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0自考浙江省2004年1月心理统计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34.00 KB
- 文档页数:6
浙江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统计试题5浙江省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统计试题课程代码:021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观察值中,属离散变量的数据是( )A.面积50平方米B.标准差10分C.缺课5次D.温度10℃2.一组数据5,2,7,7,3,6,3,4,7,9的众数是( )A.2B.3C.4D.73.某市10岁男孩平均身高为120厘米,标准差为4.8厘米,其差异系数应为( )A.4B.4%C.25D.25%4.期末考试某学生的百分等级为65,这表示( )A.他的得分高于65%的学生B.他的得分低于65%的学生C.满分为100分,他得了65分D.全班100人,他排在第65名5.两列变量中一列是来自正态总体的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另一列是二分称名变量,要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关时应运用( )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点双列相关D.列联相关6.假设检验中的β错误是指( )A.弃真B.弃伪C.取真D.取伪7.某实验选取了3个样本,其容量分别是n1=10,n2=9,n3=15,用方差分析检验平均数间差异时,其总自由度是( )A.2B.3C.31D.338.从一个平均数为25,标准差为14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n=26的样本,样本平均数抽样分布的标准差是( )A.5B.10C.2.75D.2.89.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个等容量的样本,计算每个样本的某个统计量,这些统计量形成的分布,称为这个统第 1 页计量的( )A.样本分布B.总体分布C.抽样分布D.概率分布10.适合检验多个相关样本差异的显著性的非参数检验形式是( )A.符号检验B.中位数检验C.单向秩次方差分析D.双向秩次方差分析11.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适用于( )A.三个及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B.方差齐性检验C.三个及以上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D.两个样本相关系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12.r1=0.2,r2=-0.2。
2002年10月自考02110心理统计真题及答案(浙江)
1.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的数据为C
A.比率变量
B.等距变量
C.顺序变量
D.等级变量
2.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间断性资料频数分布的是C
A.条形图
B.直方图
C.散点图
D.线形图
3.四位学生每分钟写毛笔字分别为4、7、10、6个.四位学生写字的平均速度应选择计算B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调和平均数
D.加权平均数
4.F列描述离中趋势的一组统计量是A
A.M、 S.Md
B.M、Mo、Md
C.R、S、Q
D.AD、S.c
5.同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的关系为C
A.因果关系
B.共变关系
C.函数关系
D.相关关系
6.假设两变量线性相关.变量为正态、等距变量,另一变量为二分名义变量,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D
A.积差相关
B.二列相关
C.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D.点二列相关
7.如果由某一次数分布计算得SK<0,则该次数分布为A
A.高狭峰分布
B.低阔峰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8.一个好的估计量应具备的特点是C
A.充分性、必要性、无偏性、一致性
B.充分性、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C.必要性、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D必要性、充分性、无偏怪、常效怪。
1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统计试题课程代码:02110注:在正态分布表中,Z=1,则P=0.34134;α=0.05,2Z α=1.9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1.五选一选择题共120道,问一考生全凭猜测来作答其标准差是多少?( )A.19.2B.4.38C.24D.4.902.对于数据5 6 4 8 7 20使用何种集中量数表示集中趋势其代表性更好?(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中数D.众数3.对于两列连续变量,可用来计算其相关系数的是( )。
A.点二列相关、等级相关B.积差相关、斯皮尔曼等级相关C.积差相关、点二列相关D.肯德尔和谐系数、点二列相关4.简单随机抽样必须符合以下原则( )。
A.机会不均等,相互独立B.机会不均等,相互不独立C.机会均等,相互独立D.机会均等,相互不独立5.在假设检验中,α取值越小,称此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
A.越高B.越低C.越明显D.越不明显6.数据16 20 18 22 17的平均差是( )。
A.2.20B.0C.1.92D.27.正态曲线与x 轴所围成区域的面积为( )。
A.0.5B.0.99C.1D.0.958.某班级50名学生在小学一年级时统计的平均年龄为6岁3个月,那么到小学六年级时,这个班同学的平均年龄是( )。
A.6岁3个月B.11岁3个月C.12岁3个月D.10岁3个月9.在统计学上,相关系数r=0,表示两个变量( )。
A.相关程度不高B.不相关C.不存在线性相关D.不存在曲线相关10.假设检验中的第一类错误是( )。
A.原假设为真而被接受B.原假设为真而被拒绝C.原假设为假而被接受D.原假设为假而被拒绝11.以下哪个不属于差异量数?( )A.标准差B.方差C.差异系数D.众数12.从遗传学的理论标准看来,新生儿中男女性别的比例应是一样的,2000年12月份,北京儿童医院共接生了新生儿134名,其中男婴68名,女婴66名,问女婴的理论次数应为( )。
浙江省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统计试题课程代码:021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星期一的气温为20℃,那么气温属于()A.称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2.在次数分布表中,有一组的区间为15~18,则这组的组中值是()A.16.25B.16.5C.16.75D.17.03.总体统计特征的量数称为参数,用来表示其指标的字母是()A.拉丁字母B.英文字母C.古罗马字母D.希腊字母4.有5个数据为16、18、20、22、17,这5个数据的平均差是()A.1.92B.2.12C.2.32D.2.525.若P27等于80,表明在该次数分布中()A.有80%的个案低于27分B.有80%的个案高于27分C.有27%的个案低于80分D.有27%的个案高于80分6.下列关于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小表示相关程度B.有相关一定有因果C.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介于0~1.00D.总体间的相关系数用r表示7.二项分布的标准差σ等于()A.npB.npqC.npD.npq8.假设检验中的两类假设称为()A.I型假设和II型假设B.α假设和β假设C.原假设和备择假设D.正假设和负假设9.某研究者要调查某大城市平均每个家庭给孩子买玩具花费,要使误差不超过2元,且具有95%的可靠程度,至少要调查的家庭数为(据以往有关调查,估计s=12元)()A.140B.200C.240D.50010.应用方差分析方法对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程进行有效性检验时,回归自由度为()A.1B.2C.n-1D.n-211.对多组平均数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时需计算()A.F值B.t值C.χ2值D.Z值12.一班42名学生的平均分为71.5,二班30人的平均分为80.2,三班36人的平均分为76.5,则三个班级总平均分为()A.74.93B.75.58C.78.02D.73.213.适合检验多个相关样本差异的显著性的非参数检验形式是()A.符号检验B.秩和检验C.单向秩次方差分析D.双向秩次方差分析14.下列关于回归方程中决定系数R2的描述,错误的是()A.R2值等于两变量积差相关系数的平方B.即使回归方程无效,R2仍然有意义C.R2值是衡量回归方程有效性的指标D.R2值不可能大于1.0015.4×4列联表χ2检验的自由度为()A.1B.9C.12D.1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青少年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2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常见的情绪调节方法有理情疗法、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3.青少年生理发育集中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方面。
4.环境因素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的多水平的环境系统。
5.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成分。
6.情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美感。
7.按记忆材料有无意义可把记忆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赫洛克认为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一是疏远异性厌恶期,二是向往年长异性的____________,三是积极接近异性的____________,四是青年后期正式的浪漫爱情期。
9.20世纪30年代以后较有代表性的青少年心理学理论有皮亚杰的____________、班杜拉的____________等。
10.青少年期在生理上以____________为主要标志,在心理上以____________为主要标志。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弗洛伊德所倡的青少年心理学理论属于( )。
A.行为主义学派B.精神分析学派C.格式塔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学派2.青少年正处于由( )的过渡阶段。
A.少年向青年B.童年向成年C.初中向高中D.童年向青年3.能力出众是影响人际吸引的( )因素。
A.接近性B.相似性C.互补性D.特质4.做了好事后感到心满意足,这是一种( )。
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5.能与别人建立友爱关系的时期属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 )。
浙江省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211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原理是对__________的言语说明。
2.课堂管理系统要经历三个时期,即__________、管理、维持和完善。
3.我们把高级中学分为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这实际上是一种__________做法的具体体现。
4.成就动机论认为,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与完成学业任务的__________紧密相关。
5.学习可以促进__________与心理发展。
6.有关认知的知识是__________。
7.个体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从依据道德情境进行评价到__________进行评价。
8.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习就是知觉的__________。
9.斯金纳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10.总结性评定是针对一个__________的教育过程的总体功能进行的测定。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5分)1.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内部条件有( )。
A.学生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能力水平B.学生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C.学生自身需要、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D.学生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2.复述策略的适用范围为( )。
A.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和知识学习C.有意义学习和知识学习D.有意义学习和技能学习3.皮亚杰认为,个体的道德发展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
A.前习俗期和习俗期B.他律期和自律期02111#教育心理学试题第1 页(共5 页)C.道德的领会期和道德的运用期D.道德的片面理解期和道德的全面理解期4.影响解决问题的问题因素有( )。
浙江省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统计试题课程代码:021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当我们按性别差异,将男性指定用数字“1”来代表,女性指定用数字“2”来代表,这里所得到的数据是()A.称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2.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的统计量是()A.差异系数B.方差C.全距D.标准差3.次数分布表中100~105一组的实下限是()A.99.5B.100C.100.5D.1054.中位数的优点是()A.不受极端值影响B.灵敏C.适于代数运算D.全部数据都参与运算5.已知P(Z>1)=0.158,P(Z>1.96)=0.025,则P(1<Z<1.96)等于()A.0.133B.0.183C.1.58D.3.586.统计学中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分布是()A.概率分布B.t分布C.正态分布D.F分布7.如果相互关联的两变量的变化方向一致(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小),这表明两变量之间有()A.完全相关B.负相关C.正相关D.零相关8.假设检验中的犯“取伪”错误的概率是()A.αB.βC.1-αD.1-β9.一个3×3列联表的自由度是()A.4B.6C.8D.910.下面情况中,不适合用Z值检验两个独立样本平均数间差异的是()A.总体方差已知且不等,n1和n2都是小样本容量B.总体方差未知且相等,n1和n2都是大样本容量C.总体方差未知且不等,n1和n2都是大样本容量D.总体方差未知且相等,n1和n2都是小样本容量11.已知一组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20.45,若令Y i=8X i+5,则数组Y1,Y2,…,Y n的平均数是()A.20.45B.163.4C.168.6D.17012.随着自由度的增大,χ2分布越来越接近于()A.t分布B.正态分布C.F分布D.二项分布13.某实验选取了4个样本,其容量分别是n1=8,n2=9,n3=10,n4=8,用方差分析检验平均数间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是()A.3B.8C.31D.3514.PR=80所表示的含义是()A.该生考试成绩为80分B.该生考试成绩为20分C.80%的学生成绩高于该生D.80%的学生成绩低于该生15.适合于进行符号检验的条件是()A.检验两个独立样本的差异显著性B.检验两个相关样本的差异显著性C.检验多个独立样本的差异显著性D.检验多个相关样本的差异显著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统计试题课程代码:02110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 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的数据为( )A. 比率变量B. 等距变量C. 顺序变量D. 等级变量2. 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连续性资料频数分布的是( )A. 条形图B. 圆形图C. 散点图D. 线形图3. 在负偏态分布中,M、M d、M0三者的关系为( )A. M0<M d<MB. M<M0<M dC. M<M d<M0D. M d<M<M04. 一组数据4、5、6、7、18,使用何种差异量数表示离中趋势其代表性更好( )A. S2B. SC. QD. CV5. r=-0.50的两变量与r=0.50的两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 )A. 前者比后者更密切B. 后者比前者更密切C. 相同D. 不确定6. 假设两变量线性相关且两变量均以等级表示,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A. 积差相关B.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C. 二列相关D. 点二列相关7. 如果由某一次数分布计算得SK=0,则该次数分布为( )A. 对称分布B. 正偏态分布C. 负偏态分布D. 低阔峰分布8. χ2分布是一个正偏态分布,当自由度df很大时,( )A. 接近F分布B. 接近t分布C. 正态分布D. 二项分布9.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适用于( )A. 三个及其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B. 方差齐性检验C. 三个及其以上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D. 两个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10. 某项调查选取三个独立样本,其容量分别为n1=10,n2=12,n3=15,用方差分析法检验平均数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为( )A. 34B. 36C. 5D. 2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 借助于一定的________或测量标准获得的数据叫做测量数据。
浙江省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统计试题课程代码:02110注:tα/2(5)=2.57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随机现象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则称这些数字为()A.自变量B.因变量C.随机变量D.相关变量2.中心位置的数量化描述称为()A.集中量数B.中数C.中心数D.众数3.总体统计特征的量数称为()A.统计量B.频数C.参数D.随机数4.把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称作随机事件发生的()A.频率B.概率C.频数D.相对频数5.假设检验的原理是()A.由个体推断总体B.由样本推断总体C.由总体推断样本D.由小样本推断大样本6.回归分析是哪种统计分析的延伸和推广?()A.方差分析B.秩次方差分析C.相关分析D.两因素方差分析7.回归分析模型中,因变量y受到已知的K个自变量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哪些因素影响?()A.非随机因素B.准随机因素C.伪随机因素D.随机因素8.某实验选取三个独立样本,其容量分别为n1=4,n2=5,n3=6,进行方差分析时,其组间自由度为()A.2B.12C.14D.159.分布曲线和样本容量无关的分布是()A.正态分布B.F分布C.t分布D.χ2分布10.列联系数C的取值范围是()A.-1与0之间B.0与+1之间C.-1与+1之间D.1与100之间11.现有两线性相关变量,其一为符合正态分布的等距变量,另一变量也符合正态分布且被人为划分为两个类别,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应采用()A.点双列相关B.肯德尔和谐系数C.斯皮尔曼等级相关D.双列相关12.假设检验中的两类假设称为()A.I型假设和II型假设B.α假设和β假设C.原假设和备择假设D.正假设和负假设13.配对数据平均数的检验采用的统计量为()A.FB.tC.ZD.Q14.秩和检验中,秩和的表示符号为()A.TB.ZC.∑D.∏15.回归分析中,简化回归方程,不断进行变量筛选的方法,称为()A.方差分析法B.回归统计法C.回归检验法D.逐步回归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浙江省2018年1月自学考试心理统计试题课程代码:021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除了有量的大小、相等单位之外,还有绝对零点的随机变量为( )A.比率变量B.等距变量C.顺序变量D.称名变量2.反映总体数据特征的量数,称为( )A.统计量B.参数C.自由度D.显著性水平3.两列变量均来自正态总体的等距(比)变量,而其中一列被人为地划分为两个类别的数据,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A.积差相关B.双列相关C.斯皮尔曼等级相关D.点双列相关4.下列统计量中不易受极端数据影响的是( )A.算术平均数B.方差C.标准差D.中位数5.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个等容量的样本,计算每个样本的某个统计量,这些统计量数形成的分布,称为这个统计量的( )A.样本分布B.总体分布C.抽样分布D.概率分布6.下面关于方差和标准差的陈述中,错误的是( )A.是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最好指标B.其值越大,说明次数分布的离散程度越大C.具有反应灵敏,计算严密,受抽样变动影响较少的特点D.标准差具有可加性7.某校三年级学生英语成绩平均为80分,中位数为78分,则其众数为( )1A.70B.74C.78D.808.若P30等于80,表明在该次数分布中( )A.有80%的个案低于30分B.有80%的个案高于30分C.有30%的个案低于80分D.有30%的个案高于80分9.适合于用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或联系模式的统计图是( )A.散点图B.折线图C.条形图D.圆形图10.已知P(Z>1)=0.158,P(Z>2.58)=0.005,则P(1<Z<2.58)等于( )A.0.153B.0.163C.0.337D.0.58111.若将某列数据都加上20,那么与原来相比其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变化是( )A.平均数不变,标准差不变B.平均数不变,标准差增加C.平均数增加,标准差不变D.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增加12.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共同点是( )A.都是离散性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B.都是单峰分布C.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D.都是一簇分布13.下列非参数检验的形式中,适合于比较两个独立样本的差异的是( )A.符号检验B.符号秩次检验C.秩和检验D.双向秩次方差分析14.两个独立的正态总体,已知总体方差相等但未知总体方差的具体数值,从中分别抽取容量为7和6的两个样本进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其自由度应为( )A.10B.11C.13D.1415.在心理研究中,三组、四组或更多组的平均数进行比较时,应该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A.Z检验B.t检验C.χ2检验D.方差分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超越60自考网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统计试题课程代码:02110本试卷分A、B卷,使用1993年老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02年新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 推断统计的创始者是( )。
A. 皮尔逊B. 费舍C. 瑟斯顿D. 桑代克2. 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间断性资料频数分布的是( )。
A. 圆形图B. 直方图C. 散点图D. 线形图3. 当一组数据中出现个别极端值时,反映该数据分布集中情况的最好的代表值是( )。
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C. 加权平均数D. 中位数4. 一组数据4、5、6、7、8、29,使用何种集中量数表示集中情况其代表性更好( )。
A. 算术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C. 中数D. 众数5. 已知某次“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考试的标准差为4.2分,考虑到这次考试的题目太难,评分时给每位应试者都加了10分,加分后成绩的标准差是( )。
A. 9.2B. 4.2C. 14.2D. 426. 假设两变量线性相关,一变量为正态等距变量,另一变量也为正态变量,但被人为地分为两类,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
A. 积差相关B.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C. 二列相关D. 点二列相关7. 如果由某一次数分布计算得SK=-0. 35,则该次数分布为( )。
A. 高狭峰分布B. 低阔峰分布C. 正偏态分布D. 负偏态分布8. 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若总体方差σ2未知,则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 )。
A. 正态分布B. F分布C. t分布D. χ2分布02110# 心理统计试题第1 页共6 页02110# 心理统计试题 第 2 页 共 6 页9. 总体分布正态,总体方差σ2已知时,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 )。
A. n Z X nZ X 22σ⋅+<μ<σ⋅-αα B. 1n S t X 1n S t X 22-⋅+<μ<-⋅-αα C. n 2Z X n 2Z X 22σ⋅+<μ<σ⋅-αα D. n 2S t X n 2St X 22⋅+<μ<⋅-αα10. 某实验选取三个独立样本,其容量分别为n 1=4,n 2=5,n 3=6,用方差分析法检验平均数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时,其组内自由度为( )。
A. 2B. 5C. 12D. 14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 按照统计方法的功能,把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分为__________、推论统计和实验设计。
2. 按照观测的方法,将实验数据划分为__________和测量数据两大类。
3. 直方图是表示__________的频数分配,是以矩形的面积表示频数分配的一种条形图。
4. 一组数据20 25 35 31 15 45的中数为__________。
5. 方差是每个数据与该组数据平均数之差__________后的均值。
6. 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___的事件。
7. 总体分布为正态,方差σ2已知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正态分布,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σX =__________。
8. 正态分布不因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9. 一个好的估计量应具备的特点是充分性、无偏性、一致性和__________。
10.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适用于三个及其以上独立样本__________的显著性检验。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 推论统计2. 条形图3. 四分差4. 显著性水平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简答标准Z 分数的用途。
2. 简答χ2分布具有哪些特点。
五、计算题(15分)已知某班A、B两门课的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A课程平均分为86,标准差为12;B课程平均分为82,标准差为14。
而小东A课程成绩92分,B课程成绩88分;小红A 课程成绩88分,B课程成绩92分。
问小东和小红A、B两课程考试总分在班里的相对位置谁更高?六、综合题(15分)某心理学家认为一般人的视反应时平均170毫秒,有人随机抽取37名汽车司机进行测试,结果平均175毫秒,标准差25毫秒。
问汽车司机的视反应时与一般人的视反应时有无显著差异?B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1. 某项调查选取三个独立样本,其容量分别n1=10,n2=12,n3=15,用方差分析法检验平均数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为( )。
A. 2B. 5C. 36D. 342. 下列描述离中趋势的统计量是( )。
A. 算术平均数B. 方差C. 中数D. 众数3. 假设两变量线性相关,一变量为正态、等距变量,另一变量为二分称名变量,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
A. 积差相关B. 二列相关C. 点二列相关D.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4. 设A、B为两个独立事件,则P(A·B)为( )。
A. P(A)B. P(B)C. P(A)·P(B)D. P(A)+P(B)5. 如果相互关联的两变量,一个增大另一个也增大,一个减小另一个也减小,变化方向一致,这叫做两变量之间有( )。
A. 负相关B. 正相关C. 完全相关D. 零相关6. 对某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实施了标准化的数学考试,全体学生成绩的平均分为83分,某一学生得了80分,他数学成绩的Z值为-0.5,问全体考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为( )。
A. 12B. 6C. 8D. 107. 当样本数据按A和B两个特征进行双项多类分析时,以A特征分类分为4个小类,以B02110# 心理统计试题第3 页共6 页特征分类分为3个小类,如果对这组数据进行x2独立性检验,问自由度df为( )。
A. 7B. 6C. 8D. 58. 数据3 2 6 2 5 6 2 9 6 8 1的平均数为( )。
A. 4.55B. 5C. 5.9D. 79. 20道四选一的测验题,学生全凭猜测平均能做对多少道?( )A. 4B. 15C. 5D. 810. 有10名学生参加了100米和5000米的两项运动水平测试,经过数据的整理得到∑D2=45,这两项运动能力之间的等级相关系数是( )。
A. 0.27B. 0.54C. 0.65D. 0.7311. 在假设检验中,α取值越大,称此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
A. 越高B. 越低C. 越明显D. 越不明显12. 样本标准差的表示符号是( )。
A. QB. M0C. σD. s13. 每一个观测值都乘以一个常数C后,则计算得到的标准差和方差,( )。
A. 标准差不变,方差等于原方差加上常数CB. 标准差等于原标准差加上常数C,方差不变C. 标准差扩大C倍,方差扩大C的平方倍D. 都不变14. 百分等级分数指出原始数据在常模团体中的相对位置,百分等级越大,原始数据在分布中的相对位置( )。
A. 越低B. 越高C. 不变D. 无法确定15. 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 )。
A. 散点图B. 圆形图C. 条形图D. 线形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6. 标准分数又称为Z分数,它以__________为单位,反映了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
17. 随机变量依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__________。
18. 若总体为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t分布,则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为__________。
19. 某实验选取三个容量分别为5、6、7的独立样本,用方差分析法检验平均数之间的显著02110# 心理统计试题第4 页共6 页性差异时,其组内自由度为__________。
20. F分布是一个正偏态分布,其分布曲线的形式随分子、分母自由度的增加而渐近__________分布。
21. 一组数据6 9 11 14 14 10 10 16的中数是__________。
22. 已知某次数分布的平均数为68.6,中数为65.3,其众数为__________。
23. 虽然随机变量事先无法确定,但仍有其特点,即离散性、__________和规律性。
24. 一个好的估计量应具备的特点是无偏性、__________和有效性。
25.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的内容包括描述统计学、__________和多元统计分析。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26. 总体27. I型错误28. 随机现象29. 多元统计分析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30. 简述区间估计的涵义。
31. 简述正态分布的基本性质。
32. 简述x2检验的应用条件。
五、简单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3. 某校高考考生语文科平均分为63分,标准差为11分,数学科平均分为75分,标准差为12分,试比较该校考生哪一科离散程度大。
34. 对某地区大量的初中三年级学生实施标准化的语文、数学、外语测验,所得的三科原始分数都服从正态分布,全体考生各科平均数、标准差与该年级某考生的成绩如下表,问该生这三科成绩哪一科最好?02110# 心理统计试题第5 页共6 页02110# 心理统计试题 第 6 页 共 6 页 35.某次语文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σ2=81,从中抽取n=25的样本,计算得其平均分为58,试估计总体平均数μ的0.95的置信区间。
六、综合计算题(15分)36.全市统一考试的数学平均分为62分,标准差为10.2,该市一个学校的90名学生在这次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为68分,问该校成绩与全市平均成绩差异是否显著?(α=0.05)附:α=0.05,则Z α/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