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以外有生命吗(1)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24
小学科学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教案)科学教案:小学科学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存在着其他星球。
2. 理解地球以外的星球是否有可能存在生命。
3. 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究。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宇宙空间的概念,宇宙是由星球、恒星、行星、银河等组成的广阔空间。
2. 了解目前人类所知的其他星球,例如:火星、木星、土卫六等。
3. 探究地球以外的星球是否有可能存在生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10分钟):引入宇宙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地球只是宇宙空间中的一个很小的存在。
提问: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应该还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以外的星球上会不会有生命存在呢?为什么?2. 学习(约30分钟):介绍目前人类所知的其他星球,例如:火星、木星、土卫六等。
学生观看相关图片,了解不同星球的特点和环境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星球的环境条件是否适合生命的存在?为什么?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的生命基本需求来思考。
3. 探究(约30分钟):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进行地球以外星球是否有生命的讨论。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论证。
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论证过程,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4. 总结(约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讨论过程,总结学生们的不同观点和论证方法。
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需要通过实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以对学生提供一些科学家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开阔学生的思维。
5. 拓展(约15分钟):学生继续探究其他相关问题,例如: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
引导学生思考和展开更深入的研究,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估:1.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能否正确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论证。
2. 鼓励学生撰写思考总结,对于自己的观点进行整理和归纳。
3. 结合其他相关课程内容,教师可以设计小测验或作业来进行课后评估。
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设计理念: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猜想在地球以外的茫茫宇宙间可能有类似甚至超过人类智慧的生物存在。
在天文学和生命科学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前提下,科技界认为从理论上说任何天体只要条件合适都有可能产生原始形态的生命,并逐渐进化为高级形态的生命,甚至出现智慧生命及其文明。
因此,本课试图为小学生撩起“外星人”神秘的面纱,激起他们探索其他星球是否有像人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的欲望,并鼓励他们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投入到探索宇宙奥秘的活动中。
教学目标:1、能依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推测可能有生命的星球。
2、了解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唤起学生探索外星生命的欲望和想象力。
2、难点:有理有据、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1、有关人类探索外星生命活动的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课时目标:能依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推测可能有生命的星球;了解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动。
一、导入新课:1、播放有关UFO的影片片段。
2、讲述:刚才我们观看的只是科幻片的一个镜头。
不过,自从人们开始研究太空以来,就一直想知道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更想知道是否有像地球人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存在。
那么,你相信地球以外有生命吗?3、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
二、引导查阅资料,探讨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1、讲述:地球处在太阳系里,这也是人类所知最多的一个大家族。
我们就先到太阳系家族中去找找看,有没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2、学生分组查阅太阳系内行星、卫星资料,并根据资料分析、讨论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形成小组研究报告,内容应包括:我们研究的星球名称、该星球的基本情况、我们认为有或无生命存在的理由。
3、小组交流研究情况。
4、师生点评小组汇报情况并小结。
三、了解人们对地球以外有无生命的研究情况。
1、讲述: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的问题虽然还没有找到答案,但是人们做出了种种猜测和描绘。
2、学生自由浏览一组资料。
3、汇报浏览的结果。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解析生命之谜(1)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一直向往着“天上的世界”。
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现在,科学发达了,人们知道那都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
但是,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从古代神话的话题,引出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
)第一部分(1)提出地球之外的太空是否有生命存在的问题。
(2)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
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
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
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介绍宇宙的浩瀚,同时也说明人类对于宇宙的未知还有很多,需要不断的探索研究。
)(3)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运用设问的手法,介绍了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4)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
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的:1.认识“酶、碳、冥、磁”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火星的情况及其成果。
教学难点:学生对有关生命科学的理论、术语的理解。
教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
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这一直是一个谜。
《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
现在,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2、默读“阅读提示”,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1)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3)结论是什么?(4)提出不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二、理清顺序,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2、想想课文从哪到哪开始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3、学生回答2——9自然段。
4、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5、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最后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6、现在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吗?(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7、全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进行自学后,请你把自己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8、学生自学课文第二部分。
(围绕问题学习)9、组内进行交流。
10、小组间进行汇报。
第一小组:分析第二、三自然段。
作者从理论和分析两个方面说明了“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
从理论上讲,第一,宇宙无限,第二,有许多类似太阳系的星球,“与地球类似的星球肯定存在”。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练习题一、填空1._______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_______太空探测器拍摄到金星的表面。
2.我们不能在金星生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认为,火星表面的岩石是由几十亿年前的_______留下的。
_______探测器来勘探火星表面和火星上的岩石的。
二、判断1.火星上有大气层和明亮的填空,因此它有可能适合人类居住。
()2.金星上有厚厚的大气层因此它有可能也适合人类居住。
()3.已经有两种太空探测器飞出来太空。
()4.外星人的生存条件可能和人类不同。
()三、选择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太阳、月球、地球B、恒星、陨石、行星C、轮船、巨大的岩石D、待发射的火箭、火箭发射塔上的航天飞机2、主要由二氧化碳构成的大气成分的行星是()。
A、地球和水星B、金星和水星C金星和火星D、水星和火星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宇宙是指由太阳、地球、月亮这几个天体所运行的空间B、银河系只有一个恒星——太阳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D、太阳系就是由太阳和九大行星组成的系统4、关于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B 、宇宙就是指天体中的银河系C、宇宙只包括太阳系和银河系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5、在繁星点点的夜空,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的星星是()。
A、卫星 B 、行星C 、恒星D 、流星四、综合1.以人类为例,说说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是什么?2.你认为外星人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会是什么样的?五、拓展飞出太阳系的先驱者10号带着人类的哪些信息?。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 水滴里的世界1、水里有很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很小很小的生命体,它产被称为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要借助显微镜才能够看清楚。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人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水、泥土里,动植物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5、水滴中的那很多个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6、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7、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能够找到微生物的踪迹?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答:瓜果上的毒菌、人体皮肤上的细菌、空气中飘浮的病毒、发霉变馊的食物……这些都能够找到微生物的踪迹。
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方法:虽然不能直接看到它们,但是能够发现物体上的毒斑慢慢扩大,皮肤逐渐发炎馈烂,病毒感染的人群起来越多,病情越来越重,食物变质逐渐腐烂等。
2 做酸奶1、自己动手做酸奶的过程:(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2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2、自制酸奶要注意的事项:(1)自制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放太久。
(2)不要吃变质的酸奶,否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3、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1)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2)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4、理解细菌(细菌的特点):(1)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
(2)有三种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3)细菌也要吃食物。
有的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4)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能够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5、细菌的功与过:功(好处。
对人类或大自然有用的):(1)生产腐殖质(苹果从树上掉下、腐烂、细菌分解、变成腐殖质)(2)生产新食物(果酒、泡菜)(3)生产药品(4)生产塑料餐具过(害处。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中最后一课,也是《科学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部分在苏教版教材中的最后一课。
本课引导学生从地球的周围由近及远,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去探索外星生命”主要是学生通过对搜索到的相关星体资料进行分析,决断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了解科学家为寻找外星生命作出的努力,旨在唤起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不是要让学生探究出什么结果,而是鼓励他们大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情分析】本课并不需要一个确切的探究结果,主要是引导学生搜索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实际上对于外星生命,人们一直都在不断猜想他们的存在,科学家感兴趣,小学生同样很感兴趣,六年级的学生已经从各种途径了解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有的比教师知道的还多,但不少是小报的道听途说” 没有确凿的证据,甚至很多就是虚假的,因此需要让学生有依据地推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信息,学会甄别。
因此,着重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年级学生已经能比较熟练地上网查阅资料、制作记录单,所以在本课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 每个小组完成对一个星体资料的搜索、整理、分析过程,并制作成简单的记录单进行全班展示、交流。
三、【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对地外生命的探索。
2 .能借助网络搜索相关星体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根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推测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3.对外星生命的探索充满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通过网络搜索资料,整理、分析后制作幻灯片,有根据地介绍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准备】课前教师和学生借助互联网或书报查阅资料收集有关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图片和视频信息,教师制作教学课件,每人一张白纸,研究报告单各组一张,共8张。
六、【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趣味学习。
扬州市2012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以外有生命吗》视频说课稿(有配套课件)《地球以外有生命吗》说课稿广陵区头桥中心小学钱敬伟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中最后一课,也是《科学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部分在苏教版教材中的最后一课。
本课引导学生由近及远,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去探索“外星生命”,主要是唤起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不是要让学生探究出什么结果,而是鼓励他们大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实际上对于外星生命,人们一直都在不断猜想他们的存在,科学家感兴趣,小学生同样很感兴趣,六年级的学生已经从各种途径了解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有的比教师知道的还多,但不少是小报的“道听途说”,没有确凿的证据,甚至很多就是虚假的,因此需要让学生有依据地推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信息,学会甄别。
2、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一些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了解人类对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动。
科学探究:能查阅相关资料(借助网络或书报),根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推测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能条理清晰地有依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能设计向外形星系介绍地球情况的信息卡。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了解宇宙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重点难点重点:唤起学生的探索外星生命的欲望和想象力。
难点:有理有据、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说教法1、教法分析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存在有外星人,在加之一些影视作品的渲染,使得孩子们更加相信这些事情。
那宇宙中除了地球人之外,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本课试图为小学生撩起“外星人”的神秘面纱,激起他们探索其他星球是否有像人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的欲望,并鼓励他们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了,投入到探索宇宙奥秘的活动中去。
2、教学流程根据以上分析,教学中准备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分析各星球的生命迹象——发挥想象,画一画心中的外星人——解读人类名片——拓展延伸,尝试制作名片。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测试卷一一、填空(每空1分,共32分)1.()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
2.太阳和包括地球在内的八颗()、()、众多的()、流星体和()等组成了太阳系。
3.1781年,英国人威廉·赫歇尔通过巨型望远镜发现了()。
4.八颗行星中,运行速度最快的是(),夜间最亮的是()。
5.为了天文学研究的需要,国际天文联合会将全天空划分成()个星座,如()、()、()、()、等6.在晴朗的夏夜,我们会看到天空中斜向西南有一条光带,那就是()。
银河中每一个亮点都是()。
7.北斗七星“勺口”两颗星的连线向“勺口”方向延长约()倍距离,那颗亮星就是()。
8.起初,我们只能用()观察太空,后来,()的出现让我们能看得更远。
几百年来,用()观测太空的技术不断发展,今天,我们已经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宇宙深处了。
9.我国明朝的万户是第个尝试利用火箭克服()飞天的人。
10.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由意大利科学家()制作的,利用它能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高地、和“()”11.()是地球的卫星。
12.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时,它就能挣脱地球引力围绕地球运转。
13.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宇宙空间的航天员是苏联的(),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
14.()是离我们最近的行星,虽然它与水星相比离太阳更远,但它的表面温度却很高。
15.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起,人类已经向太空发射了多种(),它们承载着人类对太空的无限梦想,去探索更加遥远的宇宙空间。
二、判断(每题1分,共16分)1.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观察到了太阳系内的八颗行星。
()2.海王星的位置是英国人亚当斯通过巨型望远镜观察发现的。
()3.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4.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是金星和火星。
()5.星座是由行星组成的,是人们认识星空的一种方法。
()6.银河中闪闪发光的亮点,有的是恒星,有的是行星。
六年级上册科学《地球以外有生命吗》讲课稿《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研究宇宙》中最后一课,也是《科学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部分在苏教版教材中的最后一课。
本课指引学生由近及远,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线,去研究“外星生命” ,主假如唤起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不是要让学生研究出什么结果,而是鼓舞他们勇敢发挥想象力和创建力。
实质上对于外星生命,人们向来都在不停猜想他们的存在,科学家感兴趣,小学生相同很感兴趣,六年级的学生已经从各样门路认识了好多这方面的信息,有的比教师知道的还多,但许多是小报的“耳食之闻”,没有确实的凭证,甚至好多就是虚假的,所以需要让学生有依照地推断,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样信息,学会甄别。
2、教课目的科学知识:知道一些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认识人类对研究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动。
科学研究:能查阅有关资料(借助网络或书报),依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推断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能条理清楚地有依照地陈说自己的看法;能设计向外形星系介绍地球状况的信息卡。
感情、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学生认识宇宙神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要点难点要点: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难点:查阅整理资料,制作幻灯片,有依据地介绍自己的看法二、说教法1、教法剖析此刻社会上好多人都以为存在有外星人,在加优异些影视作品的衬着,使得孩子们更为相信这些事情。
那宇宙中除了地球人以外,究竟有没有外星人呢?本课试图为小学生撩起“外星人”的神奇面纱,激起他们研究其余星球能否有像人相同的高级智慧生物的欲念,并鼓舞他们勇敢地发挥想象力和创建了,投入到研究宇宙神奇的活动中去。
2、教课流程依据以上剖析,教课中准备采纳以下的教课思路:创建情境,提出问题 amp;mdash; amp;mdash; 自主研究,剖析各星球的生命迹象 amp;mdash; amp;mdash;发挥想象,画一画心中的外星人 amp;mdash; amp;mdash; 解读人类名片 amp;mdash; amp;mdash;拓展延长,试试制作名片。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教学设计(作者单位: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教研室姚功清)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条理清晰地有依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科学知识知道一些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了解人类对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了解宇宙奥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引导学生科学地探究未知事物,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小组合作,共同收集、整理分享资料。
2、引导学生科学地探究未知事物。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有关外星生命的话题,谁来说说外星生命指的什么?投影:外星人——指地球以外的具有高级智慧的生物。
二、提出问题1、提问:你认为有外星人吗?2、现场调查,公布调查结果。
投影:认为有外星人的同学占--------%,认为没有外星人的同学占--------%。
三、科学辩论教师引导学生对是否有外星人的问题进行讨论。
同学们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有外星人,另一种认为没有外星人。
请你们说出你们的观点以及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
四、提供资料1、教师向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外星人的资料。
A、来自太空的报告。
B、月球上的外星生物。
C、我的故事:我和外星人握手。
2、向学生介绍太阳系的有关资料。
课件播放:太阳系的有关资料3、向学生介绍银河系的有关资料。
课件播放:银河系的有关资料4、向学生介绍河外星系的有关资料。
课件播放:河外星系的有关资料五、提出假设、科学探究1、引导学生在银河系中假设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
现在我们假设一下:假设每100个恒星中可能存在一个有外星人的恒星系,那么在银河系1000亿个恒星中,存在外星人的恒星系有多少个呢?学生计算、小组讨论、交流。
(再以1/1000的可能性假设;以1/1亿的可能性假设、以1/100亿的可能性假设、以1/1000亿的可能性假设。
)六、介绍科学家的观点观点1:认为有外星人。
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有外星人,他们已经行动起来向其它星球发送了地球的名片,寻找外星人。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六年级# 导语】《宇宙生命之谜》一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表达了作者对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的敬佩,同时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原文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一直向往着“天上的世界”。
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现在,科学发达了,人们知道那都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
但是,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
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
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
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
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