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船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17.22 KB
- 文档页数:2
图片简介:一种低能耗双体船结构,属船舶制造领域,解决了船舶在航行时向船体外侧产生湍流和船行波造成的能量流失的问题。
其特征在于:一种低能耗双体船结构,所述两个船体对称,外侧均设置为平直板,船头至船尾的外侧平直板间距相等,所述两个船体内侧,设置为竖直平直板和向船尾外侧弯曲的流畅形曲面板,所述两个船头均设置尖角为19.5°的尖端分水头,外侧三角面与船体外侧平直板同平面,内侧三角面竖直向船尾倾斜,在距船头纵向水平距离L/2ctg19.5°的船底架设有湍流导向板,双体船在向前航行时,船头排开的水只涌向双体船内侧,通过湍流导向板增加向船尾的流速,辅助船舶推进器增大推进力,同时提升船尾的水压强,缩小船舶首尾的水压强差,减少兴波阻力,提高航速。
技术要求1.一种低能耗双体船结构,包括两个船体1以及连接两个船体1的甲板桥2,所述甲板桥2上方有上层建筑3,所述两个船体1上附设有过浪装置5和抗波浪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船体1的船身外侧为平直板1-1、平直板1-3,所述两个船体1的船身内侧为平直板1-4和流畅形曲面板1-5,所述两个船体1的船头为三角锥形状的尖端分水头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双体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船体1与总船体纵向竖直中心平面对称,两个船身外侧均设置为竖直平直板1-1和向船底内侧倾斜的平直板1-3,外侧的两个竖直平直板1-1之间相互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双体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船体1的两个船身内侧,船身主体部分设置为竖直平直板1-4,船尾部分设置为竖直但向船体尾部外侧弯曲的流畅形曲面板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双体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船体1的两个船头均设置为三角锥形状的尖端分水头4,外侧三角面4-1与船身外侧向船底内侧倾斜的平直板1-3为同一平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双体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船体1的船头均设置为三角锥形状的尖端分水头4,内侧三角面4-2竖直但向船体中心偏船尾倾斜设置,尖端分水头4上端水平三角平面4-3向前的尖角4-4设置为19.5°,内侧三角面4-2底边4-2-1与船身内侧竖直平直板1-4一边无缝连接。
长城号游轮导游词简介
游客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林,你们可以叫我小林。
今天能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感到非常荣幸,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美好的时光。
首先我来为大家介绍长城号游轮,大家一定对这个游轮很感兴趣吧。
长城号游船是中、澳合资建造的,在渤海湾是最豪华的一艘旅游观光船。
长城”号海上游船是一艘近海游览的观光客轮。
总吨位347.8吨,总长42.56米,宽12.6米,航速每小时11海里,可以容纳乘客588人,它是一艘两首双体船,当您乘坐此船时一定会感到非常地平稳、宽敞和舒适。
船上不仅有豪华舒适的座椅,还设有贵宾厅、多功能厅、餐厅、观海平台、歌舞表演台,可同时容纳600人。
白天游船在北戴河海域巡回,可到秦皇岛锚地看万吨轮船;西可到避暑胜地北戴河,亲身感受“夏都”的魅力与风情,赏两公里长黄金海岸。
包尔汉副委员长等国家领导人和来自美国、俄国等许多外国宾客都曾乘此轮观光。
双体船定义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船体,其上部用强力构架联成一个整体的船。
英文名称:catamaran;twin hull ship双体船简介双体船顾名思义,人们一般把由两个单船体横向固联在一起而构成的船称为双体船。
双体船是指主船体由两个独立的船体联成为一个整体的船。
双体船的每个单体称为片体,连接两个片体的强力构架称为连接桥。
在同等排水量下,双体船的有效甲板面积比单体船大50%~60%左右。
反之,相同的甲板面积,双体船的长度可比单体船短25%~30%。
因整个船宽较大,故稳性好、操纵灵活。
如两个片体设计、布置得当,还可城小兴波和兴波阻力。
但双体船结构较复杂;机舱分成2个,增加操作管理上的困难。
其纵摇和垂荡大于同等长度的单体船,横摇周期又短,故横摇加速度较大。
当横摇周期与纵摇周期相近时易生螺旋运动,极易引起晕船。
通常仅在内河或沿海作短途的客船、渡船、甲板货船、浮油回收船、炸礁船、火箭发射船等有采用双体船型的。
典型的高速双体船由两个瘦长的单体船(称为片体)组成,上部用甲板桥连接,体内设置动力装置、电站等设备,甲板桥上部安置上层建筑,内设客舱、生活设施等。
高速双体船由于把单一船体分成两个片体,使每个片体更瘦长,从而减小了兴波阻力,使其具有较高的航速,目前其航速已普遍达到35-40节;由于双体船的宽度比单体船大得多,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体船,且具有承受较大风浪的能力;双体船不仅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而且还具有阻力峰不明显、装载量大等特点,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军用和民用船舶。
人类最早使用双体船是由于发现将两艘船横向连接在一起,可以从内河到海上航行而不容易翻船,早期曾将这种方法用在帆船上,建造了双体帆船,这种帆船在海上可以承受较大的风浪。
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发现双体船与同样吨位的单体船相比,具有更大的甲板面积和舱容,因此而被用于货船。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海上高速客运的迅速发展,高速双体船由于有宽大的甲板面积、空间和便于豪华装饰而被普遍看好,成为近几十年来高性能船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建造数量最多的一种。
各类船舶简介1.破冰船(ice-breaker)为冰区航行的船舶开辟航道的专用船。
此类船的艏端为前倾型,船体结构经特别加强,船上设有专门的压载水舱,以供船在破冰时使用。
破冰船在北极、南极或其他冰海中破冰航行,为紧随其后的船队开辟航路。
破冰船的船体具有较强的抗冲击和抗挤压的能力,这使得它在冰海中航行时船体不会受到损坏。
现代破冰船还具有科学考察和救援的能力,船上备有直升飞机和起降平台。
2.平台供应船(Platform Supply Vessel简称PSV)是专为石油平台供给设计的。
此类船由其任务不同,而长度从20米到100米不等。
最主要的功能是运输人员物资到海上的石油平台。
近年来,新一代的PSV都要求装备DP1或DP2的动力定位系统。
3.舢板(Sampan)亦作“舢板”、“三板”,是用人力和风力推进的小艇。
舢板结构架简单、吃水浅、操作方便,可以进行海上救生、舷外作业和装载人员登岸等。
一般称备有1-6把桨的舢板为小型舢板,备有8-16把桨的舢板为中型舢板。
4.钻探船(Drilling Vessel)是漂浮于水面上的作业平台,通常适合在各种水深条件下进行钻探作业。
但对船的定位要求很高,多采用多锚定位或动力定位方式。
5.半潜式钻井平台(semi-submersible drilling unit)平台由水下浮体和水面上的平台,通过若干根立柱连接组成。
当平台工作时,水下浮体潜入水中一定深度,海面波浪对浮体的扰动较小,平台能再水面上保持稳定和平稳。
半潜式钻井平台的作业水深最大可达500m。
6.自升式钻井平台(jack-up drilling unit)平台的角处安装桩腿,每根桩腿可各自相对平台上下升降,移航时将所有的桩腿升起,由拖船拖到井位后,将桩腿降下,插入海底固定,然后将平台升起到一定高度,进行钻井作业。
自升式钻井平台适合在大陆架浅水区作业。
7.快艇(High Speed Craft)快艇是小型高速船的总称,快艇的种类很多,一般可以根据其用途进行分区。
高速双体船的总体性能摘要:顾名思义,我们一般把由两个单船体横向固联在一起而构成的船称为双体船。
高速双体船由于把单一船体分成两个片体,使每个片体更瘦长,从而减小了兴波阻力,使其具有较高的航速,目前其航速已普遍达到35-40节;由于双体船的宽度比单体船大得多,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体船,且具有承受较大风浪的能力;双体船不仅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而且还具有阻力峰不明显、装载量大等特点,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军用和民用船舶。
以船舶结构力学、静力学、流体力学为基础,运用计算方法,简单分析高速双体船的结构性能,从而证明双体船在未来的实用性。
关键字:高速双体船;结构力学;结构性能;结构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军事应用方面的要求,高性能船在世界上获得了蓬勃的发展。
在50至60年代,水翼船优先得到了发展;在60年代中后期,气垫船进入使用领域,占领了部分水上高速客运市场;在70年代后期,高速双体船迅速崛起,并在北欧地区首先得到发展,澳大利亚后来居上。
据并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公司经营水上高速客运业务。
双体船作为高性能船舶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发展尤其令人瞩目。
高速双体船是一种集优良的耐波性、快速性、稳性和回转等各种航海性能于一身的高性能船型。
它既保留了小水线面双体船的低阻,高耐波性及常规双体甲板面积宽敞的优点,同时融会变通了深V船型的特点,克服了小水线面双体的片体无储备浮力、空间狭小和要求复杂的航态控制系统和传动系统等缺点克服了常规双体船的片体干舷高储备浮力过大,对波浪响应敏感,船体纵摇和摇周期接近,易出现“螺旋状”摇摆而引起乘客不适等缺点。
1.高速双体船的性能特点[1]双体船,即由两条船型一样,尺度相同的船体又名片体,中间采用连结桥将它们连结起来的一种船型。
这类船舶的一大特点是甲板宽敞、平坦。
在每个片体尾部各装一台主机和推进器石直线航行时,左右两只螺旋桨可同时运转发出推力。
双体船是由两个并排的船体组成的船舶,船体之间用横梁或甲板连接。
双体船的稳定性好,速度快,操纵性好,油耗低,因此被广泛用于客运、货运、军事等领域。
双体船的原理是利用了浮力原理。
浮力是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推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流体的重量。
双体船的两个船体之间有较大的间距,因此它们排开的水的重量也较大。
这使得双体船的浮力很大,从而保证了它的稳定性。
双体船的速度快也是得益于它的浮力。
由于双体船的浮力很大,因此它在水中受到的阻力也较小。
这使得它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航行。
双体船的操纵性好也是得益于它的浮力。
由于双体船的浮力很大,因此它在水中受到的惯性也较大。
这使得它能够快速地改变航向和速度。
双体船的油耗低也是得益于它的浮力。
由于双体船的浮力很大,因此它在水中受到的阻力也较小。
这使得它能够以较低的油耗航行。
双体船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船舶类型。
它具有稳定性好、速度快、操纵性好、油耗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客运、货运、军事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双体船的性能还将进一步提高,它的应用范围也将更加广泛。
除了上述优点外,双体船还具有以下优点:1. 甲板面积大,可用于停放车辆、货物等。
2. 吃水浅,可进入浅水区域。
3. 适航性好,可在恶劣海况下航行。
4. 造价低,维护成本低。
双体船的缺点:1. 横摇幅度大,舒适性差。
2. 阻力大,速度较慢。
3. 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倾覆。
虽然双体船有以上缺点,但它的优点远远大于缺点。
因此,双体船仍然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船舶类型。
小水线面双体船的船型特点、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任雅广【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船型,小水线面双体船型凭借其宽敞的装载空间和优秀的航行性能,在各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小水线面双体船的船型特点和优秀的性能,以及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期刊名称】《船舶设计通讯》【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5页(P29-33)【关键词】小水线面双体船;船型特点;军民应用;发展趋势【作者】任雅广【作者单位】海军装备部驻上海地区军事代表局,上海2001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74.951小水线面双体船(Small Water-plane Area Twin Hull ship,SWATH ship)是一型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性能的新型船舶。
19世纪时从欧洲开展研究,到20世纪70年代把小水线面和半潜双体船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船型,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小水线面双体船的船型特点,顾名思义,主要在于小水线面和双体两个方面。
首先,其具备双体船甲板面宽、横稳性好的特点,使得上层甲板的空间布置更加灵活。
其次,与一般的双体船不同,小水线面双体船的排水量主要来自于它的两个潜体,水线面处只有两个细长支柱,因而称为小水线面。
常见的船型结构见图1。
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复杂,与相当排水量的常规船型相比,重量更大、吃水更深,对码头的水深要求较高。
船体吃水对载重量非常敏感,全船的配载要求高。
小水线面双体船的船型特点汇总于表1。
在水线面处,由于支柱瘦长、长宽比大,可以有效削弱波浪能力,使得小水线面船具有优秀的兴波阻力优势。
而其支柱间距大,片体间波浪的相互干扰很小,因此可以有效减小兴波阻力。
与排水量相当的常规船型相比,小水线面双体船一般具有更大的湿表面积,因此摩擦阻力较大。
只有当船速超过一定值使得兴波阻力占总阻力的比重大于50%时[1],小水线面双体船才能显示出其在阻力方面的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其吃水更深,因此在有限水域中的浅水效应也更为显著。
doi: 10.3969/j.issn.1673-6478.2023.04.003氢燃料双体客船布置与结构设计胡 焘,汤文军,陈 曦(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62)摘要:由于氢燃料的特性,出于安全性考虑,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对总体布置的要求不同于常规燃油动力船舶,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的续航需求也对船舶重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对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的总体进行合理布局、选择合适的材质及对结构进行优化是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船体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氢燃料电池舱;危险区域;有限元建模计算 中图分类号:U6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6478(2023)04-0009-05Layout and Structural Design of Hydrogen Fuel Catamaran Passenger ShipHU Tao, TANG Wenjun, CHEN Xi(Wuhan Changjiang Shi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Wuhan Hubei 430062, China)Abstract: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gen fuel, for safety reasons, hydrogen fuel cell powered ships hav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for the overall layout than conventional fuel-powered ships, and the endurance requirements of hydrogen fuel cell powered ships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ship weight control.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design the hull of hydrogen fuel cell powered ship to make reasonable overall layout, select suitable material and optimize the structure.Key words: hydrogen fuel cell cabin; dangerous areas;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calculation 0 引言现阶段氢作为能源主要以两种型式的动力装置应用于船舶:一是应用于传统内燃机,如纯氢内燃机;二是应用于新型动力装置⸺⸺燃料电池。
高速单、双体滑行艇的区别、特点、适用范围及发展趋向中国玻璃钢综合信息网日期: 2007-08-10 阅读: 1321 字体:大中小双击鼠标滚屏(一)单、双体滑行艇的区别传统的单体滑行艇在风浪中失速较大、航行拍击较重、限制了航行区域,特别是对军用滑行艇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双体滑行艇是近三十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组合式船型,其区别于常规滑行艇的技术所在是影响水动力性能的艇体几何形状完全不同(见图1),有别于单体滑行艇的主耍特征是:主船体的中部有一条纵通的、处于较佳配合的不规则槽道,此槽道将艇体分成左右两个片体。
这种双体滑行艇,既不同于单体滑行艇,又有别于常规型和过渡型双体船型。
常规双体船型没有滑行面,且槽道较宽、较深,无论是静浮状态还是航行状态,其槽顶均处于通气状态,而双体滑行艇在静浮或低速航行时,槽道内是充满水的,当高速滑行时,槽顶处于全通气状态,槽顶滑行面与水之间形成空气润滑层,从而较大幅度地减少了磨擦阻力,使艇处于两点支撑的稳定滑行状态,高速滑行时空气润滑层还具有明显的缓冲、减振、减少砰击的作用,相比常规单体滑行艇而言,大大提高了适航性、乘坐舒适性和作为武器平台的稳定性,较大幅度地拓宽了军用滑行艇的航行区域。
当然槽道的深、浅、宽、窄及纵、横向斜升角的变化,对不同用途、不同速度段的艇型是不同的,这是双体滑行艇船型关键技术之所在[1]。
(二)双体滑行艇的特点根据单、双体滑行艇系列模型试验和二十八型实艇的试验研究结果[1~2],我们归纳总结出双体快滑行艇有六个有别于常规单体滑行艇的技术特点,即:1.优良的快速性—从国内外单、双体滑行艇试验结果对比曲线图K.η-Frd(见图2)可以看出:双体滑行艇在高速段比单体滑行艇具有更为优良的高速性能,特别是在风浪中航行的快速性,这一点已被1977年以来历次美洲狮双体滑行艇所保持的全部近海竞速世界记录所证实[6~8]。
图2列出了360余条单、双体滑行艇快速性汇总对比曲线,其中表1和图2保留了38条艇的K.η-Frd对比值。
双体船简介
双体船是船舶的一种,就是把两个船体横向以甲板固定在一起。
有时也会把三个船体一起串联,称为三体船。
双体船的英文叫Catamaran,此词源自泰米尔文。
双体船设计虽然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设计,常见于竞技及娱乐用的船只设计;但其实在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双体船的使用己经历了数个世纪。
人类最早使用双体船是由于发现将两艘船横向连接在一起,可以从内河到海上航行而不容易翻船,早期曾将这种方法用在帆船上,建造了双体帆船,这种帆船在海上可以承受较大的风浪。
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发现双体船与同样吨位的单体船相比,具有更大的甲板面积和舱容,因此而被用于货船。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海上高速客运的迅速发展,高速双体船由于有宽大的甲板面积、空间和便于豪华装饰而被普遍看好,成为近几十年来高性能船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建造数量最多的一种。
典型的高速双体船由两个瘦长的单体船(称为片体)组成,上部用甲板桥连接,体内设置动力装置、电站等设备,甲板桥上部安置上层建筑,内设客舱、生活设施等。
高速双体船由于把单一船体分成两个片体,使每个片体更瘦长,从而减小了兴波阻力,使其具有较高的航速,目前其航速已普遍达到35-40节;由于双体船的宽度比单体船大得多,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体船,且具有承受较大风浪的能力;双体船不仅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而且还具有阻力峰不明显、装载量大等特点,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军用和民用船舶。
与同吨位的单体船相比,双体船的总宽度较大,因而往往有更大的甲板面积和舱室容积,尤其适合于装载那些体积很大而重量不大的低密度货物,可以具有较高的运输效率。
将单一船体分成两个,可以使每个船体更瘦长,从而有可能减小船的兴波阻力,尤其在高速时,兴波阻力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以前的双体船多为双体风帆,现在多为动力双体船。
双体风帆和单体风帆相比,双体风帆的速度较高。
基本上,多体船比单体的速度较高,原因是:双体船每个船身的横切面比单体薄,水阻较少;双体船的龙骨无需配重,因此较轻;双体船的整体舰寛较阔,因此较为稳定,亦可张更多的帆;因为双体船较为稳定,故此大风时较大机会保持垂直。
为进一步改善高速双体船的综合性能,人们在高速双体船的基础上派生了若干新型的双体船型,主要著名的有小水线面双体船和穿浪双体船等。
动力双体船使用两个瘦长的船体,多数配合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推动,以喷射水流的方式,把水快速推向船后,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获得巨大的向前推进力(反作用力),比采用普通的螺旋桨推动更快速,而在高速时,瘦长船身的阻力更会大幅的降低。
美国军方的大型高速双体船和双体风帆一样,拥有较为稳定,水阻少,较轻,不易翻船等优点。
是近年发展较快的一种,经常被应用在渡轮及军事运输上。
由于双体船的船体较长,在高速行驶时兴波阻力比单体小,而且舰宽较阔亦较为稳定。
用以运载低密度的货物(例如作渡轮、观光船)十分合适。
自60年代后开始出现不同的双体船设计。
现代高性能的双体船有如下四类:一、小水线面双体船;二、穿浪双体船;三、高速双体船;四、复合型双体船。
小水线面双体船(SmallWaterPlaneAreaTwinHull,SWATH):浮力由两个样子好像是水雷,全浸在水中的船身提供。
水线正好在连接全浸船身跟水上船体的支架部分。
换一种说法,潜没于水中的鱼雷状下体、高于水面的平台(上体)和穿越水面联接上下体的支柱三部分组成,其优点在于水线面面积较小,受波浪干扰力较小,在波浪中具有优越的耐波性。
另外,还具有宽阔的甲板面和充裕的使用空间。
但也存在船体结构复杂,对重量分布较为敏感等问题。
这种船较少受浪的影响。
因为这部分面积较小,小水线面双体船主要是用来提高船的稳定性,速度一般都并不太高。
穿浪双体船(WavePiercingCatamaran):船身经过特别的动力设计,在船首部份减少浮力,以减少船身跟随波浪上下摆动。
穿浪双体船是在高速双体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将小水线面和深V型船在波浪中的优良航行性能、双体船的结构形式及水翼船弧形支柱等优点复合在一起的产物,具有良好的适航性,而且继承了双体船宽甲板的特点。
高速双体船(Catamaran):近年大量应用在渡轮上。
高速双体船渡轮由于船身较宽,设计时要考虑将来使用海面的波浪情况统计。
否则船的自然频率跟海浪接近,双体船可能比单体船摇晃更严重。
部分高速双体船有一个位于水线以上的中央船身,用来改善于浪中的稳定性。
复合双体船:有半小水线面双体船(前半船身为小水线面,后半为普通船身);水翼辅助双体船;三体船等多种。
本文由船舶交易网站
易船网()
整理发布,供广大船舶爱好者学习提高
目前,双体船为满足使用要求大都在逐步向大型化发展,并为改善快速性和耐波性尝试向复合船型发展。
其中,小水线面船型将从双体演化成单体或三体、四体、五体等多体。
为提高双体船在高海况下的航行能力,各国的研究方向大都集中在开发超细长体双体船的系统技术、优化线形设计和采用大功率喷水推进系统等方面。
2001年,一艘双体风帆ClubMed 在62天内环游世界,平均速度为十八节。
现在不少的双体船渡轮都可达到四十节以上的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