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行为经济学漫谈》课后习题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466.94 KB
- 文档页数:62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体现价格弹性的模型是()模型。
A.经济增长B.通货膨胀C.通货紧缩D.市场出清2【单选题】(10分)宏观经济学家研究了以下所有问题,除了()A.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进出口量B.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C.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的相对市场份额D.美国总产出的增长3【单选题】(10分)下面属于对照实验的是()A.经济学家观察货币供给大幅度增加后产出、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从而分析货币借给增加的效应B.医生观察了两组人,他们之间唯一的区别在于阿司匹林的摄入量,通过这个考察阿司匹林对心脏病发病率的影响。
C.天文学家通过哈勃望远镜进行观察,构建了有关宇宙起源的“宇宙大爆炸”理论D.生物学家研究了新发现的化石,然后修正了达尔文原来的“进化论”4【单选题】(10分)如果实际GDP快速增长,下列那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A.萧条B.通货膨胀C.高失业D.衰退5【单选题】(10分)在解释一个大型行业中某个小型企业产量的模型中,那个变量可能是外生的()A.该企业投入的要素价格B.该企业使用的机器数量C.该企业雇佣的工人人数D.该企业的产出量6【多选题】(10分)衡量个开放经济中收人的指标有两个,分别是()A.实际国内生产总值B.实际国民生产总值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D.名义国内生产总值7【多选题】(10分)对于价格,大部分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在研究长期问题时,()是一个合理的假设,但是在研究短期问题时,更合适的假设是()。
这两种假设是()A.价格刚性B.其他C.价格弹性D.价格粘性8【多选题】(10分)以下属于宏观经济学家研究的问题是()A.我国企业的相对市场份额B.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C.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进出口量D.我国总产出的增长。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0分)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实事被称为()。
A.稀缺性B.机会成本C.生产什么问题D.实证经济学2【单选题】(20分)稀缺性问题()。
A.只存在于依靠市场机制的经济中B.意味着抢购和黑市交易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D.只存在于依靠命令机制的经济中3【单选题】(20分)经济物品是指()。
A.有用且稀缺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的物品4【单选题】(20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为谁生产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怎样生产D.以上问题都包括5【单选题】(20分)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是()。
A.生产的需要B.欲望满足的需要C.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D.选择的需要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20分)如果需求增加,需求量一定增加。
A.对B.错2【判断题】(20分)如果需求量增加,需求一定增加。
A.错B.对3【单选题】(20分)当汽油价格急剧上涨时,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A.保持不变B.增加C.减少4【单选题】(20分)当咖啡价格急剧上涨时,对茶叶的需求量将()。
A.增加B.保持不变C.减少5【单选题】(20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导致()。
A.需求量增加B.需求增加C.需求减少D.需求量减少第三章测试1【单选题】(20分)病人对药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A.等于1B.小于1C.大于12【单选题】(20分)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富有价格弹性,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卖者要获得更多的总收益()。
A.适当提高价格B.适当降低价格C.保持原价格不变3【单选题】(20分)某商品的价格上升,其销售收益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是因为该商品的需求是()。
A.无弹性的B.与弹性无关C.缺乏弹性的D.富有弹性的4【单选题】(20分)厂商在工资率下降的时候一般倾向于雇佣更多的工人,假如工人的需求量缺乏价格弹性,工资率的下降导致工资总额()。
A.不变B.减少C.增加5【单选题】(20分)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第一章测试【单选题】(5分)经济学说的稀缺性是指'A.欲望的相对有限性r B.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r C.欲望的无限性D.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参考答案B2【单选题】(5分)关于人性说法正确的是'A.完全理性的r B.没有原则的r C.完全自私的r D.有同情心的参考答案D3【单选题】(5分)与微观经济学相比,宏观经济学有哪些研究内容?r A.国民经济个体的运行及相应的经济变量r B.国民经济个体的运行及相应的经济定量'C.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及相应的经济定量D.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参考答案D4【单选题】(5分)实证表述是关于()表述r A.数量r B.应该是什么C.是什么D.价格参考答案C5【单选题】(5分)在得出棉花种植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除哪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均保持为常数。
'A.棉花的价格'B.棉花种植面积r C.土壤的肥沃程度r D.技术水平参考答案A6【单选题】(5分)提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是r A.马歇尔B.亚当•斯密C.凯恩斯D.希克斯参考答案B7【单选题】(5分)支持价格是指对该行业产品规定的O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r A.等于r B.低于'c.高于参考答案C8【多选题】(5分)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不包括「A.无法被人看见的手「B.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广C.上帝之手广D.社会规律参考答案ACD9【判断题】(5分)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r A.对r B.错参考答案A10【判断题】(5分)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商品的价格而对它们规定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A.对B.错参考答案A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5分)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是r A.富有弹性的r B.无弹性的r C.缺乏弹性的r D.有无线弹性的参考答案C2【单选题】(5分)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增加,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r A.价格弹性大于1B.需求富有弹性r C.收入缺乏弹性r D.需求缺乏弹性参考答案B3【单选题】(5分)商品价格的高低主要与商品的总效用有关,与其边际效用无关。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0分)残差是样本的随机误差项。
A.对B.错2【判断题】(10分)回归模型能够对现实做出完全准确的描述。
A.对B.错3【判断题】(10分)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是只针对于参数而言的。
A.错B.对4【判断题】(10分)是非线性模型。
A.对B.错5【判断题】(10分)异方差的假定不会影响最小二乘估计量的一致性。
A.对B.错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0分)A.B.C.D.2【单选题】(10分)当估计一个商品的数量需求是否与价格呈线性关系的需求函数时,你应该:A.允许价格受其它的因素影响。
B.不需要考虑其它的解释变量。
C.不包括常数项因为商品的价格不会是零。
D.假设随机误差项平均地来说为0。
3【单选题】(10分)异方差意味着A.模型不能自动假设为同方差。
B.被观测的个体有不同的偏好。
C.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不是常数。
D.经济个体不全都是理性的。
4【单选题】(10分)以下关于最小二乘法,说法的是A.B.C.D.5【单选题】(10分)以下说法的是A.如果模型的可决系数很高,我们可以认为此模型的质量较好。
B.存在异方差时,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效。
C.一元回归方程中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D.模型的解释变量解释力度越强,R2就越高。
6【单选题】(10分)如果你计算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超过标准正态分布的临界值,你可以A.拒绝零假设B.安全地假设,你的回归结果是显著的C.得出结论,实际值是非常接近的回归直线D.拒绝误差项为同方差的原假设7【单选题】(10分)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的t统计量的构造:A.用做双侧检验的临界值,然而单侧检验只要1.96B.是相同的C.依赖于相应分布的临界值D.因为单侧检验的临界值是1.645,但是双侧检验的临界值是1.96(在5%的显著水平下)所以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的t统计量是不同的8【单选题】(10分)左侧检验的P值A.B.C.D.9【判断题】(10分)回归模型中的单个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的t统计量可以通过用回归系数除以1.96来计算。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分)资源的稀缺性指的是()。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B.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被消耗尽C.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D.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2【单选题】(2分)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C.其他都对D.为谁生产3【多选题】(3分)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可能原因是()。
A.人口增长B.资源得到充分利用C.技术进步D.发现了新的可利用资源4【单选题】(2分)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A.政府决定每个人应得多少物品B.稀缺的物品卖给那些出价最高的人C.要得到需要的物品必需排队D.每个社会成员均能得到想要的任何物品5【单选题】(2分)下列属于规范分析表述的是()。
A.汽油价格上升减少了居民对汽车的购买B.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汽车的人会越来越多C.鼓励私人购买汽车促进了该国汽车工业的发展D.个人汽车拥有量的增多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更多的交通隐患6【判断题】(1分)“经济人”假设是指经济活动中的任何个体都是以利己为动机,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
A.错B.对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2分)需求规律表明,当猪肉价格升高时,会令猪肉()。
A.需求数量增加,需求曲线不变B.需求数量减少,需求曲线不变C.需求程度降低,需求曲线左移D.需求程度升高,需求曲线右移2【单选题】(2分)在某一时期内手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能是()。
A.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B.消费者预期手机的价格上升C.消费者预期手机价格下降D.手机的价格上升3【单选题】(2分)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呈反向变动时,则这两种商品的关系为()。
A.无关商品B.替代品C.不确定D.互补品4【单选题】(2分)导致供给减少的情况是()。
A.消费者收入的增加B.生产成本的上升C.技术的进步D.产品价格的下降5【单选题】(2分)当需求增加的幅度远大于供给增加的幅度时()。
“错误”的行为——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以下关于交易效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消费者从一次购买活动中可以获得两种不同的效用:获得效用与交易效用。
交易效用等于商品支付价格减去参考价格。
正的交易效用会激励人们进行交易。
2.关于心理账户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答案:人们不愿意消费未来收入账户中的资金。
不同心理账户的资金具有不可替代性。
心理账户的恰当应用有助于提高商品销售。
3.禀赋效应的存在是由于()。
答案:商家免费试用的营销策略是运用了禀赋效应。
由于存在禀赋效应,资源配置比科斯预测的更有“粘性”。
4.关于参照依赖与损失厌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面对同一前景,个体决策时的参照点可能是不同的。
参照依赖与损失厌恶会导致消费领域的“棘轮效应”。
短视的损失厌恶可以解释股权溢价之谜。
参照依赖会导致目标行为。
5.根据价值函数的特征,以下正确的是()。
答案:v(-120)+v(10)>v(-110)v(120)+v(10)>v(130)6.使用信用卡支付可以()。
答案:淡化每次购买的成本。
有利于增加个体消费。
提供一个合并评估损失的框架。
7.之所以应该将较大的收益与较小的损失合并评估,是因为()。
答案:价值函数在收益域是凹函数价值函数在损失域是凸函数价值函数具有敏感性递减的特征8.关于沉没成本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答案:人们会将支付的沉没成本与后期得到的收益归并评估理性人的决策不会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沉没成本是是无法收回的,不随具体决定变化而变动。
9.根据传统经济学的期望效用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对于风险厌恶者,期望的效用大于效用的期望期望效用是指对各种可能结果的效用加权求和值10.以下类型的投资者,更有可能具有较高处置效应的是()。
答案:缺乏经验的个体交易者女性交易者11.所谓风险态度的不一致性是指()。
答案:个体面临收益时是风险规避的个体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好的12.关于均值回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020知到答案有趣的行为金融学完整网课章节测试答案1例如:第一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现代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选项:A:最优化B:均衡C:心理D:基本答案: 【最优化;均衡】2、判断题:棉花糖实验反映的是人类自我控制的问题.选项:A:对B:错答案: 【对】3、判断题:标准的金融学的假设是建立在投资者应该如何决策的基础上的,行为金融学的假设是建立在现实中可以观察到的投资行为。
前者是规范性的,后者则是实证性的。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判断题:作为经济学术语的动物精神指的是导致经济动荡不安和反复无常的元素,它还用来描述人类与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在认知论领域中,有一个命题被称为是“可误论”。
可误论是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这个理论主张人永远不会对一种观点给予盖棺定论式的肯定。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根据期望效用理论,人们的风险态度是不变的,而在现实中,人们有时会选择规避风险,有时则会寻求风险。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2、判断题:损失规避指的是,损失所造成的心理大于收益。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3、判断题:在前景理论中,取代效用函数的是价值函数。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根据价值函数的描述,人们在收益域内是规避风险的,在损失域内是寻求风险的。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5、判断题:在迷恋小概率事件和确定性效应双重作用之下,加权函数变成了这个倒s 型了。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6、判断题:迷恋小概率事件表现在加权函数中,就是概率为0的邻域内曲线斜率较大。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7、判断题:确定性效应告诉我们,人们会对确定性的结果,也就是百分之百的结果赋予更大的权重,那么表现在加权函数中,就是概率为1的邻域内所对应的曲线更加平缓。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风险态度的四重性说明,人们在面对小概率的损失的时候,表现为选项:A:规避风险B:寻求风险答案: 【规避风险】9、判断题:遭受损失之后愿意承担更高风险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赌场盈利效应。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分)行为经济学除了与经济学以外还跟哪门学科有着不解之缘?()A.法学B.哲学C.神经学D.心理学2【单选题】(1分)亚当·斯密指出:当我们从()的处境落到一个()的处境时,我们所感受到的痛苦,甚于从()的处境上升到一个()的处境时所享受到的快乐。
A.较差较好差较好B.较好较差差较好C.较差更差差较好D.较好较差好较差3【单选题】(1分)“人们能够严格地、无偏地按照最优化的条件行动”体现了经济人假设的哪个特征?()A.完全意志力B.完全理性C.完全自利D.完全判断力4【单选题】(1分)下列哪些不是经济人假设的特征?()A.完全自利B.完全理性C.有限意志力D.完全意志力5【判断题】(1分)现实中不存在完全理性的人。
()A.错B.对6【判断题】(1分)传统经济学对人的假设比行为经济学更符合现实。
()A.对B.错7【判断题】(1分)行为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有限理性行为。
()A.对B.错8【判断题】(1分)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性质是规范性的。
()A.对B.错9【多选题】(2分)下列人的性格或行为哪些与传统经济学的假设相违背?()A.互损性报复B.利他主义C.追求公正D.自私自利10【多选题】(2分)不能用传统经济学解释的行为是()。
A.自杀B.以炒作为目的的捐款C.给乞丐钱财D.环保运动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分)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一致追求的一种主观感受是?换句话说,人们决策的目的是为了?()A.快乐B.痛苦C.忧郁D.悠闲2【单选题】(1分)传统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决策目的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学的决策目的是为了实现?()A.富裕B.均衡C.快乐D.公平3【单选题】(1分)哪种均衡不是本章所讲的四种均衡状态?()A.社会均衡B.消费者均衡C.生产者均衡D.厂商均衡4【单选题】(1分)传统经济学是怎样刻画人们的幸福的?()A.直接度量幸福值的大小B.对幸福感受划分等级C.对物品进行喜好的排序D.用厌恶来反衬幸福5【判断题】(1分)厂商均衡解决的是生产者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各种要素的消费量能使产量最大的问题。
2020年智慧树内蒙古大学《行为经济学漫谈》课后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整理人:寒夜见面课:效用与偏好1.【判断题】 (2分)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具有计量单位———Util ,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A.对B.错答案: 【错】2.【判断题】 (2分)在行为经济学中,偏好是行为的理由,即用于解释在给定的情境中所采取行动的个人属性A.对B.错答案: 【对】3.【单选题】 (2分)人们的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特征和外部环境的支配,外部环境对偏好的影响即()A.显著性假定B.关联效应C.尺度相容性D.启发诱因答案: 【启发诱因】4.【单选题】 (2分)()强调效用的幸福内涵, 它从更宽广的角度把效用理解为快乐与痛苦, 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 以及生活满意度等A.体验效用B.序数效用C.过程效用D.基数效用答案: 【过程效用】5.【多选题】 (2分)效用内涵演化的三个阶段包括()A.效用=事物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属性B.效用=偏好C.效用=满足或满足指数答案: 【全选】见面课:行为经济学与企业管理误区1.【判断题】 (2分)决策是人们在两个及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过程A.对B.错答案: 【对】2.【判断题】 (2分)作为人类进化的产物,推理系统是一个更为古老的系统;而直觉系统是人独有的,体现着人独特的逻辑、理性,是一个相对年轻的系统A.对B.错答案: 【错】3.【单选题】 (2分)“人们在做决策时,思维往往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思维固定在某处”这句话描述的是()A.易得性偏见B.锚定偏见C.沉没成本效应D.过度自信答案: 【锚定偏见】4.【单选题】 (2分)下列哪一个不是推理系统的特征()A.颇费力气的B.缓慢的C.很难控制和修改D.受制于思维答案: 【很难控制和修改】5.【多选题】 (2分)避免决策误区的原则包括()A.专注于目标B.增加选项C.集思广益D.多维度思考答案: 【全选】见面课:行为经济学与爱情、婚姻、家庭1.【判断题】 (2分)基于其他人的行为来推断某事物的好坏,来决定我们是否仿效,这就是“羊”群效应A.对B.错答案: 【对】2.【判断题】 (2分)七年之痒的本质是适应导致的优点淹没和外部参照系导致的缺点凸显与人们不能适应外部参照系变化的矛盾A.错B.对答案: 【对】3.【判断题】 (2分)消除参照系和风险诱导有助于我们以更高几率获得另一半芳心A.错B.对答案: 【对】4.【单选题】 (2分)()会导致习惯性路径依赖A.适应性偏见B.自我羊群效应C.禀赋效应D.参照依赖答案: 【自我羊群效应】5.【多选题】 (2分)在快乐体验和痛苦体验中,理性原则告诉我们应该()A.加速快乐体验B.中断痛苦体验C.中断快乐体验D.加速痛苦体验答案: 【中断快乐体验;加速痛苦体验】见面课:经济学到底是干什么的——从传统经济学到行为经济学1、问题:重农学派最大贡献是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国家价值的来源由商业流通领域扩展到了生产领域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问题:边际革命的最主要观点就是,商品的价值由边际效用决定选项:A:对B:错答案: 【对】3、问题:由于早期的经济学发展过程中,欧洲各国的国家力量较大,有些国家王权的力量也很大,因此,经济学探讨的主要问题就是()从何而来选项:A:庄园价值增长B:国家价值C:物质财富D:个人价值答案: 【国家价值】4、问题:随着()的发展,现代经济学越来越趋向于研究和指导以人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微观决策机制构建,以及在这种微观决策机制的基础之上的宏观经济运动选项: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古典经济学D:行为经济学答案: 【行为经济学】5、问题: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可能有()选项:A:生产相对过剩B:供给相对过剩C:需求不足D:劳动力不足答案: 【生产相对过剩;供给相对过剩;需求不足】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行为经济学除了与经济学以外还跟哪门学科有着不解之缘?()选项:A:心理学B:法学C:哲学D:神经学答案: 【心理学】2、单选题:亚当·斯密指出:当我们从()的处境落到一个()的处境时,我们所感受到的痛苦,甚于从()的处境上升到一个()的处境时所享受到的快乐。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10分)IMPACTED框架中的P是指环境污染。
A.错B.对2【判断题】(10分)广义的生态文明,是从横向的文明结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的。
A.错B.对3【判断题】(10分)狭义的生态文明,其核心特征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人、自然与社会的全面和谐”。
A.对B.错4【判断题】(10分)狭义的生态文明,是继“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全新的文明形态。
A.错B.对5【多选题】(10分)有关IMPACTED框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M表示经济活动与自然条件的时空匹配B.E代表效率,即单位GDP的资源消耗或环境影响C.T代表技术D.C代表消费6【单选题】(10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的基调依次为:A.改造自然、依赖自然、征服自然B.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依赖自然C.依赖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D.依赖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7【单选题】(10分)生态经济矛盾全面激化的文明阶段是A.生态文明B.工业文明C.农业文明D.采猎文明8【单选题】(10分)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植被与土地的破坏的文明阶段是A.农业文明B.采猎文明C.生态文明D.工业文明9【判断题】(10分)从横向的文明结构视角看,当代文明可以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等五个侧面。
A.对B.错10【多选题】(10分)基于IPAT方程,要控制CO2排放量,在T这个因子上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使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替代化石能源B.控制经济增长C.控制人口D.调整产业结构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导致复活节岛的文明衰落的原因,最准确的说法是:A.人口过多B.部族争斗C.造神运动D.人口和经济超越了资源承载力2【判断题】(10分)环境承载力也称环境容量,指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排放污染物的阈值。
A.错B.对3【单选题】(10分)关于承载力的特点,下面说法的有:A.人类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与调控提高生态承载力水平B.测算某一地区的承载力,最关键的是测算最小因子的承载力C.产品贸易的实质是承载力的重新配置D.生态承载力决定于一地区的环境资源状况,它是确定的和不可改变的4【多选题】(10分)关于生态经济的再生产,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反作用于生态再生产,精神再生产决定这种反作用的形式和深度B.四种再生产过程,生态再生产是基础C.环境不友好的技术与文化也凸显出精神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的矛盾D.四种再生产关系的不协调,主要表现为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超越了生态再生产所能够承受的范围5【单选题】(10分)中国共产党在哪一次代表大会上决定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A.18大B.17大C.16大D.19大6【判断题】(10分)生态系统服务之“生态”,是指纯粹的荒野即自然生态系统。
1、经济物品是指()。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正确答案:有用且稀缺的物品2、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A:通货膨胀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D:技术水平提高正确答案: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3、假定某机器原来生产产品A,利润为200元。
现改为生产产品B,所花的人工费是300元,材料费是400元,则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是()。
A:200元B:300元C:400元D:700元正确答案: 200元4、某菜农销售西红柿时,三元一斤,五元二斤,则该菜农销售第二斤西红柿的边际收益是()。
A:3元C:2元D:5元正确答案: 2元5、 M国生产一单位毛呢和葡萄酒所用的劳动分别为3小时和2小时,而N国分别为6小时和3小时,那么N国()。
A:在生产毛呢上有绝对优势B:在生产葡萄酒上有绝对优势C:在生产毛呢上有比较优势D:在生产葡萄酒上有比较优势正确答案:在生产葡萄酒上有比较优势第二章1、消费者预期某商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商品当前需求会()。
A:减少B:增加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正确答案:增加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种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格下降C:其他相关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偏好变化正确答案:商品价格下降3、建筑工人提高工资将使新房子的()。
A:需求曲线外移B:需求曲线內移C:供给曲线外移D:供给曲线內移正确答案:供给曲线內移4、市场上某产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
A:产品价格超过均衡价格B:该产品是优质品C:该产品没有相似的替代品D: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正确答案: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5、等弹性的需求曲线()。
A: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B: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C:凹向原点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正确答案: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第三章1、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绪论单元测试1.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关于国民收入和就业的理论()A:错B:对答案:B2.亚当斯密是那一时期的经济学家?()A:当代西方经济学B:古典经济学C:新古典经济学D:重商主义答案:B3.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他关注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A:对B:错答案:A4.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关于()两个内容A:就业B:市场机制C:国民收入D:资源配置答案:BD5.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
A:边际分析法B:演绎法C:静态分析法D:模型分析法答案:ABCD第一章测试1.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A:减少B:三种情况都可能C:增加D:不变答案:C2.当羽毛球拍的价格下降时,对羽毛球的需求将()A:减少B:增加C:不变D:视情况而定答案:B3.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减少D:需求量增加答案:D4.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收购过剩的农产品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D: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答案:A5.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A: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D: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答案:B第二章测试1.预算约束线的斜率取决于()A:消费者的收入B:商品的相对价格C:三种说法均错D:商品是正常品还是劣等品答案:C2.劣等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A:因为替代效应的效果小于收入效应的效果而增加B:减少C:因为替代效应的效果大于收入效应的效果而增加D:不变答案:C3.替代效应是指一种商品()变化引起的对其消费量的变化。
A:购买力B:需求弹性C:相对价格D:消费者收人答案:C4.带来相同水平的效用的商品组合集中在消费者的()曲线上。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0分)资源的稀缺性是指()A.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B.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C.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D.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2【单选题】(20分)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表示()A.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及技术水平降低B.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C.通货膨胀D.失业或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3【单选题】(20分)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C.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的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D.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4【单选题】(20分)下列物品中不是经济物品的是()A.空气B.彩电C.汽车D.手机5【单选题】(20分)经济学可定义为()A.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B.个人的生财之道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D.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20分)面包的价格下降了,人们对蛋糕的需求量就会()A.不变B.减少C.不确定D.2【单选题】(20分)汽车的价格下降了,生产者对汽油的供给量就会()A.不变B.不确定C.减少D.增加3【单选题】(20分)市场均衡是()A.绝对的B.相对的C.不变的D.4【单选题】(20分)某时期,某商品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 5P,均衡价格是()A.25B.7C.6D.205【单选题】(20分)某时期,某商品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 5P,均衡数量是()A.6B.20C.25D.7第三章测试1【单选题】(20分)以下哪种商品的需求弹性最大()A.食盐B.青菜C.面包D.点心2【单选题】(20分)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A.价格变动百分比除以需求量变动百分比B.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C.需求量与价格之比D.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除以价格变动的绝对值3【判断题】(20分)各种药品(包括营养滋补品)的需求弹性都是相同的()A.对B.错4【判断题】(20分)买者只需要提高价格就能增加总收益()A.对B.错5【判断题】(20分)农产品的需求一般缺乏弹性()A.错B.对第四章测试1【单选题】(20分)关于基数效用论,不正确的是()A.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以确定的数字表达出来B.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加总C.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完全相同D.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一定量的某商品的总效用可以由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加总得出2【单选题】(20分)序数效用论中,商品的效用()A.可以比较B.可以通过确切的数字表示C.取决于价格D.取决于使用价值3【判断题】(20分)消费者在同一时间内消费同一商品,随着这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先递增、后递减()A.对B.错4【判断题】(20分)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虽然难以度量,但却可以比较()A.错B.对5【判断题】(20分)一种物品效用的大小表明它在生产中的作用的大小()A.对B.错第五章测试1【单选题】(20分)()时,等成本线平行向内移动。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关于时尚,下列选项在多数情况下描述最恰当的是?A.大众既时尚朴实与平凡B.时尚是购买大品名牌追求最新季的产品C.时尚是与众不同标新立异D.基于不同视角和环境时尚的解释也不尽相同2【判断题】(10分)消费者行为的相关研究,可以为企业经营,消费者自我认知,政府社会服务,提供参考与保障。
A.对B.错3【判断题】(10分)基于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视角,我们可以把消费者定义为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组织。
A.对B.错4【单选题】(10分)同一消费品或服务的购买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可能是同一个人,也可能是不同的人。
其中实际消费或使用产品、服务的人称为?A.购买者B.倡议者C.使用者D.决策者5【判断题】(10分)消费者行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基于所经历的决策过程、个人与环境的变化、心理的发展与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也会随之改变。
A.错B.对6【单选题】(10分)下列关于消费者行为研究历史与发展描述不正确的是?A.消费者行为学成为专门学科的系统研究历史较短至今不足百年B.关于消费者行为的关注与研究早在人类出现商业活动开始就已出现C.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由来已久至今已发展为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D.消费者行为的相关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可以大体分三大类研究,包括消费者个人与环境、消费者决策过程、消费者个性与心理。
7【判断题】(10分)春秋末期荀子站在统治者巩固国家政权的基础上提出“养人之欲,给人以求”的观点。
用今天社会发展的观点再对“养人之欲,给人以求”进行解读,此观点仍有进步意义,并不过时。
A.对B.错8【单选题】(10分)“消费者的任何行为都将产生他不能完全肯定的某种后果,这些后果有些可能是相当令人不愉快的,从这意义上讲,消费者的行为是存在风险的,为此消费者需要有各种策略和方法减少风险,以便在信息不充分或行为结果存在某种不确定的情况下,能够相对有信心的去采取某种行为。
”这一观点阐述了消费者决策的什么特征?A.情景决策B.理性决策C.情感决策D.冲动决策9【判断题】(10分)早期动机研究存在问题是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研究中往往会有不同的解释,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这意义上讲,动机研究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单纯从动机角度研究消费者的行为并不全面。
绪论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宏观经济学()A.其余说法均不准确B.研究所有重要的社会问题C.研究价格决定的学说D.寻求解释通货膨胀的原因E.研究经济学中所有与政治有关的方面2【单选题】(2分)宏观经济学()A.解释为什么家庭消费者为他们的抵押品偿付的利率要高于政府所偿付的利率B.其余说法均不准确C.探讨利率平均水平波动的决定因素D.指出通货膨胀时借入者会剥削借出者,获得不公平的利息E.指出利息超过15%是不公平的3【判断题】(1分)微观经济学中的成立的命题完全可以推而广之在宏观经济学中成立。
A.错B.对4【判断题】(1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一国的国民经济,只不过研究角度不同而已。
A.错B.对5【单选题】(2分)以下最不具稀缺性的是A.资本B.苹果C.空气D.劳动6【单选题】(2分)以下关于经济周期的论述正确的是A.可预期B.有规律C.经济周而复始的运动D.没有规律7【单选题】(2分)以下关于机会成本,说法正确的是A.机会成本是已经发生的成本B.机会成本就是会计成本C.放弃掉的其它选择中能够带来的最大收益D.机会成本是直接的成本8【单选题】(2分)以下符合比较优势思想的是A.艺不压身B.一招鲜,吃遍天9【单选题】(2分)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有A.斯密B.配第C.李嘉图D.魁奈10【多选题】(3分)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有A.斯密B.马歇尔C.瓦尔拉斯D.阿罗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分)在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A.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B.必须是无形的C.必须是有形的2【单选题】(2分)在四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衡量,国民生产净值等于()A.C+I+G+MB.C+I+G+X-MC.C+I+G+X3【单选题】(2分)在下列四种产品中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B.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C.生产商今年计划明年生产的拖拉机D.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4【单选题】(2分)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的差别是A.间接税B.直接税C.公司未分配利润D.折旧5【单选题】(2分)政府支出是指A.政府购买各种产品与劳务的支出B.政府购买各种劳务的支出C.政府的税收D.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6【多选题】(3分)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总量指标包括A.国民收入B.国民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总值D.个人收入E.国内生产净值7【判断题】(1分)用作钢铁厂炼钢用的煤和居民烧火用的煤都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
智慧树知到《经济学导论(微观)》章节测试【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经济学导论(微观)》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稀缺性问题是__问题。
A: 由于价格过低而产生的B: 只有贫穷的国家才会发生的C: 可以通过市场交换而被消除的D: 所有国家和个人在过去、现在和可见的未来都将面对的答案: 所有国家和个人在过去、现在和可见的未来都将面对的 2、经济学研究的理性人是指_的人。
A: 道德高尚B: 行为合法C: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D: 损人利己答案: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3、最基本的经济问题是__。
A: 稀缺性B: 健康与医疗保障C: 减少失业D: 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答案: 稀缺性4、政府如果将某些资源用于建造高铁,则这些资源就不能被用于教育。
此选择说明的概念是_。
A: 市场B: 宏观经济政策C: 边际利益D: 机会成本答案: 机会成本5、市场主要是通过__来协调单个经济主体的决策。
A: 法律和规则B: 产品和要素的价格C: 计划和指令D: 宣传和广告答案: 产品和要素的价格6、增加货币量的结果是____。
A: 物价上涨B: 利率升高C: 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答案: 物价上涨7、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通常使用的是___方式来阐述观点。
A: 公式表述B: 文字表述C: 实证表述D: 规范表述答案: 规范表述8、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包括_。
A: 因为上大学而放弃的工资收入B: 上学购买的教材C: 上学期间的伙食费D: 上大学购买的教材答案: 因为上大学而放弃的工资收入, 上学购买的教材, 上大学购买的教材9、根据经济学原理,对交易双方都有利的交易需要满足___的原则。
A: 符合社会发展目标要求B: 基于比较优势专业分工C: 全能计划安排D: 按照自愿交易原则进行答案: 基于比较优势专业分工, 按照自愿交易原则进行10、经济学研究理性人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最大限度满足愿望的选择原则。
A:对B:错答案: 对11、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往往不存在任何关系。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分)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A.规范经济学B.生产什么的问题C.机会成本D.稀缺性2【单选题】(2分)经济学可定义为()。
A.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B.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C.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D.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经济性用途的科学3【单选题】(2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怎样生产B.为谁生产C.生产什么,生产多少D.其他选项均正确4【单选题】(2分)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这是指()。
A.人们不会为自己所做出的的任何决策而后悔B.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而行事C.人们不会做出的判断D.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做出最好的选择5【单选题】(2分)研究个别居民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A.规范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微观经济学6【单选题】(2分)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A.苹果B.医生C.空气D.铁矿石7【单选题】(2分)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A.总产出的增长率B.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C.整个经济中的失业D.一般物价的膨胀8【单选题】(2分)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表示()。
A.该国资源未被充分利用B.通货膨胀C.该国可被利用的资源减少D.该国的生产处于最适度的水平。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分)
行为经济学除了与经济学以外还跟哪门学科有着不解之缘?()
A.
法学
B.
哲学
C.
神经学
D.
心理学
2
【单选题】(1分)
亚当·斯密指出:当我们从()的处境落到一个()的处境时,我们所感受到的痛苦,甚于从()的处境上升到一个()的处境时所享受到的快乐。
A.
较差较好差较好
B.
较好较差差较好
C.
较差更差差较好
D.
较好较差好较差
3
【单选题】(1分)
“人们能够严格地、无偏地按照最优化的条件行动”体现了经济人假设的哪个特征?()
A.
完全意志力
B.
完全理性
C.
完全自利
D.
完全判断力
4
【单选题】(1分)
下列哪些不是经济人假设的特征?()
A.
完全自利
B.
完全理性
C.
有限意志力
D.
完全意志力
5
【判断题】(1分)
现实中不存在完全理性的人。
()
A.
错
B.
对
6
【判断题】(1分)
传统经济学对人的假设比行为经济学更符合现实。
()
A.
对
B.
错
7
【判断题】(1分)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有限理性行为。
()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