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历程知识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27
票据业务的发展历程五票据市场票据市场主要有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类工具。
从国际金融历史来看早期的商业票据主要指汇票(Bill of exchange)以的商品为标的由出票人向收款人签发结算票据。
汇票最早产生于英国在发达国家如美、日、法等发展迅速1990年以来出现下降趋势。
现代金融中商业票据(Commercial aer)主要是指无担保的本票以融资为目的直接向货币市场投资者发行。
该类票据在18世纪产生于美国1960年以来发行量每10年增长3~4倍2000年底美国的市场余额约为15600亿美。
中国目前的票据市场指的是汇票市场即企业签发的用于结算的票据具有真实背景商业票据的签发只面向与出票人有商品和贸易关系的收款人。
票据市场是短期融资市场一般不超过6个月。
中国票据市场是货币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其他货币市场一样发展经历了几次起伏。
在数次整顿之后自1998年开始进入相对规范、快速发展时期。
(1)中国票据市场发展历程从市场成长的过程看中国票据市场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1982~1988年。
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推行“三票一卡”倡导商业银行发展票据业务。
当年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率先办理票据承兑、贴现业务人行开始试办再贴现业务。
由于商业银行管理操作没有经验票据市场上违规现象、假票问题严重1988年各商业银行基本停办票据业务。
第二阶段:1994~1997年。
1994年下半年针对当时一些重点行业的企业货款拖欠、资金周转困难和部分农副产品调销不畅的状况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在“五行业、四品种”(煤炭、电力、冶金、化工、铁道和棉花、生猪、食糖、烟叶)推广使用商业汇票开办票据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商业票据业务再次发展在几个有限城市形成小规模票据市场。
1996年《票据法》颁行为票据市场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至今。
1998年以来人民银行不断改进宏观调控方式为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货币市场成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票据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