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_企业规模_股权结构和成本效率_基于我国19家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46.11 KB
- 文档页数:7
我国高速公路资本市场融资结构问题研究付露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要】虽然我国的高速公路资本市场已经快速发展了十来年,但是它仍然属于一个新兴并且不发达的市场,因此融资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所以本文对其不合理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速公路资本市场融资结构我国高速公路资本市场融资结构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但是以银行信贷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比例远远大于以债券和股权融资为主的直接融资,导致资本市场融资结构不合理,从而也会引发高成本、高风险的状况出现。
一、我国高速公路资本市场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1.银行信贷融资比重过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融资对银行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过大的银行贷款融资比例也会为高速公路建设带来不少隐患。
首先,从高速公路主体方面来说。
高速公路一般回收时间长达二、三十年年左右,而一般的银行贷款期限只有五年左右,所以许多高速公路建成后的通行费收入不足以支付银行的贷款利息,大量信贷资金到期时本息无法按期偿付,使得高速公路企业债台高筑,财务危机频发,信誉随之丧失。
其次,从客体方面也就是银行一方来说,高速公路不能按时按量还本付息也为银行一方带来了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对高速公路贷款企业的行为约束机制越来越严格,贷款的抵押、担保等要求也日益严格,贷款难度增大、手续更加繁琐,贷款规模也会有一定限制。
这种“惜贷”现象的产生,无疑为高速公路进行银行贷款融资的道路上设立了一道门槛。
2.债券融资市场发展滞后。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资本市场初步形成,股票和债券市场发展迅速,融资方式向多元化发展。
但是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直接融资的发展与间接融资的发展相比,不仅滞后,而且结构失衡,尤其是债券市场发展慢,规模小,成为我国高速公路直接融资的最大“短板”。
我国的高速公路企业并没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也可以说在与其他行业债券融资发展比较下,高速公路企业已经落后了。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是越来越多,但_______是我国银行对高速公路建设贷款的审批比以前更加严格,条件也越来越苛刻。
股权结构与企业资本结构研究在当今商业环境中,股权结构和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融资方式和股东权益问题愈发复杂,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理解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股权结构是企业内部的一种权利分配。
简而言之,股权结构决定了谁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和收益权。
股东的类型、数量和其所持股份的比例,都会影响到公司的决策过程。
例如,大股东通常可以通过持有较大比例的股份,对公司的经营方向施加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带来资源和支持;但也可能是消极的,导致企业决策的短视和自利。
再说说企业的资本结构,这指的是企业在融资时所采用的不同资金来源的组合。
常见的融资方式有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
债务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债券等,通常需要支付利息,风险较高;而股权融资则是通过增发股份来吸引投资者,虽然不需要定期还款,但会稀释现有股东的权益。
资本结构的选择,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和收益水平。
接下来,我们看看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
首先,股东的权利和责任是相辅相成的。
比如,控股股东往往在资本结构上有更大的话语权,能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
如果一个企业大股东持有较高比例的股份,他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债务融资,因为这可以在不稀释自己股份的情况下获取资金。
这种情况下,大股东的利益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可能会加剧。
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的股东对资本结构的选择也存在显著差异。
机构投资者通常更关注财务稳健性,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保守的资本结构,避免高风险的债务融资。
而创业型企业的创始人,往往希望迅速扩展业务,可能更愿意承担较高的风险,通过债务融资获取更大规模的资金投入。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了不同股东的投资偏好,也反映了他们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不同预期。
在实际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企业如何通过优化股权结构来改善资本结构。
以某知名科技公司为例,早期它的股东主要是创始团队和少量天使投资人。
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融资决策模型研究内容摘要:本文从公司层面分析影响我国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主要因素,并就具体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从而找到影响我国高速公路上市企业融资决策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融资决策根据Baxter (1970) ,Titman和Wessels(1988)等学者的资本结构决定因素理论可以看出,有许多因素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
其中哪些因素影响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融资模式以及如何影响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
影响我国高速公路融资结构因素的初步确定在资本结构理论发展史上, 曾于20世纪70年代初诞生了资本结构决定因素学派,又被称为融资工具选择理论。
不同的理论强调不用的影响因素,各种理论所示意的反映公司特点的各种变量都会对公司融资模式的选择有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将所有较为成熟的理论所强调的主要影响融资结构的因素均考虑在内,再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因素作进一步分析取舍。
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高速公路公司资本结构的内部影响因素包括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股权结构、实交所得税、抵押价值、非负债税盾、企业盈利能力、短期偿债能力、企业经营能力、公司经营风险、公司独创性以及信号。
应用模型方法介绍本文研究应用两步模型:第一步:用简单因子分析模型确定主要影响因素。
该模型主要用于确定影响不可观察的普通因子的最小数目。
本文初步总结了12个财务变量(X),希望根据因子分析模型确定未知的不可观测公司特征变量(Y)。
第二步:用多变量回归模型分析第一步所确定的因子与公司资本结构的相关关系模型:分别一一将这些影响因素与公司融资结构(杠杆率)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找到每一种描述公司特征的因素对公司融资结构的具体影响程度和方向。
数据及数据库描述本文所用的原始数据均来自上市公司年报整理;所有的解释变量以2004年的数据为准;考虑到在同一年份中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必然联系问题,将被解释变量滞后一年,所以对公司杠杆率的度量来自公司2005年的资产负债数据;这样做可以使我们推断杠杆率与各种公司特征之间的一些非必然联系、即间接联系,见表1、表2。
我国高速公司效率评价及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摘要]本文首先利用DEA模型和DEA超效率模型对我国上市高速公司进行了效率评价,并利用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DEA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高速公司的综合效率较高,但是各公司之间差异较大。
Malmquist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高速公司从2011年到2012年综合效率水平略有提高,但是纯技术效率水平有所降低,而规模效率基本没有变化。
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DEA;超效率模型;Malmquist指数;效率评价1引言及研究方法在公司管理或者治理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对一些相同性质的单位进行效率评价的问题。
在效率评价方面有很多方法,但是总体来看这些方法大部分都局限于单产出,而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在处理多输出问题时有其绝对的优势。
1.1DEA模型及DEA超效率模型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是一种非参数的效率分析方法,最早是由著名运筹学家A.Chames、W.W.Cooper和E.Rhodes于1978年提出的。
而在我国该方法最早是由魏权龄学者引进并逐步发展起来的,相关书籍有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1987)等。
利用DEA方法进行效率评价时,经常会遇到多个决策单元同时有效(效率值为“1”)的情形,这时上述模型就无法对这些决策单元进行排名。
而超效率模型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当利用DEA超效率模型计算无效决策单元的超效率值时,其计算结果与相应的DEA模型相同。
但是当计算有效DEA决策单元的超效率值时,其结果会不同,此时计算出来的超效率值大于1。
例如,计算出的超效率值可能会是1.85,它的含义是:即使该决策单元再按照85%的比例增加投入,同样可以在所有的决策单元集合中保持相对有效。
1.2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早在1953年Malmquist就提出了Malmquist指数,但这一方法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一、引言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两个核心概念。
资产结构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比例关系,而资本结构则体现了企业长期负债与股权的比例关系。
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的合理配置对企业绩效起着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究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具体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资产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1. 资产结构与企业效率之间的关系资产结构的优化可以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
对比企业A和企业B,假设两者拥有相同规模的固定资产,但企业A的流动资产比例更高。
那么在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企业B需要更多的固定资产来支撑生产,而企业A则可以通过减少流动资产的占比来降低成本。
因此,企业A的资产结构优于企业B,可以在市场环境变化中更加灵活地调整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资产结构的影响因素资产结构的优化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行业特性、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和资本结构等。
行业特性对资产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产的特殊性上。
例如,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比例通常较高,而服务业更注重流动资产的占比。
企业规模对资产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上,规模较大的企业通常会有更高的固定资产比例。
资产负债率和资本结构则是资产结构优化考虑的重要因素,企业可以通过减少负债和增加股本来优化资产结构。
三、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1. 资本结构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资本结构的优化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直接影响。
过高的负债比例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导致利息支出增加,从而降低企业盈利能力。
例如,企业A和企业B都需要贷款扩大规模,但企业A选择了较低的负债比例,而企业B选择了较高的负债比例。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企业A的利息支出增加相对较少,而企业B则会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从而影响盈利能力。
2. 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资本结构的优化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企业发展阶段、市场竞争、财务约束和股权结构等。
19家高速公路平均毛利61%创纪录利润赶超白酒业 2012年10月16日 02:31 新京报微博面临“免费”风险,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尝试多元化,半数涉足房地产;上半年19家上市高速公路公司平均毛利率达61.76%创纪录公众长久期盼的高速公路免费,在今年的国庆节期间付诸施行。
然而这项政策在实施后却出现了杂音。
在一些人将诸多问题指向免费政策的同时,另一个群体也集体“吐槽”。
多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称,国庆期间小型客车的免费通行影响了其经营业绩。
目前A股市场已有19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
这些大部分由地方政府实际控制的公司,旗下最核心的资产即是国内多条优质高速公路和桥梁的收费经营权。
仰仗征收过往车辆的通行费,这19家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制造出一份被称作“暴利神话”的成绩单——其平均毛利率高达61.76%。
如此高的利润率也带来了压力。
“收费公路行业受到前所未有政策与舆论压力。
”一家上市公司在去年年报中如是分析其经营风险。
自去年开始,“多元化发展”被多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频频提为应对“风险”的策略。
目前,在19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中,已有近十家涉足了房地产行业。
毛利率创纪录今年上半年,19家上市高速公路平均毛利率为创纪录的61.76%。
目前只有上半年平均毛利率达72.17%的白酒业的利润能与高速公路“媲美”。
在19家A股上市的高速公路公司中,从里程看,山东高速(2.99,0.01,0.34%)以经营着1452公里的公路居首,其旗下有842公里的高速公路、64公路的一级公路以及546公里受托管理的高速公路。
其后的宁沪高速(4.86,0.00,0.00%)、粤高速A(2.97,0.03,1.02%)的经营里程都超过了700公里。
经营里程较少的是东莞控股(4.36,0.01,0.23%),其管理着莞深高速(3.28,0.01,0.31%)一期、二期、三期东城段及龙林高速等高速公路,总里程55.7公里。
这55.7公里的高速公路,去年的收费车流量为4409万辆。
《股权性质、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现今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活动愈加频繁,其背后涉及的股权性质和股权结构成为了决定并购绩效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股权性质、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以往研究普遍认为,股权性质和股权结构对公司的经营效率和长期发展具有显著影响。
股权性质包括国有股、法人股、外资股等,不同的股权性质会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决策效率以及市场反应产生直接影响。
而股权结构则主要指公司内部各股东的持股比例,合理的股权结构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和降低代理成本。
在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中,股权性质和股权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一方面,不同股权性质的公司在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均会对并购绩效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公司内部的股权结构也会影响并购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而影响并购绩效。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明确股权性质、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其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收集相关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
四、股权性质与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关系国有股比例较高的公司在并购过程中往往面临更多的政策约束和审批程序,这可能会影响其并购效率和绩效。
而外资股比例较高的公司则可能因为其国际化的视野和资源整合能力在并购中取得更好的绩效。
此外,不同股权性质的公司之间的文化差异、管理理念差异等因素也会对并购绩效产生影响。
五、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关系合理的股权结构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和降低代理成本,从而提高并购绩效。
具体而言,当公司内部大股东持股比例适中时,有利于发挥其监督作用,减少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并购决策的质量和执行效率。
同时,适当的外围小股东持股比例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监督机制,对大股东和管理层形成有效制约。
资本结构的行业特征: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探讨了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特征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资本结构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随后对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发现存在明显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有一定影响,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在公司绩效上表现出不同的影响程度。
总结了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启示,为深入了解资本结构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本研究对于投资决策、金融政策制定等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也为相关学术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资本结构、行业特征、上市公司、中国、实证研究、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公司绩效、差异、研究结论、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资本结构是公司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相对比重,是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资本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营效益和风险承受能力。
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导致了各行业公司在资本结构上的特点也各不相同。
针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情况,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资本结构特征,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但对于不同行业之间资本结构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
对于中国上市公司不同行业之间资本结构的差异性以及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更好地了解中国公司财务管理的特点,提升公司经营效益和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探讨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特点,并分析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为公司未来的资本结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实证研究,探索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特点,并分析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
通过对不同行业资本结构的比较,揭示不同行业之间的资本结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营运资金结构、股权集中度与研发投入——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程昔武; 方维娜; 纪纲【期刊名称】《《铜陵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18)003【总页数】8页(P3-10)【关键词】经营营运资金占有率; 投资营运资金占有率; 股权集中度; 研发投入【作者】程昔武; 方维娜; 纪纲【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 233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2.3一、引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我们必须要重视创新,必须具有创新的核心意识和创新的战略意识,实施创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坚定创新发展意识不动摇,并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企业是构成国家经济体系的基本单元之一,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是发掘并投资创新项目,必须加大研究与开发力度。
从直观上看,企业创新活动不仅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而且回收周期长、风险大[1],这种资金需求量大、风险高等特点使得我国企业创新活动仍处在研发投入水平较低、持续性较差的阶段[2]。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是否应该作这样的思考:企业研发投入的深层动因是什么?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具体因素有哪些?纵观已有的文献,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关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动因问题,熊彼特曾提出创新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基本点,只有研发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并立足于国际市场。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表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指出,我国的企业科研创新在世界排行榜中排在第17名[3],而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两者显然并不匹配,因此,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
研发投入是企业重要的战略投资,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是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动力和源泉[4]。
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一个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则必须不断进行创新活动加大研发投入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因此,如何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2021年5期总第938期一、引言在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银行业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
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有赖于银行业的稳健发展。
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深,资本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的外资银行不断涌入,对我国银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同时,市场主体的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推动了包括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除银行传统融资形式的融资方式的发展,进一步使得金融领域的竞争加剧。
此外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也在日趋复杂。
国民经济整体增速逐渐放缓,银行业务不能再只依靠传统的存贷业务。
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大力发展,银行业受到了强势崛起的互联网金融的大力冲击。
互联网金融依靠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采用高效、低成本的运营模式与传统银行业务竞争市场份额,在影响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同时倒逼传统银行业务进行创新改革。
为促进银行业的发展,国家监管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允许民间资本按照法律法规参与设立中小型银行;对互联网金融加强整治管理,控制金融风险。
在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大环境下,银行经营绩效是衡量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银行需在治理过程中制定目标,合理配置各项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绩效。
而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是公司治理的关键因素,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公司业绩。
因此,分析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在丰富以往学者作出相关研究,完善公司治理理论、提升银行竞争力的同时,维护、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文献研究综述国外学者对股权结构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关注较早,并展开了很多研究。
在股权集中度方面,Meckling 、Jensen (1976)在实证研究中发现,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企业财务绩效会呈现上升的趋势。
Perrini (2008)引入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其中一个解释变量,在研究中设立回归模型,发现若前五大股东持股比重越高,则公司经营绩效越高。
Massis (2013)在对家族企业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股权集中度和公司财务绩效存在“U ”型关系。
高速公路行业企业分析报告1. 引言高速公路行业作为交通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将对高速公路行业的企业进行分析,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和未来趋势。
2. 行业概况高速公路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已取得了巨大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民对出行的需求不断增加,高速公路行业在保障交通畅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80,000公里,排名全球第一。
3. 企业概述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行业主要企业包括国有公司和民营企业。
国有公司主要是由政府投资修建和经营管理的,如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高速通信等。
民营企业则主要是以公路建设和收费运营为主要业务的,如中交路桥集团、沪渝高速公路等。
4. 竞争格局在高速公路行业,竞争格局主要表现为企业之间的建设项目竞争和收费运营竞争。
建设项目竞争:由于高速公路建设涉及大量资金和技术需求,企业之间在获取政府项目承包权时展开竞争。
一方面,竞争促进了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提高了行业整体建设水平;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恶性竞争,影响行业利润率。
收费运营竞争:高速公路收费运营是行业的主要盈利来源。
不同企业之间通过设立收费站、出售服务区资源等方式进行竞争。
一方面,竞争促使各企业提供更加规范、高效的服务,满足用户需求;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价格战和恶意垄断。
5. 行业发展趋势未来高速公路行业的发展将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5.1 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流动将增加,对交通需求产生更多的压力,需要继续扩建高速公路网络。
5.2 技术创新驱动: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将为高速公路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5.3 环保要求提升: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高速公路行业需要采用更加环保的建设和运营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
5.4 政策支持:政府将继续加大对高速公路行业的投资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促进行业的发展。
㊃企业经济与管理㊃第24卷第4期㊀2014年7月㊀Vol.24㊀No.4㊀Jul.2014DOI:10.3969/j.issn.1674⁃8131.2014.04.12政府层级、终极股权结构长度和宽度与股权资本成本∗基于我国政府终极控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分析王雪梅(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重庆400067)摘㊀要:以我国A股2004 2011年政府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CAPM㊁Gordon㊁OJ和ES模型估算其平均股权资本成本,检验国有企业集团控股政府层级㊁终极股权结构长度和宽度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央政府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低于地方政府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终极股权结构长度与股权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而终极股权结构宽度与股权资本成本不存在显著相关性㊂因此,相对于延长控制链条长度(控制层级),政府通过增加链条数(控制渠道)控制上市公司更加有利;政府应减少对上市公司的干预,同时也不能让终极股权结构长度无限延长㊂关键词:政府层级;终极股权结构;股权资本成本;政府控股;股权结构长度;股权结构宽度;终极控制权;现金流权;两权分离中图分类号:F276.1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4⁃8131(2014)04⁃0087⁃08一㊁引言在发展中国家,企业多元化发展过程中经常发生兼并重组行为,进而组建企业集团,主要原因在于其外部资本市场不完善,经常遭遇融资困境,而企业集团具有内部资本市场的特征,可以实现集团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弥补外部资本市场的不足㊂然而集团总部在进行资源配置时,通常是从集团整体利益出发的,可能忽视成员企业的利益,进而引发集团总部与成员企业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即:终极控股股东运用复杂的股权结构实现对上市公司的超额控制,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挖掘,侵占中小股东利益㊂股权投资者面对收益的可能变化,理论上会调整其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从企业追求套利的角度来看,资本成本应当用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收益率来度量㊂那么,终极股权结构的特征变量就会对股权资本成本产生影响,这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而在我国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中,政府层级㊁终极股权结构长度和宽度与股权资本成本的相关性,则是本文的研究内容㊂二㊁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LaPorta等(1999)提出了终极控制的概念,并指出沿着股权链条追溯,一旦公司第一大终极控股78∗收稿日期:2014⁃03⁃18;修回日期:2014⁃05⁃06㊀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0YJA630146) 资本成本㊁价值创造与我国国企EVA考核研究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PYGL10) 终极股权结构㊁财务风险与公司股权资本成本㊀作者简介:王雪梅(1981 ㊀),女,河北保定人;讲师,博士,在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公司投融资研究㊂股东可以操纵超过20%的上市公司股权,即可以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有效控制㊂按照刘芍佳等(2003)的说法,政府终极控制则是政府通过其直属部门享有超过20%投票权的直接控股或者政府通过其所拥有的或控股的公司对上市公司实施表决权的间接控制㊂我国学者对上市公司终极控股股东性质的划分通常是多层次的:第一层,分为政府和非政府(刘芍佳等,2003;罗党论等,2009);第二层,分别对政府和非政府终极控股股东进行划分,政府终极控股股东一般被分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两大类(何威风,2009),非政府终极控股股东一般分为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第三层,地方政府终极控股股东可以分为省级政府和县级政府(刘星,2010)或省级政府㊁市级政府㊁县级政府㊁乡镇政府㊁村级政府(王雪梅,2011)㊂夏立军等(2005)认为终极控股股东所属政府层级不同,其经营业绩有差异,政府层级越低,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差;他们将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分为县级政府控制㊁市级政府控制㊁省级政府控制和中央政府控制,实证分析表明市县级政府控股的企业价值明显低于省级㊁中央政府控股的企业㊂刘星等(2010)的研究成果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㊂已有研究基本认定不同层级政府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是有显著差异的,市县级地方政府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 被掏空 最严重㊂为什么会导致这种情况发生呢?有学者(夏立君等,2005)认为是由于中央与地方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在与政府的关系和监督激励机制上有差异:一方面,地方政府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与地方政府的政绩直接相关,更能影响到地方官员的仕途,所以它们向地方政府寻租更为普遍;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控股企业相对于中央政府控股企业受到的监管较弱,所以不能有效抑制其无效投资行为,进而导致地方政府控股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较高㊂因此,从风险补偿角度,本文提出假设1:中央政府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显著低于地方政府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㊂郎咸平(2004)曾指出金字塔层级越多,终极控股股东的隐蔽性越高,上市公司的控制集团结构也越复杂,其可能发生的利益输送行为就越不容易被发现㊂其实,这一说法早在1998年LaPorta也曾提出:在终极控股股东保有终极控制权的情况下,现金流权可以无限小,造成了两权之间的分离;金字塔层级越多,金字塔越高,终极股权结构的长度越长,越会助长现金流权与控制权之间的分离,进而有利于终极控股股东利用两权分离的控制权杠杆效应降低其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成本㊂然而,夏冬林等(2008)根据终极控股股东性质的不同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国有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随着金字塔层级的增多而提高,这是因为通过控制层级的增加可以减少政府对上市公司的干预,保证上市公司的经营免受政府的影响(程仲鸣,2010);而非国有上市公司的金字塔层级越多,代理成本越高,对上市公司的经营越不利㊂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的发展,为终极股权结构的复杂化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的负向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撑㊂目前对控制链条长度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多,但是有关金字塔结构宽度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较少㊂邵丽丽(2007)证明了金字塔控股的链条数与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正相关,但是未对其与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毛世平等(2008)提出控制链条数影响两权分离度,进而影响公司价值;梁彤缨等(2012)研究认为,层级主导型的终极股权结构不利于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容易造成代理成本增加的后果;而对于链条主导型的上市公司,层级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并不显著㊂Claessens等(2000)和Faccio等(2002)的研究证明,目前股权集中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而且控制权和所有权之间普遍存在分离,并且这种分离已经成为终极控股股东与外部中小股东产生代理冲出的根源;尤其是政府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由于政府委派的管理人员均为政府官员,缺乏企业管理背景,大大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Fan等,2007)㊂俞红海等(2010)通过研究发现终极控股的控制权水平和过度投资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为解释终极控股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提供了经验依据㊂刘星和连军(2011)的研究证明地方政府终极控股上市公司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两权分离表现为 堑壕效应 ,并且随着地方政府现金流权的增加 堑壕效应 有所缓解㊂魏卉等(2011)对比了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公司中两权分离度与股权资本88成本的关系,发现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度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比国有控股公司更显著;同时,地方政府控股上市公司中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与股权资本成本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㊂王雪梅(2013)研究认为,政府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与两权分离度显著正相关,但是个人或家族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的平均股权资本成本与两权分离度显著负相关㊂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金字塔结构对企业业绩和代理成本产生影响,进而对资本成本产生影响;同时,扩大两权分离可以通过扩大金字塔结构的宽度和长度来实现㊂政府终极控股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与股权资本成本正相关,按照传递性原则,终极股权结构的长度和宽度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也应有相关关系㊂目前上市公司采用复杂的股权结构实现超额控制,扩大终极股权结构的长度和宽度,均有助于其实现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㊂于是本文提出假设2:政府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的终极股权结构长度和宽度与股权资本成本正相关㊂三、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1.股权资本成本的度量Jenson和Meckling于1976年提出代理问题,认为股权资本成本是由于企业所有者缺乏关于代理人努力与否客观状态的充分信息而使所有者发生的监督支出㊁代理人的保证支出和由于代理人决策与使委托人福利最大化的决策存在偏差而使委托人遭受的福利损失的总和㊂根据股东与代理人和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两类利益冲突,股权资本成本分为股权代理成本和债券代理成本㊂相关实证分析中对于股权代理成本的计量主要采用基于历史数据的财务指标,如经营费用率㊁资产利用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张兆国,2005)和存在与不存在委托 代理问题时股东预期收益率的差额(齐寅峰,2005)以及管理费用率和资产利用率(苏坤,2007)等㊂本文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度量是基于对 股东要求回报率 的认识,目前其估算方法分为两类㊂一类是对风险进行度量评估的模型,该类计量方法依赖于以下假设:资本市场是有效的,风险可以被适当定价,即事前收益是事后收益的无偏估计;另一类是未来收益折现模型,该类模型则不用上述假设,但估算过程中通常要利用分析师预期的股票收益数据㊂目前我国有关文献对资本成本的估算方法主要有GLS模型㊁CAPM模型㊁Gordon模型㊁OJ模型㊁CT模型㊁ED模型等;同时,为提高度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以往文献大多数是采用三种以上的模型进行估算,并取其均值㊂由于未来收益折现模型本身需要估算未来收益,而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业兴起较晚,难以获取有效㊁完整的上市公司收益预测数据,以往文献(陆正飞等,2004)在采用GLS模型㊁CT模型进行股权资本成本估算过程中,通常用实际已经发生的数据代替预期数据,这使该类模型失去了其预测的优势㊂因此,本文选用CAPM模型㊁Gordon模型㊁OJ模型和ES模型估算股权资本成本,并取其均值作为因变量:R=(RCAPM+RGordon+ROJ+RES)/4其中,R表示股权资本成本,RCAPM表示用CAPM模型计算的股权资本成本,RGordon表示Gordon模型估算的股权资本成本,ROJ表示用OJ模型估算的股权资本成本,RES表示用ES模型估算的股权资本成本㊂2.自变量和控制变量本文自变量为政府层级㊁终极股权结构长度和宽度㊂政府层级变量(GLi)中以中央政府为参考,将省级政府㊁市级政府㊁县级及以下政府设成三个虚拟变量,i表示不同的政府层级;用控制层级(CL)表示终极股权结构的长度,用控股链条数(CQ)表示终极股权结构的宽度㊂有关文献已证明很多因素对资本成本有显著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㊂根据相关研究结论,本文选取以下控制变量:(1)面值市值比(B/M)㊂Fama和French(1993)研究表明面值市值比是影响预期收益率的公司收益三大风险因素之一,Gebhardt等(2001)也证实了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㊂叶康涛等(2004)用2000年和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证明面值市值比是影响股权资本成本的重要因素,且两者之间是负相关关系㊂(2)资产负债率(DR)㊂尤华和李恩娟(2014)通过研究证明负债不仅可以制约第一类代理问题,98而且可以起到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即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成本)的作用㊂(3)公司规模(SIZE)㊂国外研究普遍认为企业规模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Bostosan等,2002),而国内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陈晓等,1999;汪炜等,2004)㊂(4)资产周转率(AT)㊂资产周转的速度越快,表明企业资产的管理利用效率越高,企业的管理行为相应是高效的,一定程度上也表明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小,相应的股东要求的报酬率会降低,两者之间理论上是负相关关系㊂(5)股权制衡度(H5)㊂本文用前五大股东的赫希曼 赫菲德尔指数衡量,即公司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㊂尤华和李恩娟(2014)的研究表明,高股权制衡度可以有效实现大股东之间的互相牵制,限制了其掏空行为的发生㊂(6)股票的换手率(TO)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越高,相对而言投资者的风险越低,所以更受投资者喜爱,相应的股权资本成本应该更低,两者之间理论上是负相关关系㊂(7)年度(YEARi)㊂本文选取的是2004 2011年数据,以2004年数据为参考,将2005 2011年设置成7个虚拟变量(i表示2005年至2011年)㊂各变量的定义与说明如表1所示㊂表1㊀各变量的定义与说明变量类型变量名称变量符号变量定义与因变量关系预测因变量股权资本成本RCAPM模型㊁Gordon模型㊁OJ模型和ES模型估算的平均股权资本成本自变量政府层级GLi以中央政府为参考,将省级政府㊁市级政府㊁县级及以下政府设成三个虚拟变量有显著影响终极股权结构长度CL终极控股股东控制上市公司的层级数+/-终极股权结构宽度CQ终极控股股东实现对上市公司控制的股权链条个数+/-控制变量面值市值比B/M期末总资产/市场价值+/-资产负债率DR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公司规模SIZE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总资产周转率AT营业收入/资产总额期末余额-股权制衡度H5公司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换手率TO年各股交易股数/股本总数-年度YEARi以2004年数据为参考,将2005 2011年设置成7个虚拟变量3.模型构建有关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因子分析方法,二是线性分析方法㊂2003年Gebhardt等曾指出:在预测资本成本时,因子分析模型实际上等同于有关企业特征的一个线性组合㊂目前多数文献检验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时都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所以,本文也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来考察我国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㊂为检验政府层级㊁终极股权结构长度㊁终极股权结构宽度对我国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构建模型1如下:R=λ0+λ1CL+λ2CQ+λ3CLi+λ4B/M+λ5DR+λ6SIZE+λ7AT+λ8H5+λ9TO+λ10YEARi+ε其中,ε表示剩余项,λi表示不同变量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的相关系数,λ0表示截距㊂09四㊁样本数据与描述性统计本文选取2004年至2011年中国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手工收集的方法,整理上市公司的终极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㊂在提取终极股权结构宽度和长度指标过程中,首先去掉无法追溯终极控股股东的样本,进一步去掉无法确定终极股权结构长度和宽度(控制层级和控股链条数)的样本,再筛选掉终极控股股东是非政府机构的样本㊂因为本文采用CAPM模型㊁Gordon模型㊁OJ模型和ES模型估算平均股权资本成本,所以提取的相关数据需要满足四种模型计算的需要,还要去掉有关数据缺失的样本,此时得到的样本量为1683个㊂最后,再去掉股权资本成本小于0的样本和股权资本成本畸高(>1)的样本,最终本文得到的有效样本量为1612个㊂相关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和锐思金融研究数据库,并以‘证券导报“‘证券时报“等披露的上市公司数据资料作为补充㊂对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㊂四种模型估算的平均股权资本成本为14.06%,OJ模型估算的结果最高(16.95%),CAPM模型的估算结果最低(9.75%),Gordon模型和ES模型估算的结果居中㊂政府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的平均终极股权结构长度为2.44,平均终极股权结构宽度为1.29;两权分离度差值为4.81,两权分离度比值为1.25㊂表2㊀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控股股东性质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县级及以下政府总计样本量均值标准差样本量均值标准差样本量均值标准差样本量均值标准差样本量均值标准差R5080.13680.05205980.14420.05744600.14070.0628460.13580.042216120.14060.0571RCAPM5080.09770.01455980.09830.01344600.09610.0125460.09820.013416120.09750.0135RGordon5080.14940.13905980.16110.15524600.15770.1522460.14260.109716120.15590.1482ROJ5080.16570.06545980.17320.07394600.16940.0787460.16270.056716120.16950.0723RES5080.13450.05765980.14420.07094600.13960.0748460.13980.056516120.13970.0679CL5082.910.965982.330.594602.110.63461.910.7216122.440.81CQ5081.481.145981.210.614601.200.49461.000.0016121.290.80B/M5080.730.275980.750.264600.720.25460.580.2316120.730.26DR5080.510.185980.500.164600.490.18460.490.1916120.500.18SIZE50822.831.6359822.631.0946022.231.004621.660.74161222.551.29AT5080.780.555980.830.644600.730.52460.670.2716120.780.57H55080.250.145980.240.134600.190.11460.160.0816120.230.13TO5082.782.195982.932.144603.172.43463.311.9416122.962.24㊀注:因表格中平均股权资本成本㊁RCAPM㊁RGordon㊁ROJ㊁RES相应行中均值㊁标准差数据是用小数表示的,而资本成本一般是取百分数,并且保留两位小数,所以本文对相应数据保留四位小数㊂㊀㊀五㊁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1.相关性分析㊀㊀为了保证研究的严密性,首先运用SPSS19.0对本文的立论基础(即拓展终极股权结构长度和宽度可以有效实现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终极股权结构长度和宽度均与两权分离度(比值和差值)显著正相关,这与以往研究19①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之间的分离用两者之差和两者之比分别进行衡量㊂的结论一致,也符合理论推导的结论㊂对平均股权资本成本㊁终极股权结构长度㊁终极股权结构宽度㊁账面市值比㊁资产负债率㊁公司规模㊁总资产周转率㊁五大股东的赫希曼 赫菲德尔指数㊁换手率等指标进行两两相关分析,发现平均股权资本成本与终极股权结构宽度㊁前五大股东的赫希曼 赫菲德尔指数不显著相关,与终极股权结构长度㊁账面市值比㊁资产负债率㊁公司规模㊁总资产周转率㊁换手率之间(并且这6个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强相关关系,不影响后续的线性回归分析(限于篇幅限制,相关性分析结果省略)㊂2.回归分析根据相关性分析的结果,需要对前文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修正,得到模型2:R=λ0+λ1CL+λ2GLi+λ3B/M+λ4DR+λ5SIZE+λ6AT+λ7TO+λ8YEARi+ε模型2各符号的具体含义与模型1一致,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㊂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终极股权结构长度㊁换手率与平均股权资本成本不显著相关,政府层级㊁账面市值比㊁资产负债率㊁总资产周转率㊁年份等变量均与平均股权资本成本存在显著相关关系㊂为了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对模型2进行修正,去掉与平均股权资本成本没有显著关系的变量(终极股权结构长度和换手率),得到模型3:R=λ0+λ1GLi+λ2GLB/M+λ3DR+λ4SIZE+λ5AT+λ6YEARi+ε表3㊀模型2的回归结果非标准化系数B标准误差标准系数试用版tSig.共线性统计量容差VIF(常量)0.0120.0300.3970.691终极股权结构长度-0.0020.002-0.031-1.2950.1950.7831.277政府(省级)0.0060.0030.0521.9760.0480.6381.568政府(市级)0.0060.0030.0441.6140.1070.5771.732政府(县级及以下)0.0020.0080.0070.3000.7640.8551.169账面市值比-0.0250.006-0.115-3.9390.0000.5091.963资产负债率0.0400.0080.1234.9870.0000.7181.392公司规模0.0050.0010.1123.7250.0000.4822.073总资产周转率0.0060.0020.0622.8980.0040.9511.052换手率0.0000.0010.0060.2260.8210.5691.7582005-0.0020.008-0.009-0.2620.7930.3422.92620060.0220.0080.1202.9380.0030.2613.83120070.0610.0080.3777.7430.0000.1835.4512008-0.0200.007-0.122-2.7100.0070.2154.65120090.0040.0080.0280.5500.5830.1675.9992010-0.0210.008-0.140-2.7740.0060.1715.84020110.0350.0070.2304.8280.0000.1935.195㊀㊀模型3的回归结果表明:省级政府㊁市级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均显著高于中央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从趋势上看,县级及以下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高于中央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㊂这与模型2的结论基本一致,所以,可以认为假设1成立,即中央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的平均股权资本成本低于地方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㊂模型2和模型3的回归结果均表明:账面市值比与平均股权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这与以往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说明投资者基本属于风险厌恶者,厌恶基本面不佳的公司,偏好基本面较好的公司㊂29此外,资产负债率㊁公司规模㊁总资产周转率与平均股权资本成本显著正相关㊂资产负债率表示上市公司的风险水平,说明风险越高,股权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越高,即股权资本成本越大㊂如果作为反映上市公司风险水平的指标来看,公司规模对公司的信用度㊁信息透明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理论上公司规模应与股权资本成本显著负向相关,分析结果这与预期不一致㊂总资产周转率与股权资本成本的相关关系也与理论预期相悖㊂除2005年和2009年的平均股权资本成本与2004年的没有显著差异,2006年㊁2007年和2011年的平均股权资本成本显著高于2004年,2008年和2010年的平均股权资本成本显著低于2004年,从结果来看,没有规律性的变化㊂表4㊀模型3的回归结果非标准化系数B标准误差标准系数试用版tSig.共线性统计量容差VIF常量0.0030.0250.1030.918省级政府0.0070.0030.0632.5570.0110.7191.391市级政府0.0070.0030.0592.3690.0180.6981.432县级及以下政府0.0050.0070.0130.6180.5370.9141.094账面市值比-0.0260.006-0.119-4.0790.0000.5141.947资产负债率0.0410.0080.1255.2070.0000.7571.321公司规模0.0050.0010.1164.3640.0000.6211.610总资产周转率0.0060.0020.0612.8360.0050.9531.0492005-0.0020.008-0.008-0.2380.8120.3422.92520060.0220.0070.1212.9800.0030.2663.76220070.0610.0080.3788.0620.0000.1985.0492008-0.0200.007-0.121-2.7180.0070.2194.56220090.0050.0070.0290.6130.5400.1905.2572010-0.0210.007-0.140-2.8650.0040.1825.48920110.0350.0070.2294.8860.0000.1995.035六、结论从前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中央政府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显著低于地方政府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㊂说明投资者更偏好中央政府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因为其接受更加严格的监管,投资该类上市公司的风险更小,可以降低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㊂二是终极股权结构宽度㊁终极股权结构长度与两权(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终极股权结构横向和纵向拓展都可以提高两权分离度,理论推理与实证结果吻合㊂三是终极股权结构长度与平均股权资本成本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①㊂可以做如下理解:随着终极股权结构长度的增加,由于政府逐渐退居幕后而对上市公司的干预减少,行政束缚的减少可以使上市公司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降低了所有投资者的风险,从而导致投资者要求的最低报酬率降低,对公司而言则降低了股权资本成本㊂四是终极股权结构宽度与平均股权资本成本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即我国国有集团内部公司之间的相互持股㊁多渠道控股并没有引起投资者的注意,这可能与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状况相关㊂可见,相对于延长链条长度,增加链条数对企业和终极控股股东更加有利㊂因此,终极控股股东在实现对上市公司终极控制的过程中,可以优先选39①但是,他们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负向线性相关关系,更接近于开口向下的二次项函数关系(根据SPSS19.0中曲线估计结果得出的结论)㊂择 多链条 ,即拓展股权结构宽度(增加链条数)优于延长股权结构长度(增加链条长度)㊂参考文献:何威风.2009.政府控股㊁控制层级与代理问题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107⁃114.刘芍佳,孙霈,刘乃全.2003.终极所有权㊁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4):51⁃61.刘星,安灵.2010.大股东控制㊁政府控制层级与公司价值创造[J].会计研究(1):69⁃78.刘星,连军.2011.终极控制㊁公司治理与地方国有公司过度投资[J].科研管理(8):105⁃114.罗党论,唐清泉.2009.政府控制㊁银企关系与企业担保行为研究[J].金融研究(2):151⁃161.苏坤.2007.中国上市公司股权代理成本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10):29⁃34.王雪梅.2012.终极控股㊁控制层级与经济增加值 基于北京上市公司数据[J].软科学(2):113⁃118.王雪梅.2013.终极控股权㊁控制层级与资本成本[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魏卉,杨兴全.2011.终极控股股东㊁两权分离与股权融资成本[J].经济与管理研究(2):12⁃23.尤华,李恩娟.2014.股权结构与股权代理成本关系的实证研究[J].技术与经济管理研究(11):64⁃69.俞红海,徐龙炳,陈百助.2010.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J].经济研究(8):103⁃112.ATTIGN.2007.ExcessControlandtheRiskofCorporateExpropriation:CanadianEvidence[J].JournalofAdministrativeSciences,24:94⁃106.FANJPH,WONGTJ,ZHANGT.2007.PoliticallyConnectedCEOs,CorporateGovernance,andPost⁃IPOPerformanceofChina sNewlyPartiallyPrivatizedFirms[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84(2):401⁃425.TheLengthandWidthofGovernmentalEquityandUltimateEquityStructureandEquityCapitalCostAnalysisBasedonEmpiricalDataoftheListedCompanieswithUltimateOwnershipofChineseGovernmentWANGXue⁃mei(SchoolofFiscalAffairsandFinance,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Abstract:BytakingthelistedcompaniesofA⁃shareultimategovernmentownershipduring2004⁃2011asresearchobjects,byusingCAPM,Gordon,OJandESModel,theiraverageequitycapitalcostisestimated,theinfluenceofthelengthandwidthofgovernmentalequityandultimateownershipstructureinsidestate⁃ownedenterprisegroupsonequitycapitalcostistested,andtheanalysisshowsthattheequitycapitalcostofthelistedcompaniesoftheultimateownershipofcentralgovernmentislowerthanthatofthelistedcompaniesoflocalgovernmentownership,thatthereisanobviouslynegativecorrelationbetweenultimateownershipstructurelengthandequitycapitalcost,however,thereisnotasignificantcorrelationbetweenultimateownershipstructurewidthandequitycapitalcost,thus,comparingwiththeextendingcontrolchainlength,itismorebeneficialforagovernmenttocontrolthelistedcompaniesviamulti⁃channel,asaresult,agovernmentshoulddeceaseitsinterventionwiththelistedcompaniesandmeanwhileshouldnotlettheultimateownershipstructurelengthextendlimitlessly.Keywords:governmentlevel;ultimateownershipstructure;equitycapitalcost;governmentcontrolledequity;equitystructurelength;equitystructurewidth;ultimateownership;cash⁃flowright;separationofbusinessrightandownershipCLCnumber:F276.1㊀㊀㊀Documentcode:A㊀㊀㊀ArticleID:1674⁃8131(2014)04⁃0087⁃08(编辑:南㊀北)49。
融资结构、创新效率与企业绩效——基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融资结构、创新效率与企业绩效——基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探讨融资结构、创新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融资结构对创新效率和企业绩效有着显著影响,同时也对企业发展和可持续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
合理优化融资结构,提高创新效率和企业绩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融资结构;创新效率;企业绩效;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然而,由于创新需求和资金需求的突出,这些产业在融资结构的选择上面临着许多挑战。
融资结构的优化与创新效率、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二、融资结构与创新效率的关系1. 资产负债率与创新效率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财务结构中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发现,资产负债率适中的企业更易实施创新活动,并且能够高效利用资金进行创新。
高负债率公司面临较大利息负担,可能导致创新活动受限,创新效率降低。
2. 股权融资与创新效率股权融资是指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从外部融资。
研究表明,股权融资对创新效率有着积极影响。
股权融资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从而提高创新效率。
然而,应当注意到,股权融资也可能带来股东利益的冲突,企业需要在平衡股东利益和创新效率之间找到合适的折中点。
3. 债务融资与创新效率债务融资是指通过借贷等方式从外部融资。
研究表明,适度的债务融资可以降低企业的创新活动风险,提高创新效率。
债务融资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缓解资金压力,减少创新活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然而,过度债务融资可能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阻碍创新活动。
三、融资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1. 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和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公司治理结构、政策法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资本结构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以期为提升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竞争力提供参考。
二、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股权结构以国有股和法人股为主,流通股比例相对较低;二是债务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债券市场融资规模相对较小;三是资本结构调整受政策、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上市公司在资本结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普遍存在;二是债务融资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导致企业财务风险较高;三是资本结构调整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四、资本结构优化的必要性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降低财务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优化资本结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其次,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融资成本;最后,优化资本结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价值。
五、资本结构优化的策略(一)股权结构优化股权结构优化是资本结构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逐步降低国有股比例,增加流通股比例,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上市公司治理。
同时,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激励等方式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二)债务融资优化债务融资是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
应积极拓展债券市场融资渠道,降低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
同时,企业应合理规划债务期限结构,避免短期债务过高导致的财务风险。
(三)政策支持与市场引导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进行资本结构优化。
例如,降低债券发行门槛、简化审批流程等。
股权结构与企业资本效率的研究分析与应用在现代企业中,股权结构与资本效率是两者相辅相成的重要因素。
我们生活中的企业,有的运行得相当顺畅,有的却总是磕磕绊绊。
这个背后,股权结构往往扮演着关键角色。
不同的股权结构,不同的决策方式,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资金运作与资源配置,进而决定了企业的资本效率。
首先,股权结构的类型多种多样,简单来说,可以分为集中型与分散型。
集中型股权结构,通常由少数股东控制,决策效率高,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比如,某些创业公司,创始人持有大部分股份,决策时可以很快做出反应,不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流程。
然而,集中型也有隐忧,股东的利益可能偏向于短期回报,而忽视了长远发展。
相比之下,分散型股权结构则是由多个小股东共同持有。
这种结构看似民主,但决策过程却常常拖沓。
小股东之间意见不一,容易出现“意见分歧”。
例如,在一些上市公司中,股东大会上常常出现投票僵局,影响了公司的战略决策。
这样一来,企业的资本效率可能受到制约,导致资金的浪费与机会的流失。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股权结构如何影响资本效率。
1.1决策效率与执行力是关键。
股东的结构决定了管理层的决策过程。
如果股东过于分散,管理层可能在执行决策时遇到阻力,导致响应市场变化的速度下降。
相反,集中股权结构下,管理层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资本,迅速抓住市场机会。
1.2资本成本与融资渠道的关系也不容忽视。
集中型股权结构的企业,往往能以较低的资本成本获取融资。
这是因为投资者更倾向于相信那些管理层稳定、决策迅速的公司。
而在分散型股权结构中,由于决策不明确,融资困难度会增加,资本成本自然也水涨船高。
接下来的部分,我们要深入探讨股权结构的设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2.1合适的股权结构设计能优化资源配置。
例如,一些企业在设计股权时,会引入员工持股计划。
这不仅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还能有效减少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提升整体资本效率。
2.2股权结构的透明度也极为重要。
透明的股权结构让外部投资者对企业更有信心。
股权结构与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分析与实际应用在研究股权结构与企业资本结构时,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既复杂又密切,影响着企业的财务健康和市场竞争力。
下面我将分几个部分来阐述这个主题,探讨它们的相互影响和实际应用。
首先,股权结构的定义非常重要。
简单来说,股权结构就是企业内部各类股东所持股份的分配情况。
这包括大股东、机构投资者、小股东等不同群体。
不同的股权结构会直接影响决策过程、风险承担和企业治理。
比如,若企业的大股东占比过高,决策可能变得集中,缺乏多元化的意见。
而小股东的声音则可能被忽视,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透明度和股东信任度。
接着,我们来看看企业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就是企业如何融资的方式,主要分为自有资本和负债融资。
企业的融资决策通常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市场条件、行业特性、企业生命周期等。
理想的资本结构能够在保障企业发展的同时,降低财务风险,提升盈利能力。
再深入一点,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重视。
通常,股权结构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方式和成本。
例如,拥有稳定大股东的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因为银行更愿意信任有稳定股东支持的企业。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负债比例可能相对较高。
而那些小股东占比较高的企业,融资渠道可能更多依赖于股市,而不是银行贷款。
这种差异会直接反映在企业的资本成本上,进而影响其整体财务表现。
接下来,我想谈谈具体的实际应用。
比如,某家制造企业在设定股权结构时,决定引入多家风险投资公司作为股东。
这样一来,不仅获得了资金支持,还得到了专业的管理建议。
通过与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作,企业优化了其资本结构,减少了对传统银行融资的依赖。
这种做法让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时更加灵活,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能看到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
例如,一家初创公司在获得天使投资后,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
随着投资者的进入,公司决定采取更多的债务融资,以加速产品研发。
这种转变虽然短期内提高了财务杠杆,但从长远来看,如果能成功推出新产品,带来的收益将会远超过风险。
·经济管理·区位、企业规模、股权结构和成本效率:基于我国19家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L o c a t i o n,F i r mS c a l e,S t o c k R i g h t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C o s t E f f i c i e n c y:E m p i r i c a l S t u d y o n19L i s t e d H i g h w a y C o m p a n i e s庞瑞芝1 刘秉镰1 王 婷2P A N GR u i-z h i L I UB i n g-l i a n WA N G T i n g(1.南开大学 天津 300071 2.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北京 100050)[摘 要]本文利用我国19家高速公路上市企业2001—2005年财务数据采用随机成本边界模型(S F C M)对高速公路企业的成本效率进行估计,并对可能影响企业成本效率的不可控变量,如区位、企业规模和股权结构等构建无效率影响因子模型进行假设和验证。
本文主要结论是:我国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成本效率普遍比较低。
有效利用资源、严格控制成本应该是每一个高速公路企业不容忽视的问题;总体上看,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成本效率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在向积极方面转化;经济区位对高速公路企业成本效率产生间接影响;我国高速公路企业发展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企业规模越大,其成本效率相对越高;国有股占比对企业成本效率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区位 企业规模 股权结构 成本效率 S F C M[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549(2008)10-0051-06一、引言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速公路已成为推动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也随之发展起来,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拥有300多家公路经营企业。
到2004年3月底,我国共设立了19家高速公路上市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市场融资净额达到273.44亿元人民币,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我们看到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改革中,高速公路改革最为成功。
当前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越来越关注对高速公路企业的研究。
目前我国对高速公路企业的研究更多集中在路面优化、安全性、材料质量控制等工程方面,而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对高速公路企业竞争力、企业运行效率的研究比较少见,企业运营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
本文将采用随机边界分析(S t o c h a s t i c F r o n t i e r A n a l y-s i s,S F A)配合成本函数建立随机成本边界模型(S t o c h a s t i c F r o n t i e r C o s t M o d e l,S F C M)来研究我国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成本效率。
并试图通过对这些上市企业成本效率的分析来透视我国高速公路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二、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本文采用随机成本边界模型(S F C M)对我国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成本效率进行实证研究时,分析和找出影响上市高速公路企业成本效率的因素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收稿日期:2008-6-11作者简介:庞瑞芝,女,山东人,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从事产业组织与产业效率研究;刘秉镰,男,天津人,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区域经济学和物流学研究;王婷,女,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区域竞争力的物流系统规划模型与方法研究”(批准号70673046)的阶段性成果。
合我国高速公路行业自身特点,选取影响我国高速公路企业成本效率的不可控因素,并分别对这些影响因子提出研究假设。
(一)高速公路企业成本效率影响因子的研究假设根据高速公路行业的发展特点和企业经营特性,我们无效率模型中衡量了成本无效率与区位属性、企业规模和股权结构的关系,也就是将这三个变量设定为影响无效率项的因子,根据每个因子可能对成本无效率产生的影响提出如下三条研究假设。
假设1:区位属性同成本无效率负相关,即东部地区高速公路企业的成本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成本效率我国东中西各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高速公路行业属于经济活动服务领域,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受其所服务的经济腹地发达程度的影响,即,区域经济水平越发达,其经济活动水平越高,那么该区域内高速公路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越好,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效率。
本文引入虚拟变量,将19家高速公路上市企业按照国家统计局对东中西部划分的解释,设0-1变量,将东部地区设为1,将中部和西部地区设为0,来检验区域属性对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成本效率产生怎样影响。
由于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这些都会对企业经营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本文假设东部地区高速公路企业成本效率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假设2:企业规模同成本无效率负相关,即我国高速公路企业的规模越大,其成本效率越高我国高速公路行业正处在行业扩张期,而本文研究的19家高速公路上市企业,大都是行业中资本较雄厚,规模较大并且成立较早的企业。
但跟国外同行业相比,我国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规模还较小。
在进行实证检验之前,我们认为我国高速公路上市企业还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从而得到假设2。
假设3:股权结构会影响高速公路企业的成本效率根据现有文献的实证研究(Q i 等,2000;T i a n 等,2001;W a n g 等,2001;陈小悦等,2001),股权结构对上市企业经营绩效会产生影响,但是他们的研究结果并没有一致结论,多数认为没有显著效应,少数认为国有股权对企业绩效产生负效应,个别学者认为影响非线性等,不过这些研究的共性是没有人认为国有股权对企业绩效产生正效应。
根据现有文献和我国上市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假设3。
(二)实证模型:S F C M本文采用B a t t e s e a n d C o e l l i (1995)的一阶段估算法来进行模型设定和分析。
在函数的选取上,由于成本函数在模型估计过程中很少有线性相关的问题,且基于所研究的样本性质,本文采用成本函数作为效率衡量模型,将以成本函数建立的随机成本边界模型作为本文的基础模型。
同时,本文假设成本函数具有超对数函数形式,因为超对数函数对生产函数的技术限制较少,其优点在于无论函数的形态怎样,它能尽量接近真正的函数。
本文对大陆高速公路19家上市企业的成本效率进行测评,分别采用2001年到2005年的财务数据,所有数据都经过2001物价指数①的调整,名义变量已经全部转为实际变量。
②本文依据B a t t e s e a n d C o e l l i(1995)建立随机成本边界模型,并依据A l t u n b s e t .a l (2000)衡量技术变动的方式,在模型中加入1+t +t 2;无效率模型则衡量成本无效率与企业的区域属性、股权结构和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这三项控制变量设定为影响无效率u i t的因子,进行联立估计。
该实证模型如下③:l n T C i t P L i t =β0+β1l n P K i t P L i t +β2l n Q i t +12β3l n P K i t P L i t2+12β4(l n Q i t )2+β5l n P K i t P L i tl n Q i t +β6t +β7t 2+v i t +u i t , (1)①②③这里我们选择C P I 。
由于本文选择的是面板数据,在构建企业的随机成本边界时,各数据需要具有可比性,因此名义变量要转化成实际变量。
本文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中,对总成本及资本要素价格除以劳动投入要素价格,是为了满足成本函数为要素价格的一阶齐次函数的特性。
u i t =δ0+δ1D i +δ2l n Q i t +δ3l n S i t +εi t,(2)上面(1)式为随机成本边界函数,(2)式为无效率影响因子方程。
其中,i :上市高速公路企业的数量,i =1,2,…,n ;t :时间,t =1,2…,T ;T C i t:总成本;P K i t:资本投入要素价格;P L i t:劳动投入要素价格;Q i t:总产出,在无效率模型中代表高速公路企业的规模;v i t:高速公路企业i 在第t 年的随机误差项,呈正态分布,即v i t ~N (0,σ2);u i t:高速公路企业i 在第t 年的无效率误差项,代表成本无效率的程度,为非负的正态分布,方差为σ2,u i t≥0;S i t:高速公路企业中国家或国有股份持有的比例;D i :高速公路企业的区域属性,D i =0代表中部或西部地区,D i =1代表东部或东部沿海地区;εi t :随机误差,为非负的正态分布,方差为σ2,εi t≥-δZ 。
高速公路企业i 在第t 期的效率指标值为e x p(-u i t ),即无效率程度(u u i)愈高,其效率指标值越低。
效率指标值e x p(-u i t)位于0与1之间。
效率指标值越高,表示上市高速公路企业i 在第t 期成本效率越高。
无效率指标数等于e x p(u y i t),恰为效率指标值的倒数,位于1至+∞之间。
无效率指标值越高,代表上市高速公路企业i 在第t 期效率越低。
本研究除了估计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外,还加入了技术变动的分析,同时还着重分析了影响无效率的不可控因素(高速公路企业的区域属性、企业规模和股权结构)对成本效率的影响。
(三)数据来源和变量定义本文共选取了19家高速公路上市企业,它们是:东北高速、福建高速、赣粤高速、宁沪高速、山东基建、深高速、皖通高速、五洲交通、西藏天路、中原高速、重庆路桥、S T 延边、海南高速、湖南投资、华北高速、厦门港务、现代投资、粤高速和漳州发展。
这些上市的高速公路企业大多成立时间较早,资本比较雄厚,比较具有行业代表性。
通过对这19家高速公路上市企业成本效率的研究,我们能够基本了解整个高速公路行业的经营情况。
限于资料可得性,本文选取了2001年到2005年5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这些数据主要来自各家上市公司历年公布的财务报告。
在财务数据方面,为了使资料来源与项目分类一致,本研究的财务资料全部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的财务报告。
下面对本文中的财务资料进行说明,如表1。
表1随机成本边界模型各变量定义变数定义单位说明T C总成本人民币元利润表中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之和Q总产出人民币元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加上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K资本量人民币元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总额L劳动量人财务报告中的员工总人数S股权结构%公司股份变动情况表中国有资本占总资本的比值P K资本价格人民币元P K =折旧+利息支出固定资产P L劳动价格人民币元P L =薪姿支出员工人数D 区域属性D i=0代表上市高速公路企业在中部或西部地区D i=1代表上市高速公路企业在东部地区资料来源:作者整理。