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QC-XXX压力检测器操作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4
德鲁克压力校验仪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一、压力变送器(P-I)的校验操作按以下步骤依次进行1、连接变送器和仪器之间气源管路2、连接电气线路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1、仪器安装电池注:安装可充电镍铬电池组后,可能会由于充电不足,而显示电池电量低。
应接上适配器/ 充电器对电池完全充电。
2、打开仪器(按下前面板上的 I/O 开关键)在第一次打开仪器的电源时,它会进入 BASIC 模式,主屏幕会在输入显示区显示电压,在输出显示区显示压力。
如果要切换到采用电流作为输入,则按下 F1 键。
同样,再按 F1 键,将返回到电压。
3、选择校验模式按下TASK键,在任务栏中有P-I,P-P,P-V,P-SWITCH等选项,选择P-I,按回车键确认。
4、设置24V电源按下OUTPUT键,选择24 VOLT OFF项,使用左右键改变开、关(ON、OFF)状态,按回车键确认并退出。
5、更改压力单位(1)按下OUTPUT键,选择UNITS项,可以看到四组单位,用上下键可以选择,并用回车键确认。
(2)如果你所需要的单位不在上一步内,可以使用一下方法进行查找。
a、按下SET UP键,选择SETTINGS项,按回车键确认进入菜单。
b、选择UNITS项,按回车键确认进入菜单。
即可选择你所需要的单位。
6、变送器加压校验(1)压力调节(2)待测压力变送器a、显示屏会显示电流大小和压力大小,达到你需要压力时,停止升压。
(在此过程中一定要缓慢进行)b、进行压力变送器校验时,需先关闭排气阀。
c、操作手泵,使施加的压力增加到略低于所需压力值。
调节容积调节器,直到所需压力。
d、降低压力值,直至开关断开(由开关符号表示)。
随后,显示屏会显示断开压力值和迟滞值。
二、压力开关(P-SWITCH)的校验操作按以下步骤依次进行1、连接压力开关和仪器之间气源管路2、连接电气线路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3、仪器安装电池注:安装可充电镍铬电池组后,可能会由于充电不足,而显示电池电量低。
压力试验作业指导书压力试验作业指导书1 通用规定1.1 试验介质:未受污染的洁净液体,一般为≮5℃的洁净水。
当用于奥氏体不锈钢管或阀门试压时,水的氯离子含量<25*10-6。
1.2 参试人员:施工单位组织,建设单位、生产单位(使用单位)、监察部门人员参加。
1.3 试压设备:打压泵(管道)、试验台(阀门)、压力表2块(精度不低于1.5级、P L=[1.5~2]Ps)、温度计。
1.4 试验区:气压试验应划定禁区,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1.5 试压条件:1.5.1 管道及支吊架安装完毕(未涂漆、绝热),安装质量合格。
1.5.2 焊缝检验合格(未涂漆、绝热)。
1.5.3 管道上的膨胀节巳设置了临时约束。
1.5.4 安装了高点排空、低点放尽阀门。
4.5.5 待试管道与无关系统、安全阀、爆破板、仪表元件等已经隔离(盲板)。
1.5.6 对输送剧毒介质管道、P?10MPa的管道,下列资料巳经复查:――――管道组成件的质量证明书;――――管道组成件的检、试验报告;――――管子加工记录;――――焊接检验及热处理记录;――――设计修改及材料代用文件(如有)。
1.5.7环境温度:≮5℃。
1.6试验方案巳经批准。
2 工业管道2.1 承受内压的地上钢管及有色金属管道试验压力Ps=1.5P,埋地钢管Ps=1.5P且≮0.4MPa。
2.2 当管道与设备作为一个系统试验,Ps(管)?Ps(设)时,按Ps(管)试验;Ps(管)>Ps(设)时,经建设单位同意可按Ps(设)试验。
2.3 承受内压的埋地铸铁管,当P?0.5MPa时,Ps=2P;当P>0.5MP时,Ps=P+0.5 MPa。
2.4 承受外压的管道,Ps=1.5* P内-P外,且?0.2MPa。
2.5 夹套内管:Ps=1.5*(P内、P外)高者;外管:Ps=1.5P。
2.6 真空系统压力试验合格后,应进行24h真空度试验,增压率≯5%。
3 城市热力管道3.1 城市热力管道应进行分段试验和总体试验。
压力检测器的操作Prepared by/编制者:Reviewed by/审阅者:Authorized by/批准者: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1.0目的确保检测器正确剔除压力不合格的产品。
2.0范围罐线Cooler后压力检测器的设定3.0职责品控员按本文件执行4.0定义无5.0程序5.1生产前的设定5.1.1开启压缩空气,调整压力为4-6Kg/cm2。
5.1.2开启输送带,使按正常的生产速度运行。
5.1.3检查输送带两边的护拦,确保罐直线从探头的中央通过。
5.1.4调整检测器感应电眼的高度,确保射线从并列两罐的缩颈缝隙处通过。
5.1.5检查汽锤伸出的位置、高度,足以将无氮气的扁罐、及低压力罐准确剔除。
5.1.6根据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盖型,按附表WA-CAN-004中的参数将检测器调整好。
5.2生产前的检验5.2.1选择汽锤的动作参数OFF关闭汽锤。
5.2.2通过无氮气的扁罐、低压力罐、正常罐,根据检测的读数检验检测器可以将不同压力的罐能明显区分开来。
5.2.3用一个标准的低压力罐连续通过检测器10次,每次的检测值应接近设定的下限值,以检验探头工作的准确性。
5.2.4用连续的5个不合格罐(或用合格罐,将剔除的下限值调高至可以将罐剔出来的值),通过检测器,确保汽锤将连续的5个罐均能准确地剔除出来,以验证汽锤工作的准确性。
5.3生产中的校验5.3.1在生产的过程中,每小时用标准的低压力罐通过检测器5次,检测值应接近设定的下限值,以检验探头工作的准确性,记录这5个检测值的平均值于表格FM-QA-270中。
同时用连续的5个不合格罐通过检测器,确保汽锤可以将这连续的 5个罐完全准确剔除,记录验证的结果于表格 FM-QA-270中。
注意:每次必须将测试用的罐及时清理,确保罐不会混入成品中。
5.4生产结束时的验证5.4.1当生产结束时应用一个标准的低压力罐连续通过检测器10次,每次的检测值应接近设定的下限值,以检验探头工作的准确性。
校验压力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样本HSE控制:介质组成:变压器油介质危害:易燃易爆,有毒。
管理控制:持卡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工程控制:先泄压后拆表。
个人防护:劳保着装、戴护目镜特殊危险:无工艺物料:万用表,小起子,绝缘胶布,操作卡,防爆对讲机,防爆板手,尖嘴钳,大布,喷壶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害及相关控制措施一、使用范围及编制依据使用范围:本规程是用来规范和指导现场生产操作的指导性文件,以保证安全的校验压力表。
本规程适合站内所有压力表的校验。
编制依据:压力表校验台说明书。
再培训对象及周期:对象为所有自动化操作人员,再培训周期为1年。
二、操作规程1.1.准备工具:压力校验器、精密压力表、起针器、螺丝刀、剪刀、铅封钳和铅封、硅油、药棉、压力表检定记录本;1.2.检查标准表量程,标准表标签是否在有效期内,检查和调整校验器,观察检定室温、湿度;1.3.将标准表和被检表装在校验仪上,检查和调整校验器,排除油路中的空气,使各部位作用良好;1.4.确定检定室温、湿度达到检定规程要求,填入"压力表检定记录";1.5.外观检查:压力表的零部件装配应牢固、无松动现象分度盘上应有如下标志:制造单位或商标、计量单位和数字、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准确度等级、出厂编码;表玻璃应无色透明、不应有妨碍读数的缺陷和损伤、分度盘应平整光洁,各标志应清晰可辨、指针指示端应能覆盖最短分度线长度的1/3-2/3;指针指示端的宽度应不大于分度线的宽度,并在"压力表检定记录"上记录检查结果;1.6.零位检查: 带有止销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或真空时,指针应紧靠止销;没有止销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或真空时,指针应位于零位标志内,零位标志不超过其允许误差绝对值的2倍,并在"压力表检定记录"上记录检查结果;1.7.对压力表示值检定按标有数字的分度线依次升压进行;1.8.检定时,逐渐平稳地升压,至标准表指针指准相应分度线时,读取被检表表示值。
压力试验操作规程15篇第1篇 ye-300型压力试验机使用操作规程1、接通电源,按下启动按钮,关闭回油阀,缓慢打开送油阀,使活塞浮起。
2、调节送油阀,进行加荷试验。
加荷时应平稳匀速,当测力仪数值不变动时,表示试件已压碎,应立即打开回油阀,使油缸内油液流回油箱。
3、智能测力计操作方法:接通仪表和主机电源,关闭送油阀、回油阀,开启电机,使仪器预热15分钟以上。
此测力计显示的力值,为传感器的静态零点输出,按置零键予以消除,仪器可以开始测量。
4、输入试样组号,按组号键输入工作单组号,用数字键输入,正确后按确定键,仪器进入测量状态,如无特殊要求,仪器会自动给该组试样一个随机号,用户只需在预热后按置零键,即可进入下一步操作。
5、加荷。
在试件即将接触上压板时按置零,清除系统零点误差。
继续加荷,直至试件破坏,仪器上端显示最大力值,中断显示该试块的序号。
6、试验完毕,清扫维修,随时观察油量,及时加油。
第2篇 yam-300d型全自动压力试验机安全操作规程1.使用前的准备和检查使用前先检查油箱内油液是否充足。
油箱内灌油至液面在油标处合适。
检查油管接头和紧固件是否有松动。
检查防尘罩应完整无损,检查外观有无明显缺损。
2.操作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将试件或通过抗压夹具平放在下压力板正中,启动油泵电机,打开计算器系统控制器电源,机器即处于自动试验状态。
3.请注意:在进行300kn恒加载压力试验机操作系统之前,一定要关掉计算机中其他所有的实时控制软件和应用程序。
第3篇液压式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1、使总开关接通电源。
2、将试样放在下加压板上。
3、把下加压板推到试验机内,并对准中心。
4、根据试样所需测量范围,在摆杆上挂上或取下相应的摆铊,并把缓冲阀手柄上的刻线对准标线。
5、在描绘筒的转筒上卷压好记录纸,此项只是需要时进行。
6、开动油泵,拧开送油阀,使下压板的轮子离开轨道约10mm。
7、将主动针及被动针调整到零。
8、关闭送油阀。
9、开动横梁电动机,使上压板下降到离试样约10mm处,再转动横梁上的手轮,使上压板与试样表面接触。
手动压力测试仪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本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手动压力测试仪的安全操作,保护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
在使用手动压力测试仪之前,请仔细阅读并理解本规程。
2. 操作人员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获得合适的操作证书。
-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理解和遵守本规程的能力。
- 操作人员应熟悉手动压力测试仪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 设备准备- 在操作手动压力测试仪之前,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检查传感器、管路和仪表是否完好无损,并做好必要的维护保养工作。
- 确保气源和电源安全可靠,并遵循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4. 操作流程1. 空气排除:打开设备并调整至零压力状态,排除气体。
2. 压力设定:根据测试需要,按要求设定目标压力。
3. 连接被测物体:将被测物体的管路连接到设备。
4. 压力测试:缓慢打开气源,逐渐增加压力直到达到设定值。
5. 测试结束:当达到设定的目标压力后,关闭气源。
6. 空气排出:打开设备并调整至零压力状态,排除气体。
7. 关闭设备:关闭手动压力测试仪,断开气源和电源。
5. 安全注意事项- 在操作手动压力测试仪时,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目镜和手套等。
- 禁止戴着松散的衣物、珠宝、或长发操作设备。
- 不要将手放置在被测物体或设备的运动部件附近。
- 避免超出设备额定压力范围进行测试。
- 如发现设备故障、泄露或其他不正常情况,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工作人员。
6. 紧急情况处理-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切断气源和电源,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
- 若发生人员受伤事故,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并通知相关部门。
以上即为手动压力测试仪的安全操作规程,希望所有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并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
电子压力传感器作业指导书1.检测检测铝质壳体内卡槽高度,见下图此尺寸直接影响产品的密封性9.6mm2.清洁3.组装3.2将密封圈(Φ17x1.9)放入铝质壳体底部4.3将焊接好的陶瓷电阻放入铝质壳体内的密封圈上4.4将尼龙垫(Φ18x1.5)放在铝质壳体内的陶瓷电阻上4.9将陶瓷电阻上的四根导线焊接在PCB板上,如下图4.7在端钮的三个焊盘上按要求对应焊上红,黑,黄三根高温导线红为Vin,黑为V-,黄为OUT。
焊接后在端钮与PCB之间贴两层绝缘胶布防止焊点接触用干净布将铝质壳体擦拭干净。
3.1用黑,白,红,黄四种不同颜色高温导线从左至右按顺序焊接在陶瓷电阻的四个焊盘上,如下图4.5用卡簧钳将卡簧放入铝质壳体内的尼龙垫上卡簧缺口与陶瓷电阻上的焊点不要在同一个方向每根导线长度约60mm,焊点要光滑饱满,防止虚焊,焊完后在距焊点约3mm处将导线弯成L型压合力度0.2MPa,卡簧边缘有倒角一面朝上4.8将PCB板中间三个焊孔与端钮上的高温导线焊接在一起红为Vin,黑为V-,黄为Vout 黑V-,白+,红V+,黄-。
焊接前先套上垫圈4.6用夹具将卡簧压进铝质壳体内的卡槽里。
5.芯片刻录图1图25.4出现下图界面,点击OK不要修改此界面中的任何参数5.1铝质壳体与出气孔连接5.3在电脑桌面上找到“ZACwire SSC Evaluation kit " 软件双击打开,然后依次单击图1中箭头所指“OPEN”,“Intialize HW ”,“Calibration”三个图标,出现图2界面,单击图2中左下“Initialize”图标烧录时避免PCB与壳体或手接触,以防短路5.2将端钮与烧录设备连接5.5出现下图界面,此时左下方“IC#/ID#”一栏出现带阴影没有打√的代表板子有问题的IC编号,编号前面有√5.6在“Measure(%)”一栏中填入10,此时气压表应为0MPa,然后单击“Add Point”图标,出现一行数据。
压力试验作业指导书1 通用规定1.1 试验介质:未受污染的洁净液体,一般为≮5℃的洁净水。
当用于奥氏体不锈钢管或阀门试压时,水的氯离子含量<25*10-6。
1.2 参试人员:施工单位组织,建设单位、生产单位(使用单位)、监察部门人员参加。
1.3 试压设备:打压泵(管道)、试验台(阀门)、压力表2块(精度不低于1.5级、P L=[1.5~2]Ps)、温度计。
1.4 试验区:气压试验应划定禁区,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1.5 试压条件:1.5.1 管道及支吊架安装完毕(未涂漆、绝热),安装质量合格。
1.5.2 焊缝检验合格(未涂漆、绝热)。
1.5.3 管道上的膨胀节巳设置了临时约束。
1.5.4 安装了高点排空、低点放尽阀门。
4.5.5 待试管道与无关系统、安全阀、爆破板、仪表元件等已经隔离(盲板)。
1.5.6 对输送剧毒介质管道、P≱10MPa的管道,下列资料巳经复查:――――管道组成件的质量证明书;――――管道组成件的检、试验报告;――――管子加工记录;――――焊接检验及热处理记录;――――设计修改及材料代用文件(如有)。
1.5.7环境温度:≮5℃。
1.6试验方案巳经批准。
2 工业管道2.1 承受内压的地上钢管及有色金属管道试验压力Ps=1.5P,埋地钢管Ps=1.5P且≮0.4MPa。
2.2 当管道与设备作为一个系统试验,Ps(管)≰Ps(设)时,按Ps(管)试验;Ps(管)>Ps(设)时,经建设单位同意可按Ps(设)试验。
2.3 承受内压的埋地铸铁管,当P≰0.5MPa时,Ps=2P;当P>0.5MP时,Ps=P+0.5 MPa。
2.4 承受外压的管道,Ps=1.5* P内-P外,且≱0.2MPa。
2.5 夹套内管:Ps=1.5*(P内、P外)高者;外管:Ps=1.5P。
2.6 真空系统压力试验合格后,应进行24h真空度试验,增压率≯5%。
3 城市热力管道3.1 城市热力管道应进行分段试验和总体试验。
压力&真空检测作业指导书
Prepared by/编制者:Reviewed by/审阅者:Authorized by/批准者: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修订记录
1.目的
为控制产品真空/压力提供依据。
2.范围
压力罐/真空罐的压力/真空检测。
3.职责
3.1 品控员负责从生产线上取样和检测;
3.2 QC工程师/主任负责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
3.3 QA经理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负责。
4.定义
无
5.程序
5.1将生产线上取回来的样品冷却至近室温。
5.2把罐倒置于压力/真空测试仪底座上,用手按住锁定块,降低测试臂至橡胶接触罐底表面。
5.3用力压下测试臂,直至刺针刺穿罐,放松锁定块。
5.4记录压力/真空表指针读数。
5.5按住锁定块,向上提升测试臂,使刺针脱离罐体。
5.6取出罐,测量罐内饮料的温度。
5.7由“7.1附件:温度-压力/真空对照表”换算表出20℃时该样品的实际压力/真空,记录于
表格FM-QC-015中。
5.8若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如下措施:报告上级主管;重新取样测量;隔离可能受影响的产
品。
6.参考文献
6.1本文件支持程序文件:SOP-QC-XXX罐线生产过程品质控制
7.附件/记录
7.1附件:WA-QC-XXX真空-温度对照表
WA-QC-XXX压力-温度对照表
7.2记录:FM-QC-015罐装线真空/压力检测记录表。
1.目的
4.1.3.6 向试验仓注入清洁水至能覆盖副梁垫板焊逢高度,关闭观察孔盖,在呼吸阀
产品制程质量管理
产品制程质量管理
文件名称压力试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J-ZZ-H20 版本 1.0
订制部门质量管理部制订日期签发人页次 5 / 5 合格后才能进行罐体压力试验。
4.3.6试验记录:试验完华,应在《检验记录表》上填写压力试验记录,记录内容至少须包括试验压力和保压时间记录、检查记录、试验结论,当发现异常时还应包括异常内容的详细描述。
试验记录应与其它检验记录一起归档。
4.3.7不合格处置:当试验中发现不合格时,应将不合格处进行适当标识,并开出《不合格处理通知单》通知生产部门按排返修。
返修完毕应按上述步骤和方法重新试验。
4.3.8 必要时,也可釆用清洁水作介质,用试压泵进行液压试验。
4.4 其它产品压力试验
4.4.1 应按试验压力的1.5至3倍选取压力表的量程。
4.4.2 试验步骤和方法可参照4.3规定进行。
5 相关文件
5.1 加油车、运油车技术条件QC/T653
5.2 散装水泥车技术条件QC/T560
5.3 汽车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常压容器(罐体)通用技术条件GB 18564.1-2006
6 表单
无。
压力检测器操作作业指导书
Prepared by/编制者:Reviewed by/审阅者:Authorized by/批准者: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修订记录
1.目的
确保检测器正确剔除压力不合格的产品。
2.范围
罐线Cooler后压力检测器的设定和验证
3.职责
3.1QC按本文件执行;
3.2工程部负责检测器保养、维修;
3.3QC主管主任对此文件的有效性负责。
4.定义
无
5.程序
5.1生产前的设定
5.1.1开启压缩空气,调整压力为4-6Kg/cm2。
5.1.2开启输送带,在输送带电柜上“CAN SELECT”选择相应的产品类型,使输送带按相应
的生产速度运行。
5.1.3检查输送带两边的护拦,确保罐直线从探头的中央通过。
5.1.4按“WA-QC-003 压力检测器的设定”调整检压力检测器探头高度,同时检查感应电
眼,确保不被护拦挡住。
5.1.5检查气锤伸出的位置、高度,足以将无氮气的扁罐、及低压力罐准确剔除。
5.1.6根据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盖型,按附件WA-QC-003中的参数将检测器调整好。
5.2生产前的检验
5.2.1选择气锤的动作参数OFF关闭气锤。
5.2.2通过无氮气的扁罐、低压力罐、正常罐,根据检测的读数检验检测器可以将不同压力
的罐能明显区分开来。
5.2.3用一个标准的低压力罐连续通过检测器10次,每次的检测值应接近设定的下限值,以
检验探头工作的准确性。
5.2.4选择气锤的动作参数ON打开气锤,用连续的5个不合格罐,通过检测器,确保气锤将连
续的5个罐均能准确地剔除出来,以验证气锤工作的准确性。
5.2.5将1个压力不合格罐混入10个合格罐中连续通过检测器,确保合格品通过,不合格品
剔除,以验证气锤工作的准确性。
5.3生产中每小时用1个压力不合格罐插入正常产品中,通过检测器,检查是否不合格品罐被剔
除,合格产品正常通过,以验证气锤工作的准确性。
注意:每次必须将测试用的罐及时清理,确保不会混入成品中。
5.4如发现1小时内无产品剔除,应检查探头的高度是否异常,检查探头锁紧螺丝有无锁紧。
5.5生产结束时用一个真空不合格品罐通过检测器,确保能被剔除,以验证气锤工作的准确性。
5.6验证结果记录于表格FM-QC-014中。
每次必须将验证用的罐及时清理,确保不混入成品中。
5.7若出现异常情况,应采取如下措施
a. 检查仪器的设定是否正确;
b. 联系工程部人员检查、维修;
c. 通知上级主管并隔离受影响产品。
6.参考文献
6.1本文件支持程序文件:SOP-QC-XXX罐线生产过程品质控制
7. 附件/记录
7.1附件:1、WA-QC-XXX压力检测器的设定
2、XXX线压力检测器程序号和参数
7.2记录:FM-QC-014罐装线在线检测器验证及剔除品分析记录表
XXX线压力检测器程序号和参数
CAN1018见文件:WA-QC-XXX压力检测器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