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知识框架
- 格式:ppt
- 大小:142.00 KB
- 文档页数:3
新民主主义⾰命的兴起专题知识点新民主主义⾰命的兴起【单元综述】新民主主义⾰命:新民主主义⾰命是指⽆产阶级领导的、⼈民⼤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命,简称“民主⾰命”。
新民主主义⾰命总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直接⽬标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它的根本⽬标是解放和发展⽣产⼒。
【基础梳理】第⼗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中考⽬标要求:1、简述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理解五四精神: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1)导⽕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运动性质)。
(3)运动爆发的标志:1919年5⽉4⽇,北京学⽣在天安门前集会,游⾏⽰威。
(4)发展:6⽉3⽇,上海⼯⼈罢⼯,中⼼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5)结果: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释放被捕学⽣,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6)性质:⼀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7)历史意义:是⼀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命的开端。
(8)五四精神:爱国主义,民主和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追求真理,振兴中华,反帝反封等。
⼆、中国共产党的诞⽣(1921年7⽉)⑴历史条件:①阶级条件:⼯⼈队伍的壮⼤,⼯⼈运动的发展。
②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进⼀步传播。
③组织条件:各地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的建⽴。
⑵诞⽣:1921年7⽉23⽇,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会的代表有⽑泽东、董必武、李达等⼗三⼈。
中共⼀⼤的召开,宣告中国⽆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了!⑶中共⼀⼤主要内容:①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奋⽃⽬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②确定党的中⼼任务是领导⼯⼈运动。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0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0,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0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19.5.4,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人发动五四运动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意义:无私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7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内容:1.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施共产主义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3.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第11课北伐战争1924.5,国民党在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开始北伐,目的要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后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了.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这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后来,南京政府统治了全国.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27.8.1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9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于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第——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工农革命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10开始长征.1935.1召开遵义会议,内容:1.集中权利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2.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有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3.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意义: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1935.10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10,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前几军会师,这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人民转危为安.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经晚清王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几个历史时期。
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新民主主义革命
840年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社会性质由此转变,有封建社会转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称其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由于领导阶级的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分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斗争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事件: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以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事件就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初中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重点知识点只有抓住历史的特点,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才得心应手,小偏整理了初中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重点知识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初中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重点知识点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19.5.4,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人发动五四运动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意义:无私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7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内容:1.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施共产主义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3.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第11课北伐战争1924.5,国民党在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开始北伐,目的要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后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了.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这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后来,南京政府统治了全国.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27.8.1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9 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于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第——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工农革命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4.10开始长征.1935.1召开遵义会议,内容:1.集中权利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2.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有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3.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意义: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1935.10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10,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前几军会师,这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人民转危为安.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难忘九一八1931.9.18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东北三省,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但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十年内战(1927~1937)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1937.7.7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卢沟桥事变,有称“七七事变”在危急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1937.12南京大屠杀第16课血肉筑长城1937.9平型关大捷.意义:这时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1938台儿庄战役.意义: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1940.8百团大战.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1945.7中共七大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1945.8.15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意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怎样读好历史教材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虽然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往往苦于无从下手或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新⺠主主义⾰命的兴起 新⺠主主义⾰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产阶级⾰命时代,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主⾰命。
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中历史《新⺠主主义⾰命的兴起》的知识点总结以供⼤家学习。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新⺠主主义⾰命的兴起 1.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五四精神 1919年初,法、英、美等国召开巴黎和会……会议竟决定将德国在中国⼭东侵占的⼀切权益转给⽇本。
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5⽉4⽇,北京⼗余所⾼校的3000多名学⽣到天安⻔⼲场和东交⺠巷外国使馆区举⾏集会、游⾏等抗议活动。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号声响彻云霄。
6⽉5⽇,上海⼯⼈举⾏罢⼯,声援学⽣运动。
反帝爱国运动的重⼼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争的主⼒逐渐由学⽣转向⼯⼈。
北洋政府被迫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主主义⾰命的开始。
2.中共“⼀⼤”召开的史实。
1921年7⽉23⽇,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会在上海召开。
这次⼤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
⾃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命的⾯⺫就焕然⼀新! 3.南昌起义。
1927年8⽉1⽇,周恩来、贺⻰、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在南昌举⾏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党反动派的第⼀枪。
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领导武装⽃争的开始。
4.中国共产党创建⼯农红军和农村⾰命根据地的意义。
⽑泽东创建了中国⾰命史上第⼀个农村⾰命根据地——井冈⼭⾰命根据地,井冈⼭⾰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正确⾰命道路的开始。
5.红军⻓征;⻓征精神 结合地图(北P79)、诗歌(北P78)了解⻓征,知道遵义会议、⻜夺泸定桥、⽢肃会师,可根据⾃⼰体会,认识⻓征精神。
⻓征精神是中华⺠族百折不挠、⾃强不息的⺠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线索图)第13课伟大的开端一、五四风雷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过程3、意义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历史条件2、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3、意义三、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四、小结(1919、5、4)(1919、7、23)五、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共诞生——工运高潮单元概述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个新的单元,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的兴起。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首先: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其次: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最后:1927年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运动发生转折。
导入新课教师:介绍完了单元概述,我们现在开始本单元的第一课,第13课伟大的开端。
首先,第一部分五四风雷。
讲述新课教师:请同学们迅速看课本63页课本正文第一段找出五四运动的爆发与什么有关。
学生:巴黎和会。
教师:对,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有关巴黎和会的影片。
(播放影片,《我的1919》)教师:同学们,看完了影片,请在课本中找出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哪些主张,和会又做出了什么样的决议?学生:中国提出了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的合理提案。
结果却遭到和会据绝。
教师:很正确,从影片上可以看出,当中国的合理提案遭拒绝时中国代表愤怒了。
当消息传到国内的时候,我们的人民态度如何呢?学生:愤怒。
教师:对,我们的人民愤怒了!正是这愤怒引爆了轰轰烈烈的五四风雷。
请同学们看书63页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运动主力、斗争方式,以及斗争口号。
学生: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
运动主力,学生。
斗争方式,集会、游行。
斗争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教师:很正确,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有关五四运动游行情况。
教师:同学们,假如你是游行队伍中的一员,下面请同学根据这幅游行路线图以及课本的小字部分,讲一讲你们的游行经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适用年八年级级所需时共5课时,课内4课时,课外1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开端到发展再到兴盛起来,有着一个艰难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在经过无数次的挫折之后,独立自主地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这一学习主题力图反映的就是中国革命这种艰难的历程。
我们将尽量使学生通过对几个重要历史事件的把握,来了解这一历史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从五四运动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历史史实来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历史概念,而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几条结论。
其次,在这一主题的学习中,使应注意充分发掘相关的课程资源,如影视资料、文艺作品、历史纪念馆、语文课本内容等,这些资源既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参考资料,也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使学生对历史资料的丰富性、多样性有所了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
第三,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五四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不畏困难、为理想奋斗的坚强意志。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2)使学生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学习南昌起义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认识这个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4)能归纳得出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通过红军长征过程的学习,说出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在地图上简单描绘出红军长征经过的路线和经过的重要地点,并能说出在红军长征中发生的重要事件。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的兴起知识点整理第11课历史的新开端一、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
3.经过:1919年5月4日,在北京(五四运动前期中心)爆发,运动的主力是学生,6月初,发展到上海(五四运动后期中心),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运动的主力是工人。
4.结果(初步胜利) (1)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
(2)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的职务。
(3)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5.性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历史意义(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3)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无产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7.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
8.代表人物(1)李大钊:1918年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介绍俄国十月革命。
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陈独秀:发表《劳动者的觉悟》《谈政治》等文章,阐释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
9.意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1年7月23日。
11.地点:上海,后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画舫船上。
12.内容:(1)大会确定了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
(2)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3)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领导工人运动。
(4)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是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13.意义: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4.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主力(人民群众)。
专题: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一、总体结构概述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为推翻北洋军阀进行了大革命,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了。
为了反抗国民党的统治,进行了武装革命,中国革命进入土地革命时期。
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是红军踏上了漫漫长征路,遵义会议的召开使党和红军转危为安。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矛盾空前严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再度合作共赴国难,同仇敌忾取得八年抗战的胜利。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一意孤行发动内战,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打败国民党结束其在大陆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知识网络结构一、五四运动1、导火线:2、经过:3、结果:4、性质:5、意义: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成立标志:中共一大(时间、地点、内容)2、中共二大:内容三、国民革命1、时间:1924-1927年2、双方:国共合作3、准备:国共合作方式:党内合作标志:国民党“一大”4、高潮:北伐战争5、失败:6、作用四、国共十年对峙1、时间:1927-1937年2、双方:共产党国民党3、背景:走城市道路的失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4、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5、长征:时间、路线、遵义会议、胜利五、抗日战争(1937—1945)六、解放战争(1946-1949)1、重庆谈判、《双十协定》2、双方:共产党国民党防御:1946年爆发反攻:1947年刘、邓跃进大别山3、经过决战: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南京4、新政协的召开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二、重大历史事件:(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1、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遭拒绝(2)经过:(3)口号: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4)结果:取得三大初步胜利a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b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c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