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坝基稳定性的工程地质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69
坝基(地基)稳定性问题的工程地质研究复习资料1、土石坝:特点:①坝体是柔性的,由散粒体材料碾压堆筑而成,允许产生较大的变形,对地质条件要求低;②坝体断面和底宽均较大,对地基的压应力较小,抗滑稳定问题不突出;①对渗透稳定性要求高,防渗墙很重要;②坝顶不能溢流:a 对近坝库段稳定要求高:防止库区涌浪漫顶,b 对两岸地形要求高:i 高山峡谷:应选择弯曲河段,凸岸可布置洞群及建筑物;ii 丘陵:建筑物布置在两岸,选择合适的垭口布置溢洪道;iii 平原:建筑物布置在河岸。
总体上看,对坝基要求低,但应注意研究如下问题:①坝肩边坡较陡时,应注意坝体与地基岩体的接触问题;②当坝基分布有深厚砂砾石层时,应注意渗漏和渗透稳定;③当坝基分布有软土层时:承载力低,沉降大;厚度变化大时,不均匀沉降问题突出;④当坝基分布有黄土时,应注意湿陷性问题;⑤当坝基分布有疏松砂土及少粘性土(粘粒含量<15%)时,应注意液化问题(静力和动力);⑥当坝基分布有岩溶时,应注意渗漏和塌陷问题;⑦当坝基分布有断层破碎带以及强透水带或泥化夹层时,应注意渗透变形、抗滑稳定问题;⑧应注意含有可溶岩类的岩土体;⑨透水坝基下游坝趾处分布有连续的、透水性较差的覆盖层时,应注意扬压力和流土问题;⑩需有丰富的、满足质量要求的天然建材。
2、重力坝特点:①坝体刚度大,坝基不允许产生较大的不均匀变形,对地质条件要求高;②坝体断面和底宽相对较大,压应力也较大,所以对坝基的承载力和抗滑稳定要求均较高;③坝顶可布置泄洪建筑物,坝内可布置发电、泄洪建筑,所以对两岸可无布置洞群的要求,对地形适应性好;④以自身重量维持稳定。
要求:①具有足够的抗滑稳定性,能满足抗滑稳定的要求;②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且要求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完整性;③坝基、坝肩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渗透稳定性,不产生大量渗漏和过大的扬压力;④峡谷区近坝库段和坝肩稳定性好;⑤采取坝顶泄水方案时,坝下游河床具有较好的抗冲刷能力;⑥坝址区附近应有足够的、符合质量要求的混凝土骨料或石料。
×××重力坝地基稳定性分析重力坝地基稳定性分析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迅速发展,坝基,尤其是重力坝地基的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地基稳定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处理的代价也越来越高。
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不仅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的关键,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坝基存在的不同地质缺陷及问题,根据重力坝的稳定性要求地基具有足够的强度、不透水性及抗滑稳定能力,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本论题主要研究重力坝在坝基开挖、固结灌浆、软弱岩层和断层破碎带处理、深层抗滑稳定及防渗排水等方面保持稳定性的应用技术措施。
关键词:抗滑稳定分析;坝基开挖;固结灌浆;软弱岩层处理;防渗排水措施目录内容摘要 (I)引言 (1)1 重力坝地基稳定性概述 (2)1.1 重力坝地基基础理论 (2)1.1.1 重力坝地基存在问题 (2)1.1.2 重力坝地基的处理 (6)1.2 重力坝地基稳定性调查内容 (7)1.3 重力坝地基稳定性处理措施 (8)1.4 重力坝地基稳定性处理综合评价 (10)2 坝基开挖 (11)2.1 建基岩体的利用和开挖要求 (11)2.2 坝基开挖形状 (11)2.3 地基表面地质缺陷处理 (11)2.4 坝基开挖程序 (12)2.4 坝基爆破设计与施工 (12)3 坝基固结灌浆设计 (14)3.1 固结灌浆的目的和要求 (14)3.2 固结灌浆设计 (14)3.2 无盖重固结灌浆 (15)4 坝基软弱岩层处理 (16)4.1 坝基软弱岩层处理的必要性 (16)4.2 软弱岩层处理措施 (16)4.3 断层破碎带和软弱夹层处理方法 (17)5 重力坝地基稳定性分析(结合案例) (19)5.1 重力坝地基稳定性案例具体内容 (19)5.2 问题产生原因 (19)5.3 问题解决措施 (19)结论与展望 (22)参考文献 (23)引言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迅速发展,坝基,尤其是重力坝地基的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地基稳定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处理的代价也越来越高。
坝坡稳定性研究范文引言坝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的建筑物,其稳定性对于保障工程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对坝坡稳定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一、坝坡稳定性的概念二、影响坝坡稳定性的因素1.坡比:坡度过大会导致坡面稳定性降低,容易发生滑坡。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土质条件和荷载情况确定合适的坡比。
2.坡面土的性质:土质的强度和质地对于坝坡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要求土质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坡面的稳定性。
3.坡面的保护措施:为了提高坝坡的稳定性,可以采取在坡面上铺设保护层、设置排水系统等措施。
4.坝体的变形和围压效应:受到温度变化和水位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地表和地下水的压力对于坝体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
5.地震影响:地震是导致坝体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地震荷载对坝体的影响。
三、坝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1.直接稳定性分析:通过对土质的力学性质、坡面坡度和坡高等参数的评估,进行稳定性分析。
2.间接稳定性分析:通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不同荷载条件下坝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评估坝体的稳定性。
四、坝坡稳定性的改善方法1.挖遣坡:通过对坝体进行挖遣,可以减小坡比,提高坝坡的稳定性。
2.增加坡面保护措施:在坡面上铺设草皮、铺设防护材料等措施,可以增加坡面的抗剪强度,提高坝坡的稳定性。
3.加固坝体:通过在坝体内加固材料,例如钢筋混凝土或钢板等,提高坝体的整体稳定性。
4.控制地下水位:控制地下水位的变化范围,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稳定,可以减少地下水压力的变化,降低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
5.坝体监测与维护:通过实施定期监测和维护措施,发现并及时修复坝体的破损和缺陷,保证坝体的稳定性。
结论坝坡稳定性是水利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研究和评价其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采取合适的设计和施工措施,可以提高坝坡的稳定性,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坝坡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合理设计和施工。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工程地质学(科目代码:908)考试大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180分钟(3个小时),满分150分。
二、考试基本要求
考生应掌握工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岩土体结构特征、软岩和软土特性、地应力、区域稳定性问题,能够对坝基、边坡、地下洞室、喀斯特等工程稳定性和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掌握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三、试卷内容及结构
(一)岩土体结构的工程地质研究
1. 结构面的主要类型及其自然特征
2. 结构面的强度
3. 岩体结构类型及岩体工程分类原则
(二)软岩和软土的工程地质研究
1. 软弱岩石的涵义
2. 软弱夹层的工程地质研究
3. 风化岩石的工程地质研究
(三)地应力的工程地质研究
1. 地应力的种类
2. 地应力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3. 地应力研究的工程意义
4. 地应力工程地质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四)区域稳定性问题
1. 活断层的工程地质研究
2. 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
3. 水库地震
(五)坝基稳定性的工程地质研究
1. 坝基(肩)岩体的抗滑稳定性
2. 坝区渗漏与渗透稳定性
3. 坝基处理
(六)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研究
1. 边坡变形破坏的基本类型
2. 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
3. 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