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水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3
藿香正气水的功能主治与作用一、藿香正气水的简介藿香正气水,又称藿香正气液,是一种中药制剂,由多种中草药研磨制成,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
藿香正气水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剂,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消化系统相关疾病。
二、藿香正气水的主要成分藿香正气水的主要成分包括: - 藿香(Mentha haplocalyx Briq.):具有清热、解表、祛湿等作用。
- 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有解表散寒、祛风散寒的作用。
- 佩兰(Agastache rugosa (Fisch. ex Link) Benth.):具有止呕、疏风、理气作用。
- 苍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有健脾、消食、化湿等作用。
- 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具有理气、祛风和散寒的作用。
三、藿香正气水的功能主治藿香正气水具有以下主要功能主治:1.缓解消化不良症状–藿香正气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肠不适和胀气。
–对胃食管反流病有一定的疗效,可以减少胃酸的分泌,改善胃肠道的蠕动功能。
–对胃痛、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2.抗炎止痛–藿香正气水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缓解胃肠道的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红肿的症状。
–对急性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炎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3.调节消化系统功能–藿香正气水可以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促进胃液和胆汁的分泌,增进食欲。
–调节肠道蠕动,缓解便秘、腹胀和腹泻等症状。
4.镇静安神–藿香正气水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
–能够舒缓神经系统,调节情绪,并提高睡眠质量。
5.改善呼吸道症状–藿香正气水对感冒引起的咳嗽、鼻塞、喉咙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藿香正气水6大禁忌藿香正气水可以治的病及使用禁忌(优秀5篇)夏季天气炎热,容易中暑,很多家庭常备藿香正气水来解暑。
除了大家公认的解暑效果好以外,藿香正气水还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功效。
以下这5篇藿香正气水可以治的病及使用禁忌是来自于作者的藿香正气水6大禁忌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藿香正气水可以治的病及使用禁忌篇一藿香正气水的主要成分是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叶、白芷、橘皮、桔梗、白术、厚朴(姜炙)、法半夏、甘草等,是传统的中成药。
近年经过临床实践,发现藿香正气水对皮肤科疾病的疗效显著。
头癣、手足癣、灰指甲皮肤癣、灰指甲是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而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分别对多种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用藿香正气水涂擦患处,每日1-2次,有条件每日多擦几次,会有很好的效果。
疖疖分为暑疖和多发性疖病,中医认为是内郁湿热、血热或外受风热暑邪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是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用棉签蘸藿香正气水一日多次涂擦患部,能散郁除湿治疗疖及疖病。
足癣将患足用温水洗净擦干,将藿香正气水涂于足趾间及其他患处,早晚各涂一次,治疗期间较好穿透气性好的棉袜、布鞋,保持足部干燥,5天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见效。
外阴瘙痒因藿香正气水是由抗多种致病菌和杀滴虫的藿香、紫苏、白芷、生姜等药组成,故治疗外阴痞痒有较好的疗效。
用法:以藿香正气水用凉开水稀释50倍后清洗外阴,男女皆可用。
不但有止痒疗效,而且有清爽感。
湿疹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后,直接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每天3—5次,连用3—5天。
蚊虫叮咬夏日若不慎被蚊虫“侵袭”,可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半小时左右可减轻或消除瘙痒感。
慢性荨麻疹可口服藿香正气水10毫升,每日3次,连服2周为1疗程(若伴有喉头水肿、休克、发热者、近2周来曾用过皮质激素治疗者以及阴虚火旺者不宜采用此方法)。
白癜风中医认为白癜风是风湿两邪侵入毛孔,以致气血阻滞、毛窍闭塞而成。
而藿香正气水有芳香通窍、促使气行的作用。
藿香正气水使用技巧藿香正气水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肠胃不适的治疗中。
它主要由藿香、苍术、佩兰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调中理气的作用。
以下将介绍一些藿香正气水的使用技巧。
首先,藿香正气水适用于急性和慢性肠胃疾病。
比如,腹泻、腹绞痛、消化不良等症状都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水来缓解。
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病情的不同来决定服用的剂量和频次。
通常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15ml,每日3次;儿童则根据年龄来决定剂量。
其次,藿香正气水可以直接口服或稀释后服用。
如果病情较重,建议直接口服,以提高药物的吸收速度。
而如果病情较轻,可以将藿香正气水稀释后服用,稀释比例可以是1:1或1:2。
这样可以减少药物的刺激性,降低不适感。
另外,藿香正气水还可以外用。
如果患者有肠胃不适、腹痛的急性发作,可以将藿香正气水倒入湿毛巾中,然后敷在脐部或肚脐周围。
通过热敷的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腹痛的症状,同时还能促进药物吸收。
除了急性发作的症状,藿香正气水还可以作为日常保健药物使用。
比如,如果长期在空调房间工作或生活,容易导致胃肠功能不良。
此时,可以将藿香正气水冲泡成茶饮,每天空腹喝一杯,可以起到调理胃肠的作用。
最后,藿香正气水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不宜与酒同服,以避免药物的功效被削弱。
其次,在服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治疗。
此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总之,藿香正气水是一种很好的肠胃保健药物,可以缓解各种肠胃不适的症状。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来确定剂量和使用方法。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同时,也要注意药物的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藿香正气水治病的原理藿香正气水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头晕、头痛、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
其治疗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水中的药物成分藿香、苏叶、荆芥等具有辛散敷表的作用。
感冒往往是由于风寒袭击体表,导致体内阳气虚弱,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等症状。
藿香正气水通过药物的功效,可以散寒解表,驱散外邪,恢复阳气,从而缓解感冒引起的症状。
2. 祛痰止咳:藿香正气水中的药物成分茯苓、桔梗等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
感冒时常伴随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影响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藿香正气水的药物成分可以刺激呼吸道黏膜,促进痰液的分泌和排出,缓解感冒引起的咳嗽和咳痰。
3. 调理气机:藿香正气水中的药物成分白芷、陈皮等具有调和气机的作用。
感冒后,身体的气机常常失调,表现为胸闷、腹胀等症状。
藿香正气水可以通过药物的功效,调理气机,促进气机的正常运行,从而改善这些症状。
4. 抗炎消肿:藿香正气水中的药物成分黄芩、薄荷等具有抗炎消肿的作用。
感冒常常伴随有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发红、疼痛等症状。
藿香正气水可以通过药物的功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水肿和疼痛,加快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藿香正气水作为一种中成药,其治疗的原理主要是从药物的成分和功效来解释的。
其多种草药配伍使用,相互作用,共同发挥治疗作用,高效缓解感冒引起的不适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作为一种非处方药,适用于轻度感冒症状,对于严重感冒及其他疾病,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其他适用的药物治疗。
此外,个体差异较大,某些人可能对藿香正气水的成分存在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服用后的反应。
总之,在使用藿香正气水时,应按医生建议使用,遵守用药指导,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藿香正气水奇妙用途藿香正气水是一种中草药制品,由藿香、苏叶、紫苏、草果、厚朴等草药加工而成。
它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化湿、宽中理气的药性,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除了内服治疗各种疾病外,藿香正气水还有许多奇妙的用途,下面我将详细介绍。
第一个奇妙用途是消除口腔异味。
很多人在饭后或者饮用咖啡、茶等刺激性饮品后,容易出现口腔异味。
此时,喝一小杯藿香正气水会有很好的效果。
藿香、苏叶等中草药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减少口腔细菌的繁殖,同时还能改善口腔的新陈代谢,使口腔保持清新。
第二个奇妙用途是缓解牙痛。
牙痛是很多人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急性牙痛而言,藿香正气水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
因为藿香正气水能够通过消食化湿的作用,减轻口腔和牙齿的不适感,同时还能够对牙齿周围组织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减少细菌感染。
第三个奇妙用途是舒缓皮肤瘙痒。
藿香正气水中的草果、艾叶等成分具有镇静、止痒的作用,可以有效舒缓皮肤的瘙痒感。
尤其对于由湿热引起的皮肤瘙痒,藿香正气水更是功效明显。
只需将藿香正气水涂抹在患处,能够迅速缓解瘙痒,并减少皮肤损伤。
第四个奇妙用途是改善口臭。
口臭是很多人的困扰,尤其是烟酒过度的人更为明显。
藿香正气水中的草果等成分具有消食化湿的作用,可以降低肠胃内的湿气产生,减少口臭的发生。
此外,藿香正气水还可以促进唾液的分泌,增加口腔的清洁度,进一步改善口臭问题。
第五个奇妙用途是缓解蚊虫叮咬引起的瘙痒。
夏季是蚊虫活动频繁的季节,很多人被蚊虫叮咬后会出现严重的瘙痒。
此时,可以用藿香正气水在蚊虫叮咬处涂抹,能够迅速缓解瘙痒感,并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减少炎症反应。
除了以上几个奇妙用途外,藿香正气水还有减肥、止泻、驱蚊等功效。
尤其是对于湿热内蕴引起的肥胖问题,藿香正气水可以通过排湿化热的作用,减少体内多余的水分和脂肪负荷,达到减肥效果。
对于急性腹泻而言,藿香正气水具有止泻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腹泻症状。
此外,藿香正气水还有清热驱邪的作用,可以驱散空气中的蚊虫,起到一定的防蚊效果。
藿香正气水副作用
藿香正气水是一种中药制剂,常用于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如腹痛、腹泻、恶心等。
虽然藿香正气水是一种较为温和的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
首先,藿香正气水可能会引起口干舌燥的问题。
这是因为藿香正气水中的藿香草成分具有散湿作用,调节胃肠功能,可能导致口腔内的湿气消失,从而出现口干的感觉。
这种情况通常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停药后症状会逐渐消失。
其次,藿香正气水还有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
藿香草中的挥发油成分对一些人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如发痒、红斑等。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藿香正气水,并及时就医。
此外,藿香正气水还可能引起胃部不适的问题。
藿香正气水具有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但对于一些胃肠道敏感的人来说,可能会引起胃胀、胃痛等不适感觉。
这种情况多见于用药量较大或用药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停药后症状会逐渐消失。
此外,藿香正气水还可能引起头晕、心悸等不适反应。
这主要是因为藿香正气水中的藿香草成分具有挥发性,可促进血液循环。
在用药初期,一些人可能会出现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的情况,进而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
这种情况多见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频率过高的情况下,减少用药剂量或调整用药频率可缓解相关症状。
总之,藿香正气水是一种常用中药制剂,虽然副作用相对较轻,
但在使用过程中仍有一些可能的不良反应。
正确认识藿香正气水的副作用,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藿香正气水的作用
藿香正气水是一种中草药制剂,主要成分是藿香叶、薄荷、荆芥、佩兰等,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消积、健脾开胃的功效。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解热退烧:藿香正气水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帮助降低体温,缓解由于感冒、中暑等引起的发热症状。
同时,薄荷的成分还能够通过皮肤和呼吸道散发出清凉感,起到解渴降温的作用。
2. 平喘止咳:藿香正气水可以舒缓支气管的痉挛,缓解咳嗽。
藿香叶和佩兰等成分具有咳嗽祛痰的作用,能有效改善因感冒、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症状。
同时,藿香正气水还能舒缓炎症引起的气道狭窄,帮助缓解喘息和呼吸困难。
3. 缓解胃肠不适:藿香正气水具有健脾开胃的作用,可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
薄荷的成分可以舒缓胃肠平滑肌的痉挛,缓解胃部不适,例如腹痛、腹胀、恶心等。
同时,藿香正气水还能抑制肠道的病原微生物生长,帮助缓解腹泻和胃肠感染等症状。
4. 缓解头痛:藿香正气水中的藿香叶可以缓解头部血管的痉挛,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头痛。
此外,藿香叶还具有舒缓紧张情绪、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因紧张、疲劳引起的头痛。
5. 减轻胸闷气短:藿香正气水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液流量,改善氧气供应,从而减轻胸闷气短的感觉。
此外,藿香正气水
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缓解胸闷气短的炎症反应,促进肺部舒展,改善肺功能。
总的来说,藿香正气水是一种中成药,适用于一些以感冒、中暑等引起的发热、咳嗽、胃肠不适、头痛、胸闷气短等轻度症状。
然而,藿香正气水的使用还需遵循剂量和用法的规范,如果症状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诊医生。
藿香正气水的副作用
藿香正气水是一种中成药,主要使用于暑湿病、肠道传染病和腹泻等症状的治疗。
虽然藿香正气水是属于中成药,但是由于其具有清热解毒、镇静止痛等功效,所以有些副作用也是必然的。
下面是藿香正气水的一些副作用:
1.胃肠不适:藿香正气水属于中药,在服用时会对胃肠道产生
刺激作用,导致不适感。
常见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胀和腹泻等。
2.肝肾损害:长期服用藿香正气水可能会对肝肾造成一定的损害。
原因是藿香正气水中含有一些成分,如樟脑、广藿香和薄荷脑等,这些成分在体内会经过肝肾的代谢和排泄,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对肝肾产生不良影响。
3.过敏反应:藿香正气水中的成分对一些人可能存在过敏反应。
常见的过敏反应有皮疹、瘙痒、红肿和呼吸困难等。
对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应立即停用该药,并及时就医。
4.药物相互作用:藿香正气水中的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
互作用。
特别是抗菌药物、降血压药和心脏病药物等,与藿香正气水同时使用可能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藿香正气水之前,应与医生沟通并告知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总的来说,藿香正气水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广泛用于治疗暑湿病、肠道传染病和腹泻等症状。
虽然它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是在使用时也要注意其一些副作用。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停用并就医。
另外,在使用藿香正气水时最好遵循医嘱,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藿香正气水的功能主治和配方用量一、藿香正气水的功能主治藿香正气水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理气和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呕吐、腹胀等症状。
其主要功能主治包括:1.清热解毒:藿香正气水中的藿香、黄连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消除热毒,改善身体内部的炎症反应。
2.理气:藿香正气水中的茴香、香附等药物可以促进气体的运行和排泄,缓解胃肠道的气滞不畅,减轻腹胀和胃脘不适等症状。
3.胃和:藿香正气水中的草果、木香等药物可以调理胃气,增强胃肠道的运化功能,缓解胃肠不适,改善消化功能。
4.止呕:藿香正气水中的草果、陈皮等药物具有止呕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缓解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二、藿香正气水的配方用量藿香正气水的配方主要包括藿香、黄连、陈皮、茴香、香附、草果和木香等药物。
每种药物的用量及其煎煮方法如下:1.藿香(5克):将藿香洗净后捣碎备用。
2.黄连(3克):将黄连洗净后捣碎备用。
3.陈皮(3克):将陈皮洗净后切片备用。
4.茴香(3克):将茴香洗净后切碎备用。
5.香附(3克):将香附洗净后切碎备用。
6.草果(3克):将草果洗净后切碎备用。
7.木香(2克):将木香洗净后切碎备用。
以上药物均可以在中药店中购买到。
将所有药物按照上述用量准备好后,可以按煎煮方式进行制作。
三、藿香正气水的制作方法1.将藿香、黄连、陈皮、茴香、香附、草果和木香等药物放入砂锅中。
2.加入适量的清水,使药物浸泡。
3.开小火,将药物煮沸后继续煎煮10分钟。
4.火候至少煎煮3次,每次大约30分钟,待水量减少2/3。
5.煎煮后,过滤出黄浊液体,得到藿香正气水。
6.药渣可以再次加入新的水中继续煎煮,直到无色无味为止。
7.将煎煮得到的藿香正气水倒入干净的容器中。
四、藿香正气水的用法和注意事项1.成人每次服用40-60毫升,每日2-3次;儿童酌减剂量。
2.藿香正气水可以直接口服,也可以稀释后口服。
3.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者服用后症状没有改善,应立即停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从藿香正气水谈对药学研究的认识
作者王晓琳
专业药学
学号1041002
摘要通过本学期对药学概论这一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关于药学的基本常识。
本文从对火星正气水的了解谈对于药学的一些认识。
一对藿香正气水的基本了解
【处方】苍术 160g 陈皮 160g 厚朴 (姜制)160g 白芷 240g
茯苓 240g 大腹皮 240g 生半夏 160g 甘草浸膏 20g
广藿香油1.6ml 紫苏叶油0.8ml
【制法】以上十味,苍术、陈皮、厚朴、白芷分别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 O),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前三种各收集初漉液400ml,后一种收集初漉液500ml ,备用,继续渗漉,收集续漉液,浓缩后并入初漉液中。
茯苓加水煮沸后,80℃温浸二次,第一次3 小时,第二次2 小时,取汁;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 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 ,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 小时,第二次2 小时;大腹皮加水煎煮3 小时,甘草浸膏打碎后水煮化开;合并上述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
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用乙醇适量溶解。
合并以上溶液,混匀,用乙醇与水适量调整乙醇含量,并使全量成2050ml,静置,滤过,灌装,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二藿香正气水与中医
藿香正气水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主治因外感风寒、
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症。
何谓外感风寒?即
指人体因受风寒湿之邪而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头昏等症状。
中医认为,
夏季虽然气候炎热,但因天气骤然变化而防御不及时或因室内空调温度过
低等原因,均会感受风寒之邪引发疾病。
而内伤湿滞,则是指人体因感受
暑湿之邪而引起的脘腹胀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等症状。
中医认为夏季
阴雨天气较多,是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当湿气侵犯人体脾胃时,则影
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引发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藿香正气水可用于夏
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临床表现有恶寒发热、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者可以服。
藿香正气水出自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芳香辛温的藿香为主药,现代组方一般都是广藿香油、大腹皮、白芷、紫苏叶油、茯苓、苍术、生半夏、陈皮、厚朴(姜制)、甘草浸膏等。
临床主要用于夏秋季节因贪凉、贪食冷饮所致的风寒感冒伴胃肠症状者,或急性胃肠炎初起见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症者。
而中暑是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
的疾病,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伤津”,而藿香正气水属于辛香温燥之剂,其药物本身就有“伤津”之弊,忌用于内热较盛者,现将藿香正气水用于
预防中暑,实犯了中医“虚虚之戒”,起不到预防中暑的作用。
正确的预
防方法是多饮淡盐水、绿豆汤或西瓜等解暑之品,不要将藿香正气水用于
预防中暑。
从后世的方义解释来看,它有利水去湿的药,辛甘燥湿芳香化浊的药,理气的药,解表发散的药等等,而且大部分都是温热的,总之就是去湿解表,对于外有表寒、内有湿气的情况,有很好的作用。
另外,方中的半夏、厚朴、生姜等,都有降逆止呕的作用,同时能温里,苏叶热而发散,藿香快气和中,辟秽祛湿,芳香化浊,对于饮酒受凉湿寒并结恶浊满腹,是很对症的。
1954年,田绍麟又成功研制出了中国中药史上第一个酊水剂———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取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的藿香正气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对于外感风寒、内伤饮食造成的头疼昏重、脘腹胀痛、呕吐腹泻有明显的疗效。
针对暑天患肠胃型感冒的病人发病迅速的特点,为了尽快缩短病人呕吐、腹泻的时间,田绍麟大胆采用酒精剂,将藿香正气散中的姜半夏改为生半夏,将方中的白术改为祛湿能力更强的苍术,使得药效更加明显。
三对药学研究的认识
我国人口众多,是医药大国。
现在,随着制药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缺医少药的矛盾相对减少,药物商品供应比较丰富,药物质量显著提高,同时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人们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临床用药的需求已提高到不仅需要安全、有效,同时要求降低药物治疗成本,用药经济合理的层次。
这一切使得医院药学工作模式必须发生根本转变,由传统的模式转变成强调以人为中心,提供全面
药学服务。
随着我国药学研究的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越来越多,呈可观趋势。
逐渐摆脱“别人出产权,我们出人力物力”的局面。
当然这里不开我国无数医药
行业的工作者的努力。
和中药千百年来的积淀,正确对待中药的发展前景,正是
中药的疗效是我们发展新时代药学事业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在重视创新的新时
代,我们不能忽视类似藿香正气水一类的老牌中药制剂,那是我们前进的基础。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迅猛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意识
越来越强,这就促使医药行业发展尤为迅猛,尤其是在我国。
所以积极投身药学
事业是我们的明智之举。
作为药大的学生,我们当身负民族重任,心系人民健康,
把神农伟业发扬光大!
中国药典书页号:2000年
版一部-633
天津日报2003 04 30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