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学核算原理及中国实践喀什师范学院笔记第八
- 格式:pdf
- 大小:9.36 MB
- 文档页数:48
笔记-—国民经济核算第一章总论一、国民经济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1)定义:国民经济核算是指按照一套既定的概念方法对一个国民经济总体(通常指一个国家)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
(2)对象:一国经济总体。
(3)主要工具:统计指标.【注】:国民经济核算运用统计指标对经济现实的描述不是统计指标简单的堆砌和松散组合,其具有以下特点:[1]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按照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概念、定义、分类和规则设计核算体系的框架。
[2]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对国民经济进行统一核算。
[3]引入了工商企业会计的复试记账原理,使整个核算在数量上相互联系,形成了一套逻辑严密,协调一致而完整的数据体系。
(4)目的:通过提供系统而详细的数据,满足经济生活中的广泛需要。
【注】:主要满足以下方面的需要:[1]提供主要经济流量指标,监测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包括生产、消费、投资、进出口、金融活动等。
[2]显示经济学定义的经济过程中的因果机制,支持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宏观经济分析。
[3]在宏观和微观的层面上支持中长期计划的制定和计划目标的论证,为经济决策提供基础和依据。
[4]在核算日益国际化前提下,为进行国际比较提供支持,服务于国际事务的管理和分析。
(5)重要性: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基础。
(6)系统原则[1]整体性[2]层次性[3]关联性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发展(1)SNA:中文名为国际经济核算体系,是围绕国民经济核算所形成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注】:SNA相比于MPS所具有的优点:①SNA是依据“综合性生产”的观念组织核算的。
②SNA还充分运用了现代经济分析中的投入产出分析、资金流量分析、资产负债分析和国际收支分析等工具,大大扩充了核算内容和分析领域。
③SNA是一种以账户形式和复式簿记的方法组织起来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在核算方法上具有优越性,能够保证整个核算体系的逻辑严谨,以及基础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三版第一章总论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三版第一章总论,是一本介绍国
民经济核算原理及其在中国实践中的应用的教材。
本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经济核算的概念和作用、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和核算体系、以
及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历史演进和当前形势。
首先,经济核算的概念和作用是本章的第一个部分。
经济核算是对一
个国家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化、定性化和定量化的记录、分析和总结的过程。
它可以揭示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总体状况和结构特征,为政府制定经
济政策提供依据,为经济管理和评估提供相应的数据基础。
最后,本章介绍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历史演进和当前形势。
通过分
析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始终
以适应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需求为目标,不断完善和创新,逐步构建了
与国情相适应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当前,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正面临着新
的挑战和机遇,如如何准确统计和核算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业态
的贡献,如何在绿色发展背景下进行经济核算等问题。
总的来说,《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三版第一章总论从概
念和作用、基本框架和核算体系、历史演进和当前形势三个方面对经济核
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了系统详细的介绍。
通过学习本章,读者可以了
解和掌握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和核算体系,以
及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历史演进和当前形势,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
的基础。
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与发展,明确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结构、核算原则与核算方法。
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与发展1.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系统描述,是国民收入统计的演化结果。
2.1993年联合国修订SNA,国民经济核算实现全球一体化。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过程受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
3.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1992年提出并分两步实施,1998年正式公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数据。
第二节国民经济核算对象1.国民经济核算目的。
2.机构单位、机构部门、基层单位、产业部门的概念。
3.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分类:货物和服务交易、分配交易、金融交易、内部交易的概念。
4.经济流量与存量的概念。
5.价格的概念,主要价格形式及概念。
第三节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结构1.一般市场活动过程的主要构成,市场的分类。
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总量关系,社会再生产的三个阶段。
3.国民经济核算的结构描述和分类体系。
第四节国民经济核算原则1.市场原则。
2.所有权原则。
3.三等价原则。
4.核算统计原则。
第五节国民经济核算方法1.国民经济帐户方法、平衡表法、矩阵方法、方程式法、图解法,其中国民经济帐户方法是主要方法。
2.国民经济帐户方法的特点。
3.国民经济帐户体系。
第二章生产总量核算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生产核算的基本理论,机构单位的生产核算方法,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及相关指标的核算,并会进行生产核算的简单应用分析。
第一节生产核算的基本理论1.生产总量的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
2.生产活动的的基本单位是基层单位;我国的国民经济行业部门分类。
3.货物与服务产出的特点。
4.生产核算范围:市场产出与非市场产出。
5.生产的概念。
第二节机构单位的生产核算1.机构单位总产出的核算:生产要素最初投入、对货物或服务的中间消耗、生产税净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