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218.35 KB
- 文档页数:3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OF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2006Jan.。
29(1)83药物化学/有机化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路李新霞,李俐,支玲,木合布力・阿布力孜,郭炬亮,阿依吐伦・斯马义(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化有机教研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54)中图分类号:060;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5551(2006)01—0083—0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
通过教学水平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进学校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不断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药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实践教学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又是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工作能力和良好作风、全面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需求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
国家教育部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中包括7个一级考核指标,教学建设和改革指标含有3个二级指标,其中之一为实践教学,考核点包括: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有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的课程;实验室开放,权重系数分别为0.4、0.3、0.3;教学条件与利用考核指标之一为教学基本设施,其中实验室状况为观测点之一,权重系数为0.2。
因此,实践教学在高等药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根据学校部署工作,药学院药化/有机教研室开展了自查工作,对照评估要求、《普通高等院校药学类(含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等)专业办学基本条件评价表》及国内兄弟院校药学专业教学计划,从中找寻差距,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及急需解决的问题。
1药物化学/有机化学教研室实践教学现状药学院在发展目标中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符合国际高等教育基本要求,适应药学事业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具有一定科研潜能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级药学技术人才。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传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学内容陈旧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大多是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实验项目缺乏创新性和综合性。
这些实验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2、教学方法单一在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
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设备不足由于经费等原因,一些学校的有机化学实验设备陈旧、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这不仅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也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考核方式不完善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方式主要以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为主,注重对实验结果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验过程和实验技能的考核。
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1、优化教学内容(1)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在保留部分经典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将多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性实验则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
通过这些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2)引入科研成果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接触到前沿的科学研究,了解有机化学的最新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3)结合实际应用在实验教学中,结合有机化学在医药、化工、环保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022年高职教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案高职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提升自己的能力,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有机化学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通过实验提升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进行有机化学教学中要以实验为基础提升学生对于有机化学的兴趣。
高职教学是面向未来的教学,是学生能够拥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上立足的教育。
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现行教育中的一个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理论性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才是现在教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提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要摆脱过去传统理念的束缚,通过改革教育的方式提升教学水平,让学生在理论中熟悉实践,在实践中提升理论水平。
教师高职课程应该是教育目标和实践学习统一起来的教育,高职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加精确的知识,让学生将日常所获取的知识和应用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思考和应用的能力,能够将现在学习的知识同以后的职业发展联合起来,让学生实现更高的发展。
应用型人才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现行高职教学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础进行教学的,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凭借自己专业能力进入企业,为企业输送专业型人才。
所以教师教学的时候也要秉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原则,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实践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学会应用理论才能在之后的生活中更进一步,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学的风向标,是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是学生发展和成长所必需的教育方式。
2现行高职有机化学教学现状要想真正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师首先要从现行高职教学的现状开始分析,针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通过改革教学的方式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
第1期付蕾,等:高等中医药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183 •高等中医药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付蕾#,周媛媛,张立剑,富波,张春晶,张基庆,黄楠楠,吴丽红,张超,王蒙,徐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有机化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一流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结合高等中医 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特点,开展有机化学理论课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有机化学实验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等中医药院校;有机化学;线上混合式教学;实验创新教学体系中图分类号:Q6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21X(2021 #01-0183-02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Organic Chemistry in Highof Chinese MedicineFu Lei &,Zhou Yuanyuan,Zhang Lijian,Fu Bo,Zhang Chunjing,Zhang Jiqing,Huang Nannan,Wu Lihong,Zhang Chao,Wang Meng,Xu Yang(College of Pharmacy,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150040,China)A b s t r a c t&Organic Chemistry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n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hich plays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first-class pharmaceutical talents".This study,combined pharmacy majors in higher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online hybrid teaching mode of organic chemistry theory and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system of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K e y w o r d s&h igher institutions of Chinese medicine;organic chemistry;online mixed teaching;experimental innovation teaching system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是一门极具魅力的学科。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作者结合我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成绩评定体系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数学改革教学方式创新能力全过程考核1.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多采用“老师讲,学生照方抓药”这样一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此,我们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了如下教学方式。
1.1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4]。
我们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课前下发任务。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方式,利用网络资源和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质量控制、用途进行总结归纳,设计出实验方案。
然后进行课堂实验研究,完成任务。
课后对实验进行反思和总结,写出实验心得体会。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等都得到了提高。
1.2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5]。
在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与提纯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制造悬念,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愿望,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途径寻找答案,然后师生共同比较分析并找出利弊,最后达成共识。
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了解决一大类问题的方法。
1.3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
探究性实验教学方式重全员参与、重体验、重过程、重应用,它把学生置于一个开放、动态、多元、主动的实验环境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
1.4更新传统观念,树立绿色化学实验思想。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所用试剂大多是有毒有害物质,甚至有的是剧毒物质,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始终将“绿色化学”与“环境友好”及“节约型”思想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体系中,通过微量化学实验教学和绿色化学实验教学,学生通过溶剂回收再使用、废弃资源和废旧东西的回收再利用等方法,提高热爱环境、热爱自然、节约资源的绿色化学实验素养[6],进而形成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环保、节约思想。
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设想与实践研究【摘要】本文简述了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重点,针对教学存在的问题,从精选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等几方面对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设想与实践研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设想实践研究【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77-011.引言有机化学是高校化学及其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征和知识点多、涉及面广、记忆难度大等特点。
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进,高校有机化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要求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摆脱内容枯燥、结构庞杂的你教我学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开发,为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是学生开启智慧、全面掌握有机化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的重要环节。
因此,如何以课程教学为突破口,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探索新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挖掘学生潜在的综合素质并有效延伸,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有机化学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势在必行。
2.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重点高校有机化学内容较多、涉及面广、理论性强且相对较为抽象,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缺乏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目前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呈现教学内容多而教课时少的局面,且矛盾日益突出;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手段陈旧,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求知欲和科研精神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实际应用知识缺乏,表现为对常见的化学现象不能解释。
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应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理论与概念的理解,充分运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强化课程教学,使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中充分展现学科魅力,加强学生学科意识和科研精神的培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广东化工2021年第7期ꞏ194ꞏ第48卷总第441期应用型高校《有机化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杨育兵,孙松,陈勇(柳州工学院,广西柳州545005)[摘要]《有机化学》课程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该课程的开设与后续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其内容涵盖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针对该课程的自身特点,在教学方式上做了一些探讨及改革,为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提供相应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方式;教学参考[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865(2021)07-0194-01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Organic Chemistry in Application Oriented Colleges—Take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Yang Yubing,Sun Song,Chen Yong(Li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iuzhou545005,China)Abstract:Organic chemistry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The cours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llow-up professional courses,and its content covers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experimental skill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the teaching methods were discussed and reformed to provid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of organic chemistry.Keywords:organic Chemistry;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reference柳州工学院是广西柳州地方型院校,学院立足广西,面向全国,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院校。
工科大学《有机化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摘要:笔者针对目前《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精选教材,注重联系实际;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现状;教学改革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创造性的学科,社会的发展和公民的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机分子,是从分子水平上探知未知世界的基础学科,是我校高分子化学、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有机化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并将其运用到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
本文简要介绍笔者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活动中的体会。
1 课程教学现状《有机化学》的学习由于有机物数量之大、结构复杂、反应式繁多且理论很抽象,学生普遍感到难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非常薄弱,学生总体知识体系层次不齐,大多数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缺乏信心和兴趣,并且对有机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另外,我校目前对部分课程的学时数进行了压缩,如环境工程专业的有机化学由原来的46学时减少到31学时,学生要在一学期内学完《有机化学》课程,仍然显得任务重。
《有机化学》由于内容多,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造成教师上课辛苦、学生听不懂的局面。
2 课程教学改革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试图从明确课程目标,注重联系实际;改进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灵活生动地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实验教学,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感性认识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以寻找新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 围绕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大学学习中,学生知识量的积累主要来自于对教材的阅读,好的教材是获得良好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浅谈新课程下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人们的现代生活处处显现出有机化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知识急剧膨胀、学科迅猛发展、社会需求骤增。
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中最活跃的领域,发展异常迅速,内容越来越多,这也使得有机化学在有限的学时与不断膨胀的课程内容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既要完成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又要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已是日益重要、日趋紧迫的工作。
如何缓解这一矛盾?积极的做法是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建立一套灵活多样的适合现代化进程需要的新的教学体系。
1.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而教师对所教课程的爱好与兴趣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诸多化学学科中,我最喜欢的正是有机化学这门课,所以各方而投入的精力都比较多,目的是希望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首先我在学期初的第一堂课重点介绍有机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简史,从占到今,不但让学生了解了历史,也使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其次,在每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凡是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历史知名人物除了对其生平及主要成就介绍之外,还引导学生多查阅相关资料,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科学史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二,结合专业特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联系与生命现象(制药专业)及人们日常生活(食品专业)密切相连的化学知识,使学生主动去学习有机化学的知识,从而理解并解决疑难问题,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及质量的提高。
丰富的教学内容与充分、准确、高质量的教师备课过程是离不开的。
教师在准备每一堂课内容时,都必须阅读大量的参考书来保证知识的准确度,同时从多角度、多层次综合、全面理解和诠释每一个知识点,并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形成自己的一种教学体系和教学风格;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还应深入学习、研究该门学科的新知识及科技最新发展趋势和动态,并将这些新知识充实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同时教育学生只有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一同前进。
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X——从小组合作学习谈起司靖宇(合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安徽合肥 230022) 摘 要:在高校有机化学的教学实践中,以合作小组为基本组织结构单元,学生之间以合作和互动的方式,完成教师分配的目标和任务,教师通过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量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端性评价结合起来。
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情感发展与学业成绩提高的统一,认知品质和非认知品质的和谐发展的统一。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 420∶O 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1—0069—021 概述在高等学校化学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中,有机化学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或骨干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继课程的重要基础,其涉及到的物质(包括天然的合成的)数目之多是任何一门学科所不能比拟的。
这些有机物质无论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国民经济,还是对其他学科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有机化合物数量多、结构复杂、反应方程式繁多且理论抽象,教师往往重视讲解,通常是“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广泛应用,使得教学信息量更大,造成学生被动地听讲,缺乏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学生普遍感到掌握难、应用更难。
加之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有机化学研究领域中新物种、新反应和新理论的大量出现,更加丰富了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
面对大量新知识新内容的产生和当前教学学时不断压缩带来的双重压力,如何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同时兼顾学生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这给有机化学教学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以合作小组为基本组织结构单元,学生之间以合作和互动的方式,完成教师分配的目标和任务,通过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情感发展与学业成绩提高的统一,认知品质和非认知品质的和谐发展的统一。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摘要:有机化学作为高等学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自己特有的知识体系和特点。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介绍了作者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体会,提出了研究性学习方法,并对有机化学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创新有机化学是高等学校化学化工专业的四大基础课程之一,其课程内容丰富,社会应用性强。
目前,有机化学已经广泛渗透到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中。
人们的现代生活也处处显现出有机化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中最活跃的领域,发展异常迅速,内容越来越多,这也使得高校有机化学在有限的学时与不断膨胀的课程内容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1]。
既要完成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又要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已是日益重要、日趋紧迫的工作。
如何缓解这一矛盾?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积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建立一套灵活多样的适合现代化进程需要的新的教学体系[2]。
1 加强对课程教材的建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阅读量最大的是教材,好的教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但好教材是否合适?盐城工学院属于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入校学生的基本素质一般,这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得选择适当的教材进行授课。
我院已编著《有机化学基础教程》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教材主要是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出发,突出普通高等教育理工科学校的教学特点,进一步贯彻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加强应用性,实践性。
按照官能团体系进行分类,章节上做了调整和删除部分偏深和过时的内容。
例如将烯烃和炔烃放在一章里讨论,将羟基酸、羰基酸和二元酸等并入羧酸及其衍生物一章,删去含硫有机化合物一章,将其内容分散到醇,酚,醚等章节中,增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一章,内容包括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基本原理及图谱分析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