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浅析

波德里亚从物- 符号消费- 符号价值等概念,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符号价值体系,并探索这一体系和经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体系之间的联系,他认为他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从生产社会进入到了消费社会,消费构成了社会的主导性逻辑。他试图通过对符号拜物教的批判来摒除消费异化。对于消费社会,他一方面从马克思的生产逻辑出发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又借用了符号学的成果,揭示消费社会中由于符号的编码作用。他在揭露资本在消费领域运行的固有本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对经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曲解。

一、波德里亚消费社会的深层逻辑: 符号消费

对于消费社会,波德里亚选择以符号学作为研究线索而不选择其他方式,是因为其他思路很难抓住社会的根本。消费的定义是什么?波德里亚说:“消费既不是一种物质实践、也不是一种‘丰盛’的现象学。它既不是由我们所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开的小车来定义,也不会由视觉、味觉的物质形象和信息来定义,而是被定义在将所有这些作为指意物(signifying substance)的组织之中。消费是当前所有物品、信息构成一种或多或少连接一体的话语在实际上的总和。就是说,消费是一种“语言的同等物”,一个组织化的话语系统。“消费,它的有意义的用法是指一种符号操控的系统行为。”这种符号活动的特殊性在于:它的话语符码不是我们用嘴说出的话,而是由物品来编制的符

码(object-sign)。

波德里亚说,有象征意义的物品过去也有。但是,传统的象征-物(object-symbol)比如实用工具、家具、住房等等,作为与生活有

真实联系的中介物,它以质态和形式清楚地显示了这种联系的痕迹:它的质感、重量及其涵义直接进入并实现在它与人类生活的内在联系之中。因为这个缘故,它与生活的联系,它的含义,不是外在、武断和强制性的,而是内在于人的生活的。在这种情况下,波德里亚说,“物品并不被消费”。但是,在消费中,物品变成了符号:“要成为消费品,物品必须变成符号。即它必须以某种方式外在于这种与生活的联系,以便它仅仅用于指意:一种强制性的指意和与具体生活联系的断裂;它的连续性和意义反而要从与所有其他物类符号的抽象而系统的联系中来取得。正是以这种方式,它变成了‘个性化的’(personalized),并进入了一个系列等等:它被消费,但不是消费它的物质性,而是它的差异性。”所谓“个性化”是指在生产中瞄准似乎是个性化的要求而进行的系列设计和安排,而“差异性”则是指物品作为符号对社会地位的不同区分。因此,“差异”和“个性化”是指物品符号的具体涵义和凝聚这种涵义所必需的生产要求。波德里亚说,物品向系统化符号身份的转变需要一个物品与人类关系的相应的转变:物与人的关系“变成消费关系”。“这就是说,人人关系(human relations)本身在物品中并通过这些物品倾向于自我消费”。由于物品在这种关系的自我消费中“变成了必不可少的中介”,“立刻,物品就变成了这种关系的替代性符号”——一种关系消费之“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明”。由于这种关系是通过

符号来替代的, “它不再是一种活生生的关系:它从那些消费的物品符号中抽象出来又消散在其中。”对消费活动的符号性取定和确认,是波德里亚整个消费社会理论的逻辑基础。他的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设定基础上系统展开的。显然,既然消费是一种符号性活动,那我们就只有用符号学的方式才能解读这个社会。

二、符号消费的异化

面对从自然需要而来的消费理论,鲍德里亚指出: 人们对符号的消费不仅是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抽象化( 或物质化) 的符号正在不断满足人的消费欲望,符号所内涵的价值意义更成为人们的追求"在这种理论的指引下,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也就完全决定了消费体系"而符号拜物教隐蔽的存在方式——消费、消费动机的个性化、消费行为的自主性共同决定了由消费造成的对人的压抑和异化更为隐蔽,揭示其本质也就显得更加困难。因此,鲍德里亚的符号拜物教相对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而言,不仅将批判的视角从生产拓展到了消费,而且也深化了批判的力度。

但是,在这里我们强调: 在符号消费社会里,物的功能化使人类主体进入到一个功能化的物体关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会变得失去功能,变得不再理性,成为一个空洞的形式。而反过来人的功能的空洞化,又为物的功能的膨胀提供了空间,渐渐的,我们在心理上认同了物的功能的先验性,物自然而然地成为程序的主导者,人自身则成了物体操纵的对象。

在消费社会中,表面看来是具体的消费物使我们幸福、快乐和安全。但这就忽略了人们首先面对的符号,是一系列普遍的消费符号,更进一步说是消费符号的隐藏的价值和意义,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也就是说,符号消费真正发挥了其魔力。因此,我们说: 这种符号消费异化了消费。随着物质时代的到来,物体的极大丰富,对消费这一概念的理解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们的消费不再是一种符号消费。

三、符号消费的功能更在于符号价值

在消费社会中,物质性的单个物品不再是我们的消费对象,不再消费具体的物品,而是消费符号组织下的、有特定意义和符号价值的抽象物。也就是说,物品在一个具有符号价值的关系结构中,并被这种符号组织变成具有特定意义的要素。所消费的物品因此不是因为具有了使用价值而存在,而是因为符号消费的存在是一种以符号物的形式而存在,正由于物具有了独特的符号价值、具有了特定的符号意义,才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消费符号。因此,物要成为消费对象,首先物必须成为符合对象,即物品必须成为符号......它(物品)被消费——但(被消费的)不是它的物质性,而是它的差异性。这样,消费就成为一种交流体系,一个明确意义的交流过程。就像语言一样,消费成为我们相互对话和交流的方式。如果说,在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是在具体的生产资料生产中维持着具体关系,形成社会人的话,那么进入消费社会后,人们则是通过消费符号或进行消费符号重组来实现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就是说,人们的消费不仅在消费符合的

使用价值,更在于消费符号的符号价值。也正是在与他人发生关系时,才体现着这种符号的使用价值和重组后的符号价值,人才真正进入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