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_百度文库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_百度文库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_百度文库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_百度文库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内容及范围

①本标工程系某一幢5层砖混结构,建址在西安市东部某小学。层高18m,建设规模约¥1000万元,资金来源为地方政府预算内基建投资与学校自筹。②工程内容及范围:结构设计总工程施工图全部内容。

2、建筑结构

①设计标准:楼面活荷载为2.0kN/m2;屋面活载0.5kN/m2;地震基本烈度8度,第一组(0.2g)场地类型Ⅲ类。②布置:每层两排,中间设过道,每层各设一个男女厕所,1层设7个教室,2-5层设5小一大教室。③建筑结构:砖混结构

3、材料要求:

①承重墙:240厚砖墙楼板:保护层厚度15㎜

构造柱:行柱3300mm

梁(柱)保护层:25(30)㎜基础底板及基础梁保护层:40㎜

砌体砖:±0.000以下的砌体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0.000以上砌体采用MU10烧结多孔砖

砂浆:±0.000以下砌体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砌体:一、二层采用M10混合砂浆砌筑。三至五层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

②基础底板及其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基础垫层为100厚C15素混凝土。

③.坡屋顶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0,其余层梁、扳柱为C25。

④.梁、板、柱混凝土等级不同时,其相应节点区混凝土应采用相交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最高值。

⑤.本工程所用钢筋有HRB235级,HRB335级两种。

4、质量要求

①按国家现行的规范和标准施工,质量控制标准为B级。

②质量检验执行《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JT2-90)

③须接受招标人委派的监理单位监理和西安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监督。

④保修期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条执行。在保修期内不论发生何种保修事故,招标人有权在中标单位未及时配合的情况下,使用保修款进行事故处理。⑤工程的不合格部分必须返修至合格,损失由中标人负责。

5、工期要求

本工程要求工期5个月,2010年3月16日开工,03年8月16日竣工。

6、自然条件

①地形地貌:渭河二级阶梯,地形平坦。②工程地质:地层分布稳定,为亚粘土

③水文地质:最高低下水位在室外地坪5米以下。

④水文气象:(略)

经业主及监理认可。

7、相关单位

业主单位:(某单位)

设计单位:(某设计院)

监理单位:(待定)

质量监督单位:西安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二、工程施工方案

1、测量工程

①施工测量前准备

本工程施工时拆迁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场地势基本平担,定位测量施工前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后并可进行施工定位放线工作。

②测量前仪器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质量要求、施工进度确定所用的测量仪器,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经专业法定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时应严格遵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操作、保管及维护,并设立测量设备台帐。③主要测量方法:

⑴坐标及高程引入测

⑵坐标点、水准点,建立局域控制测量网

③测量控制方法

1轴线控制方法

基础部位主要采用“轴线交会法”,主体结构主要为“内控天顶法”。

2高程传递方法

基础部位主要采取“钢尺挂垂球法”,主体结构为“钢尺垂直传递法”。

3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1)基础工程

④基础测量放线

⑤主体结构测量放线

⑥楼层标高传递控制

1)高程控制网的布置:本工程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法建立,现场共设置五个±0.000水准点

2)标高传递:主体上部结构施工时采用钢尺直接丈量垂直高度传递高程。首层施工完后,应在结构的外墙面抄测+50cm交圈水平线,在该水平线上方便于向上挂

尺的地方,沿建筑物的四周均匀布置四个点,作出明显标记,作为向上传递基准点,这四点必须上下通视,结构无突出点为宜。以这几个基准点向上拉尺到施工面上以确定各楼层施工标高。在施工面上首先应闭合检查四点标高的误差,当相对标高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层标高的后视读数,并抄测该层

+50cm水平标高线。

3)由于钢尺长度有限,因此向上传递高程时采取接力传递的方法,传递时应在钢尺的下方悬挂配重(要求轻重适宜)以保持钢尺的垂直。

4)每层标高允许误差3mm,全层标高允许误差15mm,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尽量减少误差。

⑦质量标准

工程测量应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二倍误差作为极限误差。为保证误差在允许限差内,各种控制测量必须按《工程测量规范》执行,操作按规范进行,各项限差必须达到下列要求

1)建筑物控制网允许误差

1/15000 (边长相对中误差)

±20”

2)竖向轴线允许偏差每层 3mm 全高 15mm

3)标高竖向传递允许偏差每层 ±3mm 全高 ±15mm

⑧测量复核和资料的整理

1工程定位、测量工作完成后,由监理单位和业主参加验线,验线方法和验线仪器与放线时程序相同,以确保验线工作的检查独立性。

2楼层验线由现场质量员及专职验线员复验合格各楼层的放线结果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查复验。

3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同人员将原始记录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对于特殊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

相关说明。

4有高差作业和重大项目的要报请相关部门或上级单位复核认可。

5对各层放样轴线间距离等采用钢尺复核,达到准确无误。

6所有测量资料统一编号,分类装订成册。

2、基础(地基)工程

基础施工前必须按《建筑场地墓坑探查与处理现行规程》进行探查处理。如果遇到异常情况或与地质勘查报告不符时,应与建设单位、设计院商定处理方案。

1)施工工序

场地平整→测量放线→定位→(由西向东)土方机械大开挖→运输→边坡加固→清理基坑→问题坑处理→验槽→黄土、灰土过筛→填筑→压实→验收。

2)土方机械的选用

3) 土方工程

土方大开挖时,将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证土体边坡、围墙、周围建筑及其公用设施的稳定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本工程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以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地基采用强夯,基坑土方以机械打开挖为主,开挖宽度;沿基础轴线外放2.6米;深度:基层标高-2.60米,开挖至地基底标高以上300─500mm 后,用装载机作出入口坡道,底部人工修理、清底。

为保证基础回填土的施工质量,将坡道设置在基坑以外。

4)土方填筑与压实

为了保证土方工程在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必须正确选择土的种类和填筑方法。

要求: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土、液化状态的泥、含水量大的粘土、粉状砂质粘土、混杂土等不能作填土之用。

填方施工应接近水平地层填土、压实。并尽量用同类土填筑,填土密实度,土的实际干容重用“环刀法”测定。

灰土垫层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施工。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结合施工图中的要求,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问题坑的处理。

基坑用(2:8)3:7灰土回填,垫层厚度为(0.6)0.9米,至-1.1米处,上置钢筋砼条形基础。分段施工时,铺填厚度在200 ─ 300MM之间,上下两层的接缝距离不得小于500MM,接缝处应夯压密实,灰土拌和均匀并于当日铺填夯实,同时做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容重试验。回填素土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5,回填灰土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4,灰土比例必须严格计量,拌和均匀后,分层分段碾压夯实。

基础施工完毕应及时清理基坑,并用素土分层回填夯实至室内设计标高,同时邀请有关部门进行基础工程的验收,合格后在施工上部结构。

3、模板工程

施工顺序:

搭加固系统钢管排架→绑扎柱钢筋→砌筑墙体→拼设柱模板→浇筑柱砼→搭设梁、板支撑系统钢管排架→支设梁板模板→绑扎梁板钢筋→浇筑梁板砼→上一层。

1、现浇结构中模板工程中一个主要工序,操作中做到万无一失,以保证工程质量。梁柱均采用组合钢模板,现浇板采用竹胶模板,板缝用胶带纸粘严。支撑采用钢架管和5×10木方。

2、模板支设程序是:先支柱模,后支梁板,梁板模板支设应先支设梁底及一侧模板,待钢筋绑扎完毕后再支设另一侧模板及现浇板模板,防止模板支好后无法绑扎钢筋的弊病。

3、柱模支设前应先引测轴线标高并放线,据引找正模析,放线时用线附向上引测轴线,保证柱模轴线位置的准确。

4、梁模板支设前应在柱上弹出各纵横线及+500mm水平线,一层梁底与支撑系统排架下加通长木垫板,防止局部下沉。支撑中间及下部加设剪刀撑及水平拉杆。梁底模板按梁跨的(大于4米)的1‰起拱。

5、钢模板使用前必须先进行挑选,挑选的模板要清理干净,并均匀刷隔离剂,防止污染钢筋及砼的接磋,影响砼的接槎质量。

6、支模前,必须提前将砼接槎处的浮灰、余浆清理干净,预留清扫口,并用水冲洗灰尘,柱合模后不得落入杂物,防止造成夹渣。

7、梁柱及门窗洞口处应预埋各种埋件、木砖及墙体拉接筋、过梁插筋,严格按图纸要求及规范规定埋设,支模前认真检查、不得遗漏,并做好钢筋隐蔽记录。

8、模板工程按施工要求认真阅图,熟悉各部位的标高、轴线及截面尺寸,引测轴线、标高的准确数据。梁柱要挂通线支设,梁底标高必须以测量控制,并分清结构标高尺寸和建筑标高尺寸,不得混用。

9、浇筑时派专人负责看护模板,随时注意模板支撑及扣件的稳固情况,及

注意埋件予留洞的位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0、模板拆除:

梁、柱侧模在常温下12小时,以拆除不损坏砼棱角,不粘模为宜。梁底模板支撑系统的拆除,以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依据来确定拆除时间,由工长制定拆除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后进行。

4、钢筋工程

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

①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②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可缩小。

③底板如有基础梁,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

④底板钢筋如有绑扎接头时,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在中心及两端扎牢。

⑤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2.墙筋绑扎:

①在底板混凝土上弹出墙身及门窗洞口位置线,再次校正预埋插筋,如有位移时,按洽商规定认真处理。

②先绑2~4根竖筋,并画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横竖筋的间距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为保证门窗洞口标高位置正确,在洞口竖筋上划出标高线。门窗洞口要按设计要求绑扎过梁钢筋,锚入墙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④各连接点的抗震构造钢筋及锚固长度,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如首层柱的纵向受力钢筋伸入地下室墙体深度;墙端部、内外墙交接处受力钢筋锚固长度等,绑扎时应注意。

⑤配合其他工种安装预埋管件、预留洞口等,其位置,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构造柱钢筋的绑扎

①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③套柱箍筋

④柱箍筋绑扎

a. 按已划好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

b.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c. 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1. 梁钢筋绑扎:

①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②先穿主量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钢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

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力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次梁上部纵向钢筋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筋稍降低一个次梁上部主筋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

③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的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深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大于45d。绑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④箍筋再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⑤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⑥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5.板的钢筋绑扎:

①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墨斗在模板上弹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线。

②按画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方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③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扎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然后进行绑扎。④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的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5、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供应

根据现场条件,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现场搅拌。砼的材料:砂子含泥量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