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文献综述1
- 格式:pptx
- 大小:964.19 KB
- 文档页数:23
楚辞简介楚辞是古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作者名字来编纂的诗集。
楚辞流传至今,给我们展示了古代楚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背景楚辞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楚国。
楚国是战国时期的七个大国之一,其文化底蕴和文学发展在当时占据了重要地位。
楚辞的出现正是在这个时期,它聚焦于楚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展现了当时楚国的风云变幻和人民的心声。
内容楚辞的内容主要包括离别诗、怀古歌、辞表、庐山谣、月夜忆舍弟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其中,离别诗是楚辞的一大特色,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人民离散的社会背景。
怀古歌则表达了对古代昔日辉煌的怀念之情。
辞表则以明赋的方式,将当时社会的疾苦和民生问题写入诗歌,以此呼吁社会各界重视这些问题。
庐山谣则是一种充满山水情怀和人文关怀的诗歌形式。
月夜忆舍弟一诗描写了作者怀念与兄弟相聚的情景,用平实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表达出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
风格楚辞的风格独特而多样,既有婉约含蓄的风格,也有激情澎湃的风格。
其语言表达简洁明快,意象丰富多样。
诗人以深情款款的笔调抒发自己对家国沉浮的忧虑和对民生苦难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
影响楚辞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的出现不仅在文学创作上起到了启迪和推动的作用,也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楚辞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成就,对后来的文学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诗人屈原的作品《离骚》更是楚辞中的经典之作,成为后来文人学士们的范本和继往开来的重要精神源泉。
结语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篇章。
它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古代楚国的历史和文化。
楚辞承载了古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更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
无论是从文学还是历史的角度来看,楚辞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近百年来出土文献与楚辞研究综述但仅仅过了数十年,我们今日却可以有信心地说,我们已掌握了可靠的资料,能够对楚史、楚文化及楚文学研究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我们这样说,是因为有了比较扎实的资料作为依据,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靠推测或想象来作为讨论和判断的基础。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当然是受赐于大量楚文物与各种文献资料的出土。
我们确实很幸运,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看到一批又一批先秦简帛的出土,而这些先秦简帛,竟然都出土于古楚国的地域。
20世纪初,当国学大师王国维为甲骨文、西北汉简和敦煌遗书的出现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楚地的文物和文献还只是零星地呈现在人们眼前,那就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些带有铭文的青铜器,如楚公逆镈等。
直至20世纪40年代(1942)湖南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的出现,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楚帛文字。
那是一幅带彩绘图像的帛书,四周有12尊神像,中间有墨书文字900余字,据考证应为战国中期楚国数术家所使用的佚书。
20世纪50年代,在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座战国中期楚墓中出土的一批竹简,被称为“最早的战国楚竹书”,其中有28支“遣策”(即记载随葬品的竹简)和数十支写有“周公”与“申徒狄”对话的佚文。
关于这些佚文,李学勤以为是《墨子》的佚篇,而廖名春认为其中还有属思孟学派的儒家著作,李零则认为是周公与申徒狄问对中的一种。
长台关一号楚墓出土的竹简虽数量有限,但却开启了此后半个世纪大批楚简出土之先河。
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迄今,已先后出土了30多批先秦竹简,总字数达10万字以上。
有意思的是,它们均属楚简,尤以湖北这一原楚国核心区为多,湖南次之,河南又次之。
出土的这些楚简中,从其内容来区分,最重要的有3类。
(一)古代书籍目前竹简所见先秦古书主要出土有4批。
1.郭店简1993年冬湖北荆门郭店一号墓出土804支竹简,其中有字简730支,共13000余字,后经整理并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为《郭店楚墓竹简》。
此墓葬时间约为公元前300年左右,其中既有道家著作也有儒家著作。
第一章楚辞与汉赋的产生和发展综述第一节楚辞的产生和发展一、楚辞的产生及其原因“楚辞”之名最早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史记·酷吏列阵》载:始长史朱买臣,会稽人也。
读《春秋》。
庄助使人言买臣,买臣以“楚辞”与助俱幸。
朱买臣是汉武帝时人,可见,武帝时“楚辞”已成为一种可与《春秋》相提并论的学问了。
到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以及汉人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王褒等人有关“楚辞体”的作品,再加上他自己的《九叹》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其中最重要的是屈原的作品。
至此,“楚辞”便不仅是一种文体的名称,也是一部诗歌集的名字了。
后来,东汉的王逸又为《楚辞》作注,并增入自己所写的《九思》一篇,遂成为今天所流传的《楚辞章句》的本子。
宋人黄伯思在《新校楚辞序》中说:“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若‘些’、‘只’、‘羌’、‘淬’、‘蹇’、‘纷’、‘宅’、‘亻祭’者,楚语也;顿扑悲壮,或韵或否者,楚声也;沅、湘、江、礼、修门、下药者,楚地也;兰、茞、荃、药、蕙、若、草、衡者,楚物也,率若此,故以楚名之。
”这一解释,使我们对楚辞作为文体名称由来和特色更加明确。
简言之,因为源于楚国,所以称为“楚辞”,它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那么,楚辞作为一种文体和文化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呢?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对其进行了刨根问底式的推究:周室既衰,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而游说之风寝盛,纵横之士,欲以唇吻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
……自叙其来,华饰至此,则辩说之际,可以推知。
余波流衍,渐及文苑,繁辞华句,固己非《诗》之朴质之体式所能载矣。
况《离骚》产地,与《诗》不同,彼有河渭,此则沅湘,彼惟朴樕,此则兰茞;又重巫,浩歌曼舞,足以乐神,盛造歌辞,用于祀祭。
()……时与俗异,故声调不同;地异,故山川神灵动植皆不同;惟欲婚简狄,留二姚,或为北方人民所不敢道,若其怨愤责数之言,则三百篇中之甚于此者多矣。
论述楚辞的渊源及其文体特点
楚辞,源于中国古代的楚国,是一种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诗歌形式。
它的产生与发展,深受楚地文化、历史、风俗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朵奇葩。
楚辞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楚国。
当时,楚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相当发达,尤其是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为楚辞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楚地人民善于歌舞,喜好祭祀,这些习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楚辞的创作。
同时,楚地的地理环境、山川风物也为楚辞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楚辞的文体特点十分鲜明。
首先,它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绘出绚丽多彩的画面。
其次,楚辞的句式灵活多变,既有长篇叙事,也有短篇抒情,语言节奏明快,富有音乐性。
此外,楚辞还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和浓郁的地域风情。
在楚辞的创作中,屈原的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他的《离骚》、《九歌》等作品,不仅展示了楚辞的艺术魅力,也抒发了作者对国家、人民的深情厚意,成为后世文人墨客竞相模仿的典范。
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丰富了古代文学的形式和内容,也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同时,楚辞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浓郁情感和独特艺术风格,也为我们了解古代楚地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总之,楚辞作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其渊源深厚,文体特点鲜明。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楚辞总结归纳楚辞,又称“楚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楚国文化的瑰宝。
楚辞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流传至今依旧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楚辞进行总结归纳,探索其独特魅力。
一、楚辞的流派楚辞可分为两个流派,分别是乐府和离骚。
乐府是古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形式,其内容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情感和民俗特色。
而离骚则是楚辞的代表作之一,是屈原的创作,以抒发作者的忧愤为主题,表达了对身世艰辛和政治腐败的反思。
二、楚辞的主题楚辞的主题多种多样,其中以爱情、离别和忧愤为最为常见。
爱情题材描绘了爱人相思之情,以及爱情的悲欢离合;离别题材则表达了作者与亲人、爱人分别时的痛苦和无奈;忧愤之情则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政治黑暗的愤懑之情。
三、楚辞的艺术手法楚辞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脱颖而出。
其运用大量的比喻、夸张和修辞手法,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感染力。
同时,楚辞还运用了音韵和节奏的巧妙组合,使作品更具有音乐性和艺术性。
四、楚辞的文化价值楚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它不仅记录了古代楚国的历史与文化,更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丑陋面,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生活和人类困境的思考和感悟。
同时,楚辞还为后世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资源和创作灵感。
五、楚辞的影响与传承楚辞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当时的时代和地域。
它被奉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文人墨客受到楚辞的启发,以其中的意境和艺术手法为参照,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此外,楚辞也影响了后世乐府诗和宋词的发展,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楚辞的当代价值虽然楚辞创作于古代,但其情感和主题依旧具有重要的时代和社会价值。
在当代社会,人们仍然面临着各种离别、困境和不公平,楚辞中的人生智慧和情感抒发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研究和传承楚辞的价值不可忽视。
综上所述,楚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通过总结归纳楚辞的流派、主题、艺术手法、文化价值和影响力,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楚辞的独特之处,并深入思考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
楚辞文学常识总结楚辞文学常识总结「篇一」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
汉代有时简称它为“辞”,或连称为“辞赋”。
又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以“骚”来指称楚辞的。
如萧统《文选》中的“骚”类、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辨骚》篇,就是对整个楚辞而言。
从汉代开始,“楚辞”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
楚辞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
它受着《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
楚地早有歌谣,据刘向《说苑》记载,约公元前6世纪有《越人歌》和《楚人歌》。
《论语》载孔子曾听到《接舆歌》,《孟子》中也有《孺子歌》等等。
可是这些楚地歌谣仅一鳞半爪地存于历史记载中,只是到了战国中期,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才形成一代文学样式。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
他创作出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
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者。
据《史记》记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现存的《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唐勒和景差的作品大都未能流传下来。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见《宋文鉴》卷九十二)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楚辞文学常识总结「篇二」新课标与教材对文学常识这一考点的基本要求是:了解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和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了解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及其作品,尤其是在中外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了解教材涉及的文学流派及中外著名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了解教材涉及的作品中著名的文学典型;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化常识等。
文学常识试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教材中涉及的中外著名作家作品的了解及掌握情况,名著范围是每册书课后的名著导读内容。
该题型主要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知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楚辞简介 《楚辞》是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学源头。
下⾯由店铺为⼤家提供关于楚辞简介_诗经楚辞的相关简介,希望对⼤家有帮助! 楚辞简介 《诗经·楚辞》内容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部诗歌总集。
《诗经》最早称《诗》或《诗三百》,据传经孔⼦编纂整理,后来儒家把它尊为经典,称作《诗经》。
《诗经》编成于春秋时期,共收集诗歌305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地理、风俗、⽂艺等诸多⽅⾯,⼴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活,被誉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楚辞的基本简介 内容简介 《诗经·楚辞》编辑推荐:"楚辞"是在《诗经》之后出现的⼀种新诗体,公元前4世纪诞⽣于楚国。
"楚辞"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楚地民间⽂学和⾳乐的影响,带有浓厚的地⽅⾊彩。
"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伟⼤诗⼈之⼀。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
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出现了以宋⽟、唐勒、景差为代表的⼀批楚辞作者。
西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刘向将屈原、宋⽟等⼈的作品整理编辑,统称《楚辞》。
作者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
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孔⼦曾对其作过整理。
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诗”尊为经典,定名为《诗经》。
《楚辞》的编纂始于西汉,汉成帝河平三年,⽂学家刘向领校中秘书衔,负责将屈原、宋⽟的作品以及汉代东⽅朔、王褒、刘向等⼈承袭模仿屈原、宋⽟的作品共16篇辑录成集,定名为《楚辞》。
楚辞的作品赏析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
⽈归⽈归,岁亦莫(mù)⽌。
靡室靡家,玁(xiǎn)狁(yǔn)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
⽈归⽈归,⼼亦忧⽌。
忧⼼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mǐ)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
⽈归⽈归,岁亦阳⽌。
文献综述范文文学文学综述。
文学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情感,传承着文化的精髓。
本文将从文学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文学世界。
首先,我们来谈谈文学的定义。
文学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对生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以及对人类社会和历史的思考,来创造艺术形象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触及,是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反思,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因此,文学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人文关怀的内涵。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文学的发展历程。
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语言文字的产生,但是真正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并产生较为完整的文学体系,是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的史诗《荷马史诗》、古罗马的《埃涅阿斯纪》等作品,奠定了西方文学的基石。
在中国,古代的《诗经》、《楚辞》、《论语》等作品,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历史的演进,文学在各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风貌和特点,如中世纪的骑士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每一个时期都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精神。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主要的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
在西方文学中,古希腊的史诗、戏剧和哲学文学是西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苏格拉底的《对话录》等作品,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世纪,骑士文学和宗教文学盛行,代表作品有《阿拉伯的千一夜》、《圣经》等。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崛起,代表作品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但丁的《神曲》等。
现代主义文学则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代表作品有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弗吉尼亚·吴尔芙的《至灯塔》等。
在中国文学中,古代的诗歌、散文和戏剧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楚辞》、《论语》等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楚辞》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楚辞》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诗歌总集。
总结楚辞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楚辞产生于中国战国时期的楚国,其中包含了来自不同作者的诗歌、赋和辞章等文学形式。
楚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广大读者,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艺术风格的特点楚辞的艺术风格独具特色,体现了楚国文化的独立性和狂放不羁的精神。
其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鲜明的个人情感抒发。
楚辞中的诗歌和辞章多以个人的身世遭遇、爱情失意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通过诗人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来表达个人的伤感、痛苦和愤怒等情绪。
这种个人情感的表达方式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独一无二的。
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咏史抒怀。
楚辞中常常通过描写历史人物和事件来抒发对时局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例如,屈原的《离骚》就是一篇咏史抒怀的作品,通过描写楚国的衰败和自己的流亡遭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之情。
此外,楚辞的艺术风格还体现在其辞章的多样性上。
辞章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学形式,主要以辞别、辞贺和辞谢等为常见主题,通过字里行间的精心组织,展示出作者的才思和对辞章艺术的独到见解。
文化内涵的丰富楚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楚辞反映了当时楚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状况。
通过楚辞的诗歌和辞章,我们可以了解到战国时期楚国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为我们研究战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其次,楚辞弘扬了楚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豪感。
楚辞中经常出现楚国的山川地理、民族英雄和传统节日等元素,以表达楚国人民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这种对楚国本土文化的弘扬,有助于形成民族认同和凝聚力。
最后,楚辞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
楚辞中的诗歌和辞章以其深刻的观察力和独到的见解,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这些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在古代中国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文人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对现代文学的影响楚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在现代文学中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楚辞的审美追求08汉语言文学2班刘延映***********[摘要]楚辞是我国先秦时代最重要的诗歌著作之一,有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对我国后世诗歌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既为《诗经》之后的一种新诗体,继承了前诗体的手法,同时也有自己的特色。
楚辞是一种突破、一种创新、一种新的尝试。
在中国传统诗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楚辞渊源特征中国韵文人们谈及“楚辞”,大多认为它仅指屈原、宋玉的辞作,或《楚辞》这本专书,却往往忽视了“楚辞”的第三种涵义,即它同时也是一种文体。
它突破了《诗经》四言为主的句式,而以六字句和五字句为基本句式,并运用语气词“兮”,形式自由,句式多变,极富于表现力。
它“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言楚物”,表现楚国的风俗民情,又吸引楚地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浪漫主义情调。
它与中国韵文有着重要的影响。
韵文简单地说就是押韵的诗文。
陈钟凡的《中国韵文通论》,所论及者为诗、骚、赋、词、曲五大类,而这五大类,确实已经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韵文体类。
楚辞本身独特的特点对中国古代韵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楚辞的渊源刘泽厚、刘纲纪先生主编的《中国美学史》认为中国古代美学由儒家美学、道家美学、楚骚美学和禅宗美学四大系统构成。
而楚骚美学则来源于儒家思想和巫风习俗,巫文化艺术是孕育楚辞艺术的肥沃土壤,用肖兵先生的形象说法,就是楚辞把挤带连在南楚巫文化之上,土文化给楚辞注入了那个时代士林们共同具有的主体精神,但是楚辞文化又不是南楚文化和士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两种文化的融合而形成第三种文化,亦即楚辞文化。
此外,楚辞的产生有其复杂的社会和文化渊源:但是的语言已发展变化。
还有山川湖泊,密林高山,奇禽异兽的地理环境都影响着楚辞的发展。
二、楚辞文化的特征1、楚辞文化的典型特征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原始巫术神话内容与士文化精神的统一,自由大胆的想象与火热的激情的统一。
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楚辞》悲感意蕴考论在我国文学史上,《楚辞》是第一部浪漫主义文学著作,它的出现及大放异彩,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
《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主,而屈原的一生十分坎坷,“屈原对自己的理想和行为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而对自己遭到的不公正待遇充满了哀怨、愤激之情,不得已借诗歌倾泻出来。
屈原的一生是坚贞不屈的悲剧性的一生,他的《离骚》《九歌》《天问》《招魂》《九章》等,都印记着他一生的心迹。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他出生高贵,立志辅佐楚王完成统一大业,但却举步维艰,最后自沉于汨罗江。
他的出现,犹如一颗闪亮的星星,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都留下了耀眼的一笔。
正如郭沫若所说:“它的时代的确是群星丽天的时代,而他在这个时代中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
”(郭沫若《屈原研究》)。
一、楚辞研究回顾著名学者李中华,朱炳祥在《楚辞学史》一书中提到:我们将两千多年初次研究概括为三个不同层次,这就是:章句训释层次、义理探寻层次、整体研究层次。
这三个不同层次与楚辞研究三个历史阶段吻合,即在受经学思潮影响的汉代,主要表现为章句训释的层次,在受理学影响的宋代,主要表现为义理探寻的阶段,在西学影响的五四运动至今,主要表现为整体研究的倾向。
2第一个阶段是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对楚辞的研究,其实在汉初已经开始,肇源于贾谊与刘安。
刘安所著《离骚传》虽已失传,但班固《离骚序》援引的一小部分“《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
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皎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为后世楚辞的研究开辟的道路。
至司马迁《史记》,写成了《屈原贾生列传》,记录屈原的生平与事迹。
西汉末年刘向父子对将楚辞汇集编纂,至东汉,王逸此为依据,著成《楚辞章句》十七卷,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内容丰富,包括了训诂、校勘、考史、评文等各个方面,以章句训释为主要特征。
魏晋隋唐年代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突破,但注释、音读、文论等方面仍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