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上课
- 格式:ppt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114
琵琶行教案优秀教案《琵琶行》(优秀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作者为大家整理了8篇优秀教案《琵琶行》,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琵琶行教案。
《琵琶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作者与作品提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诗人。
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
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二、教师引导学生对诗的内容作整体把握三、串讲小序,讲前布置两个思考题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串讲后提问1、小序有什么作用?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况,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2、小序已经简明清楚地叙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明确:写成了诗,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
四、分析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1、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秋夜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江边,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情感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令人顿觉秋凉袭来,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琵琶行》公开课教学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琵琶行》全文。
(2)理解《琵琶行》的创作背景、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3)分析《琵琶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比兴、象征等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琵琶行》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琵琶行》。
(2)理解《琵琶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把握《琵琶行》中的韵律和比兴手法。
(2)深入理解诗中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像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沉浸的学习氛围。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比较教学法:分析《琵琶行》与其他古典诗歌的异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练掌握《琵琶行》的内容和背景。
(2)收集相关资料,如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思考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琵琶行》,了解课文内容。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琵琶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
(2)简要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琵琶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琵琶行》的创作背景。
3. 课堂讲解(1)讲解《琵琶行》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分析诗中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4. 互动讨论(1)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韵律、比兴、象征等方面分析《琵琶行》的艺术特色。
(2)全班交流: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展开全班讨论。
5. 应用拓展(1)学生尝试创作以琵琶为主题的诗歌或散文。
【实用】《琵琶行》教案3篇【实用】《琵琶行》教案3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琵琶行》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琵琶行》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欣赏并学习诗中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2、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第二诗段,以串讲为主。
2、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三、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一、预习提示:字词正音:湓pén(江名) 贾gǔ(商人) 思sì(名词,思绪) 嘈cáo(声音粗重)舫fǎng(船) 虾蟆hámó 钿diàn(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 篦bì(用竹子做成的梳头用具) 呕哑ōuyā(象声词,乐声嘈杂) 嘲哳zhāozhā(象声词,声音细碎)二、作者简介及背景提示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
《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初中学过他的作品《卖炭翁》。
三、词的相关知识1、关于歌、行、引:《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琵琶行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琵琶行》全文;(2)理解《琵琶行》的历史背景、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风格;(3)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节奏,领会其艺术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琵琶行》;(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人对于音乐、人生和命运的感慨;(2)了解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文背诵与理解;2. 诗中意象、情感和节奏的分析;3. 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古代文化知识的把握;2. 诗歌意境的感悟;3. 个性化解读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歌魅力;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合作精神;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4. 对比分析法:比较诗中人物命运的转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主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引出《琵琶行》的创作背景;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律美;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节奏,分享学习心得;4. 讲解辅导: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辅导,解答疑惑;5.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深入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理解诗中人物的音乐与人生;2.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诗中意象、情感和节奏的分析;2. 诗歌意境的感悟;3. 个性化解读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琵琶行》教案模板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琵琶行》教案模板6篇《琵琶行》教案模板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琵琶行》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琵琶行》的背景和作者白居易。
1.2 解读课文“琵琶行”,探讨的意义和作用。
1.3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弹琵琶”、“唱歌”、“行走”、“停留”等,引导学生们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章:文本解析2.1 教师带领学生们逐句解析课文,理解句子结构和词语含义。
2.2 探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3 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第三章:角色扮演3.1 学生们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琵琶女、歌女、行人等)。
3.2 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编排角色扮演的场景和对话。
3.3 各组轮流表演,其他学生担任观众,进行评价和互动。
第四章:创意表达4.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以《琵琶行》为背景,创作一篇小故事。
4.3 教师对学生的创意表达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五章:课堂总结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目标。
5.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5.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对《琵琶行》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第六章:文学鉴赏6.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琵琶行》中的文学特色,如韵律、对仗、意象等。
6.2 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感受课文的音韵美。
6.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文学价值的理解和欣赏。
第七章:文化探究7.1 教师介绍《琵琶行》所处的唐代文化背景,包括音乐、舞蹈、服饰等。
7.2 学生研究《琵琶行》中的文化元素,如诗句中的音乐术语、唐风唐韵等。
7.3 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分享对《琵琶行》文化内涵的发现和理解。
第八章:比较阅读8.1 教师提供其他描写音乐或艺术的文学作品,如《高山流水》、《滕王阁序》等。
8.2 学生比较《琵琶行》与其他作品在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
第九章:实践活动9.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如聆听琵琶曲、观看舞蹈表演等。
9.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音乐与诗歌结合的美感,加深对《琵琶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