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2面世之前我的DOTA回忆
- 格式:docx
- 大小:458.08 KB
- 文档页数:3
【DotA回忆录】(第8期)【剑雪封喉】那些年,DotA英雄中的唯一真神时势造英雄,每一代DotA版本都拥有自己的时代王者。
6.41奈门摩尔,魔王降临,魂之挽歌,毁灭阴影震慑一切。
6.43神猪刚背,进可攻,退可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6.48逆天幽鬼,鬼影重重,主身降临而分身不灭,辉耀在手,天下我有。
6.51月神露娜,丛林之王,魔舞双修,出关之日便是号令天下之时。
但尽管如此,在他们最为华光璀璨的年代,这个世界都并非一人一姓之王朝。
6.41毒龙女王,双减速发力,十分钟打穿影魔6.43沉默术士,恐怖输出,不断与刚背上演尖矛利盾的传说。
6.48灵魂守卫,一把双刀推上高地,与幽鬼并世称雄。
6.51巨魔战将,极限速度,与月神一争天下。
至于版本演化到到61之后,依次上演过:蛇发、小黑的一姐之争;炼金、水人的绝代双骄;熊德、狼人的兽王争霸。
时至今日,多伪核的盛行更是将逐步天下成为了一种奢望。
在DotA漫长的发展史中,只有在6.59这一张Loading画面下,这个时代只属于一个王者。
古老相传,当年有四大救世法师并存于世。
6.59救世四法师,不死死灵法师,A刷暗影萨满,以一敌十死亡先知,以及无解的地精修补匠。
然而这就好比与北乔峰齐名的南慕容,终究沦为前者的陪衬。
这个版本的地精修补匠,超强的能力凌驾于万人之上。
飞鞋冰甲羊刀血精BKB分身斧,任你是骷髅大帝还是神装龙骑;三路带线,以一保四;抓不死,杀不死;队友增援一到,便是局势瞬间逆转;Gank、Farm、团战、机动性、生存、切入几乎都无可挑剔。
Tinker在那个版本是DotA英雄中的唯一真神,这句话其实并不夸张,因为没有多少英雄能在某个版本中拥有这样的完美到无可挑剔的能力。
让时光倒流,回到09年初。
那个时候的骷髅王还没有加冕,那个时候国内打DotA的萌胖子ID叫angel_lover,那个时候的血精石点数同时提供额外的魔法与血量回复,那个时候的幻影斧可以消魔,那个时候“后母”还没有遇见“干爹”,更没有诞生,那个时候的国家德比属于7L与Ehome。
TI2回顾iG破釜沉舟西恩刀塔首度插旗西雅图作者:来源:《电子竞技》2017年第16期作为TI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冠军之一,第一个从败者组一路直上拿下最后的冠军,iG在夺冠路上击败所有的国内外强敌,实至名归。
在2012年的那个夏天,iG战队万夫不当,成就了中国战队的首个奇迹。
从顺风顺水到大厦将倾TI前的G联赛冠军,黄袍祭旗!提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TI冠军,不得不回想起那个时代DOTA1最后一场的经典番战G 联赛决赛,iG vs DK,国内此前一直包揽各种冠军的DK战队在出国前最后一次大赛中,BO5番战被iG逆转,上海五角场的这次决战对iG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冠军,更是一次培养王者心态的破茧之战,逆风翻盘DK夺冠,赛后Zhou神更是在采访中喊出了那句霸气的宣言:那些年欠我的冠军,我要一个一个拿回来!西恩军团哀兵出征TI1科隆的失利让无数中国刀塔粉丝神伤,最后看到Na’Vi兴奋冲出对战房的一幕,至今仍然让很多玩家耿耿于怀,TI2首次来到V社的总部西雅图进行,虽然中国军团有数支强队出征,但大家都明白,虎视眈眈的外国群狼,仍将会是西恩的最大劲敌。
在TI1的百万美金大赛被各大职业选手认为是一个不靠谱的笑话之后,TI2的含金量则已经被各大战队空前重视,这就是刀塔世界的欧洲冠军杯,改变人生命运的比赛,将从这里起步!小组赛轻松夺头名,威震全球带着一个最重要国内线下赛的冠军,iG士气满满启程前往西雅图,在前三天的小组赛中,虽然媒体焦点被14战全胜的LGD战队和天命之师DK抢去了大半,但iG仍然在B组小组赛中却表现出了惊人的统治力,仅仅负于了EHOME战队1个小分,以13胜1负的战绩拿下了B组头名,在这次的小组赛比赛中,iG的经典4保1体系发挥得淋漓尽致,围绕Zhou的德鲁伊、水人、露娜等核心打出了各种花式套路,以碾压之姿挺进了淘汰赛胜者组。
拿下EG,北美的旗帜被攻陷!贝纳罗亚音乐厅首战,是TI首次来到西雅图进行的线下比赛,而iG首轮的对手,就是日后多年和西恩军团作战的最大对手——邪恶天才EG战队,作为美利坚刀塔的图腾,坐拥主场之利的EG虽然当时还是Bulba坐镇中单的位置,但整体战斗力也不容小觑,Fear的一盘无解水人给Zhou的德鲁伊好好上了一课,好在iG在决胜盘用三大绝活体系之一的露娜推进稳稳拿下比赛,顺利进军胜者组4强。
5“抓小放大”的DOTA2封面故事 Cover story《刀塔》也被称作DOTA2,由DotA的地图核心制作者IceFrog(冰蛙)联手美国Valve公司(以下简称V社)于2009年中旬开始研发的一款游戏。
2010年11月1日,V社在DOTA2官方网站发布了第一篇博客,经过了12年的发展,如今DOTA2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最知名的电竞项目。
然而回顾DOTA2电竞在过去十余年的发展,我们能够从中理出一条相对清晰的脉络,在TI的巨额奖金之下,V社网罗了当时全球电竞可能是最优秀的一批职业选手,但在DOTA2电竞发展的过程中,由于V社过度重视选手权益,导致其余参与者的利益被逐渐蚕食,以至于整个DOTA2电竞生态的发展和平衡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100万到4000万美元的金字招牌2011年德国科隆游戏展前夕,V社宣布将为尚处于测试阶段的DOTA2举办一项电竞赛事,并将其命名为The International(TI,国际邀请赛),总奖金为160万美元,冠军奖金100万美元。
由于DOTA2没有国内代理商,加之赛事的巨额奖金,使得不少DotA战队对TI抱有怀疑的态度。
尽管包括EHOME、TYLOO、iG、NV在内的四支战队受邀参与TI1,但事实上仅EHOME战队在赛前经历了较为系统的训练。
经过4天的角逐,最终来自乌克兰的Na'Vi战队凭借着胜者组的优势,以3-1的比分战胜EHOME战队,成为了DOTA2首届国际邀请赛的冠军。
凭借高额奖金带来的吸引力,国内外几乎所有队伍都立刻放弃了DotA,转战至DOTA2。
2012年5月15日,V社在DOTA2官网上公布了两支直接受邀参加TI2正赛的战队,分别是来自中国的DK战队,以及卫冕冠军Na'Vi战队,这样的直邀形式,一直从TI1持续到了TI7。
而TI2的主赛事则回到了V社的大本营,美国西雅图市的的贝纳罗亚音乐厅。
2012年9月3日,在王思聪高调收购CCM战队成立iG战队一年后,队伍从TI2的败者组决赛中杀出,并成功在总决赛中以3-1的比分击败卫冕冠军Na'Vi战队,帮助中国战队首次捧起了TI冠军神盾。
斗鱼杰出自述文 左子扬DOTA2赛事。
2022年4月20日,《地下刀塔》第一期——DOTA2社区解说和视频作者。
在TI11前夕官他终于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小的时候,我就对游戏很感兴趣,那个时候都是我父亲带着我,玩《红色警戒》《使命召唤》《荣誉勋章》这些游戏。
2011年,还在上初中的时候,看到2009、海涛他们做的游戏视频,我就尝试模仿他们,当时也是做一些单排和神装单挑的视频。
最初自己其实是想做电竞职业选手的,后来意识到自己能力有限,很难走上职业的道路。
2013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直播。
当时自己还没有和斗鱼签约,平时就在直播间打打DOTA2单排。
2014年2月,有个叫风铃角(ID待确认)的水友,问我要不要看看比赛,就给我赞助了一张DOTA2的比赛门票,那个时候看比赛是需要买门票的。
我记得很清楚,那个比赛是NPL5亚洲区预选赛。
那个时候就感觉解说比赛很有意思,加上自己的直播间也有些人气,就开始从事赛事解说的工作。
之所以在2022年初选择做《地下刀塔》这个节目,理由也很简单,作为一个赛事主播,我感觉自己的直播遇到了瓶颈,急需一个新赛道来养活我自己。
我发现体育领域有很多点评类的节目,但在DOTA2这个领域是完全空白的,那我就想自己能不能做一个输出观点的节目,做一个DOTA2的评论员、观察员。
当时我的判断是,这个节目肯定能挣钱,但是能挣多少我不确定。
做了几期之后,我发现这个节目能帮助大家回归游戏本身,而不是社区里大家经常会讨论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比如花边新闻或者给选手战队扣帽子。
在我这里,大家就是单纯的讨论DOTA2,这个氛围我觉得很好。
整个视频的制作流程很简单,像选题都是我在直播过程中和水友们聊的。
比如第一期,是我在直播中意识到今年TI直邀最差的结果可能只有一支,基于这个话题,我会先在直播中和观众聊一聊,聊到最后我就会发现大家想要什么,喜欢看什么。
基于直播的反馈,我再去写稿、录视频,简单来说就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dOTA2原创作者diongdiong 的白金小教室我是在2008年上大一的时候接触的DotA,当时在室友的推荐下打了一把人机。
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大学四年都在玩这款游戏。
2013年我出国之后,正好DOTA2开始公测,我就顺理成章地从DotA 转向了DOTA2,游戏也是一直玩到现在。
最近一年半因为做视频的缘故,再加上要照顾小孩,所以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玩过DOTA2了,但只要时间允许还是会关注DOTA2比赛的。
我是2021年10月在B 站上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条视频,最初的内容都是油管DOTA2短视频的搬运。
因为在国外的缘故,我平时看Twitch 直播比较多,看到一些搞笑有趣的视频,就想搬运过来给国内的玩家分享一下。
Twitch 上有个功能,就是所有人都可以点击网页上的Clip 按钮,来截取自己觉得有意思的片段。
这些截取的片段是所有人可见的,如果大家觉得好玩就会给这个视频点赞,我搬运的通常就是自己看过的那些高赞视频。
搬运的工作是很方便的,也几乎不耗费什么精力。
2022年1月的时候,我在Twitch 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视频,有个玩家用老奶奶(电炎绝手)放大,结果因为微博:@DiongDiong 的白金小教室DOTA2原创作者文 左子扬观 点 Viewpoint对手离他太近了,他想打却怎么也打不到对手,就只能一直在那转圈圈。
但是我其实知道老奶奶这个英雄的大招是可以往自己脚下放的,只要在游戏里M点击自己的头像就可以做到(注:现已修复)。
但是很明显那个玩家是不知道的,所以我就想把这个小技巧发出来,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是不知道这个小技巧的。
这算是我第一个科普类的视频,没想到反响还挺好,我就觉得应该有不少玩家是喜欢看这类视频的,从那之后我就开始研究一些游戏内的小百科,包括英雄技巧也包括游戏和地图的机制。
我在B站频道上的介绍是“北美划水码农”,在做视频之外,我的本职工作是在美国一家公司做后端和数据相关的工作,虽然工作需要接触到代码,但工作的内容和游戏开发并没有关系。
DotA2编年史DOTA2史记:上古——癫狂之月崩塌之前的DOTA2世界混乱——癫狂之月的崩塌对DOTA2世界造成了巨大的混乱,天辉和夜魇初步形成纷争——天辉和夜魇分别用能量吸引了不同的DOTA2原住民,阵营正式形成英雄——世界各地的英雄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不为人知的原因加入到天辉或者夜魇阵营,DOTA2正式展开上古英雄:帕克:生存了千万年的仙女龙族先知:树木之神维萝迪希娅生命的延续暗夜魔王:永夜时期陆地的统治者,在日出之日唯一幸存的夜行生物虚空假面:来自时间之外的维度极寒幽魂:在宇宙形成之前就已存在的能量体祈求者:和魔法的历史一样古老的天才法师地下世界:永劫之墟——内有狭窄迷宫,闪电幽魂鞭笞亡灵的场所魂渊——影魔收藏灵魂的地方异域:虚无之境:德尊教团的信徒通过考验所必经的世界幻墙之末:黑暗贤者获得力量的地方异界之狱:充满火焰的外域,术士捕获地狱火的地方地理:斯洛姆王国——兽王的家乡尼西埃雪山——撼地者的起源之山晴雪城——全能骑士所信仰的全能之神的所在地,圣城影承废墟——流浪剑客的出生地星隐寺——敌法师修行的寺庙遮面之岛——主宰尤涅若的家乡银叶森林——月之女神的圣地,月之女祭司米拉娜巡逻的地方诺论山脉——狙击手的家乡。
山上有峭壁潜行兽哈扎达尔废墟——圣骑士的家乡蓝心冰川——极北之地的冰川,水晶室女修行的地方纷争之国的燃烧沙漠——莉娜修行的地方流血丘陵——暗影萨满出生地悲叹山脉——风暴烈酒与雷神合二为一成为风暴之灵的地方紫罗兰高原——修补匠实验的地方,现在被黑雾笼罩囚尸岭——戮尽之地北部的山脉戮尽之地——平原,战场,屠夫肢解尸体的地方闪烁荒原——沙漠,沙王统治的地方白骨帝国——内有骨牙森林,全是由骨头堆砌而成噬血之峰——常年被云雾包围,血魔的主人所在地灼神山——火山,育母蜘蛛的领地,火山口上有一座塔型建筑,名曰地磁尖塔基迪岛——剧毒术士出生地,位于弗拉基海湾,岛上有浓酸密林,内有很多毒物荒狱丛林——蝙蝠骑士所在地,内有一个巨大的蝙蝠洞穴鲁姆斯克大教堂——瘟疫法师出卖灵魂的教堂厄泽王庭——痛苦女王降世之地,王庭内有祈灵塔,高耸入云秘湮学院——禁忌物品博物馆,内有禁断圣所,馆长是术士阿克图拉岛——上有高原的一个岛屿,巫毒术大师聚集之地,巫医学艺的地方德瓦克地下城——关押噬魂鬼的地牢战栗之岛——人类铁帆海军和洪流恶魔作战的边境小岛,海军上将军营所在地沉睡之海——潮汐猎人、鱼人守卫生活的海域,同时还活动着巨型海怪——深渊触手厄尔多姆——龙冢,龙骑士获得龙族血统的地方,极为神秘黑暗之湖——巫妖生前所在国家境内的一个深不见底的湖泊三途川——冥河,连接现实世界和地下世界的河流苍白之巢——地上世界的最高点,生活着天怒一族,即复仇之魂的种族神祗(魔星):死亡之神:其军队毁掉了星隐寺,最高信仰为虚无主义的神深渊触手:毁掉铁帆舰队的深海魔物赛莉蒙妮:月之女神妮塔莎:夜之女神,其梦魇催生了祸乱之源维萝迪希娅:树木之神,其生命被先知所延续丝奎奥克:与复仇之魂签订契约的女神。
我的DOTA情结2——“剑雪封喉”我的DOTA情结2——“剑雪封喉”“DOTA,是一种感情。
曾经的开黑五连坐,曾经的FB、曾经的暴走,曾经的MVP,曾经的GANK、PUSH、SOLO……它,让我们同仇敌忾,让我们魂牵梦绕。
然而,一切都会成为曾经,一切都会成为回忆。
”——土匪菜鸟1(末尾附上,我们12班所有男生的ID照片,以此纪念我们曾经的回忆以及兄弟情谊。
)2013年7月20日,周六,下午,宿舍,空无一人。
想起了兄弟们,想起了Dota,想起了剑雪封喉。
2013年上半学期,某天晚上,叔叔在看视频。
抢过耳机,只听了一下,立马被他的声线和文字解说所吸引。
于是,从那刻起,我知道,我深深地爱上了他。
剑雪封喉,国内新生代DotA视频制作者的代表人物。
十部“DotA回忆录”,四部“天下DotA”外加番外篇和dota十大经典战役,部部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精心选取的Rep,客观、专业的分析,细致不漏重点的剪辑,文采飞扬又不失激情的解说词,富有磁性的完美音色,以及低调谦虚的语气作风,使其作品几乎无可挑剔,各大网站上的评分均高达9.7以上……网站、贴吧上,我一点一点地搜集着关于他作品的经典语录(Dota回忆录第七期——爹妈大战,蓝猫传奇,永生不忘的经典,永载史册):DotA回忆录(第一期)——史上最飘逸的团战&世界顶级Carry的圣剑传说1、是不是让你想起了那个“十人七跳三闪烁,团战英雄满天飞”的热血四发年代!2.眼看队员有难,受过高等教育,深明大义的LGD队长2009果断决定——Tp 跑路回家啦。
3.至于潮汐,这个Tp......你是在自己骗自己吗?4.世界另一边,近卫军团泉水处,美杜莎毫无疑问选择了买活,急忙去整理乱成一锅粥的下路兵线。
这时,我们看到近卫军团的动物信使不疾不徐的飞到中立商店。
一道物品合成的华光闪过,美杜莎的第二把圣剑宣告问世。
主宰比赛被终结,满级买活,出第二把圣剑。
你可以算一算死前的ZSMJ有多少的经济积累。
其实我一直喜欢玩网游从来没接触过WAR3以及一些RPG的游戏,记得是2010年的春天,我玩的网游账号被盗了,当时我就进入了空窗期,没有了网游的娱乐,生活很乏味。
第一次对DOTA的印象,当时我的舍友和我一样爱玩游戏,总看他打DOTA,我当时还不知道那是DOTA一直称呼其魔兽(舍友总是不耐其烦的给我解释说这个游戏叫DOTA,如今非常火爆的游戏),就坐在他一边看着他玩,记得第一次看他操作的是个暗影萨满,貌似被隐身的敌方英雄砍了两刀,我哥们马上就不淡定了,原地插大,嘴里还念念有词“来啊孙子,干我啊~”哈哈哈,这就是我对DOTA的最初印象,看着一个英雄4个技能,心想也没什么好玩的就四个技能而已玩什么。
第一次对解说的印象,其实我玩DOTA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受我舍友的影响,当时他还是个小菜鸟,经常在那看《海涛教你打DOTA》于是我也就记住了那句经典的“不图不挂素质游戏,净化DOTA环境从我做起”的开篇语,话说现在的DOTA环境真心需要净化,印象深刻的是涛哥那期视频时做的船长,有一个和打鱼人配合团灭对面的操作,瞬间感觉到了这个游戏原来队友互动性这么强。
第一次对DOTA装备的印象,哈哈,那就是传说中的“西瓦的守护”了,当时看我舍友玩巫妖,跑去野店(感觉好神秘的样子)买装备,我问他出什么装备,他得意的说西瓦然后给我看了看,我小白的说了句“这个肩膀很NB吗?”然后换来的就是各种解释,这个游戏部分装备部件,等等等。
我很好奇英雄的装备不分武器护甲头盔什么的怎么玩?第一次操作,哈哈哈,应该是大三的一次宿舍集体通宵吧,想想真是怀念啊,那会我还在玩网游,舍友们玩了会CS,然后说玩会RPG 吧,他们又激战了一把守卫剑阁。
后来有人提议说DOTA吧,于是把我也拉上了,好吧分好阵营,带电脑,AP,然后我就在众多酒馆中凌乱了,一边看技能一边问哪个英雄简单,最终我居然选择了钢背兽,好吧,我承认我笨,就这样默默地全场打酱油,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过满满的全是新鲜感,回到宿舍念念不忘。
DotA发展历程及其简介DotA发展历程简介DOTA 全名为Defense of the Ancients,译为守护古树,或者守护遗迹,它是建⽴在WAR3基础上,利⽤地图编辑器开发的,全新的电⼦竞技游戏。
DOTA最早只是个别玩家⾃娱⾃乐的RPG地图,后来经过60多个版本,数年的不断完善,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了众多的拥护者。
DotA发展1.发展之初DOTA的历史要从《星际争霸》的时代说起,那时候有⼈⽤《星际争霸》的地图编辑器做了⼀张地图,叫做Aeo n of Strife,这就是第⼀张DOTA类型的地图,即5对5单英雄对抗的地图,以后的DOTA正统版本都是在种游戏模式上不断完善的。
2.Eul时代到了《魔兽争霸3:混乱之治》(ROC)时期,⼀位叫做Eul的玩家做了第⼀张ROC版本下的DOTA 地图,在最早的Eul的DOTA⾥,两个阵营都只有5只英雄。
当《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TFT)推出的时候,有⼈说Eul是个顽固的“保守党”,坚持只做ROC 版的DOTA,对TFT不感冒,有⼈说Eul做了⼀个TFT版本的DOTA2,然后消失了,⽆论如何,Eul最终消失了。
这时候有许多⼈在TFT版本下创造DOTA的衍⽣地图,这些衍⽣地图开始在BN 上流⾏起来,有位玩家将当时这些派⽣地图以及原始地图中很“酷”的英雄汇集起来,制作了DotA Allstars,这就是DO后来DOTA后缀“ Allstars”出现的历史渊源。
这位天才的玩家在发布了⼀个Human(⼈族) vs Orc(兽族)的衍⽣版本之后停⽌了版本的更新。
3.Guinsoo时代的早期这时候有⼀位叫Guinsoo⼤神出⼭了,开始制作TFT版本下的DOTA地图,这个时期的DOTA版本并不叫ALLSTARS,⽽是EX 系列,这是Guinsoo将ROC版本下的DOTA优化改进的地图,在这个版本⾥,DOTA从英雄防守正式变成了英雄对抗类的地图,EX系列出了4个版本。
据说Gunisoo在EX系列后便暂时停⽌了对dota的改进和版本提升,由他的朋友接⼿继续开发,经过⼀段时间后,Gunisoo重出江湖,做了⼀个dota的收藏版:“DotA - The last War(最后的战争) 2.4d”。
DOTA2面世之前我的DOTA回忆
现在坐在实习公司的办公室里,我的心很平静。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办公室里能坐上一天,能让我坐在电脑跟前一天或许只有她了!
一切都要从我进入大学开始说起,刚进大学的那会儿喜欢上网玩游戏,因为高中生是玩不到游戏的,游戏对于那时的我就想海洛因一样让人着迷。
大学里玩游戏条件是很充分的:课程少、学校有机房、没人管你!在这么好的条件下不想玩游戏也只能是一些圣人了,我们不是圣人,我们喜欢玩游戏,所以我们就玩了!
刚开始玩的游戏还是挺多的,大多数是网游。
中国网游有一个特点就是有钱人控制游戏,很多玩家都花了大量的人民币在游戏上以称霸游戏,这样会使游戏的平衡性大打折扣,像我们这些没钱的就只能玩一半玩不下去换别的游戏玩了。
前前后后换了好几款游戏,总是找不到能持久的,直到有一天我和一个同学蛋疼的在宿舍里实在无事可做的时候……
那时候我那同学(就叫骏一好了)喊我陪他一起打电脑(魔兽争霸),我正好也没事做,就和他一起联网玩起来了,玩了几把换了几张图都觉得没意思,骏一就建议说我们玩DOTA 吧,我之前也听过DOTA我们班上也有一个人玩,我说好!于是骏一就建了一张DOTA6.58的图(幸好电脑里自带的那张是AI图,不然以后的故事就不会发生了!),我和骏一一家,对面加了一个简单电脑,第一次DOTA体验就这样开始了!
刚开始,我和骏一两个人打一个简单电脑,那时我们用的是经典的剑圣小y组合,他用网拉住电脑,我就上去刮剑刃风暴。
呵呵,这可能是最低级的配合了吧,但是我们也正是在这些低级的配合里面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游戏乐趣!再往后我们这两个英雄用的比较熟悉了,就换用其他的英雄玩,但是玩的很菜的,有时候被电脑虐的不敢出门。
我们开始感觉到DOTA 不是一个普通的游戏了,她包含了很多技巧与智慧在里面,我们这样玩下去是不能真正体会到她的乐趣的,于是我们虚心向我们班的唯一的上平台玩DOTA的同学(骏二)求教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DOTA的一些基本功,还有一些道具的购买,再者就是我们班又多了几个人玩DOTA了。
终于有一天晚上我们班级宿舍爆发了值得纪念的第一次内战(我不记得具体日期了,当时怎么会想到这是刻骨铭心的一刻呢!)3v2,打得很有乐趣,因为我一直赢!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班的DOTA玩家又多了几个,我们可以在宿舍打4v4了,感觉真的很棒,那个时候没有学习、生活和工作上的烦恼,有时间就内战,我们班的DOTA氛围空前浓厚!我们DOTA玩家越来越多,天天10人内战,有时候还邀请其他班级和我们班打比赛,当然那时候一直输给他们,正是和其他班的比赛让我们了解到后期英雄的重要作用(我们都是前期杀的爽,后期被翻盘,因为我们让实力最差的人打后期)。
大二下学期,我们班DOTA事业发展到顶峰,26个男生就8个不玩DOTA,何其壮观,但是这支庞大的队伍走的路能有多远,我心里画上了问号……
我相信,人类是种自私的动物,在团体利益得到保障的时候人们对于自己的小利益是何其的疯狂!打DOTA也一样,就在我们班DOTA事业的鼎盛时期种种不稳定因素也慢慢浮出水面。
没人愿意打辅助,团战喜欢留大抢人头,逆风的时候怪队友……有时候还会发生口角,一场游戏让我看到了在利益面前(哪怕是一些虚伪的称号)人性的可怕之处!那段时期说实话我真的不愿意玩DOTA,一个游戏居然能控制人的心智,这个游戏给我带来了几分恐惧!之后的日子虽然DOTA天天打,水平也提升很快,但是我们班DOTA隐患一直存在,而且越来越大……
要说内战的终结应该是大二下学期那次东山之旅吧。
那时候我们有一门课程是要出去写生,而我们当时就去的东山,东山真的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么美的地方却成了我们班DOTA内战的坟墓!当时我们是带着路由器去的,第一天晚上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在宿舍里组织起了10人开始打内战,那天可能分人分的也有点问题,游戏开始后局势完全一边倒,被虐的一方心情当然很不爽,打了两把之后终于吵了起来,吵
得很凶,一个游戏能让人如此疯狂,我佩服做这个游戏的冰蛙先生!后来几天没人愿意打DOTA,大家有的玩其他rpg,有的出去喝酒聊天,就这样过了几天又回到学校了,但是我们带过去的内战再也没回来……
旧事物的消亡未必是坏事,DOTA虽然没有了内战,但是我们班的玩家们得到的是驰骋游戏平台的巨大空间,不像以前在平台上玩的好好的突然有人喊内战就草草结束游戏。
我们把游戏从宿舍这个平台搬到了互联网上,我们遇到的队友和对手更是多种多样,我们在网上激动地看各种比赛,为曾经09带领的lgd疯狂忘我,为大神们的精彩表演惊叹不已!为了游戏我们还在挥洒所剩无几的青春,这就是这款游戏的魅力,前无古人!
为了游戏我付出了学业作为代价,各科成绩慢慢下滑,vb二级至今未过,学校组织的两次出国我一次没轮到,暑假在公司实习我觉得自己真的什么都不会,做事情很乏力,看到别人在学习或工作方面的优秀表现时我总是一句“有本事和我比补兵”聊以自嘲!现实是残酷的,我不能靠游戏活一辈子。
最近DOTA6.72貌似更新到了f,我很久没玩了,没条件玩了,也玩不动了。
今年秋天估计DOTA2也要出了,我刚才看了一下DOTA2的有关信息,这游戏做的很酷,保留了DOTA 的本色,同时也优化了很多细节,还增添了很多游戏模式,呵呵,真的很期待啊,但是我估计是玩不了了,我们这些老一辈玩家的心脏已经跳不出90后玩家的节奏了,也许偶尔打打那个令人怀念的6.58AI!
东山合影
内战前来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