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 Word 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8
【优质】中考文言文《愚公之谷》全文详细翻译-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考文言文《愚公之谷》全文详细翻译【原文】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①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②。
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傍邻③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④愚矣!夫何为而与之。
”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
管仲正衿⑤再拜曰:“此夷吾⑥之愚也。
使⑦尧在上,咎繇为理⑧,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
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与。
”(《说苑·政理》)【注释】①牸(zì):母牛。
②驹:小马。
③傍邻:附近的邻居。
④诚:确实。
⑤衿:同“襟”,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
⑥夷吾:管仲之名。
⑦使:假如。
⑧咎繇(yáo):即皋陶,唐尧时任法官,主持审判。
理:法官。
【译文】齐桓公出外打猎,因追赶野鹿而跑进一个山谷时。
看见一老人,就问他说:“这叫做什么山谷?”回答说“叫做愚公山谷。
”桓公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回答说:“用臣下的名字做它的名字。
”桓公说:“今天我看你的仪。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篇一:《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和课堂作业《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翻译: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
2、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翻译: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3、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翻译: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
4、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翻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
5、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翻译: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刻舟求剑》课堂作业一、翻译下列文言句。
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翻译:2、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翻译:3、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翻译:4、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翻译:5、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翻译:二、解释加点的文言字词。
1、遽契其舟。
()()..2、是吾剑之所从坠。
().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三、《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篇二:买椟还珠_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_画蛇添足文言文译文1.自相矛盾译文:在很久以前,楚国有一个人既卖矛又卖盾。
有一次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坚固的,什么东西也刺不破它。
”然后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是最锋利的,任何东西都能刺破。
”一个人问:“那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呢?”听了此话后,这个人才发现自己说错了话。
道理:寓意言行不一致,前后不对头。
[提示] 说话、写文章,如果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关系中,竟有两种相反的说法,前后互相抵触,那就会矛盾百出,象楚国商人一样经不住驳同。
2.郑人买履:译文有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寸,然后把它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2019-中考文言文《龟虽寿》全文详细翻译-实用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考文言文《龟虽寿》全文详细翻译
龟虽寿
作者:曹操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初中文言文翻译一、《江天一传》原文与翻译【原文】江天一①,字文石,徽州歙县人②。
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③。
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④,必无文章。
”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⑤,每试辄拔置第一⑥。
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⑦。
家贫屋败⑧,躬畚土筑垣以居⑨。
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⑩。
雨至,淋漓蛇伏(11),或张敝盖自蔽(12)。
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13)。
【注释】①作者为明清鼎革之际抗清义士江天一立传,重点叙其智谋和失败被执、慷慨就义的经过,以顺叙为主,间用补叙、插叙,有详有略,笔法灵活有致。
②徽州:清代徽州府,辖歙(shè设)县、休宁、祁门、绩溪等六县,府治在歙县。
③具:通“俱”。
至性:善良天性,指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④立品:树立良好品德。
⑤傅岩:字野清,浙江义乌人,崇祯初年进士,授歙县令,官至监察御史。
⑥试:指童生岁试。
⑦补诸生:考取秀才,成为县学生员。
⑧败:破、坏。
⑨躬畚(běn本)土筑垣:亲自取土筑墙。
畚,竹制或木制撮土工具。
此作动词用。
⑩暴(pù铺):通“曝”,晒。
(11)蛇伏:像蛇一样蜷伏着。
(12)敝盖:破伞。
(13)自若:自如,像平常一样。
【译文】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
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侍奉他的母亲,和扶养弟弟天表,有着纯厚的本性。
他曾经对别人说:“一个读书人,不树立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没有好文章。
”前朝明末崇祯年间,歙县县令傅岩认为他才学奇异,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
但到三十六岁,才补上一名生员。
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
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象蛇一样蜷伏着,或是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
家里的人一面埋怨,一面叹息,然而天一却捧着书本朗读,和平常一样。
二、师旷论学【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参考文档】中考文言文《戒兄子严敦书》全文详细翻译-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考文言文《戒兄子严敦书》全文详细翻译戒兄子严敦书作者:马援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谈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
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
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最深恶痛绝的。
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
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所以我是一再强调的。
就象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
吾欲汝曹闻人过,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漓,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出的话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谦约节俭,待人又不失威严。
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杜季良这个人豪侠好义,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
无论什么人都结交。
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
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
就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
而一旦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你们就成了纨绔子弟。
就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
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将到任就令人怨恨,百姓的意见很大。
我常常为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了。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重点实词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正:吝啬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误:按照正:审理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误:拜见正:授予官职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
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正:回复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
齐孝公伐我北鄙。
误:轻视正:边境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
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误:城墙正:军营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误:生病正:担心,忧虑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8。
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误:免除正:(被)授职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误:依次正:临时驻扎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误:完毕正:通“猝”,突然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11。
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误:高兴正:通“促”,赶快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安置正:问候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
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误:借给正:宽恕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误:捉拿正:及,达到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
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正:感激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误:上去正:当即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
一、左宗棠一、实词1、非梦卜夐求,殆无幸矣 (大概)2、僚属白事 ( 报告)3、武事不竞之秋(时候)4、欲藉通商深入腹地(假借借助)5、自俄踞伊犁,蚕食不已,新疆乃有日蹙百里之势(占据停止收缩)6、汝可为书谕吾意,当及时出为吾办贼。
(写信表达替平定)7、以通商、分界、偿款三端相要(要挟)8、条上新疆建行省事宜(列条陈述)9、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 (供奉)10、每克一地,招徕抚绥(攻克攻下)二、翻译句子1、辄问:“亟高先生云何?”由是忌者日众,谤议四起,而名日闻。
(4分)(骆秉章)就问:“左先生是怎么说的?”因此嫉妒的人一天天的多了,诽谤非议也四处涌现,而左宗棠的名气也一天天的大了。
2、“若识举人左宗棠乎?何久不出也?年几何矣?(3分)你认识举人左宗棠吗?怎么很久不出来任职呢?他年岁多大了?3、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
(4分)当今的计策,应当先和俄国人谈判,委婉地运用计谋;然后要准备在战场上来决一高低,要坚忍地去获得胜利。
4、胡林翼亟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
胡林翼却非常欣赏他,认为看遍全国,没有一个人才能超过左宗棠的。
5、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
林翼敦劝之,乃出。
张亮基任湖南巡抚,征召左宗棠为官,左不赴任。
胡林翼多次相劝,左才出任。
6、兹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现在一箭未发,就马上送献战略要地,这是边界事务里万万不可以答应的。
壮其言,嘉许之。
崇厚得罪去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
皇帝觉得左宗棠的话有志气,非常嘉许。
崇厚获罪离任,朝廷命曾纪泽出使俄国,更改前面的和约。
二、和凝一、实词1、独好礼文士以礼对待2、每倾赀以交之财物3、因妻之以女嫁给4、吾恨未得死所尔遗憾5、以故凝得与之游交游6、唐故事,知贡举者所放进士旧例主管二、翻译1、已而一骑追瑰几及,凝叱之不止,即引弓射杀之。
(3分)不久,有一名骑兵追赶过来,快赶上贺瑰了,和凝大声呵斥,那骑兵仍不停止,和凝就拉开弓射死了他。
【推荐下载】中考文言文《狼》全文详细翻译-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考文言文《狼》全文详细翻译狼作者:蒲松龄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才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一、治本在得人 原文:苻坚召见(高泰),悦之,问以为治之本。
对曰:“治本在得人,得入在审举,审举在核真,未有官得其人而国家不治者也。
”坚曰:“可谓辞简而理博矣。
” 翻译:符坚召见高泰,很喜欢他,向他请教治国的根本办法。
高泰回答说:“治国的根本办法在于得人才,得人才在于慎重推荐,慎重推荐在于考察这人的真实情况。
每个官位得到合适人选,国家却治理得不好的情况,是不会有的。
”苻坚(听后)说:“说的真是言词简略而道理深广啊。
” 二、吕蒙正不记人过 原文: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
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
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
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
不问之,何损?”时人服其量。
翻译:吕蒙正先生不喜欢记着别人对他的犯下的错。
当初刚任参知政事的时候,上朝时,有一个朝廷官员在帘内指着他说:“这样的粗陋之人也能够参与朝政吗?”蒙正假装没有听到走了过去。
他的同事很愤怒,让人询问那位官员的姓名,蒙正急忙制止了同事。
朝事结束后,他的同事心中仍然愤愤不平,后悔没有追问到底。
蒙正说:“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么我终身不能再忘了他,还不如不知道。
没有查询他的姓名,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气量。
三、石勒不计前嫌 原文: 后赵王勒悉召武乡耆旧诣襄国,与之共坐欢饮。
初,勒微时,与李阳邻居,数争沤麻池相殴,阳由是独不敢来。
勒曰:“阳,壮士也;沤麻,布衣之恨;孤方兼容天下,岂仇匹夫乎!”遽召与饮,引阳臂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因拜参军都尉。
文言文和翻译 篇1文言文翻译大全 翻译:后赵王石勒请武乡有声望的老友前往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同他们一起欢会饮酒。
当初,石勒出身贫贱,与李阳是邻居,多次为争夺沤麻池而相互殴打,所以只有李阳一个人不敢来。
石勒说:“李阳是个壮士,争沤麻池一事,那是我当平民百姓时结下的怨恨。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考文言文《张中丞传后叙》全文详细翻译《张中丞传后叙》译文《张中丞传后叙》译文文言翻译来源:网友提供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作者:韩愈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我和吴郡人张籍翻阅家中旧书,发现李翰撰写的《张巡传》。
李翰以文章写得好而自负,这篇传记写得很详细周密。
但可惜还有不足之处,没有替许远立传,又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头尾。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
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
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但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共守睢阳。
地位本来在张巡之上,却把权柄交给他,受他指挥,没有什么猜疑和妒忌,最后和张巡一起守城,一起死难,建立了功名,由于城池沦陷而被俘虏,和张巡的死相比先后不同时罢了。
许、张两家子弟才能智慧低下,不能彻底理解许远、张巡的志气。
张家子弟认为张巡战死而许远受虏不死,怀疑许远怕死而降贼。
许远假如怕死的话,为何要苦苦地死守小小的睢阳城,把自己的奴僮杀了给土兵们吃,来同敌军抗战而不投降呢?当他们被围困的时候,城外连极其弱小的援兵都没有,他们所要效忠的只是国家和君主罢了,而叛军则告诉许远唐朝已经灭亡,君主已经死了。
许远看见救兵不来,而叛军却越来越多,一定以为敌人的话是真的。
等不到外来的救兵尚且死守城池,人吃人也快吃完了,即使是傻瓜也会算得出死亡的期限!由此看来,许远的不怕死也就很明白了。
哪有城池失陷了,部下都死光了,他自己却独自含羞忍辱,苟且偷生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肯这么做。
唉!难道说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做这样的事吗?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
城陷而虏。
与巡死先后异耳。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公输1、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译文:公输盘一连多次地使用了攻城方法。
2、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译文:我知道用什么办法对付您了,我不说。
3、虽杀臣,不能绝也。
译文:即使杀了我,守御的人却是杀不尽的。
4、吾既已言之王矣。
译文:我已经把造云梯的事告诉过楚惠王了。
5、夫子何命焉为?译文:先生对我有什么见教呢?6、吾义固不杀人。
译文:我奉行义,决不杀人。
7、宋何罪之有?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8、胡不见我于王?译文: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9、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译文:好啊!我不攻打宋国了。
10、北方有侮臣,愿借子杀之。
译文:北方有个欺侮我的人,希望借助你您的力量杀了他。
11、然,胡不已乎?译文: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12、此为何若人?译文:大王认为这是什么样的人呢?13、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译文:我知道您用什么方法来对付我,我不说。
鱼我所欲也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译文: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可用呢?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使它不丧失罢了。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译文: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4、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译文: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5、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文:通过某种办法就可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
6、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译文:如果你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
7、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译文: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为了我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8、乡为身死而不受。
译文: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接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译文: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常常灭亡。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6、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
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憔悴枯槁,表现在脸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译文: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译文: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
6、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译文: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1、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译文: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2、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译文: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3、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说:“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
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4、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译文: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5、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译文: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曹刿论战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译文: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2、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
5、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译文:这是(对人民)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
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消失了。
7、何以战?译文: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8、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译文: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9、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文: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邹忌讽齐王纳谏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2、王之蔽甚矣。
译文: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3、忌不自信。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文: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译文: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6、与坐谈。
译文:邹忌同他坐着闲聊。
7、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译文: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8、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译文: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
9、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10、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12、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译文: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
愚公移山1、聚室而谋曰。
译文: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
2、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译文: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何必愁挖不平呢?3、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你真是太不聪明了。
4、河曲智叟亡以应。
译文:智叟无言而对。
5、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译文:本来在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6、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译文: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面。
7、帝感其诚。
译文: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
8、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译文: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中挑担子的三个人。
9、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译文: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10、曾不若孀妻弱子。
译文:连寡妇孤儿都不如。
1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译文: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1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文: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诗经两首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译文: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3、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译文: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译文: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
5、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译文: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
陈涉世家1、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百姓苦于秦朝(的统治)已经很久了。
2、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译文:陈胜是阳城人表字叫涉。
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译文:你是被雇佣耕地的人,哪里谈得上富贵呢?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文:现在逃跑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译文:陈胜又暗中让吴广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6、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都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陈胜。
7、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译文: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走了。
8、嗟乎,燕雀安知鸿鹄(hónghú)之志哉!译文:“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9、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译文:陈涉年轻时,曾同别人一道被人家雇佣耕地。
10、苟富贵,无相忘。
译文:如果有一天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记。
11、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就算朝廷不杀我们,但是戍边的人十个里头肯定有六七个死去。
1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扶苏因多次劝说秦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13、乃丹书帛曰“陈胜王(wàng),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
译文: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14、将军身被坚执锐。
译文: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15、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译文: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惩罚那些当地各郡县的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涉。
16、发闾左谪(zhé)戍(shù)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译文:朝廷征发九百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去驻守的人临时停驻在大泽乡。
1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译文:吴广向来爱护士卒,士兵们有许多愿意替他效力的人。
1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文: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19、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译文: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了,起义军就进城占领了陈县。
20、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译文:攻打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的谯门中同起义军作战。
21、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huì )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