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辅助材料的应用综述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35
常用医用金属材料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又称医用金属材料或外科用金属材料,当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广泛被用于植入材料时,长期的实用性与安全性便成为了对医用金属材料的第一要求。
下文为大家具体介绍了钛基、钴基、镁基、锆基、锌基、铝合金以及不锈钢、钨、贵金属等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是在生物医用材料中使用的合金或金属,属于一类惰性材料,具有较高的抗疲劳性能和机械强度,在临床中作为承力植入材料而得到广泛应用。
在临床已经使用的医用金属材料主要有钴基合金、钛基合金、不锈钢、形状记忆合金、贵金属、纯金属铌、锆、钛、钽等。
不锈钢、钴基合金和钛基合金具有强度高、韧性好以及稳定性高的特点,是临床常用的3类医用金属材料。
随着制备工艺和技术的进步,新型生物金属材料也在不断涌现,例如粉末冶金合金、高熵合金、非晶合金、低模量钛合金等。
一、性能要求生物医用金属材料一般用于外科辅助器材、人工器官、硬组织、软组织等各个方面,应用极为广泛。
但是,无论是普通材料植入还是生物金属材料植入都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因而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应用中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生理环境的腐蚀而造成的金属离子向周围组织扩散及植入材料自身性质的退变,前者可能导致毒副作用,后者常常导致植入的失败。
因此,生物医用金属材料除了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相关的物理性质外,优良的抗生理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也是其必须具备的条件。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性能要求:(1)机械性能。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一般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适当的弹性和硬度,良好的抗疲劳、抗蠕变性能以及必需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
(2)抗腐蚀性能。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发生的腐蚀主要有:植入材料表面暴露在人体生理环境下发生电解作用,属于一般性均匀腐蚀;植入材料混入杂质而引发的点腐蚀;各种成分以及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引发的晶间腐蚀;电离能不同的材料混合使用引发的电偶腐蚀;植入体和人体组织的间隙之间发生的磨损腐蚀;有载荷时,植入材料在某个部位发生应力集中而引起的应力腐蚀;长时间的反复加载引发植入材料损伤断裂的疲劳腐蚀,等等。
·综 述·医用透明质酸钠在临床中的应用综述顾其胜* 王文斌* 吴 萍* 透明质酸(hyaluro nic acid,HA)是一种高分子直链聚糖,由N-乙酰-D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构成。
HA属于一种天然降解且具吸收性的生物医学材料[1]。
它广泛分布在动物和人体组织和细胞外基质中,在眼玻璃体、房水、滑液、皮肤及脐带中含量较高[2]。
它在溶液中的无规则卷曲状态和流体力学特点赋予HA具有许多重要的物理特性[3],如:高度粘弹性、可塑性、渗透性、独特的流变学特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是一种临床上用途十分广泛的生物医学材料。
它的临床用途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①在临床诊断学中的价值[4]。
由于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愈合等过程中,HA可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尤其是作为一种诊断指标,HA体现出它独特的价值。
临床上曾推荐使用检测HA的血清水平作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指标。
②纯HA制品的临床使用价值[5]。
业已公认HA凝胶是眼科显微手术中的必备之物,它的应用是当今眼科显微手术中的一大里程碑。
现在HA凝胶已被广泛用于白内障囊内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视网膜剥离术和角膜移植术等多种眼科手术。
在关节腔内注射HA作粘弹性生物补充疗法亦已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大量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应用HA作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关节病,不仅克服了以前用激素治疗的副作用,而且近期和远期效果均优于激素,成为治疗骨关节病的首选材料。
在各种外科手术中,HA能有效的预防术后粘连。
③HA加药物作缓释制剂或诱导靶向[6]。
HA 作为一种载体,可将各种药物导向送到各病理部位。
让药物定位于作用部位同时缓慢释放,这样可大大增强药物的疗效。
目前,正在研究或正在临床验证的已有数十种。
期待不久的将来就会投放市场,发挥巨大的作用。
1 HA的生物合成与代谢Prehm[7]根据酶动力学研究提出了HA生物合* 上海其胜生物材料技术研究所(上海,201106)成的机理。
膨松剂研究报告
标题:膨松剂研究报告
摘要:
膨松剂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本研究报告旨在对不同类型的膨松剂进行分类和综述,探讨其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本报告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膨松剂,包括气泡剂、发泡剂、干燥剂和稳定剂等。
此外,还介绍了膨松剂在建筑材料、食品工业、化妆品、药品等领域的应用,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2. 膨松剂分类与性质
2.1 气泡剂
2.2 发泡剂
2.3 干燥剂
2.4 稳定剂
3. 膨松剂制备方法
3.1 物理方法
3.2 化学方法
4. 膨松剂的应用领域
4.1 建筑材料
4.2 食品工业
4.3 化妆品
4.4 药品
5. 研究进展与前景
5.1 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5.2 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结论:
膨松剂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材料,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对不同类型的膨松剂进行分类和综述,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性质和应用领域。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对新型膨松剂的研究和开发将不断推进,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综述引言药物设计是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传统的药物设计方法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然而,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生物信息学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综述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主要方法和应用,并讨论其在药物研发中的潜力和前景。
一、分子模拟方法分子模拟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分子动力学模拟、蒙特卡洛模拟和分子对接等。
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通过模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预测分子的构象和稳定性,为药物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蒙特卡洛模拟则可以通过模拟随机过程探索化合物的构象空间,为药物筛选和优化提供候选化合物。
分子对接方法则可以预测药物分子与靶点之间的结合模式和亲和性,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信息。
二、化学信息学方法化学信息学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的另一重要分支,包括分子描述符、化学数据库和化学图像识别等方法。
分子描述符可以将化学结构转化为数字或文本信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化学数据库则可以存储和检索大量的化合物信息,快速找到具有药物活性的化合物。
化学图像识别方法可以通过分析分子结构的图像特征,预测化合物的活性和性质。
三、机器学习方法机器学习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等。
机器学习方法可以通过对大量已知药物的活性和结构信息进行训练,建立预测模型,用于预测未知化合物的活性和性质。
支持向量机可以用于分类和回归问题,神经网络则可以模拟生物系统的复杂结构和功能,随机森林则可以用于特征选择和预测模型的优化。
四、虚拟筛选方法虚拟筛选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的关键步骤,可以通过计算化合物的药物性质和靶点的亲和性,快速筛选出具有潜在药物活性的化合物。
虚拟筛选方法包括结构基准筛选、药效基准筛选和混合筛选等。
结构基准筛选可以通过比较化合物的结构相似性,判断是否具有类似的生物活性。
药效基准筛选则可以通过比较化合物与已知药物的类似性,预测其潜在的药物活性。
硅灰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辅助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机场跑道、海港码头、涵洞隧道以及居家住宅,对我们的生活时刻发挥着重要作用。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单位及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其的了解和控制,提高责任意识,落实质量行为,使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特制订本章节对其进行综述。
混凝土原材料篇..............硅灰综述目录一、硅灰的来源与概述二、硅灰的性质、技术要求和组成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3.技术要求4.硅灰的组成三、硅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1.硅灰应用的发展过程2.硅灰用于混凝土的优点3.掺入硅灰的混凝土的用途4.硅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四、硅灰与混凝土质量的关系1.硅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2.硅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五、硅灰进场质量控制项目1.需水量比2.烧失量3.快速检测项目一、硅灰的来源与概述硅灰是冶炼硅铁合金或工业硅时的副产品,通过烟道排出的硅蒸汽冷氧化并冷收尘而得。
金属硅和合金都是在电炉生产的。
原料是石英、焦炭、煤炭和木片。
由于石英减少,氧化硅气体与电炉上层部分氧气混合,形成硅灰。
在电炉里,氧化硅被氧化成为二氧化硅,凝聚成纯球形的硅灰颗粒,形成烟雾或烟尘的主要部分电炉中的烟尘进入冷却管道,再进入预先收集管道,通过旋风消除粗糙颗粒,这些颗粒被转入到专门设计的布袋过滤器,硅灰在此被收集,其生成过程见图2-21,原状硅灰见图2-22。
硅灰是一种优质的矿物掺合料,外观为灰色或灰白色,其SiO2含量高达85%上,颗粒细,粒径范围在0.01~l1μm,比表面积介于15000~25000m2/kg(采用BET氮吸附法测定),远远高于水泥、粉煤灰和矿渣粉等胶凝材料。
硅灰可促使水泥水化与硬化,使混凝土更密实,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其他性能。
但因其价格昂贵、密度小、运输成本高、添加不方便等原因,早期使用较少。
近年来人们对硅灰作用的认识逐渐深入,硅灰加密工艺逐渐改进,硅灰价格也逐渐下降,这也促进了其在预拌混凝土中的使用,尤其是在高强、自密实、超高层泵送、特殊混凝土中已趋于常态化。
粉末涂料常用助剂综述(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关键字:粉末涂料、助剂、发展摘要:本文从粉末涂料助剂的分类出发,介绍抗氧化剂、固化剂、固化促进剂、抗静电剂和电荷控制剂、防结块剂等,并给了详细的解释;阐述助剂在粉末涂料中使用的注意事项;并对粉末涂料助剂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意见。
1 引言粉末涂料了我国粉末涂料市场, 国产粉末涂料助剂应用也呈蓬勃发展之势,随着国家对涂料环保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具有环保优势的粉末涂料的快速发展是不容置疑的, 相关的粉末涂料助剂的发展应用也空前繁荣, 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
我国的粉末涂料助剂开发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 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 国内专业生产粉末涂料助剂的企业已达十几家, 品种也由单一的品种逐渐走向系统化, 有些粉末涂料助剂品种已出口并进入国际粉末涂料市场。
划分粉末涂料助剂的方法有多种, 一般有两种分类: 一种是只改变聚合物的物理性能而不使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 如消泡剂、润湿剂; 另一种是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 如消光剂。
具体更细一点的分类如表1。
表1 粉末涂料助剂分类性能品种提高涂膜稳定性能提高涂膜力学性能改善涂膜表面性能及状态改变涂抹色光抑制涂膜燃烧性其它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防霉剂、杀菌剂、防污剂、金属钝化剂交联剂、固化剂、润湿剂、偶联剂抗静电剂、表面改性剂、流平剂、消泡剂、花纹助剂荧光增白剂、消光剂、增光剂阻燃剂、抑烟剂脱漆剂、增香剂、分散剂、增泡剂、耐磨剂、防结块剂2 下面重点介绍几样粉末涂料助剂:2.1抗氧化剂(或热稳定剂)抗氧化剂(或热稳定剂) 被用来防止在过烘烤中涂层的黄变。
一般情况下,它们是空间位阻抑制型抗氧化剂和耐水解的有机磷酸盐的混合物。
粉末涂料在受到高温烘烤或日光照射后会发生老化、黄变等现象严重地影响了产品的外观及性能,为了防止或降低这种趋势的发生,通常采用添加抗氧化剂或热稳定剂的方式来实现。
粉末涂料常用助剂综述〔XX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XX XX110168〕关键字:粉末涂料、助剂、开展摘要:本文从粉末涂料助剂的分类出发,介绍抗氧化剂、固化剂、固化促进剂、抗静电剂和电荷控制剂、防结块剂等,并给了详细的解释;阐述助剂在粉末涂料中使用的考前须知;并对粉末涂料助剂今后的开展提出了意见。
1 引言粉末涂料了我国粉末涂料市场, 国产粉末涂料助剂应用也呈蓬勃开展之势,随着国家对涂料环保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具有环保优势的粉末涂料的快速开展是不容置疑的, 相关的粉末涂料助剂的开展应用也空前繁荣, 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
我国的粉末涂料助剂开发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 经过20多年来的开展, 国内专业生产粉末涂料助剂的企业已达十几家, 品种也由单一的品种逐渐走向系统化, 有些粉末涂料助剂品种已出口并进入国际粉末涂料市场。
划分粉末涂料助剂的方法有多种, 一般有两种分类: 一种是只改变聚合物的物理性能而不使聚合物的化学构造发生变化, 如消泡剂、润湿剂; 另一种是聚合物的化学构造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 如消光剂。
具体更细一点的分类如表1。
表1 粉末涂料助剂分类性能品种提高涂膜稳定性能提高涂膜力学性能改善涂膜外表性能及状态改变涂抹色光抑制涂膜燃烧性其它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防霉剂、杀菌剂、防污剂、金属钝化剂交联剂、固化剂、润湿剂、偶联剂抗静电剂、外表改性剂、流平剂、消泡剂、花纹助剂荧光增白剂、消光剂、增光剂阻燃剂、抑烟剂脱漆剂、增香剂、分散剂、增泡剂、耐磨剂、防结块剂2下面重点介绍几样粉末涂料助剂:2.1抗氧化剂(或热稳定剂)抗氧化剂(或热稳定剂) 被用来防止在过烘烤中涂层的黄变。
一般情况下,它们是空间位阻抑制型抗氧化剂和耐水解的有机磷酸盐的混合物。
粉末涂料在受到高温烘烤或日光照射后会发生老化、黄变等现象严重地影响了产品的外观及性能,为了防止或降低这种趋势的发生,通常采用添加抗氧化剂或热稳定剂的方式来实现。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在PP材料中的应用1 光稳定剂简介光对高分子材料的降解,严格说是光与氧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有芳香结构的,主链上含有不饱和基团的仲、叔碳原子上有活泼氢的高分子化合物,对光氧降解是非常敏感的。
光氧降解的结果,发生断链和交联,并形成羰基、羧基、氢过氧化物和烃基等含氧的官能团,同时带来外观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
光稳定剂,可有效提高高分子材料制品的耐光、耐氧老化性能,延长其户外使用寿命。
常用的高分子光稳定剂包括光屏蔽剂、紫外吸收剂、猝灭剂、和自由基捕获剂。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Hindered-amine Light Stablizer,简称HALS)属于自由基捕获剂,是一类具有空间位阻的有机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基团如下图所示:HALS无毒、无色、原料易得,合成简便,与许多树脂都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特别适用于纤维、薄膜和薄带等制品。
HALS因其特有的结构,具有分解氢过氧化物、猝灭激发态氧、捕获自由基、且有效基团可循环再利用,是当今性能最优异的光稳定剂,也是国内外用量最大的光稳定剂。
可有效提高聚合物的抗紫外线、抗γ辐射线的性能,其光稳定性效果是传统吸收型光稳定剂的2-4倍,且不随制品的厚度而改变。
2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作用机理受阻胺22,66一四甲基呱吮醇(TMP)、12,2,6,6-五甲基呱吮醇(PM P)、商品名为Tinuvin 一70的癸二酸双(2,2,6,6一四甲基呱咤)醇一〔4 〕n 等都是新型的性能优良的光氧化稳定剂。
不同类型的HALS 作用机理也不同。
TMP 型受阻胺光稳定剂的光稳定机理主要包括捕获活性自由基,分解烷基过氧化氢(ROOH)以及碎灭单线态氧和激发态分子三种作用。
PMP 的光稳定作用与TMP 基本上相同,在光氧化稳定过程中,都产生了氮氧游离基(NO ·),并且氮氧游离基浓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最大值,但PMP 积累的速度及达到的浓度极大值比TMP 的要低。
其历程的差别是PMP 在光稳定过程中首先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中间体,此后中间体转化为氮氧游离基,而TMP 可直接被光氧化成氮氧自由基而不经过任何稳定的中间产物。
辅助能场加工方法综述辅助能场加工方法是一种利用辅助能场来实现对材料加工的方法。
辅助能场可以是热能场、化学能场、电磁能场等,通过这些能场的作用,可以对材料进行加工、改性或处理。
下面我将从热能场、化学能场和电磁能场三个方面对辅助能场加工方法进行综述。
首先是热能场。
热能场加工方法包括激光加工、等离子加工、火焰加工等。
激光加工利用高能密度的激光束对材料进行加工,可以实现高精度、高速加工,适用于金属、非金属材料的切割、打孔、焊接等。
等离子加工利用等离子体对材料进行加工,具有高速、高效、适用于金属、合金的切割、焊接等。
火焰加工利用火焰对材料进行加热、熔化或氧化,适用于金属的切割、焊接等。
其次是化学能场。
化学能场加工方法包括化学蚀刻、化学沉积等。
化学蚀刻利用化学溶液对材料表面进行腐蚀,可以实现微细结构的加工,适用于半导体器件、微机械加工等。
化学沉积利用化学反应在材料表面沉积新的材料,可以实现薄膜、纳米材料的制备,适用于光电子器件、纳米器件等。
最后是电磁能场。
电磁能场加工方法包括电火花加工、电子束加工等。
电火花加工利用电脉冲在工件和电极之间产生电火花放电,可以实现对硬质材料的加工,适用于模具加工、精密零件加工等。
电子束加工利用高速电子束对材料进行加工,具有高能量、高密度、高温的特点,适用于材料的熔化、汽化加工。
综上所述,辅助能场加工方法涵盖了热能场、化学能场和电磁能场等多种加工方式,可以实现对材料的精密加工、改性和处理,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器件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辅助能场加工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材料加工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复合型固态电解质研究进展复合型固态电解质是一种由多种组分组成的固体材料,具有优异的离子导电性能和稳定的力学性能。
近年来,随着固态电池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加,复合型固态电解质已经成为固态电池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本文将就复合型固态电解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复合型固态电解质通常由离子导电体和辅助材料组成。
离子导电体可以是氧化物、硅氧烷、聚合物等,而辅助材料主要用于增强离子导电体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常用的辅助材料有聚合物、纳米颗粒、纳米管等。
二、复合型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复合型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高温合成法、烧结法、机械合成法等。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复合型固态电解质制备方法,通过溶胶的形成和凝胶的固化,可以获得具有微观均匀性的复合型固态电解质。
高温合成法是一种通过高温反应得到复合型固态电解质的方法,可以提高复合型固态电解质的结晶度和离子导电性能。
烧结法是将预先制备好的复合型固态电解质在高温下烧结,使其形成致密的结构,提高其力学性能和离子导电性能。
机械合成法是通过机械力对复合型固态电解质的组分进行混合,并使其反应得到复合型固态电解质。
复合型固态电解质具有优异的离子导电性能和稳定的力学性能。
由于复合型固态电解质由多种组分组成,可以调控离子导电体的离子导电率,从而提高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复合型固态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能不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可以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复合型固态电解质还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和氧化分解,提高了固态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复合型固态电解质已经广泛应用于固态锂电池、固态钠电池、固态燃料电池等能源领域。
固态锂电池是当前最为研究的固态电池之一,复合型固态电解质的应用可以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速率,延长电池的寿命。
固态钠电池是一种潜力巨大的电池,复合型固态电解质的应用可以提高钠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固态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的能源转换装置,复合型固态电解质的应用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PE-Xa、PE-RTWORD文档,可下载修改前言:近年来,地面供暖凭借其舒适节能的突出优势得到了市场和百姓的普遍认可.地面供暖目前主要有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发热电缆地面供暖、电热膜地面供暖等几种形式.目前在市场上占主流的是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其使用应用技术已经具有规范的产品标准、施工验收规程,已经是完全成熟的技术.在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中主要是通过传热媒介水在塑料管道的流动来传递热能并将其自下至上辐射至室内.目前市场上可以采用的地板采暖管材有PE-Xa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PE-Xb硅烷交联聚乙烯、PE-Xc辐照交联聚乙烯、PE-RT耐热聚乙烯、PP-R无规共聚聚丙烯、PP-B抗冲击聚丙烯、PB聚丁烯-1和PP-R铝塑复合管等管材.地暖管材中PE-Xa以其卓越的性能和成本优势在工程应用中占据绝对优势,PE-RT在近两年来在市场上的发展速度也十分迅速.本文旨在通过对PE-Xa和PE-RT两种应用量最大的管材从原料至施工进行全方位的介绍,以便于广大选用者更详细地了解材料,进而正确选用材料,从而促进地暖系统安全性的提高,使地面供暖行业更健康的持续发展.一、原料介绍1、PE-Xa管材用原辅材料PE-Xa主要原料为一种特殊的高密度聚乙烯,为粉末状树脂.目前国内市场的主要原料供应商有:韩国LG化学的HDPE XL1800;韩国湖石化学的HDPE 8100GX;韩国三星和大韩油化虽然也有PE-Xa专用料,但目前在国内市场基本看不到.另据传,目前国内某石化企业已开始向市场推广其PE-Xa专用料.辅助材料主要有交联剂、主抗氧剂和辅助抗氧剂.目前行业内使用的辅料有进口和国产的分别,进口辅料生产厂家均为世界一些知名的化工企业,有Degussa德固赛、AkzoNobel阿克苏.诺贝尔、Ciba汽巴等,这些进口辅料的价格偏高,但其材料纯度较高,批次间稳定性好,生产的产品稳定性和性能较国内更好一点.少数正规的厂家采用的都是上述原辅材料,而一般厂家或不重视或为降低成本较多选择价格偏低的辅料.2、PE-RT管材料PE-RT即耐热聚乙烯,是Polyethylene of raised temperature resistance的英文缩写,目前市场上出售的PE-RT原材料多数为改性的中密度聚乙烯树脂.众所熟知,一般PE给水管道的应用范围为低于40℃的温度,无法用于热水输送管道.经过长时间探索,技术人员研究出一种采用乙烯和辛烯或者丁烯共聚的方法,通过控制侧链的数量和分布得到独特的分子结构,来提高PE的耐热性.利用此种工艺得到的PE-RT树脂将使用温度大大提高,可以用于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以及热水系统.目前国内市场的主要PE-RT原料牌号有韩国LG化学的MDPE SP980以及韩国SK的MDPE DX980,另外陶氏化学的DOWLEX 2344E的性能也较好,但国内厂家使用的量并不大,BASELL原料型号HDPE 4731B以及韩国DAELIM原料型号MDPE XP9000去年以来开始加大在中国市场推广PE-RT原料的力度.需要特殊说明的是,PE-RT和PE-Xa的使用条件是在较高温度一般系统温度40-60℃,短时间可达80℃甚至100℃下使用,所以GB/T18992-2003冷热水用交联聚乙烯PE-X管道系统以及CJ/T175-2002均对管材的原料选用作了严格的限制,要求选用经认证合格的材料.首先要求原料为HDPE高密度聚乙烯,并且将由该材料制成的管材按照GB/T18252标准方法作出该材料的蠕变破坏曲线.该材料的蠕变破坏曲线与标准中给出的预测静液压强度参照曲线相比较,试验结果的бLcl长期静液压强度的置信下限值,在全部温度及时间范围内均应高于参照曲线上的对应值.对应用于饮用水系统的PEX管材,还要求原材料符合GB/T17219卫生性要求.生产厂家在购买使用前应要求其材料厂家提供其材料牌号的蠕变破坏曲线测试报告,否则并不能保证由其原料制成的材料达到50年以上的使用期限.二、生产设备及工艺1、PE-Xa管材的生产设备及工艺PE-Xa树脂有超高的分子量,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其熔指极低,其MFR<10min测试条件190℃,可以看出其在熔融状态下流动性极差,根本无法用一般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生产,只能使用一种特殊的柱塞式挤出机在极高的压力下进行高压挤出成型.为保证PE-Xa在热水中长期使用的要求,应在HDPE基料中同时加入交联剂、主抗氧剂和辅助抗氧剂等材料.过氧化物交联工艺配方:HDPE99%,过氧化物1%,少量主辅抗氧化剂;其机理是对高分子量高密度聚乙烯基料,通过过氧化物交联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聚乙烯的长分子链间产生化学键,实现化学交联,使之成为三维网状结构.因为聚乙烯分子为不饱和键,收到紫外线照射及氧气的侵蚀会缓慢发生分子键断裂,必须加入主辅抗氧化剂,以提高其抗光老化和抗氧老化的性能.柱塞式挤出法的生产工艺如下:原料+辅料→高速混合→输送上料→柱塞挤出→油墨热印字→冷水冷却→牵引→盘卷→定长切割→下卷检验→包装→入库.典型的柱塞挤出机工艺温度列举如下:下料口:90~110℃连接体:150~170℃口模:230~260℃导热油:190~205℃生产速度一般在 m/min.由于设备模具长度长、压力大,导致在挤出过程中管材壁厚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且为连续生产随时监控不容易.如何保证管材壁厚的均匀性是PE-Xa管材生产的工艺控制的关键点之一.另外由于树脂为粉末状,交联剂为液体,交联剂及抗氧剂均为微量,原辅材料是否充分混合成为影响管材交联度是否均匀的又一个工艺控制的关键点.再则交联是在几十公分的模具中用极短的时间迅速完成交联,设备模具温度也是工艺控制的关键点之一.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环节会对管材质量产生影响,但仅就生产工艺而言,以上几点为关键的工艺控制点.2、PE-RT管材的生产设备及工艺PE-RT的原料的分子量并不高,其加工的流动性好于一般的PE100级PE原料,一般采用螺杆长径比为1:30的单螺杆挤出机即可生产.但普通的挤出机其设备结构为通用型PE或PP适用的螺杆,并未根据PE-RT原料的特性对螺杆进行改进,其生产速度一般在6-8米/分钟,最快达到10米/分钟左右,生产效率不高.目前市面上已有国外及国内厂家推出PE-RT专用高效挤出机,配置高性能PE-RT管所需的同步控制挤出、牵引、冷却速度等核心技术,并在螺杆设计及机头模具方面采用独特技术,生产速度可达到25米/分钟以上.由于速度较快,冷却定形装置采用叠加式结构,其产品外观较一般挤出机生产的光洁度略差,呈现一种发白的半透明状态.笔者曾专门做过对比试验,使用同一个厂家的PE-RT原料在普通挤出机和高速挤出机上生产出的管材进行性能测试,高速挤出机生产的PE-RT管其静液压强度平均高于普通挤出机.原因可能是由于高速挤出机螺杆长径比长,其塑化效果更佳,且其螺杆内的压力更高,原料的压缩密实程度更高的缘故.另外高速生产线的辅机配置较好,整体生产的产品的稳定性也更好.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原料———干燥———真空上料———挤出机挤出成型———真空定径———冷却———喷墨印字———牵引———收卷———定尺切割———检验———包装入库PE-RT管材典型加工工艺参数仅供参考:主机转速:48-60rpm 牵引速度540-630rpm机台压力:14-15MPa 扭矩 30-70%左右熔体温度:210℃主机温度:180/190/200/200模头温度:195/195/195/195/195/200/190/190水温:33/33/30三、管材性能要求1、PE-Xa管材参照GB/T 18992-2003冷热水用交联聚乙烯PE-X管道系统①外观a.管材的内外表面应该光滑平整干净,不能有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明显划痕、凹陷、气泡等缺陷.b.管壁应无可见的杂质,管材表面颜色应均匀一致,不允许有明显色差.c.管材端面应切割平整,并与管材的轴线垂直.④其它性能检测管材的卫生性能、系统适用性、热循环、循环压力冲击实验、耐拉拔实验、弯曲实验、真空实验等按国标要求进行.2、PE-RT管材参照CJ/T 175-2002_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①颜色根据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管材的色泽应基本一致.②外观管材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清洁,无凹陷、气泡和其它影响性能的表面缺陷.管材端面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③规格尺寸⑤其它性能检测管材的卫生性能、系统适用性、热循环、循环压力冲击实验、耐拉拔实验、弯曲实验、真空实验等按国标要求进行.⑥其他项目管材以盘管或直管供货,长度不小于标定值.管材印字应清晰,一般每1m标识1个.管材包装应完整无缺损,包装物外表面用合格证颜色、生产日期来区分班组.四、地暖管材市场常见质量因素分析1、PE-Xa管材原料方面:一般小厂家采用国产交联剂,管材的交联度相对波动较大,影响管道的长期耐压强度;或添加交联剂分量不足,交联度偏低,大大缩短管道的使用年限.另外抗氧剂应添加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两种,如添加抗氧剂分量不足或不添加辅抗氧剂,将直接影响管道的耐热氧老化性能,即不能保证50年使用寿命,表现为热稳定性试验即110℃,8760h试验不合格.管材方面:由于PE-Xa管材采用特殊的柱塞式挤出工艺,其管材常出现一定的环状波纹,如波纹较大将影响管材的耐压性能;同时柱塞式挤出工艺中挤出压力偏高,导致生产中管材容易出现偏壁,一般生产线无在线测壁厚装置,至管材到长度下线时才发现偏壁,小厂家为降低成本,偏壁管材仍按照合格品出售.据笔者了解,工程出现破裂渗漏的事故有很多是管材偏壁导致壁厚不合格造成的.另外PE-Xa管材使用原料为粉料,采用高速混合机对原辅材料进行混合.在添加入生产线过程中如不注意,易混进杂质,造成管材质量缺陷.PE-Xa采用高分子量树脂,无法正常挤出,采用的口模内壁应涂敷耐温的特殊涂层,芯棒采用特氟龙类的收缩管,以降低挤出阻力.而涂层及收缩管均受到高温高压下的摩擦,其寿命不易提前预知,如涂层及收缩管磨损被破坏后易导致管材外观出现缺陷,如生产现场控制不严,有缺陷管材流入工程,将导致严重的质量事故,这是采用PE-Xa管材需要特殊注意的部分.2、PE-RT管材原料方面:PE-RT原料是对聚乙烯原料进行特殊接枝以改变其耐热性能的一种特殊材料.但是其本身的加工流动性较好,与普通聚乙烯较类似,比较容易加工.在管道生产企业中使用普通PE或PPR生产线均可进行PE-RT加工.从加工难度上方便了使用造假或掺假原料.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作假的方法:其一是直接用普通聚乙烯冒充PE-RT进行加工;其二是在PE-RT中掺入部分LDPE或LLDPE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其三是生产中加入超过国标规定的10%的添加比例大量添加回收料;其四是部分厂家加入LLDPE等原料并添加带颜色母料以掩人耳目.管材方面:目前市场中使用管材有以下几点在选用时需要格外注意:一是选用管材应注意其产品厚度,有的厂家采用降低壁厚在国家标准壁厚的规定值略下的方法来降低成本并以较低价格销售,这种做法是极其不负责任的.目前许多工程选用管材的安全系数选择的并不高,如果管材壁厚不达标,使用中稍有不当就会导致管材出现渗漏,后果就极为严重.二是有的产品没有合格全项的检测报告就流入工地.因为部分掺假的PE-RT管材一般的检测是能够过关的,但是基本上只有长期热稳定性实验才能检测出来,所以选择PE-RT管材是不容易全部鉴别的一件事.因为长期热稳定性实验费用较高,一般的小厂家不会花费太高费用去做,而大部分大厂家是会坚守质量责任的底线的.所以选择PE-RT材料厂家一般情况是选择实力较强的厂家并要求其提供全面的检测报告,质量才较为可靠.选择材料时的另一个注意事项是要考核管材的卷长.目前部分厂家报价较低,其就在管材长度上做文章.举例而言,一盘200米的管长度缩短5米,一般情况是无法准确测量的,但就是5米长就使厂家增加了%的纯利润;反过来因为工程设计时一般考虑的管材长度并不富裕,如管材长度不够将会带来返工或者干脆加宽管材间距,后果比较棘手.五、管道选择应注意项目1、管系列选择目前地暖工程中最常用的为Ф20×的PE-Xa管材和Ф20×的PE-RT管材,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按照产品标准来看以上两种管材均是S5系列,但是按照标准中规定的使用条件Ф20×的PE-Xa管材按照地板采暖的应对应级别4的设计压力是,Ф20×的PE-RT管材按照地板采暖的应对应级别4的对应的设计压力是.Ф20×的PE-Xa管材和Ф20×的适用压力范围并不相同.另外在国家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 205-2000建筑给水交联聚乙烯管材中S5系列的PE-Xa管材对应壁厚为.根据以上情况,笔者特别提醒,在工程应用中管材的壁厚变化和压力设计直接关系到地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来慎重的选择使用管材.2、管道的长期使用寿命评价在地暖管材厂家宣传中,常常有人提到管材寿命为50年.因为地暖管材大规模应用是最近十年的事,不可能直接采用管材做50年实验.那么,50年的寿命是怎样得出来的呢地暖管材的50年寿命是根据其所用高分子材料的特性及相应的实验推导得出的.塑料压力管材长期耐温耐压性能的国家标准是GB/T18252—2000塑料管道系统用外推法对热塑性塑料管材长期静液压强度的测定.它是管材寿命的评价方法.它的原理是在利用高温短时间作出的环应力与时间曲线的结果向低温和长时间寿命外推.下面简要介绍实验原理及方法.根据选定的温度和应力对管材打压,记录管材破坏的时间与类型.改变应力得到另一数据.同一温度下,得到一组数据.同理,改变温度得到另一组数据,得到多组实验数据后,作图以lgσ为纵坐标,lgt为横坐标,定出各组温度和时间对应的破坏点.将同一温度下的数据运用统计学根据四参数模型进行线形回归,得到在此温度下的长期静液压强度σLTHS LTHS=long time hydrostatic strength.分别将不同温度的数据回归,得到不同温度的σLTHS.对聚烯烃类和氯乙烯类材料进行外推.高温实验得到的最长时间t max 乘以ΔT高温实验温度-将要打算外推的温度得到低温外推时间极限Tmax.Tmax可以理解为我们将要得到的低温理论最长工作时间.我们所说的50年的寿命即由此而来.对聚烯烃类塑料,如果在60度进行实验,实验时间达到一年以上, 那么在20度时外推,ΔT =60-20=40 对应的ke为50年,20度时外推时间极限tmax=150=50年.即20度时,使用寿命可以达到50年.在实验中出现破坏点的时间即为管材的有效推算时间,破坏点又称拐点.根据原材料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PE-Xa并不出现拐点,而PE-RT在60℃的测试曲线在15年后出现拐点,而60℃以下温度的测试则无拐点出现.说明PE-Xa管材的长期耐热耐压性能应该比PE-RT管材更好.目前已有石化企业在研究新型PE-RT材料,今年巴塞尔推出PE100级牌号为4731B 的PE-RTⅡ型原料,已通过国际权威检测部门的8760小时检测合格,二型PE-RT管材新标准目前我国正在讨论修改补充之中.3、抗紫外线老化问题.笔者在此提出一个以前很多人忽略的问题,即PE-Xa管材及PE-RT管材的抗光氧老化问题.多数业内人都知道PE-Xa及PE-RT管材使用的原料属于聚乙烯的一种.聚乙烯是由乙烯单体聚合而成,乙烯单体中含有不饱和化学键,分子链上有许多短支链,很容易引发自由基,存在不稳定性.虽然PE-Xa及PE-RT的材料经过改性,可以耐高温.但是在日光的紫外线照射下,PE-Xa及PE-RT管材中的不饱和键将趋于不稳定,分子链逐渐分解断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日光照射后,无论是PE-Xa还是PE-RT管材,其长期耐热稳定性能都会迅速降低,其使用寿命也大幅缩短.笔者提醒有关生产单位及施工单位:无论是PE-Xa还是PE-RT管材,在存放和施工期间均不能在日光下长时间曝晒.另外PE-Xa、PE-RT管材如要用于明装输水,应添加抗紫外线老化剂或特殊处理,否则并不能保证长期使用.4、运输施工注意事项聚乙烯属于热塑性材料,PE-Xa、PE-RT管材均为柔性管,管材的外观质量成为能否长期使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如管道表层出现划伤、凹坑等缺陷,将直接影响其耐压性能.所以在管材运输中应避免磕碰及摔砸,以免造成管道受损;在施工中应注意避免交叉作业对管材造成破坏.据笔者了解的情况,在地暖工程泄漏事故中有较大比例原因就是管材受损并在损坏点破裂导致渗漏,其带来的经济损失往往很大,需要特别加以警惕.5、连接方式PE-Xa管材因为经过交联工艺,已具有热固性性能,高温下不溶不熔,所以一般情况只能通过机械方式进行连接.目前市场上有铜件、塑件、快速接头等多种方式用于PE-Xa管材的连接,其长期使用效果有差异.目前有些PE-RT生产厂家对外宣传PE-RT的突出优势是可以热熔连接,并在地暖工程中可以热熔连接正常使用.笔者认为此观点有误导消费者之嫌.PE-RT是可以通过热熔进行连接.但是在地暖施工中,一般情况采用的管道为Ф20×或Ф20×的薄壁管材,施工者采用的热熔机多为PPR专用热熔机温度已按照PPR的施工温度设定好,而PE-RT的热熔温度应比PPR低20℃左右,由于施工者多为手工操作,热熔时管材管件熔接部位并不均匀,其同心度有较大偏差,结果,热熔连接方式在熔接部位的强度高于管材强度的优势不但不能发挥、在熔接部位形成薄弱点,耐压强度反而有可能降低.笔者的观点是,地暖施工中在PE-RT热熔部位不能封闭水泥层,如想通过管材热熔连接来降低材料成本更是会产生贪小利造成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六、结束语PE-Xa、PE-RT管材以其优越的性能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接受,成为目前国内地暖工程中最常用的地暖管材.笔者希望生产者能真正发挥材料的先进性,制造出合格的地暖管材;希望施工单位和房地产开发单位在选用地暖管材时要慎重,避免假冒伪劣的地暖管材混入工程,给自己给业主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笔者坚信,只有尊重科学,合理选用,PE-Xa、PE-RT管材才会发挥卓越性能,才能使更多的家庭更好地享受地暖这种采暖方式给人们带来的高档次优质生活,地暖行业的发展前景也才会越走越广阔。
《层间冷喷涂辅助镁-铝板轧制复合研究》篇一层间冷喷涂辅助镁-铝板轧制复合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
镁/铝板作为一种轻质高强的金属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界面结合强度、耐腐蚀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复合技术。
其中,层间冷喷涂辅助镁/铝板轧制复合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镁/铝板复合领域的应用。
二、文献综述冷喷涂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表面工程技术,在金属材料复合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镁/铝板轧制复合过程中,层间冷喷涂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界面结合强度,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层间冷喷涂辅助镁/铝板轧制复合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研究表明,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镁/铝板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为镁/铝板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采用层间冷喷涂辅助镁/铝板轧制复合技术,对镁/铝板的界面结合性能进行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材料选择与制备选择高质量的镁板和铝板作为基材,通过表面预处理和冷喷涂技术,在镁板和铝板之间形成一层结合层。
结合层的形成对于提高界面结合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2. 冷喷涂工艺参数优化冷喷涂工艺参数对结合层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实验,优化冷喷涂工艺参数,包括喷涂距离、喷涂速度、喷涂角度等,以获得最佳的界面结合强度。
3. 轧制复合过程研究将预处理后的镁板和铝板进行轧制复合。
在轧制过程中,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包括轧制温度、轧制压力、轧制速度等。
4. 性能测试与表征对复合后的镁/铝板进行性能测试与表征,包括拉伸性能、硬度、耐腐蚀性能等。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EDS)等手段,观察界面结合层的形貌和元素分布。
四、结果与讨论1. 冷喷涂工艺参数优化结果通过实验,发现当喷涂距离为XX mm、喷涂速度为XX m/s、喷涂角度为XX°时,可以得到最佳的界面结合强度。
橡胶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综述一、绪论橡胶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在现代工业中应用广泛,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轮胎制造、建筑材料、医疗器械等领域。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推进,橡胶技术研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对橡胶技术在新材料制备、改性增强、加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实践进行综述。
二、新材料制备技术在橡胶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新材料制备技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增长,橡胶制品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产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1、天然橡胶生产技术的研发天然橡胶是获得天然资源中的一种橡胶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机械特性。
为了提高天然橡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研发人员利用新材料制备技术,提高了天然橡胶的粘合性能和防水性能。
同时,采用分子筛和改性技术,提高了天然橡胶的耐热性和机械性能。
2、合成橡胶制备技术的研发合成橡胶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一种橡胶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耐热性和化学性质。
随着科技的发展,合成橡胶的种类不断增加。
通过合理的药品配方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合成了耐油橡胶、高韧性橡胶、超高分子量橡胶等新品种。
同时,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合成橡胶制备中,提高了橡胶的强度和耐磨性。
三、改性增强技术改性增强技术是指通过对橡胶材料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进行调整和改变,从而达到增强橡胶的机械性能、耐磨性和耐老化性的目的,来提高橡胶制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1、硅烷偶联剂技术硅烷偶联剂技术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橡胶改性技术。
硅烷偶联剂可在橡胶表面形成与填料相互作用的化学键合,从而增强橡胶和填料之间的结合力,提高橡胶的耐磨性和耐老化性。
同时,还可以降低橡胶的热分解温度,提高橡胶的质量。
2、插层增强技术插层增强技术是指将有机或无机填料插层于橡胶分子链之间,从而达到增强橡胶性能的目的。
该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橡胶的机械强度、耐磨性和耐老化性。
同时,插层增强技术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填料在橡胶中的聚集度,提高了橡胶的加工性能。
也使得成本不会过高。
非对称氧化反应以低催化量的Schiff 碱-钒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反应完成后需要先进行蒸馏处理,将其中的构性转换副产物去除掉,再进行胺基锂亲和取代反应。
在亲和取代反应完成后,需要将粗产物重新结晶才能够得到最终的叔丁基亚磺酰胺。
这两个反应的总产率约为70%。
采用非对称选择性氧化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过去存在的两相体系内无法扩大生产的问题。
另外,通过采用缓慢滴加双氧水的方法对合成方案进行改进后,能够有效地解决反应过程中由于发热而引发的局部稳定过高的情况,同时也能够避免发生催化剂中毒等问题,使得反应的实用性提高。
另外,由于该反应能够将叔丁基二硫醚转化为氧化物,这样就缩减了氧化物纯化处理这一步骤。
目前该方案也是手性叔丁基亚磺酰胺合成的首选方案,多被用于工业生产中。
1.2 手性辅助物参与的非对称选择性合成对于手性亚砜的合成,科研人员已经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通过不断的改良,终于发现了由手性亚砜转化为手性亚磺酰胺的技术,其中还包括了对于光学纯叔丁基亚磺酰胺合成方法。
手性辅助物选择双丙酮-d-葡萄糖,采用化合物诱导合成技术,可制成手性叔丁基亚磺酰胺,并能达到光学纯度。
随后相关研究以茚醇作为手性辅助位,在碱性条件下与1,3,5-三甲基苯基磺酰氯发生反应,得到了叔丁基亚磺酰胺,接着该研究进一步提出,以去甲麻黄碱作为手性辅助物,经过合成制得R-叔丁基亚磺酰胺,该方法制备出的光学纯R-叔丁基亚磺酰胺的总产率能够达到85%左右。
2 手性叔丁基亚磺酰胺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在很多化学药物的合成中,自手性叔丁基亚磺酰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手性胺类药物的合成开拓了新的途径。
2.1 抗帕金森病药物雷沙吉兰雷沙吉兰(rasagiline)是第二代选择性单胺氧化酶-B 抑制0 引言目前临床中很多常用的化学合成类药物在制备过程中都需要用到手性胺功能团,因此手性胺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1]。
手性叔丁基亚磺酰胺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新型医药中间体,也是大部分手性胺类药物和中间体合成过程中关键的手性源,手性叔丁基亚磺酰胺在应用过程中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优势:(1)极易与常用的各类醛类或者酮类物质反应,形成亚胺;(2)由于其本身具有良好的活化作用,生成的亚胺类产物具有着极强的亲电性,能够诱导出较高的非对称选择性;(3)在加成产物过程中,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且对于反应过程中的强碱以及过渡金属等也有着良好的耐受性;(4)在酸性条件下,其能够很容易被脱去,反应得到盐酸盐再进行纯化处理后,收率极高;(5)成本低廉;(6)底物使用范围较为广泛。
混凝土类综述概述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中。
它由水泥、骨料、细骨料和掺合料等成分混合而成,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耐火性等优点。
本文将对混凝土的种类、材料特性、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混凝土的种类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和材料配比,混凝土可分为普通混凝土、重力混凝土、轻质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等几种主要类型。
1.普通混凝土是最常见的建筑混凝土,通常用于普通建筑结构和一般道路的施工。
2.重力混凝土是一种高密度的混凝土,用于承受大型结构的重量和压力,如水坝、核电站等。
3.轻质混凝土是一种密度较低的混凝土,适用于需要减轻结构负荷的建筑,如楼板、屋顶等。
4.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大桥、高楼等需要长寿命和高强度的结构。
混凝土的材料特性混凝土的材料特性主要取决于水泥、骨料、细骨料和掺合料等材料的性质。
1.水泥是混凝土中的粘合剂,它与水发生反应形成坚固的胶凝体。
常用的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2.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载荷材料,用于提供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压能力。
常见的骨料包括碎石、砂石和矿渣等。
3.细骨料是混凝土中的填充材料,用于调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密实性。
常用的细骨料包括砂石、粉煤灰和矿渣粉等。
4.掺合料是混凝土中的辅助材料,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延缓凝结时间、提高抗裂能力等。
常见的掺合料包括矿物掺合料、化学掺合料和粉煤灰等。
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混凝土的施工包括材料准备、配料、搅拌、浇注、养护等多个环节。
1.材料准备:通过选购合适的水泥、骨料、细骨料和掺合料等材料,并进行质量检验和储存。
2.配料:按照设计配比,将水泥、骨料、细骨料和掺合料等准备好的材料按一定比例进行称量混合。
3.搅拌:使用混凝土搅拌机将配料好的材料进行充分搅拌,直至混凝土均匀一致。
4.浇注:将混凝土浇注到预定的模板或施工位置上,并通过振捣工具排出气泡和杂质。
5.养护:对新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湿润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充分硬化和强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