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155.00 KB
- 文档页数:9
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 1-丙醇化学品英文名称: 1-propyl alcohol中文名称2:正丙醇英文名称2: n-propanol技术说明书编码: 148CAS No.: 71-23-8分子式: C3H8O分子量: 60.1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1-丙醇 71-23-8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
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
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臵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正丙醇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易燃刺激爆炸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正丙醇(1-丙醇)1-propyl alcoholC3H8OCAS号:71-23-8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127 闪点:15沸点(℃):97.1相对密度(水=1):0.80饱和蒸气压(kPa):1.33(14.7℃)危险特性本品为无色液体。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接触后表现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
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
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浓度MAC(mg/m3):200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市消防队:119市人民医院:120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消防队:119人民医院:120危险性标志。
正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名称:1-丙醇(1-propyl alcohol)CAS号:71-23-8分子式:C3H8O分子量:60.10企业名称:企业地址: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1-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原料,主要用于制药、化妆品、塑料、香料、涂料及电子工业上用作脱水剂及清洗剂。
它还可用作试剂,参比物质,油品和胶体的溶剂,以及用于鱼粉饲料浓缩物的制造中。
在许多工业和消费产品中,异丙醇用作低成本溶剂和萃取剂。
它还可用于制取丙酮、二异丙醚、乙酸异丙酯和麝香草酚等。
在许多情况下可代替乙醇使用。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1-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挥发性液体,有似乙醇和丙酮混合物的气味,其气味不大。
其蒸汽能对眼睛、鼻子和咽喉产生轻微刺激;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
易燃,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lower 2.5 vol.% Upper 12.7 vol.%(体积)属于一种中等爆炸危险物品。
其蒸汽能滚动流过相当长的距离,并能产生回火。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3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2致癌性类别2生殖细胞突变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 吸入危害类别2对水环境危害-急性类别3对水环境危害-慢性类别3标签要素:危险警示词:危险如果接触可能产生危险,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戴防护眼镜、戴呼吸器等。
操作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吸入蒸气。
在接触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和眼睛。
如果吸入或误食,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催吐,并及时就医。
在储存和操作时,应注意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等物质接触,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同时也要注意防止静电积聚和火花产生,使用防爆型设备和通风系统。
储存时应保持库房阴凉、通风,并与其他化学品分开存放,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在操作和储存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化 学 品 安 全 技 术 说 明 书n-Propanol版本 1.02 修订日期 30.08.2021打印日期 30.08.2021 100000000473 1/14部分 一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产品鉴别人 贸易名称 n-Propanol别名1-Propanol, Hydroxypropane, 1-Propyl alcohol, Ethyl carbinol, n-Propan-1-ol, n-Propyl alcohol. 产品代码2044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No.)71-23-8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用途溶剂. 工业用生产者或供应商的详情 制造商或供应商名称 Sasol Chemicals, a division of Sasol South Africa Ltd 地址Sasol Place, 50 Katherine Street Sandton 2090South Africa电话号码+27103445000电子邮件地址 *************************** 供应商的详细情况 沙索(中国)化学有限公司 市化学工业园区, 南京 方水路68号 210047China电话号码+86 25 5839 1111化 学 品 安 全 技 术 说 明 书n-Propanol版本 1.02 修订日期 30.08.2021打印日期 30.08.2021 100000000473 2/14电子邮件地址 ***************** 应急电话号码应急咨询电话+44 (0)1235 239 670 (Europe, Israel, Africa, Americas) +44(0)1235 239 671 (Middle East, Arabic African countries) +65 3158 1074 (Asia Pacific) +86 400 120 6011 (China 中国) +27 (0)17 610 4444 (South Africa) 0800 112 890 RSA-Local only +61 (2) 8014 4558 (Australia)部分 二 危险性概述物质或混合物的分类GHS 危险性类别分类GHS 分类和标签: 遵从GB 13690, GB 15258 和 GB 30000.2 ~ GB 30000.29 (GHS 2011)易燃液体类别 3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 1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 3GHS 标签要素化 学 品 安 全 技 术 说 明 书n-Propanol版本 1.02 修订日期 30.08.2021打印日期 30.08.2021 100000000473 3/14象形图:信号词 : 危险危险性说明: 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中文名:1-丙醇; 正丙醇化学品英文名:1-propyl alcohol; n-propanol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1-丙醇71-23-8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
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
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
正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码:MSDS#155编制日期:_____________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建规火险分级:甲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含量正丙醇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正丙醇,又称丙醇、1-丙醇。
它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为了确保正丙醇的使用安全性,以下是正丙醇的安全操作以及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1.在正丙醇作业之前,必须穿戴符合规范的隔离服、耐油手套、防护眼镜等安全防护设备。
必要时,还应佩戴呼吸防护设备。
2.正丙醇具有易燃性,且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
因此,在作业过程中要注意消防安全。
切勿在易燃材料或热源附近操作,更不能近火源操作。
3.加热正丙醇时,应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
切勿使用明火或电炉直接加热,以免引起爆炸。
4.操作中禁止吸烟、饮食,否则会影响加工涂层的质量。
5.正丙醇对皮肤有刺激性,因此,操作人员应注意避免皮肤接触。
如不慎接触,可立即用清水清洗受伤处,重度刺激可立即送医治疗。
6.在操作过程中要及时通风,以降低空气中正丙醇的浓度。
通风系统应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保养规程1.正丙醇在储存期间应放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处所,且不得接触阳光。
储存容器必须牢固可靠,不得有漏气或破损现象。
2.正丙醇使用后,容器必须密封以防溢漏、挥发或污染。
并存放在专门的仓库或存储器皿中,防止误食或其他危险情况发生。
3.定期检测正丙醇的含量,确保其质量稳定。
4.当正丙醇被混合使用时,应注意其相容性,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混合使用时要按照制定的比例进行混合,以免影响产品的质量。
5.适时更换储存容器以防止漏气或失效。
6.处置正丙醇废物时应当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进行分类处理。
7.正丙醇的使用目的应当清晰明确,并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应保证正丙醇处于在安全性、高效性、环保性等方面的最佳状态。
总结正丙醇对于化学、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很大的作用。
但是,使用者必须遵守正丙醇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确保其使用是安全、可靠、优质的。
加强安全操作及保养措施,不仅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也能够提高正丙醇的使用效率及质量,对于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正丙醇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丙醇化学品英文名称:1-propylalcohol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GHS要素: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汽、危险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
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
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环境危害:轻微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化学名:1-丙醇浓度:≥99.5%CASNO:71-23-8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正丙醇n-Propanol版本1.10填表时间01.03.2013部分一化学品及企业标识1.1 产品鉴别人商品名称正丙醇物质名称正丙醇EC No. 200-746-9Cas No. 71-23-81.2有关确定的用途的物质或混合物和使用建议用途工业用1.3 供应商的详情公司沙索化学太平洋有限公司公司地址二号珊顿道#06-01新加坡交易所中心一新加坡068804邮区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65 6533 8856/ +65 6533 8869电子邮件地址*****************1.4 急救电话号码企业应急电话欧洲,以色列,非洲,美洲. +44 (0)1235 239 670中东,阿拉伯,非洲国家+44 (0)1235 239 671亚太地区+65 3158 1074中国+86 10 5100 3039南非澳大利亚+27 (0)17 610 4444 +61 2 8014 4558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正丙醇n-Propanol版本1.10填表时间01.03.2013部分二危险性概述2.1 物质或混合物的分类根据欧盟(EU) 1272/2008 法规和与此相关的 67/548/EEC 表或1999/45/EC 表 (附录 VII, CLP)来分类分类易燃液体眼损伤/刺激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可能有害吞食类别2 类别1 类别3 类别5根据67/548/EEC规定分类和标记。
分类R11: 高度易燃。
R41: 可对眼睛造成严重损伤。
R67: 蒸气可引起睡意和眩昏。
2.2标记要素根据欧盟(EU) 1272/2008 法规和与此相关的 67/548/EEC 表或1999/45/EC 表 (附录 VII, CLP)来分类信号词危险分类易燃液体眼损伤/刺激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可能有害吞食类别2 类别1 类别3 类别5危险性说明H225: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GHS危险性类别:
易燃液体类别3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3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2
致癌性类别2
生殖细胞突变性类别2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
吸入危害类别2
对水环境危害-急性类别3
对水环境危害-慢性类别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易燃液体和蒸气,引起皮肤刺激,引起眼睛刺激,可致癌,可引起遗传性缺陷,可能引起昏睡或眩晕,长期或反复接触引起器官损伤,吞咽可能致命,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害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该产品易挥发成气体进入空气,产品将快速溶解于水中。
产品很少被土、砂吸收。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在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在未了解所有安全措施之前,且勿操作。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
——采取防止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型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
——保持容器密闭。
——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操作。
——避免吸入蒸气(或雾)。
——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戴呼吸防护器具。
——妊娠、哺乳期间避免接触。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
污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所。
——应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如食入,立即就医。
禁止催吐。
——如吸入,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休息,保持有利于呼吸的体位。
就医。
——眼接触后应该用水清洗若干分钟,注意充分清洗。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取出,应将其取出,继续清洗。
就医。
——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肥皂水和水冲洗。
如发生皮肤刺激,就医。
受污染的衣着在重新穿用前应彻底清洗。
——收集泄漏物。
——发生火灾时,使用雾状水、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
·安全储存:
——在阴凉、通风良好处储存。
——专人保管。
·废弃处置:
——本品或其容器采用焚烧法处置。
物理和化学危险:易燃,易爆,其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有燃烧爆炸危险,与铬酸、高氯酸、高氯酸铅反应剧烈,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
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
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
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 CAS No.
1-丙醇71-23-8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第15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例》(2002年3月15日国务院发布),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常用危险化
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其划分为第3。
2类中的闪点易燃液体。
第16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1、《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
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0)
3、《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
4、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
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
册》,中国环境出版社。
1992
免责声明:
本SDS的信息仅适用于所指定的产品,除非特别指明,对于本产品与其他物质的混合物等情况不适用。
本SDS只为那些受过适当专业训练的该产品的使用人员提供产品使用安全方面的资料。
本SDS的使用者,在特殊的使用条件下必须对该SDS的适用性作出独立判断。
在特殊的使用场合下,由于使用本SDS所导致的伤害,本SDS的编写者将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