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工程
- 格式:pdf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58
工业企业供配电:是指工业企业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
电力系统: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是在同一瞬间完成的,实现这个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电力系统的组成:发电厂、送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网和电力负荷。
发电厂:是将自然界蕴藏的各种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二次能源)的工厂。
送电线路:是指电压为35kV及其以上的电力线路,分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
变电所:是构成电力系统的中间环节,分为区域变电所(中心变电所)和用户变电所。
配电网:由电压为10kV及其以下的配电线路和相应电压等级的变电所组成,也有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之分。
电力负荷: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用电及居民生活用电的各种负荷。
电力负荷性质决定供电方式:电力负荷分三级:1一级负荷,为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或在政治、经济上讲造成重大损失者。
2二级负荷,为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讲造成较大损失者。
3三级负荷,为一般的电力负荷,所有不属于上述一、二级负荷者。
三种基本接线方式:放射式、树干式、环式。
电气事故具有的特点:电气事故危害大、电气事故危险直观识别难、电气事故涉及领域广、电气事故的防护研究综合性强。
电气事故的类型:触电事故、静电危害事故、雷电灾害事故、射频电磁场危害、电气系统故障危害。
触电事故:1电击:电流通过人体,刺激机体组织,使肌肉非自主地发生痉挛性收缩而造成的伤害。
2单相触电:指人体接触到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的同时,人体另一部位接触及某一相带电体所引起的电击。
3两相触电:指人体的两个部位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所引起的电击。
4跨步电压触电:至站立或行走的人体,受到出现于人体两脚之间的电压即跨步电压作用所引起的电击。
触电事故的分布规律: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农村触电事故多、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青年中年人以及非电工人员触电事故多、误操作事故多。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1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关系:a感知电流和感知阀值:感知电流是指电流流过人体是可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
电气安全工程电气第一章安全基础1 电力系统由发电厂、送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网和电力负荷组成。
2 送电线路是指电压为35KV及其以上的电力线路,分别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
3 我国标准规定:交流额定电压1000V及以上者属高压,1000V以下者属低压。
4 对地电压而言,交流250kV以上者属高压,1000V及其以下者属低压。
5 我国工频低压最常用的是380V和220V电压。
6 电力系统的电压和频率是衡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两个基本参数。
我国普通交流电力设备的额定功率为50HZ,一般称之为“工业频率”,简称“工频”。
7 根据企业用电规模的不同,工业企业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有多种,常见的供电方式有以下四种:(1)对于大型工业企业和某些电源进线为35KV及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一般经过两次降压,即先经总降压变电所将35KV及以上的进线电压变为10KV的配电电压,然后通过高压配电所或直接经高压配电线路将电能分配到各车间配电所,再经车间配电所将为0.4KV 低压。
(2)对于一般中性工业企业,进线电压为10KV,电能经由高压配电所有高压配电线路分送到各车间配电所,或有高压配电线路直接共给高压用电设备。
车间变电所将10KV的高压直接将为0.4kv。
(3)对于一般小型工业企业,进线电压为10KV。
经变电所有高压变为低压。
(4) 对于所需容量不大于160KV A的小型工业企业,直接由公共低压电网供电,进线电压为0.4KV,经低压配电室分送到各车间或直接送到配电箱或用电设备。
8 我国根据电力负荷的性质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
9 工业企业高压配电有放射式、树干式、环式等三种基本方式。
10 电气事故具有以下特点:(1)电气事故危害严重;(2)电气事故类型多;(3)电气事故危险直观识别难;(4) 电气事故的概念较为抽象;(5)电气事故的防护研究综合性强;电气事故时有规律的,且其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识别和掌握的。
电气事故的危害:电气事故的发生伴随着危害和损失,严重的电气事故不仅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电气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引言概述:电气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是指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将相关的安全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向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和培训,以确保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电气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
一、电气工程施工基本要求:1.1 施工人员的资质要求: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电气工程施工资质,如电工证等,并熟悉相关的电气工程施工标准和规范。
1.2 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在电气工程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应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1.3 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佩戴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工具等,以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二、电气设备安装交底:2.1 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施工人员应根据电气设备的特点和要求,合理选择安装位置,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2 设备的接地和绝缘:施工人员应了解设备的接地和绝缘要求,并按照要求进行接地和绝缘操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
2.3 设备的电气连接:施工人员应准确连接电气设备的导线,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进行必要的绝缘处理。
三、电气线路布线交底:3.1 线路布线的合理性:施工人员应根据电气线路的功能和负荷要求,合理设计线路的布线,避免线路过载和短路等故障。
3.2 线路的绝缘和保护:施工人员应了解线路的绝缘和保护要求,选择合适的绝缘材料和保护措施,以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 线路的标识和检测:施工人员应对线路进行标识,清晰标注线路的用途和电压等信息,并进行必要的检测,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
四、电气设备调试交底:4.1 设备的调试步骤:施工人员应按照设备的调试步骤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2 设备的参数设置:施工人员应了解设备的参数设置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以满足工程的需求。
4.3 设备的故障排除:施工人员应熟悉设备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能够迅速判断和解决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气施工安全技术是指在电气施工过程中,为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各种安全措施和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施工前期准备、施工中的安全措施、施工后的安全维护等方面详细介绍电气施工安全技术。
一、施工前期准备1.施工方案在电气施工前,必须制定一套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步骤、技术要求、安全措施等。
施工方案要以安全为前提,合理安排施工的顺序和步骤。
2.安全组织机构在施工前期,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明确各个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检查制度,确保施工安全的全面管理。
3.场地准备工作在电气施工前,要对施工场地进行细致的勘察和清理。
清除可能存在的危险物品和障碍物,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二、施工中的安全措施1.人员防护在电气施工中,必须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要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还需要配备专用的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靴、呼吸器等。
2.电气设备的维护在电气施工中,必须对使用的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特别是对老化或破损的电气设备要及时更换,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3.安全用电在电气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用电,严禁私拉乱接电源线、使用不合格的电器设备。
要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安排电源、电缆的敷设,确保供电线路的安全可靠。
4.施工现场的标识和警示在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标识和警示标志,如禁止通行、高压危险等。
合理划定施工区域,确保施工人员和非施工人员之间的安全分离。
三、施工后的安全维护1.设备运行检查在电气施工结束后,要对设备进行运行检查和试运行,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不存在安全隐患。
及时处理设备运行中的故障和问题,防止事故的发生。
2.安全交底在施工结束后,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明确设备的操作方式和注意事项。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的安全性。
3.安全档案管理在电气施工完成后,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档案管理制度。
电气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一、背景介绍电气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是为了保障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而进行的一项必要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气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安全措施、操作规程、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
二、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在电气工程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标明禁止入内、高压危险等内容。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杂物应及时清理,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绝缘手套等。
2. 电气设备安全措施在进行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时,必须确保设备的电源已经切断,并进行可靠的接地处理。
对于高压设备,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绝缘处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三、操作规程1. 工作人员操作规程工作人员在进行电气工程施工时,应首先熟悉所需操作的设备和工具,了解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或省略任何步骤。
同时,工作人员应保持专注,不得分心或随意行动。
2. 电气设备操作规程在进行电气设备操作时,必须按照设备的操作说明进行,不得超负荷使用设备,以免损坏设备或引发事故。
对于高压设备的操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四、事故应急处理1. 电气事故预防为了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必须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电气事故应急处理在发生电气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进行紧急救援。
同时,必须及时报警,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对于伤者,应及时进行急救,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五、总结电气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是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安全措施、规范操作程序以及加强事故应急处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
因此,电气工程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电气工程中的电气安全与防护措施电气安全是电气工程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涉及到人身安全、设备保护以及环境安全等多个层面。
本文将探讨电气工程中的电气安全问题及相应的防护措施,旨在增加读者对于电气安全的认识与了解。
一、电气安全的重要性电气安全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电力供应保障了我们的家庭用电需求,使得我们可以方便地使用电器设备。
然而,如果电气安全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与保护,就可能导致电器设备发生故障,进而引发火灾、触电以及人身伤害等严重事故。
另一方面,电气安全也直接关乎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动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工业生产的连续性至关重要,而电气安全的保护措施则可以有效预防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
二、电气工程中的安全要求在电气工程中,安全既涉及到人身安全,也涉及到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1. 人身安全人身安全是电气工程中最重要的安全要求之一。
在电气系统中,人身触电是一项严重的安全风险,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因此,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可以安全地接触和操作电气设备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合理的工作流程、培训和教育以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2. 设备安全和保护电气设备具有自身的安全保护需求。
例如,电气设备应具有可靠的绝缘性能,以防止电流泄漏和触电风险。
同时,设备还需要具备过载和短路保护,以防止电气设备在异常情况下过载或短路引发火灾和其他危险。
3. 工作环境安全电气工程的工作环境安全同样重要。
要确保电气设备的放置和安装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此外,应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干燥和无堆积物,以减少火灾和电气故障的风险。
三、电气工程中的防护措施为了确保电气安全,电气工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这些措施覆盖了从电源到电气设备本身、使用者和工作环境等方面。
1. 绝缘措施绝缘是预防人身触电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电气工程中,电气设备都有绝缘材料作为外部壳体或内部隔离结构来防止电流泄漏。
例如,插座的外壳和电器设备的外部外壳都必须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
《电气安全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当有电流在接地点流入地下时,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
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称为(B)。
A:跨步电压B:跨步电势C:临界电压D:故障电压2、国际规定,电压( C ) 伏以下不必考虑防止电击的危险。
A.36伏 B.65伏 C.25伏3、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 B ) 。
A.零线 B.火线 C.地线4、停电检修时,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或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如下哪种标示牌? ( C )A."在此工作” B.“止步,高压危险” C.“禁止合闸,有人工作”5、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 A )导致人身伤亡的。
A.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B.烧伤C.电休克6、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竭力施行( C )和胸外心脏挤压。
A.按摩B.点穴 C,人工呼吸7、电器着火时下列不能用的灭火方法是哪种? ( C )A.用四氯化碳或1211灭火器进行灭火B.用沙土灭火 C.用水灭火8、静电电压最高可达 ( B ) ,可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A.50伏 B.数万伏 C 220伏9、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是防止 ( A) 。
A.触电事故 B.电压波动 C.电荷超负荷10、长期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操作者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C )A.呼吸困难 B.神经失常 C.疲劳无力二、填空题1、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雷击事故、电磁辐射事故、静电事故和电路故障。
2、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类。
3、“电击”是电流直接通过人体造成伤害。
4、“电伤”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5、雷击,可分为直接雷击、感应雷击。
6、一般认为,1mA的电流通过人体,会有触电感觉。
7、一般认为,不超过10mA的工频电流通过人体,不会丧失摆脱能力。
8、一般认为,超过50mA的工频电流通过人体,可造成心室纤维性颤动。
9、电击的形式可分为:电击和意外触电电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