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的种类
- 格式:docx
- 大小:24.89 KB
- 文档页数:9
化学纤维手册(原创实用版)目录1.化学纤维手册概述2.化学纤维的种类与特点3.化学纤维的生产工艺4.化学纤维的应用领域5.化学纤维的发展趋势正文【化学纤维手册概述】《化学纤维手册》是一本关于化学纤维的专业工具书,涵盖了化学纤维的种类、特点、生产工艺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的知识。
该手册旨在为广大从事化学纤维研究、生产和应用的从业人员提供一本全面、系统的参考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化学纤维的相关知识。
【化学纤维的种类与特点】化学纤维是一类由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纤维,其主要种类包括:1.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抗拉强度和耐磨性,广泛应用于纺织、家居等领域。
2.聚酰胺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热性,常用于制作高温环境下的纺织品。
3.聚丙烯腈纤维: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抗老化性和阻燃性,广泛应用于化工、医疗等领域。
4.聚乙烯醇纤维: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吸湿性,常用于制作各种纺织品。
5.粘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柔软性,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生产。
【化学纤维的生产工艺】化学纤维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聚合、纺丝和后处理三个环节。
1.聚合: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将单体聚合成纤维原料。
2.纺丝:将聚合后的纤维原料经过拉伸、纺织等工序制成纤维。
3.后处理:对纤维进行染色、定型、整理等后处理,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化学纤维的应用领域】化学纤维广泛应用于纺织、家居、医疗、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其优异的性能为各行业带来了便利和效益。
【化学纤维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纤维在环保、功能性、高性能等方面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绿色环保:发展生物基化学纤维,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
2.功能性:开发具有抗菌、抗紫外线、阻燃等功能的化学纤维。
3.高性能:研究高强度、高模量、高耐热等高性能化学纤维,满足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的需求。
化学纤维手册(原创实用版)目录1.化学纤维手册概述2.化学纤维的种类3.化学纤维的生产过程4.化学纤维的应用领域5.化学纤维的发展前景正文【化学纤维手册概述】《化学纤维手册》是一本详尽介绍化学纤维的专业书籍,涵盖了化学纤维的种类、生产过程、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化学纤维作为现代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发和应用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纤维的种类】化学纤维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合成纤维: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通过化学合成制得的纤维,如聚酯纤维、尼龙纤维等。
2.人造纤维:以天然纤维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制得的纤维,如黏胶纤维、醋酸纤维等。
3.再生纤维:以废旧纺织品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再生制得的纤维,如再生聚酯纤维、再生尼龙纤维等。
【化学纤维的生产过程】化学纤维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纺丝、后处理等环节。
以聚酯纤维为例,原料准备阶段将石油化工产品聚合成聚酯,纺丝阶段将聚酯熔融后通过喷丝板形成纤维,后处理阶段对纤维进行拉伸、热定型、染色等处理,最终得到成品纤维。
【化学纤维的应用领域】化学纤维广泛应用于纺织、家居、医疗、环保等领域,如服装、家纺、产业用布、口罩、绷带等。
化学纤维的优良性能,如强度高、弹性好、耐磨损、耐腐蚀等,使其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化学纤维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学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地位日益重要,其发展前景可观。
未来化学纤维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绿色环保、高性能、多功能等方面。
通过研发新型生产工艺和原料,提高纤维的性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以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化学纤维种类一般名称1 有光纤维 bright fiber, lustrous fiber 生产过程中,末经消光处理而制成的光泽较强的化学纤维.2 消光纤维(无光纤维) dull fiber, delustered fiber 生产过程中,经过消光处理(通常用二氧化钛为消光剂)制成的化学纤维.纤维表面的反射光减弱.3 半消光纤维(半光纤维) semi – dull fiber 生产过程中,经部分消光处理(加入消光剂约0.5%)而制成的化学纤维.4色纤维(色纺纤维) dope-dyed fiber, spun-dyed fiber 对纺丝溶液,熔体或凝胶丝采用 色方法(加入 色剂或有色母粒等)制成的有色化学纤维.5 复合纤维 composite fiber, conjugate[d] fiber 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法纺制成的化学纤维.6 双组分纤维 bicomponent fiber 由两种聚合物纺制成的化学纤维7 共纺纤维(混抽纤维) blended spun fiber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聚合物混合后纺制成的化学纤维.8 共聚纤维 copolymer fiber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体的共聚物纺制成的化学纤维.9 异形纤维 profile[d] fiber, modified cross – section fiber 经一定几何形状(非圆形)喷丝孔纺制的具有特殊横截面形状的化学纤维.10 中空纤维 macaroni fiber, hollow fiber 贯通纤维轴向具有管状空腔的化学纤维11 超细纤维 superfine fiber 细度约在0.4旦以下的化学纤维12 薄膜纤维 film fiber 高聚物薄膜经纵向拉伸、撕裂、原纤化或切割后拉伸而制成的化学纤维12.1 裂膜纤维(膜裂纤维) split [-film] fiber 高聚物薄膜经纵向拉伸、撕裂、原纤化制成的化学纤维12.2 切膜纤维 slit [ - film ] fiber 高聚物薄膜经纵向切裂、拉伸制成的化学纤维13 导电纤维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fiber 具有导电性能的纤维14 抗静电纤维 anti – static fiber 不易积聚静电荷的化学纤维15 耐高温纤维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 fiber 在较长时间经受高温(例如200℃以上)尚能基本保持其原有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化学纤维.16 阻燃纤维(耐燃纤维、难燃纤维、防燃纤维) flame retardant fiber 在火焰中仅阴燃,本身不发生火焰,离开火源,阴燃自行熄灭的化学纤维,其极限氧指数约在0.30以上.17 导光纤维(光导纤维) optical fiber 以石英(或高分子材料)为原料制成,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皮芯结构,主要由于皮层全反射作用而能传导光线的化学纤维.18 化纤长丝 chemical filament 长度很长的单根或多根连续化纤丝条.19 丝束 tow 用来切断成短纤维或经牵切法而制成化纤条的大量根数的连续长丝集合而成的基本无捻的长条化学纤维束.20 化学短纤维(切段纤维) staple[ fiber ] 化纤丝束经切断而成的,一定长度规格的短纤维.21 牵切纤维(不等长短纤维) 化纤丝束经牵伸拉断而成的长度不相等(而有一定的比例)的短纤维.22 棉型纤维 cotton type fiber 长度约在30~40毫米,细度在1.5旦左右的化学短纤维.23 毛型纤维 wool type fiber, woollike fiber, woollen cut staple 长度约在70~150毫米,细度在3旦以上的化学短纤维.24 中长[型]纤维 mid 〔-length〕fiber 长度(约51~65毫米)和细度(约2.5~3旦)介于棉型与毛型之间的化学短纤维25 鬃丝 bristle, monofilament thread 类似动物鬃毛,直径较粗(约为0.08~2.00毫米)的合成纤维丝.26 预取向丝(POY) partially oriented yarn, pre- oriented yarn 经高速纺丝获得的取向度在末取向丝(UDY)和牵伸丝之间的化纤长丝.27 变形纱(变形丝) textured filament [yarn], textured[filament] yarn 具有(或潜在地具有)卷曲、螺旋、环圈等外观特性而呈现膨松性、伸缩性的单根或多根长丝纱.27.1 双收缩[变形]纱(双收缩[变形]丝) bi – shrinkage yarn 由不同收缩性能的两根长丝在纺丝或后加工过程中并绕制成的变形纱.其卷曲或已完全形成,或可将潜在卷曲及不完全卷曲通过加热后处理形成完全卷曲.27.2 双组分[变形]纱(双组分[变形]丝) bi – compontent yarn 由横截面内包含有不同收缩性能的两种组分的长丝制成的变形纱.其卷曲或已完全形成,或可将潜在卷曲及不完全卷曲通过加热后处理形成完全卷曲.27.3 拉伸变形纱(拉伸变形丝) (DTY) draw textured yarn 化纤长丝纱的拉伸阶段,全部或部分地与变形工艺在同一机台上进行而制成的变形纱.27.4 填塞箱[法]变形纱(填塞箱[法]变形法) impact textured yarn 通过适当的喂料辊将纱超量喂入,或冲击地喂入加热的填塞箱而制成的二维卷曲变形纱.或通过加压的热流体(空气、氧体、蒸汽)将纱超量地施于冷表面而制成的三维卷曲变形纱.27.5 假捻变形纱(假捻变形丝) false – twist textured yarn 采用分段法或连续法将长丝纱经高度加捻、热定型及退捻的变形工艺而制成的变形纱.27.6 假捻定型变形纱(假捻定型变形丝) false – twist stabilized textured yarn 假捻变形纱再经连续热定型工艺或间歇热定型工艺制成的变形丝,连续工艺中将热处理的纱在控制张力状况下(为减少纱的卷缩或扭结)超量地喂入.如采用间歇工艺则将变形纱筒用热蒸汽定型.27.7 加捻变形纱(加捻变形丝) twist – textured yarn 两根纱经捻合在一起热定型后分开卷绕的变形工艺而制成的变形纱. 1.3.27.8 喷气膨体纱(喷气变形纱) jet bulked yarn 将纱超喂通过一压缩涡流气流(空气、气体或蒸汽),使丝条上形成扭结环圈,再经过(或不经过)热处理而制成的变形纱.27.9 假编变形纱(假编变形丝) knit – de – knit yarn 将纱经针织制成织物并热定型,然后拆散再经卷绕制成的变形纱.27.10 齿轮卷曲法变形纱(齿轮卷曲法变形法) gear crimped yarn 加热的纱在一对齿轮间或类似装置内通过时形成卷曲而制成的变形纱.27.11 刀口卷曲[法]变形纱(刀口卷曲[法]变形丝) edge crimped yarn 由加热的纱通过刀边的变形工艺制成的变形纱.28 网络纱(交络纱) 预取向丝或拉伸变形纱经高压氧流吹捻,单丝间相互交缠,形成周期性的网络结的丝条学术名称1化学纤维 chemical fiber 用天然的或合成的聚合物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制成的纤维. 注:本标准中所列出的纤维名称,适用于构成该纤维的聚合物至少为85%,其余部分不与上述聚合物键合的添加物构成的化学纤维.2再生纤维 regenerated fiber 用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制成的、与原聚合物在化学组成上基本相同的化学纤维.4再生纤维素纤维 regenerated cellulose fiber 用纤维素为原料制成的、结构为纤维素II的再生纤维.4 粘胶纤维 viscose fiber 用粘胶法制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5 普通粘胶纤维具有一般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的粘胶纤维.6 高强力粘胶纤维 high tenacity viscose fiber 具有较高的强力和耐疲劳性能的粘胶纤维.7 高湿模量粘胶纤维 modal fiber 具有较高的聚合度、强力和湿模量的粘胶纤维.这种纤维在湿态下单位线密度每特(tex)可承受22.0厘牛顿(cN)(相当于每旦2.5克)的负荷,且在此负荷下的湿伸长率不超过15%.8 富强纤维(波里诺西克纤维) polynosic〔fiber〕用高粘度、高酯化度的低碱粘胶,在低酸、低盐纺丝浴中纺成的高湿模量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碱性和尺寸稳定性.9 变化型高湿模量纤维用加有变性剂的粘胶、在锌含量较高的纺丝浴中纺成的高湿模量纤维,具有较高的钩接强度和耐疲劳性.10 铜氨纤维(铜铵纤维) cupro fiber,cuprene fiber, cuprammonium fiber 用铜氨法(铜铵法)制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11 再生蛋白质纤维 regenerated protein fiber 用天然蛋白质为原料制成的再生纤维.12 醋酯纤维 acetate fiber 用纤维素为原料,经化学成法转化成醋酸纤维素酯制成的化学纤维.13 三醋酯纤维 triacetate fiber 由纤维素三醋酸酯构成的醋酯纤维,其中至少有92%的羟基被乙先化.14 二醋酯纤维 secondary cellulose acetate fiber 由纤维素二醋酸酯构成的醋酯纤维,其中至少有74%,但不到92%的羟基被乙先化.15 合成纤维 synthetic fiber 用单体经人工合成获得的聚合物为原料制成的化学纤维.16 聚先胺纤维 polyamide fiber, nylon 由先胺键与脂族基或脂环基连接的线型分子构成的合成纤维.其化学结构式为: [NH--R—NH—CO—R`--CO]p 或[NH —R--CO]p (R与R`为脂族基或脂环基,可以相同或不同).至少应有85%的先胺键与R或R`相连. 注:可根据缩聚组分的碳原子个数来简称各相应的脂族聚先纤维.17 芳族聚胺纤维 aramid fiber 由先胺键与芳基连接的芳族聚先胺的线型分子构成的合成纤维,其中至少有85%的先胺键直接与两个芳基连接(并可在不超过50%的情况下,以亚先胺键代替先胺键).其化学结构式为: [NH—AR—NH—CO—AR`--CO]p (AR与AR`为芳基,可以相同或不同). 注:可根据取代基在芳基上的位置来简称各相应的芳族聚先胺纤维. 由二元醇与二元酸或ω-羟基酸等聚酯线大分子所构成的18 聚酯纤维 polyester fiber 合成纤维,在大分子链中至少有85%的这种酯的链节.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其化学结构式为: [OC – COO—CH2-- CH2 –O]p19 聚丙烯睛纤维[poly]acrylic fiber 由聚丙烯睛或其共聚物的线型大分子构成的合成纤维,大分子链中至少有85%的丙烯睛链节[CH2—CH---]p.20 改性聚丙烯睛纤维 modacrylic fiber 由丙烯睛及其共聚物形成的线型分子构成的合成纤维.大分子链中至少有35%但不到85%的丙烯睛链节 (CH2--CH)p 21 聚乙烯醇系纤维 polyvinyl alcohol fiber, vinylal fiber 由聚乙烯醇的线型大分子构成的合成纤维.22 聚烯烃纤维 polyolefine fiber 由烯烃聚合成的线型大分子构成的合成纤维.23 聚乙烯纤维 polyethylene fiber 由聚乙烯形成的末被取代的饱和脂肪烃的线型分子构成的合成纤维.24 聚丙烯纤维 polypropylene fiber 由等规聚丙烯形成的饱和脂肪烃的线型大分子构成的合成纤维.25 聚氯乙烯系纤维(含氯纤维) chlorofiber 由聚氯乙烯(或其衍生物)或其共聚物组成的线型大分子构成的合成纤维.26 聚氯乙烯纤维 polyvinyl chloride fiber 由聚氯乙烯或其共聚物组成的线型大分子所构成的合成纤维,大分子链中至少有50%的氯乙烯链节.(当与丙烯睛共聚时,则至少有65%)27 聚偏氯乙烯纤维 polyvinylidene chloride fiber 用偏氯乙烯和氯乙烯共聚物为原料制成的合成纤维.28 氯化聚氯乙烯纤维(过氯乙烯纤维) chlorinated polyvinyl chloride fiber 聚氯乙烯树脂经氯化后制成的合成纤维.29 聚氟烯烃纤维(含氟纤维) fluorofiber 由氟化脂族碳化合物聚合成的线型大分子所构成的合成纤维,如聚四氟乙烯纤维.30 乙烯基类三元共聚纤维 trivinyl fiber 由丙烯睛及其它两种乙烯基单体的工组分聚合物线型分子所构成的合成纤维.其中任何一种组分的含量均不到50%.31 弹性纤维 elastane fiber 具有高延伸性、高回弹性的合成纤维,这种纤维被拉伸为原长的三倍后再予以放松时,可以迅速地基本恢复到原长.32 二烯类弹性纤维 elastoliene fiber 由天然的或合成的聚异戊二烯,或由一种或多种二烯类聚合物构成的弹性纤维.33 聚氨酯弹性纤维 polycarbaminate fiber 由与其它高聚物嵌段共聚时至少含有85%的氨基甲酸酯的链节单元组成的线型大分子所构成的弹性纤维.34 无机纤维 inorganic fiber 主要成分是由无机物构成的纤维. 注:无机纤维从定义上说不属于化学纤维范围,为使用方便,暂列入本标准.35 玻璃纤维 glass fiber, textile glass 主要成分是铝、钙、镁、硼等的硅酸盐混合物所构成的无机纤维.36 碳纤维 carbon fiber 由碳元素构成的无机纤维,通常按产品性能可分为普通碳纤维、高强碳纤维、高模量碳纤维.37 金属纤维 metallic fiber 由金属造成的无机纤维.。
化纤纺织的定义化纤纺织是指利用化学纤维作为原料,通过纺纱、织造等工艺制成各种纺织品的过程。
化学纤维是指由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纤维,与天然纤维相比,具有更好的柔软度、强度和耐磨性。
化学纤维的发展与应用,使得纺织行业得以迅速发展,并且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化学纤维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涤纶、锦纶、腈纶、氨纶等。
每种化学纤维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用途。
涤纶是一种最常见的化学纤维,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常用于制作衣物、床上用品、家居用品等。
锦纶是一种具有良好弹性和耐磨性的化学纤维,广泛应用于制作袜子、泳衣等弹性要求较高的产品。
腈纶是一种具有优异阻燃性能和耐候性的化学纤维,常用于制作防火服装、防护服等。
氨纶是一种具有良好弹性和透气性的化学纤维,常用于制作运动服装、内衣等。
化学纤维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聚合、纺丝和加工三个环节。
聚合是指将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材料的过程。
在聚合过程中,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添加催化剂等手段,可以调整化学纤维的分子结构和性能。
纺丝是将聚合后的高分子材料通过加热和拉伸等工艺,使其形成连续的纤维束。
加工是指将纺丝后的化学纤维进行染色、整理、印花等工艺处理,使其具备所需的颜色、手感和外观效果。
化学纤维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在聚合过程中,需要控制废气和废水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纺丝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拉伸速度,以保证化学纤维的质量和性能。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选择环保型染料和助剂,并严格控制染色液的使用量和回收利用。
化学纤维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服装方面,化学纤维可以制作各种款式、颜色和功能的衣物,满足人们对时尚、舒适和功能性的需求。
在家居方面,化学纤维可以制作床上用品、窗帘、地毯等产品,提供舒适和美观的居住环境。
在工业方面,化学纤维可以制作过滤材料、绝缘材料、增强材料等,满足不同行业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总之,化学纤维的发展与应用,为纺织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化学纤维:合成纤维: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或“的确良”聚酰胺纤维——俗称“锦纶”或“尼龙”聚氰乙烯——俗称“腈纶”或“人造毛”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俗称“氨纶”或“莱卡”再生纤维:粘胶纤维——俗称“人造棉”醋酯纤维——俗称“人造丝”(多用于绣花线)铜氨纤维∙ 2.2.4森马常用面料种类优点缺点护理方法口语介绍棉ECOTTON 洁白的天然色泽/质软/坚韧/吸湿强/耐高温及不起静电易褪色易起皱易缩水不可漂白/30℃以下冷水洗/轻轻搅干/中温熨。
需将洗衣粉先均匀溶于水中后,再浸入衣服,不要浸泡过长。
忌曝晒,在曝晒下衣服会发黄,棉麻服装易吸湿,收藏时要避免潮湿/闷热/不通风以及橱窗箱柜不洁易引起霉变。
吸汗/透气/柔软/穿起来也比较舒服麻LINEN 纤维长/坚韧粗糙/有光泽/不易传热/重量较轻/垂性好易起皱易缩水涤纶手感挺括/坚牢耐用/保型性好/易洗快干/抗皱免烫吸湿性差/舒适性差氨纶优点:它的弹性极好/断裂伸长率达600%以上,远远超过其他各种纺织纤维,同时还较好的耐酸性耐碱性耐光性耐磨性耐热性及染色性能。
尼龙NYLON 有光泽/拉力强/防水性好/缩水率极低不耐高温/透气性差/易起静电不宜曝晒,放置通风处晾干羊毛WOOL 手感温暖/弹性强/无静电/吸湿力强易缩水易虫蛀不宜机洗/洗衣后轻轻挤去水分(不可过分用力扭干)然后晾干,条件许可平放干衣穿起来很保暖/不易起毛球亚克力ACRYLIC(锦纶)手感柔软/丰满/保暖性能较好/色泽鲜艳/保形性好/固色好/不易虫蛀吸湿性能差/易静电/易吸附灰尘/穿着时间过长后手感发硬/弹性变差/易起球不要过度摩擦,翻过来轻揉洗,不与脱毛衣服混洗(机洗/手洗)混纺毛羊毛/人造毛/通常为70%或50%的人造纤维加上30%或50%的羊毛,比较有弹性/手感平滑/柔顺/不扎身吸湿力差、易起球、易静电翻过来洗2.2.5布的分类针织布——最少一条纱线织成或上下针;弹力强、布身多孔、透气力极高。
化学纤维简介化学纤维:化学纤维是利用天然的纤维素或合成的聚合物为原料,经化学处理方法和机械加工制成的纤维的统称。
按照原料来源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纤维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
化学纤维=纤维素纤维+合成纤维。
纤维素纤维(原称人造纤维):是用自然界中含纤维素的农林副产物,如木材、棉短绒、甘蔗渣、芦苇等为主要原料,经化学方法处理,再经机械加工制成的纤维。
主要品种有粘胶纤维、醋酸纤维和铜氨纤维等,目前生产的主要是粘胶纤维。
粘胶纤维分为棉型短纤维、毛型短纤维和粘胶长丝。
1、棉型短纤维(俗称人造棉),一般指粘胶纤维长度为38毫米及以下,纤度在2分特(dtex)以下的纤维。
中长纤维(长度为51-70毫米,纤度在2-3分特(dtex))也统计在棉型短纤维内。
2、毛型短纤维(俗称人造毛),指粘胶纤维长度在70毫米以上,纤度3分特(dtex)以上,同羊毛相仿,富有卷曲性,既可单纺又能同羊毛或其他纤维混纺。
3、粘胶长丝(俗称人造丝),包括普通粘胶长丝和强力粘胶人造丝。
普通粘胶长丝广泛用于丝织和针织工业;强力粘胶人造丝,是制造帘子线的优良材料。
合成纤维:合成纤维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加工而制成的化学纤维的统称。
即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为主要原料,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成单体,聚合后经纺丝加工而制成的纤维。
按原料分为涤纶、锦纶、腈纶、维纶、丙纶、氯纶、乙纶、氨纶等。
按纤维形态分为短纤维、长丝、综丝及其他。
1、涤纶纤维:涤纶是聚酯纤维的简称。
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聚酯)为原料合成的纤维。
2、锦纶纤维:是聚酰氨纤维的统称(俗称“尼龙”、“尼隆”、“尼纶”)。
这类纤维种类很多,最主要品种有锦纶66和锦纶6,是由尼龙66盐和聚乙内酰氨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合成纤维。
其耐磨性极高,回弹性很好。
多用于制造袜子,内衣等衣着用品,还可用于生产轮胎的帘子线、降落伞、绝缘材料、渔网、地毯等。
3、腈纶纤维:腈纶是聚丙烯腈纤维的简称。
是以丙烯为主要原料(含丙烯腈85%以上)制成的纤维。
化学纤维的分类化学纤维是一种基于化学合成的人造纤维,其主要成分是聚合物。
化学纤维的使用广泛,可以用于制作衣服、被子、地毯、织物等各种材料。
根据不同的材料和生产工艺,化学纤维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一、聚酯纤维聚酯纤维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化学纤维。
它的特点是耐高温、耐光、强度高、回弹性好,透气性也比较好。
聚酯纤维通常用于制作衣服、鞋子、箱包、玩具等。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制作各种化纤织物、非织造布、地毯、绳、针织品等。
二、聚酰胺纤维聚酰胺纤维是以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化学纤维。
它的特点是强度高、柔软、耐磨损、不易变形,并具有优良的垂直性,适合制作成各种面料。
聚酰胺纤维广泛用于制作各种衣物、地毯、鞋子、皮带、办公用品、机械零件等。
三、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是以聚丙烯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化学纤维。
它具有优良的尺寸稳定性、垂直性及阻燃性能,透气性不足。
因此聚丙烯纤维通常用于制作各种化纤纺织品、织物、绳索、滤袋、地毯、汽车内饰、建筑隔热材料、医用毯等。
四、聚氨酯纤维聚氨酯纤维也称为弹性纤维,是以聚氨酯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化学纤维。
它的特点是柔软、弹性好、尺寸稳定、不缩水、不起毛球,适合制作各种贴身衣物、内衣、偏面料、运动装备、人造皮革、医用材料等。
五、聚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是以聚乙烯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化学纤维。
它具有轻巧、耐磨损、柔软、防水、隔热等性能,通常用于制作各种包装材料、室内用品、运动装备等。
六、氨纶氨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属于弹性纤维类。
它的特点是具有极高的弹性,能够达到5~7倍的拉伸度,而且可以保持原来形状不变。
氨纶通常用于添加到其它纤维里面,成为一种混纺纤维。
混纺的氨纶制品柔软且富有弹性,常用于制作各种贴身衣物、内衣、泳衣、运动装备等。
七、聚苯乙烯纤维聚苯乙烯纤维以聚苯乙烯为主要成分。
具有阻燃性、难燃性、轻巧和不易变形的特点,通常用于制作电器配件、造纸工业用品、滤料、建筑隔热材料、服装夹芯材料等。
八、聚氨基甲酸甲酯纤维聚氨基甲酸甲酯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纤维,以聚合物为主要成分,具有优良的弹性、回弹性和柔软性。
化学纤维有哪些目录化学纤维有哪些化学纤维的制备化学纤维的基本分类化学纤维的供需情况服装面料化纤和纤维区别是什么1化学纤维有哪些化学纤维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
化学纤维又分为两大类:①人造纤维,以天然高分化学纤维纺丝子化合物(如纤维素)为原料制成的化学纤维,如粘胶纤维、醋酯纤维。
②合成纤维,以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化学纤维,如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
化学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密度小、弹性好、不发霉、不怕虫蛀、易洗快干等优点,但其缺点是染色性较差、静电大、耐光和耐候性差、吸水性差。
人造纤维主要有粘胶纤维、硝酸酯纤维、醋酯纤维、铜铵纤维和人造蛋白纤维等,其中粘胶纤维又分普通粘胶纤维和有突出性能的新型粘胶纤维(如高湿模量纤维、超强粘胶纤维和永久卷曲粘胶纤维等)。
合成纤维主要有聚酰胺6纤维(中国称锦纶或尼龙6),聚丙烯腈纤维(中国称腈纶),聚酯纤维(中国称涤纶),聚丙烯纤维(中国称丙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中国称维纶)以及特种纤维(包括用四氟乙烯聚合制成的耐腐蚀纤维,耐200℃以上温度的耐高温纤维,强度大于10克/旦、模量大于200克/旦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以及难燃纤维、弹性体纤维、功能纤维等)。
20世纪50年代开展合成纤维的改性研究,主要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改善合成纤维的吸湿、染色、抗静电、抗燃、抗污、抗起球等性质,同时还增加了化学纤维的品种。
2化学纤维的制备化学纤维通常是将天然或合成的聚合物或无机物制成纺丝熔体或溶液,然后经过滤、计量、从喷丝板(板)挤出成液体细流,再经固化形成纤维。
此时的纤维称为初生纤维,其力学性能很差,必须经过一系列后加工工序才能满足纺织加工和使用的要求。
后加工主要是对纤维进行拉伸和热定型,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拉伸是使初生纤维中大分子或结构单元沿着纤维轴取向;热定形主要是使纤维中内应力松弛。
化学纤维种类、结构等详细介绍化学纤维合成纤维是将人工合成的、具有适宜分子量并具有可溶(或可熔)性的线型聚合物,经纺丝成形和后处理而制得的化学纤维。
通常将这类具有成纤性能的聚合物称为成纤聚合物。
与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相比,合成纤维的原料是由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合成纤维除了具有化学纤维的一般优越性能,如强度高、质轻、易洗快干、弹性好、不怕霉蛀等外,不同品种的合成纤维各具有某些独特性能。
1.定义合成纤维(synthetics)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
它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腈、聚酯、聚酰胺等。
从纤维的分类可以看出它属于化学纤维的一个类别。
2.主要品种3.结构分类1.、碳链合成纤维,如聚丙烯纤维(丙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尼纶);2、杂链合成纤维,如聚酰胺纤维(锦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涤纶)等。
4.功用分类1、耐高温纤维,如聚苯咪唑纤维;2、耐高温腐蚀纤维,如聚四氟乙烯;3、高强度纤维,如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4、耐辐射纤维,如聚酰亚胺纤维;5、另外还有阻燃纤维、高分子光导纤维等。
超细纤维纤维细度达0.5→0.35→0.25→0.27(dpf)的涤纶,规格有:50/144、50/216、50/288超细涤纶。
还有杜邦公司生产的超细尼龙Tactel纤维,直径小于10μm。
做成服装具有极佳柔软手感、透气防水防风效果。
复合纤维主要由PET/COPET或PET/PA组成,海岛型纤维:细度可达0.04-0.06dpf,还有易收缩海岛型复合纤维,可做仿麂皮绒外衣、家纺和工业用布。
复合分割型纤维细度为0.15-0.23(dpf),有DTY丝80/36×12,也可做仿麂皮、桃皮绒纺织品。
吸湿排汗纤维纺织品要达到吸湿排汗功能的方法可采用:(1)纤维截面异形化:Y字型、十字形、W形和骨头形等,增加表面积,纤维表面有更多的凹槽,可提高传递水气效果。
化学纤维分类
1. 嘿,你知道吗,化学纤维那可是个大家族呀!就像咱们人类有不同性格的人一样,化学纤维也有好多不同的种类呢!比如聚酯纤维,它呀,就像一个坚强又耐用的小伙伴,咱们穿的好多衣服可都有它的功劳呢,像那些运动服啥的。
2. 哇塞,还有锦纶纤维呢!它简直就是纤维界的“小能手”呀!可以用来做丝袜之类的,那质量可杠杠滴!你想想看,女生们爱穿的丝袜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锦纶纤维做的呀!
3. 嘿呀,可别忘了聚丙烯腈纤维呀!它就像是一个特别的存在,用来做毛茸茸的东西可合适啦,像那些可爱的毛毯,是不是感觉很温暖呀?
4. 哎呀呀,玻璃纤维也很厉害呢!这就像是建筑界的“大力士”,好多建筑材料里都有它的身影,它让那些建筑更加坚固耐用呢!你说神不神奇?
5. 还有氨纶纤维哟!它可是让我们的衣服变得更有弹性的“小魔法家”,像那些紧身的运动装,不就是多亏了氨纶纤维嘛!
6. 再说说碳纤维吧,哇,这可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呀!就像赛车界的“明星”,很多高端产品都离不开它呢,厉害吧?
7. 最后说说芳纶纤维,它如同一个“超级英雄”,在一些特殊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呢!比如在防护装备里,它能保护大家的安全呀!总之,化学纤维的分类可真是太丰富有趣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多便利和惊喜呢!我的观点是:化学纤维的分类多样且各有特点,真的超级神奇和重要!。
化学纤维手册摘要:一、化学纤维的定义与分类1.化学纤维的定义2.化学纤维的分类二、化学纤维的制造过程1.原料的制备2.聚合物的熔融纺丝3.纤维的拉伸与取向4.冷却与卷绕三、化学纤维的性能与用途1.力学性能2.热性能3.化学稳定性4.用途领域四、化学纤维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新型化学纤维的研发2.可持续发展与环保要求3.国内外政策与市场环境4.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正文:化学纤维是一种人造纤维,通过化学方法将原料制成纤维。
根据原料和制造工艺的不同,化学纤维可以分为许多种类,如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腈纶纤维等。
化学纤维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家纺、产业用等领域,其性能和用途因纤维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本文将对化学纤维的定义与分类、制造过程、性能与用途以及发展趋势与挑战进行详细介绍。
一、化学纤维的定义与分类化学纤维是指通过化学方法将原料制成纤维的物质。
根据原料和制造工艺的不同,化学纤维可以分为许多种类,如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腈纶纤维等。
二、化学纤维的制造过程化学纤维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原料的制备、聚合物的熔融纺丝、纤维的拉伸与取向以及冷却与卷绕。
首先,将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处理,形成适合纺丝的熔体。
接着,将熔体通过喷丝板或喷丝孔挤出,形成纤维。
然后,对纤维进行拉伸与取向,以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
最后,将纤维冷却并卷绕成一定的规格。
三、化学纤维的性能与用途化学纤维具有多种性能,如力学性能、热性能、化学稳定性等。
不同类型的化学纤维在性能上有所差异,因此具有不同的用途。
例如,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广泛应用于纺织和服装领域;聚酰胺纤维具有高强度和耐热性,适用于产业用和军事领域;腈纶纤维具有柔软舒适的手感和优良的染色性能,常用于家纺和针织品。
四、化学纤维的发展趋势与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学纤维行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新型化学纤维的研发,如生物基纤维和纳米纤维;可持续发展与环保要求的提高,促使企业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和排放;国内外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对行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企业需不断创新和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需求。
化纤种类与用途
化纤是指通过合成化学方法制造的合成纤维材料,它具有一系列优点,如强度高、耐热耐腐蚀、不易变形、易染色等,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化工、医药、建材、汽车等许多领域。
常见的化纤种类包括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等。
首先是聚酯纤维,它是以聚酯为原料制成的化纤。
聚酯纤维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柔韧性,常见的应用包括纺织行业中的衣物、被子、窗帘等,同时也广泛用于汽车内饰、家具和建筑材料中。
其次是聚酰胺纤维,常见的代表是尼龙纤维和氨纶纤维。
尼龙纤维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强度,广泛用于制作衣物、袜子、运动装备和行李箱等。
而氨纶纤维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回弹性,常用于制作紧身衣物、内衣、泳衣和弹力袜等。
聚丙烯纤维是以聚丙烯为原料制成的化纤,它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抗菌性能,不易变形、易清洗。
聚丙烯纤维广泛应用于地毯、室内装饰、工业织物等。
聚乙烯纤维是以聚乙烯为原料制成的化纤,它具有优良的柔软性和耐磨性,常用于制作绳索、钓鱼线和床上用品等。
另外,还有聚丙烯腈纤维,它是一种高性能合成纤维,具有优异的强度和耐磨性。
聚丙烯腈纤维常用于制作高强度绳索、防弹衣和特殊用途的工业材料。
除了以上提到的化纤种类,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化纤,如聚氨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芳纶纤维等。
这些化纤具有各自特点和优势,在不同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而言之,化纤种类繁多,每一种化纤都有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不同场合和应用领域中有着各自的用途。
随着化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将会出现更多具有特殊功能和性能的化纤材料,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化学纤维制造1. 简介化学纤维是通过合成或改性自然纤维而来的人工合成纤维,广泛用于纺织、服装、医疗和建筑等领域。
化学纤维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纤维原料的选择、聚合物化学反应、纺丝和后续处理等环节。
本文将探讨化学纤维制造的过程以及不同类型的化学纤维。
2. 纤维原料化学纤维的原料包括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天然纤维如棉花、亚麻和丝绸等来源于植物或动物。
合成纤维则采用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为原料,经过化学处理得到。
常见的合成纤维包括聚酯、尼龙和丙纶等。
3. 聚合物化学反应化学纤维制造的关键步骤是聚合物化学反应。
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常见的聚合物化学反应有溶剂法聚合和浆料法聚合两种。
3.1 溶剂法聚合溶剂法聚合是将聚合物溶解于匹配的溶剂中,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将聚合物形成。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聚酯纤维和腈纶。
溶剂法聚合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但溶剂的回收和废物处理是一个挑战。
3.2 浆料法聚合浆料法聚合是将聚合物直接悬浮在溶剂中,通过加入交联剂或冷却快速凝固形成纤维。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丙纶和腈纶等纤维。
浆料法聚合具有生产速度快、纤维质量一致的优点,但对原料和工艺条件要求较高。
4. 纺丝纺丝是将聚合物形成纤维的过程,分为干法纺丝和湿法纺丝两种。
4.1 干法纺丝干法纺丝是将聚合物直接融化,通过高速气流将熔融聚合物拉伸成纤维。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丙纶和聚酯纤维等。
干法纺丝具有生产效率高、纤维强度高的优点,但纤维质量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4.2 湿法纺丝湿法纺丝是将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再通过旋转盘、离心或喷丝等方法形成纤维。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腈纶和尼龙纤维等。
湿法纺丝具有纤维质量稳定、纤维细度均匀的优点,但工艺复杂、能耗较高。
5. 后续处理经过纺丝后,化学纤维需要进行后续处理步骤,以提高其性能和外观。
5.1 拉伸拉伸是将纺丝得到的纤维进行拉伸,以增加其强度和延伸性。
拉伸后的纤维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抗拉断强度。
5.2 热定型热定型是将纤维暴露在高温下,使其保持特定形状和尺寸。
化学纤维品种介绍化学纤维是指通过化学方法从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中制得的纤维材料。
化学纤维种类繁多,不同的化学纤维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下面将对常见的几种化学纤维进行介绍。
1. 聚酯纤维聚酯纤维是一种以聚酯为原料制成的合成纤维。
它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且柔软舒适。
聚酯纤维的特点之一是不易起皱,具有较好的抗皱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耐光性和耐褪色性。
聚酯纤维的应用范围很广,可用于制作衣物、家纺产品、工业用品等。
2. 尼龙纤维尼龙纤维是一种合成纤维,其原料为聚酰胺。
尼龙纤维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和较好的弹性,可以制成坚固耐用的纺织品。
尼龙纤维的耐热性较好,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此外,尼龙纤维还有较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使其成为制作运动服装和户外用品的理想材料。
3. 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是以聚丙烯为原料制成的合成纤维。
聚丙烯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同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撕裂性。
聚丙烯纤维的特点之一是纤维比重轻,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吸湿性。
聚丙烯纤维广泛应用于家纺用品、工业用品和医疗用品等领域。
4. 聚酰胺纤维聚酰胺纤维是一种合成纤维,常见的聚酰胺纤维有尼龙纤维和涤纶纤维。
聚酰胺纤维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和较好的弹性,同时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聚酰胺纤维的特点之一是不易起皱,具有较好的抗皱性能。
聚酰胺纤维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工业用品和医疗用品等领域。
5. 聚醚纤维聚醚纤维是一种合成纤维,常见的聚醚纤维有涤纶纤维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
聚醚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且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吸湿性。
聚醚纤维的特点之一是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回弹性,常用于制作弹性纺织品和弹性绳索等产品。
化学纤维种类繁多,每种化学纤维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在纺织品、工业用品和医疗用品等领域,化学纤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和舒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纤维的种类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可能。
化学纤维的种类)化学纤维的种类2009-05-11 浏览:318次化学纤维是指以天然或人工高分子物质为原料制成的纤维。
一、化学纤维可根据原料来源的不同,分为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等。
(一)再生纤维再生纤维的生产是受了蚕吐丝的启发,用纤维素和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化学加工制成高分子浓溶液,再经纺丝和后处理而制得的纺织纤维。
■1.再生纤维素纤维用天然纤维素为原料的再生纤维,由于它的化学组成和天然纤维素相同而物理结构已经改变,所以称再生纤维素纤维。
粘胶纤维是以天然棉短绒、木材为原料制成的,它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
(1)手感柔软光泽好,粘胶纤维像棉纤维一样柔软,丝纤维一样光滑。
(2)吸湿性、透气性良好,粘胶纤维的基本化学成份与棉纤维相同,因此,它的一些性能和棉纤维接近,不同的是它的吸湿性与透气性比棉纤维好,可以说它是所有化学纤维中吸湿性与透气性最好的一种。
(3)染色性能好,由于粘胶纤维吸湿性较强,所以粘胶纤维比棉纤维更容易上色,色彩纯正、艳丽,色谱也最齐全。
粘胶纤维最大的缺点是湿牢度差,弹性也较差,织物易折皱且不易恢复;耐酸、耐碱性也不如棉纤维。
■2.富强纤维俗称虎木棉、强力人造棉。
它是变性的粘胶纤维。
富强纤维同普通粘胶纤维(即人造棉、人造毛、人造丝)比较起来,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强度大,也就是说富强纤维织物比粘胶纤维织物结实耐穿。
(2)缩水率小,富强纤维的缩水率比粘胶纤维小1倍。
(3)弹性好,用富强纤维制做的衣服比较板整,耐折皱性比粘胶纤维好。
(4)耐碱性好,由于富强纤维的耐碱性比粘胶纤维好,因此富强纤维织物在洗涤中对肥皂等洗涤剂的选择就不像粘胶纤维那样严格。
(二)合成纤维合成纤维是由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常用的合成纤维有涤纶、锦纶、腈纶、氯纶、维纶、氨纶等。
■1.涤纶涤纶的学名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简称聚酯纤维。
涤纶是我国的商品名称,国外有称“大可纶”,“特利纶”,“帝特纶”等。
涤纶由于原料易得、性能优异、用途广泛、发展非常迅速,现在的产量已居化学纤维的首位。
涤纶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弹性比任何纤维都强;强度和耐磨性较好,由它纺织的面料不但牢度比其它纤维高出3~4倍,而且挺括、不易变形,有“免烫”的美称;涤纶的耐热性也是较强的;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在正常温度下,都不会与弱酸、弱碱、氧化剂发生作用。
缺点是吸湿性极差,由它纺织的面料穿在身上发闷、不透气。
另外,由于纤维表面光滑,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差,经常摩擦之处易起毛、结球。
■2.锦纶锦纶是我国的商品名称,它的学名叫聚酰胺纤维;有锦纶-66,锦纶-1010,锦纶-6等不同品种。
锦纶在国外的商品名又称“尼龙”,“耐纶”,“卡普纶”,“阿米纶”等。
锦纶是世界上最早的合成纤维品种,由于性能优良,原料资源丰富,因此一直是合成纤维产量最高的品种。
直到1970年以后,由于聚酯纤维的迅速发展,才退居合成纤维的第二位。
锦纶的最大特点是强度高、耐磨性好,它的强度及耐磨性居所有纤维之首。
锦纶的缺点与涤纶一样,吸湿性和通透性都较差。
在干燥环境下,锦纶易产生静电,短纤维织物也易起毛、起球。
锦纶的耐热、耐光性都不够好,熨烫承受温度应控制在140℃以下。
此外,锦纶的保形性差,用其做成的衣服不如涤纶挺括,易变形。
但它可以随身附体,是制做各种体形衫的好材料。
■3.腈纶腈纶是国内的商品名称,其学名为聚丙烯腈纤维。
国外又称“奥纶”,“考特尔”,“德拉纶”等。
腈纶的外观呈白色、卷曲、蓬松、手感柔软,酷似羊毛,多用来和羊毛混纺或作为羊毛的代用品,故又被称为“合成羊毛”。
腈纶的吸湿性不够好,但润湿性却比羊毛、丝纤维好。
它的耐磨性是合成纤维中较差的,腈纶纤维的熨烫承受温度在130℃以下。
■4.维纶维纶的学名为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
国外又称“维尼纶”,“维纳尔”等。
维纶洁白如雪,柔软似棉,因而常被用作天然棉花的代用品,人称“合成棉花”。
维纶的吸湿性能是合成纤维中吸湿性能最好的。
另外,维纶的耐磨性、耐光性、耐腐蚀性都较好。
■5.氯纶氯纶的学名为聚氯乙烯纤维。
国外有“天美龙”,“罗维尔”之称。
氯纶的优点较多,耐化学腐蚀性强;导热性能比羊毛还差,因此,保温性强;电绝缘性较高,难燃。
另外,它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用它织成的内衣裤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或其它伤痛,而对皮肤无刺激性或损伤。
氯纶的缺点也比较突出,即耐热性极差。
■6.氨纶氨纶的学名为聚氨酯弹性纤维,国外又称“莱克拉”,“斯潘齐尔”等。
它是一种具有特别的弹性性能的化学纤维,目前已工业化生产,并成为发展最快的一种弹性纤维。
氨纶弹性优异。
而强度比乳胶丝高2~3倍,线密度也更细,并且更耐化学降解。
氨纶的耐酸碱性、耐汗、耐海水性、耐干洗性、耐磨性均较好。
氨纶纤维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少量地掺入织物中,如与其它纤维合股或制成包芯纱,用于织制弹力织物。
二、按几何形状分为长丝、短纤维、异形纤维、复合纤维和变形丝。
(1)长丝:化学纤维加工中不切断的纤维。
长丝又分为单丝和复丝。
单丝:只有一根丝,透明、均匀、薄。
复丝:几根单丝并合成丝条。
(2)短纤维:化学纤维在纺丝后加工中可以切断成各种长度规格的纤维。
(3)异形纤维:改变喷丝头形状而制得的不同截面或空心的纤维。
①、改变纤维弹性,抱合性与覆盖能力,增加表面积,对光线的反射性增强。
②、特殊光泽。
如五叶形、三角形。
③、质轻、保暖、吸湿性好。
如中空。
④、减少静电。
⑤、改善起毛、起球性能,提高纤维摩擦系数,改善手感。
(4)复合纤维: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体,以熔体或溶液的方式分别输入同一喷丝头,从同一纺丝孔中喷出而形成的纤维。
又称为双组分或多组分纤维。
复合纤维一般都具有三度空间的立体卷曲,体积高度蓬松,弹性好,抱合好,覆盖能力好。
特点是:①、结构不均匀。
②、组分不均匀。
③、膨胀不均匀。
(5)变形丝:经过变形加工的化纤纱或化纤丝。
①、高弹涤纶丝:利用合纤的热塑性加工,50~300%的伸长率。
②、低弹涤纶丝:伸长率控制在35%以下。
③、腈纶膨体纱;利用腈纶的热弹性。
热拉伸——高收缩,收缩可达45~53%,与低收缩纤维混合纺纱,经蒸汽处理。
三、按照用途分为普通纤维和特种纤维。
(1)普通纤维:再生纤维与合成纤维。
(2)特种纤维:耐高温纤维、高强力纤维、高模量纤维、耐辐射纤维。
huɑxue xiɑnwei化学纤维chemical fibre━━━━━━━━━━━━━━━━━━━━━━━━化学纤维的种类人造纤维合成纤维普通合成纤维特种纤维改性纤维无机纤维化学纤维的结构大分子结构织态结构序态结晶形态侧序分布取向表征化学纤维性质的参数━━━━━━━━━━━━━━━━━━━━━━━━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制成的纤维。
常见的纺织品,如粘胶布、涤纶卡其、锦纶丝袜、腈纶毛线以及丙纶地毯等,都是用化学纤维制成的。
根据原料来源的不同,化学纤维可以分为:①人造纤维,以天然高分子物质(如纤维素等)为原料,有粘胶纤维等;②合成纤维,以合成高分子物为原料,有涤纶等;③无机纤维,以无机物为原料,有玻璃纤维等。
自从18世纪抽出第一根人工丝以来,化学纤维品种、成纤方法和纺丝工艺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展。
化学纤维的制备,通常是先把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物或无机物制成纺丝熔体或溶液,然后经过过滤、计量,由喷丝头(板)挤出成为液态细流,接着凝固而成纤维。
此时的纤维称为初生纤维。
它的力学性能很差,不能直接应用,必须通过一系列后加工工序才能符合纺织加工和使用的要求。
后加工主要是对纤维进行拉伸和热定形,以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质和尺寸稳定性。
拉伸是使初生纤维中大分子或结构单元沿着纤维轴取向;热定形主要是使纤维中内应力松弛。
湿纺纤维的后加工还包括水洗、上油、干燥等工序。
纺制长丝时,经过上述工序即可卷绕成筒;纺制短纤维时还须增加卷曲、切断和打包工序。
化学纤维的种类人造纤维中国不仅是饲蚕制丝的发源地,从历史记载看也是人工制造纤维最早的国家(参见中国化学纤维生产史)。
人造纤维的主要品种有:①粘胶纤维,1848年J.默塞发现棉纤维素被浓碱液浸渍后,化学反应灵敏性增加。
此后英国人C.克罗斯和E.贝文用二硫化碳与碱纤维作用获得溶解性纤维素黄酸酯,从而制得粘胶纤维。
后来出现了离心罐式绕丝器,使粘胶纤维有了工业化生产的条件。
②硝酸酯纤维,又称硝酸人造丝。
1855年,英国人将纤维素硝化后溶解成胶液并挤压成丝。
1884年,脱硝方法研究成功,硝酸法制造人造丝正式投产。
③醋酯纤维,将棉短绒在以冰醋酸为主的试剂中醋化形成纤维素醋酸酯,溶解在三氯甲烷的浆液中,经过纺丝获得三醋酯纤维。
如将纤维素醋酸酯局部皂化,则获得溶于丙酮的纤维素醋酸酯,纺丝后所得纤维称二醋酯纤维。
④铜铵纤维,采用氢氧化四氨铜溶液作溶剂,将棉短绒溶解成浆液纺丝制得的人造丝。
丝质精细优美,但成本较高。
⑤人造蛋白质纤维,英国人最早研究从动物胶中提取蛋白制造人造蛋白纤维。
1935年意大利有人试验从牛乳中提取乳酪素,制成人造羊毛。
此后,一些国家相继以大豆蛋白、花生蛋白制取人造纤维获得成功。
由于这类纤维的实用性能和制造成本存在问题,产量极少。
自从粘胶纤维工业化生产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造纤维的产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
到了40年代末,各种人造纤维的世界总年产量已超过60万吨,其中粘胶纤维占84%。
此后,又发展出几种有突出性能的新型粘胶纤维。
其中有:①高湿模量纤维:结构接近于棉纤维,截面形状接近于羊毛,湿态与干态的强度比达70%,吸水量小,碱溶性低。
50年代初,日本石川正之改进粘胶纤维制备工艺条件,并将初生的湿丝条进行高倍拉伸,获得高强度的粘胶纤维,取名为“虎木棉”。
此后,比利时、瑞士和法国等相继生产,制得一系列高强度、低延伸度和高湿模量的粘胶纤维,统称波里诺西克。
这种纤维兼具棉和粘胶纤维的优点。
②超强粘胶纤维:是一系列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抗疲劳等性能的粘胶纤维。
这种纤维晶粒小、横截面上皮层结构占60%以上,有的甚至达100%。
因此,纤维的强度和抗疲劳性能都很高,可用于制造汽车轮胎帘子线。
③永久卷曲粘胶纤维:利用粘胶纤维具有皮芯结构的特点,采用适当的工艺条件,使纤维横截面形状不对称和皮层厚度分布不均匀,在横截面上产生不同的内应力,从而使纤维形成卷曲形态。
合成纤维普通合成纤维20世纪30年代中期合成纤维开始兴起。
聚氯乙烯纤维是最早的合成纤维(见含氯纤维)。
以乙炔和盐酸合成氯乙烯,然后经过聚合、纺丝制成纤维。
德国最早的产品称配采乌(PCU)。
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延伸度近似于棉,干态和湿态的强度几乎相等,耐水,抗腐蚀而且不易霉烂,对各种化学药品的反应很稳定。
耐燃烧是聚氯乙烯纤维的一个突出性质,但在75~80℃时易变形。
聚氯乙烯纤维可以用作工业滤布、薄膜、包装布、航海服以及游泳衣等。
将聚氯乙烯继续氯化,可使含氯量升至64%,这类高氯纤维商品名叫配采(PC),中国称过氯乙烯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