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资源的勘查方法手段
- 格式:pdf
- 大小:78.79 KB
- 文档页数:1
地热田可行性勘查实施方案一、前言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
为了充分了解地热资源的分布、储量和可利用性,进行地热田的可行性勘查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就地热田可行性勘查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二、勘查目的1. 了解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确定地热田的位置和规模;2. 评估地热资源的储量和可利用性,为后续开发利用提供依据;3. 分析地热资源的环境影响和社会经济效益,为决策提供参考。
三、勘查内容1. 地质勘查: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下水情况等,为地热资源的分布提供地质依据;2. 地球物理勘查:通过地震勘探、重力勘查、地电勘查等手段,探测地下地热资源的分布和规模;3. 地球化学勘查:通过地下水、温泉水、气体等样品的采集和分析,了解地热资源的储量和品质;4. 环境影响评价:对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提出环境保护措施;5.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分析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评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勘查方法1. 野外调查:组织专业人员对地热资源区进行实地调查,获取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数据;2. 实验室分析:对采集的地下水、温泉水、气体等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获取地热资源的详细信息;3. 数值模拟:通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数据,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地热资源进行三维模拟,确定地热田的位置和规模;4. 综合评价:根据野外调查、实验室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地热资源的综合评价,为地热田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五、勘查成果1. 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包括地热资源的分布、储量、品质等详细信息;2.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对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提出环境保护措施;3.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报告:分析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评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 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地热田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地热资源调查方法(一)资料收集应充分收集调查在温泉露头、地热异常、石油天然气深钻揭示地热资料,区域地温梯度等资料。
(二)航卫片解译1)航卫片主要判断下列地热地质问题a.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基本轮廓及地热区隐伏构造。
b.地面泉点、泉群和地热溢出带,地面地热显示位置及地表水体位置范围。
c.地面水热蚀变带的分布范围。
2)遥感图像解译应先于地质测量工作,卫星图像和航空相片两者结合使用,必要时可进行航空红外测量。
遥感图像解译应结合地面地质、物探资料进行。
3)卫片宜用不同时间、不同波段的影像进行综合解译。
注意卫片质量,收集不同地质体的光谱特征,建立地质、地热地质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
视工作要求和条件许可,可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提高解译水平和效果。
4)宜用大比例尺航片。
用目视和航空立体镜解译,还可用立体测图仪成图。
5)航卫片解译,应提交相应比例尺的解译图及文字说明。
(三)地质-水文地质调查1)地质测量在充分利用航卫片解译、搜集和分析区域地质、地形、气象、水文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其主要任务是a.实地验证航卫片解译的疑难点,提高航卫片解译质量,选择最有希望的远景区和最佳地点进行钻探。
b.着重区域地质构造研究,特别要查明与现代火山活动有关的构造断裂,查明地热田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地层时代、岩性特征、岩浆活动,阐明地热田形成的地质条件。
c.查明地表地热显示的类型、分布和规模,阐述地热异常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2)地质测量范围应包括可能的补给区和排泄区。
图件比例尺应根据勘查类型和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确定,参照下表1选定。
表1地质测量比例尺(四)地球化学调查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在地热勘查中多被用来区分地热系统的类型,推定地下水储热体的温度以及按地热液蚀变的矿物预测热储的历史和演变,主要查明以下问题。
1)在地热资源勘查各阶段中都应进行地球化学调查,并尽量采用多种地球化学地面调查方法,确定地热异常分布范围。
2)采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热流体(泉、井)、常温地下水、地表水、大气降水等样品进行化验分析,对比分析它们与地热流体的关系。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实施方案一、地热资源地质勘查的背景和意义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是为了充分了解地下地热资源的分布、类型、储量和开发利用条件,为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的开展对于促进地热能的发展利用,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地热资源地质勘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1. 地质调查地热资源地质勘查的第一步是进行地质调查,主要包括地质地貌、地层构造、地下水、地温场等方面的调查。
通过对地质构造、地热地貌的分布特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为后续的地热资源勘查提供基础数据。
2. 地球物理勘查地球物理勘查是地热资源地质勘查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地磁勘探和电磁勘探等。
通过地球物理勘查手段,可以获取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为地热资源的勘查提供重要的信息。
3. 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勘查是通过采集地下水、气体、岩石等样品,进行化学分析,了解地下地热水的成分、温度、流量等参数。
地球化学勘查可以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4. 地热勘探钻探地热勘探钻探是地热资源地质勘查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地下地热水体的勘探钻探,获取地下地热水的温度、流量、压力等参数。
地热勘探钻探是地热资源地质勘查的直接手段,为地热资源的储量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地热资源地质勘查的实施步骤1. 制定勘查方案在进行地热资源地质勘查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勘查方案,包括勘查区域的范围、勘查内容、勘查方法、勘查技术路线等。
制定科学合理的勘查方案,是地热资源地质勘查的前提和基础。
2. 勘查前期准备在进行地热资源地质勘查之前,需要做好勘查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选址、采样器材的准备、勘查人员的培训等。
做好勘查前期准备工作,是保障地热资源地质勘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3. 勘查实施根据制定的勘查方案,进行地热资源地质勘查的实施工作,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和地热勘探钻探等。
地热能的地质勘探与资源评价研究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地热资源的勘探与评价是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对地热资源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地热能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从地热资源的形成原理、地质勘探方法、资源评价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介绍和分析,旨在深入探讨。
地热资源的形成原理主要与地球内部的地热作用有关。
地球内部的热能来源于地核和地幔的高温物质,在地壳中通过岩浆、岩石矿化等方式形成地热资源。
地热能主要包括地热水、地热蒸汽和地热岩,具有热量丰富、稳定性强、环境友好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
地质勘探是地热资源开发的前提。
地质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质勘查、钻探等。
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测定地下热量、地热流、地下水温度等参数来判断地热资源的分布和分布规律,可以为地热资源的开发提供重要信息;地球化学勘探是通过采集地下水、岩石等样品,分析其中的地热元素含量来判断地热资源的丰度和品位;地质勘查是通过研究地质构造、岩性、岩相等因素来判断地热资源的赋存状态;钻探是通过钻孔获取地下岩石、水文地质等信息,为地热资源的勘探和评价提供直接依据。
地热资源的评价是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关键环节。
资源评价技术主要包括地热资源量评估、地热资源热力学特性评价、地热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等。
地热资源量评估是通过地下水温度、地热梯度等参数计算地热资源的储量和热量;地热资源热力学特性评价是通过地下水温度、地热流量等参数计算地热资源的热力学特性,为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提供热力学基础;地热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是通过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因素综合分析地热资源的开发潜力,为地热资源的科学开发提供评价依据。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地热能的地质勘探与资源评价是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环节,通过地质勘探方法和资源评价技术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地热能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能够更好地认识地热能的地质勘探与资源评价研究,促进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做出贡献。
地热勘查主要技术方法及要求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地热勘查主要技术方法及要求第一节区域地质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地热资源的埋藏分布大多与区域构造断裂,基底埋藏分布,深部地层岩性等密切相关,广泛搜集区域地质构造资料及已有石油,煤炭的勘查资料,是开展地热勘查的必备工作,进而确定地热勘查区所处地质构造部位,基底埋藏特征、地层岩性特征、地热水储存和运移特征等,为地热勘查提供基础地质条件。
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1:20万—1:5万区域地质测量成果。
2、1:20万—1:5万重力、航磁、电法物探资料。
3、石油勘查成果资料,主要有地震勘查时间剖面及其解释推断剖面平面成果图件,勘探孔资料(钻孔柱状图、测井资料、参数井获取的各种参数)。
4、煤炭勘查资料,主要有地震勘查、钻探、测井、测温等成果。
自治区在各盆地中大多进行了煤炭勘查,资料比较丰富。
第二节航卫片解译航卫片的解译可以判断地热勘查区地质构造基本轮廊及隐伏构造;可以显示泉群和地热溢出带位置,地面水热蚀变带的分布,热红外解译可判断地表异常分布等。
在勘查面积较大,已有地质资料较少地区,可提供较多的地热地质信息。
该方法在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呈带状分布的地热田勘查中更加有效适用,应采用不同时段的高分辨率的数据源(如我国已启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资源三号卫星数据)进行解译。
第三节地热地质调查一、地热地质调查的工作比例确定地热地质调查比例尺调查阶段一般为1:20万—1:5万,预可行性勘查阶段一般为1:5万,可行性与开采勘查阶段一般为1:5—1:1万。
二、不同类型地热田调查重点1、主要受断裂控制的带状地热田,着重调查断裂带的位置、类型、规模、产状、断距、力学性质、活动性及断裂带附近节理裂隙发育程度、断裂带充填物、胶结情况,测定断裂带附近的地温及水化学成分,调查侵入岩、火山岩的分布、岩性及其与构造的关系,圈定地热异常区。
水化学方法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综述【摘要】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对于解决能源问题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水化学方法作为地热资源勘查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地热水的水化学参数可以揭示地下热液循环系统的特征和矿物组成,为地热资源的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通过对地热水的水化学参数、水化学方法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对地热资源评估的意义以及水化学方法的发展趋势和局限性进行综述,结论指出水化学方法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未来仍有待深入研究和技术创新,以实现更有效的地热资源开发和利用。
展望未来,水化学方法在地热勘查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地热能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持。
【关键词】地热资源勘查、水化学方法、水化学参数、地热水、水化学应用、资源评估、发展趋势、局限性、重要性、展望未来、结语1. 引言1.1 地热资源概况地热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指地下储存的热能资源。
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拥有丰富的储量和广泛的分布区域。
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火山地区、断裂带和地热流体循环系统等地质构造特征明显的区域。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地热资源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目前,地热资源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开发和利用,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热能被应用于供暖、发电、温泉疗养等多个领域,成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形式。
与化石能源相比,地热能具有储量丰富、不受气候和地域限制等优势,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
地热资源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和重要意义的能源形式,对于解决能源需求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对地热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工作尤为重要,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和评估,以实现地热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2 水化学方法概述水化学方法是地热资源勘查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对地表和井下水体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地下热源的性质、赋存状态和运移路径,为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地热勘查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挖掘和利用地热资源,需要进行地热勘查工作。
本文将介绍地热勘查的实施方案,以指导地热勘查工作的开展。
二、地热勘查目标地热勘查的目标是通过对地下热水或热岩体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明确地热资源的分布、利用潜力和开发可行性。
勘查要点包括地热水温度、流量、成分、地热梯度、热岩性质等。
三、地热勘查方法1. 大地电磁法探测大地电磁法主要通过测量地下电磁场的变化,确定地下岩层的导电性和磁导率特征。
利用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地下是否存在热岩体或热水体。
2. 地震勘查法地震勘查法主要通过监测和解释地震波的传播特征,确定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
借助地震勘查法可以初步预测地热系统的形成和演化情况。
3. 井探法井探法是地热勘查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通过钻探井、取样和记录,获取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地热数据。
通过井探法可以直接观测地下岩石的温度、渗透性、热导率等参数。
4. 地球化学测量法地球化学测量法是通过采集地下水和岩石样品,并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确定地热系统的热水成因、水质特征和热水循环特点。
5. 地貌、地物等间接标志勘查法地貌、地物等间接标志勘查法主要通过对地表地貌和地物特征的观察和分析,发现与地热活动有关的地表异常现象,如热泉、溶洞、断层、地热喷发等。
四、地热勘查阶段地热勘查工作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包括前期调查阶段、详细勘查阶段和深度勘查阶段。
1. 前期调查阶段前期调查阶段主要通过收集、整理相关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编制勘查地图和勘查方案,确定勘查区域和优先勘查区域。
2. 详细勘查阶段详细勘查阶段主要是在确定的勘查区域进行详细的实地勘查和数据采集工作。
通过多种地热勘查方法,获取详细的地热数据和有关参数。
3. 深度勘查阶段深度勘查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深度勘查工作。
主要包括钻探井、地下热水试采、地下热岩体开采试验等,以获取更加准确的地热勘查数据和开发潜力。
地球物理勘探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分析
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测量地下的物理参数和特性,来研究并识别地下的地质结构和资
源分布情况的技术手段。
地球物理勘探针对地热勘查,主要利用了地球重力场、地磁场、
地震波等物理现象进行测量和解释。
通过地下物理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可以了解地下地热
资源的分布、特性和储量等信息。
在地热勘查中,地球物理勘探主要应用了地热火山学、地热变形学和热流量测量等方法。
地热火山学是通过测量地下物质的热辐射和热流来判断地下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
地
热变形学是通过测量地下地层的变形来判断地下热水层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热流量测量是
通过测量地下热流的大小来判断地下地热资源的储量和利用潜力。
地球物理勘探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
地球物理勘探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快速获取大量的地下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提供地下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为后续的勘
查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地球物理勘探可以较准确地确定地下热水层的位置和分布。
这样可
以避免盲目地进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开发成本。
地球物理勘探还可以评估地下地热
资源的储量和利用潜力,为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地热勘查中,地球物理勘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地球物理勘探只能提供地下物
理参数的分布情况,并不能准确地判断地下地热资源的质量和可开发性。
还需要结合其他
地质、化学、水文等勘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地球物理勘探需要大量的仪器设备和人力资源,对勘查团队的技术要求较高。
这增加了勘查的成本和难度。
关于地热资源勘查及评价方法的讨论地热资源勘查及评价是指对地下热能的潜力进行评估和验证,以确定其可利用性和可开采性的过程。
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资源的勘查和评价是实现其开发利用的前提。
本文将就地热资源勘查及评价的方法进行讨论。
地热资源勘查及评价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地质勘查和热水系统勘查。
地质勘查主要是通过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对地下地热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
热水系统勘查则是对地下热水系统的特征和状况进行评估。
在地质勘查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地质地球化学勘查、地质地球物理勘查和地质探查。
地质地球化学勘查主要通过地表地下水和岩石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确定地热潜力和特征。
地质地球物理勘查包括地震勘查、电磁勘查和重力勘查等,可以研究地下地热系统的构造和性质。
地质探查则是通过钻探等方法,对地下地热系统进行直接观测和采样,确定地热潜力和可开采性。
而在热水系统勘查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热水井测试、地下水体热储层潜力评估和地热有利区勘查等。
热水井测试是指通过钻井和取心等方法,获取地下地热水的信息,如温度、流量和化学成分等。
地下水体热储层潜力评估是对地下地热水体的热储层特征和潜力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可开采性和利用潜力。
地热有利区勘查则是通过对地下热能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和识别,确定其开发利用的优势区域。
地热资源勘查及评价的方法还包括地热导度测试、地下热流量测定和温度场建模等。
地热导度测试是通过实验和测试,确定地下岩石和水的导热性能,以评估地下热能的传导能力。
地下热流量测定是通过测定地下热能的流动和传输,确定其供应能力和可利用性。
温度场建模则是通过建立地下热场的数学模型,模拟和预测地下地热系统的温度分布和变化,以评估其可开采性和利用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地热资源勘查及评价方法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手段,包括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和数学模型等。
勘查和评价过程需要建立合理的方法体系和工作流程,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科技论坛
地热资源的勘查方法手段
孙希满隋学文
(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地热资源勘查工作的内容和投入的工作量应根据勘查阶段、勘探类型和工作区地热地质复杂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应选择经济有效的勘查技术方法、
手段和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达到工作阶段的要求。
总结以往地热资源勘查工作,提出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为:资料收集,地质测量,物化探,地热探采结合井施工,抽水试验,取样化验,水位、水温、水量监测等。
1地质测量地质测量是在充分研究利用工作区以往石油勘查资料和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其主要任务是查明地热田的地层时代、岩性特征、地质构造、岩浆活动,阐明地热田形成的地质条件。
松辽盆地北部主要为层状热储勘查类型,地质测量图件比例尺区域性图件应选择1/10万~1/2.5万,地热田图件应选择1/5万~1/2.5万。
2地球化学调查在地热资源勘查各阶段中都应进行地球化学调查。
采取具有代表性
的地热流体、常温地下水、地表水、大气降水等样品进行化验分析,对比分析它们与地热流体的关系。
进行温标计算,推断深部热储温度。
测定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推断地热流体的成因与年龄等。
地球化学调查比例尺应与地质测量比例尺一致。
3地球物理调查地球物理调查是地热资源勘查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应在普查阶段进行,详查阶段要在普查的基础上,对有希望的地区进行补充工作,主要圈定地热异常范围和热储体的空间分布;确定地热田的基底起伏及隐伏断裂的空间展布。
如松辽盆地北部,该区主要为层状热储,勘查一般利用人工地震法较准确的测定断裂位置、产状和热储结构;利用磁大地电流法确定地热田的热储位置和规模。
地球物理调查比例尺应与地面测绘比例尺一致。
对获得的物探资料,应结合地热地质条件、地热流体特征进行分析,提出综合解译成果,作为勘探井的布置依据。
4钻探4.1勘探井的设计、施工以及勘探井内各种测试应满足查明地热地质条件,取得有代表性的计算参数和评价地热资源的需要。
主要查明热储的压力、水位、温度、流量和地热流体质量。
勘探井应保持垂直,在100m 深度内其井斜不应大于10。
勘探井口径应满足取样测井以及完井后安装抽水试验设备要求,探采结合井还应满足生产井设计抽水量及水泥固井及可能下入滤水管的要求。
地质勘探井终井口径一般不小于91mm 。
4.2每一热田应有1-2个勘探井要求全部取芯,探采结合井可间断取芯,但必须做好岩屑录井、钻时录井、钻井液录井。
岩芯采取与岩屑录井应满足划分地层、确定破碎带、储层岩性、厚度等要求。
4.3勘探井在钻进过程中和完井后必须进行地球物理测井,测井项目取决于地质需要,一般井段做井径、井斜、电阻率、自然电位、自然伽玛、井温和井底温度等项目。
完井后除做上述项目外。
还应进行稳态井温测量。
对中低温大型地热田还应做密度、声波、中子和流量测井。
4.4钻进过程中的简易观测:目的层井段,必须经常对泥浆槽液面及泥浆池中的泥浆量的变化进行观察,注意有否漏失,漏失量及速度、漏失前后泥浆性能的变化。
详细记录钻进的涌水、井喷、漏水、涌砂、逸气、掉块、塌孔、缩径等现象的起止时间、井深、层位及采取的处理措施等。
对井涌或井喷还应详细观察记录涌、喷量及高度,连续或间断的涌喷规律、涌喷前后的泥浆性能变化等。
系统测定井口泥浆的温度变化,在钻入热储目的层段时应加密观测并做好记录。
钻进过程中对蹩、跳钻、放空等情况应认真记录起止时间、井深、层位、蹩跳程度、钻时情况,做好地质方面的分析判断。
4.5完井试验,勘探井和探采结合井都应进行完井试验,测定地热资源评价必须的计算参数。
完井试验又分为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和稳定流抽水试验。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井涌水量应保持常量,其变化幅度不大于3%。
稳定流抽水试验一般要进行三个稳定降深。
完井试验分为单井抽
水试验、
多井抽水试验和群井抽水试验三类。
单井抽水试验一般做三个落程,稳定延续时间8~12h ,用以确定流量与水位降低的关系,概略的取得含水层渗透系数、给水度或弹性释水系数、压力传导系数等。
试验期间应尽量采用井下压力计测量水位的变化。
直接从孔口测量水位时,应同时测量孔内水温,以换算为相同密度的水位
多井抽水试验是指带有观测井的主井抽水试验,一般做一个落程,稳定延续时间24~72h ,求得较为准确的计算参数。
在详查阶段每一地热田进行1~3组试验。
群井抽水试验是指在影响半径范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钻井同时进行并有观测井的抽水试验。
在勘探阶段可结合开采方案进行1~2组试验,一般做一个落程,抽水延续时间不少于7昼夜,
以确定水位下降与总开采量的关系和合理开采方案。
抽水、涌水、放喷试验中,均应观测水位(压力)温度的变化,温度观测读数应准确到0.5℃,并换算成相同密度的水位(压力)值。
试验结束后观测其恢复水位(压力)。
水位(压力)的变化宜用井下压力计观测,直接测量水位时应同时测量孔内水温,以便换算和比较。
5地热流体、土、岩实验分析
在地热勘查工作中,应系统采取水、气、岩土等样品进行分析鉴定,以获得热储的有关参数。
5.1地热流体化学成分应进行全分析(主要阴阳离子和F 、Br 、I 、Si02、B 、H 2S 等)、微量元素(Li 、Sr 、Cu 、Zn 等)分析、放射性元素(U 、Ra 、Rh)及总α总β放射性的分析,对温泉和浅埋热储应视情况增加污染指标的分析,如酚、氰等,还要根据不同的利用目的增加其他分析项目。
地热流体全分析
各勘查阶段的勘探井全部取样。
放射同位素详查阶段可取3~5个,
勘探阶段5~7个。
5.2同位素分析一般测定稳定同位素(18O 、34S 、2H)和放射性同位素(3H 、
14C ),以研究地下水热水的成因、年龄、补给来源等。
稳定同位素:详查阶段
可取1~2个,勘探阶段1~3个。
5.3气体成分分析应尽量包括H 2S 、CO 2、02、N 2、CO 、NH 4、CH 4、Ar 、He 等
项目,以评价地热流体质量。
气体分析:
凡有逸出气体的井、泉均需采集气体样品。
5.4对热储及代表性盖层的岩芯或岩石,一般可测定其物理、水理性质,项目包括:密度、
比热、导热率、渗透率、孔隙度等。
岩、土分析样按实际需要采取。
6动态监测
在勘查工作中,应及早建立地热流体动态监测网,以掌握地热流体的
天然动态和开采动态变化规律。
对已开发的地热田应在已有观测点网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监测,以了解开采降落漏斗范围及其发展趋势,为研究地热田水位(压力)下降、地面沉降或地面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提供基础资料。
观测井的布设应以能控制地热储量动态为目的。
普查阶段每个地热田建
立控制性监测点1~2个;详查阶段每一热储建立1~2个;勘探阶段每一热储设立2~3个。
监测内容包括:水位或压力、流量、温度及热流体化学成分。
监测频率可根据不同动态类型而定。
水位(压力)、温度、流量监测,一般每月2~3次。
水质监测,一般每年1~2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11615-2010).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2,1实施.
[2]隋学文等.黑龙江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应用能源技术,2011,2:1-3.
作者简介:孙希满(1955~)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勘查研究工作。
摘要:采用正确的地热资源勘查技术方法,是科学勘查地热能源的有效途径。
提出的地热资源勘查技术方法为:资料收集、地质测量、
物化探、地热探采结合井施工、抽水试验、取样化验、水位、水温、水量监测等。
关键词:地热资源;热储层;勘查技术方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