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草莓:“硬标准”产出的甜蜜蜜
- 格式:doc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5
北京中国一县一特地标味道北京市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有哪些北京市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有:大兴西瓜,昌平草莓,房山磨盘柿,燕山板栗,北寨红杏等。
燕山板栗历来有木本粮食之称,也素有铁杆庄稼的美誉,其品质上乘,个大,皮薄,肉厚,味道甘美、香甜,在清代曾是贡品。
1.大兴西瓜大兴西瓜,北京市大兴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北京大兴素有“中国西瓜之乡”的美誉,“大兴西瓜”早已成为京城百姓信赖的品牌。
大兴西瓜种植历史悠久,在距今千年以前的辽太平年间,大兴就有栽培西瓜的历史。
大兴西瓜单瓜重4-5千克,瓤色鲜艳,晶莹剔透,皮薄,瓜瓤脆沙、甘甜多汁,纤维含量少,口感好,风味佳,果实含糖量高。
栽培广泛,座果率高,适合北京的传统方式栽培,有很高的商品价值。
2.昌平草莓昌平草莓,北京市昌平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昌平草莓生长在燕山脚下的山前暖带,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纯净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使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味和口感。
昌平区位于国际公认的草莓最佳生产带,生产条件优越,产品质量突出,在周边省区享有盛誉,并远销香港、新加坡等地。
昌平草莓果形端正、饱满,果面光泽亮丽,瘦果分布均匀,果肉质地细腻,口感纯正、香味浓郁,果实硬度较大,耐贮运。
3.房山磨盘柿房山磨盘柿,北京市房山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北京市房山区地理位置靠南,自然条件适宜柿树生长发育。
房山区磨盘柿多生长在集流区,背风向阳,持水能力强,极其适合磨盘柿生长。
房山磨盘柿比其他京郊区县的树发芽早、采收晚,含糖量高,硬度大,贮运性强,从而表现出该地区所独有的优良品质。
果色艳丽,为橘黄色,果味甘甜,果形端正,果面光洁、缺陷少,符合优质外观等级标准。
房山磨盘柿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赞美,曾有“色胜金依,甘逾玉液”之美誉。
4.燕山板栗燕山板栗,北京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燕山板栗历来有“木本粮食”之称,也素有“铁杆庄稼”的美誉,其品质上乘,个大,皮薄,肉厚,味道甘美、香甜,在清代曾是贡品。
昌平区兴寿镇草莓产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草莓逐渐成为鲜果市场中的热门品种。
在北京昌平区兴寿镇,草莓产业开发发展迅速。
然而,草莓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品种单一、种植技术落后、销售渠道窄等,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提出对策。
一、草莓产业现状分析
1.品种单一
兴寿镇草莓主要品种为黑浆果、红星、胜利等,品种单一。
在市场需求日益个性化的今天,单一品种势必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种植技术落后
传统的草莓种植方式在兴寿镇仍然占主导,即露地栽培。
但在草莓生长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湿度、对温度和日照等要求严格,一旦遭受恶劣天气,将会影响草莓的生长和品质。
3.销售渠道窄
目前,草莓销售渠道以当地农贸市场为主,并没有很好的打开了电商渠道,这样不仅限制了草莓的销售量,更阻碍了草莓产业的发展。
二、草莓产业发展对策
开发多样化的草莓品种,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比如在引进外来品种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本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探索出更具上海特色的品种,提高草莓的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
2.推广先进技术
加强对草莓种植技术的指导和培育,引进先进的草莓种植技术和设备,如补光补温设备、灌溉设备等,提高草莓的生长环境,增加产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草莓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销售渠道的拓展。
加大对电商的投入,开发电商销售渠道,以互联网方式推广草莓品种,扩大销售范围,提高草莓的市场占有率。
总之,兴寿镇草莓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和尝试,不断提高草莓品种和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拓展销售渠道,让更多人品尝到兴寿镇特色的美味草莓。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0年第105号--关于受理昌平草莓等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
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0.09.25
•【文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0年第105号
•【施行日期】2010.09.2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其他规定,商标与相关标识
正文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
(2010年第105号)
关于受理昌平草莓等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经北京、河北、河南、广东、重庆、西藏、宁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初审推荐,我局依法受理了昌平草莓等11个产品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经形式审查合格,现予以公告。
有关信息公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对上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如有异议,可自公告之日起2个月内向我局提出;以上产品其地理标志保护申请资料存于我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机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司)备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9号
邮编:100088
联系电话:(010)82262157
传真:(010)82260315
E-mail:***************.cn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五日。
昌平区兴寿镇草莓产业现状及对策分析昌平区兴寿镇位于北京市的北部,是北京市农业重要的产业基地。
草莓是兴寿镇的重点产业之一,但随着国内草莓市场竞争的加剧,兴寿镇草莓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1. 优势①优质的土地条件:兴寿镇的土地肥沃,适宜草莓生长。
土壤保水性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能够为草莓提供充足的营养。
②品质卓越的草莓品种:兴寿镇草莓品质优良,口感鲜美,出口草莓达到了欧盟的标准。
③卓越的技术支持:兴寿镇的草莓种植经验丰富,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
2. 面临的困难①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国内产量的增加,草莓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价格波动较大,不利于草莓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②产品单一:兴寿镇的草莓品种较单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其他地区的草莓品种和品质不断提高,对兴寿镇的草莓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③销售渠道不畅:由于兴寿镇距离市场较远,且物流配送渠道不完善,导致草莓的销售渠道不畅,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二、对策分析1. 合理调整草莓品种结构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兴寿镇应合理调整草莓品种结构,引进新的草莓品种,并针对不同需求加大优质品种的培育和试验。
同时,充分发挥乡土草莓的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草莓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2. 推广草莓深加工产业草莓深加工产业有利于增加草莓的附加值和市场销售面积。
兴寿镇可根据既有的产业优势和市场需求,在深加工方面做出新的尝试,如草莓果酱、草莓罐头、鲜果速冻等,增加草莓的销售面积。
3. 加强草莓产业合作发展兴寿镇与其他地区的草莓产业合作发展,不仅能够拓展草莓的销售市场,同时还可以在技术互换、产业标准、产能配套等方面实现共同发展。
4. 打造优质的草莓产业生态环境兴寿镇应在草莓产业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和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制度,加强草莓种植和管理的科技支持,促进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兴寿镇草莓产业无论从产业结构、品牌高端化、深加工转化、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草莓为什么这样红作者:曾诗淇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年第03期北京有一句话叫“昌平草莓…采‟着吃”,每到草莓成熟时节,去昌平采摘的人络绎不绝,尤其在春节前,采摘园内更是热闹非凡。
吃草莓到昌平俨然成为一种时尚。
去年第七届草莓大会的成功举办更使昌平成为全世界草莓同业关注的焦点,如今在昌平,草莓产业规模直追其传统优势项目——苹果,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1月9日,“三九”的第一天,外面还是寒风凛冽,草莓棚内却是一片绿意,温暖如春。
记者在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的日光温室内,头茬草莓终于成熟了,红彤彤的草莓像一个个小灯笼缀在青绿的藤蔓上,羞答答的模样宛若舞动的精灵,让人爱不释手,空气中弥漫着草莓特有的清香,与室外萧瑟的景象形成鲜明相比。
阳光透过温室懒洋洋地照在身上,舒服、惬意。
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崔维国告诉记者,受去年低温天气的影响,今年草莓成熟期推迟了20多天,虽然产量受到影响,但采摘价格比去年高,整体产值并未减少。
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3月20日,位于昌平区兴寿镇西新城村,是一家集果品生产、销售以及观光、采摘、垂钓、餐饮于一体的股份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5户社员。
短短几年时间,现在社员人数达到了243户,辐射带动草莓种植户超过400户、辐射带动从事果品生产的农户达到1000户。
据介绍,合作社共有生产基地1500亩,果品以草莓为主,有705栋草莓日光温室。
每一栋草莓日光温室都是50米长、8米宽的统一标准,其产量在2500-3000斤左右,纯收入平均每栋达3万元。
“过去传统农业一亩地才收入几百元,现在农户只要有一个草莓温室,干半年活就可以养活全家。
”崔维国说。
近几年,合作社在技术、农资服务、草莓日常管理、销售等方面都为农户提供了指导和帮助,在提高草莓品质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民增收,合作社也发展成为百家北京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2009年7月,合作社生产的“鑫城缘”农副产品通过了无公害认证;2012年合作社生产的精品草莓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称号。
地理标志产品昌平草莓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昌平草莓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昌平草莓。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本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NY/T444草莓NY/T2725氯化苦土壤消毒技术规程NY/T3129棉隆土壤消毒技术规程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DB11/T821草莓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昌平草莓Changping Strawberry在本标准规定的保护范围内,按照规定的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并达到相应质量要求的香甜型品种(章姬、金中三姬、燕香等)和酸甜型品种(阿尔比(Albion)、卡玛罗莎(Camarosa)等)为主的草莓果实。
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昌平草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1年第33号批准的范围,即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崔村镇、小汤山镇、百善镇、南邵镇、沙河镇6个镇现辖行政区域,见附录A。
5要求5.1自然环境昌平草莓生长自然环境为海拔20m~60m,空气质量好,通透性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日照时数2684h,年平均气温为11.7℃,年平均降水量为550mm~600mm,年无霜期为200d左右。
5.2产地空气环境质量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5.3产地农田灌溉水质量产地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5.4产地土壤质量土壤类型为褐土、褐潮土,土质沙壤和壤土,土壤pH值6.5~8.5,土壤有机质含量≥1.5%,其他按NY/T5010规定执行。
5.5栽培技术5.5.1栽培方式栽培方式为促成栽培。
全国8大优质草莓产区大汇总!1.北京昌平草莓:昌平区位于北纬40度,这一纬度是国际公认的草莓最佳生产带。
昌平草莓产区位于山前暖带,昼夜温差大,草莓生长期光照充足,有利于草莓糖份的积累和风味的形成。
昌平上风上水,长年空气质量达到一二级的天数占70%,由燕山麦饭石中渗透而下的水源纯净无污染,京密引水渠又从这里穿过,水资源条件优越。
土壤属微酸性沙质土壤,透气性好。
优越的自然禀赋是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前提。
昌平区的自然禀赋十分适宜草莓生长,从而保证了草莓的品质。
昌平草莓于2006年通过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考核验收。
昌平草莓用的肥都是有机肥,用的药都是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和矿物农药。
昌平生产的草莓全部达到了无公害的标准,部分产品达到了绿色和有机标准,深受市民宠爱。
昌平草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昌平草莓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2.辽宁丹东东港草莓:从最早引入到如今的中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东港进行草莓生产已有百年历史。
沿江沿海的湿润气候、地处北纬40度草莓最佳生产带等客观条件为东港草莓提供了优质的生长环境。
东港市向国家申请注册了“东港草莓”地理标志商标,向农业部申请并被验收命名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草莓)生产基地。
“东港草莓”品牌被农业部信息中心评为全国地域品牌百强,品牌价值已逾14亿元。
3.山东潍坊诸城草莓:诸城草莓是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贾悦镇的特产。
贾悦镇种草莓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种植面积达15000多亩,成了远近闻名的“草莓之乡”。
近年来,该镇先后引进市场前景看好、产值效益高、低糖保健的“甜宝”、“丰香”、“美国铁三”、“红颊”等新品种;扶持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专门成立了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为农民供应高纯度优质莓苗、免费技术服务,引导种植户使用有机肥料、配方肥料和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逐年扩大无公害草莓种植面积。
该镇也因此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诸城草莓”。
截至目前,全镇已实现冬季草莓规模种植,种植面积达15000多亩,可实现全镇经济收入37500万元,农民人收入2.5万余元。
打造完美水果皇后—昌平昌平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长城以南,军都山下,总面积1352平方公里,由西部山区,北部山地和东南部平原三大地貌构成。
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雨量充足,环境优美,气温适宜。
由于地处北纬40度国际公认的“草莓生产黄金带”,昌平草莓果形端正、饱满,果面光泽亮丽,果肉质地细腻,柔软多汁,口感纯正,颇受北京市民欢迎,每到冬季,昌平就成为了周边市民水果采摘、休闲娱乐的最佳地区之一,昌平草莓每公斤的价格是市面上普通草莓两倍甚至几倍,但是仍然难以阻挡人们对它的喜爱,昌平,使水果皇后在全国甚至世界绽放出了耀眼的光彩!硬标准成就完美水果皇后昌平建立“草莓种苗培育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草莓栽培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使昌平草莓生产有规可依。
在草莓育种方面,充分发挥设于北京农林科学院的国家草莓资源圃的作用,加大对现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增加自育品种规模,推进自育品种的市场占有率,树立中国草莓业的民族自信心,为昌平以及国内其他草莓产区提供品种、种苗和技术服务。
在草莓生产方面,重点对草莓种质创新平台建设、立体栽培草莓、红花观赏草莓、草莓贮藏保鲜与深加工、四季草莓规模化、病虫害和重茬病综合防治等课题展开科技攻关,为草莓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依托草莓专业合作社,推行草莓栽培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草莓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监督,产前检测农业生产环境,产中抽检草莓产品质量,产后建立可追溯制度,确保昌平草莓的优质与安全。
品牌建设之路昌平着力建设“昌平草莓”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来统领整个草莓产业的发展,提高草莓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
昌平位于北纬40度国际公认的“草莓生产黄金带”,依托地利、科技优势和严格的质量把控和苛刻的生产标准,2010年“昌平草莓”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2年世界草莓大会在昌平举行,而昌平的草莓产业也以此为契机,抢占国内国际市场、推动草莓产业升级,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北京市昌平区草莓生产状况调查作者:王立府来源:《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9年第02期摘要:优质、高效的设施草莓产业将成为北京市昌平区设施园艺快速、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未来5年,昌平草莓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形成专业化规模种植,种植面积将迅速增长。
为了给草莓的进一步大发展提供依据和借鉴的经验,笔者就昌平区草莓生产情况,包括草莓品种选择搭配、种植面积、销售渠道变化、土壤理化状况变化等方面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草莓具有生长周期短、易管理、种植效益高、见效快等特点,且草莓果营养丰富、酸甜可口、香味浓郁,已成为元旦、春节期间的畅销果品。
北京市昌平区自2002年开始发展设施草莓产业,目前草莓的日光温室种植设施已达1500余栋。
设施草莓种植面积的不断发展壮大对提高设施农业综合效益、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优质、高效的设施草莓产业将成为北京市昌平区设施园艺快速、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未来5年,昌平草莓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形成专业化规模种植,种植面积将迅速增长。
为了给草莓的进一步大发展提供依据和借鉴的经验,笔者就北京市昌平区草莓生产情况,包括草莓品种选择搭配、种植面积、销售渠道变化、土壤理化状况变化等方面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草莓栽培品种现状2002年,北京市昌平区主栽品种有‘童子一号’、‘甜查理’、‘枥乙女’。
其中,‘童子一号’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90%,该品种生长旺盛。
抗性强,每667 m2产量可达3500 Kg,最大单果重可达112 g,平均单果重37 g,可溶性固形物6%~9%,口感偏酸:‘甜查理’占总种植面积的5%,该品种前期产量高,每667 m2产量3000 kg,果型大,最大单果重103 g,平均单果重22 g,有香味,口感一般,‘枥乙女’占总种植面积的5%,该品种商品率高达80%~90%,平均单果重14 g,最大单果重63 g,该品种糖度9度~10度,酸度低,汁液多,香味浓,每667 m2产量1800 kg,产量偏低。
昌平草莓:“硬标准”产出的甜蜜蜜
作者:李锐郭少雅张雯丽
来源:《果农之友》2014年第05期
编者按:如果上帝也是个孩子,他也无法抵挡草莓的诱惑。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篱笆那边》
被誉为“水果皇后”的草莓以鲜嫩诱人的外形、清爽的气味和甜美的口感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当“周末去郊区采草莓”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的休闲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风味浓郁的鲜食浆果的食用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标准化生产”,成为草莓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果形端正、饱满,果面光泽亮丽,果肉质地细腻,口感纯正、香味浓郁,果实硬度较大,耐贮运,果实着色度≥90%,大果型品种单果重≥25克,中小果型单果重≥20克——想要做一枚合格的“昌平草莓”,必须达到这些近乎苛刻的“硬标准”。
北京市昌平区真顺村仕芳农家乐观光采摘园的种植户张仕芳告诉记者,在今年果品礼盒需求量整体下滑的大环境下,她家的草莓一直保持着不低于120元/千克的价格:“哪里来得及装盒?每天接待的采摘游客就把地里的鲜果…包圆儿‟了。
”
在北京市昌平区,一栋栽培面积为4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草莓,每年能给果农带来2.5万~3万元的收入,经营好的甚至能收入五六万元,草莓已经成为昌平乃至北京市郊各区县效益最好的特色种植业之一。
昌平的草莓卖得贵,但是贵得有道理。
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崇旺告诉记者,昌平的草莓产业已建立起一整套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日光温室的建设标准、土壤的持续改良、农药肥料的规范使用,乃至包装销售,都有严格细致、可操作性强的标准及规范。
1 产地有标准:北纬40°的草莓生长黄金带
昌平草莓的风味独特得益于当地特殊的产地环境。
昌平地处北纬40°的国际公认“草莓生产黄金带”,燕山和太行山在昌平境内蜿蜒成百里山前暖带,显著的昼夜温差有利于草莓糖分的积聚和风味的形成。
当地微酸性的沙质土壤和燕山麦饭石中渗透而下的纯净水源给草莓生长提供了优良的水土资源,2010年“昌平草莓”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仅仅天时地利还不够。
为了使种植草莓的土壤条件达到“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在15克/千克”的标准,昌平的果农都掌握了一套改良土壤的操作规范。
43岁的宋俊次种植草莓已有七八个年头,每年5月份草莓的生长季告一段落,宋俊次一家便要开始一场“攻坚战”。
在十几个大棚里种上玉米,一个月后,将齐膝的秸秆打碎,把鸡粪
和蚯蚓粪配比好的农家肥连同玉米秸秆一起施入土壤,深翻,灌水,再将灌透水的土壤覆膜扣棚进行“闷棚”。
土壤在7、8月份的烈日下升温到70℃,40天的“闷棚”之后,土壤中的病虫害被高温消除在萌芽状态,各种有机肥也都充分腐熟,这样健康肥厚的土壤孕育出的草莓自然芳香馥郁,味道醇厚。
说起这“闷棚”的技术,宋俊次可是毫不含糊,农家肥要如何配比,灌水要达到多少深度全有讲究:“不能舍不得人工和物力,如果舍不得用水,灌水深度不够,土里的病虫害一准儿灭不干净。
”
2 管理有标准:秧苗长得壮,不生病,化肥农药自然没有用武之地
在辛庄村魏国来的草莓大棚里,已经快70岁的魏国来老两口正忙着给草莓疏果、劈杈。
拇指大的草莓青果,瞅准了,毫不吝惜地揪下来,扔到一边儿成了沤农家肥的原材料。
“这些都不要了?”
“不要了!果子太多,长不开!”边干活,魏老汉边给记者比划:“匍匐茎、花穗顶上的花都是没用的,还有多余的果子也要及时清理。
多余的茎叶少了,病虫自然就少,透光透气效果好,这样长出的草莓才个大味甜!”
几年前魏老汉还是开出租的司机,种草莓是他想都没想过的事。
2012年世界草莓大会在昌平举办,区里鼓励老百姓发展草莓标准化生产,棚里装滴灌设备、安卷帘机,还有买种苗、有机肥,政府样样给补贴。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员一次次在田间开展草莓种植大讲堂的活动,魏老汉老两口从草莓种植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今年年初还作为草莓骨干农民参加了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的赴台考察学习。
“草莓就是咱的孩子,你对它好,它才能长好,才有回报咱的一天。
”
兴寿镇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是一家拥有300多家社员的合作社,理事长崔维国有这样一条管理思路——想给市场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得先培育有安全生产理念的生产者,“昌平草莓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一套规范化的流程来规范农户的种植行为,我们合作社的果农已经成为有着标准化生产理念,严格按照规程从事…甜蜜事业‟的生产者。
”
随便走进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的一个草莓大棚,都会看到大棚里挂着温度计和湿度计。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推广研究员宗静告诉记者,草莓各个生长阶段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十分严格,开花时白天温度要控制在22~25℃,夜间是8~10℃,到了果实生长期温度要略降,白天最低温不低于20℃,夜间不低于5℃就可以了。
遇到前一段时间的连续雾霾天气,大棚里就要用电灯进行补光,维持植株的生长态势。
“我们支持农户采用透光度好、具有防雾效果的棚膜和保温效果好、有效防雨的棉被,达到标准的生产资料才能给草莓提供标准的生长环境。
”
崔维国告诉记者,在他们合作社基地里,草莓“喝水”都很有讲究。
灌水时间以9—10点为好。
而且水温不宜太低,在寒冷的冬天里,水抽上来后要先在水窖“缓一缓”,温度升上来了,
才敢让草莓“喝”。
“日常管理到位,草莓秧苗就长得壮,不生病,化肥农药自然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
3 防控标准更严苛:百万捕食螨基地上岗灭虫
在昌平区小汤山镇的草莓立体栽培架上,一个个透明的小药罐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宗静告诉记者,这些小药罐里装的,是一种能够防治红蜘蛛的捕食螨。
年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联合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新引进的一百万头捕食螨施放到小汤山镇、崔村镇和兴寿镇的草莓种植基地。
捕食螨能防治红蜘蛛,对草莓、益虫、人畜无害,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针对红蜘蛛施放捕食螨,针对白粉虱施放丽蚜小蜂,针对白粉病进行短时间闷棚,各种生物防治技术令病虫害不得不偃旗息鼓。
这种绿色物防治技术,已经在全区推广开来。
在农户大棚间调查的过程中,宗静细心地提醒一户农户在大棚通风口上加盖防虫网。
虽然通风口只有一米宽,宗静却说一点也不能大意。
在北京市的草莓生产技术规程中,物理防治是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方式。
在草莓的沟畦之间悬挂黄板诱杀白粉虱和蚜虫,在棚室的防风口处设置防虫网、悬挂银灰色地膜条都是将害虫抵御于“国门之外”的有效方式。
王崇旺在田间调研时常叮嘱种植户,最好的灭虫是不见虫,把发生病虫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不需农药灭虫,自然也就没有农残问题了。
一位来自北京城区的王先生总喜欢带着孩子到昌平来采摘,一来是可以吃到新鲜可口的草莓,二来可以给孩子上一堂生动的“生物课”。
“孩子看到蜜蜂在花蕊上采蜜,还有各种不知名的小昆虫,甭提多高兴了。
”不光是孩子,连王先生自己都觉得现代农业真的蕴含了太多的科技元素,自己受益匪浅:“大棚里挂着二氧化碳气体施肥袋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还有施放药物的恒温熏蒸器,…农民‟可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了。
”
◎声音
昌平果农:
育苗亟需标准化
虽然昌平的草莓产业发展的红红火火,可农户们也有犯愁的事儿。
果农魏国来去年从房山某公司购买了几百株草莓种苗,却染上了炭疽病,成活率相当低。
赔钱事小,耽误了一季的草莓种植事大。
怎样才能购买到脱毒种苗,是昌平果农目前最头疼的事情。
果农张仕芳的办法是“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每年都要购买不同公司的种苗,“就算买到了劣质种苗,也不至于损失太严重。
”
据了解,从2008年开始,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就开始了草莓避雨育苗和基质育苗技术的研究,开发了塑料大棚营养钵育苗、高架网槽式育苗和现代化温室工厂化育苗等先进技术。
但是种苗的供应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许多果农苦于买不到优质种苗而自己进行育苗,效果并不理想。
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销售还盼大平台
面对果品礼盒销售渐冷的趋势,昌平区兴寿镇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的草莓走进了超市,售价高达160元/千克依然供不应求。
然而进超市的成本却让资金力量薄弱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感觉吃不消。
水果的季节性也使合作社难以满足超市柜台长期不间断供货的要求。
“只有销路稳定,种植户才能安心地进行草莓种植管理。
”该合作社的理事长崔维国和他的农友们正在探索如何为季节性水果建立一个稳定开放的销售平台,“别再让种植者操心销售的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