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对年幼儿童,所取培养方法应形象具体,反复训练,使其形成条件反射,来达到养成习惯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示范法:幼儿好模仿成人习惯,成人的良好行为是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具体、形象而又直观的示范。如准备睡觉时铺被、拉窗帘、洗脸、洗脚;吃饭前碗筷、桌凳的摆放凳都是给孩子一种示范和暗示。

结合法:利用看图片、讲故事、教儿歌、游戏等形式进行渗透教育来达到培养目的。比如有一部分幼儿吃饭不好,老将饭裹再嘴里,老师可再教学时画一张“猪宝宝”的画像,问孩子小猪的嘴巴丑不丑,孩子当然说:“丑”,这时你可以说:“这是小猪不好好吃饭,老是把饭包再嘴巴里,时间一长啊,嘴巴就长长了”,以后在吃饭时孩子一看到小猪画像,就会很快咽嚼饭菜了。又比如还有一部分幼儿不爱走路,老是要大人抱,你可以说:“小鸟自己飞,小兔自己跑,小鱼自己游,他们都没有叫妈妈抱啊!”,一是给孩子形象教育,二是无形之中还教会了孩子“飞、跑、游”等单词,寓教娱乐,效果非常之好。

反复练习法:条件反射的形成需要发付练习,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更是如此。为提高幼儿反复练习的兴趣,可采取带有竞赛性的游戏。如问小朋友在吃饭前应该先做什么,让孩子抢答,有的

孩子会说洗手,有的会完整地说:“应该用肥皂洗手”,当然是完整说的孩子应该奖励;或者让孩子比赛穿衣、铺被等竞赛。

定位法:将幼儿常用的物品、玩具摆放在规定的地方,并严格要求按规定的位置摆放,使其对常用物品的位置形成固定的印象,这样就能养成其不随便使用别人物品的习惯。如每天中午午睡前,外衣裤、鞋袜让中、大班幼儿自己脱,自己叠放整齐,摆放在老师指定的固定位置上;还有每天吃完饭后,碗筷应该放在哪里、餐巾用完后放在哪里等等。定位法是指导孩子培养良好习惯的坐标,使幼儿在完成这些习惯时不手忙脚乱,没有头绪。

督促检查法:幼儿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需要不断的督促提醒和检查,这样可使其良好的习惯不断强化,逐步形成自觉行动。对有的思想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较粗心的幼儿,应不断的督促检查,但不宜包办代替。如孩子在某个环节上没有养成良好习惯,你可以说:“刚才你还差一件事没有完成,想想看,是什么事?”当他想起来后,你可以说:“很好,现在请你去完成它。”这样的督促检查可以使幼儿容易记住,下次不太会忘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