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认识》PPT
- 格式:ppt
- 大小:15.09 MB
- 文档页数:10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教材简解]“认识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含义,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目标预设]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的大小,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求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从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用重叠及其它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设计理念]角的概念比较抽象,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画角,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本节课没有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照本宣科,而是在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有知识水平出发,对教材进行了恰到好处的重组,这样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贴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接受。
这也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体现。
[设计思路]1、紧密结合生活情境,逐步抽象,建立表象,在初步认识角时,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抽象出角出角的图形,指出这就是角。
然后,让学生从教材给出的图形中找出更多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