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离心时间的凝血测定结果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107.76 KB
- 文档页数:1
采集量、保存时间、溶血及离心时间与速度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目的:探讨采集量、保存时间、溶血及离心时间与速度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100例,均行凝血四项检测,分析不同采集量、保存时间、溶血及离心时间及速度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结果:采集量2 ml标本的TT、APTT、PT均短于重新采集合格标本,FIB水平低于采集量合格标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室温内(20 ℃~25 ℃)保存4 h标本APTT明显长于2 h标本,TT 短于2 h标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标本的TT长于未溶血标本,APTT、PT短于未溶血标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000 r/min 离心15 min与4 000 r/min离心5 min后,标本的FIB、TT、APTT、P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集量不合理、室温保存时间过长及标本溶血将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为较快获得临床检测结果可采用 4 000 r/min离心5 min替代3 000 r/min离心15 min。
标签:采集量;保存时间;溶血及离心时间;速度;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凝血四项检查是诊断血栓性或出血性疾病、疗效评估和术前预测凝血功能及抗凝血药物用量监测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其诊断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将对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造成直接影响[1]。
血凝的实验室检测不是分析某一中特定物质,而是监测一系列酶促反应终点,故其诊断结果易受凝血标本存储时间、采集量、离心时间、溶血等多种因素影响[2-3]。
因此,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异常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促进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及治疗准确性的提高。
基于此,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100份血液标本展开研究,旨在探讨采集量、保存时间、溶血及离心时间与速度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为实验室检查凝血四项的质量控制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离心时间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发表时间:2017-08-28T15:06:08.23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3期作者:雷云波[导读]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的离心处理时间并不会对标本检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因此临床上可选择离心五分钟。
(宣汉县人民医院四川达州 636150)摘要:目的研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对血液标本进行不同时间离心处理在检验结果方面的影响。
方法选取40例健康体检人群,每位研究对象采集三份血液标本,分别离心处理5分钟、10分钟以及15分钟,对比在不同离心处理时间下PT、APTT、FG、TT差异性。
结果数据对比下不同离心处理时间并不会对血液检测项目数据结果产生明显影响,离心5分钟、10分钟、15分钟时PT、APTT、FG、TT无明显改变。
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的离心处理时间并不会对标本检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因此临床上可选择离心五分钟,提升检验效率。
关键词:生化检验;离心时间;检验结果The effect of clinical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in centrifugal time[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ime centrifugation on the test results of blood samples in clinical biochemical tests. Methods to choose 40 cases of healthy check-up crowd,each object of study three blood samples,respectively centrifugal treatment,10 minutes and 15 minutes and 5 minutes compared under different centrifugal processing time difference in PT,APTT,FG,TT.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centrifugal data processing time is not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blood test project data results,centrifugal 5 minutes,10 minutes,15 minutes when PT,APTT,FG,TT has no obvious change. Conclusion the time of centrifugation of blood samples in clinical biochemical tests does no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esults of specimens,so it can be selected for five minut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nspection.Keywords:biochemical test;Centrifugal time;The inspection results临床生化检验的目的在于了解患者身体状况,通过对样本的采集在短时间内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隐性疾病[1]。
不同凝血检测系统PT 和 APTT检测结果的差异比较杨琛懋;潘雯;张瑞雪;朱广红;沈佳佳;邱云良;常艳【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esting instruments and reagent combinations on PT and APTT coagulation detection ,reflect the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detection systems ,to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data comparison for laboratories .Method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detection systems in varied manufacturers ,instru‐ments and reagents or different types sub‐group in the same manufacturers and instruments ,non‐param etric test and ANOVA rank metho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by organized the data of PT and APTT in CGL sample from different la‐boratories issued by CAP in 2013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esting instruments and reagent combinations .Results:There are different results of PT and APTT in varied detection system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s in varied instrument manufacturers or reagents ,bu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sults of the same manufacturer with different type reagents .On the contrary ,the result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ame manufacturer with different type instrument .Conclusion:Manufacturer with the same instruments and reagents corre‐sponding detection results have good comparison .Construction of the data system available for reference in blood coag‐ulation detection is very important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仪器和试剂组合对凝血指标 PT和APT T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反映不同检测体系间检测结果差异的情况,为各实验室间数据对比提供参考依据。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手工法与仪器法测定的比较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手工法与仪器法对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比较。
方法:选取正常体检者和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肝炎患者和口服华法林患者,枸橼酸钠抗凝血浆样品各20份样品进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结果:PT精密度结果比较,采用仪器法与手工法重复对同一混合血浆测定,结果表明精密度比较,仪器法高于手工法。
对三组不同方法测定的PT结果进行比较,健康体检者与肝炎患者采用仪器法与手工法无显著差异P>0.05。
口服华法林组两种方法对比仪器法与手工法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仪器法以纤维蛋白转变瞬间出现的浊变为测定终点信号,不损伤纤维蛋白的形成,灵敏度较高,测定凝血酶原时间使用仪器检测可以提高正确性和精确度。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手工法;仪器法测定【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9-0299-0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是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常规检测项目,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筛选性试验主口服华法林抗凝药物治疗监控的首选实验室指标[1]。
为提高检验质量和质控水平,对仪器法和手工法对比观察分析如下。
1.标本来源与方法1.1 标本来源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健康体检者20例、肝炎患者20例,口服华法林患者20例。
1.2 标本采集用硅化或塑料注射器抽取空腹静脉血2.7ml,缓缓注入含0.109mol/L的枸橼酸钠溶液0.3ml的硅化或塑料试管中,充分均匀。
以2000~2500g,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贫血小板血浆,并在24小时内完成试验。
正常对照血浆:选择正常健康男性和女性各10例,年龄在18~45岁。
无妊娠、月经期、哺乳期和口服避孕药的妇女,采取的血浆冰冻干燥保存或-80℃保存。
1.3 试剂及器材0.109mol/L枸橼酸钠溶液(含二分子结晶水的枸橼酸钠32g/L)。
凝血活酶试剂:市售商品,应标有ISI、批号及有效期。
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系统测定凝血指标的差异性分析梁丽丽【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系统(SYSMEX CA1500与SYSMEXCA7000)测定凝血指标的差异性.方法以CA1500作为实验方法,CA7000作为对照方法,收集河南省电力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80例患者的新鲜血浆,测定不同浓度范围患者血浆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比较不同凝血分析仪测定凝血指标的差异,以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评估系统结果是否具备临床可接受性.结果两种检测系统CV水平均低于5%,满足CLIA' 88允许误差,符合临床要求;两种检测系统3项凝血指标测定结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可接受度评估结果显示,3项凝血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结论 CA7000与CA1500两种检测系统检验凝血指标误差均在可接受度范围内,但为避免不同检测仪器检测误差对诊断及治疗的影响,需定期对不同系统检验结果作比对实验,为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控制作参考.【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5(024)012【总页数】3页(P42-44)【关键词】凝血分析仪;凝血指标;可接受性;差异【作者】梁丽丽【作者单位】河南省电力医院检验科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大部分医院检验科一般均存在两台或以上的凝血分析检测系统,在检测系统可比性常规评估计划中,不同检测系统基于方法、原理、测量程序校准差异、试剂、不精密差异或故障等因素,可能导致样本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具有可比性[1]。
而保障同一检测项目不同检测系统结果的可比性是确保样本检验结果具备可比性、保障准确度的前提,是检验科质量管理的终极目标[2]。
鉴于此,为实现不同检测系统检验结果的可比性,本研究对河南省电力医院检验科SYSMEX CA7000全自动学血凝分析仪与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凝血指标的偏倚作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凝血四项标本室温条件下不同时间检测对结果的影响申卫和;黄倩【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凝血4项在室温条件下,不同时间段对其检测结果有何影响.方法取30例抗凝血标本,使用日本Sysmex生产的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按要求采集1.8 ml静脉血混匀、离心后立即上机检测,和在室温分别放置2 h、4 h 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标本在室温保存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计数呈下降趋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直接计数逐渐上升.结论 2h、4h所测定结果与立即检测的结果PT、Fbg、TT,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项只要在4h内完成标本测定对结果影响不大,而APTT在4h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项检查应在2h内完成.【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2(023)004【总页数】2页(P87-88)【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室温对比【作者】申卫和;黄倩【作者单位】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海南五指山572200;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海南五指山572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凝血四项检查是反映人的凝血机能,广泛应用于血栓与出血性疾病诊断、预后、术前常规组合的检查项目[1]。
但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存在着门诊与住院患者的标本集中送检的现象,由于标本量大,检验人员有限,很难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全部检测。
标本在室内放置时间过长是否影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检查的结果?为此笔者采集30份凝血4项标本,分为0 h(<1 h)、2 h、4 h进行测定,以观察标本在相同的室温条件下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2011年5~7月来院就诊的门诊及病房送检的凝血项检测患者,随机抽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
不同统计学方法分析常温下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三项测定结果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常温下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三项PT、APTT、FIB测定结果影响的合理统计学方法。
方法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成组t检验、方差分析及检验结果允许总误差四种统计学方法对凝血三项PT、APTT、FIB采血后2小时与采血后4小时、6小时及8小时的测定值进行比较分析,寻求合理的符合临床实际的统计学分析方法。
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两种统计学方法时,采血后4h、6h及8h与采血后2h凝血三项测定结果比较,FIB及APTT在6h、8h和PT及APTT在4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成组t检验时以上三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与临床实际不符;而采用检验结果允许总误差的统计方法能比较全面的综合统计学方法和临床实际,所得的分析结果与临床实际相符。
结论对凝血三项检测结果所用的统计学方法中,配对t检验、成组t检验、方差分析三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均不适用,应采用检验结果允许总误差的统计方法才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统计学方法检测时间凝血三项【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096-02目前,国内文献报道有关标本常温下存放时间对PT、APTT、FIB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稳定时间2~24h(2~5)不等,统计学方法的采用也参差不齐,多采用t检验,也有采用方差分析,还有采用检验结果允许总误差的统计方法。
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分析得出的结论均有较大差异。
为探讨不同的统计方法的应用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本文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成组t检验、方差分析及检验结果允许总误差四种统计方法对同一组数据(根据标本采集与运送等实际情况,对原始标本在常温条件放置下,采血后2小时与采血后4小时、6小时及8小时检测凝血三项PT、APTT及FIB)进行分析。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标本随机采集35份临床患者新鲜静脉血,并保证这些检测结果覆盖参考值的低值、正常值与高值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