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12.6
- 格式:ppt
- 大小:4.14 MB
- 文档页数:78
斜拉桥是由斜拉索、塔柱和主梁组成,用若干高强的拉索将主梁斜拉在塔柱上,斜拉索使主梁受到一个压力和一个向上的弹性支承的反力,这就使得桥梁的跨越能力大大增强。
斜拉桥示意图斜拉桥是将梁用若干根斜拉索拉在塔柱上的桥。
它由梁、斜拉索和塔柱三部分组成。
斜拉桥是—种自锚式体系,斜拉索的水平力由梁承受、梁除支承在墩台上外,还支承在由塔柱引出的斜拉索上。
按梁所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钢斜拉桥、结合梁斜拉桥和混凝土梁斜拉桥。
斜拉桥由斜索、塔柱和主梁所组成。
用高强钢材制成的斜索将主粱多点吊起,并将主梁的恒载和车辆荷载传至塔柱,再通过塔柱基础传至地基。
这样,跨度软人的主梁就象一根多点弹性支承(吊起)的连续梁一样工作,从而可使主梁尺寸大大减小,结构自重显著减轻,既节省了结构材料,又大幅度地增大桥梁的跨越能力。
此外,与悬索桥相比,斜拉桥的结构刚度大,即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变形小得多,且其抵抗风振的能力也比悬索桥好,这也是在斜拉桥可能达到大跨度情况下使悬索桥逊色的重要因素。
斜索在立面上也可布置成不同型式。
各种索形在构造上和力学上各有特点,在外形美观上也各具特色。
常用的索形布置为竖琴形(图一)和扇形(图二)两种。
另一种是辐射形布置(图三)因其塔顶锚固结构复杂而较少采用图一竖琴形斜拉桥图二扇形斜拉桥图三放射形斜拉桥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
桥的主要承重并非它上面的汽车或者火车,而是它本身,也即我们看的的路面。
现在我们就分析这个:我们以一个索塔来分析。
索塔两侧是对称的斜拉索,通过斜拉索将索塔主梁连接在一起。
现在假设索塔两侧只有两根斜拉索,左右对称各一条,这两根斜拉索受到主梁的重力作用,对索塔产生两个对称的沿着斜拉索方向的拉力,根据受力分析,左边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向左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同样的右边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右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由于这两个力是对称的,所以水平向左和水平向右的两个力互相抵消了,最终主梁的重力成为对索塔的竖直向下的两个力,这样,力又传给索塔下面的桥墩了。
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绪论1.1概述斜拉桥是一种桥面体系受压、支承体系受拉的结构,其桥面体系由加劲梁构成,其支承体系由钢索组成。
上世纪70年代后,混凝土斜拉桥的发展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稀索,主梁基本上为弹性支承连续梁;第二阶段:中密索,主梁既是弹性支承连续梁,又承受较大的轴向力;第三阶段:密索,主梁主要承受强大的轴向力,又是一个受弯构件。
近年来,结构分析的进步、高强材料的施工方法以及防腐技术的发展对大跨斜拉桥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斜拉桥除了跨径不断增加外,主梁梁高不断减小,索距减少到10m以下,截面从梁式桥截面发展到板式梁截面。
混凝土斜拉桥已是跨径200m~500m范围内最具竞争力的桥梁结构。
1.1.1 结构体系斜拉桥的基本承载构件由梁(桥面)、塔和索三部分组成,且三者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总体结构的性能。
实际设计时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塔、梁及索的不同变化和相互组合,可以构成具有各自结构性能且力学特点和美学效果的突出的斜拉桥。
正因为如此,斜拉桥基本体系可按力学性能分为漂浮体系、支承体系、塔梁固结体系和刚构体系:漂浮体系为塔墩固结、塔梁分离,主梁除两端有支承外,其余全部用拉索悬吊,是具有多点弹性支承的连续梁。
支承体系即墩梁固结、塔梁分离,在塔墩上设置竖向支承,为具有多点弹性支撑的三跨连续梁。
塔梁固结体系即塔梁固结并支承在墩上,梁的内力和挠度同主梁与塔柱的弯曲刚度比值有关。
其支座至少有一个为纵向固定。
刚构体系为梁塔墩互为固结,形成跨度内具有多点弹性支承的刚构。
这种体系的优点是既免除了大型支座又满足悬臂施工的稳定要求,结构整体刚度较好,主梁挠度小;缺点是主梁固结处负弯矩较大,较适合于单塔斜拉桥。
在塔墩很高的双塔斜拉桥中,若采用薄壁柔性墩来适应温度和活载等对结构产生的水平变形,形成连续刚构,能保持刚构体系的优点,并使行车平顺。
采用这种体系的有美国的Dames Point桥和我国的广东崖门大桥等。
世界最长的斜拉桥斜拉桥的外观与造型都相当的奇特,不同于其它桥。
那么世界最长的斜拉桥有哪些呢?小编告诉你:世界最长的斜拉桥1.苏通长江大桥 1088米,中国, 2008 双塔双索面钢箱梁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东部的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是交通部规划的黑龙江嘉荫至福建南平国家重点干线公路跨越长江的重要通道,也是江苏省公路主骨架网“纵一”——赣榆至吴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桥史上工程规模最大、综合建设条件最复杂的特大型桥梁工程。
建设苏通大桥对完善国家和江苏省干线公路网、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以及沿江整体开发,改善长江安全航运条件、缓解过江交通压力、保证航运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桥建设工程情况:苏通大桥工程起于通启高速公路的小海互通立交,终于苏嘉杭高速公路董浜互通立交。
路线全长32.4公里,主要由北岸接线工程、跨江大桥工程和南岸接线工程三部分组成。
2.香港昂船洲大桥 1018米,中国,2008 双塔双索面主梁边跨及中跨两边为24m混凝土箱梁,中部为钢箱梁。
昂船洲大桥位于香港,是全球第二长的双塔斜拉桥。
大桥主跨长1018米,连引道全长为1596米。
是本港首座位处市区环境的长跨距吊桥,在香港岛和九龙半岛都可以望到这座雄伟的建设。
大桥属于8号干线的一部份,跨越蓝巴勒海峡,将葵涌和青衣岛的8号和9号货柜码头连接起来。
昂船洲大桥离海面高度73.5米,而桥塔高度则为290米,两者都比青马大桥为高。
桥面为三线双程分隔快速公路。
而昂船洲大桥于2003年1月开始动工兴建,耗资27.6亿港元。
3.鄂东长江大桥 960m 中国在建双塔双索面混合梁鄂东长江大桥,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阿深高速公路(内蒙古阿荣旗至深圳)和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的共用过江通道,位于黄石长江大桥上游约950米处,桥址距离武汉约130公里。
该桥北起浠水散花镇,连接已建成的黄黄高速公路,南岸位于黄石黄花港附近,连接武黄高速公路,全长约12公里,按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为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
南澳大桥矮塔斜拉桥主塔施工技术总结摘要:本文以广东省南澳大桥主墩工程实例为依托,详细介绍了采用翻模法施工塔柱时钢管脚手架布置、劲性骨架设置及钢筋、模板、混凝土等关键工艺;以及采用牛腿支架法施工上横梁支架设计安装、钢筋、模板、混凝土等关键工艺;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1.1 地理位置广东省南澳大桥工程起点桩号为K1+110.00,位于莱芜旅游度假区治安岗处,与S336(莱美路)相接。
路线在柴井围上桥后江湾海峡,于南澳长山尾苦路坪接入环岛公路,项目终点K12+190.00,环岛公路接入点桩号约为K9+550。
全线总长11080m,其中桥梁全长9341m,占路线总长84.31%,道路全长1739m,占路线总长15.69%。
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南澳大桥项目地理位置图全线采用2车道二级公路标准修建,设计时速80km/h,路基宽度12m,主桥宽度14m,桥面净宽11m。
1.2 桥型布置主桥全长490m,为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桥型布置为126+238+126m,见主桥桥型布置示意图。
本段桥梁桩号范围K9+755~K10+245,平面位于直线上,立面位于以K10+000为变坡点、两侧各3%纵坡、半径8000m的竖曲线上。
1.3 施工部位划分南澳大桥主塔由下塔柱、上塔柱及横梁组成,上塔柱、横梁均为单箱单室截面,下塔柱为实心截面,材料采用C50混凝土,承台顶高程为+6.000m,塔顶高程为+75.415m,塔高69.415m,下塔柱高31.415m,上塔柱30m。
2 下塔柱施工2.1 下塔柱结构形式下塔柱位于承台与0#块之间,分为南、北两个塔柱,为单箱单室空心结构,横桥向设R=300.75m竖向大半径圆曲线,上端伸入主桥0#块中,下塔柱横桥向宽350~500cm,壁厚80cm,顺桥向宽500cm,壁厚80cm,底部设计有2个泄水孔。
下塔柱全高31.415m,采用C50混凝土,拟定沿塔身垂直方向分6个节段,其中1~5每个节段6m,第6节段1.5m高为0#块箱梁倒角部位。
浅谈宽幅矮塔斜拉桥斜拉索错位施工及调索技术发布时间:2021-05-19T11:43:59.13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作者:韩旭[导读] 摘要:矮塔斜拉桥是介于连续梁桥和斜拉桥之间的一种新型桥梁,其建造经济、造型美观、施工方便,综合了斜拉桥和连续梁桥的优点,在国内外应用广泛。
中新苏滁(滁州)开发有限公司安徽滁州 239000摘要:矮塔斜拉桥是介于连续梁桥和斜拉桥之间的一种新型桥梁,其建造经济、造型美观、施工方便,综合了斜拉桥和连续梁桥的优点,在国内外应用广泛。
关键词:斜拉桥;斜拉索;方法计算1工艺原理斜拉索结构体系主要三部分组成:锚固段——锚板、夹片、锚固螺母、密封装置、防松装置及保护罩、磁通量传感器、预埋管及垫板、减振器等组成;自由段——带PE护套的钢绞线、索箍、HDPE外套管、梁端防水罩、塔端连接装置及梁端防护钢管;塔柱内段——索鞍分丝管、塔内锚垫板、抗滑锚。
1.1斜拉索的结构组成斜拉索结构体系主要三部分组成:锚固段——锚板、夹片、锚固螺母、密封装置、防松装置及保护罩、磁通量传感器、预埋管及垫板、减振器等组成;自由段——带PE护套的钢绞线、索箍、HDPE外套管、梁端防水罩、塔端连接装置及梁端防护钢管;塔柱内段——索鞍分丝管、塔内锚垫板、抗滑锚。
1.2 斜拉索错位施工方法计算主梁采用挂篮悬臂施工方法的矮塔斜拉桥施工过程中,常规方案是主梁n号节段挂篮悬臂施工完成后即进行n号节段的斜拉索施工(挂索和张拉),本项目中考虑到主塔在单箱三室箱梁的中间分隔带上,斜拉索梁上锚固点在宽度较小的中室上,此室空间相对较小,张拉空间受挂篮影响较大,故考虑斜拉索采用错位法施工,即主梁n号节段悬臂施工完毕后即移动挂篮至n+1号节段,然后进行n号节段斜拉索的挂索和张拉,这样增加了挂索和张拉的空间。
采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见图1)对该斜拉索错位法施工进行验证,错位施工结果见图2。
图1 有限元模型(a)上翼缘最大压应力12.8Mpa (b)下翼缘最大压应力12.6Mpa(c)上翼缘最大拉应力0.41Mpa (d)下翼缘最大拉应力0.16Mpa图2 斜拉索错位法施工应力图结果表明:斜拉索采用错位法施工工艺后箱梁上缘最大压应力为12.8Mpa,下缘最大压应力12.6Mpa,规范限值为,满足施工阶段混凝土压应力计算要求。
斜拉桥名词解释斜拉桥名词解释斜拉桥是一种使用缆索体系的桥梁。
它的受力特点是:拉索通过水平或竖直缆索,从塔顶挂下后,形成抛物线形的桥面体系,体系内的缆索呈倾斜状态,拉索从中穿过,斜拉桥可以做成很大跨径和高耸的桥塔。
斜拉桥主要承受垂直方向的拉力,斜拉索布置在两岸,对桥梁起加固作用,有时也用来增加桥塔的高度。
斜拉桥由于没有主梁,构造简单,造价相对较低,而且外观轻盈,景观效果好,多用在大跨径桥梁中,如人行天桥、城市景观桥等。
因为拉索可以平行于桥面布置,当受到横向水平荷载作用时,除桥墩和基础外,桥身主要由拉索承担水平力。
在桥上有车辆行驶时,会产生水平分力,该力随车速变化较快,所以桥的横向稳定性显得特别重要。
斜拉桥是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
索塔是承重结构,主梁是将索塔的巨大拉力传递给地基的主要结构,斜拉索是将主梁的拉力传递给桥面的结构,与地基的联系是通过墩台。
索塔一般位于中央,不承受弯矩,但是主梁的曲率和温度应力,还有索塔的非线性特性,导致了主梁在施工和运营阶段都需要进行挠度控制。
随着运营期的增长,主梁的应力会导致主梁开裂并迅速发展为永久变形。
斜拉桥的跨度从几百米至上千米,跨度越大,高度越高,则斜拉桥的承受的水平荷载也越大,结构也越复杂。
虽然设计简单,但由于其空间特性,必须考虑风、冰等自然条件对斜拉桥的影响。
现代斜拉桥在索塔、主梁、斜拉索和地基之间,还有抗震、减震的复杂共同工作。
斜拉桥设计理论的基础是“能量法”,即首先要确定桥梁各部分的力学状态及其组合关系,然后求出各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效应系数和相互作用力。
此法能精确估算主梁内力,但难以预测主梁各部分的温度效应,因而在实际工程中未得到广泛采用。
目前,多数斜拉桥是按照“统一理论——局部修改”的思路,针对某些薄弱环节,对桥梁某一部分进行补强,并对理论公式中不适宜的参数进行修正。
具体采取哪种修正,要视桥梁技术状况、材料供应情况及工程投资来决定。
从施工角度看,斜拉桥中主梁与索塔均存在施工技术困难。
斜拉桥的原理
斜拉桥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结构,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广泛应用。
它以其独特的外观和高效的承载能力成为城市的地标之一。
那么,斜拉桥的原理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斜拉桥的结构特点。
斜拉桥的主要构件包括桥面、主塔和斜拉索。
桥面是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平台,主塔是支撑桥面的主要结构,而斜拉索则连接桥面和主塔,起到支撑和稳定的作用。
斜拉桥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三点一线”。
也就是说,斜拉桥的主塔、桥面和斜拉索三者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使得力能够沿着一条直线传递。
这种结构原理使得斜拉桥在承载能力上有很大优势。
斜拉桥的主塔通常采用空心的钢结构,其设计符合力学原理,能够承受来自桥面和斜拉索的各种力的作用。
主塔的高度和倾斜角度经过精确计算,使得斜拉索能够以最佳的角度连接到桥面,从而达到最佳的承载效果。
斜拉索是斜拉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由高强度的钢丝绳构成。
斜拉索的数量和位置经过精密设计,能够均匀地分布桥面的荷载,并将其传递到主塔上。
这种设计使得斜拉桥能够承受大跨度的桥面,同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除了“三点一线”的结构原理,斜拉桥还采用了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技术是通过在斜拉索和主塔上施加预先设计的张力,使得结构在受力时能够更加稳定和坚固。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减小结构的变形和挠度,提高了斜拉桥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斜拉桥的原理是基于力学和结构设计原理的。
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使得斜拉桥能够在大跨度和大荷载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和安全。
这种桥梁结构不仅在城市中起到了交通连接的作用,同时也展现了现代工程技术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