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配合内服中药疗法治疗狭窄性腱鞘炎(附 60例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299.86 KB
- 文档页数:2
186• 中医中药 •病治本理念[5]。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小青龙汤具有恢复纤毛运动、保护气管黏膜上皮、缓解气管痉挛、改善炎性结构及减轻炎性渗出等作用,取得令人满意的抗病毒及抗菌效果。
相较于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刺激温热,具有扶正祛邪、健脾益肾及益肺理气等作用,并且所取尺泽穴及太渊穴均为手太阴肺经输穴及合穴,能有效调理肺气充分发挥其止咳化痰的作用。
综上所述,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行小青龙汤及针灸配合治疗的效果良好,能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肺功能各项指标,有利于机体康复。
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1] 胡义凯.小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7,31(4):53-55.[2] 李夏林.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7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20(6):50-51.[3] 张泽梁.小青龙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3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7):57.[4] 薛稚勤.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3,31(11):73-74.[5] 贾睿.小青龙汤化裁配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51例[J].陕西中医,2013,34(5):549-551.针刀联合中药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研究李先涛(长春市宽城区中医院,吉林长春 130051)【摘要】目的观察针刀联合中药外用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
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封闭治疗,治疗组针刀联合中药外用治疗治疗本病50例,对比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0%,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相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针刀联合中药外用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功能位固定结合中药熏洗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功能位固定结合中药熏洗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76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采用功能位固定结合中药熏洗方法治疗3周,3周1个疗程。
结果:治疗1个疗程,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6.05%。
结论:功能位固定结合中药熏洗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显著,无创伤,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外治法;中药熏洗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常发生在掌指关节处,因肿大的屈指肌腱通过狭窄的隧道时发生弹跳动作和响声故又称”扳机指”或“弹响指”。
好发于家庭妇女,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其临床表现多为患指屈伸功能障碍、手掌面掌横纹附近疼痛,掌骨头部有压痛并可触及一黄豆大小的结节,随患指屈伸活动而移动。
严重者患指屈曲后因疼痛不能自行伸直,需健手帮助伸直,对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本院于2010-2012年采用功能位固定结合中药熏洗治疗76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76例(76指),男20例,女56例;年龄29~65岁。
病程短者为3周,长者为反复发作达3年;其中拇指48例,食指9例,中指10例,环指7例,小指2例。
1.2 分期标准根据孙康等[1]对狭窄性腱鞘炎的分期,Ⅰ期:掌指关节掌侧局限性疼痛,并有压痛,但不出现弹响,主动伸屈活动正常;Ⅱ期:患指伸屈时产生弹响,但活动后消失或减轻,可完成主动伸屈活动;Ⅲ期:患指伸屈时出现频繁的弹响或出现交锁现象,主动伸屈活动受限。
本组病例I期21指,Ⅱ期39指,Ⅲ期16指。
1.3 治疗方法1.3.1 固能位固定铝塑托板放在手指背侧,使掌指关节屈曲90°,近侧指间关节屈曲60°,远端指间关节轻度屈曲约10°位,固定3周,期间每天解开进行中药熏洗及手指屈伸功能锻炼2次,3周为一个疗程。
1.3.2 中药熏洗熏洗中药采用本院制剂骨洗二方(本方由半枫荷、豆豉姜、透骨草、红花、羌活、防风、荆芥、桂枝、海桐皮、乳香、没药、大黄,薄荷,三角草、伸筋草等组成)。
狭窄性腱鞘炎治疗中药治疗外抹金不换按摩膏取适量药膏抹到患处,轻轻按摩3~5分钟,药膏吸收即可。
方便,有效。
穴位注射(一)取穴主穴:分2组:1、阳溪、阳池;2、外关。
(二)治法药液:强的松龙2毫升,2%普鲁卡因2毫升(须先行皮试后再用,若阳性可用利多卡因2ml代替)。
任选一种。
两组穴位任选一组,仅取患侧。
将所选药液抽入注射器内,混匀,以6或5号注射针头,直刺入穴位,得气后每穴注入2毫升药液,隔2~5日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疗效评判标准:痊愈:治疗后肿痛消失,关节活动如常,半年内无复发;好转:局部肿痛基本消失,活动功能稍差于健侧;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或治疗1次后终止者。
共治290例,结果痊愈255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7.1%[1,11]。
本法主要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艾灸(一)取穴主穴:阿是穴。
配穴:屈指肌腱腱鞘炎加合谷、鱼际;桡骨茎突腱鞘炎加阳溪、列缺。
阿是穴位臵:压痛最明显处(下同)。
(二)治法有二法,一为隔药灸,一为无疤痕直接灸。
隔药灸。
灸材制备:取公丁香、肉桂等量,研末和匀,即为丁桂散。
鲜老生姜洗净切成2毫米厚之姜片,中间用三棱针刺6、7个小孔。
阿是穴灸法:先在压痛点撒丁桂散少许,厚薄均匀,上臵姜片,将花生米大之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至患者感灼热难耐时,另换1炷,连灸3~5壮,使局部出现深红晕。
无疤痕直接灸法:将纯艾绒制成麦粒大艾炷,直接臵放在穴上,用燃着的线香将其点燃,令艾炷缓慢燃烧,待患者感灼热时,用竹片或纸片将其压灭,上面续放1炷施灸,以同法连灸5壮,使热感直透患部深处。
配穴取1~2个,毫针刺之,得气后平补平泻,留针至灸毕。
上述治疗,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上法治疗茎突腱鞘炎、屈指肌腱腱鞘炎共115例,结果痊愈97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100%[2,3,12]。
阳燧灸(一)取穴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灸药制备:取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生南星10克,生半夏10克,蟾酥0.6克。
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在镰刀片微创术后加用中药熏蒸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20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04例及对照组103例。
对照组患者选用15号镰刀片微创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4周为1个治疗周期,每周熏蒸5天,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
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为76.7%,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镰刀片微创术后加用中药熏蒸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具有明显疗效,大大的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镰刀片微创手术;中药熏洗【中图分类号】R6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13.0.02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为手部软组织损伤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患者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但临床上中年患者较为多见,且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本病多见于拇指、中指和环指,在患者做屈指运动时常常听到“咔嗒”弹响声或扳机样屈伸,因此又可称之为“弹响指”、“扳机指”[1]。
本病起病缓慢,而后随着病情的加重对患者的手指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临床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手指频繁做屈伸活动或反复的机械刺激等有关[2]。
以往临床上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但其复发率较高。
现探讨经镰刀片微创手术治疗后加用中药熏洗治疗的疗效,发现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20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04例和对照组103例。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50例临床观察目的:比较中草药外洗保守方案与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我院100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中药外洗组(50例,59指)及小针刀组(50例,61指),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随访3个月的复发情况。
结果:中药外洗组的有效率为680%,小针刀组的有效率为900%,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3个月,中药外洗组的复发率为140%,显著高于小针刀组20%(P<005)。
结论:常规中草药外洗保守及小针刀均为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有效方式,小针刀总体疗效优于中药外洗,在满足适应证的前提下应作为优选方案。
标签:中药外洗;小针刀;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致病因素为慢性损伤,常见手工业工作者或家庭妇女,以中老年女性为主要高发人群[1]。
此病传统治疗方式较多,例如小针刀、中药外用、局部封闭等,相较而言,针灸、按摩等效果不理想[2],而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患者可能无法耐受,故本次研究分析中药外敷及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100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为研究对象。
患者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弹响指诊断标准,即手指无法自主屈伸,有明显绞锁征;手掌关节处疼痛,屈伸受限,近掌指关节掌侧有明显压痛,可触及黄豆粒大硬结,屈伸活动时此结节处可见明显跳动。
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46~70岁,平均(6130±459)岁,病程2周至20月,平均(877±125)月,将上述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小针刀组与中药外洗组,两组均为50例,且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年龄18~65岁;②满足《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相关诊断标准;③可根据计划完成治疗及随访的患者;④治疗前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针刀松解术配合中药治疗拇指屈肌腱鞘炎15例临床观察目的针刀松解术和中药外敷治疗腱鞘炎的临床观察。
方法针刀松解术,中药外敷同时应用理法方药。
结果本文所选患者15例。
13例一次性治愈,1例两次治疗痊愈,1例好转,总有效率100%。
结论针刀松解术和中药外敷配合应用治疗拇指屈肌腱鞘炎,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标签:针刀术;腱鞘炎;中药屈指肌腱腱鞘炎,多发生于拇指与中指。
患指屈伸活动功能障碍,掌指关节屈曲可有压痛,有时可触到增厚的腱鞘、状如豌豆大小的结节,弯曲患指时,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屈曲,像被突然“卡”住一样如扳枪机样的动作及弹响,故也有“扳机指”之称。
原因多为滑液减少,腱鞘增厚,肌腱增生而出现卡压现象,故发作本病。
小针刀松解术属于中医外治法九针中一种,是一种微创术,小针刀松解术治疗是一种近于手术而又微创无痕,是以松解腱鞘,剥离卡压为主要手段的方法,我在临床中使用小针刀松解术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拇指屈肌腱鞘炎,疗效确切,损伤小,痛苦少。
治愈率高。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9月~2010年12月治疗的拇指屈肌腱鞘炎的门诊患者15例,女12例,男3例。
年龄20~5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年,14例为右手拇指腱鞘,1例左手拇指腱鞘为非优利手。
12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疾病诊断标准:(1)有手部劳损史,多见妇女和手工工作者,好发于拇指及中指。
(2)屈指活动功能障碍,过劳加重,晨起加重。
(3)拇指关节掌侧疼痛,压痛,可触及结节,有关节弹响或绞锁现象。
13治疗方法131检查定位术者仔细检查患者拇指关节掌侧腱鞘部位。
可触及一痛性结节,活动拇指掌指关节可感到手下有关节弹响声或有绞锁现象。
屈伸拇指,屈肌肌腱在疼痛结节点有滞涩的滑动感。
在患者缓慢屈指时,硬结移动停止处或受阻处既是狭窄的腱鞘近端,继续缓慢屈指,术者感到手下有弹响或弹跳,即增粗的肌腱通过腱鞘狭窄处,嘱患者缓慢伸拇指,硬结移动受阻处为狭窄腱鞘远端,用紫药水在拇指上分别标记腱鞘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两点,此两点间的腱鞘即是针刀要松解处。
改良小针刀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观察目的观察改良小针刀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61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1例和对照组110例。
观察组给予改良小针刀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仅予局部扶他林乳剂外敷治疗。
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8%高于对照组的6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小针刀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指临床症状,恢复掌指正常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腱鞘炎,屈指肌腱狭窄性;改良小针刀;中药熏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和手工劳动者,该病发展缓慢,患者初期表现为指关节疼痛、活动不便,如不及时治疗将可能发展为永久性活动不便,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1]。
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中重度腱鞘炎,且取的较满意效果。
笔者观察改良小针刀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261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和影像检查确诊,均伴有指关节疼痛、麻木、活动不利等症状。
将2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1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男53例,女98例;年龄35~65岁,中位年龄(58.3±12.5)岁;病程2~25(15.6±5.3)个月;左侧59例,右侧64例,双侧28例。
对照组男39例,女71例;年龄3368岁,中位年龄(55.9±13.1)岁;病程3~24(15.7±6.1)个月;左侧46例,右侧51例,双侧13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给予改良小针刀治疗,患指常规消毒后铺巾,采用患指局部麻醉,选择正确的进针点,术者拇指和中指持针柄,食指在针身稍远端将针身持稳,沿原麻醉针孔缓慢进针,待术者能明显感到针下有坚韧感时嘱患者伸屈指关节,此时针刀有微动感,沿肌腱纵轴方向自指远心端向近心端切割约1cm长度,至完全切开狭窄处键膜,后出针,予抗菌消炎处理。
针刀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72例报告黄履群【摘要】目的:研究针刀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44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进行分析,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72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4个月随访的复发情况.结果:传统中药外洗组总有效率为54.1%,低于针刀配合中药外洗组的88.9%.4个月的随访,中药外洗组复发率为19.4%,明显高于针刀配合中药外洗组的4.2%,P<0.05.结论:针刀配合中药外洗对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中药外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6(035)003【总页数】2页(P78-79)【关键词】针刀;中药外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作者】黄履群【作者单位】广东佛山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中医骨伤科 528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由于屈指肌腱与掌指关节处的屈指肌腱纤维鞘管反复的摩擦,使患处局部会出现渗出、水肿和纤维化,肌腱局部变粗,阻碍了肌腱在该处的滑动所引起的临床症状[1]。
临床上又称为“扳机指”或“弹响指”。
此病多见于妇女及手工操作者等,临床表现为手掌部疼痛、压痛和患指伸屈活动受限,患指屈伸功能障碍。
好发于拇指、中指和环指[2]。
在本次研究中,抽取了我院患有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患者分别用中药外洗及针刀配合中药外洗的方法治疗,分析两组方法的治疗效果,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患有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1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为64例,女性为80例,年龄42~70岁,平均(58.4±5.8)岁,病程3周至22月,平均(8.5±1.9)月。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中药外洗及针刀配合中药外洗组,两组均为7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程等资料上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鞘内阻滞合并针刀松解治疗60例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对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行鞘内阻滞+针刀松解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0例。
单一组仅行鞘内阻滞治疗,联合组则联合鞘内阻滞个针刀松解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55例(91.67%)显著高于单一组42例(70.00%),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行鞘内阻滞+针刀松解联合治疗,更加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
【关键词】鞘内阻滞;针刀松解;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治疗效果狭窄性腱鞘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腱鞘疾病,发生在患者的拇长展肌以及拇短伸肌的机腱鞘位置的被称为挠骨茎突类,而发生在患者手指或者拇指的屈肌腱则称之为扳机指类[1]。
临床研究显示,狭窄性腱鞘炎作为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发生原因十分复杂和多变,因此,临床上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也大不相同。
以往临床上仅仅采取鞘内阻滞的方式给予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几年来,伴随临床研究的逐渐深入,通过在鞘内阻滞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针刀松懈的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并发症少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均为患者自愿接受,并签署知情书。
抽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0例。
其中,单一组男性38例,女性22例,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41.42±12.48)岁;联合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41.94±12.67)岁。
患者存在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诊断标准:①患者手部和腕部同时存在疼痛感,在日常活动过程中的疼痛感将会随之增加,甚至行为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②患者掌骨头掌侧或者挠骨茎突位置存在压痛感受;③患者在主动或者被动活动的情况下压痛部位存在摩擦感,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弹跳感;④当患者为桡骨茎突腱鞘炎时,拇指放置于掌心并呈现握拳动作,同时,腕关节向尺侧屈曲,此时,挠骨茎突出位置表现剧烈疼痛感受,同时,可明显感受到挠骨茎突尖部位的隆起腱鞘。
2020年 第38卷 第5期新疆中医药2020 Vol.38 No.5 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97中西医结合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研究近况牛时季,王利昕,王建生**作者简介:牛时季(1979—),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刀治疗软组织损伤。
Tel : 138****6636,E-mail :*****************通讯作者:王建生,研究方向为针刀治疗软组织损伤。
Tel : 150****8009(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南门医院二部软伤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摘要:狭窄性腱鞘炎主要病变区域为拇长展肌、拇短伸肌腱鞘及手指的指屈肌腱,其中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多发生在拇 长展肌、拇短伸肌腱鞘,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则指发病于拇指或手指的指屈肌腱。
根据其症状特点,此病症亦被称为“扳机指”。
该病为软伤、针灸、疼痛等科室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病情延绵、反复为该病的典型特点。
目前主流治疗方式 包括口服或注射药物治疗、临床理疗、手术治疗、针刀治疗等。
各个治疗方式均有利弊,本文就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研究近况进行概述。
关键词:狭窄性腱鞘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针刀围绕包裹在肌腱外部的套管样保护性滑膜管 称为腱鞘。
该结构为两层的密闭结构并能够提供滑液,内层紧贴肌腱,外层内衬于腱纤维鞘里面,两层之间为一可提供腱鞘滑液的空腔。
腱鞘可防止肌腱遭受过度压迫或摩擦,具有保护、稳定及润滑肌腱 的作用。
肌腱的损伤性炎症,即腱鞘炎,往往由于此处长期的过度摩擦,引起疼痛、结节、功能受限等症 状。
根据其发生部位的不同,称为桡骨茎突狭窄性 腱鞘炎(拇长展肌、拇短伸肌腱鞘)或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拇指或手指的指屈肌腱)。
虽然腱鞘滑膜可分泌一定量的润滑液提供润滑功能,但某些特殊 工作导致的局部高频率摩擦是无法避免的,如厨师、搬运工、手工操作者、保姆等[1-3]o 由于上述腱鞘 局部摩擦频率较高,易受损伤,导致腱鞘的局部承 重区增厚,最终产生肌腱的异常活动。
【偏方】三位名老中医,治腱鞘炎方子,疗效显著!01夹竹桃配明矾治好我的腱鞘炎作者 / 王芳济我右手拇指经常疼痛,已有好多年了。
经医院检查,诊断为腱鞘炎。
吃药,打封闭,花钱不少,虽见效,但时常反复。
我偶然间得一民间验方:夹竹桃配明矾能治腱鞘炎,便想试一下。
我从中药店买来明矾(即白矾)一两,只花了三毛钱。
又从邻居及楼林花草中找来了数棵夹竹桃。
洗净(包括根、茎、叶、花),拌上明矾(少许),用蒜臼子捣成糊状,涂于患处,先凉后热感,很快疼痛减轻。
为了巩固疗效,我又弄来几棵,如前法泡制。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右手拇指疼痛慢慢消失了。
此法治腱鞘炎简便、经济,效果显著。
但许注意的是,涂在患处,一定要用一次性手套包好,以免污染衣物。
(2007年2月22日《当代健康报》)02熏洗法治疗腱鞘炎作者 / 郭旭光山东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生活中,不少老年人为腱鞘炎所困扰。
此病多见于腕部背侧、桡骨茎突处,常表现为伤处突起、压痛明显、腕及手指活动障碍等。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于局部过劳和血不容筋所致,若采用中药熏洗法治疗,往往可获得满意效果。
方法:取桂枝、紫苏叶各15克,伸筋草20克,麻黄、红花各8克,透骨草、鲜桑枝各30克。
加水煎沸20分钟,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熏蒸患处。
待温时再浸洗患处。
每次熏洗30分钟,每日2次。
熏洗后用纱布绷带和瓦形硬纸壳固定。
5天为1疗程,一般用药1~2个疗程可愈。
(《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12月10日第3215期)03中药熏洗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作者 / 张小军浙江省仙居县中医院仙居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00829屈指肌腱多发性狭窄性腱鞘炎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欠佳,笔者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此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34例中女30例,男4例,年龄34~62岁。
病程15天~5年,单手多指5例,双手多指29例,以拇、中、无名指发病占绝大多数。
临床表现为手指患部抵硬物时感疼痛,活动时可出现“绞锁”,伸屈活动受限,伴有弹响声,严重的出现手指屈伸障碍。
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60例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60例[摘要]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为该治疗在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2014年1月-8月共收集60例病例,均采用小针刀治疗。
结果:94%治愈,6%好转。
总有效率100%[关键词] 小针刀狭窄性腱鞘炎狭窄性腱鞘炎在指、跖、腕、踝等部位均可发生,但以桡骨茎突部位较为多见,在腱鞘炎中以狭窄性腱鞘炎较为难治,普通保守疗法难以奏效,在临床上,本人对该类疾病应用小针刀治疗,收到了法简效速的效果,2014年1月-2014年8月采用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6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治疗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0例,男18例,女32例,年龄23-59岁。
主要临床症状:桡骨茎突周围疼痛,局部肿胀,部分有小肿块突起,拇指活动受限,腕部活动无力或受限,疼痛可放射到手指和前臂。
全部病例治疗前均有桡骨茎突近端压痛及Finkelstein征阳性,均行普通x线片检查,所有患者骨质均无异常改变。
1.2诊断1:腕部外侧桡骨茎突部疼痛,活动时加重,握力减弱。
2:桡骨茎突部微肿,偶见颗粒样突出。
3:桡骨茎突部有明显压痛。
4:让患侧拇指内收屈曲放于掌心握拳,再使腕部向尺侧倾斜,可引起桡骨茎突处剧烈疼痛。
二、方法患肢握拳立放于治疗桌面上,在腕部下放一脉枕,在桡骨茎突处找到最敏感的压痛点,常规消毒后,使小针刀刀口线和桡动脉平行刺入,在腱鞘内纵行疏剥,病情严重者,亦可穿刺腱鞘使刀口接触骨面,将刀身倾斜,将腱鞘从骨面上剥离铲起,出针。
酒精棉球压迫针孔片刻,不出血为止。
一次未痊愈,5天后再做一次,一般不超过3次。
三、结果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治愈:疼痛消失,功能恢复;好转:症状基本消失,功能有改善;无效:治疗后疼痛和功能均无改善【1】。
本组60例患者41人经第一次小针刀治疗后治愈,15人经第二次小针刀治疗后治愈。
综合疗法治疗腱鞘炎180例标签:腱鞘炎;综合疗法;疗效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疾病,以桡骨茎突处狭窄性腱鞘炎、拇指屈肌腱鞘炎两处为最多见,其次是踝部或肱二头长头两处,由于肌腱在腱鞘上长时间过度磨损发生创伤性炎症病变,如变性和增生,甚至软骨样变。
严重的腱鞘增厚,呈束带样压迫肌腱致使肌腱也发生水肿和创伤性炎性变,有时呈葫芦状膨大。
当肌腱通过狭窄的腱鞘时,发生弹响或绞痛、疼痛、活动受限多种症状。
笔者于2005年~2010年采用肿痛消气雾剂配合推拿及中草药外敷治疗该病1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80例均来自本院骨伤科门诊,其中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80例,屈指肌腱狭窄腱鞘炎60例,足踝部腱鞘炎28例,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12例,男48例,女13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46岁;行封闭治疗一次或多次的患者20例;内外踝骨折或手术后愈后取除内固定8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0a。
1.2诊断标准参照《骨科腱囊病》。
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中老年女性多见,有掌拇关节损伤或劳损史,掌拇关节掌侧掌骨头皮下触及一结节状物,拇指屈伸时弹响,压痛活动受限;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多数是青中年人,女性为多,因长期劳损,受风寒刺激而引起疼痛,查桡骨茎突可触硬结压痛,握拳尺偏腕关节时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多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患者,可因轻度外伤劳损急性或慢性发作,肱骨结节间沟可触及到条索状物压痛,举臀和屈肘抗阻力疼痛;创伤性足踝部腱鞘炎:多见青年人体育活动跑、跳、踢球创伤,肌腱走行处有肿胀压痛,可触及肥厚的肌腱或摩擦感,表现在胫前肌腱、拇趾长伸肌腱、腓骨肌、胫后肌及拇长屈肌,慢性者可长年受累。
2 治疗方法先用肿痛气雾剂喷患处(由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制药厂生产提供,批号2000228),然后按照不同部位手法治疗及敷药。
本科自制敷药处方:绿葡萄、四块瓦、三分三、小黏药、赤姜黄等研成细粉用开水调成粘稠状泥,根据部位大小,将药均匀覆盖在纱布上,温热贴敷患处,每天1换,10次为1个疗程。
手术配合内服中药疗法治疗狭窄性腱鞘炎(附 60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5-10-26T15:45:24.70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4期作者:吕宇航[导读] 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浙江绍兴 312000 手术疗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是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有效医疗方法。
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疗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
方法:对60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使用手术疗法,结合本院自拟消炎活血汤内服,结果:术后随访,所有患者拇指弹响感均消失,活动好转。
结论:手术疗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是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有效医疗方法。
关键词:腱鞘炎;手术;中药治疗
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是手外科的常见病,多见于长期从事家务劳动的中老年妇女,及手工艺劳动者,临床常见症状为患指的疼痛,掌指关节活动受限,强行活动伴有弹响感,故又称“弹响指”,本科室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间用手术配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60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0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1岁~80岁,平均年龄47岁,先天性幼儿患者9例,外伤后引起该病患者7例,无明显诱因成年患者44例,平均发病时间2月。
1.2手术方法
指根麻醉成功后,患者仰卧位,患肢外展,常规消毒铺巾上止血带。
取患指掌指关节处掌横纹近端1mm处做平行掌横纹切口,长约2cm,蚊式钳分开皮下组织,暴露卡压的屈肌腱鞘,用手术刀直行切开,直至肌腱完全松解,嘱患者活动患指,可见患指活动明显好转,弹响感消失,PVP-I棉球消毒切口后,缝合皮肤。
1.3术后处理
予本院自拟消炎活血汤口服:制乳香12g,桃仁15g,山药18g,水蛭6g,鹿衔草12g,金莲花9g,车前子15g,枳壳12g,制没药12g,皂角刺12g,炒白术12g,生薏苡仁30g,伸筋草12g,穿山甲3g,炒麦芽15g,生甘草10g,三七花5g。
上方共7剂,每日一剂,由药房水煎后送至患者带回,分上下午口服。
余无特殊处置,术后第二日患者即可出院,嘱其隔日门诊复查换药,术后两周拆线。
2 结果
60例内有5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月),所有随访患者均不再有患指弹响感,患指活动明显好转,拆线后已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优良率100%,有2例患者出现患指一侧感觉稍麻木,持续数月后渐自愈。
3 讨论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腱鞘炎属于“痹症”一种,是为“筋脉痹”。
除了小儿患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筋脉发育异常引起本病外,成人的发病,多因长期劳作,肢体筋肉、关节过度的负重及活动,或筋脉外伤之后,失于保养,使相关经筋慢性损伤引起,中老年女性,因常常在家操劳家务,手指活动单调而繁琐,其中多有拖地板,拎水桶,拧衣服等频繁累及拇指屈肌腱的动作,久之易发本病。
3.1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腱鞘炎的发生与其独特的解剖结构有关。
腱鞘和指骨形成了弹性极小的“骨-纤维性隧道”,这个隧道像套管一样套在肌腱上,正常肌肉活动时,肌腱可以在其内自由滑动。
[1]外伤引起的肌腱、腱鞘、骨膜受伤,骨膜充血水肿,或是反复的活动,引起肌腱与腱鞘过度摩擦,使腱鞘局部充血、水肿、增厚,都会造成腱鞘内局部狭窄,卡压肌腱。
3.2治疗方面,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都有各自治疗办法,如传统医学使用活血散瘀,祛风除湿的中药熏洗,或小针刀治疗,而现代医学则用“扶他林”等药物外用,以消除水肿,抗炎止痛,或用局部封闭疗法等等。
但无论是祖国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在保守治疗方面都有其不足之处,外洗的中草药需患者自煎,煎药过程复杂繁琐,且需要较长时间等待,较难适应现在紧凑的生活节奏。
小针刀治疗该病在临床运用较为广泛,但针刀操作都不是在直视下进行的,如果对病变局部相关解剖不是很熟悉,或者操作方法不当,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曾有学者研究发现,不当的针刀治疗会造成肌腱断裂、术后肌腱严重粘连和周围神经损伤,以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2]
3.3 现代医学方面,外用药物使用方便,但由于患者常常对该病的重视不足,症状一见改善即恢复原来的劳动,导致该病迁延不愈,再来就诊时病情已严重,这时保守治疗已无明显效果,局部封闭疗法对于患者症状改善较为迅速,其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复发率较高,治疗时消毒不彻底引起患指感染的个体亦不在少数,甚至有报道称局部封闭治疗会导致患指坏死。
[3]与这些治疗方法相比,手术治疗狭窄性腱鞘炎,是在直视下切开缩窄的腱鞘,从根本上去除病因,可将屈肌腱彻底松懈,见效较快,术毕患者即能感觉患指活动受限症状明显改善,另外,该类手术在局麻下即可进行,手术方式简单,切口较小,创伤有限,一般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出院,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而手上包裹的纱布也会提示患者及家属注意保护患手,不参加家务劳动,避免该病复发。
术后服用消炎活血汤,其中乳香、没药、水蛭、桃仁、穿山甲活血散结,消肿止痛,鹿衔草、车前子、枳壳、伸筋草、皂角刺祛风湿,通经络,滑利关节,山药、白术、麦芽、薏苡仁、甘草补益脾胃,使气血生化有源,有补气养血,促进创口愈合之效,甘草并有调和诸药之功。
三七花、金莲花清热凉血,使全方不致温燥太过,活血不耗血。
全方共奏活血补血,舒筋活络之功,能极大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因此,用现代医学内手术疗法去除弹响指的病因,配合内服传统医学里的中药顺筋通络,充养气血,是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有效方法。
手术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注意事项:1、切口应贴近掌指关节横纹,但不宜在横纹处做切口,以免后期横纹处瘢痕形成,影响关节活动。
2、手术视野要暴露清楚,但暴露视野时不宜用刀片锐性分离组织,避免伤及附近的指神经及腱鞘内屈肌腱。
3、术后第一次包扎宜加压包扎,以减少术区出血,避免后期肌腱粘连,影响患指活动。
参考文献:
[1]吴鹏狭窄性腱鞘炎的诊疗进展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5(3):73-75
[2]李义凯,钟世镇.能这样治疗狭窄性腱鞘炎吗? [J].颈腰痛杂志,2007,28(1):13- 15.
[3]王迪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局部注射致五指坏死一例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 5(2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