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化妆品感官评价与流变学特性相关性研究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23
化妆品的感官评价化妆品的感官评价与流变学性质的关系化妆品的感官质量是决定化妆品受消费者喜爱程度的重要方面。
如何确定可测定的某些物理性质和一般消费者感官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是化妆品质量评价的重要问题。
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感官评价与流变性质的关系。
感官评价包括取样、涂抹和用后感觉几个阶段。
演变过程性质包含黏度、屈服值、演变过程曲线类型、弹性、黏弹性、触变性等。
其方法就是在与采用过程相似的乌速率条件下,测量有关的演变过程性质,通过感官分析的评价与测量获得的演变过程参数比较,确认感官推论辨别的阈值和分级,最后奠定其相关性。
化妆品感官评价的三个阶段如下:(1)采样将产品从容器内抽出,包含从瓶中盛满或抽走、用手指将产品从容器中挑选出等。
在这一阶段须要评价的感官特性为甜度,它就是产品感官结构的叙述,产品抵抗永久应力的性质和产品从容器中抽出的深浅程度。
可以将甜度分成三级:高甜度、中甜度和低甜度。
文献上也存有粘稠性的感官性质,它就是产品球状程度的量度,以在拇指和食指间将产品抽走所须要的Courtomer评估,也分成高、中、低三级。
稠度与样品的黏度、硬度、黏结性、黏弹性、黏着性和屈服值有关。
例如,屈服值较高的膏霜,其表观稠度也较大;触变性适中,从软管和塑料瓶中挤出时,会产生剪切变稀,可挤出性较好。
这有利于产品的灌装和处理。
(2)涂抹根据产品的性质和功能,用手指尖把产品集中至皮肤上,以每秒两圈的速度轻轻地并作圆周运动,再摩擦皮肤一段时间,然后评价其效果。
主要包含可以分散性和吸收性。
①可分散性主要是指产品容易从涂抹处分散到面部的其它部位。
可根据涂抹时感知的阻力来评估产品的可分散性:非常容易分散的为“柔滑”;较易分散的为“滑”;难于分散的为“滞”。
可以分散性与产品的流型、黏度、黏结性、黏弹性、胶黏性和僵持性等有关。
剪切变稀程度很大的产品,可以分散性较好。
②吸收性指产品被皮肤吸收的速度。
可根据皮肤感觉变化、产品在皮肤上的残留量(触感到的和可见的)和皮肤表面的变化进行评价,分为快、中、慢三级。
化妆品中香料成分的感官评价在当今的化妆品市场中,香料成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它们不仅能够赋予产品独特的气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购买决策。
然而,对于化妆品中香料成分的评价并非仅仅是闻一闻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感官分析和评估过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香料在化妆品中的作用。
香料可以掩盖原料本身的不良气味,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愉悦感。
想象一下,如果一款面霜闻起来有刺鼻的化学味道,您还会愿意使用它吗?相反,若散发出清新宜人的花香,是不是会让您更有使用的欲望?那么,如何对化妆品中的香料成分进行感官评价呢?这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
嗅觉感受是最为直接和重要的评价指标。
不同的香料会带来不同的嗅觉体验,有的可能是淡雅的果香,有的则是浓郁的花香,还有的可能是神秘的东方香料气息。
评价人员需要对这些气味进行细致的辨别和描述。
例如,一款香水被描述为“前调是清新的柠檬和佛手柑,中调是优雅的玫瑰和茉莉,尾调是深沉的檀香和麝香”,这种描述能够让我们对其香味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
在进行嗅觉评价时,环境因素也起着关键作用。
评价场所应该保持安静、无异味,温度和湿度也要适宜,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而且,评价人员需要在嗅闻前保持鼻腔的清洁,避免受到其他气味的干扰。
除了嗅觉,香料成分对皮肤的感觉也不容忽视。
有些香料可能会导致皮肤产生刺痛、瘙痒或者灼热感,这对于化妆品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感官评价中,需要观察使用产品后皮肤的反应。
另外,香料成分与化妆品基质的相容性也需要考虑。
如果香料与其他成分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香味的改变或者产品质地的变化。
比如,一款乳液中添加的香料可能会使其变得过于油腻或者过于稀薄,影响使用感受。
为了更科学、准确地进行感官评价,通常会采用专业的评价方法和工具。
小组评价是常见的方式之一,由多名经过训练的评价人员共同对香料进行评价,然后综合他们的意见,以减少个体差异带来的误差。
化妆品的感官评价与用户体验在当今的消费市场中,化妆品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护肤到彩妆,从头发护理到身体保养,各种各样的化妆品琳琅满目。
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并非易事。
除了品牌、成分、价格等因素外,化妆品的感官评价和用户体验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化妆品的感官评价主要包括视觉、嗅觉、触觉等方面。
首先,视觉上的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了消费者对一款化妆品的初始兴趣。
包装的设计、颜色的搭配、产品的质地和形态等都会影响消费者的视觉感受。
一个精美、吸引人的包装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例如,一款面霜如果呈现出细腻、柔滑的质地,且颜色均匀、纯净,会让人觉得它的品质上乘。
嗅觉也是化妆品感官评价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宜人的香气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增强使用的欲望。
但香气的选择要恰当,过于浓烈或刺鼻的味道可能会让人产生反感。
比如,一款洗发水如果散发着清新的果香,会让人在使用时感到心情舒畅;而一款香水如果具有独特而持久的香调,也更容易让人记住并喜爱。
触觉方面,化妆品在皮肤上的触感直接关系到使用的舒适度和效果。
护肤品涂抹时是否容易推开、是否油腻或清爽,彩妆产品的粉质是否细腻、是否服帖等,都是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直接感受到的。
比如,一款粉底液如果能够均匀地覆盖皮肤,并且具有轻盈的质感,就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除了感官评价,用户体验也是衡量化妆品优劣的重要标准。
用户体验涵盖了使用的方便性、效果的满意度以及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使用的方便性体现在化妆品的设计和包装上。
例如,一款口红如果具有易于涂抹的形状和旋转设计,能够让消费者在使用时更加便捷;而一款喷雾式的爽肤水,相比需要倒在手上再涂抹的爽肤水,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效果的满意度是用户体验的核心。
不同的化妆品有着不同的功效,如保湿、美白、抗皱等。
消费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能够明显感觉到皮肤状态的改善或者妆容效果的持久和美观,就会对该产品产生好感。
从感官指标评定化妆品质量化妆品的主要成分为基质类成分、皮肤护理成分、护发成分、酸碱度调节成分、防腐剂、着色剂、清洁剂等。
化妆品保存不当或存放过久,易滋生微生物造成化妆品的污染与变质,而变质化妆品极易刺激皮肤或导致皮肤过敏,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一、闻气味化妆品的香味无论是淡雅还是浓烈,都应十分纯正。
变质的化妆品散发出的怪异气味掩盖了化妆品原有的芳香味,或是酸辣气,或是甜腻气,或是氨味,非常难闻。
一些营养类化妆品容易出现变味现象,如人参霜、珍珠霜等。
二、看颜色合格化妆品的色泽自然,膏体纯净,彩妆化妆品则色泽艳丽悦目。
变质化妆品的颜色灰暗污浊,深浅不一,往往有异色斑点或变黄、发黑。
有时甚至出现絮状细丝或绒毛状蛛网,说明已被微生物污染。
一些有特殊功效的化妆品易出现变色问题,如粉刺霜、抗皱霜等。
三、看膏霜质地变质的膏霜质地会变稀,肉眼可看到有水分从膏霜中溢出。
这是由于许多化妆品中一般都含有淀粉、蛋白质及脂肪类物质,过度繁殖的微生物会分解这些蛋白质及脂肪,破坏化妆品原有的乳化状态,从而使原来包含在乳化结构中的水分析出。
有时即使在无菌状态下,如长时间的过度受冷或者受热,化妆品也会出现油、水分离现象。
变质的膏霜膏体也可能会出现膨胀现象,这是由于微生物分解了产品中的某些成分而产生的气体所导致的,严重时,产生的这种气体甚至会冲开化妆品瓶盖而使化妆品外溢出来。
四、凭触感合格的化妆品涂抹在皮肤上会感觉润滑舒适、不黏不腻。
变质化妆品涂抹在皮肤上感觉发黏、粗糙,给人以涂污物的感觉,有时还会感觉皮肤干涩、灼热或疼痛,常伴有瘙痒感。
五、不同类别化妆品感官指标1.膏霜乳液类产品膏体应细腻、光亮、色泽均匀、香味纯正、无气泡、无斑点、无干缩和破乳现象。
2.化妆水对于透明型化妆水来讲,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无混浊,无沉淀现象。
3.凝胶(啫喱)类产品应晶莹、剔透、无杂色。
4.泡沫洁面乳膏体应细腻,挤出少量加水揉搓后即能产生乳脂般细密的泡沫,洁面后皮肤应感觉清爽、洁净,无紧绷感。
感官评价在化妆品分析中的应用与前景
简介
感官评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分析领域的科学方法。
通过人体感官的直接参与,该方法可以评估产品的外观、气味、质地和使用感受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感官评价在化妆品分析中的重要性、常见方法和未来的前景。
重要性
化妆品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感官特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因此,通过感官评价来了解产品的外观和使用感受对于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方法
感官评价主要包括专业评价和消费者评价两种方法。
专业评价通常由经过培训的专家进行,他们通过视觉、嗅觉和触觉等感官来评估化妆品的特性。
而消费者评价则是通过让普通消费者使用产品并提供反馈来评估产品的感官特性。
常见的感官评价指标包括外观、颜色、气味、质地、温感、润湿性等。
评价方法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问卷调查和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感官评价在化妆品分析中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改进。
一方面,可以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来辅助感官评价,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感官评价,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还可以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感官评价结果进行深入挖掘,探索产品特性与消费者喜好之间的关联,从而更好地指导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
总之,感官评价在化妆品分析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科技的推动下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可以更好地理解产品的感官特性,从而提升产品质量和满足消费者需求。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美妆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了解不同美妆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效果,我们特进行本次实验,旨在评估各类美妆产品的品质、适用性和市场前景。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各类美妆产品的成分、特点和使用方法。
2. 评估美妆产品的品质、适用性和市场前景。
3. 为消费者提供选购美妆产品的参考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市面上常见的护肤、彩妆、护发等各类美妆产品。
2. 实验步骤:(1)收集各类美妆产品样品,确保样品来源可靠。
(2)根据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成分、特点和使用方法。
(3)对样品进行外观、气味、质地等方面的感官评价。
(4)根据产品特点,选取部分产品进行试用实验。
(5)记录试用过程中的感受和效果,包括皮肤吸收情况、保湿效果、遮瑕效果等。
(6)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各类美妆产品的性能和适用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护肤产品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样品:洁面乳、爽肤水、乳液、面霜等。
(2)实验结果:洁面乳在清洁皮肤的同时,对皮肤无刺激;爽肤水具有保湿、收缩毛孔的效果;乳液和面霜在保湿、滋养皮肤方面表现良好。
(3)分析:护肤产品应注重成分天然、温和,具有保湿、滋养、抗衰老等功能。
2. 彩妆产品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样品:粉底液、眼影、睫毛膏、唇膏等。
(2)实验结果:粉底液遮瑕效果好,持久度较高;眼影色彩鲜艳,易于上色;睫毛膏防水性强,不易脱妆;唇膏滋润度佳,不易脱色。
(3)分析:彩妆产品应注重色彩鲜艳、持久度高、不易脱妆等特点。
3. 护发产品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样品:洗发水、护发素、发膜等。
(2)实验结果:洗发水清洁效果好,护发素具有保湿、滋养效果;发膜在修复受损发质、增加光泽方面表现突出。
(3)分析:护发产品应注重清洁、保湿、滋养、修复受损发质等功能。
五、结论1.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各类美妆产品在品质、适用性和市场前景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
2. 消费者在选购美妆产品时,应根据自身需求、肤质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化妆品行业的蓬勃发展,化妆品品质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化妆品感官评价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结合了心理学、统计学、生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对化妆品品质进行直观、客观、科学的评价。
为了提高自身在化妆品感官评价方面的专业素养,我们开展了化妆品感官评价实训。
二、实训目的1. 了解化妆品感官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化妆品感官评价的标准和流程。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提高对化妆品品质的识别和评价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化妆品感官评价基本理论(1)感官评价的定义:感官评价是指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感官系统对化妆品品质进行评价的过程。
(2)感官评价的原理:感官评价是基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通过感官系统对化妆品的色、香、味、触、形等方面进行评价。
(3)感官评价的方法:感官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比较法、描述法、评分法等。
2. 化妆品感官评价标准(1)色:化妆品的颜色应均匀、自然,无杂质。
(2)香:化妆品的香气应纯正、持久,无异味。
(3)味:化妆品的口感应舒适、柔和,无刺激。
(4)触:化妆品的质地应细腻、润滑,无粗糙感。
(5)形:化妆品的形状应规整、美观,无破损。
3. 化妆品感官评价流程(1)样品准备:将化妆品样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感官评价:组织感官评价小组,对样品进行感官评价。
(3)数据统计:对感官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评价结论。
(4)结果反馈: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为产品改进提供依据。
四、实训过程1. 组织实训课程,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授课,使学员掌握化妆品感官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分组进行感官评价实践,学员对化妆品样品进行感官评价,并记录评价结果。
3. 对感官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评价结论。
4. 小组讨论,分析评价结果,总结经验教训。
5. 邀请专家对实训成果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五、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学员掌握了化妆品感官评价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流程,提高了对化妆品品质的识别和评价能力。
流变学性质在乳化工艺条件中的应用研究樊悦;陈强;金浩;方波;何泉泉;张洪【摘要】研究了流变学性质在O/W型乳液化妆品生产工艺中的应用,通过测试不同乳化时间下乳液体系的宏观流变性质和微流变性质得到量产放大产品达到乳化终点所需的乳化时间.结果表明,随着乳化时间的增加,该O/W型乳液体系触变性和黏弹性逐渐减弱,弹性因子(EI)下降,宏观黏性因子(MVI)下降,固液平衡值(SLB)上升,体系的流动性逐渐增强;乳化时间大于10 min时,体系的流变性不再随乳化时间的增加而变化,证明体系此时已达到乳化终点.利用动态光散射理论得到的微流变性质与常规机械方法得到的宏观流变性质在乳化终点的判定上结论一致,此外微流变仪具有测试速度快、准确性高、样品量少、不破坏样品等优点,有望进一步扩大在O/W 型乳液化妆品生产工艺中的应用.【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年(卷),期】2018(048)010【总页数】5页(P577-581)【关键词】化妆品;O/W型乳液;流变学;微流变学;乳化【作者】樊悦;陈强;金浩;方波;何泉泉;张洪【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化工流变室,上海200237;爱茉莉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1801;华东理工大学化工流变室,上海200237;华东理工大学化工流变室,上海200237;爱茉莉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1801;华东理工大学化工流变室,上海200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58化妆品流变学是研究化妆品在力的作用下流动和变形的一门学科[1,2],化妆品流变学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相对于化妆品其它特性研究来说起步较晚。
早期的化妆品流变性主要是依靠经验法对产品稳定性、铺展性等进行判定。
近年来,随着流变学测量仪器的引入和应用,化妆品流变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3]。
通过研究化妆品的流变学性质可以为化妆品配方开发、生产工艺条件、产品性能评价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与建议。
在指导化妆品配方开发及优化方面,流变学性质常常与产品的稳定性联系在一起[4]。
化妆品功效评价(Ⅹ)——化妆品主观功效宣称的科学支持尹月煊;李诚桐;王春晓;朱文静;赵华【摘要】化妆品的使用肤感等主观宣称主要依靠感官评价对其进行验证.感官评价实验是人们用来唤起、测量、分析及解释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而感知到物质特征、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介绍了化妆品感官评价的原理、环境控制、评价指标、实验流程、信度效度检验、评价方法等要素,综述了其在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化妆品感官评价未来发展方向.【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年(卷),期】2018(048)012【总页数】6页(P675-679,710)【关键词】化妆品;感官评价;主观功效宣称【作者】尹月煊;李诚桐;王春晓;朱文静;赵华【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理学院化妆品系,北京 100048;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8;北京工商大学理学院化妆品系,北京 100048;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8;北京工商大学理学院化妆品系,北京100048;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8;北京工商大学理学院化妆品系,北京 100048;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8;北京工商大学理学院化妆品系,北京 100048;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58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习惯、生活形态、价值观念都发生了转变。
消费者对化妆品的期待不仅是要求其安全有效,还渴望在使用化妆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感官体验。
运用科学手段验证感官特性有助于研发符合目标需求的产品,而肤感这一化妆品主观功效宣称主要依靠感官评价对其进行验证。
感官评价又叫主观评估,是以精确的数值或描述性的语言词汇等形式表达人的主观感觉。
感官评价技术在食品、化妆品和汽车等行业应用广泛,是一种将人与产品、工厂与市场、产品与品牌等紧密关联起来的分析技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