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电流》图像信息题#(精选.)
- 格式:doc
- 大小:393.50 KB
- 文档页数:8
《恒定电流》图像信息题1、如图所示的U-I图像中,Ⅰ是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像,Ⅱ是某电阻两端的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像,该电源向该电阻供电时,电阻消耗的功率和电源的效率分别为( )A.4W和33.3% B.2W和66.7%C.2W和33.3% D.4W和66.7%2、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5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0.2ΩB.加12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8Ω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D.该元件为非线性元件,所以欧姆定律不适用3、(多选)如图所示,直线Ⅰ、Ⅱ分别是电源1与电源2的路端电压随输出电流变化的特性图线,曲线Ⅲ是一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果把该小灯泡分别与电源1、电源2单独连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1与电源2的内阻之比是11∶7B.电源1与电源2的电动势之比是1∶1C.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之比是1∶2D.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小灯泡的电阻之比是1∶24、如图所示,a、b 分别表示由相同材料制成的两条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电阻丝的U-I图象,已知导体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lR Sρ=A .a 代表的电阻丝较粗B .b 代表的电阻丝较粗C .a 电阻丝的阻值小于 b 电阻丝的阻值D .图线表示两个电阻丝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5、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 随所加电压U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 为图线上一点,PN 为图线过P 点的切线,PQ 为U 轴的垂线,PM 为I 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减小B .对应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 1/I 2C .对应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 1/(I 2-I 1).D .对应P 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 所围的面积6、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图乙中三条图线分别表示了三个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图线a 表示的是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3VB .图线c 表示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2V C .此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变大1V 1U ∆I ∆D .此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变3V 3U ∆I ∆7、如图所示为闭合电路电源的输出功率随电流变化的图象,由此图象可以判断( )A .电源的内耗功率最大为9 WB .电源的效率最大为50%C .输出功率最大时,外电路的总电阻为4 ΩD .电源的电动势为12 V8、如图所示,直线A 为电源的路端电压与总电流关系的伏安图线,直线B 为电阻R 两端电压与通过该电阻电流关系的伏安图线,用该电源和该电阻组成闭合电路,电源的输出功率和效率分别是()A .2 W ,66.7%B .2 W ,33.3%C .4 W ,33.3%D .4 W ,66.7%9、如图所示是某直流电路中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象,其中a 、b 分别表示路端电压、负载电阻上电压随电流变化的情况,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B .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电源的内阻上消耗的功率C .当满足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αβ=D .当满足时,电源的效率小于50%αβ>10、如图所示,直线A 是电源的路端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B 、C 分别是电阻R 1、R 2的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若将这两个电阻分别接到该电源上,则( )A .R 1接在电源上时,路端电压大B .R 2接在电源上时,路端电压大C .R 1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大D .电源的输出功率一样大11、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1、输出功率P2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3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同一坐标系中,如图中的a、b、c所示。
恒定电流图像问题一、I-U图线和U-I图线1.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过P点的切线,PQ为U 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1/I2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1/(I2-I1)D.对应P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所围的面积2.额定电压均为220 V的白炽灯L1和L2的U-I特性曲线如图甲所示,现将和L2完全相同的L3与L1和L2一起按如图乙所示电路接入220 V的电路中,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L2的额定功率为99 WB.L2的实际功率为17 WC.L2的实际功率比L3的实际功率小17 WD.L2的实际功率比L3的实际功率小82 W3.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L1、L2、L3为3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关于电路中的灯泡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灯泡L1的电阻为10ΩB.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灯泡L2的电流的2倍C.灯泡L2消耗的电功率为0.30 WD.由图乙看出,灯泡的电阻率随着所加电压U的增加而变小二、电源的U-I图象4.在图甲所示电路中,R2为未知的定值电阻,R1是一滑动变阻器,当其滑片从最左端滑至最右端的过程中,测得电源的路端电压U随电流I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图线上的A、B两点是滑片在变阻器上的两个不同端点时分别得到的.求:(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2)定值电阻R2的阻值;(3)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值.5.图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图线.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Ω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V.则该电路可能为()三、电阻的U-I图象和电源的U-I图象(双U-I图线)6.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a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B为电源b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C为一个电阻R的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如果将这个电阻R分别接到a、b两电源上,那么有()A.R接到a电源上,电源的效率较高B.R接到b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C.R接到a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但电源效率较低D.R接到b电源上,电阻的发热功率和电源的效率都较高7.图甲为一个电灯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变化关系曲线.由图可知,两者不成线性关系,这是由于________.如图乙所示,将这个电灯与20 Ω的定值电阻R串联,接在电动势为8 V的电源上,则电灯的实际功率为______ W.(不计电流表电阻和电源内阻)8.图甲中所示为一个电灯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的变化关系曲线,可见两者不成线性关系,这是由于焦耳热使灯丝的温度发生了变化的缘故.参考这根曲线,回答下列问题(不计电流表和电池的内阻).(1)若把三个这样的电灯串联后,接到电动势为12V的电源上,求流过灯泡的电流和每个灯泡的电阻.(2)如图乙所示,将两个这样的电灯并联后再与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接在电动势为8V的电源上,求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值及各灯泡的电阻值.9.如图甲所示电路,当变阻器的滑动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的读数随电流表读数的变化情况如图乙中的AC、BC两直线所示,不考虑电表对电路的影响.(1)电压表V1、V2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图象应分别为U—I图象中哪一条直线?(2)定值电阻R0、变阻器的总电阻分别为多少?(3)试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4)变阻器滑动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变阻器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多少?四、U-R图象10.小明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已知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改变a、b之间的电阻箱R的阻值,得到一组电压表的示数U—R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恒定电流中的图像问题问题一、电阻伏安特性曲线的应用例1、如图所示,图线1表示的导体电阻为R 1,图线2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 1:R 1 =1:3 B .R 1:R 1 =3:1 C .将R 1与R 1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 1:I 2=1:3 D .将R 1与R 1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 1:I 2=1:3 若纵轴表示U ,横轴表示I ,则( ) 总结:例2、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 随所加电压U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 为图线上一点,PN 为图线过P 点的切线,PQ 为U 轴的垂线,PM 为I 轴的垂线。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B .对应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U 1I 2C .对应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U 1I 2-I 1D .对应P 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 所围的面积问题二、电源伏安特性曲线的应用例3、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独立电源的路端电压与通过它们的电流I 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路端电压都为U 0时,它们的外电阻相等, B .电流都是I 0时,两电源的内电压相等 C .电源甲的电动势大于电源乙的电动势 D .电源甲的内阻小于电源乙的内阻 总结:例4、如图所示,直线A 为电阻R 的U-I 图线,直线B 为电源的U-I 图线;用该电源和电阻组成的闭合电路,电源输出功率和电路的总功率分别是( )A .4W ,8WB .2W ,4WC .4W ,6WD .2W ,3W 总结:应用1、如图所示直线A 和B 分别电源a 、b 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
设两个电源的内阻分别为r a 和r b ,若将一定值电阻R O 分别接到a 、b 两电源上,通过R 0的电流分别为 I a 和 I b ,这时两电源的输出功率分别为P a 、P b ,则( )A .r a =r b ,I a =I b ,P a =P bB .r a >r b ,I a >I b ,P a >P bC .r a >r b ,I a =I b ,P a >P bD .r a >r b ,I a <I b ,P a <P b应用2、如图为一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把该小灯泡接在电动势为1.5 V 、内阻是3.0Ω的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 W ;若将它与一个R =3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在该电池上,则通过该灯的实际电流为__________A ,该灯的实际电功率为_________W例5、如图,R 0为定值电阻,当滑片P 向右移动过程中,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 2与电流表A 读数的比值变大B .电压表V 2、电流表A 读数变化量的比值保持不变C .电压表V 1与电流表A 读数的比值保持不变D .电压表V 2、电流表A 读数变化量的比值保持不变 总结:问题三、其他非线性图像的应用例6、某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U 随外电阻R 变化的图 线如图所示,当R 很大时,U 约为3V 。
专题09恒定电流B.151.710⨯C.202.310⨯D.162.310⨯设样品每平方米载流子(电子)数为n ,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则时间t 内通过样品的电荷量b qI tnev ==,当电子稳定通过样品时,其所受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Q U =,可得A AB BQ C Q C ==(2024·北京顺义·一模)某同学想通过测绘一只额定电压为随电压变化的规律。
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I -U 图像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5.7ΩB.随着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变小C.该实验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电流表的分压引起的闭合之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A 处图像可知当电压为2.5V 时,电流约为0.44A,所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A 正确;I -U 图像的斜率反应了电阻倒数大小的变化情况,随着电压的增大图像斜率越来越小,所以电阻越来越大。
故B 错误;该实验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
故合之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B 处。
故D 错误。
(2024·山东淄博·一模)阿秒(as)光脉冲是一种发光持续时间极短的光脉冲,如同高速快门相机,可用以研究原子内部电子高速运动的过程。
已知181as 10s -=,电子所带电荷量为191.610C -⨯核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等效电流约为3110A -⨯。
目前阿秒光脉冲的最短时间为43as,电子绕氢原子核一周的时间约为倍C.4.2倍D.5.5倍【解析】根据电流定义式可得e I T =,可得电子绕氢原子核一周的时间为eT I=73.≈,故选B。
(2024·陕西·一模)北京时间2023年10月3日,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公布,2023等三位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为研究物质中的电子动力学而产生阿秒光脉冲的实验方法”这种时间尺度,适合用来描述电子在原子内部运动的情况,181as 10s -=,例如电子绕氢原子核一周大约是19C ,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
11高考分类汇编—恒定电流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恒定电流 1(北京第17题).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
开关S 闭合后,在变阻器R 0的滑动端向下滑 动的过程中,A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B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小数都增大C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D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2(海南第2题).如图,E 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 1、R 2、R 3为定值电阻,S 0、S 为开关,V 与A 分别为电压表与电流表。
初始时S0与S 均闭合,现将S 断开,则A. ○V 的读数变大,○A 的读数变小B. ○V 的读数变大,○A 的读数变大C. ○V 的读数变小,○A 的读数变小D. ○V 的读数变小,○A 的读数变大 解析:S 开,相当于电阻变大,总电流减小,A VS 1 E ,rR 2R 0故端电压增大,○V的读数变大,把R1归为内阻,则R3中的电压也增大,R3中的电流也增大,R3中的电压也增大,3(2011上海第6题).右表是某逻辑电路的真值表,该电路是答案:D4(2011上海第12题).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从最高端向下滑动时,(A)电压表V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电流表A读数变大(B)电压表V读数先变小后变大,电流表A读数变小(C)电压表V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电流表A读数先变小后变大(D)电压表V读数先变小后变大,电流表A读数连接好,请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3)图(c )是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的简化电路图,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各有两个量程。
当转换开关S 旋到位置3时,可用来测量 ;当S 旋到位置 时,可用来测量电流,其中S 旋到位置 时量程较大。
解析:(1)①断开待测电阻,将选择开关旋到“×100”档:②将两表笔短接,调整“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0Ω”;③再接入待测电阻,将指针示数×100,即为待测电阻阻值。
【2013高考真题】(2013·上海卷)24.如图,电路中三个电阻R l、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R、2R和4R。
当电键S1断开、S2闭合时,电源输出功率为P0;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源输出功率也为P0。
则电源电动势为____;当S1、S2都断开时,电源的总功率为____。
(2013·江苏卷)4.在输液时,药液有时会从针口流出体外,为了及时发现,设计了一种报警装置,电路如图所示.MR发生变化,导致S两端电压U增大,装置发出警报,此时是贴在针口处的传感器,接触到药液时其电阻MR变大,且R越大,U增大越明显(A)MR变大,且R越小,U增大越明显(B)MR变小,且R越大,U增大越明显(C)MR变小,且R越小,U增大越明显(D)M(2013·福建卷)15.如图,实验室一台手摇交流发电机,内阻r =1.0Ω,外接R =9.0Ω的电阻。
闭合开关S ,当发动机转子以某一转速匀速转动时,产生的电动势e =t π10sin 210(V),则() A .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HzB .该电动势的有效值为210VC .外接电阻R 所消耗的电功率为10WD .电路中理想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1.0A(2013·安徽卷)19.用图示的电路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
图中R x 是待测电阻,R 0是定值,是灵敏度很高的电流表,MN 是一段均匀的电阻丝。
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头P 的位置,当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零时,测得1MP l =,2PN l =,则R x 的阻值为A.102l R lB.1012l R l l + C.201l R l D.2012l R l l +(2013·安徽卷)16、如图所示,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倾角为37°,宽度为0.5m ,电阻忽略不计,其上端接一小灯泡,电阻为1Ω。
一导体棒MV 垂直于导轨放置,质量为0.2kg ,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Ω,两端与导轨接触良好,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在导轨间存在着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0.8T 。
《恒定电流》中图像法应用例说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物理组 (215006) 彭兆光所谓图像法,就是利用图像本身的数学特征所反映的物理意义解决物理问题(根据物理图像判断物理过程、状态、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求某些物理量)和由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物理规律画出物理图像,并灵活应用图像来解决物理问题。
任何一个物理规律都可以用图像把它表示出来,图像能直观的反映各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利用图像法解题的优点在于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物理过程的动态特征,使思路更加清晰,常能找到巧妙的解题途径。
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实例说明图像法在解恒定电流问题中的应用。
1. 电阻伏安特性曲线的应用电阻的伏安图线曲线当电阻为定值时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直线,其斜率为电阻值的大小;当电阻随温度变化时,其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曲线,其上任一定与原点的连线斜率表示该点时的电阻(该点的切线的斜率不表示该点的电阻,很多参考书都错误的认为曲线的斜率是该点的电阻)。
例1. 两个电阻A 、B 的电流-电压图像如图1所示,从图像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阻A 的阻值大于电阻B 的阻值(B )两电阻与电流的大小无关(C )两电阻串联时电阻A 消耗的功率小于电阻B 消耗的功率(D )将A 、B 并联后的电流-电压图像在A 、B 的图线之间解:本题的关键在于弄清电阻I -U 图像的物理意义——斜率是电阻的倒数(I =U R 1)。
由图1可知R A 小于R B ,故(A )错。
由于电流增大斜率不变,故(B )正确。
又两电阻串联消耗的功率与电阻值成正比,B电阻大,故(C )正确。
将两电阻并联,总电阻应小于R A,所以并联电阻的斜率大于A 的斜率,图线应在∠IOA 之间,故(D )错。
本题正确大案为(B )(C )例2.(93年全国高考题)一个标有“220V 60W"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 U 由零逐渐增大到 220 V ,在此过程中,电压(U )和电流(I )的关系可用图像表示,图2中给出的四个图线,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解:对电阻的U -I 图像来说,图线为直线时,斜率表示电阻,斜率不变表示电阻不随电压变化.如果是曲线,表示在不同电压、电流时它的电阻是变化的,这时的电阻可以用曲线上该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来表示(注意:曲线在该点切线的斜率不表示该点的电阻).对灯丝,电压越高,温度越高,电阻率越大,电阻也就越大,即灯泡在电压加大过程中电阻逐渐增大,故随电压增大图线上的点与0的连线斜率应逐渐增大,所以(B )是符合实际的,(A )图表示电阻不变,(C )图表示电阻变小,(D )图表示电阻先变大后变小,所以不符合实际的是(A )、(C )、(D )2.电源伏安特性曲线的应用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不经过原点与U 、I 轴相截的斜直线,它与U 轴的交点表示电源的电动势,与I 轴的交点表示电源的短路电流,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的内电阻。
2017年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09 恒定电流(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09 恒定电流(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09 恒定电流(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专题09 恒定电流第一部分特点描述恒定电流主要考查以”电路"为核心的三部分内容:一是以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为中心,考查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伏安法测电阻、电功和电热等问题;二是以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为中心,考查电源的作用、闭合电路的功率分配和能量转化的关系、电路的路端电压与电源电动势和内阴天的关系;三是以电路中的电工仪表的使用为中心,考查电学实验中仪器的选取、电表的读数、实物连接、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等问题。
尤其是电学知识联系实际的问题和探究实验问题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 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往往与电磁感应现象相交叉渗透;电功率、焦耳热计算往往与现实生活联系较密切,是应用型、能力型题目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命题热点内容之一。
历届高考命题形式一是以选择、填空方式考查知识;二是与静电、磁场和电磁感应结合的综合题.该模块的复习重点为:1.掌握电路基本概念,会用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焦耳定律分析问题。
2.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能够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问题,会分析电路动态变化问题。
3.掌握各种电学仪器的使用、电学各实验的方法和原理,能够设计电路、连接电路、分析电路故障,能够用表格、图象等分析实验数据.第二部分知识背一背一、电流1.电流形成的条件:(1)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2)导体两端存在持续的电压.2.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电流虽然有方向,但它是标量.3.电流(1)定义式:I=错误!.(2)微观表达式:I=nqvS,式中n为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q是自由电荷的电荷量,v 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S为导体的横截面积.(3)单位:安培(安),符号是A,1 A=1 C/s。
《恒定电流》图像信息题1、如图所示的U-I图像中,Ⅰ是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像,Ⅱ是某电阻两端的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像,该电源向该电阻供电时,电阻消耗的功率和电源的效率分别为()A.4W和33.3% B.2W和66.7%C.2W和33.3% D.4W和66.7%2、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5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0.2ΩB.加12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8Ω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D.该元件为非线性元件,所以欧姆定律不适用3、(多选)如图所示,直线Ⅰ、Ⅱ分别是电源1与电源2的路端电压随输出电流变化的特性图线,曲线Ⅲ是一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果把该小灯泡分别与电源1、电源2单独连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1与电源2的内阻之比是11∶7B.电源1与电源2的电动势之比是1∶1C.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之比是1∶2D.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小灯泡的电阻之比是1∶24、如图所示,a、b 分别表示由相同材料制成的两条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电阻丝的 U-I 图象,已知导体电阻lRS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代表的电阻丝较粗B.b 代表的电阻丝较粗C.a 电阻丝的阻值小于 b 电阻丝的阻值D.图线表示两个电阻丝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5、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 随所加电压U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 为图线上一点,PN 为图线过P 点的切线,PQ 为U 轴的垂线,PM 为I 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减小B .对应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 1/I 2C .对应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 1/(I 2-I 1).D .对应P 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 所围的面积6、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图乙中三条图线分别表示了三个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图线a 表示的是电压表3V 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B .图线c 表示电压表2V 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C .此过程中电压表1V 示数的变化量1U ∆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I ∆的比值变大D .此过程中电压表3V 示数的变化量3U ∆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I ∆的比值不变7、如图所示为闭合电路电源的输出功率随电流变化的图象,由此图象可以判断( ) A .电源的内耗功率最大为9 WB .电源的效率最大为50%C .输出功率最大时,外电路的总电阻为4 ΩD .电源的电动势为12 V8、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的路端电压与总电流关系的伏安图线,直线B为电阻R两端电压与通过该电阻电流关系的伏安图线,用该电源和该电阻组成闭合电路,电源的输出功率和效率分别是()A.2 W,66.7%B.2 W,33.3%C.4 W,33.3%D.4 W,66.7%9、如图所示是某直流电路中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象,其中a、b分别表示路端电压、负载电阻上电压随电流变化的情况,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B.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电源的内阻上消耗的功率=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C.当满足αβ>时,电源的效率小于50%D.当满足αβ10、如图所示,直线A是电源的路端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B、C分别是电阻R1、R 2的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若将这两个电阻分别接到该电源上,则()A.R1接在电源上时,路端电压大B.R2接在电源上时,路端电压大C.R1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大D.电源的输出功率一样大11、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1、输出功率P2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3随电流I 变化的图线画在同一坐标系中,如图中的a、b、c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线b表示输出功率随电流I变化的关系B.图中c线最高点对应的功率为最大输出功率C.在a、b、c三条图线上分别取横坐标相同的A、B、C 三点,这三点的纵坐标一定满足关系P1=P2+P3D.b、c线的交点M与a、b线的交点N的横坐标之比一定为1:2,纵坐标之比一定为1:412、如图所示,直线A 为某电源的U –I 图线,曲线B 为某小灯泡的U –I 图线,用该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源的总功率分别是A .4 W 6 WB .4 W 8 WC .2 W 3 WD .2 W 4 W13、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U -I 图线,由图可知 ( )A.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值是1.40 VB.电池内阻的测量值是3.50 ΩC.外电路发生短路时的电流为0.40 AD.电压表的示数为1.20 V 时电流表的示数I ’=0.20 A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
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乙所示的R - I 1图线,其中R 为电阻箱读数,I 为电流表读数,由此可以得到E= ,r= 。
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电阻的阻值大小为212U R I ==Ω=Ω,电源的电动势大小为E=3V ,内阻为r=0.5Ω;电源的效率()1100%66.7%10.5U IR R E I R r R r η====⨯=+++.电阻上消耗的功P=IU=2×2W=4W ,故选D 。
考点:U-I 图像;电功率【名师点睛】此题关键是知道电源的U-I 线的截距等于电动势,斜率等于电源的内阻;电阻图像和电源的U-I 线的交点即为电路的工作点.2、【答案】B【解析】考点:U-I 图像;欧姆定律【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抓住图象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等于电阻的倒数,分析电阻的变化,求解电阻的值。
3、【答案】AB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电源U-I 图线,1107r =Ω,21011r =Ω,则r 1:r 2=11:7,故A 正确.E 1=E 2=10V ,故B 正确;灯泡伏安特性曲线与电源外特性曲线的交点即为灯泡与电源连接时的工作状态,则U 1=3v ,I 1=5A ,P 1=15W ,R 1=0.6Ω;U 2=5V ,I 2=6A ,P 2=30W ,256R =Ω ;P 1:P 2=1:2,R 1:R 2=18:25,故C 正确,D 错误;故选ABC 。
考点:U-I 图像;功率【名师点睛】本题关键在于对电源外特性曲线、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根据电源的外特性曲线U-I 图线,可求出电动势和内阻;根据灯泡伏安特性曲线与电源外特性曲线交点确定灯泡与电源连接时工作电压与电流,即可求出功率与灯泡电阻。
4、【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I-U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则由图可知,a电阻丝的阻值小于b电阻丝的阻值,选项C正确;由lRSρ=可知,长度相同时,电阻越大的电阻丝越细,则可知a代表的电阻丝较粗,b代表的电阻丝较细,选项A正确,B错误;电阻丝的电阻与电压和电流无关,故D错误,故选AC.考点:I-U图象;电阻定律【名师点睛】本题考查I-U图象以及电阻定律的应用,要注意明确I-U图象的性质,能通过图象正确分析电阻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AC【解析】考点:U-I图线;电功率【名师点睛】对于线性元件,其电阻U URI I==,非线性元件,U URI I=≠;对于U-I图与I-U图要区分清楚,电阻R=K,还是R=1/k 不能搞错.6、【答案】ABD【解析】考点:考查了电路动态变化分析【名师点睛】在分析电路动态变化时,一般是根据局部电路变化(滑动变阻器,传感器电阻)推导整体电路总电阻、总电流的变化,然后根据闭合回路欧姆定律推导所需电阻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或者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也就是从局部→整体→局部7、【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由图可知,当电流为1.5 A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这里内耗功率等于输出功率为9 W ,电源的效率为50%,这时电源总功率为18 W ,根据P =IE 可得,电源的电动势为12 V ,故D 正确;由P =I 2r 可知,电源的内阻为4 Ω,由于不能明确外电路是否为纯电阻电路,故无法求得电阻大小,故C 错误;由P =I 2r 可得,随着电流的增大,内耗功率增大,故A 错误;而随着电流的减小,电源的效率增大,最大可以接近100%,故B 错误。
【名师点睛】总功率P EI =总,内耗功率2P I r =内,输出功率P U I P P ==-出外内总。
外电路为纯电阻时,222()4E R P I R R r Rr ==-+出,当R =r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24E P r =出,此时的电源效率为50%。
9、B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路端电压与电流的乘积,为电源的输出功率,故A 正确,B 错误;100%=100%P R P R r η=⨯⨯+外总,当满足α=β时,内外阻相等,输出功率最大,但电源的效率为50%,故C 正确;外阻越大,效率越高,αβ>时,即r R >,效率应小于50%,D 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
11、A 由电源消耗总功率和电源内部消耗热功率表达式P 1=EI ,22P EI I r =-,23P I r =,可知,a 是直线,表示的是电源消耗的总电功率,b 是抛物线,表示的是电源内电阻上消耗的功率,c 表示外电阻的功率即为电源的输出功率P R ,最高点对应的功率为最大输出功率,所以A 错误,B 正确;在a 、b 、c 三条图线上分别取横坐标相同的A 、B 、C 三点,因为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 1等于输出功率P 2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 3的和,所以这三点的纵坐标一定满足关系P 1=P 2+P 3,所以C 正确;当内电阻和外电阻相等时,电源输出的功率最大,此时即为b 、c 线的交点M 的功率,此时电流的大小为:2E E I R r r ==+,功率的大小为24E r,a 、b 线的交点N 表示电源的总功率P 1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 3相等,此时只有电源的内电阻,所以此时的电流的大小为E r ,功率的大小为2E r,所以横坐标之比为1:2,纵坐标之比为1:4,D 正确。
12、A 由图线A 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 =3 V ,内阻300.560U r I ∆-==Ω=Ω∆-;两图线的交点表示灯泡与电源连接时的工作状态,此时灯泡的电压U =2 V ,电流 I =2 A ;则电源的总功率P 总=EI =3×2 W=6 W ;电源的输出功率P 出=EI –I 2r =(3×2–22×0.5) W=4 W ,故选A 。
13、解析: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E-Ir 知,当I=0时,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