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浮油污染及处理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水面溢油污染处理(初稿)目录一、概述二、海上溢油的去向与监视1、溢油的去向2、溢油漂移的预报和监视3、溢油量的估算方法4、原油指纹鉴别技术三、海上溢油处理技术(一)机械收油法1、防止溢油扩散—围油栏2、溢油回收---撇油器3、回收油的储存(二)化学分解法1、分散剂2、分散剂的喷洒(三)其它常用方法1、吸油材料吸附法2、网捞(四)不同类型溢油处理方式举例四、海上油田溢油应急计划的编制附件一、溢油漂移扩展预测和溢油应急对策系统框图二、海上溢油应急处理一般程序表主要参考文献1、《国际海事组织船上污油应急计划编制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编制2、《海上溢油应急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编制一、概述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海洋石油资源的大力开发,海洋溢油污染事故逐年增多。
溢油污染对海岸活动和海洋资源开发工作有一定的损害,对海洋生物的损害包括因油的化学成份引起的毒害性和物理性质引起的污染和窒息,造成海洋及海岸陆域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在海洋石油开采中,钻井或采油平台井喷、平台火灾、海底输油管线破裂、油轮碰撞搁浅、原油装卸过程泄漏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溢油污染,沿海炼油厂及其它石油工业排放的含油污水亦会污染附近海域。
清除溢油污染最常用的方法是机械回收,即使用各种围油栏拦截溢油,再施放撇油器或收油机回收。
化学分散剂也广泛应用于溢油清除。
此外,具有吸油、集油、沉油等作用的各种新材料以及生物、激光等处理新技术正在不断研究开发和应用。
二、海上溢油的去向与监视石油进入海洋后,会产生极其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这些变化使一部分油从海上消失,另一部分滞留海面,并在风浪的作用下不断漂移扩散。
对溢油消散和漂移情况作出科学的预测,对于制定溢油应急计划和处理技术方案,迅速有效清除污染十分重要。
1、溢油的去向1.1 溢油的特性影响海上溢油去向的主要物理性质是比重、分馏特性、粘度与倾点。
油的比重是油与水的密度比值,这一比值可以确定溢油是否浮在水面,低比重的油必然含大量挥发性组分且较易流动。
海洋油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与修复技术海洋油污染事故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严峻环境挑战之一。
当这类事故发生时,迅速、高效的应急处置和修复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事故应急响应、污染物控制、修复技术等方面探讨海洋油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和修复技术。
一、事故应急响应1. 事前准备在海洋油污染事故发生之前,应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响应机制。
相关机构应承担起预警、监测、通报和协调的责任,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网络。
2. 污染源控制事故发生后,首要任务是尽快控制污染源,防止油污进一步扩散。
应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如设置围油栏、投放吸油毡、洒撒油污分散剂等,以有效遏制污染。
3. 紧急救助及时展开紧急救助行动是应急响应的重要环节。
这包括人员安全撤离、死亡动物清理、海洋应急救助等工作。
专业救援人员应快速到达现场,展开救助行动。
二、污染物控制1. 污油回收技术油污回收是控制污染物的一项重要措施。
常用的油污回收技术包括溢油回收船、溢油回收泵、固定式吸收器、隔离工程等。
合理使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遏制污染物的扩散。
2. 化学分散剂与泡沫技术在应对大面积溢油事故时,化学分散剂和泡沫技术被广泛运用。
化学分散剂能将大块油污分散成微小颗粒,增大其表面积,加速自然分解过程。
泡沫技术则可以形成一层覆盖物,控制污染源的扩散和飘移。
三、修复技术1. 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和植物来降解和吸附油污,是一种环境友好且可持续的修复方法。
通过筛选出适应性强的微生物菌种和吸油植物,可以有效加速油污的降解和吸附过程。
2. 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包括溢油回收、吸附、气浮等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通过物理作用将污染物与水体分离,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其中,气浮技术由于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在海洋油污染修复中被广泛应用。
3. 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主要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改变油污的性质,使其易于降解或移除。
其中,光催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常用的化学修复方法。
这些方法能有效降解油污,恢复水体的生态系统。
油污对海洋生态的破坏及应急响应措施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承载着众多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然而,由于人类的不当活动,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其中之一就是油污对海洋生态的破坏。
本文将探讨油污对海洋生态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来缓解和修复这一问题。
1. 油污对海洋生态的危害油污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对海洋生物的直接伤害。
当油污进入海洋后,会对海洋生物的皮肤和鳃造成严重损害,导致生物无法正常进行呼吸和排泄。
同时,油污还会对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造成毒性影响,破坏海洋食物链的稳定。
其次,油污会破坏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地。
油污对海洋岸线、海湾和珊瑚礁等敏感区域的侵袭,会直接破坏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
例如,油污会粘附在珊瑚礁上,导致珊瑚组织死亡,对珊瑚礁的再生和繁殖造成巨大影响。
另外,油污还对海洋鸟类和海洋哺乳动物造成严重威胁。
油污会使海洋鸟类的羽毛沾满油污,影响它们的飞行能力和浮力,导致无法捕食和保持体温。
而对于海豚、海龟等哺乳动物来说,油污会危及它们的生存,使其受到油污中的化学物质的毒害。
2. 应急响应措施为了减少和修复油污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应急响应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应急响应措施的提议:2.1 物理清除油污物理清除油污是最常见的应急响应措施之一。
该方法包括使用围栏和滞沙栏来限制油污的扩散,并使用吸油海绵、吸油毯等工具将漂浮的油污吸收和收集起来。
此外,还可以使用高压水枪清洗受污染的海岸线和岩石,以减少油污的残留。
2.2 化学分散剂的应用化学分散剂是指添加到油污中的化学物质,可以将油污分散为微小颗粒,从而加速油污的天然降解。
然而,化学分散剂的使用需要谨慎,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以防止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更大的伤害。
2.3 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来降解油污,并恢复受污染区域的生态系统。
这些微生物可以分解油污中的有机化合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海上溢油清污方法在发生海上溢油事故后,首先要对溢油的种类、溢油量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和影响作一评价,对不同的污染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
总的来说,对于海上溢油的处置大致可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m限制扩散,在发生海上溢油后,我们首先应该对海面上的溢油进行围控,防止其造成进一步的污染和危害。
在这里我们用到的溢油围控措施有气帘法[37]、铺设围油栏,以及喷洒集油剂,目前最常用最环保的围控措施便是使用围油栏对海上溢油进行围控。
(2)溢油的回收,对于海上溢油最环保的处置便是用机械手段将其进行回收利用,常用的机械设备有撇油器、带状油回收器、油拖网、抽油泵、液压式油抓斗、溢油回收船以及溢油储存设备。
C3)溢油的最终处置,对于海上溢油我们能回收的尽量回收,而不能回收的溢油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燃烧法、喷洒分散剂或是沉降剂对其进行最终处置,从而达到尽量减小海上溢油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对于海上溢油的回收方法,根据其具体属性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分别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方法,下面将具体介绍这些方法。
图3.1海上溢油清污示意图Fig 3.1 Schematic diagram of removing oil at sea物理方法围油栏海上溢油物理清污方法的评估、优化及快速决策图3.2围油栏简易结构示意图Fig.3.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tructure of oil boom3.1.1.1围油栏的分类在各国消除大量溢油事故过程中,围油栏和其他防止海上污染设备一样,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它是防止溢油扩散、缩小溢油面积、配合溢油回收的有效器材之一。
围油栏的设计种类繁多,至今尚无统一的分类{38]。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将围油栏分成不同类别,如根据自身材料不同可以将围油栏分为普通型围油栏、防火型围油栏和吸附性围油栏。
根据使用地点的不同可以将围油栏分为远海型围油栏、近岸型围油栏、岸线型围油栏和河道型围油栏。
海洋油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与生态修复引言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最神秘的领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宝贵的生态环境。
然而,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增加,海洋油污染事故频频发生,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实施有效的应急处置和生态修复措施,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一、应急处置的重要性应急处置是指在油污染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它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的伤害,还能减少人类的经济损失。
在应急处置中,首先需要迅速与事故现场沟通并了解事故的具体情况。
通过合理的组织分工和紧密的协作,能够更好地应对事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应急处置的具体措施在发生海洋油污染事故后,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限制油污的扩散。
这包括利用浮动防护围网围起事故区域,避免油污进一步扩散。
同时,还应加强现场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运输。
油污污染事故常常需要大量的油污吸附剂、清洁设备等进行处置,因此提前做好物资的准备至关重要。
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对油污染的范围和影响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从而指导后续的处置工作。
三、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尽管应急处置能够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提供帮助,但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并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恢复的。
因此,实施生态修复措施,重建海洋生态系统,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必要步骤。
四、生态修复的核心原则在进行生态修复时,应遵循以下几个核心原则:1. 迅速响应和行动。
及早确定修复措施,避免油污染进一步扩散。
2. 依据科学评估。
通过对受损生态系统的现状评估,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
3. 多元化修复手段。
采用多种修复手段,如生物法、物理法和化学法等,有利于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五、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在实施生态修复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具体措施:1.生态屏障的建立。
利用人工或天然的屏障阻止油污进一步扩散,保护未受污染的区域。
2.生物增殖技术的应用。
通过放流适应环境的珍稀或受损海洋生物,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海洋油污染的防治与应急响应海洋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拥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和众多物种。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管理和事故的发生,海洋油污染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就海洋油污染的防治与应急响应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一、海洋油污染的危害与来源海洋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污染物质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毒害,破坏了海洋生物链的平衡。
油污染还会导致海洋底层植被和浮游动物死亡,破坏了海洋中的养分循环和生物多样性。
海洋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船舶事故、石油开采和输运事故、海上石油平台泄漏、油轮净油作业以及乱丢垃圾等。
这些活动中,船舶事故是主要的油污染来源之一,特别是油轮事故造成的污染常常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重大破坏。
二、海洋油污染的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防治海洋油污染,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技术手段的改进和应急预案的建立等。
1.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防治海洋油污染的基础。
政府应该加大立法力度,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对相关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管。
同时,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形成有力的震慑机制。
2. 技术手段的改进在防治海洋油污染方面,技术手段的改进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加强船舶和海上石油平台的管理,采用先进的污染预防和控制技术,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其次,要加强油污净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油污处理的效率和彻底程度。
另外,开发和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也是减少对石油依赖和减少油污染的有效途径。
3. 应急预案的建立应急预案是防治海洋油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应急响应和紧急救援措施。
政府和企业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准备工作,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和效率。
此外,建立一支专业的海洋油污染事故应急队伍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海洋油污染的应急响应当海洋油污染事故发生时,及时进行应急响应是至关重要的。
海洋溢油的处理方法海洋溢油是指石油矿井、油轮、油库、油船、钻井平台等石油设施发生事故或灾难性破坏导致石油泄漏进入海洋的现象。
海洋溢油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给海洋生物带来严重的伤害,因此海洋溢油的处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海洋溢油处理方法。
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处理海洋溢油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包括海洋溢油围堵、清洗、吸附和分散液体等。
首先,围堵是指在海洋溢油事故发生的位置采取围堵措施,以减少溢油范围,避免油污进一步扩散。
常见的围堵方法有安装隔离围网和船只进行围捕。
其次,清洗是指通过高压水枪、消解剂或其他清洁剂将浮油表面的石油清洗掉,防止其进入海洋。
这一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并不能完全清除油污。
吸附是通过吸附剂吸收石油,常见的吸附剂有碳酸钙、海藻、木屑等。
吸附剂将石油吸附后,可以通过人工收集或利用吸附剂的特性使其自然分离。
分散液体是将石油通过搅拌和机械作用将其分散成微小的颗粒,以便于其在海洋中自然分解。
分散剂可以帮助石油分散,并加速自然分解过程。
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处理海洋溢油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包括溶解剂处理、氧化剂处理和生物降解处理等。
溶解剂处理是通过添加溶解剂将石油分解,并使其溶解于水中,从而减少石油泄漏对海洋的污染。
常见的溶解剂有石油醚、醇类和酯类等。
氧化剂处理是通过添加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使石油发生氧化反应,并将其转化为可溶性和无毒的化合物。
生物降解处理是通过引入适宜的微生物来降解石油。
这些微生物能够分解石油中的化学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生物降解处理方法对于减少海洋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效果。
3. 热力方法热力方法是利用高温来处理海洋溢油。
常见的热力方法有燃烧处理和蒸汽处理。
燃烧处理是利用火焰对石油进行燃烧,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这一方法能够快速处理大面积的溢油,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物。
蒸汽处理是通过加热石油,使其蒸发,并通过凝结和沉淀将蒸发后的液体分离。
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与应对油污染是指由于石油泄漏、溢出或排放,使海洋环境受到破坏的现象。
这种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海洋生物、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了诸多威胁与挑战。
本文将就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一、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的直接影响1. 毒性作用:石油中的化学物质会对海洋生物体产生毒性作用,干扰其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导致死亡。
这种毒性作用对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鱼类尤为严重,破坏了食物链的平衡。
2. 氧气耗竭:油污染进入海洋后会形成石油膜,阻断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氧气交换,导致水中溶解氧供应不足。
这使得海洋生物无法正常呼吸,引发窒息和死亡。
3. 绝热效应:大量的石油膜层会形成热阻,阻碍水体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这导致海洋温度过高或过低,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的间接影响1. 生物多样性丧失: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使得一些物种无法繁衍和生存。
这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2. 食物链破坏:油污染破坏了海洋中的食物链,使得海洋生物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供应。
这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频繁的海洋灾害:油污染增加了海洋生态系统受灾的风险,使得海洋中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赤潮、海水污染等。
这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进一步的破坏和破坏循环。
三、应对油污染的有效措施1. 加强监管与立法:加强对石油开采、运输和处理过程的监管,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惩罚措施。
同时,加强对油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
2.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降低石油泄露和溢漏事故的发生频率。
3. 提高油污染处理技术:加强研发和应用油污染处理技术,提高对海洋油污染的清洁和净化效果。
例如,利用生物修复技术、物理清洁技术和化学处理技术来减少油污染的影响。
4. 开展公众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加强环保教育宣传,引导公众采取环保措施,共同保护海洋生态。
瑞典海岸警备队处理海洋油污染事故的技术和方法瑞典海岸警备队处理海洋油污染事故的技术和方法
瑞典海岸警备队自1917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保护瑞典和国际海洋环境健康。
因此,他
们对响应海洋油污染事故研究十分认真。
海岸警备队处理海洋油污染事件的方法可以归纳
为4个步骤:
(1)污染调查。
海洋油污染可能来源于漏油、坠油轮、滑油等多种不同原因。
因此,在处理海洋油污染事故之前,必须先调查污染源,了解它的类型、程度以及油污染物的性
质和数量。
(2)消除与清除污染物。
几种已经发明的装置,如收集桶、膜、停滞器和清腔,可
用来清洁海洋表面污染油污,这是海岸警备队的一种技术支持。
(3)污染物分析。
油污分析包括基本油中的饱和烃、无机组分和有机污染物的化学
分析,可以帮助确定污染物的类型,为进一步控制和排放污染物提供参考。
(4)最坏情况预测。
污染范围的预测是处理海洋污染事故极其重要的一步。
海岸警
备队可以根据水动力参数,考虑海流、对流、潮汐及其他影响因素,为处理污染物建立数
学模型,做出最坏情况下的污染物扩散预测,其准确度可达90%以上。
海岸警备队所采取的这些技术和方法已经在处理瑞典和国际海洋油污染事故的实践中
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他们的目标是为瑞典海洋环境的长期稳定发展作出贡献,通过技术优势,协调国内外有关部门,实现可持续管理,保护海洋环境安全,为瑞典海洋经济发展做
出贡献。
溢油处置方案随着海运和海上工业的不断发展,海上溢油事故的发生频率逐渐增加,溢油事件的处置已成为重要的环保工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溢油处置方案。
机械清除机械清除是一种物理方法,其过程是利用机械设备将水面上的油污物通过吸附或刮除等手段进行清除。
这种方法速度快、效果显著,适用于油污饱和度较低,不易起火的区域,比如港口、河口等处。
机械清除的缺点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设备投入,而且不能处理掉已经沉积在海底的油污。
化学分散化学分散是利用化学物质将油污物分散为更小的颗粒,以便更快地分解和降解。
这种方法对于水面上、海底或岩石缝隙中都能有效处理溢油事件。
化学分散的优点是处理速度快、效果显著;缺点是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燃烧处置燃烧处置是将溢油燃烧掉,通过气流扩散、高温等方式进行分解。
这种方法适用于溢油区域比较集中、周围没有重要物体需要保护的处置区域。
燃烧处置的优点是处理速度快、效果明显;缺点是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同时也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原位氧化原位氧化是采用特殊的氧化剂将油污分解为低毒、低危的物质,以达到清除油污的目的。
此种方法适用于海水深度不深、大面积渗漏的油污,同时对周围环境没有什么污染的要求。
原位氧化的优点包括处理效果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分解油污;缺点是需要使用较多的氧化剂,成本较高。
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能够分解油污的生物体来处理溢油环境。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面积但油污浓度偏低的溢油区域,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生物降解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地减缓环境污染;缺点是操作难度较大,需要长期投入。
总结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溢油处置方案,每种方案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存在的局限性。
在选择具体的方案时需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才能达到最佳的溢油处置效果。
海洋浮油污染及处理技术
【摘要】本文介绍了海洋浮油污染的现状和危害,并且结合行业特点,论述了污染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着重论述了吸附法在水体油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并分析了煤基吸油剂的一些性质。
【关键词】海洋浮油污染;危害;防治措施;处理方法
一、前言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海洋不仅是天然资源宝库,也为大量运输物资和人员提供最廉价的方式。
但船舶在营运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把一些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造成海洋污染。
由于世界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陆岸、海上石油开采量和海上油运量的大幅度增加,海上溢油事件时有发生,石油对海洋的污染日趋严重,石油日益成为海洋的主要污染物。
海洋浮油使渔业、水产养殖业、旅游业蒙受重大损失,对大气循环和海洋生态造成巨大影响。
近年来各沿海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寻求经济有效的治理途径,并取得了可观的进展,收到了一定成效。
二、海洋浮油污染现状
1.浮油污染的来源
由于浮油污染日趋严重,已对海洋环境和人类生活构成威胁。
80年代,一组海洋污染科学研究专家组对海洋污染进行了调查和评估,得出的结论之一是石油是海洋中比比皆是的污染物。
专家们对进人海洋中的石油来源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有45%的石油污染来自海洋运输,包括油泄漏事故;36%来自城市及工业废水排放。
海上油田的井喷、油管破裂,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泥浆及钻屑,陆岸油田的含油污水、落地油的排海,陆岸贮油库、炼厂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的含油污水的排海,海上油运事故等都可造成石油对海洋的污染。
海洋的石油污染必然形成海面浮油。
2.浮油污染的危害
(1)浮油极易形成油膜,油膜让水与空气隔绝,使水体缺氧、变臭。
(2)溶解于水中的油氧化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1mg石油氧化需3-4mg 的溶解氧,水体缺氧,水生生物窒息死亡。
(3)油类和它的分解产物中,存在多种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危害水生生物,造成水生生物畸变,甚至可通过食物链进人人体,使人的肠、胃、肝发生病变,危害人体健康。
(4)大量油泄漏对水体造成的危害除了上述之外,主要是受污染地区动植
物的大量死亡,如前文提到的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的油泄漏事故造成了36741只鸟、1016只海獭及144只猛禽丧生,这些数字只代表当年n月发现的动物尸体数,可能只是丧生动物的6%-10%。
综上所述,海洋浮油污染物对水圈、生物圈、大气圈造成污染和破坏,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存环境,海洋浮油污染治理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人类生存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海洋油污染防治措施
要保护好海洋环境,应加强海洋石油开发和海上运输的管理,减少海上溢油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对海上溢油情况的监测,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治理能力。
1.预防泄漏的措施
(一)防止人为失误的措施。
海上溢油事故统计表明,60%-80%的事故是人为失误导致。
防止人为失误的措施主要是加强训练,增强配合协调性;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和时间表,以减少疲劳的影响;认真按操作规程操作;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等。
(二)海上(或临海)设施和管线的设计、检查和监控。
大部分海上设施的大规模泄漏是由管线引起的,且大部分是由外部损害、管线系统的老化引起的。
因此海上设施和管线的设计、检查、监控是预防溢油事故的重要措施,包括应用先进的检验、检测、维修、泄漏探测及控制技术,提高监控能力,预防泄漏事故的发生。
(三)提高油轮事故预防能力。
根据事故统计分析,40%的重大泄漏(1978-1992 年)是由油轮触礁或碰撞引起,提高油轮的防碰撞能力可以减少油的泄漏。
例如:设计双壳层油轮;对船设计从预防泄漏的角度进行评估;进行模型试验以评估油轮抵抗触礁和碰撞的能力等。
(四)航运和水路的管理。
根据事故统计分析,35%的泄漏是因油轮在拥挤的水路中航行、移动中发生的。
提高航行信息质量和实用性及船航行的监控能力,可以降低风险。
主要是应用综合的油轮专家导航系统和电子海图显示信息系统等。
2.泄漏响应计划、演练和管理
通过制定应急预案和更好的组织协调以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
制定合理可行的泄漏应急响应计划,可以提高泄漏响应、演练和管理的水平。
(一)溢油事故应急计划和响应的决策支持系统。
开发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合二为一的溢油事故计划和响应的决策支持系统,在事故状态时可做出优良、快速的决策。
(二)泄漏轨迹和行为预测。
开发油泄漏轨迹和行为模拟模型,通过将模拟模型与实时数据链接,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响应行动的效率。
(三)演练和准备评估技术。
模拟技术是用于对应急响应演练和准备进行评估的实用技术,它可以实现在没有泄漏情况下的演练。
四、海洋油污染的处理技术
目前处理海洋溢油的主要方面有:围栏法,分散法,凝固法和吸附法。
1.分散法
分散法是采用油分散剂,打碎油膜,使其变成微粒,分散到水相中去,油分散剂加快了油的微粒化过程,使油沿垂直方向扩散,不在水体表面形成油膜,从而不去粘附船舶、礁石和海岸线。
使用分散剂增加了油的表面积,加了油的生物降解。
油分散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分散剂以醚型或芳香型表面活性剂为主,由于其毒性重,用量大,加重了环境污染。
第二代分散剂采用了芳香烃含量低于3%的石油烃溶剂,毒性比第一代产品要低得多。
近年来开发了第三代分散剂—浓缩型分散剂,这种分散剂的有效成分是乳化剂、润湿剂、和氧化剂等多种化合物,毒性比第二代低,且活性好,使用效率高。
2.凝固法
凝固法是采用凝油剂,迅速提高油的粘度,使浮油结成块状物,便于回收,凝固法不如分散法用得普遍,但凝固法能回收油,不产生二次污染。
目前已研制出了很多凝油剂,如日本的酵母蛋白类凝油剂,这种凝油剂凝油效果较好,但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推广困难。
凝油剂在实际应用时尚有一定困难,首先是如何将凝油剂均匀地撒播在被油污染的海面,其次是凝油如何回收,若凝油得不到有效地回收,则产生的污染,尤其是对海岸产生的污染会更严重,凝油剂与油作用的时间长,在海浪的作用下是否能正常发挥作用也值得考虑。
3.吸附法
吸附法是采用吸油材料将油吸附,从而达到清理油污染的目的。
吸附法是解决油污染根本方法。
吸附法最好和围栏法联合使用。
便于吸油后物质的回收。
吸附法关键在于吸油材料的特性:(一)对于海洋溢油,由于其扩散快,则要求吸油材料具有很快的吸油速度。
(二)要具有足够的浮力,能长时间浮于水面,便于吸油和吸油后的回收。
(三)要无毒性,以免产生二次污染。
目前已开发了许多吸油剂,包括天然植物产品、有机合成产品和无机矿物产品。
这些产品中有很多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用于油污染的治理。
现介绍二种很有前途的吸油材料。
(一)膨胀石墨有疏水性和亲油性,对油类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并在吸附大量的油之后结成块状,浮在水面,由于膨胀石墨基本上由纯碳组成,无毒和化学惰性,膨胀石墨即使散落于水中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二)煤基吸油剂是近年来煤炭科学研究院开发的一种新型吸油产品,它以煤为原料,产品具有疏水性和亲油性,可以对石油类、植物油类、动物油脂等进行有效吸附。
煤基吸油剂为一种固体颗粒状物质,密度低,吸油前后均能长时间浮于水面。
吸油速度极快,在20-30秒内即可将油吸附,可及时有效地清理泄油对海洋造成的污染。
五、结束语
未来,如果不加强海洋浮油污染的治理,海洋浮油污染会日益严重。
目前,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渤海、黄海石油污染比较严重,东海、南海较轻。
但随着东海、南海海上油田的不断开发,开采和运输量将会大幅度增加,海域的溢油事故及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将会有增无减,我国海域受石油污染的情况将日趋严重;处理油污染的方法很多,各有其特点,处理效果及实施难易有差别,应用时需根据具体条件确定。
吸附法具有较好的处理油污染的效果,煤基吸油剂具有资源广阔,吸油性能好,价格低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楚海明.浅谈水面溢油污染防治技术及其应用[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4,24(1):16-17.
[2]陈国华.水体油污染治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