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定位,把握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内涵,构建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教学模式,提升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从而为国家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型、综合能力强的人才。

标签: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就正式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也将从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改革探索之路。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现实教学条件的限制,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以阅读教学为重点,以语言知识的讲解为内容,以通过各种英语考试为目标,学生不能用英语进行交际,所学内容基本与将来工作缺少直接关联,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应试倾向严重,难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不知道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只能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以讲解语言知识为主,阅读以外的能力训练非常薄弱,基本不涉及语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历经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和环境不断优化的过程。2004年初教育部又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制定并修改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全国180 所重点高校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在本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当中,教育部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改革的总体思路:第一,修改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制定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综合能力上来。第二,改革现在的教学模式,将教师、课本、粉笔、黑板与学生、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改变为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运用的个性化、主动式学习的模式上来。第三,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大学教学评价体系。这三个方面的改革都是围绕着一个总目标,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我国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时能基本听懂英文广播、能进行一般简单的英语交流和具备一定程度的写作与翻译能力[1]。

全国180 所重点院校申报参加了“基于网络的多媒体立体化教学体系”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分别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开发的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平台和视听

EAP和EGP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79422741.html, EAP和EGP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作者:陈懿蒋曲博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05期 摘要: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单纯的EGP的大学英语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的实际需要。EAP和EGP相结合的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EAP;EGP;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5-0151-03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原有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等院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如何提高学生英语的学术应用能力,真正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挑战。笔者认为,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即通用英语)是开展EAP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即学术英语)的基础,而EAP是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最终目标的必然途径。那么如何将EAP和EGP相结合,找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出路?本文将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论述,首先介绍改革的现状,重点论述EAP的理论依据、EAP和EGP的关系、EAP和EGP相结合的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 (一)学生学习需求转变 对比《英语课程标准》出台前,现在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普遍提高。依据《英语课程标准》,高中生达到八级标准,即达到进入高校学习的水平。而九级要求学生词汇量达到4500 左右,与《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一般要求中所建议的学生词汇量达到4500几乎一致。也就是说,很多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已经达到了《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一般要求。普通英语大学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普遍提高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滞后带来的矛盾,带来以下几个问题:

国内英语教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述评

[导读] 近五年来,英语教学研究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对多层面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 杨晓霖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文主要从英语课程改革、英语教学论英语学习策略、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来论述国内英语教学五年来的趋势与热点,以期给读者展示英语教学研究发展前沿,并为国内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英语教学研究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8-0001-04 【Abstract】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ublished key papers during 5 years(2005-2010)on the research field of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to reveal the trends and problems of domestic research,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 【Key words】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 Hot topics Tendency 近五年来,英语教学研究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对多层面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若干有代表性的阶段性成果。国内的英语教学研究在前期反思总结的基础上,集中关注以下几大问题: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法论;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谐课程、课堂与教学的构建;教学、教材评价与测试;英语教学的跨学科发展;新的学习方式及其教学策略等。下面,笔者就对这几个方面分别进行总结述评。 一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随着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育学理论研究重心的不断下移,越来越多的研究着手英语课程的改革研究。近年来,我国英语课程论研究热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宏观层面上探索课程领域的理论发展走向,对课程统整、评价、校本课程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等课题进行探究;(2)立足于英语学科课程层面,探索课程改革的基本动向;(3)国际经验的反思与借鉴,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英语课程政策与课程改革展开跨文化的研究,探讨前沿性的课程理论与课题的研究。 1.基础英语课程的改革

浅析中国大学的英语教学现状

浅析中国大学的英语教学现状 摘要: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已是一个无可非议的事实,在我国科研创造、经济商贸和国际交往中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式,深入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全国多所高校近几年开展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本文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应试教学倾向等方面对中国大学的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 目前从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反响来看,大学英语教育水平的高低渐渐成了衡量当代大学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英语四六级在大学阶段的重要性逐年得到重视,也是应聘者简历上的重要参数,为适应时代发展,我国各地高校开始陆陆续续在英语教学上开始了新的尝试。 一、高校英语课堂亟待新的英语教学模式 据2010年央视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思想和语言学习特点缺乏基本的理解。而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意识薄弱,对大学英语教学却是致命的威胁。另外大多数高等院校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被学生认可的程度颇低。因为其相对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

的需求,从而导致大量学生缺课。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只是“一本书”,“一只笔”,“一言堂”,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没有主动参与的机会,从而违背了语言的交际本质。然而,现代教育技术迅猛发展,正把人类带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将取代物质、能源和资本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传统的教育观念、手段和方法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课程教学的网络化、信息化是必然趋势,大学的英语教学应该摆脱传统的单一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与高中内容相结合、课堂授课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光盘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使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际需要,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又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校对英语教学的投入较少,师资力量不足 随着在校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大学英语师资不足的矛盾日显突出。特别是一些地方性的普通高校,外教资源严重匮乏,这种现状一部分导致成为大学英语教师的门槛越来越低、绝大多数的新教师毕业后就立刻开始授课,使得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同时,这几年高等教育招生

初中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总结

初中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总结 初中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总结本学期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教育发展规划,落实市教育局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了学校发展。先把学校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教学常规的管理(一)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形成管理网络学校教学管理健全管理形成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三级管理流程。校长室负责教学规划、指导、督查,教导处具体负责组织落实,教研组协助教导处开展相应常规检查与教研活动组织开展。为了教学管理有序进行,学校制定了初中常规管理制度、初中教学常规扣分制度、校委会成员蹲科挂班责任制教学常规检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这些管理制度与要求为教学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学校将教学常规制度与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的教学常规实施方案打印做到老师人手一份,并在全体教师会上学习,让教师明白执行常规,是在执行法,有了法的概念。通过学习,老师们知道常规怎么做,学校怎么量化检查评价。 (二)对照标准,检查评价老师常规落实情况。

学校教师教学常规共包括教学计划、备课、学生正规作业、家庭作业、作业批改、单元达标、听课记录、教研材料(每周一篇教学反思、每周一页钢笔字、每周画一棵知识树、每周解决一个课堂问题、每周一次煮研论教材活动、每学期一个问题行动研究、每周一次教研活动、每人一本问题行动研究记录)、政治理论、教育理论学习笔记,教师教学常规共计十五项检查内容。依据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狠抓了教学常规落实与检查,以确保教师的常规工作做到平时、做得扎实。对教学常规工作实行周查、月查制度。落实每周教研组查、每月教导处抽查,每学期校长室组织校委会成员全面查的办法,将教师的月常规进行量化与绩效工资相挂钩,对教师进行常规考核。教导处对教师们的常规工作检查要求做"实"教学常规管理。实就是要做实实在在的工作。 要求教师不耍花架子一点一滴去落实教学常规,教学管理者要强化教学常规的执行力,注重内容形式的完美统一,抓严、抓精,努力让教学常规管理收到"实效"。做"细"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常规主要由"教"的常规、"学"的常规和"管"的常规三大部分组成,学校在这三个方面下了工夫,建立健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体系,细化教师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和教学常规评估方案。尽量想得细、做得细、落实得细,使"教"、"学"、"管"体系,保证教与学的良好实施,确保了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的良性循环。必须指出的是细,不等于繁琐,教学常规的"细"是精要易行且方便实际操作。做"久"教学常规管理。抓教学常规,必须坚持一个"久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关系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部2004年初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任务,指明了方向。2004年我们开始自主选题研究,在学校的支持下,2005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被列为学校重点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历时四年,紧紧围绕以注重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注重教师素质的培养为教改指导思想和目标,探索出了“课堂授课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光盘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一、课题立项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事关培养新一代高素质人才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最有可能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 (一)立项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英语师资力量的严重短缺,大班英语授课已成为普遍现象, 英语课堂人数每班平均达到近100人以上。同时由于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差异大,水平参差不齐,英语课堂教学中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新形势对大学英语教学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各个教学领域。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家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质量、知识结构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已迫在眉睫,而理想的切入点首先是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运用到英语教学当中,创造新型的教学体系,这是促进外语教学呈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教育部2004年初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供讨论) 作者:大英部加入时间:2005-10-27 10:52:18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及实施步骤 1、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坚持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为目标。在教学理念上,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上来,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 2、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分级教学,调动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坚持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堂学习和课外自学并重的原则。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内外学习环境,特别要大力加强对学生课外英语学习的指导,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4、继承传统课堂教学的合理成分,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有效改革。 5、优化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益。探索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下软硬件的合理配置方法、课程设置方案及其它相关问题,为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和经验。 6、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和语言教学规律,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既要有前瞻性又要兼顾现实。结合我校实际和兄弟院校经验,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5年2月开始,在2004级进行小规模试点,参加学生240人,使用外教社出版的《新理念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和网络辅助学习系统; 第二阶段: 2005年9月开始,在2005级中增加学生500人左右,扩大试点规模,使用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和网络辅助学习系统; 第三阶段:综合分析前两个阶段的试点教学,形成实验报告供学校决策。若前期实施效果良好,学校条件成熟,争取在2007年9月以后全校推广。 二、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分级教学的实施方案 1、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分为两个模块。第一模块为综合英语课程,其目的是保证所有学生打好扎实的语言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第二模块为英语应用技能课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扩展他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素质并培养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2、综合英语课程分为四个级别,即综合英语(1)、综合英语(2)、综合英

中国英语教育现状:困境与出路(克拉根福讲稿)

中国英语教育现状:困境与出路(克拉根福讲稿) 2005年9月 目录: 1.中国英语教育的规模与社会需求 2.中国英语教育的困境 2.1 周期长,效果差 2.2 地区发展差距悬殊 2.3 大学、中小学英语教育严重脱节 2.4 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师资水平亟待提高 2.5 应试教学主导英语教育 3.中国英语教育认识上的误区 3.1 外语学习越早越好吗?——关于外语学习中的“关键期假设”(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3.2 外语学习周期越长越好吗?——“水箱阀门原理假设”(Water tank valve principle hypothesis) 4.结论:怎样走出困境 1.中国英语教育的规模与社会需求 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事业,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在近20年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高等教育的发展尤为显著。自1999年以来,中国高等学校已连续7年扩大招生,到2005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人数已经达到16,250,000人,是1999年在校生人数的4倍(表1)。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04年,中国全国普通初中以上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已达到114,788,000人,其中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为13,335,000人(表2)。

表 由于所有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外语课,其中90%为英语课,所以中国在校英语学习者的人数就有100,000,000多;如果再加上学习英语课程的小学生和成人,以及在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中学习英语的人,其总人数估计将大大超过 200,000,000人。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拥有将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人口的国家。 一般来说,社会对大学毕业生这一层次的外语人才需求可分为两类:对专门外语人才的需求和对一般外语人才的需求。由于历史的原因,针对这两种社会需求,中国的大学英语教育被分为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由于近几年一些涉外单位和企业对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用人单位从英语专业毕业生中招聘员工。人才市场的这一趋向更促使中国的许多原来没有英语专业大学纷纷开办英语专业,招生规模也连年扩大。根据教育部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英语专业2003年招收本科生87808人,2004年招收102388人,排在所有专业中第一位。2004

论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Ξ 凌 茜 马武林 (西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式,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2004年将在全国180所高校中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改革重点为:教学目标的变化、教学理念的变化、课程体系的变化、教学手段及形式的变化和测试及评估的变化。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10 文献标识码 A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大学英语教学的总体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但从主流来看,“听不懂”、“说不出”英语则是很多大学生的通病。教育部从2002年年底开始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学英语教学现存的问题主要有: 1.教学思想相对滞后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于2002年初在48所院校900多位大学英语教师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8218%的大学英语教师认为,只要自己的英语功底好就能教好外语了,7019%的教师认为教英语并不难,60%以上的教师课堂活动就是“讲解课文”和“做课文练习”,8415%教师认为让学生参加课堂活动是浪费时间,只有3%的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口语活动。这些说明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仍沿袭传统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思想和语言学习特点及教学法缺乏基本的理解和意识。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意识薄弱,对大学英语教学是致命的威胁。 2.教学模式相对单一 从《大学外语教学通讯》提供的95级和99级学生四级考试情况可以看出,无论是重点还是非重点院校,99级考生的四级通过率均低于95级考生。其中原因显然不是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同造成的。除了近年高校扩大招生造成生源质量下降这一主要原因外,课堂教学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目前课堂教学效果仍不理想,被学生认可的程度低。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理论组1996年对北京12所院校(其中许多是国内最好的院校)1000名学生的调查表明,高达75%的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不太满意”或认为“很差”(18%),对教学“满意”只占818%。 因相对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导致大量学生缺课。最近北航外语系第一公共英语教研室针对学生大量缺课现象对二年级约20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一次普查,发现大班课缺课学生约三分之一,小班课缺课学生达六分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只是“一本书”,“一只笔”,“一言堂”,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没有主动参与的机会,从而违背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Ξ收稿日期 2004—02—27 作者简介 凌茜(1963-)女,安徽芜湖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论及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高级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推进情况总结

**高中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情况总结 近年来,**高中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紧密结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最新要求,充分立足本校教育教学具体实际,以打造高质量的导学案为主要抓手,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总体要求 将“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的核心理念,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总体思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自主、合作、探究”。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失误;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分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不把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真正当作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将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将打造高质量的导学案作为学生自学的关键。通过导学案推进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导学案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六个作用,确保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增长知识、形成能力。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二是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三是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四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五是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六是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 二、科学设置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调控功能。导学案目标的制定做到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课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设置导学案的目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目标数量以3至4个为宜,不宜过多;二是目标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三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忘等内容做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四是目标内容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而且在学习目标中不使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而是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定位,把握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内涵,构建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教学模式,提升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从而为国家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型、综合能力强的人才。 标签: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就正式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也将从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改革探索之路。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现实教学条件的限制,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以阅读教学为重点,以语言知识的讲解为内容,以通过各种英语考试为目标,学生不能用英语进行交际,所学内容基本与将来工作缺少直接关联,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应试倾向严重,难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不知道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只能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以讲解语言知识为主,阅读以外的能力训练非常薄弱,基本不涉及语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历经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和环境不断优化的过程。2004年初教育部又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制定并修改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全国180 所重点高校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在本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当中,教育部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改革的总体思路:第一,修改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制定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综合能力上来。第二,改革现在的教学模式,将教师、课本、粉笔、黑板与学生、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改变为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运用的个性化、主动式学习的模式上来。第三,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大学教学评价体系。这三个方面的改革都是围绕着一个总目标,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我国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时能基本听懂英文广播、能进行一般简单的英语交流和具备一定程度的写作与翻译能力[1]。 全国180 所重点院校申报参加了“基于网络的多媒体立体化教学体系”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分别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开发的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平台和视听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试行) 一、改革背景 教育部办公厅在2006年4号文件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引领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要求》)又一次指导和推动全国各高校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革,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 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要求》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根据《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评估还应包括对教师的评估。应全面考核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等。 《要求》建议,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文件;大学英语课程要融入学校的学分制体系,尽量保证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目前我校大学英语是12个学分,不到整个必修课144个学分的10%);完善教师的聘任管理,确保师生比合理;建设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教学目标: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教学模式: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为了帮助我国大学生达到大学英语教

浅析中国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创新教育Innovation Education 浅析中国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杨瑞明青岛科技大学 摘要:本文从英语专业师资,教师业务能力及教学方法,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误区等方面,对中国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的描述及分析,并通过进一步的探讨,得出了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初步的对策,以促进中国英语专业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专业;现状;教师业务水平;学生学习状态 英语教学在我国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更是促进了英语教学的发展,形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罕见的“英语学习热”现象。然而,正是这个曾经最热的专业,现在被连年评为“最难就业专业”。究其根本,是中国英语教学存在不当之处。为改善这一现状,对中国英语专业教学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旨在讨论目前国内英语专业教学现状,并提出改善建议。 一、中国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社会对英语专业的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虽然中国英语专业教学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就中国英语专业教学现状来看,想要跟上发展的需求,中国英语专业教学仍任重而道远。 (一)英语专业教学的师资现状 高校专业教学的师资力量无疑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但是,随着90年代中国“英语学习热”的持续发展,以及全国范围内英语专业的扩招,中国英语专业教学的师资状况不容乐观。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具有英语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是200多所;在2004年变成了598所;到2011年有959所(何其莘)。然而,在这些大学中,以英语专业为核心专业的院校又是屈指可数,因其不是重点学科而在学校建设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在全国范围内,因高校盲目扩招学生,英语专业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为满足数量上的需求,一部分专业水平不达标的教师进入了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的队伍当中。在教学中,存在部分老师只顾教学任务量而非教学质量,教学方法不求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的现象。 (二)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 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由于英语专业不是一门技术性的专业,很多英语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同时,随着就业形势的进一步严峻,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成果不抱有期望,甚至放弃学习,通过选修第二专业,来继续自身的发展。而不是将所学专业学深、学精,学以致用。 同时,英语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诸如腼腆、不敢张嘴说的问题,无法很好地把握课堂节奏,吸收课堂教学成果。由于认识不足,很多同学本身选择英语专业只是因为中学时期英语成绩较好,到了大学阶段,轻视专业学习,不少同学都是在“吃老本”,而没有真正地提高。部分毕业生存在专业知识匮乏,口语能力不足,未达到英语专业教学目标要求的问题,从而造成中国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高分录取,低能毕业”的现象。 二、浅析产生该现状的原因 造成中国英语专业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课程设置僵化,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专业闭门教学,有很大的盲目性。很多院校的培养计划没有进行过实质性的改变,没有相关部门组织应有的人力物力,进行调研和仔细的分析,根据社会及市场的需要,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课本也存在落伍不实用的问题。有些课本,固然有其经典性和知识性,但已然跟不上时代的需要。 (二)师资配备不足,不能适应现代英语教学要求 高校扩招导致教师资源的不足,师生比例与教育部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样,教师的精力有限,因而不能很好地照顾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要。 为解决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高校增加了教师录取数量。这就使得部分自身英语水平低、发音不准、专业知识欠缺、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差的教师进入教学队伍。相关业务能力培训不足,课堂教学毫无新意的问题普遍存在。部分教师只是将课本知识生硬地重复给了学生,没有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毫无兴趣,进而导致学习质量低下。在课程考查中,部分老师未能严肃认真地对待,存在应付现象,考查的内容对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毫无用处。 (三)英语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差,不能从自身出发解决问题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自身问题是不可回避的。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差,自视过高等问题。 学生缺乏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一味地强调学校和学院以及教师的过错。他们很少从自身出发找出问题的根源。这部分学生以高分进入大学,在大学初期阶段,不能很好地调整心态,不能从“高分者”过度到“初学者”的角色。学习时间投入不足,也是英语专业学生不能把英语学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关于解决该问题的几点建议 从学校学院方面来看,应充分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对英语专业进行更大的专业投入,例如引进高水平的英语教师,配置现代化的教学器材,如语音设备等。 从英语专业教师方面来看,应多从自身寻找问题的原因所在,而不是一味地认为是学生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注意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结合,将知识深入浅出地教授给学生。同时,能够做到自身的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熟悉行业需求,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和行业所需要的人才。 从学生自身方面来看,应以更加认真和谦虚的态度投入英语专业的学习中。不能“恃才放旷”,成为一事无成的毕业生。学生应调整心态,适应大学教学,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因入学前的高分或是入学后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根据社会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重点,努力提高自己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以后在社会上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莹.中国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英语教学,2009,03. [2]文旭,张绍全.当前我国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及改进对策.中国大学教育,2007,7. [3]谢亚军.高校英语专业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1. [4]于洋.中国英语教学现状的回顾与思考.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7. [5]张晓娟英语专业现状及其改革方案考试周刊,, [6]《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119 ..201040. 199808. >才智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1 这次历时一周的上海培训转眼间结束了,这次培训内容很丰富,让我们在轻松与欢笑中享受了一场教育变革的盛宴。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对新课改有了新的认识,接受了一次头脑风暴的洗礼,会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更大的升华。 在此次培训中无论是张民生老先生的核心素养教育,还是张人利校长的“后茶馆式”教学无一不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而教师的地位由主角降为配角,通过此次学习使得自己对此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使自己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在此次培训过程中的收获简单做以总结。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突出表现在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注重自主发展、创新实践等方面,主要包括三层含义:面向社会,包括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面向个人,包括个人修养、自主发展和创新实践;通过多年学习获得的科学、人文以及审

美。这三层含义就构成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其创新在于,以核心素养为统摄,使得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现;其突破在于,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 二、“后茶馆式“教学 “后茶馆式教学”就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方式。“后茶馆式教学”以效能为主导,通过_过去课堂教学按次序、等比计划定时间讲解的方式,而由学生自己阅读概念性、认识性的内容,教师仅对难点等原理性内容进行点拨,从而使课堂教学精致化。 “后茶馆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能自学的教师坚决不讲,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懂的。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就是灌输,尤其要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自由、宽松、愉悦、和谐,这是“茶馆式”教学的特色。这与我校近几年来实行的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课堂是一致的思想,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只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辅助角色,起到引导辅助学习的角色。 那么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我们有应该如何体现以上精神呢?生物教学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与措施

外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与措施 一.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学英语教学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和不断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进步反映在:《大学英语课程大纲》的数次修订;《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各类体系教材的升级换代;中小学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普及和提高…但这些进步仍不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对外语的需要。随着我国进一步开放改革,加入世贸组织,我们取得2008年奥运申办权,大大提高了我国开放的程度,拉近了与世界文化的距离。这一切都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突显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二.问题 1.大学英语教学在目标要求上与实际社会需求存在着差距和错位。 2.大学英语教学在效率成本上难以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 3.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如何借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及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和方 法的问题。 4.大学英语教学方法面临着如何适应个性化培养和综合交流能力培养的问 题。 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我校大学英语改革的具体思路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个性化教育为目标,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灵活的课程设置为途径全面改革大学英语教学。 三.改革内容 1.社会发展已大大改变了对英语应用的要求。这一改变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改变,同时也要求与时俱进的改变现有的英语课程体系。改革后的 英语教学体系要能满足英语应用的社会需求。 2.大学英语教学属于正规课堂教学活动,它受学时和教学目的的约束。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学耗时成本,要靠科学的课程设置和先进的信息技术。 3.个性化的教学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估理念和方法。 4.科学合理的分配显性学时和隐性学时。 5.优化配置教学内容和资源。 四:实施方案 1.教学分级 大学英语按课程群设置,分为基础级课程群、中级课程群、高级课程群和 自选课程模块课程群。 1)基础级(起点为1级)课程群教学时间为两年(四个学期),课程设置为听说1-4级,共160学时,8学分;综合英语1-4级,共256学时,8学 分,必修学分共16学分。 2)中级(起点为2级)课程群教学时间为两年(四个学期),进入中级的学生免修基础级1级的综合英语课程;中级课程设置为听说2-4级,共120 学时,6学分;综合英语2-4级,共192学时,6学分;自选模块课程4 学分,必修学分共16学分。

中国英语教育的地区差异现状及解决方案

中国英语教育的地区差异现状及解决方案

【摘要】In recent years, the disparity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among China has been an oft-discussed problem by economists and socialists. Based on empirical founding and multi-theory analysis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Chinese regional English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methods and by the indexes planned from the developmental economics for the problem of disparity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中国是世界上地区差异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西部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有直接联系。在那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由于缺乏教育资金的投入而导致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具体表现为:教学设施陈旧而简陋,教师资源匮乏。落后的条件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的外语(英语)教育,个别地区外语(英语)教育甚至为空白状态。外语(英语)教育的失衡不仅表现在地区(省与省)之间的差异,即使在省内也存在着城镇与乡村的差别,甚至在城市 关键词;English Education, 英语教育,差异,困境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摘要】二本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大部分口语能力低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令人担忧,表现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资源不丰富、教学方法不新颖、教学评价不科学等方面。究其原因有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客观原因包括教材、班级容量、课时、学生层次等方面的问题,主观原因包括管理机制、教学方法、教师素质、学习动机和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原因 前言 教育部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可见,国家将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即口语交际能力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过去二十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口语教学改革也成了重中之重。“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大学生的口语能力一直受

到社会的批评。” [2]大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中仍存在“不敢讲、讲不好、不地道”等问题,社会上也存在着英语教学低效论的观点。低效论的立论依据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能力差,尤其是在一些国际交流的场合中表现尤其明显,因此口语交际能力仍然是制约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通过对我校及其他两所二本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最想提高的英语技能也是口语交际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和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十分必要且非常重要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口语的机会较少,口语能力相对薄弱,在表达准确性、得体性、流利度等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不足。正因如此,学生对口语学习有明显的畏难和消极情绪,这几乎是每一所二本院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遇到的共同难道。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口语交流的困难、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效率,值得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学工作者的深思。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为了了解大学(尤其是地方二本院校)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找出口语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我们在湖南省三所地方二本院校(湖南城市学院、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商学院)的2012级和2013级非英语专业学生及教师中开展了一

中学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总结

xx中心校xx中学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总结 xx中学在太原市“343”新课堂教学要求和小店区“133”区域课改精神的指导下,带着新的教育教学的理念,带着满腔的热忱,我们学校也踏上了课改的征程。实验从2012年3月启动以来,已实施推进近一年,形成了初步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果,也发现了一定问题,下面将一年来工作做一整理回顾,形成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背景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已经成为所有教育人的共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各种模式应运而生,虽有不同,但实质相同,即改变学习方式,调动主体地位,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成为学生体验探索、自主合作、实现成功的乐园,真正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这也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基于此,我校以构建太原市“343”新课堂教学模式为背景,以小店区“133”区域课改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逐步形成了我校“124”课堂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争取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研究目标 1、真正让“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习即成长”的理念成为课堂教学的指导。 2、最终形成开放的课堂、情感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3、最终形成平等、尊重、合作的课堂师生关系。 4、让所有学生的思维力、表达力、生成力得到长足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采取措施 1、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组 组长:xx校长,全面负责并指导督促课改工作,负责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方式的指导。 成员:xx副校长,负责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的调控,负责材料的整理和总结。 Xx主任:负责对本学科课堂教学改革过程的调控和组织具体活动。 2、加强培训 依托区教育局培训安排,制定学校师资培训计划,加强教师和学生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周炳兰,徐林荔,吕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语系,安徽合肥230026) 摘要:针对以往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注重传授语言知识而忽略应用能力培养的问题,我们在00级新生中以教授语言知识为主的被动教学转变为以培养综合语言能力为目的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增强了新教师的业务能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多媒体技术;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 Reform in the Mode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ZHOU Bing-lan,XU Lin-li,LU J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Anhui 230026) Abstract:To correct the tendency of too much teaching of language knowledge and inadequate training in the actual ability of using the languag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past,we have adopted an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mode in Class 00 that stresses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ability. Our efforts have not only helped raise the students’overall language abilities but also resulted in teachers’empowerment. Key words:teaching reform;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 ability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已使得这门课程必须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和交流能力方面。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师资培训、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学模式及手段等方面都需要作出重大改革。就教学理念而言,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遵循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为前提,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从教学目标和要求来说,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具备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今后工作、学习和交流的需要。从我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来看,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应该是精品教学。但实际存在的教学理念、环境和现状似乎未能满足打造精品的需要,仍然存在考试能力强而语言应用能力弱的现象。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对00级新生实施教学改革,以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以及相关二语学习理论为指导,在培养学生打好英语语言基础的同时,加强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使之更好地具备英语实际应用和交际能力。 一、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英语教学多采用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而以培养学习者应用能力的教学法尚未得到充分重视。 (2)英语教学存在费时低效的情况。很多学生经过多年学习,仍不能熟练阅读英文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