工作目标和关键结果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6. 分配任务和责任,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和目标。
7. 定期进行工作进展评估和反馈,以确保进度和质量符合预期。
8. 在整个工作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及时调整计划,以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的变化。
9. 定期和相关部门和团队进行沟通和协调,保持工作的协同性和一致性。
10. 定期进行全年工作计划的总结和复盘,分析工作成果和经
验教训,为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做好准备。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您制定全年工作计划的路线图,并确保顺利实施。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灵活应对。
新产品设计开发管理程序(QC080000-2017)1.0目的:1.1 对产品设计的条件、方法进行控制,同时确保技术经验得以累积,进行有效提升新产品开发质量,缩短开发过程,降低开发成本,以及使新产品成功地导入市场。
1.2 使管理阶层有效掌控产品开发设计状况。
1.3 使参与设计的不同部门,在组织和技术上,将必要的信息形成文件,予以传递并定期评审。
2.0范围:本公司所有新开发之产品均适用。
3.0定义3.1. 新产品开发:指自行设计或依客户图面/样品实物首次转换成诣扬工程图的产品。
4.0权责4.1转轴&滑轨4.1.1.开发项目申请和主导4.1.2.开发技术可行性分析4.1.3.对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图面绘制、原型样品制作及进度控制。
4.1.4.产品及其组装配件之验证主导各个阶段的评审;过程设计的参与设计输出过程中,文件和图纸的制作与转移,作业指导书、PFMEA 等文件的制作与发行。
4.2业务部4.2.1.产品数据的收集4.2.2.竞争对手产品和信息之收集4.2.3.客户/市场产品规格及市场销售价格之收集4.3资材部:设计开发过程中所需原材料的采购4.4 品保部:负责样品的检验和试验、CP等文件的制作与发行4.5 其它部门:产品,样品的制作配合。
5.0内容5.1新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图(附件一)5.2产品策划阶段:5.2.1.RoadMAP:工程部最高主管依据公司的发展目标、策略以及参考业务提供的市场调查相关资料,研拟适合公司未来发展之新产品开发设计方针(根据公司的产品方向以及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适时的更新)。
5.2.2.新产品开发主题的拟定:a. 工程部最高主管根据 RoadMAP、市场调查数据等决定新产品开发主题b. 业务、工程人员根据一个偶然的灵感、客户的建议和需求以及响应市场的发展趋势提出开发主题5.2.3.开发项目申请:5.2.3.1不论这个设计思想来自哪里,申请人员均应该填写“开发申请单”,提供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并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可行性评估,经过相关部门的评审、会签和副总经理以上的批准,经批准后正式立项和成立质量规划小组进行开发;如果没有被批准,则应该在备注栏注明原因,并退回申请部门予以保存,作为今后可能重新开发的参考数据。
我每天的行程规划英语作文Waking up to the soft rays of the morning sun, my daily journey begins with a purposeful stride. As I step out of my cozy bed, the first thing I do is to glance at my meticulously planned itinerary for the day. It's not just a simple list of tasks, but a roadmap to achieving my goals and staying productive.My morning routine starts with a refreshing run. The fresh air and the quiet streets provide the perfect setting for a quick workout. As I jog, I clear my mind of any lingering thoughts and focus on the upcoming challenges of the day. This routine not only keeps me fit but also primes me for the tasks ahead.After my workout, I head to the kitchen to prepare a healthy breakfast. A balanced meal is crucial to maintaining my energy levels throughout the day. My breakfast usually consists of whole grains, fruits, and a protein source, all of which provide the essentialnutrients my body needs to function optimally.Once I've finished eating, it's time to tackle thefirst item on my to-do list: checking and responding to emails. This is usually a quick task that helps me stay connected with my colleagues and clients. As I go through my emails, I prioritize the ones that require immediate attention.Next, I dive into my main work responsibilities. This could involve anything from creating presentations, analyzing data, or meeting with team members to discuss project progress. I make sure to break down my workloadinto manageable chunks and allocate enough time for each task. This helps me stay focused and avoid getting overwhelmed.Lunchtime is a break from the monotony of work. I try to eat a variety of dishes to ensure that I'm getting all the essential nutrients my body needs. During this time, I also catch up on any news or articles that I've been meaning to read.After lunch, I return to my work responsibilities. Sometimes, this involves attending meetings or conferences, which provide valuable opportunities to network and learnfrom industry experts. Other times, it's about finishing pending tasks or starting new ones.In the evening, I make sure to allocate time for personal activities. This could be anything from reading a book, practicing a hobby, or spending time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These activities help me recharge and maintain a healthy work-life balance.Before I call it a day, I take a few minutes to reflect on my accomplishments and identify any areas where I can improve. This helps me stay motivated and keeps me on track towards achieving my long-term goals.My daily itinerary is not just a schedule; it's a roadmap to a purposeful and productive life. By planning my days meticulously, I ensure that I'm making the most of my time and staying on track towards achieving my goals.**我的日常行程规划:目的与效率的结合**随着清晨阳光的柔和照耀,我的日常旅程以坚定的步伐开始。
在你眼中的RoadMap,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搞定“RoadMap”指导整个产品的长期规划,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指引,也是产品经理管理需求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作者通过案例来分析,如何成功拟定一份RoadMap。
相信你是一名即将踏入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或者是已在此岗位工作1-2年,你也希望拥有创造性的、趣味性的、不枯燥的工作状态。
然后逐渐受到上级、领导、老板的看重,具有更多对产品发展方向的控制权及发言权。
产品经理的成长之路布满荆棘,一方面需要你知识面广泛,另外一方面需要你责任心爆棚。
总结来说,如果你想逐步成为一名较为优秀的中高级产品人才,必然需要具备以下5项实操的工作技能:前期调研。
包括行业分析、市场调研、竞品分析、用户调研。
通过前期调研,深入行业研究,理解业务流程、市场背景、公司的商业模式。
(可参考《关于产品的用户调研和用户体验之浅析》、《三步法,做好螺旋上升式的需求管理》);项目跟进。
包括Roadmap(即产品规划)、运营需求、项目人员规划(包括开发、测试、运营、推广各个方面人员的工作计划安排与实际跟进,及时讨论与反馈)。
通过项目跟进,了解前后端技术、不同需求的技术实现难度,能够评估产品的技术开发成本;产品设计及实现。
具体环节包括绘画流程图、信息架构、结构图,设计原型,提交需求列表、功能列表、测试用例,跟踪用户反馈。
这里的“产品设计”包含功能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
(可参考《产品经理的基本功——学会拆解产品》、《产品经理的基本功:如何学会交互设计?》);运营推广。
具体环节包括活动组织、业务指标分析、数据分析。
产品经理应当学会针对需求和目标策划活动,通过数据分析来监控活动效果并适当调整活动。
(可参考《数据分析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数据整理》、《从0做数据可视化,产品经理应具备这些能力》);项目迭代。
根据需求进行项目迭代、迭代进度跟进和项目总结。
迭代周期的长短取决于用户群需求。
(可参考《在产品经理眼里,「最敏捷」的产品设计流程》)。
roadmap模板Roadmap 模板。
在制定和实施项目或产品的过程中,roadmap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
它不仅可以帮助团队和利益相关者了解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方向,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项目的目标和关键里程碑。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本的 roadmap 模板,帮助你制定一个清晰、具体、可操作的项目规划。
1. 背景和目标。
在 roadmap 的开头,首先需要说明项目的背景和目标。
这可以包括项目的愿景、使命和目标,以及项目所处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情况。
同时,也可以简要介绍一下项目的范围和规模,以便团队成员和利益相关者对项目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关键目标和结果。
在 roadmap 中,需要明确列出项目的关键目标和结果。
这些目标和结果应该是具体、可衡量的,以便团队和利益相关者可以清晰地了解项目的成功标准。
同时,需要注明每个目标和结果的达成时间点,以便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3. 项目阶段和时间表。
接下来,需要将项目分解为不同的阶段,并制定一个时间表。
在时间表中,需要明确每个阶段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及每个阶段的关键任务和交付物。
这样可以帮助团队成员了解项目的整体进度和时间安排。
4. 里程碑和关键任务。
在 roadmap 中,需要列出项目的关键里程碑和关键任务。
这些里程碑和任务应该是具体、可衡量的,以便团队成员可以清晰地了解他们的工作重点和目标。
同时,需要注明每个里程碑和任务的负责人和完成时间,以便监督和跟踪工作进度。
5. 关键风险和挑战。
在 roadmap 中,需要列出项目可能面临的关键风险和挑战。
这些风险和挑战可以包括技术、市场、竞争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影响项目进度和成果的因素。
同时,需要明确列出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的措施和计划,以便及时应对和解决问题。
6. 关键资源和支持。
最后,在 roadmap 中,需要列出项目所需的关键资源和支持。
这些资源和支持可以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以及可能影响项目进度和成果的因素。
2021年第1期 导 弹 与 航 天 运 载 技 术 No.1 2021 总第378期 MISSILES AND SPACE VEHICLES Sum No.378收稿日期:2021-01-29;修回日期:2021-02-02文章编号:1004-7182(2021)01-0007-06 DOI :10.7654/j.issn.1004-7182.20210102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飞行智能化发展路线研究张 兵,沈 丹,张志国,朱海洋,马 英(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6)摘要: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采取有限故障模式下的冗余设计和逃逸措施来应对飞行中的故障,尚不具备故障发生后对飞行任务的挽救能力,为进一步提升飞行成功率,总结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应对故障设计的发展历程,从总体设计角度全面规划火箭飞行智能化的发展路线,提出智能飞行方案特点、设计准则、总体布局。
提出了参数采集、故障诊断、控制容错、任务重构等主要功能的技术途径,并指明待攻关的关键技术,最后对飞行智能化远期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飞行智能化;故障诊断;控制容错;任务重构 中图分类号:V421 文献标识码:AThe Intelligent Flight Roadmap of Long March Launch VehicleZhang Bing, Shen Dan, Zhang Zhi-guo, Zhu Hai-yang, Ma Ying(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System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76)Abstract: At present, Long March (LM) series launch vehicles adopt redundant design to deal with faults, and are able to execute escape under limited failure modes in flight. But it has no flight reconfiguration ability and cannot rescue the flight mission after faults occurring.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flight success rat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LM launch vehicles' fault response design is summarized, the intelligent flight route of LM launch vehic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l design is comprehensively plan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 design criteria and overall layout of intelligent flight are pointed out. The technical approaches of main functions such as parameter acquisition, fault diagnosis, control system fault-tolerant, task reconfiguration are proposed and the key technologies to be solved are pointed out. Finally,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flight intelligence is prospected.Key words: intelligent flight; fault diagnosis; fault tolerance; task reconfiguration0 引 言运载火箭的水平和发展划代可由总体性能、产品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环境适应性、使用维护性和经济性等多方面指标进行评价[1]。
设计开发控制程序1.目的:规范新产品各个开发阶段之部门权责、作业程序、及输入、出文件,作为开发人员之作业依据,以期做好协调工作,消除作业失误,预防及管控设计变动因素,增进设计质量与开发效率。
2.适用范围:凡本公司所进行开发之下列各项新产品皆适用之。
2.1 标准型(STD: Standard)产品由公司企划部(PM)依据公司产品策略、市场业务需求及技术发展趋势制定产品规格,并由开发部自行开发设计(In-House Design)之标准型产品。
2.2 衍生型(VAR: Variance)产品依据现有标准型(STD)产品规格,作局部性变更而衍生之新产品。
原则上以改变产品局部以适应新的机芯等为限,原设计之传动系统和外观配合尺寸不改变。
2.3 延伸型(EXT: Extended)产品为适应不同客户需求, 参照并依据标准型及衍生型产品规格, 在产品部件颜色、材料和接线方式上作“组合性”之延伸; 亦即不得作任何关于外观、机构和包装结构方面之修改与变更。
2.4 ODM/OEM 订制专用(PPT: Proprietary)产品依据 ODM/OEM 客户RFI/RFQ 之产品规格,透过项目经理(PGM: Program Manager)交由产品工程师(PE: Product Engineer)协调开发部,以新开发设计或自标准型产品衍生之专属型(PPT)客户产品。
2.5 技术合作开发之产品指与国内外厂商或机关团体技术合作,或技术转移共同开发设计之产品。
3.权责:3.1 产品企划(PM)部:3.1.1收集产品市场及技术情报信息,包含市场规模调查、市场发展趋势、销售通道、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竞争性技术 (Competing Technology)、竞争者分析、零件发展路线 (Roadmap)、主要供货商零件供需状况及供应时程3.1.2 依据上游主要零件供应状态,与开发部制定、修改公司产品路线图 (ProductRoadmap),以作为新产品开发之参考依据。
•教育国际化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行动计划动因、机制与反思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治理的视角阚阅,徐冰娜(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58)[摘要]为应对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迫切需求以及解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2005-2014)n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3年推出后续举措“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行动计划(2015-2019)\在该计划推进过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标准制定、能力建设、信息共享和国际合作等机制,发挥了在全球治理方面独特的作用.实践表明,该计划在政策支持、项目启动、覆盖学校、吸引学生和培训教师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也面临着全球框架与地方需求难以平衡、监测和评估机制不完善、国际合作伙伴网络分散和“软治理”模式效果不佳等方面挑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教育2030目标”进一步提出“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新构想,从而将可持续发展教育推向深入。
[关键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治理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20)12-0003-08当今世界,人类社会的存续与发展在资源、环境、气候、人口、安全等方面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共识。
对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说,可持续发展教育更是其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和领域。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行动计划”的缘起(-)主题延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2005-2014)"的后续行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和实践方面由来已久。
20世纪70年代,教科文组织就与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发表《贝尔格莱德宪章》(Belgrade Charter)和《第比利斯宣言》(Tbilisi Declaration)两份纲领性文件,为全球环境教育奠定了基本框架。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历了从环境教育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话语转变。
推荐序2006年5月,一年一度的SBTI全球客户大会在德克萨斯州的一座山间酒店举行,斯蒂芬••金克拉夫博士邀请了查尔斯•奥斯汀(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跳高冠军),为这些全球领先去也的CEO们再次演绎追求卓越的方法与路径,没有深奥的语言,没有复杂的统计,但是现场的每个人,都深深地被六西格玛思想所打动••▪▪▪▪▪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斯蒂芬••金克拉夫博士将亲笔签名的《实施六西格玛的第一个90天》委托我带回中国,期望高质量地翻译出版,并让它成为中国企业CEO推进六西格玛的得力助手!非常感谢茹海燕和周燕,感谢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的王磊、吴亚军和其他参与出版策划的人员,他们的推动与支持是这本书得以面世的重要因素。
只是一本不谈统计的六西格玛书籍!从六西格玛诞生以来,或许是这个名字的原因,它很容易被套上“统计”的外衣,成为一些“专家”体现水平的工具。
来到中国,也会常常遇到一些迷茫的黑带候选人,刚刚被非常专业的统计专家挑战得体无完肤。
其实,这是对六西格玛的最大误解!斯蒂芬••金克拉夫博士作为六西格玛方法的创始人之一,被业界称为六西格玛教父,他是个统计学专家,但是他极力避免把六西格玛等同于“统计改善“!2003年11月,他来中国出席第一届六西格玛黑带大会,有记者道:“是谁最终发明了六西格玛?”金克拉夫博士回答:“六西格玛的真正发明人是企业的CEO!”在管理方法的丛林中,六西格玛确实独树一帜,很多管理工具和方法,它们呢的创始人往往是专家、学者、工程师,但是六西格玛的发展经历却紧紧与CEO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金克拉夫博士的解释是:企业是一个系统,它最终需要的是“架构师”,而CEO是唯一合格的人选▪▪▪▪▪▪。
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是日本企业全面超越美国企业的时代,美国企业CEO 们如同坐在火山口上,每天都为各种问题所烘烤,他们需要一套系统的方法来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重建美国企业的竞争力▪▪▪▪▪▪这个期望里程碑式的人物:鲍勃▪戈尔文(摩托罗拉)、拉里▪博西迪(联合信号)、杰克▪韦尔奇(通用电气),他们的系统思考和实践,成就了六西格玛管理系统!那么究竟如何准确地理解六西格玛,金克拉夫博士有一个生动的描述:“六西格玛就是当年的工程师做了企业的CEO”▪▪▪▪▪▪年轻的工程师,最着迷的事情就是研究Y=F(X),Y 是输出的产品,F是工艺过程,X是一列控制参数。
流体力学的路线图(之一)流体力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历来被初学者视为畏途,每到学习结束要进入期末考试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一样心中难免忐忑,在流体力学这门课上挂科已经成为某种常态。
即使是学习多年的老手也会在具体问题面前感到基础尚不完备,还不够扎实。
这个问题的起源当然与流体运动规律本身的复杂性有关,这个复杂性导致流体力学与大家印象中的“学科”概念有一定的出入。
比如我们在学习高等数学时,很容易发现,数学是一门“咬文嚼字”的学科,里面充满严格定义的概念,不论学习线性代数还是微积分,都是从一些基本公理出发,循着一条严格的逻辑路线,架构起整门课程。
因为数学有这样逻辑严密的特点,所以虽然学起来也不容易,但大家一致认为数学是美的,而且不论谁写的数学书,比如微积分的书,内容都只有程度深浅的差异,而绝没有内容上的巨大差异。
流体力学则有所不同,流体的流动本身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形过程,经典的流体力学理论以连续介质假设为基础,将整个流体看作连续介质,同时将其运动看作连续运动。
但是由于流体是复杂的,实际上至今还没有完全掌握其全貌,因此流体力学在建立了基本控制方程后,就开始转而从一些特殊的流动出发,采用根据流动特点进行简化的方式,先建立物理模型,再得到数学模型,进而得到我们在书中经常看到的很多“理论”,比如不可压无旋流、旋涡动力学、水波动力学、气体动力学等等,甚至理论中还包括理论,比如不可压无旋流中还有自由流线理论,等等。
形成一个类似于俄罗斯套娃的学科结构,这种结构容易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的印象。
特别是在各个理论之间联系比较薄弱的时候,更容易给人这种印象。
似乎一门课中又包含了很多门“小课”,每门“小课”使用的数学工具也完全不同,甚至很多同行还进一步把自己分成是学气的(比如空气动力学),或者是学水的(比如学船舶的)等等。
就象旅行者要有一张地图才能更高效率地到达目的地一样,如果能有一张流体力学的地图,或者叫路线图(roadmap),应该对初学者有很大帮助。
roadmap 模板随着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开始意识到制定一份详细的 roadmap 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如何制定一份完整的 roadmap 仍然是一个让人困惑的问题。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清思路,本文将引入一个 roadmap 模板,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自己的 roadmap。
一、引言在介绍 roadmap 模板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明确 roadmap 的定义。
Roadmap,即“路线图”,它描述了一个产品、项目、公司或组织未来发展的规划和方向。
通常包括时间表、关键任务、里程碑等等。
作为一份完整的 roadmap,它应该可读性高、多样化,并且能够正确定义目标、使团队和利益相关者了解实施细节和计划时间表。
接下来,本文将引入一个 roadmap 模板。
二、 roadmap 模板1. 概述在这一部分,你需要简要介绍项目或产品的目标和要点。
它应该能够告诉读者为什么该项目或产品非常重要以及为何应该把它列在企业的规划中。
这一部分的长度应该在一至两个段落之间。
2. 概念验证在这一部分,你需要讨论需要进行的所有验证任务,以确保你的项目或产品是可行的。
这一部分应该包括所有您认为可以帮助您澄清或厘清您的产品或项目的疑问或疑虑的信息,例如市场前景、技术架构等等。
这一部分应该在两至三段之间。
3.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小可行性产品)开发和测试在这一部分,你需要讨论关于 MVP 的全部信息。
准确描述您的既定目标和里程碑计划,命名每个功能模块,并记录每个模块的开发时间和总时间。
这一部分应包括 MVP 的用户体验,成本和范围等详细信息,必要时可以展开讨论。
4. 产品/项目优化和扩展在这一部分,你需要讨论你的产品或项目在 MVP 成功后的优化和拓展计划。
这一部分应该包括更完善的用户体验、市场推广、竞争优势等等。
5. 产品/项目预算和财务时间表在这一部分,你需要讨论你的产品或项目建立后的每笔开销,包括可预见的和不可预见的开销,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和产品营销。
线路板流程术语中英文对照丝印、碳墨、银胶、可剥胶与铜膏制程1、Angle of Attack 攻角指在网版印刷时,行进中的刮刀面与网版平面所构成前倾之平面夹角而言。
2、Bias 斜张网布,斜织法指网版印刷法的一种特殊张网法,即坚持掉网布经纬方向与外框平行的正统张法,故意令网布经向与两侧网框的纵向构成22°之组合。
至于图形版膜的贴网,那么仍按网框方向正贴。
如此在刮刀往前推进油墨时,会让油墨发生一种侧向驱动的力气。
如在绿漆印刷时,可令其在板面线路面前有较充足的油墨散布。
不过这种"斜张网"法却很糜费网布。
普通故仍可采用正张网而改为斜贴版膜方式,或往复各印一次,亦能处置漏印的效果。
Bias也另指网布经纬纱不垂直的织法。
3、Bleach 漂洗指网版印刷预备工程中,为使再生网版上的网布,与版膜(Stencil)或感光乳胶之间有更好的附着力起见,须将用过的网布以漂白水或细金钢砂为助洗剂,予以刷磨洗净及粗化,以便再生运用,谓之Bleach 。
4、Bleeding 溢流在电路板制程中常指完成通孔铜壁后,能够尚有破洞存在,致使常有残液流出。
有时也指印刷的液态阻剂图形,在后续枯燥进程中能够有少许成份自其边缘向外溢渗出。
如传统烘烤式绿漆,就常出现这种效果。
5、Blockout 封网直接性网版完成版膜(stencil)贴合后,其中心的空网处须以水溶胶加以涂满封锁,以免在实印时形成边缘的漏墨。
6、Blotting 干印"网版"经数次刮印后,朝下的印面上常有多余的残墨存在,须以白报纸替代电路板,在不覆墨下以刮刀(大陆业界称为刮板)干印一次,以吸掉图形边缘的残墨,称为Blotting。
传统烘烤型绿漆必需要不时的干印,才干坚持电路板上所印绿漆边缘的质量。
7、Blotting Paper 吸水纸用以吸收掉多余液体的纸张。
8、Calendered Fabric轧平式网布是针对传统PET网布(商名特多龙),耐龙网布及不锈网布等,将其刮刀面特别予以单面轧平,使容易刮墨并令"印墨"减薄,而让UV油墨的曝光更容易及透彻。
Trac使用手册1.前言Trac是一个为软件开发项目需要而集成了Wiki和问题跟踪管理系统的应用平台,是一个开源软件应用。
Trac以简单的方式建立了一个软件项目管理的Web应用,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软件;Trac应用力求不影响现有团队的开发过程。
Trac是采用Python语言开发的,因此Trac的在运行的时候,需要有Python环境的支持,在本手册中Python采用2.5,Trac采用0.11Beta版本、Apache 2.2。
整个Trac是建立在WIKI和TICKET基础上的,WIKI在工具中充当书写文档、TICKET等的语法,它包含了一些类型HTML语法,但简化了的语法格式,在Guide文档中有语法的详细介绍。
WIKI的具体含义将在“Trac中的WIKI”一节中进行详细介绍。
TICKET是Trac中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Trac使用Ticket传递信息,信息传递的单位个体也以Ticket作为标准。
一个Ticket是具体需要做的事情的载体,也当然包含很多描述性信息。
Trac是以面向进度模型为项目管理模型的,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它以里程碑(Milestone)方式进行项目管理的。
每个里程碑中的具体要做哪些事情,就使用Ticket来进行定义、跟踪等。
里程碑是什么呢?里程碑是一些事件,我们设立这些事件是为了表明当这些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已经达到了某种程度。
为什么我不用时间点呢?原因在于使用时间点往往让人误以为,里程碑是按照时间来设计的,而不是按照事件来设立的。
另外,Trac做一个SCM配置管理平台,意味着它有良好的扩充性。
通过WebAdmin界面中的Plugin功能,可以很方便的安装下载的插件,也可以通过此功能查看已经安装的插件,并可对其中的插件进行启用或停用操作。
2.Trac体系架构Trac的运行体系:Trac构成体系图:3.Trac权限体系Trac的权限体系也是比较完备的设计,默认情况下trac有anonymous和authenticated两种性质的用户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