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一单元:忆江南(简谱)
- 格式:ppt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26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忆江南》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忆江南》是一首四年级音乐教材中的歌曲,选自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
这首歌曲以江南水乡为题材,歌词优美,旋律简洁,富有地方特色。
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描绘了江南的美丽景色,第二乐段表达了人们对江南的怀念之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江南的风光,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对五线谱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五线谱的训练。
此外,学生对江南地区的了解有限,因此在教学导入环节,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江南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忆江南》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江南风光的美丽,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4.巩固五线谱知识,提高识谱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难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尤其是高音区的音符识别。
2.教学重点:歌曲《忆江南》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江南水乡的美景之中,激发学习兴趣。
2.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学生跟唱,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3.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江南的特点,加深对江南风光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
2.准备五线谱教材,让学生进行识谱练习。
3.准备钢琴,用于教学示范和伴奏。
4.准备歌词卡片,方便学生跟唱和记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引导学生欣赏。
教师简要介绍江南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歌词卡片,让学生跟读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然后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五线谱中的高音区,重点辅导学生识别和演唱。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忆江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忆江南》这首歌选自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材。
这是一首富有江南特色的歌曲,歌词描绘了江南美景,旋律优美动听。
歌曲采用了五线谱记谱,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初步掌握了五线谱的基础知识,但这首歌的节奏和音准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进一步练习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他们也学会了五线谱的基本知识。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在音准、节奏和唱腔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们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音乐素质较好,而有的学生则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忆江南》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这首歌曲。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江南风格的音乐。
3.提高学生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阅读五线谱。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忆江南》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这首歌曲。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特别是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演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使用图谱法,让学生通过观察五线谱,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运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分组演唱,互相纠正和指正。
4.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江南风景的视频,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江南音乐的魅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江南风景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景,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的音乐,激发他们对江南音乐的好奇心。
2.教授歌词:教师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然后,教师逐句教授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3.教授旋律:教师运用图谱法,让学生观察五线谱,理解歌曲的旋律。
同时,教师指导学生演唱旋律,帮助他们掌握音准和节奏。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忆江南》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忆江南》是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五线谱歌曲。
这首歌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歌词简洁优美,旋律悠扬动听。
歌曲采用了我国传统的五声宫调式,节奏流畅,富有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阅读和民间音乐风格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忆江南》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音准演唱这首歌曲。
2.培养学生对五线谱的阅读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忆江南》,使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心情,增强对音乐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阅读:让学生能够正确识别五线谱,掌握音高和节奏。
2.歌曲的演唱:培养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音准演唱歌曲。
3.民间音乐风格的把握: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能够欣赏和理解《忆江南》的音乐风格。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模仿,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4.运用对比法,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忆江南》,分析其音乐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江南的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五线谱:教授五线谱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能够识别音高和节奏。
3.学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忆江南》,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讨论,提高演唱技巧。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忆江南》教案一. 教材分析《忆江南》这首歌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周璇创作的一首歌曲,它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描绘了人们对江南水乡的美好回忆。
歌词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的描绘,如“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等,让学生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江南的美好风光。
歌曲为2/4拍,节奏明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听、唱、动等方式积极参与,但在音乐表现和情感传达方面还需要加强指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忆江南》。
2.通过对歌词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江南风光的热爱和向往。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传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讲解、讨论、示范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忆江南》的五线谱和乐谱。
2.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3.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江南风光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对江南风光产生兴趣和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忆江南》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意义。
然后,教师展示歌曲的五线谱和乐谱,让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在学生熟悉歌曲后,教师可学生进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可设计一些相关的音乐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5.拓展(5分钟)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一些与《忆江南》相似的歌曲,让学生进行欣赏和比较,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忆江南》的特点和情感表达,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多感受音乐的美。
忆江南古筝曲谱
忆江南古筝曲谱,以其独特的江南水乡情调,成为了古典音乐中的名曲之一。
下面是一份简易的曲谱,以及一些关于这首曲子的背景知识和演奏技巧。
曲谱:
1.梦中的女孩(引子)
2.荷塘月色
3.秋思
4.水色溶溶
5.惜别
背景:
《忆江南》起源于南宋。
史记记载,此曲古朴典雅、优美动听,颇具诗意。
曲中展现的背景是江南水乡的景色,潺潺流水、飘落的梧桐树叶、凝固的月光。
这些元素完美地让人们感受到了江南地区的安详与优美。
技巧:
1.每一句应注意到发音和装饰音的技巧,注意“一扬一降”的音调,并注意到减音和连音的运用。
2.重音:重音和轻音给曲子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要适时使用。
如荷塘月
色中的“木兰花开”,强调“开”字,将“开”读慢,重音纷至沓来。
注意,重音不能出现在曲子的最后一拍。
3.节奏:节奏相对稳定,但是还要注意不同节奏上的区别。
总的来说,忆江南是一首别具特色的古典音乐,它充满着江南水乡的气息。
将其演奏出来需要一定的技巧,更需要演奏者的心境。
演奏者要静心感受曲子,传递出曲子中所含的思维和情感。
愿每一个演奏这首曲子的人,都能完美地展现蕴含其中的华丽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