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6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kǎi)窠.巢(kē)憔悴.(cùi)拆.散(chāi)B.一霎.时(shà)脸颊.(jiá) 匿.笑(nì) 菡萏.(dàn)C.静谧.(mì) 菜畦.(wā) 难堪.(kān) 确凿.(zuó)D.优雅.(yǎ) 酝.酿(yùn) 黄晕.(yùn)应和.(hé)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书斋门槛絮说微不足到B.绷紧头颅衰悼大廷广众C.撬门荒辟诘问言外之义D.肚脐疮疤辫子切切察察3、下列各项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数学老师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
D.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
(比喻)B.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引用)C.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对偶)D.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拟人)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人们已经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3篇)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篇一1、下列加点的―之字应轻读的一个是()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b、吾欲之南海c、跳往助之d、以我杓油知之2、下面选项中―津字的意思与其它几个不同类的是()a、风烟望五津b、后遂无问津者c、天津d、津津有味3、―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a、诗歌b、音乐c、小说d、散文4、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a、王维b、孟浩然c、李商隐d、王昌龄5、《老人与海》的是()a、海明威b、马克·吐温c、杰克·伦敦d、狄更斯6、《鲁滨逊漂流记》的是()a、柯南道尔b、笛福c、狄更斯d、莎士比亚7、―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原指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他的国籍是()a、英国b、法国c、丹麦d、德国8、为广大中学生所喜欢的《花季·雨季》的是a、韩寒b、素素c、郁秀d、田晓菲9、一主持人拿起一块木板儿,将另一主持人轻打了一下。
据此我们可以猜出《红楼梦》中的三个人物是()a、门子贾琏袭人b、冯渊板儿袭人c、贾珍板儿袭人d、板儿袭人贾琏10、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a、《聊斋志异》b、《杜工部集》c、《稼轩长短句》d、《临川先生文集》11、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原名()a、金庸b、古龙c、曲波d、查良镛12、―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写的作家是()a、吴敬梓b、蒲松龄c、曹雪芹d、罗贯中13、我国四大发明中,与宗教有关的是()a、指南针b、造纸术c、火药d、印刷术14、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湖北的一项是()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15、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村里的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
(《小芳》)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坡。
(《大中国》)c、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篇一一、积累运用1、略2.B解析:“庇护”中“庇”应读作“bì”。
3、穿缭作慕4.C解析:“德行”在这里是讽刺别人的话,表示瞧不起别人的仪容,举止,行为,作风等。
5.D解析:巴勃罗?聂鲁达是智利诗人。
6、胡锦涛同志送《孙子兵法》给布什总统,一方面有规劝美国政府不要轻易动武之意,另一方面是反映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及高超的工艺水平。
7、①“充足”改为“充分”②对换“丰富”与“大量”的位置。
8、示例:对象是未来——可以由完美的计划萌生希望;对象是朋友——可以产生诚挚的友谊。
解析:表达形式与上句相同,内容与上句相关、顺畅即可。
二、阅读理解(一)9.(1)出使(2)对……说(3)善于辞令(4)犯罪(5)到……去(6)离开座位(7)戏弄(8)捆绑10、(1)代这件事(2)用(3)同“何”(4)本来(5)就11、(1)晏婴,是齐国很擅长辞令的人。
(2)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
(3)橘树在淮河以南就成长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两者只是叶子相似,它(果实)味道是不同的。
(4)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能使百姓擅长偷盗吧?13、因为他知道晏子很会说话,很会外交,想找机会羞辱他,试探他。
14、先预设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
(二)15.有他们喜爱的演员;别人都在看;隐含的内容从未在影片中直接出现;语言优美;特技效果精彩;故事情节紧张刺激。
16、说明人民的思想往往会诱使人们相信一点点邪恶无关紧要;解释有些电影和杂志不适合孩子们看的原因。
17、坚决不品尝无动于衷18、是一个善于耐心、仔细的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具有一定的教育智慧的形象。
19、略(三)20、可以治疗癫痫病,可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智力,可以对孤僻症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可以使艺术家找回失去的灵感。
21、莫扎特乐曲的治疗效果与众不同。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和解析)(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冲锋陷阵....。
他们中,有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谱写了激昂的灿烂画卷拓者,家喻户晓....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有魏巍笔下坚韧刚强、chún朴而谦逊.,浴血奋战,拼来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的最可爱的人;有追梦星chén大海,为国出征,给我们带来惊心动魄.航天体验的英雄航天员们……新时代更需要发扬继承以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同时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前行道路上,需要青年一代锲.而不舍、以身作则....,用理性与思考biàn证看待世界与人生,用青春和热血书写xuàn丽的时代华章。
1.文段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谦逊.(sùn)纯朴无恙.(yáng)星晨大海B.炫丽辨证惊心动魄.(bò)锲.而不舍(qiè)C.谦逊.(xùn)淳朴星辰大海无恙.(yàng)D.绚丽辩证锲.而不舍(qì)惊心动魄.(pò)2.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冲锋陷阵B.灿烂画卷C.家喻户晓D.以身作则3.文段中的画线句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新时代更需要发扬继承以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B.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命运。
C.新时代更需要发扬继承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命运。
D.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4.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弘扬传统,知礼孝亲,七年级(4)班开展以"孝亲无价,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喧哗(xuān huá)B. 露馅(lòu xiàn)C. 炽热(chì rè)2.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暮蔼B. 遐想C. 气慨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同学们开阔了视野。
B. 由于天气突然变化,运动会延期举行。
C. 为了防止这种不再发生,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里的花真好看!”小明赞叹道。
B. “这里的花真好看!”小明赞叹道。
C. “这里的花真好看!”小明赞叹道。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月亮犹如一面银镜,镶嵌在夜空中。
C. 那远处的山,连绵起伏,仿佛一条巨大的绿色长龙。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2. “山岛竦峙”的“竦”应读作“sǒng”。
()3.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4. 《爱莲说》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周敦颐。
()5. 《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爱莲说》中描写莲花的句子是:“ ,。
”2. 《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
”3. 《三峡》中描写三峡山高的句子是:“ ,。
”4. 《答谢中书书》中表现山高水长的句子是:“ ,。
”5. 《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陋室铭》中作者描绘的陋室的特点。
2. 请简述《爱莲说》中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3. 请简述《三峡》中三峡的壮丽景色。
4. 请简述《答谢中书书》中作者对山水的喜爱之情。
5. 请简述《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的心情。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附参考答案(分值: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提到八宝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nì nì(写一个字即可)的感觉呢。
……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①nì②匙2.依次填人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读书,能让你认识更大的世界,能让你____人生问题。
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____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③相关史料也曾记载,“铁门关”自金代时就已设立,其历史可以____ 到九百年以前。
A. 审视终生追溯B. 审阅终身追述C. 审视终身追溯D. 审阅终生追述3.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大创作山水诗的人,就这一点来讲,他可以说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
B. 我觉得《汉字奇兵》一书饶有趣味。
C. 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象更新,我们应该抖擞精神,好好学习。
D. “童梦圆”中的“意”是指一些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上学机会的孩子们,他们大多正值10-18岁的豆蔻年华,生活在西部贫困的农村地区。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 刚走到门口,我就闻到了从房内飘出来的一股清香的龙井茶。
C. 为了防止类似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队做了大量的工作。
D. 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农垦队员来说无一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5.理解性默写(5分)(1) 《游子吟》中用寸草之微与春晖之暖相比,以近似反问的句式直抒胸臆的两句诗是: , 。
(2) 《马诗》中诗人描写边境战场环境的两句诗是, 。
(3)《回乡偶书》(其一)中写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的诗句是: , 。
(4)《石灰吟》中表现石灰得来不易的两句诗是: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全面】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确的一项是()A.应和.(hè)粗犷.(guǎng)粼粼..(lín)人迹罕.至(hàn)B.抖擞.(sǒu)坍.塌(tān)狭隘.(yì)翻来覆.去(fù)C.尴尬.(gà)陋巷.(xiàng)曲肱.(gōng)拈.轻怕重(niān)D.不愠.(yùn)倜傥.(tǎng)徘徊.(huí)咄咄..逼人(duō)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给予严厉水波粼粼不茅之地B.奥秘冷洌人声鼎沸淅淅沥沥C.干燥荫蔽不求甚解杳无音信D.殉职诀别喜出忘外鞠躬尽瘁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曲《黄河》后,大家都叹为观止....。
B.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市民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D.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
C.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生动的展示了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这些都是专家们研发探索和首次尝试的结果。
D.“上海合作组织”的倡议得到各成员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B.我那坚如磐石的信念被震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痕。
C.看着身边熟悉的风景,我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
D.骤雨过后,荷叶上留下一颗颗珍珠。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投掷.(zhì) 憎.恶(zèng) 糟.糕(zāo)B.震悚.(sǒng) 取缔.(dì) 肿胀.(zhàng)C.侮.辱(wǔ) 晌.午(xiàng) 镶嵌.(qiàn)D.门框.(kuāng) 愧怍.(zuò) 惶.恐(huáng)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遮弊各得其所美不盛收呼朋引伴B.蝉褪人生鼎沸截然不同疲倦不堪C.分岐高枕而卧小心翼翼不求深解D.尴尬众目睽睽花团锦簇油然而生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野鸡多用两只腿跑动,即使能飞起来的也只能飞很短的距离。
当它逃不脱追者时,就把头钻进草堆里,自以为安然无恙....了。
B.红树林深处,简直就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
C.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更优秀。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调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是瑞海公司违规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以及安全管理极其混乱造成的。
B.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入境。
C.磁州瓷器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D.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5、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反复、拟人)B.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七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完成1-6题,共16分)1.(2分)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默契./锲.而不舍 抹.杀/抹.布 B .憎恶./深恶.痛绝 哺.育/捕.捉 C .忏悔./诲.人不倦 挑.逗/挑.选 D .禁.止/忍俊不禁. 枯槐./惭愧.2.(2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奠基 元勋 典籍 鞠躬尽悴 B .紊乱 灌输 虔诚 警报叠起 C .澎湃 屏嶂 尴尬 大庭广众 D .斑斓 泛滥 愧怍 一反既往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春花烂漫的四月,花香弥漫羊城,第27个“世界读书日”在花香中不期而至....。
B .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气冲斗牛....。
C .新冠疫情出现以来,许多医护人员齐聚疫区,涌现出不少可歌可...泣.的抗疫故事。
D .学会见异思迁....是一门必修课,因为变是世上唯一不变的法则,要适时顺势而为。
4.(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
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
B .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了汉语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C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开启太空之旅,专家和媒体不仅高度关注,许多航天发烧友们,尤其是航天器的粉丝们,也为天宫二号激动不已。
D .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为了弘扬“耕读”文化,班级开展了劳动教育的交流会。
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材料,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从2022年9月起,学校应开设独立的劳动必修课程。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确凿.(záo)攒.成(cuán)倜傥.(tǎnɡ)诅.咒(zǔ)B.笃.志(dǔ)盔.甲(kuī)贪婪.(lán)拼凑.(còu)C.桑椹.(shèn)蝉蜕.(tuì)曲肱.(ɡōnɡ)倘.若(tǎnɡ)D.秕.谷(bǐ)浸.满(qìn)模.仿(mó)和.蔼(hé)2、下面词语书写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人迹罕至花团锦簇默不关心疲倦不堪B.轰堂大笑见意思迁截然不同恍然大悟C.沉默寡言不毛之地大相经庭麻木不仁D.惊慌失措刨根问底混为一谈水波粼粼3、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今天你穿得这么花枝招展....的干吗?害我差点儿没认出来。
B.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赶紧进入教室,楼道里人迹罕至....。
C.他在辩论会上为学校争了光,伶牙俐齿,咄咄逼人....。
D.每当一道数学题把我难住了,我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这道数学题我做不出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丰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花海是人们游览的好季节。
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B.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C.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D.一只在树上乐不可支欢唱歌谣的蝉,其歌声中蕴含着生命的意义。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绿茶茶艺表演的第九道程序是“春波展旗枪”似乎是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跳舞,十分生动有趣。
2010—2011学年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红岩二中高级教师毕中明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1—6题每题2分,7小题8分,共20分)1、下列注音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忍俊不禁.(jìn)憩.息(qì)引吭.(háng)络绎.不绝(yì)B、恫吓.(hè)怒不可遏.(è)怡.然自得(yí) 二千石.(shí)C、以遗.权贵(yí)鲜.有人知(xiǎn)案牍.(dú)蛰.伏(zhé)D、贻.误战机(yí)铃.听(líng)高瞻远瞩.(zhú)无计.于事(jì)2、下列成语书写无误的一项()2分A、招摇过市手屈一指小巧玲珑因地制宜B 、我行我素家喻户晓乐不可支津津有味C、别具匠心水泄不通爱不湿手如醉如痴D、豁然开朗言归于好相提并论刻勤克俭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融融泄泄....(快乐的样子)窥.伺(暗中观察)引.经据典(引用)B不胜.其烦(能够承受)束.手无策(捆绑)驯服..(服从)C家喻.户晓(比喻)贻误..战机(耽误)先发制.人(制服)D相提并.论(一起)栖.息(停留)鞭长莫及.(达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是否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将会影响将来事业的发展。
B抗洪抢险期间,驻扎在我校的解放军,时刻严阵以待,基本全部都没有休息。
C蚂蚁是一种过集体生活的昆虫,内部有严格的分工。
D他主动要求参加保护野生动物,打击乱砍滥伐,监督环境安全。
5.读完下列文段,括号中应填入的内容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爱心是( a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 b ),使人濒( c )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d ),使人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安慰。
A 、a沙漠中的一泓清泉b一片的冬日的阳光 c . bīn d.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B 、a一片的冬日的阳光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 bīn d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C 、a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b 一片的冬日的阳光 c bīn d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D 、a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b 一片的冬日的阳光 c pín d 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6、下列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C、第三句点题,以半夜说明世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7、根据提示填空。
共8分(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④必做,⑥、⑤任选一题作答即可。
)(1)、夕阳西下,。
(2)、,无案牍之劳形。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又赋有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哲理的诗句是,。
(5)、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抒发思乡之情的名句,请你写出完整的一句,。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句,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之作。
二.语文综和运用6分8、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过母亲节,泰国是8月12日,法国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多数国家都是把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当作母亲节。
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报达母亲的养育之恩。
(1)、你觉得该不该设立我国自己的母亲节,如果设立定在什么时间好,为什么?3分。
(2)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妈妈洗一洗脚,请你写出你给母亲洗脚前最想说的话。
3分。
三、阅读理解44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2分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香远益.清()10、翻译文言语句。
2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理解填空。
5分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句照应了上文的“___”,这一结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12、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现代文阅读20分珍珠与蚌(莫洛)一颗珍珠!它原来就是一粒沙,——你是知道的。
一粒砂,只不过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它掉入蚌壳里;它不知道自己的棱角,自己的坚硬,可是却给蚌带来了痛苦,——你可以想象;一片灰屑飞进你的眼睛,你会有一种如何的感觉。
——于是蚌要挤出它,或者消灭它;然而它没有被挤出,也不会消灭,它钉住在蚌壳里面,永远给蚌以痛苦。
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中,蚌以它的唇,以它的肌肉,磨它,舐它,卷动拭擦它,而且也以涎沫洗它,浸它,润滑它。
大海的时间在浪涛的呼啸中过去……悠长的时间过去了,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
它变成圆润,光滑,坚硬,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光,一种永恒不变的光泽。
③哦,一颗珍珠完成了。
④一颗珍珠吗?不,它本质上是一粒砂;但它却已成为一颗不变色泽的珍珠了!⑤是永恒的光泽,不变的光泽;但它却一样保有它自己的砂的土色,只不过它会闪柔和美丽的光,闪朴素而真实的光。
⑥但它已有永久的价值了!⑦请你记取,从一粒砂到一颗珍珠的过程。
⑧可是你也会这样想着吧,砂,它并不是立意要变成一颗珍珠,所以它才向蚌的怀里投入,把生命的光辉求助于蚌;它在投入蚌壳之前和之后都没有想到,然后却于无意中给了它以成为珍珠的机缘了。
⑨你也会这样想着吧,蚌,它并非有心要制造一颗珍珠,它根本没有发现自己惊人的天才;也并非愿意和痛苦作伴,它坚执的生命中却一心想排除痛苦,掉队给它以不安的刺激的砂粒;然而在斗争的过程中,它却连自己也难置信。
一颗世间罕异的珍珠已由它完成了!⑩采珠的人将珠取去,将蚌壳搁弃在海滩上。
蚌虽死了,衷心却是得到安慰了。
然而你会知道,世界上,砂多,珍珠是很少的;浅海中,许多蚌都因时间给它的衰老而腐烂了肉;而完成珍珠的却是不多的。
于是我想起你来了。
我说:让你的生命的唇坚执地舐咀着痛苦,你来完成珍珠一样的人生,珍珠一样的永恒的光泽。
……我说了珍珠和蚌,但我希望你接着就能想到人、时代生命的真实。
13、结合上下文,说说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
“砂”改变了什么?3分。
14、摘录第二段“珍珠孕育过程”的关键动词,4分砂:蚌:15、第十二段中的“你”指谁?这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3分。
16、第十段中写出了“蚌虽死,衷心却是得到安慰了”。
请说说“蚌”得到了哪些安慰?3分。
17、结合第十四段,联系现实生活,你认为一个人的成长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4分。
(三)说明文12分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
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
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
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
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
水的数量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
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
联合国已经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
”水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
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尽管我..............................1/4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我国地............1/3...左右。
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
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4亿亩。
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
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经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底,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
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8、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1分19、②段画线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其目的是为了具体说明20、从③段中看出,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3分A. ;B、C、。
21第③段“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一句中的“近”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22、第③段中加点句子用了(说明方法)1分23、面对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你打算如何做?2分四、写作24、作文(50分)(在下面的两个题目中人选一个题目,展示你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