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亚国家第11课 古代日本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九十二篇
- 格式:docx
- 大小:837.42 KB
- 文档页数:10
《古代日本》基础练习1.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
”“倭人”指的是()A.日本B.拜占庭C.阿拉伯D.朝鲜2.日本某博物馆收藏有一幅8世纪的日本人书写的汉字书法作品真迹(如图)。
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日本民族的哪一个特点()A.凶恶残暴B.忧患意识C.善于学习D.不思进取3.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
其中“汉化”是指()A.《汉谟拉比法典》B.种姓制度C.奴隶主民主政治D.大化改新4.646年(大化改新)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实行征兵制。
此段材料反映的是()A.大化改新的背景B.大化改新的内容C.大化改新的性质D.大化改新的影响5.8世纪时,日本社会经济制度发生重大改变,取代班田制的经济制度为()A.农奴制B.奴隶制C.庄园制D.分封制6.古代日本幕府政治中,武士集团的最高首领被称为()A.御家人B.“征夷大将军”C.“国司”D.领主7.4世纪末至5世纪初逐步吞并其他小国,首次实现日本政治统一的国家是()A.大化B.大和C.日本D.德川8. 5世纪初政治统一后的日本,王室和贵族是大土地所有者,他们把在自己土地上劳作的人按照生产门类编成“部”,如在王室土地上从事农业的称()A.田部B.土师部C.文部D.织锦部9.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10.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
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
其内容之一是()A.实行贵族世袭制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C.分封贵族为诸侯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11.8世纪时,日本社会经济制度又-一次发生重大改变,班田制逐渐被庄园制取代。
为保护庄园、扩张势力,庄园主把族人和仆人中的青壮年武装起来,将其训练成为职业军人,用以看家护院,逐渐形成了特殊的()A.武士阶层B.地主阶层C.庄园主阶层D.部民阶层12.随着日本武士阶层的逐步壮大,武士发展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
最新精选岳麓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中古时期的欧亚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知识点练习第三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大化改新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是( )A、天皇掌握了实权B、引进了中国的先进制度C、缓和了矛盾,稳定了政局D、日本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化【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面哪个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A、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B、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C、效法中国,实行改革D、为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由孝德天皇领导的改革是( )A、光荣革命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伯里克利改革【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A、大化改新B、1861年改革C、明治维新D、战后改革【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
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
其内容之一是( )A、实行贵族世袭制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C、分封贵族为诸侯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
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建立法西斯专政D、战后社会改革【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2006年11月,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推动共同发展,谋求和谐共赢》的重要讲话,提出构建和谐亚太的新主张,得到与会各国领导人的赞同。
历史上,亚太地区(指亚洲及环太平洋地区)各国人民互相学习、联合斗争,不断探索、努力创新,共同促进了亚太地区的和平、进步和发展。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第三十篇第1题【单选题】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说法正确的是( )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B、使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C、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D、在日本沿用世袭贵族统治制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日出之处的国家”的指:( )A、中国B、日本C、朝鲜D、英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日本被称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7世纪中期实行的改革B、改革效仿中国的隋唐制度C、力主改革的人物是伯里克利D、改变了社会性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标志着日本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A、伯利克里改革B、大化改新C、查理?马特改革D、梭伦改革【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______年元旦,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史称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问答题】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学史的目的之一是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
日本是我国的邻国,从历史来看,中日之间既有友好,又有对抗。
所以这个邻国的研究和关注就显得极为重要。
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7世纪中期之前,日本苏我氏家族不可一世,下面的中小贵族也在疯狂地兼并土地。
残酷地剥削部民,土地和财富不断集中,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在这种情况下,奴隶、部民和平民纷纷起来反抗,抗税逃亡,整个社会已处于混乱状态。
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参与隋唐制度,实行改革。
材料二:19世纪中叶,日本仍处在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天皇并无权威,大权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
德川幕府在日本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将日本通向世界的大门死死关上。
外国人中仅有中国和荷兰的商人可以在唯一的开放口岸──长崎从事商业活动,国民没有信仰自由。
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大和民族统一了日本;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知道武士、将军、幕府的统治;了解幕府统治的概况;了解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日本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日本的大化改新、武士集团的形成,培养学生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对重要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大化改新,认识正是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
认识到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与模仿的国家;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及影响。
难点:大化改新的作用;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及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国和日本是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大约在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
后来,这些小国逐渐得到统一。
到了公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当今天皇家族的祖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古代日本的史实,了解古代日本的发展史及其著名的“大化改新”。
一、大和统一日本“和族”又称日本民族、和人或大和族。
“大和”一词源自公元3世纪的日本政权所在地的大和地区,是日本国的主体民族,约占当前日本人口总数的99%(其余为阿伊努族与琉球族),主要分布于整个日本列岛。
在日本帝国时代,大和人是指不同于阿伊努族、琉球族、朝鲜族、高山族与汉族的民族,也是指不同于阿伊努族与琉球族等日本人的民族。
师:材料介绍了日本民族的起源,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和统一日本”的内容:1.简述日本进入文明社会前的发展历程。
生:日本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可追溯至大约3万年前,之后日本循序渐进地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引进了大陆的农业文化,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之间形成一些小国,进入文明社会。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日本的起源。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中古时期的欧亚国家第10课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习题精选七十五第1题【单选题】一本历史书中对某帝国有以下描述:“这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从印度输入米、棉及蔗糖,从唐帝国进口丝绸,首都巴格达因此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大都会。
”此帝国最可能为( )A、阿拉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奥斯曼帝国D、拜占廷帝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这句话出自( )A、穆罕默德B、马可·波罗C、释迦牟尼D、屋大维【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有关阿拉伯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明了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0到9十个数字;②创立了伊斯兰教;③创作了文学名著《天方夜谭》;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了积极作用。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世界三大宗教都诞生于亚洲②最先产生的是佛教③目前国际通用的历法与伊斯兰教有关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小敏收到同学的一张贺卡,卡上写着“Merry Christmas!”,你知道这一祝福语与哪一宗教有关吗?(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有关阿拉伯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明了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0-9十个数字符号②创立了伊斯兰教③创作了文学名著《天方夜谭》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了积极作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他们奔波于亚非欧大陆,不仅密切了亚非欧人民的关系,还把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中国的火药等传到欧洲;他们将古希腊古罗马典籍译成自己的文字,当西方古典文明泯灭多年后,欧洲人在他们那里寻找到西方文明的光辉。
《古代日本》提高练习1.日本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可追溯至()(A.大约3万年前B.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之间C.4世纪末至5世纪初D.大约2万年前2.日本被称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下列关于日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B.5世纪时,大和统一了日本C.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新罗进行改革D.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3.史学界普遍认为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这次改革在土地上的主要内容是( )A.实行“班田收授法”B.实行租庸调制度C.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D.建立中央集权体制4.下列关于日本武士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武士是随着庄园的建立而出现的②庄园主为维护自身利益,蓄养武士③武士出现后,力量不断壮大,地位越来越高④武士在日本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③④5.日本幕府统治集团的统治基础是()A.天皇B.将军C.大名D.武士6.下列关于大和统一日本的相关知识的表述,错误的是()A.3世纪时,以本州岛奈良地区为中心的大和国兴起B.大和国农耕经济比较发达,国力强盛C.4世纪末至5世纪初,大和国逐步吞并了其他小国D.3世纪时,大和国君主被称作“国王”7. 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时间:646年B.学习对象: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C.地点:日本D.后果: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8.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实行征兵制。
此段材料反映的是()A.大化改新的内容 B大化改新的背景C.大化改新的性质D.大化改新的影响9.“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吸取外国文明”。
下列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的是()A.亚历山大东征B.罗马的扩张C.大化改新D.马可·波罗来华10. 日本与阿拉伯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亚洲中古时期的历史状况。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中古时期的欧亚国家岳麓版复习巩固
➢第1题【单选题】
基督教国家把每年的12月25日定为圣诞节,是因为这一天是( )
A、上帝赐福
B、耶稣诞生
C、基督传教
D、上帝降临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世界三大宗教按产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
与图2相关的宗教是( )
图2《圣经·福音书》封面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图是“中世纪德意志大学课堂”,其课程设置不包括( )
A、文法、修辞
B、法学、医学、神学
C、儒学、地理学
D、算术、天文、音乐
【答案】:。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古时期的欧亚国家第10课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岳麓版习题精选三十八第1题【单选题】包括《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名篇的民间故事集,是研究某一国家的珍贵资料。
这个国家是( )A、罗马共和国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阿拉伯帝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是( )A、古印度人B、阿拉伯人C、苏美尔人D、古希腊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位于沙特阿拉伯西边的麦加,被视为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之首。
麦加开始成为伊斯兰教圣地是在( )A、7世纪初B、622年C、630年D、632年【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世界文明古国都有自身独特的国家特色.与“种姓的国度”、“西方文明的摇篮”、“新月之乡”相对应的文明古国分别是( )A、埃及希腊阿拉伯帝国B、印度阿拉伯帝国希腊C、阿拉伯帝国印度希腊D、印度希腊阿拉伯帝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于七世纪在阿拉伯半岛上诞生,伊斯兰教历元年是( )A、620年B、621年C、622年D、623年【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三大宗教均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
三大宗教均发源于欧洲地区。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
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到了我国境内。
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他被尊称为“先知”。
【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结合图片指出龙门石窟艺术主要受到什么宗教的影响?这一宗教发源于什么地方?该宗教除了对建筑方面有影响外,还对文学等方面有影响,试列出一部受该宗教影响的中国文学著作。
(2)两幅图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中的什么方式?从中国古代史中再举一个符合这种交流方式的例子(3)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龙门石窟属于其中哪一类?【答案】:【解析】:第8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古时期的欧亚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知识点练习第九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7世纪中期,大化改新开始B、仿效了中国的制度C、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D、日本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日本“大化改新”仿照的是中国哪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公元7世纪时,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这次改革仿效的是( )A、中国隋唐制度B、中国明清制度C、希腊共和国制度D、罗马元首制度【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比较”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比较日本大化改新与西欧查理·马特改革,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D、促进了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B、大化改新C、奴隶主民主政治D、种姓制度【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A、明治维新B、大和统一日本C、大化改新D、幕府统治建立【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观察下列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
……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请回答:(1)材料一中,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说出材料二中“变革”的内容?(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场变革使其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古时期的欧亚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岳麓版拔高训练第八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再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
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东西。
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材料所述事件分别是( )A、大化改新、文明开化B、大化改新、明治维新C、戊戌变法、明治维新D、大化改新、工业革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孙立祥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
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全面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建立法西斯专政D、战后社会改革【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列宁指出:“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
”这个“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
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AB、BC、CD、D【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孝德天皇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其内容之一是( )A、国家分给公民的土地,公民可终生使用B、将部民收归国有C、国家将土地分给贵族D、允许土地买卖【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公元前7世纪中期,面对急剧变化的国内形式,日本效仿中国奋起改革。
下列对这一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B、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C、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D、使日本走上了奴隶制社会【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日本: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
第一次统一“大小数百国”的是( )A、大和B、高丽C、琉球【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精选2019-2020年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古时期的欧亚国家第11课古代
日本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九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公元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能够成功,根本原因是( )
A、皇子的英勇无畏
B、掌权的大贵族已不得人心
C、改革派势力强大
D、奴隶制已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公元7世纪,某国家整个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全盘照搬中华帝国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草昧状态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
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 )
A、阿拉伯帝国
B、日本
C、罗马帝国
D、雅典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人物在亚欧封建国家的确立和统一中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有( )
①汉谟拉比②孝德天皇③伯利克里④穆罕默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日本“大化改新”得名的原因是( )
A、这次改新是一次重大改革,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B、这一次的改新是以大化天皇为核心进行的
C、改革仿照的是中国隋唐的“大化”制度
D、进行改革的天皇的年号是“大化”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把诸王诸臣所占有的土地、山泽岛浦和部曲(注:部民)一律收归国有,‘私地私民’变成‘公地公民’,国家把‘公地’授予‘公民’,‘公民’负担一定的租庸调。
”这一变革出现在( )
A、7世纪日本
B、8世纪西欧
C、17世纪英国
D、19世纪俄国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标志着日本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查理·马特改革
D、梭伦改革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史实促进了日本社会性质转变的是( )
A、大和统一了日本
B、太学制度的建立
C、大化改新
D、大和改名日本国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646年,发布改新诏书的日本天皇是( )
A、开化天皇
B、明治天皇
C、孝德天皇
D、龟山天皇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日本“大化改新”主要是依照我国的( )
A、商周制度
B、秦汉制度
C、隋唐制度
D、两宋制度
【答案】:
【解析】:
第10题【问答题】
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材料一: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材料二: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次改革的内容?2)请分别说出与材料中改革有关的人物各一位。
3)这两次改革都分别有什么作用?4)请你结合中国的改革谈一谈改革给你带来的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1题【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请回答:(1)材料一中“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是指什么事件?当时的天皇?“第一位老师”是谁?
(2)这次改革在政治、经济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3)给日本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观察右图,回答问题:(1)右图人物是谁?他参与了日本历史上哪一次著名的改革?(2)这次改革是仿效哪个国家什么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的?(3)这次改革在政治上的举措是什么?(4)改革给这个国家带来了什么影响?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写道:“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后来,日本就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侵略战争,同老师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
材料二:日本地方豪强崛起,他们占有大片土地,建起庄园,为保护自己的庄园和统治,豪强建立军事集团,特殊的武士阶层逐渐形成。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武士道是日本军事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对以后日本的发展影响深远。
材料三:幕府政治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中间经过室町幕府及分裂的战国时代,到1603 年,德川家康重新建立了统一的武家政权江户幕府。
1867年,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时代宣告结束。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学习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这次改革是什么?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影响?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武士效忠的对象。
材料三中的“幕府政治”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根据下列提示列举出相对应的事件名称。
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______。
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______。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______。
把人类融入信息化社会的科技革命______。
【答案】:无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
罗马帝国建立后,继续扩张。
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 )
A、正确
B、错误
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在古代印度创立了佛教。
( )
A、正确
B、错误
646年,明治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实施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 )
A、正确
B、错误
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达·芬奇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名著《神曲》冲击了教会的传统观念,揭露了教会的腐败。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